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期末作业范例
北语15秋《日本历史》作业2满分答案

奥鹏北语15秋《日本历史》作业2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
1. 1841年,受十二代将军家庆信任的水野邦忠被任命为首席老中,在其主导下进行“天保改革”。
主要措施不包括()。
A. 精简幕府机构,推行节俭政策
B. 抑制商业和手工业,颁布《解散行会令》,促进商品自由流通
C. 整顿赋税制度,进行“检地”以增加税收
D. 再次颁布《返乡令》,禁止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正确答案:C
2. 继承了织田信长完成统一事业的是()。
A. 明智光秀
B. 丰臣秀吉
C. 足利义澄
D. 足利义荣
正确答案:B
3. 1406年,日明双方签订协议,规定“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三艘,不得携军器,违者以寇论”。
当年,明成祖派使节赴日本,带去永乐年号“勘合”一百道,并赐足利义满“()”金印一枚。
A. 日本国王
B. 日本藩主
C. 日本领主
D. 日本天皇
正确答案:A
4. 随着庄园制的逐渐瓦解,室町幕府的土地所有制、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镰仓时期的那种御家人的主从关系发生变化,()成为了统治层的实力派。
A. 将军
B. 天皇
C. 守护大名
D. 武士
正确答案:C
5. 1467年5月,爆发了称为“”的大规模内战,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
A. 应仁之乱
B. 土岐氏之乱
C. 明德之乱
D. 应本之乱
正确答案:A
6. 1339年,后醍醐天皇去世后,南朝已经没有实力与北朝对抗。
1392年,由于()的呼吁,南北朝合一。
北语21春《日本历史》作业2【标准答案】

20秋《日本历史》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1.1324年,天皇与近臣商议发动畿内武士、僧兵袭击“六波罗探题”计划,史称“()”,结果因计划泄露,近臣被逮捕、流放。
A.正中之变B.元弘之变C.建武之变D.兴中之变答案:A2.镰仓幕府的经济基础,主要依靠以将军所有的封地和直辖领地为中心,即“()”和“关东御领”的地租收入。
A.关东知行国B.关西知行国C.东海道知行国D.山阴知行国答案:A3.日本的“小国主义”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战前时期,()等人就曾积极提倡“小日本主义”。
A.美浓部达吉B.吉野作造C.田中义一D.石桥湛山答案:D4.源实朝被杀后,朝廷与()家族关系恶化,1221年,后鸟羽上皇向全国武士颁布讨伐北条义时的“院宣”,双方迅速进入战争状态。
因时值承久三年,史称“承久之乱”。
A.北条B.庆应C.九条D.恒武答案:A5.1192年,源赖朝被二条上皇授予“()”称号。
A.平南大将军B.征夷大将军C.征北大将军D.攘夷大将军答案:B6.武家文化的书籍大多以军事题材写成的小说为主。
其中()写的是从后醍醐天皇计划倒幕到足利义满任第三代将军的50年历史,重点描述了镰仓幕府灭亡、建武新政、南北朝对立等A.《今昔物语》B.《太平记》C.《义经记》D.《落洼物语》答案:B7.继承了织田信长完成统一事业的是()。
A.明智光秀B.丰臣秀吉C.足利义澄D.足利义荣答案:B8.日本加入联合国是在()年。
A.1955B.1956C.1957D.1958答案:B9.中曾根内阁的文化教育改革包括政府专门在()成立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A.京都B.东京C.大阪D.名古屋答案:A10.什么时候汉字,四书五经等被传入日本的。
A.大和时代B.镰仓时代C.奈良时代D.江户时代答案:A11.1912年到1925年的大正年间,日本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急剧发展,()阶层逐渐形成。
日本文学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日本文学选读》试卷(课程代码0612)试卷说明: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近世文学部分次の内容を読んで各グループの選択肢から最も相応しい答えを一つ選びなさい。
1.江戸前期の文学は上方を中心とし、その最盛期は()のころである。
