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郭春艳;赵树梅;陈晖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8(024)013
【摘要】左心室收缩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是二维Simpson方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声学造影剂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评价LVEF的准确性.然而,在一些特定疾病或左心室收缩功能存在细微变化时LVEF并不能真实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二维斑点追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它可以对心肌组织的斑点回声进行追踪,能够评价心肌的机械变形功能.
【总页数】6页(P2507-2511,2516)
【作者】郭春艳;赵树梅;陈晖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
【相关文献】
1.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 [J], 谢天
2.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J], 朱丽萍;严继

3.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心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J], 李子卓;方理刚
4.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时相功能 [J], 刘瑞中;王飞;赖玉琼
5.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运动负荷前后对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J], 赵含章;李颖;冀威;丁明岩;王银妹;矫妮;郭丽娟;朱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随着血压不断上升,高血压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左心房作为人体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的改变可以反映出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状态。

因此,左心房功能评估是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和优势。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一种新型心脏超声图像分析技术,也称为Deformation imaging技术。

相比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它可以对心脏不同区域的纵向和横向位移进行实时、准确的定量分析。

同时,该技术能搜集较长时间的心脏运动数据,从而更好地反映心肌的机械活动过程。

因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逐渐成为左心功能评估的重要手段。

针对高血压患者,已有研究表明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左心功能。

一项研究显示,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左心房的全面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左心房收缩功能,可了解患者心肌对负荷的适应程度,由此反映出左心房的收缩能力。

通过分析左心房舒张功能,可掌握患者心肌的休息状态,由此反映出左心房的扩张能力。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实时监测左心房的运动变化,并且能够将左心房的运动变化与心脏形态结构相结合,全面评估左心房的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左心房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该技术能够直接、准确地反映左心房的运动变化情况,与传统的心肌振幅(amplitude)、射血分数(EF)等指标相比,更科学、更可靠。

其次,该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左心房功能参数,例如左心房收缩峰值速度(S)、左心房舒张期波峰速度(E)和左心房内径等,从而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信息。

此外,该技术测量左心房功能时无需注射造影剂,更安全、更经济。

总之,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有效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将有望成为左心功能评估的首选手段,并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指导。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运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运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u r asn e L MI 6 a etwtotet etcl yet py N V ad3 a etwt lfvnr ua ye r- l s dx(V ) 5p tns i u l n iu r pr oh ( L H)n 5p t ns i t e tc l h pro am i , i h fv r a h r i h e i r t
tn ie p t n s r n ol d i t y e tn i ng o p T e ep t n s r ii e t r u sa c r i gt e lf v n r — e s ai t ee r l oh p r s r u . h s ai t we ed vd d i o2 g o p c o d n t t e t c v e we e n e o e n oh e i
左室舒张功能 。方法 : 高血压组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0例 , 0 其中无左室肥厚组 6 , 5例 左室肥厚组 3 ; 照组为健 5例 对 康志愿者 4 例 。 5 应用二尖瓣环位移 (MA 软件描绘二尖瓣环间隔部和二尖瓣环左室侧壁 2个点相对于心尖部 的运 T D)
动曲线 , 测量 2 个点相对 于心尖运动 的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位移和速度 , 录舒 张早期二尖瓣 环间隔部位移( S 、 记 E D) 二尖瓣环间隔部速度 ( S 、 E V)二尖瓣环左室侧壁位移 ( L 、 E D)二尖瓣环左室侧 壁速度 ( L , 张晚期二尖瓣 环间隔 E V)舒 部位移( S )二尖瓣环 间隔部速度 ( S 、 AD、 A V)二尖瓣环左室侧壁位移 ( L 、 A D)二尖瓣环左室侧壁速度 ( L 等参数 , A V) 并 进行比较 。结果 : 高血压左室肥厚组 E D、S S E V均较对照组减低 ( P<0 5 , . )较无肥厚组也减低 ( 0 P<0 5 , L 、 L . )E D E V在 0 对照组 、 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依 次减低 ( P<00 )A D、 S A D和 A V在高血压无左室肥厚 . ; S A V、 L 5 L 组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均比对照组增高( P<00 . 5或 P<00 )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和无肥厚组之 间比较差异无统计 .1 , 学意义( P>0 5 。结论 :T 所测量的二尖瓣 环舒张期位移和速度可 以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 ) 0 SI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评估新生儿左心室功能中的应用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评估新生儿左心室功能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3年第31卷第12期心脏影像学∙论著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评估新生儿左心室功能中的应用侯翠1,徐秋琴1*,李晴晴2,胡心璐1,王辉1,丁粤粤11.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超室,江苏苏州215025;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215025;*通信作者徐秋琴【基金项目】姑苏卫生人才项目(GSWS2020054,GSWS2019048);苏州科技发展计划(SS20202066)【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新生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左心室心肌应变,比较两者左心室功能的差异。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新生儿81例(足月儿42例、早产儿39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其左心室心肌各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各节段圆周峰值应变、左心室平均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vg)及左心室平均整体周向峰值应变(GCPS-avg),并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LVEF-Simpson)、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二尖瓣环室间隔侧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E′、A′)及早、晚期运动速度比值(E′/A′),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左心室应变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

