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围绝经期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患者经验分享
患者A:讲述了自分享了自己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期间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如加强锻炼、健康饮食等,以缓解症状。
患者C:谈到了自己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过程和效果,强调了与医生充分沟通的重要性。
患者D: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心理调适来应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如参加支持小组、寻求心理咨询等。
多食用富含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芹菜、菠菜等
适量摄入植物雌激素,如大豆、黑豆、红豆等豆类及其制品
控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运动和锻炼
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重要性
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调节作用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适合围绝经期女性的运动项目
睡眠和休息
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激素替代疗法、抗抑郁药等
非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生活方式调整、运动等
手术治疗:针对严重病例,如子宫肌瘤等
其他治疗:中医治疗、针灸等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比较
药物治疗:通过激素替代疗法等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
优缺点比较:药物治疗见效快,但存在副作用;非药物治疗虽然见效慢,但安全可靠,对患者身体无伤害。
选择依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预防与治疗方案。
患者自我管理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使用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安静、舒适和适宜的温度
如有失眠症状,可适当使用温和的安眠药物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患者A:讲述了自分享了自己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期间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如加强锻炼、健康饮食等,以缓解症状。
患者C:谈到了自己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过程和效果,强调了与医生充分沟通的重要性。
患者D: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心理调适来应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如参加支持小组、寻求心理咨询等。
多食用富含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芹菜、菠菜等
适量摄入植物雌激素,如大豆、黑豆、红豆等豆类及其制品
控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运动和锻炼
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重要性
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调节作用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适合围绝经期女性的运动项目
睡眠和休息
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激素替代疗法、抗抑郁药等
非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生活方式调整、运动等
手术治疗:针对严重病例,如子宫肌瘤等
其他治疗:中医治疗、针灸等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比较
药物治疗:通过激素替代疗法等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
优缺点比较:药物治疗见效快,但存在副作用;非药物治疗虽然见效慢,但安全可靠,对患者身体无伤害。
选择依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预防与治疗方案。
患者自我管理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使用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安静、舒适和适宜的温度
如有失眠症状,可适当使用温和的安眠药物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绝经综合征PPT课件全

*
.
绝经综合征的治疗
积极乐观心态,良好生活方式 睡眠障碍:安定、谷维素 潮热、情绪: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骨松防治 运动、日晒、蛋白质、 钙 剂:辅助或基础用药 1000mg/d --1500mg/d >65岁 1500mg/d 维生素D 400 IU—500IU/日
1天
28天
单纯雌激素补充治疗
连续性序贯治疗
连续性联合用药
雌激素
孕激素
停药
周期性序贯治疗
*
.
用药时间与剂量
最小有效剂量,短期用药 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并出现相关绝经症状即开始应用(窗口期) 3-5年为宜,每年评估利弊与风险 逐步停药
*
.
HRT副作用与风险 子宫出血: 突破性出血多见, B超了解内膜,必要时诊刮 与E有关:乳房胀、白带多、头痛、水肿、色素沉着 减少剂量或停药或改用雌三醇 与P有关:抑郁、易怒、乳房痛、浮肿 改变剂型和剂量 与T有关:高血脂、动脉样硬化、血栓、体重增加、多毛 及痤疮、肝功能影响 子宫内膜癌: 长期单用E 风险↑6-12倍 孕激素保护内膜 乳腺癌:WHI研究 雌孕联合组风险↑26% 年龄大,4年后趋势明显
绝 经 综 合 征
*
.
思考题
围绝经期生殖内分泌激素变化 ? 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激素治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
绝经综合征的定义
定义: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绝经相关症状, 由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神经 症状。 近期表现:月经紊乱 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潮热 神经精神症状:激动易怒、焦虑、抑郁等 远期表现:泌尿生殖功能异常(阴道干燥、反复阴道感染、 反复尿路感染) 骨质疏松 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 认知功能下降、Alzheimer’s disease
.
绝经综合征的治疗
积极乐观心态,良好生活方式 睡眠障碍:安定、谷维素 潮热、情绪: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骨松防治 运动、日晒、蛋白质、 钙 剂:辅助或基础用药 1000mg/d --1500mg/d >65岁 1500mg/d 维生素D 400 IU—500IU/日
1天
28天
单纯雌激素补充治疗
连续性序贯治疗
连续性联合用药
雌激素
孕激素
停药
周期性序贯治疗
*
.
