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疗法PPT

合集下载

《围绝经期综合征》幻灯片

《围绝经期综合征》幻灯片
围绝经期早期:E 水平呈波动状,因FSH ,E分泌
可高于正常卵泡期,当卵泡停在生长发育时,E水平才
绝经后:卵巢不再分泌E,低水平E来源于肾上腺皮质
及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特点:E1/E2>1。
2、孕酮:绝经过渡期,卵巢尚有排卵,但因卵泡期长,黄体功能不
全,孕酮分泌减少。绝经后无孕酮分泌;
3、雄激素:绝经后雄激素来源于卵巢间质细胞及肾上腺,
生命终止


↓↓

◆……………..◆----------●------◆------------◆
│←-----绝经前期 -- -→ │←----绝经后期----→│
│←过渡期→│
│←---围绝经期---→│
一、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首先是卵巢功能衰退,表现为卵泡对FSH敏感 性 ,对促性腺激素刺激的抵抗性逐渐 , 最后是下丘脑-垂体功能退化。 1、雌激素:围绝经期卵巢功能 ,E分泌 。
3、绝经及绝经后期:
主要是激素替代治疗,补充雌激素最关 键;
因E受体遍布全身各重要血管,应用E可 预防和治疗围绝经期各
种病症及相关疾病。
激素替代治疗 〔1H、h适o应rm证o:n雌e激R素ep缺la乏c所em致e的n老t 年T性he阴r道ap炎y、,
泌尿道感染、潮红H潮R热T及〕精神病症,预防存在
①血管舒缩病症:潮热、出汗 ②精神、神经病症 ③泌尿生殖道病症 ④心血管疾病 ⑤骨矿含量改变骨质疏松
雌激素的全身作用
骨骼
大脑 眼睛 牙齿 血管舒缩病症 心脏
乳房
结肠
尿道
皮肤-
1、血管舒缩病症 潮热
自然绝经发生率 50%,持续1-2年或更长
手术绝经发生率更高,发生于术后一周内

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激素疗法[可修改版ppt]

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激素疗法[可修改版ppt]
经活动有关。
二、 临床表现
1.精神神经症状 其临床特征为围绝经期首次发病,多伴有性功能衰退,
主要精神症状是忧郁、焦虑、多疑等,可有两种类型: ①兴奋型: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注意力
不集中、多言多语、大声哭闹等神经质样症状。 ②抑郁型:烦躁、焦虑、内心不安、甚至惊慌恐惧,
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严重者对外界冷淡,丧 失情绪反应,甚至发展成严重的抑郁性神经官能症。围绝经 期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 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年龄女性多 在45-55岁(围绝经期抑郁症)。
3.心血管症状
28.9%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等。
症状发生常受精神因素影响,且易变多样;症状多、体
征少,心功能良好,心电图及运动试验大都正常,24小
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属正常生理范围,症状发作时用扩血
管药物不见改善。有些妇女除出现上述心血管症状外,
心电图亦可有改变,但冠脉造影结果呈阴性。一些学者
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激素疗法
国内外文献统计报道,在绝经前后 的一段时间,90%的妇女都有轻重不 等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其症状程 度不一,有个体差异,受社会环境及个 性特征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妇女通过 自身调节及适宜的保健服务都能适应顺 利渡过。但有10-15%妇女症状较严重 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2. 神经介质 血β-内啡肽及其自身抗体
含量明显降低,引起神经内分 泌调节功能紊乱所致。5-羟色 胺(5-HT)水平异常,与情绪 变化密切相关。
3.遗传因素 有报告11对孪生姐妹围绝
经期综合征开始时间完全相同, 症状和持续时间也极相近。
4.其他 与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有关,另外职 业、文化水平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及症状 严重程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多数神经类型不稳定, 且有精神压抑或精神上受过较强烈刺激的病史, 而性格开朗、神经类型稳定,经常从事体力劳 动的人发生围绝经综合征者较少,即使发生也 较轻,消退亦较快。说明该病的发病与高级神

围绝经期疾病PPT演示课件

围绝经期疾病PPT演示课件

经量变化
经量可能增多或减少,与以往正 常时期相比有明显差异。
经期延长或缩短
经期可能延长至超过7天,或者 缩短至不足2天。
潮热出汗
潮热
突然出现的热感,从胸部向面部和上肢迅速蔓延 ,伴有皮肤发红和出汗。
夜间盗汗
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潮热,导致出汗和醒来,影响 睡眠质量。
频繁发作
潮热和出汗可能每天发作数次,甚至每小时发作 一次。
午休
适当进行午休可以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睡前放松
睡前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泡热水澡、听轻音乐等,有助于改善睡 眠质量。
心理调适
接受身体变化
围绝经期女性应认识到身体的变化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积极接受 并适应这些变化。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可以获得 情感支持和建议。
过渡期心理调适
围绝经期带来的生理变化可能导致 女性心理压力增加,进行心理调适 有助于女性更好地应对这一阶段的 挑战。
02
围绝经期生理变化
卵巢功能衰退
01
02
03
卵泡数量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内 卵泡数量逐渐减少,生育 能力逐渐下降。
卵子质量下降
围绝经期女性卵子质量下 降,受精后胚胎发育异常 的风险增加。
04
围绝经期保健措施
合理饮食
均衡营养
01
围绝经期女性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控制热量摄入
02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应适当控制热
量摄入,避免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03