A文化B文政C元禄2.俳諧では、近世になって、京都の松永貞徳を中心とする①()が広まった。
一方、それに対して、十七世紀後半に西山宗因を宗匠とする②()が大阪からおこった。
①A談林派B貞門派C蕉風俳諧②A談林派B貞門派C蕉風俳諧3.江戸時代の文学は、①()といえる。
②()は、厳重な身分制度に縛られていた中で、経済的余裕ができると、遊里や芝居に楽しみを見出していた。
そういった遊びの世界で、社交的に洗練された享楽精神を③()と呼び、この理念が浮世草子や浄瑠璃に取り入れられている。
江戸文学期の洒落本・人情本には、遊里の事情によく通じていて失敗しないことを誇りとする④()の理念、また、都会風に洗練された、江戸っ子のさっぱりした意気地をさす⑤()の理念が描かれている。
①A庶民の文学B役員の文学C町人の文学②A庶民B役員C町人③A粋B意気C通④A粋B意気C通⑤A粋B意気C通4.江戸における読本の基礎を作ったのは①()である。
『南総里見八犬伝』で読本の代表的作者となったのは②()である。
①A山東京伝B滝沢馬琴C上田秋成②A山東京伝B滝沢馬琴C上田秋成5.賀茂真淵は、①()を著して国学を体系化し、発展させた。
真淵はまた歌人としても活躍し、『ますらをぶり』という②()の歌を詠んだ。
①A『万葉考』B『万葉代匠記』C『万葉集』②A五七調B万葉調C新古今調6.俳諧で、「さび」「しをり」などで表される幽玄・閑寂の句風は()と呼ばれる。
A浮世風B蕉風C古風7.芭蕉の『俳諧七部集』はそれぞれ①()、②()、③()、④()、⑤()、⑥()、⑦()を指す。
日本文学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适合日语专业三年级及兄弟院系达到该水平的本科学生。
本课程介绍日本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及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重点讲解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等,其中会贯穿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互动关系,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大略关系等内容。
This course is suitable for junior Japanese majors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other departments who have reached this level.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literatur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focuses on the influential writers, works, schools and thoughts, etc., which will run through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Japanese culture, and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2.设计思路:- 5 -本课程引导已有一定日语基础的专业学生掌握日本文学的发展,日本文学总体走向、核心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和艺术理念。
日本风情

4:提交日期 第13周
期中论文要求
1:中文提交 字数1000左右
2 内容要求 ★可在主标题范围的基础上自拟题目以及论文内容的选择。 突出个人观点。
★列出至少2个以上参考文献,引用部分详细标明出处。 网络资源列明网址。
3:格式要求:★ A4纸打印,正文宋体 5号字 ★ 封皮注明院系、专业、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4:提交日期 第16、17周
日本风情
成绩评定议论文要求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30% (评定标准:作业及出勤) 论文成绩: 70% (评定标准: 期中作业20%
期末作业50 %)
期中论文主题及要求
期中论文主题
受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日本文化
期中论文要求
1:中文提交 字数 1000 左右
