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恒定电流章末检测(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章末检测(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章末检测(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章末检测(人教版选修3-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两个小灯泡,分别标有“ 1 A 4 W”和“ 2 A 1 W”的字样,则它们均正常

发光时的电阻阻值之比为()

A. 2 : 1

B. 16 : 1

C. 4 : 1

D. 1 : 16

答案B

P 4 1

解析由P= I R知:R=|~2,所以R1 :只2= 4: 4= 16 : 1.

2. 在正常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3% ■单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可产生0.6 V的电动势,可获得0.1 A的电流,则每秒照射到这种太阳能电池上的太阳光的能量是()

A. 0.24 J

B. 0.25 J C . 0.26 J D . 0.28 J

答案C

解析根据W= Ult可得每秒太阳能电池产生的能量为W= 0.6X 0.1 X 1 J = 0.06 J,设太阳能每秒照射的能量为Q,则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Q X 23% = W,所以

Q= 0.26 J.

3. 为了保障行驶安全,一种新型双门电动公交车安装了如下控制装置:只要有

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如果规定,车门关紧时为“ 1”,未关紧时为“0”;当输出信号为“ 1”时,汽车可以正常启动行驶,当输出信号为“ 0” 时,汽车不能启动.能正确表示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门是()

A. “与”门

B. “或”门C .“非”门D.“与非”门

答案A

解析根据汽车双门都关紧汽车才能启动的情况可知,即两个条件都满足事件

才能发生,故能正确表示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门应该是“与”门.

■:_ 丫

图1

4. 如图1所示,R4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就是一个火警报警器的电路,电流表是安放在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

间接一个报警器,当R4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

压U的变化情况是()

A. I变大,U变小

C. I变小,U变大

答案A

故A项正确.

5. 如

图2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Q的

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 4.8 V .则该电路可能为()

答案B

解析根据UI图象可知E= 6 V, r= 0.5 Q, A图U外=4 V,B图中U外=4.8 V,

C图中:

U 外=5.7 V,D 图中U 外=5.4 V.

图3

6. 电源的效率n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

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

图3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n、巾■由图

可知n、n的值分别为()

-31121121

A?4、4 B.3、3 C.2、2 D.3' 3

B. I变大,U变大

D . I变小,U变小

解析当R4处出现火情时, R4 R 总I 总U 外U 并IR3 If?:,T .

A

答案

D

解析电源的效率n= UI x 100% = U x 100%.a点对应的路端电压U为4个格,

2 1 而电动势E为6个格?因此n =

3 b点对应的路端电压为2个格,因此rb= 3.

故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7. 如图4所示,在一幢居民楼里有各种不同的用电器,如电灯、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排油烟机等.停电时,用多用电表测得A、B间的电阻为R;供电后,设各家用电器全都同时使用时,测得A、B间电压为U,进线电流为I ;经

过一段时间t,从总电能表中测得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W,则下列表达式用

来计算该幢楼居民用电的总功率,其中正确的是()

2 U2W

A. P= I R

B. P = R

C. P= IU

D. P =〒

答案CD

选项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而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和排油烟机都不是纯电阻,所以A、B错误,C、D正确.

"一?■—1

~|—I—i—I—I_*

A b R3C

图5

8. 某学生做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时,接成如图5所示的电路,接通S 后,他将多用电表电压挡的红、黑表笔并联在A、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U ; 当并联在A、B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也为U;当并联在B、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零,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 AB段断路

B. BC段断路

解析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普遍适用的,而A、B两

C. AB段短路 D . BC段短路

答案AD

解析由题意可得U AB=U AC= U ,说明由A、B分别至电源的线路均已接通.若BC段完好,则AB段断路;若BC段短路,则AB段可能断路,也可能完好.又由题述得U BC= 0,因而可能AB段断路,或BC段短路,也有可能出现两者同时发生的情况.分析时考虑要全面,要把故障的可能原因全部找出来,不要漏掉正确选项.

9.如图6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 = 12 V,内阻r= 1 Q,定值电阻R= 2 Q,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1 A,已知小灯泡的电阻为3 Q,小型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

阻=1 Q,则()

A.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1 V

B.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6 V

C.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6 W

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5 W

答案BCD

解析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 M = E —l(R+ R L+ r)= 12 V — 1 X (2+ 3+ 1)V = 6 V, 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 U M I= 6X 1 W = 6 W, P出

2 一

=P—l r= 6 W —

1 W = 5 W,故选项C、D 正确.

10?如图7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 = 2 V,内阻r = 2 Q,两个定值电阻均为8 Q,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3X 10_6 F,则()

4

A. 开关断开时两极板间的电压3 V

B. 开关断开时电容器的带电量4X 10_ 6 C

4

C. 开关接通时两极板间的电压4 V

D. 开关接通时电容器的带电量4X 10_ 6 C

答案CD

解析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R2两端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

E 2

流I二弟匚r二8T2 A = 0.2 A,电容器的极板电压U = IR2二0.2X 8 V二1.6 V,此时电容器的带电量Q= CU = 3X 10_6X 1.6 C = 4.8X 10「6 C,故选项A、B错误;开关接通时两定值电阻并联,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电路中的

E 2 1 1

总电流I'= 帀A=3 A,电容器的极板电压U '二I' R外二§X 4 V

=3 V,此时电容器的带电量Q'= CU '二3X 10「6X3 C = 4X 10_6 C,故选项

C、D正确.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1. (6分)某直流电动机M转动时的U I图象如图8甲所示,该同学利用图乙的实验电路研究电动机的转动情况,电路中使用恒压电源,R1二15 Q, R2是滑动变阻器,电流表A是理想电流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图8

(1)闭合开关S2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滑动触头应在_____ ?(选填“左”

或“右”)

(2)先闭合开关S i,开关S2保持断开,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则恒压电源

输出电压为________ V.

(3)再闭合开关S2,然后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动机恰好转动起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8 A,直流电动机M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 W,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________ ?(取两位有效数值)

答案(1)左(2)9 (3)3.8 4.8

解析(1)闭合开关S2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则滑动触头应在左端.

⑵恒压电源输出电压U = l i R i= 0.6X 15 V= 9 V

(3)通过直流电动机M电流12= 1—11 = 1.8 A—0.6 A= 1.2 A,根据甲图可知此时直流电动机M的电压为U M = 3.2 V, 5= U—U M = 9 V — 3.2 V= 5.8 V,则直流

电动机M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P= U M I2= 3.2X 1.2 W = 3.8 W,滑动变阻器接入

U2 5 8

电路中的阻值为R=U =肓Q = 4.8 Q.

12. (9分)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现有的器材规格如下:

A. 待测电阻R x(大约100 Q)

B. 直流毫安表A1(量程0?10 mA,内阻约100 Q)

C. 直流毫安表A2(量程0?40 mA,内阻约40 Q)

D. 直流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5 k Q)

E. 直流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15 k Q)

F.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内阻不计)

G.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50 Q,允许最大电流1 A)

H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直流毫安表应选

________ ,直流电压表应选________ .

⑵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

(3)用铅笔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