更年期综合征课件ppt课件

更年期综合征课件ppt课件
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生地黄、 玄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人参、茯苓、 柏子仁、远志、五味子、酸枣仁、桔梗、朱砂
5. 肝郁气滞:逍遥散、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中治妇 人“脏躁”之方,功效:养心安神、柔肝缓急, 小麦养心除烦为君药。
6. 心脾两虚:归脾汤加减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剂:人参、白术、茯苓、黄耆、当归、龙眼肉、 酸枣仁、远志、木香、甘草
障碍,引起发作性发热、潮红、自汗和心悸为特征 的症候群。 (3).运动系统退化:出现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妇女出 现肩周炎、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等。 (4).心血管及脂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5).神经、精神障碍: 头痛,头晕,忧虑,失眠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根据年龄、月经改变及自我症状,诊断并不困难, 但更年期出现的症状除发作性潮热之外,均无特异 性,应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才可确诊。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黄丸
2. 脾肾两虚:桂附理中丸
功效:补肾助阳,温中健脾 方剂:附子、肉桂 +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3. 肾阴阳俱虚:二仙汤
功效: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 方剂: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黄柏、知 母
4. 心肾不交:黄连阿胶汤合天王补心丹
黄连阿胶汤:养阴泻火、益肾宁心,黄连、阿 胶、黄芩、白芍、鸡子黄(滋肾阴、 养心血、安神 )组成
更年期综合征
主讲人:
一.概述
• 更年期(climacteric period)指妇女从生育 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转化时期,介于 40~60岁之间。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 期综合征,由于性腺(男性为睾丸、女性 为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出 现内分泌系统失调、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全身器官、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失调及退 行性改变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围绝经期综合症56页PPT

围绝经期综合症56页PPT

• This is climacteric syndrome or menopausal
syndrome. In TCM, it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绝经前后诸症( syndromes before or after menopause )”
II PHYSIOLOGY OF MENSTRUATION IN TCM
Palpitation, emotional lability, vexation and dreaminess, insomnia
sore waist and knee, dizziness and tinnitus
hectic fever with sweating, feverish sensation of the chest, palms and soles
VII. THERAPY
• 1、Therapeutic principle: • Invigorating kidney is the main principle: • nourishing the kidney and calm the mind • purging the liver-fi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 1.Kidney-qi • 2.Tiangui • 3.The Chong Channel and Ren
Channel
III ETIOLOGICAL FACTIOR AND PATHOGENESIS
• 1.Deficiency of kidney-qi. • 2.Exhaustion of the Tiangui. • 3.Disturbance of the Chong and Ren Channels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一、概述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减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一段时期。

妇女在此期内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叫围绝经期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绝经前后诸症”范畴。

二、西医诊断(一)临床症状1、月经紊乱:月经频发、月经稀发、不规则子宫出血、闭经等改变。

2、激素下降相关症状:(1)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是雌激素下降的特征性症状。

(2)精神神经症状:①情绪症状: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不能自我控制。

②记忆力改变:记忆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

③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老年痴呆、记忆力丧失、失语失认等。

(3)性欲改变:性欲下降。

但有学者认为人类的性行为完全可以不与性激素水平相平行。

(二)体征1、泌尿生殖道检查: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器官萎缩、干燥、阴道炎、张力性尿失禁等。

2、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和脑出血。

3、骨质疏松:围绝经期约25%妇女患有骨质疏松。

4、其他:皮肤萎缩,视力欠佳,眼干、红等。

(三)实验室检查1、FSH测定:FSH>10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FSH>40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2、氯米芬兴奋试验:月经第5日起每日服用氯米芬50mg,共5日,停1日测定血FSH,若FSH>12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3、性激素改变:雌酮(E1)高于雌二醇(E2),形成E1/E2>1;孕酮减低或无孕酮;雌激素-睾酮升高。

(四)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评分标准为了对围绝经期临床病症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国际、国内广泛采用Kupperman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3]。