用药时间与剂量
最小有效剂量,短期用药 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并出现相关绝经症状即开始应用(窗口期) 3-5年为宜,每年评估利弊与风险 逐步停药
*
.
HRT副作用与风险 子宫出血: 突破性出血多见, B超了解内膜,必要时诊刮 与E有关:乳房胀、白带多、头痛、水肿、色素沉着 减少剂量或停药或改用雌三醇 与P有关:抑郁、易怒、乳房痛、浮肿 改变剂型和剂量 与T有关:高血脂、动脉样硬化、血栓、体重增加、多毛 及痤疮、肝功能影响 子宫内膜癌: 长期单用E 风险↑6-12倍 孕激素保护内膜 乳腺癌:WHI研究 雌孕联合组风险↑26% 年龄大,4年后趋势明显
绝 经 综 合 征
*
.
思考题
围绝经期生殖内分泌激素变化 ? 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激素治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
绝经综合征的定义
定义: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绝经相关症状, 由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神经 症状。 近期表现:月经紊乱 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潮热 神经精神症状:激动易怒、焦虑、抑郁等 远期表现:泌尿生殖功能异常(阴道干燥、反复阴道感染、 反复尿路感染) 骨质疏松 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 认知功能下降、Alzheimer’s disease
妇产科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诊断与护理PPT课件

妇产科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诊 断与护理
演讲人
汇报日期
目录
01
02
03
04
概述
临床特点
治疗要点 主要措施
01
概述
概述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 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 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 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感谢聆听
汇报人姓名
02 X线检查:脊椎、股骨及掌骨可发现骨质疏松。
03
治疗要点
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加强卫生宣教,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保证劳逸结合与充分的
睡眠。轻症者不必服药治疗,必要时可选用适量镇静剂。
2
激素替代治疗:当机体缺乏性激素并由此发生或将发生健康问题时,给
予具有性激素活性的药物,以纠正相关的健康问题。
04Βιβλιοθήκη 02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临床表 现
主要辅 助检查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月经改变:约半数以上的妇女出现 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 稀少、不规则阴道出血或闭经。
血管舒缩综合征:潮热、面部发红、 出汗,瞬息即过,反复发作。
精神神经症状:情绪不稳定、易激 动,自己不能控制,忧郁失眠,精 力不集中等。
生殖道变化:外阴与阴道萎缩,阴 道干燥疼痛,外阴瘙痒。子宫萎缩、 盆底松弛,导致子宫脱垂及阴道膨 出。
尿频、尿急或尿失禁;皮肤干燥、 弹性消失;乳房萎缩、下垂。
心血管系统;胆固醇、甘油三酯和 致动脉粥样化脂蛋白增高,抗动脉 硬化脂蛋白降低,可能与冠心病的 发生有关。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演讲人
汇报日期
目录
01
02
03
04
概述
临床特点
治疗要点 主要措施
01
概述
概述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 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 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 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感谢聆听
汇报人姓名
02 X线检查:脊椎、股骨及掌骨可发现骨质疏松。
03
治疗要点
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加强卫生宣教,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保证劳逸结合与充分的
睡眠。轻症者不必服药治疗,必要时可选用适量镇静剂。
2
激素替代治疗:当机体缺乏性激素并由此发生或将发生健康问题时,给
予具有性激素活性的药物,以纠正相关的健康问题。
04Βιβλιοθήκη 02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临床表 现
主要辅 助检查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月经改变:约半数以上的妇女出现 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 稀少、不规则阴道出血或闭经。
血管舒缩综合征:潮热、面部发红、 出汗,瞬息即过,反复发作。
精神神经症状:情绪不稳定、易激 动,自己不能控制,忧郁失眠,精 力不集中等。
生殖道变化:外阴与阴道萎缩,阴 道干燥疼痛,外阴瘙痒。子宫萎缩、 盆底松弛,导致子宫脱垂及阴道膨 出。
尿频、尿急或尿失禁;皮肤干燥、 弹性消失;乳房萎缩、下垂。
心血管系统;胆固醇、甘油三酯和 致动脉粥样化脂蛋白增高,抗动脉 硬化脂蛋白降低,可能与冠心病的 发生有关。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围绝经期综合征护理措施ppt

发病机理
2.神经介质:
血β -内啡肽及其自身抗体含量明显降低, 引起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所致,5-羟 色胺(5-HT)水平异常,与情绪变化密切 相关。
发病机理
3. 遗传因素:
有报告11对孪生姐妹围绝经期综合征开始 时间完全相同,症状及持续时间也极相近。
发病机理
4.其他:
与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有关,另外与职业,文化 水平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与症状严重程度也有密 切的关系。 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多数神经类型不稳定,且有 精神压抑或精神上受过较强烈刺激的病史。 性格开朗,神经类型稳定,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发 生绝经综合征者较少,即使发生也较轻,消退亦较快。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一个自然的,健康的阶段。 如同初潮和青春期预示着生育期的到来,而绝经 代表此期的结束,两者都是正常的,自然的。
绝经年龄
大多数国家目前资料表明绝经年龄为48-51岁。
中国:49.5岁
其中1%的妇女在40岁之前。
北京报导绝经年龄是48.4±3.8岁,范围40-60岁。 围绝经期或绝经过渡期开始的年龄及持续的时间个体差异 更大,约1-12年,持续时间1-4年,最长可达10年以上。
肾阳亏虚型