结果足月儿与早产儿的GLPS-avg、心尖二腔切面纵向峰值应变(GLPS-a2c)、GCPS-avg、中段及心尖段圆周峰值应变(GCPS-M及GC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2.18,P均<0.05),四腔切面及三腔切面纵向峰值应变(GLPS-a4c及GLPS-a3c)、基底段圆周峰值应变(GCP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早产儿GLPS-a4c、GLPS-a2c、GLPS-a3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P=0.044),其中GLPS-a4c最高;GCPS-B、GCPS-M、GC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15,P<0.001)。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用 2 .T 技术观察 D F患者左心来自局部心肌收缩功 能 DS I H
的变化 。
, | 锘
11 研 究 对 象 .

_ ||
D HF组 : 据 2 0 根 0 7年 中华 医 学 会 心
血管病学 D HF诊 断 标 准 口 】 ,选 取 2 0 .1 2 0 —3 0 81 ~ 0 90
数正常的机制 尚不 明了。心肌应变及扭转是衡量左心室
功能 的重要指标 ,近期发展 的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 o t . w d ni asek t ci mai , D S I i s nlpcl r k gi g g 2 -T )可 以无 角度 me o e a n n 依赖地追踪 、测量心肌形 变及扭转运动 ,是定量评价左 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舒缩功能的新手段 。本研究 旨在应
中国 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C iee o ra o Meia I gn hn s unl f dclma i J g
・1 6 5・
超 声 医 学 Ulao n gn  ̄ su d maig I
是其心肌收缩性 能是否受损仍存 在争议 ,左心室射血分
的连续 3 心动周 期 的图像进 行分析 ,软件 将左 心室 个
于协和 医院确 诊的 3 2例 D F患者 ,其中男 1 H 3例 ,女
|绨 芬
_
||| | .
l 9例;年 龄 4 6~ 8 3岁 ,平 均 ( 3 ) 岁。 所 有 患 6 ±8 者均为窦性心律 。其 中糖尿病患者 1 例 ,高血压患者 0
2 4例 。排 除慢性肺部疾 病、 肺动脉高压者 ; 全身性疾病 , 如 甲亢、 系统性 红斑 狼疮 、肝 肾功 能减低 者 ; 重瓣 严 膜病者 ; 有节段性 室壁运 动异常者。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室径向收缩功能的研究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室径向收缩功能的研究