2:内容要求:★可在主标题范围的基础上自拟题目以及论文内容的选择。 突出个人观点。 ★列出至少 2 个以上参考文献,引用部分详细标明出处。 网络资源列明网址。
3:格式要求:★ A4纸打印,正文宋体 5号字 ★ 封皮注明院系、专业、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4:提交日期 第13周
期末论文主题及要求
期末论文主题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期末论文要求
1:中文提交 字数2000左右
2:内容要求:★可在主标题的基础上自拟副标题,内容积极向上, 突出个人观点。
★列出至少4个以上参考文献,引用部分详细标明出处。 网络资源列明网址。
3:格式要求:★ A4纸打印,正文宋体 5号字 ★ 封皮注明院系、专业、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4文提交 字数2000左右 2:内容要求:★可在主标题的基础上自拟副标题,内容积极向上,
奥鹏北语《日本文化》作业1

B:正确
答案:A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您选购本文档,如果没有找到您需要的内容,请关注店铺告知。
本店提供:平时作业,在线考核,离线作业等。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您选购本文档,如果没有找到您需要的内容,请关注店铺告知。
本店提供:平时作业,在线考核,离线作业等。
答案:A
冷泉院天皇是( )之子。
A:藤壶中宫
B:女三宫
C:紫上
D:葵上
答案:A
以下不属于管弦乐的是( )
A:《越殿乐》
B:《贺殿》
C:《菩萨破》
D:《更衣》
答案:D
《弹琴女》陶偶是( )时代的作品。
A:古坟时代
B:飞鸟时代
C:弥生时代
D:绳纹时代
答案:A
俳句诞生于( )时代。
A:奈良
B:江户
C:镰仓
A:和敬清寂
B:幽玄之美
C:一期一会
D:独坐观念
答案:A,C,D
如果挂三幅一组或五幅一组的画,则其前面要摆放“三供物”,“三供物”指的是( )。
A:花瓶
B:香炉
C:烛台
D:漆器
答案:A,B,C
能乐舞台的特点( )。
A:没有幕
B:没有布景
C:进深大于面宽
D:设有廊桥
答案:A,B,C,D
能乐起源于日本古代村落的祭神活动。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日本花道艺术诞生于“同朋众”对于“唐物”的艺术鉴赏活动之中。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直至20世纪,日本雕塑艺术所表现的对象一直是佛像。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font face="Arial">日本庭园属于整形式庭园。</font>
日本近代文学史

尾崎紅葉(おざき こうよう)
受《小说神髓》影响,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创作。 明治二十二年(1889)发表的短篇小说《两个 比丘尼的色情忏悔》,使其一举成名。他的最 后一部长篇小说《金色夜叉》(1897-1903)是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在《读卖新闻》上连载, 因患胃癌去世没有完成。他在日本文学史上有 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我是猫》的作者夏目 漱石、《破戒》的作者岛崎藤村齐名。
『金色夜叉』
“金色夜叉”意为“金钱的恶鬼”,用以表示 放高利贷者——小说的男主人公贯一。贯一与 阿宫相爱,富家子弟唯继的出现,让贯一的爱 情不幸中止。愤恨难忍的贯一变成“金色夜 叉”。成为贵妇的阿宫逐渐发现自己依然爱着 贯一。数年之后的重逢。两人最终在一起了。 金钱与爱情的战争终见分晓:金钱失去了蛊惑 人心的魔力,爱情完胜!阿宫与贯一的感情在 最后终于转到了振奋人心的方向——有情人终 成眷属。
『金色夜叉』
这部作品反映了明治社会在走向资本主义社 会的过程中的金权主义,广泛地描绘了上层 和下层社会的人物形象及其生活,是明治时代 小说中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以雅俗共赏的 文体,将金钱、爱情、道德三者之间的矛盾 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与《霍乱时期的 爱情》并称为“两大爱情教科书”。
总结