月经后期或闭阻不行,行者量多,色淡质稀或淋漓不 止,神萎肢冷,面色晦暗,头目晕眩,腰酸尿频,舌淡,舌 苔薄,脉沉细无力。
兼脾阳虚者可见纳少便溏,面浮肢肿。 兼心脾两虚者,可见心悸善忘,少寐多梦。
肝肾阴虚型:
滋养肝肾,佐以潜阳,方如左归饮加减。 肝旺者宜滋肾乘肝,育阴潜阳,方用左归饮合二至 丸加减。 心火旺者宜滋肾宁心安神,兼服补心丹。
绝经的生理变化
7.老年妇女认知能力下降
女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特别发生在绝经后出现 大脑皮质萎缩,神经元损伤,突触丧失,神经递质减少,都可 能由于雌激素下降所致。 8.内分泌变化
围绝经期综合征汇报ppt课件

目前,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替代疗法、非激素类药 物、心理干预等。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差异,需要根据患 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个体化治疗策略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策略,根据患者的症 状、激素水平、基因特征等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生活事件影响
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 离婚、失业等,可能对围绝经期女 性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3
治疗方法与措施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
通过补充雌激素、孕激素等,缓解围 绝经期症状,如潮热、盗汗、阴道干 燥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 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
抗抑郁药物
其他药物
根据具体症状,还可能使用到降钙素 、维生素D等药物来治疗骨质疏松等 相关问题。
围绝经期综合征
汇报人:XXX 2024-01-18
目录
• 概述 • 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 治疗方法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 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 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 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鉴别诊断
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神经性或精神性疾病等 相鉴别。
02
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卵巢功能衰退
卵泡数量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中的卵泡数量逐渐减少,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雌激素水平波动
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整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
持女性度过围绝经期。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个体化治疗策略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策略,根据患者的症 状、激素水平、基因特征等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生活事件影响
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 离婚、失业等,可能对围绝经期女 性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3
治疗方法与措施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
通过补充雌激素、孕激素等,缓解围 绝经期症状,如潮热、盗汗、阴道干 燥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 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
抗抑郁药物
其他药物
根据具体症状,还可能使用到降钙素 、维生素D等药物来治疗骨质疏松等 相关问题。
围绝经期综合征
汇报人:XXX 2024-01-18
目录
• 概述 • 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 治疗方法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 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 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 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鉴别诊断
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神经性或精神性疾病等 相鉴别。
02
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卵巢功能衰退
卵泡数量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中的卵泡数量逐渐减少,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雌激素水平波动
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整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
持女性度过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植物药治疗:如黑 升麻、大豆异黄酮 等,可以缓解围绝 经期症状,但需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替代疗法:如 针灸、按摩、拔罐 等,可以缓解围绝 经期症状,但需在 专业医师指导下进 行。
0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激素水平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技巧和心理治疗 接受健康教育,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与保健知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饮食,增加蔬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限酒,避免不良嗜好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包括认 知行为疗法、心理 疏导等,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减轻焦 虑和抑郁情绪。
生活方式调整:包 括健康饮食、适量 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改善围绝经 期症状。