A b t a t Ob etv Th s su y wa e fr d t v l ae t e lf v n rc lr p a y t l a ilsr i sr c : jc ie i t d s p ro me O e au t h et e tiua e k s so i rda tan c
维普资讯
中国 超 声 医 学 杂 志 2 0 0 8年 第 2 4卷 第 1期 Chn s t s udM e l 4 N 2 0 ieeJUl ao n dVo 2 o 1 0 8 r
超 声 二 维 斑 点 追 踪 技 术 对 左 室 径 向 收 缩 功 能 的 研 究
室 后壁 2个 节 段 的 S 。 r
Dai JS h vd a n
结 果 相 同心 肌 节 段 2 S I 值 普 遍 高 于 T 测 值 。2 —TI D—T 测 DI D S 测量 的 s r与左 室 峰 值 d / t p d 的相 关 性 高 于 T ,尤 其在 心外 膜 DI
Two— m e i na pe kl a ki m a i s s m e f Le tV e rc l d alS s olc Pe f r a c di nso lS c eTr c ng I g ng As e s nto f nt i u ar Ra i y t i r o m n e
( Sr)usng 2 di e i a p c e t a ki g i a ng ( D— i - m nson ls e kl r c n m gi 2 STI )and ts ue Dopp e magig ( is l ri n TD I . M et od N i e n ) h s nt e pgl sw e e s ud e .Tis i et r t i d s ueDopp e nd 2 STIi a s we e pe f medatt e m i v t i l ev la t a on t t l ra D m ge r ror h d en rcuarl e ts e dyc s an h m ody am i s a e die ty r m t s f c of he e r . The h t xi vews e e c e n c t t s r c l f o he ura e t h a t s or a s i w r a quie u n a 0 M H z r d sig 1 p dit i s c o p ob o a E i d Di e i lr ound e a rc e t r r e n G V vi 7 m nson U tas Sy t m , a t n se nd he we e r ns e r d O r ta f r e t Ec pa f r ho c o o fi tai na y i . Pe k s t lc a a t an ( flne s r n a l s s a ys o i r dils r i Sr) was e s e tant os t la s e i e m a ur d a er ep a nd po t ror s gm e s n t nt i he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左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左室功能

* P >0. 5 c mp r dwi o to ru 0 o ae t c nr l o p h g
基金项 目: 吉林省科技厅基金资助课题(05491 2000 )
*通讯作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1 年 1 0 1 O月
第 1卷 5
第1 O期
表 2 甲减组和正 常组基底段 、 中间段、 尖段纵 向应变率的 比较 心
11 研 究对 象 .
随机 选 取 20 年 1 至 21 09 2月 00年
期平均峰值应变率 (R ) S e和舒张晚期平均峰值应变
率 (R ) S a。 13 统 计学分 析 .
2 结果

的测定 : 甲状腺 激素 ( ) 常参 考 值 范 围为 04 促 咖 正 .

计 量 资料 以 ±S 示 , 间 比 表 组
4m / , 离 甲状 腺 素 (T ) 常参 考 值 范 围 为 U L游 F4 正
较采 用 t 验 , 检 P<00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5 21 甲减组 与正 常组 基础 情况 的 比较 .
1 .—2 . p o/ , 03 45 m lL 游离 三碘 甲状腺 原 氨酸 ( f) F3 正
呼吸, 连接体表心电图。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 标准
左 室长轴 切 面测 量 舒 张末 期 室 问隔 厚 度 (V d 、 IS )左 心室 后壁 厚度 ( V Wd 、 室射 血 分 数 ( F 及 左 心 L P )左 E)
室短轴缩短率(S ; F )显示心尖 四腔观 , 脉冲多普勒测 量二 尖 瓣 口舒 张期 血流 峰 值 速度 E峰 、 A峰及 E A /

14 一 74
C i a a a l 2 1, o 5 N Oco e hnJLb Din ,0,01 V l1 , o. tb r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STE)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KD)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STE)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KD)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STE)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KD)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中的临床价值目的探究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STE)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KD)患兒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以来,选取9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病程分为三组,急性期为Ⅰ组,恢复期为Ⅱ组,慢性期为Ⅲ组,选取6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患儿的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Ⅰ组、Ⅲ组患儿的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的环向圆周应变和纵向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川崎病患儿在不同病程中,心肌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早期评估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标签: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川崎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是一种全身小血管炎性综合征,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川崎病引起血管炎症,这种炎症的持续时间在一年甚至更长,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的并发症,甚至有出现心脏病死[1-2]。