三、辨证分型中医认为妇女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肾阳肾阴易于失衡。

部分妇女因素体差异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营阴暗耗,真阴亏损,阳失潜藏,阴阳严重失调,不能通过自身脏腑之间的调节适应这一生理变化,因而出现一系列因阴阳二气不平衡而导致的脏腑功能紊乱证候。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的原理就是通过 调节阴阳五行的平衡,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人体 内的阴阳五行平衡是健康 的基础,如果阴阳五行失 衡,就会导致疾病。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疗法 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 针灸、推拿、中药等。
脏腑气血理论
脏腑:中医理论中,脏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 等。
诊断方法
0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
02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身体状态,如体重、血压、心肺功能等
0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CT等检查,了解患者的器官状态和病变情况
2
中医疗法原理
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 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阴阳五行之间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
02
中医疗法通过调 节内分泌,改善 围绝经期综合征 引起的潮热、盗 汗等症状,降低 并发症的风险。
03
中医疗法还可以 改善围绝经期综 合征引起的情绪 波动、睡眠障碍 等症状,降低并 发症的风险。
04
中医疗法通过 整体调理,提 高机体免疫力, 降低并发症的 风险。
谢谢
3
中医疗法方法
药物疗法
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症
01
状,使用中药汤剂进行
调理
中成药:使用中成药进
02
行治疗,如逍遥丸、六
味地黄丸等
针灸疗法:通过针灸刺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
03
激穴位,达到调理气血、
04
摩,缓解围绝经期综合
平衡阴阳的作用
征引起的不适症状
针灸疗法
01
原理:通过刺激穴位, 调整气血,达到治疗目 的
发病原因
01 卵巢功能衰退:随着年龄 02 遗传因素:部分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管理ppt课件

