体表肿物,切除

体表肿物,切除
体表肿物,切除

体表肿物切除术

一、目的

1.诊断作用:了解体表肿物的性质。

2.治疗作用:切除肿物以解决肿物引起的局部压迫或不适等

情况,特殊部位手术如脸部等,可满足患者对美容效果的要求。

二、适应证

全身各部位的体表肿物,如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腱鞘囊肿等,以及一些体表的良性肿瘤,如纤维瘤、脂肪瘤、表浅血管瘤等。

三、禁忌症

1.全身出血性疾病者。

2.肿物合并周围皮肤感染情况者。

四、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评估全身状况,确定对手术的耐受性。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术

前沟通、确认知情同意很重要)。

(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体位,如有头晕、心悸。气促等不适及时报告)。

(4)签署知情同意书。

(5)术前清洗局部,剪去毛发,局部若涂有油质类药物时,可用松节油轻轻擦去(不提倡剔除毛发,只在毛发较

多较长时,使用剪刀剪去即可)。

2.材料准备

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

(1)切开缝合包:包括治疗碗、无菌杯、洞巾、消毒巾、布巾钳、圆刀片、刀柄、小止血钳、组织钳、有齿

镊、组织剪、3|0号线、4|0号线、中圆针、三角

针、持针器、纱布、弯盘等。

(2)消毒用品:0.5%碘伏(目前多使用碘伏进行消毒,若使用碘酊消毒,则需要75%酒精脱碘)。

(3)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10ml或1%普鲁卡因10ml (使用普鲁卡因需要先皮试)。

(4)其他:注射器(10ml1个)、注射用生理盐水、甲醛(福尔马林)溶液的标本瓶1个;抢救车1辆;

无菌手套2副;胶布1卷等。

3.操作者准备

(1)核对患者信息

(2)掌握体表肿物切除操作相关知识,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3)了解患者病情、操作目的及术前辅助检查情况。(4)协助患者体位摆放,操作者戴帽子、口罩,并准备器械。

五.操作步骤

1.体位:根据体表肿物部位,取患者舒适体位。

2.消毒铺单。

(1)准备:术者手术洗手(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在消毒小杯内放入数个棉球或纱布,助手协助,倒入适量0.5%的碘伏。

(2)消毒:使用0.5%的碘伏,消毒手术区域两遍(手术切口周围30cm范围,由内到外。消毒应由相对清洁至相对不清洁区)

(3)铺巾:术者再次手术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洞巾中心对准操作区域。

3.麻醉:沿表浅肿物周围,使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皮肤切口线可加用皮内麻醉。

4.切除肿物

(1)根据肿物代销不同,而采用梭行或纵行切口(应平行于皮纹方向,避开关节、血管等部位)

(2)切开皮肤后,用组织钳将一侧皮缘提起,用剪刀沿肿物或囊肿包膜外作钝性或锐性分离(切除过程中需随时止血,若使用电刀可减少出血)。

(3)按相同方法,分离肿物的另一侧及基底部,直到肿物完全摘除。对于囊肿而言,若分离时不慎剥破囊肿,应先用纱布擦去其内容物,然后继续将囊肿完全摘除。如果是腱鞘囊肿,需将囊肿连同其茎部的病变组织以及周围部分正常的腱鞘,与韧带彻底切除,以减少复发机会(操作过程中需避免囊肿破裂,并注意需完整切除肿物)。

(4)缝合切口,一般不放置引流。根据肿瘤部位,多于术后5到7天拆线。

5标本处理:记录肿物的位置、大小、外形、硬度、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若为囊肿,还需描述囊壁及囊内容物情况。将标本置于福尔马林溶液标本瓶中,送病理检查。

六.并发症及处理

1.出血:出血少,可局部加压包扎;出血多,需重新拆开切口止血。

2.感染:局部热敷,更换敷料,有时需要伤口引流及使用抗生素。

3复发:了解病变性质后,再次手术治疗。

七.相关知识

1.若病变病理检查为恶性,需再次手术扩大切除范围,或行相关后期治疗。

2.合并感染的体表肿物(如皮脂腺囊肿),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可考虑术中引流(如橡皮片引流)。

3.若皮脂腺囊肿术中破裂,极易复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