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川崎病患儿有重要的意义。

为探究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的价值,特选取我院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的90例川崎病患儿。

所有患儿经过确诊,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儿年龄为六岁以下,排除有心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

90例患儿根据病程情况,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Ⅰ组17例,为急性期,起病时间为两周以内,没有接受药物干预治疗,Ⅱ组22例,为恢复期,起病时间为1~3个月,已接受药物治疗,Ⅲ组51,为慢性组,起病时间为三个月以上,已接受药物治疗。

选取60名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3名,女27名,年龄1~6岁,平均(3.1±1.9)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轴增 厚 、 心室腔 缩小 , 最终 使左 室将 血液射 入 主 并 动脉 。左室解 旋 是舒 张 期 心 尖部 、 底 部 的运 动方 基 向与 收缩期 呈相 反 的运 动 , 左 室 在 收缩 期 积 聚 的 使 弹性势 能 于舒 张 期快 速 释 放 , 导致 房 室 间 的 压力 梯 度迅速 增加 , 成 抽 吸作 用 , 使 左 室快 速 充 盈 。 造 促 ] 有研究 表 明 , 室 扭转 和解 旋 是评 价 左 室 收缩 和 左 舒 张功 能 的敏 感 指 标 。2 S I 术 主 要 通 过 定 量 DT 技
脏损 害较轻 微 , 常规 超声 心动 图不 易诊 断 糖 尿病 心
脏收缩 功 能的早期 改变 。
La gH. 等[ 研 究表 明 : in Y. 7 血管 狭窄 ≥ 7 的 O
冠心病 患者 缺血 区较血 供正 常 区的收缩 期纵 向应变
率 、 张 早 期应 变 率 均 明显 减 低 , 为 2 S I可对 舒 认 DT 未行 运动 负 荷 试 验 患 者 的室 壁 运 动 进 行 准 确 的分 析 , 能 明确地 观察 到 狭 窄血 管 所 致 的缺 血 心 肌 范 并 围 , 而识 别心 肌 缺 血 的 区域 。C a .等_ 对 8 从 h nJ 8 0 例慢性 心 肌缺血 患者左 室纵 向应 变及左 室 中段径 向 及 圆周应 变进行 了研究 , 与 多 巴酚 丁胺 负 荷 超声 并 心 动图对 比, 结果 显示 : 透壁 性心 肌梗死 长轴 纵 向应 变 和短轴 圆周应 变 明显低 于心 内膜 下 心肌梗 死和 正
改 变 , 对 收 缩 功 能 的 早 期 改 变 则 不 够 敏 感。 而
2 T 通过测 量左 室心 肌 的旋 转 及 解旋 运 动 , 敏 DS I 可
感 地评 价心 肌收缩 与 舒 张 运 动 的整 体 形变 程 度 , 从