围绝经期管理ppt课件

23
Modified from Speroff L, et al. In: Mitchell C, ed. Clin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and Infertility. 6th e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1999:643-724. van der Mooren MJ, Kenemans P. Drugs. 2004;64(8):821-36.
早期症状
潮热、汗出 失眠 心理症状 月经紊乱
中期症状
阴道干涩 性交疼痛 尿急 皮肤萎缩
远期后果
骨质疏松 心血管疾病 老年痴呆
以上种种极大地降低了妇女的生活质量
33
女性围绝经期诊断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 月经紊乱
• 或激素下降相关症 状
(如前所述)
• 雌激素(E)<正常 • 卵泡刺激素(FSH)
>正常
绝经后期
12 个月
最后一次月经
5
内容
• 激素与女人 • 激素与围绝经期 • 围绝经期的症状及危害 • 围绝经期的治疗措施
6
激素造就女人的一生
儿童期
4-12岁.
青春期
12-18岁.
性成熟(生育)期
18岁开始,历时30年左右
更年期
可始于40岁 历时 10余年.
老60岁年以期后.
快速生长
少量女性 激素
8
最早缺乏
20
4
– 雌激素:波动性下降
– 雄激素:总睾酮基本不变, 游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离睾酮指数上升
FSH, 雌二醇+雌酮不同年龄的变化 (n=2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热,心悸自汗,纳少便溏或便秘,神疲肢肿,腰膝酸软,尿 余沥不尽,月经紊乱。舌淡苔白,脉沉细。
9、阴血亏虚 神志错乱,性情异常,呵欠频作,坐立不安,神不自主,
或沉默少言,多思善虑。舌淡白,苔薄,脉弦细。
围绝经期综合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妇女在更有畏冷感、心悸胸闷、 眩晕耳鸣、头痛失眠,或有腰背关节疼痛、皮肤干燥瘙痒 以及精神情绪的改变,如抑郁忧愁、多思善虑,或易于激 动、焦虑急躁,甚至喜怒无常等。
雌二醇(E2)是体内主要由卵巢成熟滤泡分泌的一种天然雌激素,能促进和调节 女性性器官及副性征的正常发育。其主要药理作用为:①促使子宫内膜增生;②增强子 宫平滑肌的收缩;③促使乳腺导管发育增生,但较大剂量能抑制垂体前叶催乳素的释放, 从而减少乳汁分泌;④抗雄激素作用;⑤降低血中胆固醇,并能增加钙在骨中的沉着。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疗法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围绕绝经期综合征
定义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西医、中医) 诊断(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
定义
定义: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绝经期综合征,
或者更年期综合征 ,是指妇女在绝经期或 绝经后因卵巢功能减退、雌性激素水平下 降引起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代谢 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综合征。
(3)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般病程较长,有持续性潮热、汗出,以白天
为甚,通过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围绕绝经期综合征
治疗方法
西医:激素替代治疗,例如倍美力、利维爱等
注意:因为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服用起来还是很安全的,一 般来说3-6个月是没问题的,相关的检查有妇科常规检查,B超子宫附 件乳房、肝功能等,排除有关服药的相关禁忌症,如子宫肌瘤、子宫 内膜增生过长、肝肾功能受损等,如果没有禁忌症,有围绝经期相关 症状还可以继续服药。
5、皮肤粘膜系统 皮肤干燥瘙痒、弹性减退、光泽消失、水肿、皱纹, 口感、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皮肤感觉异常。
6、消化功能系统 恶心、咽部异物感、嗳气、胃胀不适、腹胀、腹泻、 便秘。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中医学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型:
肝肾阴虚
心肾不交 脾肾阳虚
心脾两虚
阴阳俱虚 阴血亏虚
肝郁脾虚
促黄体生成激素是促性腺激素的一种。简称LH。亦称促间质细胞激素(ICSH)。 是由脑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它作用于成熟的卵胞,能引起排卵并生成黄体。还 可促进黄体、内荚膜和间质细胞分泌动情素。在雄性动物,它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促 进其分泌雄性激素。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在第二性征发育过程中,精子完成发育
2、神经精神系统 性格改变、情绪波动、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焦虑、 恐惧、失眠、多疑、记忆力减退、思维和语言不统一,甚至轻生。
3、泌尿生殖系统 月经紊乱、外阴瘙痒、白斑,乳房萎缩或增生、尿失 禁,第二性征衰退。
4、骨骼肌肉系统 广泛性骨质疏松、肌肉酸胀疼痛、乏力,关节、足跟 疼痛,抽筋、身材变矮,关节变形、易骨折,指甲变脆,脱发。
绝经期综合征,绝经是其重要标志,症 状一般维持1~2年,有时可长达5~20年, 但大部都能自行缓解,其中严重的占15% 左右,会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积极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
病因病机
中医:中医认为,女性在围绝经期时,由于肾精 亏虚、 肾气不足,肝气郁滞、肝阳上亢,心神失 养、心肾失 交,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肺宣 发肃降功能失常, 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2、鉴别诊断
(1)冠心病
冠心病的心痛特点是胸前下端或心前区突发的压窄性
或窒息性疼痛,且向左臂放射,持续时间很少超过10~15分钟,口服
硝酸甘油后1~2分钟疼痛可缓解或消失。心绞痛一般与体力活动和情
绪激动有关,一般有心电图的改变。
(2)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的血压升高呈持续性,常伴有头晕、头痛、
心急等心血管症状;或有胆固醇升高、眼底或心电图改变。
振,腹泻便溏,月经紊乱,经行小腹胀痛,或有血块,舌淡苔 薄,脉细弦。
6、冲任不固证 精神恍惚,肢体乏力,腰膝酸软,小腹不适,月经周期紊
乱,出血量多,行经时间长,舌质淡而胖大,苔薄白,脉沉细 弱。
7、气郁痰结证 精神忧郁,情绪不稳,失眠,胸闷,咽中似有异物梗塞不
适,体胖乏力,嗳气频作,腹胀不适,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8、阴阳俱虚 时而烘热汗出,时而畏冷,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足
西医:卵巢功能减退引起下丘脑—垂 体—性腺轴 功能失调是引起围绝经期代谢变化和出现临床症 状的主要因素。其病机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变化、 免疫功能变化、自由基的影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表现
1.心血管系统 阵发性潮红及潮热,同时皮肤片状发红,出汗,畏寒。也 可出现短暂性高血压,以收缩压波动较明显,有事伴心悸胸闷、气短、 眩晕、耳鸣、眼花等症状。
(2)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明显升高,促黄体生成激 素(LH)亦升高,雌二醇(E2)明显下降
围绕绝经期综合征
PS:
促卵泡生成素(FSH)由脑垂体分泌,在男性,其功能是促进睾丸曲细精管的成 熟和精子的生成;在女性,FSH的功能是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及协同促黄体生成素 (LH)促使发育成熟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和排卵,参与正常月经的形成。它的产生受下 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控制,同时受卵巢雌性激素(E2)的反馈调控。FSH对男女两 性的性、生殖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冲任不固 气郁痰结
1.肝肾阴虚证
头晕耳鸣,烦躁易怒,面部烘热汗出,心悸,腰膝酸软,情志异常,或皮肤 瘙痒,或感麻木,月经紊乱,经量多少不定,色红,质稠,口干咽燥,大便 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2.心肾不交证
心悸,失眠多梦,烦躁,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或口舌生 疮,月经紊乱,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脾肾阳虚证
面色晦黯,形寒肢冷,腰痛如折,纳少便溏,面浮肢肿,小便清长而频,白 带清稀量多,月经量多或淋漓不止,色淡质稀,舌淡胖大,舌边有齿痕,苔 白滑,脉沉迟无力。
4.心脾两虚证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神疲体倦,少气懒言,腹胀食少, 经量多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软无力。
5、肝郁脾虚证 情志抑郁不畅,心烦易怒,嗳气频作,胁腹胀痛,食欲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