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三年来我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学校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积极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是我校的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更是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使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教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开展教研时也发现一些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将其提炼出来与各位领导、同仁共同探讨交流。

问题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式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在听课中就会深刻的体会到教师会不时的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揭示课题或在初读课文后就会对学生说:请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踊跃提问——大问题、小问题、难解决的问题、简单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无疑而问的问题罗列了一大堆,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表扬一番后就会说: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第一自然

段,从此刻开始教师按部就班带着学生进入到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之中,将学生开始积极踊跃的质疑搁置一边,学生也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将自己的质疑抛掷脑后,教师将自己预设的问题解决了,新课也随之结束了,学生的质疑过程成为了课堂上的一颗流星,转瞬即逝,而学生的疑问却成为了永恒的质疑,问题在于教师没有让学学生质疑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或者将学生的质疑梳理后融入自己的设计意图之中,这样的自主自然是空洞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类似的自主学习流行语会贯穿很多语文教学课堂当中——“用喜欢的方式读”“划出喜欢的语句”“读喜欢段落”等等,这些语言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种时尚语,自主学习的标志语,学生在表面是自由的,而实际上却是放任自流,一次听课,教师讲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本课目标中有一项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指名学生背诵的时候一名学生用铿锵有力的语气背诵着“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背诵到此戛然而止,原来他背诵的是第一自然段,此时教师无语,听课教师呆住,学生偷笑,试问:学生错了吗?没有,他喜欢此段落的简短。那么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出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出在教

师对学生认知水平没有培养好,出在教师没有对喜欢的意义指导好。

说完自主谈谈合作学习,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是不组织一次合作学习就像是菜中没有调味品一样,不管需不需要,不管应不应该,不管值不值得,只管来他一次,缓和一下尴尬局面,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执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时的教学环节:

(教师在初读课文后随机检查自学情况。)

师:接下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有关段落。

(学生交流,每组四名学生,其中每组只有一到两名学生在向其他学生描述,不久班级讨论声渐退。)

师及时叫停:大家讨论的很激烈,很认真,接下来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哪一组先来?

(生踊跃举手发言。每组代表发言的和小组内讨论发言的几乎是个同一人。)

这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合作学习,但是其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未经过独立思考就进入到讨论阶段,

使讨论变得盲目,时间未保证,不是学生声音小了,就意味着讨论结束了,讨论时学习好的学生成为了老师,采取填鸭式教学,学习较差的学生却把这时当成说话玩耍的好机会。合作学习只有在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适用;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只有在目标明确、人人参与、合作互动中才能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

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必须处理好文本和探究之间的关系,挖掘好教材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否则就会偏离文本出现误导,如《放风筝》一课,作者主要是回忆儿时的做风筝之乐、放风筝之乐、找风筝之乐,学生应通过读文来体会这份情感。而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制作风筝,探究风筝的制作工艺,脱离了语言文字进行探究,成了游戏,几乎上成了活动课。因而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赞,但脱离教材任意发挥不可取,

问题二:教师的整体观不强。

从两方面来谈,一是从一册书乃至小学阶段来说,教师只关注每一课的教学,而忽视单元中每篇课文的联系,忽视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教师的忽视必然导致学生的不重视,学生便不能系统的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二是从一篇课文来讲,大家知道教学中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必须经历“整体——部分——整体”,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对文章整体把握上只是一带而过,直接进入到分段指导,或说出喜欢的段落,喜欢的句子,想解决的问题,学生只是凭借初读的印象割裂文章进行选取,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里虽然符合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但却使学生在阅读整体把握上有很大的弊端,爱迪生有句名言大家都知道——“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本身并没有被偷梁换柱,但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整体和局部意思的差距一目了然。“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谁都知道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接受这句话,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如此崇高的评价,但是我们不知道这句话的中间还有一句:“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听完你还崇拜拿破仑吗?这

两个事例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大的语言环境,语段才能呈现出其本意,只有加强前后内容的联系,重点的段落,关键的语句才能在被更好的理解和感悟。

问题三:语文脱离生活,课堂枯燥乏味。

文本是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引导学生由生活走进文本阅读,而今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偏重认知活动,是现在语文教学的通病,一名教师在执教《高粱情》时,让学生对照挂图阅读文章,了解高粱的特点,而此时正是高粱成熟的季节,从窗前远眺就可看到火红的高粱地,走出去就可触摸到那高粱那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然而教师却没有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就是缺少了生活的源动力。

针对以上在教学中发现的病因,我校经过多年来教研经验,领导班子和教师群策群力共同会诊,采取如下治疗方案:

一、施行推门课,促进教师成长,对好的课堂及时鼓励和表扬,对课堂教学不理想的教师采取跟踪听课,加强指导,观其后效。

二、加强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和教师自学两种形式,集中培训主要由业务领导对大家教学中出现

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个人自学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注,并做好学习笔记,从而提高教师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反思,实现教师自我成长,要求教师反思失误之处,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机智之处,反思教学行为等,并将优秀教学反思汇编成校级教研刊物《点滴》,在校发行,使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我校作为全县较小学校之一,办公经费紧张不足为奇,但是杜校长依然坚持让领导、教师走出去,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带回来,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请进来”主要是将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请到教师中间来,让教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主要采取的形式是通过网路观看视频,这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请进来”模式,我认为很值得推广。

五、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认真组织开展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并让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开展互助活动,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六、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教而不研则浅,妍而不教则空,指导教师教、研结合。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高教师基本功,每学期学校都组织教师开展三笔字比赛,说课大赛,反思评比,教学故事交流等活动,是教师素养得提升。

总之通过校本教研的探索和实践,教师们深刻的体会到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因该是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将问题变成课题,在引领中提升,在提升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相信在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在教研室的指导和在兄弟学校的互助下,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谱写出新的篇章,绽放出最美的光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