而早期 判断心 脏收 缩与舒 张功 能 。韩 伟 等 的研 究 显示 : 高血压 患者 的左 室 扭 转 峰值 较 正 常 人群 增 大
肌 的收缩 和舒 张运 动形式 , 现 为 :纵 向运 动 、 向 表 径
结 构产 生 的散射 斑点 信息 , 测其 运 动轨迹 , 标 以此定
量显 示 心肌 运动 速度 、 位移 、 变 和应 变率 以及 旋转 应
角 度等 参数 [ 准 确评 价心 肌 整体 和局 部收缩 、 张 , 舒
的心 肌节段 。
等容舒 张期 内左 室功 能 变 化 , 是早 期 诊 断 高血 压 患
者左 室舒 张功能 减退 的敏感 指标 。
2 3 糖 尿 病 .
糖 尿病 引起 的 内分 泌代谢 紊乱 可导 致心肌 微循
环障 碍进而 引发糖 尿 病 心 肌 病 , 是 糖 尿 病 早期 心 但
节段 的径 向平均 峰值应 变及 圆周 整体应 变较 正常 组 减低 , 左室扭 转 角度较 正常对 照组 增大 ; 伴有左 室肥 厚 的糖尿病 患者 较单 纯 糖 尿 病 患者 的应 变值 更 低 、 左室 扭转 角度更 大 ,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0 0 ) 差 P< . 5 , 其原 因可 能与糖 尿病患 者早期 即易发生 心肌缺 血性 改变 有关 。糖尿 病合并 左室 肥厚 可使心 肌血 流灌 注 进一 步减低 , 心肌短 轴形 变能力 进一 步减 弱 , 尿 使 糖 病患 者左 室扭转 角度 的增加 补偿 了径 向和 圆周应 变
明显 ( < 0 0 ) 对 照 组 左 室 解 旋 主要 发 生 于等 容 P .1 ,
舒 张期 , 与对 照组 相 比较 , 高血 压 组 解旋 率 下 降 、 等 容解旋 比例减 小 、 旋减 半时 间延 长 、 解 解旋 速度 达峰
时间延 长 ( Pd0 0 . 5或 P<0 0 ) 由此 提 出 2 S .1 , D TI
室心肌 纤维 螺旋 走 行 导致 左 室 收 缩期 扭 转 运 动 , 从 心尖 向心底 方 向观 察 , 室扭 转 定 义 为 心尖 部 相 对 左
于基底 部 的旋转 角度 的绝 对 值 之 和 , 室 基 底 部顺 左
时针 旋转 , 尖部 逆 时 针旋 转 , 心 心肌 沿 长 轴 缩短 、 沿
L ) A t △ V/ 0 O/ 一 LL 。
起 来 的一项 超声 心 动 图 新技 术 , 通 过在 高 帧频 的 它
二 维动 态 图像 中逐 帧追踪 小 于入射 超 声波 长 的细小
左 室 壁 由斜 行 的右 手 螺旋 形 心 内膜下 肌 纤 维 、 左 手螺 旋 形 心 外 膜 下 肌 纤 维 及 环 形 中 层 肌 纤 维 组 成 , 肌纤 维 的排列 方 式 及 运 动方 向决定 了左 室 心 心
应 变 (tan S 也称应 变 力 , 指 物体 在外 力作 sri, ) 是
用下 发 生 的形 状 改 变 。应 变 率 (tan rt , R) sri ae S 是
指物 体 在外 力作 用 下 发生 形 状 改 变 的速 度 , 单 位 是
时 间 内的应 变 。 IMis y等_ 在 1 7 年 将 应 变 用 于 描 述 心脏 . rk 3 93
的形 变 。心肌 应 变 的定 义是 心 动周 期 中相 对 于该 心
收 稿 日期 : 0 10 — 1 2 1 — 71