明治时期,日本文学的写作风格由单纯的写实变 为大胆更新创作方法、创作技巧;由表现自我、 市民阶层变为描写更加丰富的社会人生。 这个 时期是大量文学新人涌入文坛。积极引入西方 文艺观念,近代文坛发生震动,近代写实主义 开始被否定的时期。也正是由此,日本文学开 始了本质性的变化。
此书提出的以人情为中心的写实主义小说观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起了巨大的催生作用坪本近代文学的诞生起了巨大的催生作用坪内逍遥因此被他同时代的评论家高山樗牛誉为识见非凡小说神髓也因此被称为新闻学的晓钟和救活了频死的明治文学的一部力作
日本文学史_上代

ぶ。
『天を詠む』
天を海に
柿本人麻呂 万葉集巻第七
雲の波立ち 月の舟 星の林に 漕ぎ隠る見ゆ 現代語訳: 天の海に 雲の波が立ち 月の舟は 星の林に 漕ぎ入り隠れようとしている
天の海に
月の舟浮け 桂梶 掛けて漕ぐ 見ゆ 月人をとこ 現代語訳:天の海に 月の舟を浮べ 桂の梶 を 取り付けて漕いでいるよ 月の若者が
中西進
上昇型、下降型と分けると下降型である。 女性的。 非論理的、合理性がない。 感性的
時代区分
文学の誕生から、平安遷都(延暦十三年 七九四)(なく よ うぐいす)のころまでを上代とする。 大和地方(飛鳥・藤原京・平城京)を中心とする。
文学の誕生
先土器時代(旧石器時代)→縄文時代(土器、採集生活) →弥生時代(水稲耕作)→共同体的社会 祭りの場で語られる神聖な詞章(呪言・呪詞)が文学の原 型である。
古代歌謡 古代の人々の信仰と生産の生活に根ざした表現 歌垣・宮廷歌謡 祭りの場で人々は、神への祈りや感謝を歌に込めた。時に 簡素な楽器や舞踏を伴ってくり返しうたわれるうちに、集 団の労働や歌垣などの場でも民謡としてうたわれるように なり、統一国家形成の過程では、宮廷の儀礼に取り込まれ て宮廷歌謡としても伝承だれた。 このようにして定着した歌を総称して、古代歌謡と呼ぶ。 記紀歌謡 『古事記』『日本書紀』に収められている約百九十首の歌 謡である。 <内容>多方面にわたる生活感情がさまざまの歌体で豊か にうたわれている。
月舟移霧渚、楓檝泛霞浜。 台上澄流輝、酒中沈去輪。 水下斜陰砕、樹除秋光新。 独以星間鏡、還浮雲漢津。
読み下し文 『月を詠む』
月舟は霧の渚に移り、楓檝は霞の浜に泛かぶ。 台上は流耀澄み、酒中去輪に沈む。 水下りて斜陰砕け、樹除りて秋光新し。 独り星間の鏡を持ちて、還に雲漢の津に浮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孤 独 的 舞 者 ———浅谈《挪威的森林》的精神特质 高欢欢 内蒙古大学 人文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09日语1班 王**(学生姓名) 2010.8.6 一、 论文介绍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这首感伤的青春恋曲在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本文对村上特有的社会切入角和摇曳多姿的笔触进行剖析,认为其在精神特质方面主要通过洞穿城市进而洞穿存在本身,剖析爱情的困顿和性爱价值的迷失,出现对幻与真的生活的无从把握,扫描出20世纪80年代日本青年尤其是城市单身青年日益倾斜失重的精神世界。 主要观点: (一)、作品具有极重的私人性质:这部作品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同时具有浓厚的作者本人的感情色彩。 ● 村上对世界文学的广泛接触为其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其用非日本的视角来审视日本社会,用西方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来表现当代日本青年的心理现状。学生运动的失败为整整一代的青年带来了终生难以磨灭的挫败感,当然村上也不能幸免。抑扬顿挫的政治热情化为挥之不去的失落与无奈,但其骨子里仍然浸透着时代的人文气息。 ● 从《挪威的森林》问世前后的时代来看,二战后持续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日本完成了从产业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过渡,消费文化的兴起导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日本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兴奋点便从精神性的一方游离开来,向物质性的一方倾斜,步入 摈弃精神、排斥思想、崇尚物质的畸形发展时期。