并发症预防
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并发症的迹象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压力
0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后与康复
预后情况
围绝经期综合征 的预后取决于病 情的严重程度和 治疗的有效性。
大多数患者经过 及时诊断和治疗, 预后较好,可以 恢复正常的生理 功能。
心理治疗和咨询 ,帮助女性应对 围绝经期心理问 题。
随访管理
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恢复情况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随访,提高随访的依从性和有效性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为后续治疗和康复提 供依据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和孕 激素,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病例分享围绝经期管理ppt课件

处理 判断适应证、禁忌证及慎用情况
HRT治疗
随诊
健康指导
用药1月
用药3月
用药半年
用药1年及以后每年一次
3 HRT该怎么用
用药1月 用药3月
用药半年
用药1年及以后每年一次
随诊内容
•疗效 •用药反应
✓阴道出血 ✓乳房胀痛 ✓消化道症状 •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随诊内容
•同前 •坚持治疗
随诊内容
•重复启动治疗的所有检查(如果骨 密度在启动治疗前是正常的,则2~ 3年检查一次) •重新评估禁忌证和慎用证,评估风 险收益情况 •调整用药,确定次年的用药方案 •鼓励患者坚持长期治疗
5天,量中等,睡眠尚可,潮热好转,次数明显减少。
4 病例
• 余XX,女,55岁,因绝经2年,潮热,失眠差,易忘事于 2013-12-06就诊
• 病 史:绝经2年,潮热,失眠差,易忘事,腰痛,同房痛 。
• 查 体:宫颈光滑,宫体萎缩,血压 134/80mmHg。 • 辅查: FSH 89.2mIU/mL, E2 10pg/mL 。
年龄 月经情况 孕产史
绝经 期相 关 症状 K评分 (可选)
既往史
✓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 ✓高血压 ✓糖尿病 ✓血栓 ✓骨质疏松 家族史
过敏史
年龄<40岁
年龄≥40岁
孕激素有 撤退性 出血
孕激素无 撤退性 出血
按照闭 经的诊 断程序 进行
绝经过渡 期
从月经长 度连续两 次改变大 于7天到 末次月经
绝经后期
酸环丙孕酮1mg
克龄蒙®的周期序贯治疗方案
✓ 治疗可以从任何一天开始,每日一片,无间断 的服用21天:11片白片,10片浅橙红色片
《围绝经期综合征》课件

05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科研现状与成果
激素替代疗法
01
大量研究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非激素类药物
02
非激素类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植物药等也被
证实对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有一定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
03
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整、运动等也被证实对缓解围绝经期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01
02
03
月经紊乱
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 长或缩短,经量增多或减 少。
躯体症状
潮热、出汗、心悸、眩晕 、头痛、失眠等。
心理症状
情绪波动、焦虑、抑郁、 记忆力减退等。
02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分析
遗传因素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 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类似 疾病史的女性患病风险较 高。
常见症状
月经紊乱、潮热、出汗、心悸、 失眠、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
。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治疗方法
包括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激素替代疗法,针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可 选用植物药或中成药。
药物选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选择合适的药物。
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风险,通过合理饮 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 低患病风险。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 力和焦虑,有助于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
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
心理辅导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围绝经期女性,应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她们缓 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经 从可变 周期 到规律
规律
周期长度改变 跃过≥2个周 (与正常周期 期和闭经期 相差>7天) (≥60天)
闭经 12月
无
内分泌 正常 FSH ↑ FSH
↑FSH
↑FSH
Sta编g辑es版opfpRteproductive
4
女性激素导演着女人一生的形象与角色
儿童期
4-12岁.
青春期
12-18岁.
围绝经期 性成熟(生育)期 (更年期)
18岁开始,历时30年左右 可始于40岁 历时10余年.
老年期
60岁以后.
快速生长
少量女性 激素
女性功能发育 出现月经
生育能力成熟 女性功能开始衰退 全面老化 孕育生命
女性激素开
周期性排卵
编辑版ppt
10
围绝经期的病理生理变化
卵巢的改变
<40岁:卵泡数量的变化近似线性
>40岁:卵泡数量减少更快,直至无 卵泡残留
残留卵泡对FSH(卵泡刺激素)和LH (黄体生成素)反应逐渐降低,直至 完全丧失反应
内分泌的变化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the menopause in the
Ying Li, Qi Yu, Liangkun Ma, et 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during menopausal transition and postmenopause in Beijing city. Maturitas 61 (2008) 238–242
编辑版pp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the menopause in the 1990s: report of the WHO scientific group.