10 3 ・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1 年 第 l 01 2卷 第 1 0期
P a t a Cii l dc e 2 1 , o 1 , o1 rc cl l c ii , 0 1V l 2 N 0 i n a Me n
运 动速 度 、 变 、 变率 以及 短轴方 向上 的旋 转 角度 应 应
与 速度 , 为评 价 心肌 整体 和局 部收 缩 、 张 功能 提供 舒
了全 新 的 定 量 手 段 。 1 2 应 变 、 变 率 . 应
左室 心肌 纤 维结 构 的复 杂 性 决 定 了 左 室 的 运 动 , 仅包 括长 轴方 向的缩 短 、 不 伸长 和短轴 方 向的增 厚 、 薄, 变 还包括 了立 体空 间 的扭转 和解旋 运动 。左
总 的形 变 , L g a ga 用 a rn in公 式 来 表 示 , : — A / 即 S L L =( O L—L ) I 。S为 长轴方 向上 的应变 , L为 O / 0 △
复 性好 等优 点 , 临床 评 价 左 室 功 能 中发 挥 着 不 可 在 替 代 的 作 用 。 二 维 斑 点 追 踪 ( wodme s n l t —i n i a o
二 维灰 阶 图像 中小 于入射 超声 波 长 的细小结 构 产生 散 射 、 射 、 扰 等现 象 , 反 干 形成 心肌 组 织 中均 匀
分 布 的大小 约 2 ~ 4 0 O像 素 的 声 学 斑 点 , D TI 2 S 技
术 以这 些斑 点作 为 组 织标 志 , 用 最佳 模 式 匹配 技 采 术追 踪 识别 心肌 内 声 学斑 点 的空 间运 动 , 逐 帧 追 并 踪其 几何 位 移变 化 l , 算 心 肌 组织 在 各 方 向上 的 _ 计 2 ]
左 室 功能是 心 脏 功 能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准确 评 价 左室 功 能对 临床 诊 断 、 效 评 价 及 预后 判 断具 有 疗
重 要 的意 义 。超 声 心 动 图 以其 简 便 、 创 、 廉 、 无 价 重
动周期 起 始点 ( 一般 为心 室舒 张末期 ) 心肌 初始 长度
2 2 S I 术 评 价 左 室功 能 的临 床 应 用 DT 技
2 1 心 肌 缺 血 .
角度 绝对值 之 和下降可 能是左 室 心肌早 期损 害的一 个 特殊 表现 ; 解扭 转率 和解 扭 转减 半 时 间 可 以评 价
心 肌缺 血可 导致 局 部 室 壁运 动 异 常 、 缩 功能 收 减退 , 是 缺血 的心 肌 节段 受 邻 近 正常 组 织 的牵 拉 但 可表 现为 基 本 正 常 的 室 壁 运 动 。2 TI 通 过 定 DS 可 量分 析心 肌组织 的 应变 、 变 率 来 区分 心 肌 的主 动 应 收缩 与被 动运动 , 而 敏感 而 准 确地 识 别 发 生 异 常 从
s eket c ig i gn , D TI 技 术 是 近 年 发 展 p c l r kn a ma ig 2 S )
长度 的变 化量 , O为 没 有 负荷 作 用 时 的初 始 长 度 。 L 心肌应 变 率 即心肌 形 变 的速 度 , 表 一 定 时 间 内形 代
变 的程 度 , L ga ga 用 a rn in公 式 表 示 为 : R一 ( / S △L
实 用 临 床 医学 2 1 年 第 1 01 2卷 第 1 0期
P a t a C ii l eiie 2 1 , o 2 N 0 rc c l l c dc , 0 1V l , o1 i n aM n 1
・19 ・ 2
超声 二 维 斑 点 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技 术 评 价 左 室功 能 的 临床 应 用进 展
常心 肌 ( 向 应 变 分 别 为 : 一 1 . 0 . 5 V 纵 ( 1 8 ±5 4 ) S
( 1 .2 一 3 1± 5 5 ) , 一 1 . 0± 5 4 ) V ( . 8 ( 18 . 5 % S 一
马红等u 应用 2 TI 价 2型糖 尿 病 患者 收 u DS 评
缩功 能 的早 期变 化 , 果显示 : 尿病患 者局 部心 肌 结 糖
1 2 S I的 基 本 原 理 DT
1 1 成 像 原理 .
心肌 纵行 纤维 方 向上 的 平均 应 变 值 , 收 缩期 心 肌 在 节段 室壁 缩短 时为 负 值 , 张 期 伸 长时 为 正值 。2 舒 ) 心肌短 轴 方 向的径 向应变 。反 映心 脏短轴 方 向室壁 收缩期 的增 厚程 度 , 心肌节 段 室壁增 厚时 为正值 , 变 薄时 为负值 。3 圆周 应变 。是 指各 节段 室壁沿 左心 ) 室短轴 圆周 方 向上 的环形 运 动 的平 均应 变 值 , 缩 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