这样一个物质生产与精神创造比例失调最显著的负效应是物质泛滥、物欲横流社会的一大通病:无理想,无追求,空虚感,孤独感。激烈竞争的社会使得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挪威的森林》的精神特质: 1.洞穿都市进而洞穿存在本身 《挪威的森林》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作品,很少表现时髦景观构成的都市氛围,作者洞穿了光怪陆离的城市本身,以敏感准确的笔触切入都市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主人公空虚迷惘的精神世界。主人公对都市怀有的不是神往,不是满腔激情,不是跻身其间,而是淡漠,是不屑,是黯然神伤。主人公对城市的疏远,然而作为一个现实中的人,责任感又使其必须努力去溶入这迷离的世界,这样的矛盾性必然引起自我的迷失,对存在本身也必然无从把握。 2
2.剖析爱情的困顿与性爱价值迷失 ● 村上以苍凉悲壮的笔调描写了几位主人公之间缠绵悱恻的精神苦恋,剖析了当代青年对待爱情的种种态度。作品主人公的感情是困顿的,如直子拥有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但她始终走不出木月的死,始终把渡边当成木月的代替品。木月是横亘在直子和渡边之间的一道永远也跨越不了的鸿沟。同时渡边也一样走在困顿的爱情边缘,他无法忘却病中纯洁善良的直子,却又不想放弃充满青春气息的绿子,对两者都采取欲罢不能的态度, ● 在《挪威的森林》中,性描写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作品中的主人公来说,性就是日常,日常就是性,没有社会规范的束缚,没有道德律令的干预,没有责任感,一时需要而已,别无其他。这种情爱的不稳定性、飘忽性、随意性与重复性,其结果只带来了性爱价值的丧失,导致形而下的性苦闷。 无论是对爱情困顿的描写,还是对性爱价值迷失的叙述,《挪威的森林》都给我们写出了青年在青春转化中耐人寻味的彷徨迷茫和都市化中的孤独情愫,于交织着灵与肉的冲突与碰撞的痛苦煎熬中,表现当代青年在貌似轻松的外表下蕴含的精神危机。 3.幻与真:非现实的现实性 ● 体现在作品艺术形式上的别开生面——双线结构 非现实世界——直子:封闭、虚幻、纯洁和寂静的阴界 现实世界——绿子:开放、现实、污浊和喧嚣的阳界 渡边希望通过直子通达纯洁的内部,同时借助绿子获得通往外部世界的途径。 ● 对世外桃源般的“阿美寮”的描写——这是近乎一个完美的生存地,没有迫害人的制度,人们和睦相处,但仍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生活在其中的都是“患者”,是不同现实世界中的“正常人”。可见,在幻与真的对立中,面对现实世界物欲横流,价值倒错,村上春树笔下的非现实世界代表着他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其只是一种病态的完美,生活在其中的人失却了自身的一部分”。 《挪威的森林》的动人之处莫过于通过幻与真两个世界的不断撞击,以非现实印证,在充满寓意和象征的张力中展现出现代人无根基性的生存状况,表现他们的困惑和悲哀,从而揭示现代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二、 论文的可取之处 (一) 剖析作品精神实质,全面而深入。 论文通过洞穿城市进而洞穿存在本身,剖析爱情的困顿和性爱价值的迷失,出现对幻与真的生活的无从把握这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折射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青年尤其是城 3
市单身青年日益倾斜失重的精神世界。 (二) 联系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挖掘作品精神的根源。 论文提到了作品的私人性质,介绍了村上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其思想根源。 (三) 论述结合故事情节与相关人物,旁征博引,有理有据。 在论述性爱价值的迷失这一观点时,作者提到永泽和他的一番话:“和自己睡觉的女孩越多,自己越是麻木,越是无感觉,任凭多少都是一个模式,但对于那些女人我什么都不记得。既不知道姓名,也不记得长相。而且和任何人只睡一次,见面,做爱,分手,如此而已。”充分展现了以永泽为代表的青年人放荡淫乱的生活方式,例证了作者的观点。 再如论证现实与非现实性的双线特征时,作者引用了村上春树在《何以说是“我”的年代》中的一段话:“因我觉得有必要以未经世俗浸染的非现实性来弄清我们周围的现实性,现实的是非现实的,非现实的又是现实的———我想构筑这样的世界。”引用更为有力地支持了作者的观点。 (四) 对写作形式和语言特色进行简要分析。 论文对作品独特的切入点和视角有一定的认识,介绍了作品的双线形式,对于作者凄美深沉的写作风格也有所提及。