8 Geneva: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866;1996
年龄
50-54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94 95+ 合计
人口统计资料(2005)
人口数
总数
1236929
90743 6Βιβλιοθήκη 66843019055 42594091575 15611 565802 15825
3319
男 62275 462429 34251 286169 224026 135687 661324 20475
始主导
女性激素稳定旺盛
女性激素波 动下降
女性激素 低落
激 素 治 疗
编辑版ppt
5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概念(WHO)
青春期
40岁
最后一 次月经 绝经1年
60-65岁
生命 停止
绝经前期
绝经过渡期
围绝经期
绝经后期
WorrledpHoertaoltfhthOergWa编nHiO辑zas版ticopinepn. tRtifeiscegarrocuhpo. nGethneevmae:nWoHpaOutseecihnntihcael1r9e9p0o6srt: series 866;1996
围绝经期综合征
编辑版ppt
1
衰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编辑版ppt
2
女人的一生是卵巢功能的一生 雌激素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 激素
编辑版ppt
3
激素在体内的运作特点
激素在体内保持一定的平衡和分泌量,一旦被打破或
低于正常范围,将导致内分泌疾病
女性水平随年龄而变化,导演着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
编辑版ppt
绝经前后激素水平的对比
绝经前
绝经后
FSH LH
雌二醇 雌酮 孕酮
编辑版ppt
15
Burger HG. Medicin 2006;34(1):
自围绝经期开始雌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
.
雌激素
0
35
50
编辑版ppt
16
围绝经期的本质
卵巢功能逐渐 动态衰退
卵巢储备 下降加速
生殖激素 波动性变化
月经出血
生育
初级卵泡 原始卵泡
次级卵泡
残余卵巢组织
窦状卵泡 排卵前卵泡
闭锁卵泡
排出的卵子
编辑版ppt
13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 垂体激素
– FSH:波动性升高 – LH:缺乏LH峰
• 卵巢激素
– 抑制素:首先下降,为卵巢功能衰退的标志 – 孕激素:排卵减少或无排卵,最早缺乏 – 雌激素:波动性下降 –雄激素:总睾酮编基辑版本ppt不变, 游离睾酮指数14 上升
围绝经期概念
• 回顾性概念 • 起始日期与绝经过渡期相同 • 结束日期为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绝经过渡期• 但如11个月又来月经仍属绝经过渡 期
围绝经期
绝经后期
12 个月
FMP
编辑版ppt
7
围绝经期的流行病学研究
世界范围内女性自然绝经年龄 为45~55岁
绝经女性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 增加
中国是增加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1990s: report of编th辑e版WpHpOt scientific group. Geneva: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11 866;1996
妇女一生中卵巢内卵泡数量的变化
数目(百万〕
卵原细胞
卵原细胞 的发生
卵母细
胞
出生
孕周
青春期
编辑版ppt
绝经
12
生理和绝经期卵巢
女
3.62 2.62 1.92 1.64 1.36 0.91 0.53 0.21 0.06 0.01 12.88
9
绝经人口(2005年)
• 中国人口总数 1,300,000,000 • 50岁以上所占比例: 12.88% • 绝经人口约: 167,440,000
平均绝经年龄 国外:48-51岁 北京:49.4±3.4岁
4785 810
女 61417 445010 325749 277921 230992
15448 899787 36107
11040 2509
编辑版ppt
百分比
总数 男
7.28 3.67 5.34 2.72 3.93 2.02 3.32 1.68 2.68 1.32 1.71 0.80 0.92 0.39 0.33 0.12 0.09 0.03
模式改变 能力下降
绝经症状 逐渐出现
慢性疾病 危险性上升
编辑版ppt
17
围绝经期分期(STRAW分期系统)
最后一次月经期(FMP) 0
期别 名称
-5 -4 -3 生育期
早期 峰期 晚期
-2
-1
绝经过渡期
早期
晚期*
围绝经期
+1 +2 绝经期
早期* 晚期
持续 时间
可变
可变
a b 直至 1年 4年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