三、 不足和疑点 (一) 对精神异化原因的分析不够全面 处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作品中主人公陷入自闭、空虚、迷惘的精神困境的时代背景,但不可否认,主人公自身的性格存在弱点与悲剧性也是造成他们精神异化的原因。 男主人公渡边是一个对一切都保持着距离感的人物。他以“任何事都不过多考虑”为原则,过着空虚而盲目的生活。渡边喜欢两个女孩,可以说有两个女朋友,还有木月、永泽、敢死队、伊东等朋友,然而他无时无刻不在孤独着,可以说他和谁都没有深交,他说过会彻底了解直子,因为他爱着直子,可是到直子死去,他也没能了解直子,甚至爱不爱直子,爱是怎么回事他也不清楚。渡边对于直子更多的是责任而不是心灵相通的爱情,他已习惯了不理解别人也不让别人理解自己。渡边这种自闭的生活态度曾被绿子一针见血的指出:“people are strange when you are a stranger” 。只是渡边不愿面对,他自我陶醉于一个人喝酒、看小说、熨衣服、听音乐,给人一种潇洒地把玩孤独的感觉,看似孤傲,其实那表面下的痛苦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游离在现实和虚幻之间,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直子自闭自怜而又沉默寡言,只会在极度的孤独中沉沦,把感情憋成一团。最终忍受不了现实对她的压迫自缢而死。她的生命就像秋天树梢上的黄叶,脆弱得不堪一击,对于时代强加给个人的命运,直子从来没有反抗过,自始自终她都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人。 4
永泽个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自私、傲慢、狂妄、强势是他一贯的作风。他选择用性来打发空虚和压抑的生活,这对于深爱他的初美来说是残忍的。这种放荡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不外乎排遣寂寞打发虚无的生活,他自己也说“和素不相识的女孩睡觉,睡得再多也是徒劳无益的,只落得疲惫不堪、自我生厌。” 绿子是小说里唯一一个显得阳光的人物,她活泼可爱,对人热情,脾气也好,思维敏捷。但她的洒脱和乐观也只是表面的,只是伪装的坚强。绿子一喝醉就要爬树,像兽一样一个人坐在那哭上一整个晚上。她表面活泼开朗,但其实也有挣脱不开的痛苦,她的内心是同样孤独的。 我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在性格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但无论是哪种性格,最终都逃脱不了精神困境的束缚,从根源上来说的确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悲哀。 (二) 对村上写作风格的研究不够深入 论文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并没有深入地研究,只是粗浅地提及。村上透过抽象化、符号化、片段化、寓言化的笔法,道出了现代人的无奈与哀愁;作品虽然看似轻松,不过经过咀嚼深思后,却又有一番味道。作品受到了西方文学很大的影响。叙事结构以“循环模式”展开情节,“循环模式”就是以某一特定情境叙述事件,最后又回到起点。故事以主人公渡边在汉堡机场的回忆展开,时而平行时而交叉地展开两条叙述主线,描绘一段痛彻心扉的青春恋歌。
四、 个人观点 (一) 村上的生死观
作品中渡边认为“死并不是生的对立,而是生的一部分。”“我们像吸入粉尘一样把死吸入肺中。”村上的作品中主人公的自杀也频繁出现。那么作者是否肯定死是摆脱精神困境的途径之一? „„„„„„„„„„„„„„„„„„„„„„„„„„„„„„„„„„„„„„„„„„„„„„„„„„„„„„„„„„„„„„„„„„„„„„„„„„„„„„„„„„„„„„„„„„„„„„„„„„„„„„„„„„„„„„„„„。 (二)精神困境的解决之道 作品中的主人公试图通过对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向往来实现自我救赎,但这毕竟还是一种逃避。作者面对精神困境的解决之道究竟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