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救护车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浅谈救护车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浅谈救护车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浅谈救护车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总结院前救护车规范化管理经验。方法急救医疗物品分类摆放,急救医疗药械实行五定。结果缩短了出诊时间。结论提高了院前急救成功率,提高了急救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救护车;急救医疗药械;规范化管理

院前急救是指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在患者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它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1]。救护车是院前急救时的重要载体,急救人员利用此载体为病人提供必要的监护、治疗、护理,为患者争取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在这其中,救护车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2005年以来,我科已把救护车作为一个重要的急救单元,加强了救护车上医疗药械的管理,改变了以往每次出诊由医生、护士临时准备急救药品带急救箱出诊的现象,救护车上医疗药械实行五定管理,保证医疗药械完好率达100%[2]。从而缩短了急救时间,优化了急救流程,使之达到保障病人、医疗、护理安全及器械有效使用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管理方法简介如下。

1方法

1.1救护车上医疗物品实行五定定专人管理、定放置位置、定数量、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所用医疗物品,保证物品完好率达100%为了防止车子颠簸致使物品凌乱、损坏,应根据不同的医疗物品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如药物分格摆放并固定,注射器用塑料圈捆绑,仪器用专用螺丝钉及器具固定,药品装储物盒内加装中r曲尺$

固疋器等。

1.2医疗物品的摆放物品的摆放应以达到使用方便、安全、有效为目的,根据急救技术操作流程分类、集中、有序摆放,采用平铺、横向、纵向的方法摆放,标志清楚,便于操作者使用。急救药品集中放置,药品应有明确的标签,标签内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剂量及失效期。

1.2.1静脉给药的药品及物品的摆放无菌棉签、无菌砂轮、消毒液、留置针、敷贴、压脉带、胶布等急救物品与急救药品集中放置,药品有明确的标签,标签内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和剂量。输液器、输血器与相应的溶液放置在一起。

1.2.2心肺脑复苏用物的摆放氧疗装置、吸痰装置等所需要的物品应与相对应的仪器保持一致,与之相对应的有氧气管、不同型号的吸痰管、面罩等。心电监护仪、心电图、除颤仪所需的物品应与相对应的仪器保持一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简易呼吸机应用等所需要的物品应与相对的仪器保持一致。这样,既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相对应的装置,还可以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转换相应的设备装置。

1.2.3包扎、止血、固定所需物品的摆放无菌物品:包括换药碗、

剪刀、纱布、绷带。干净物品:止血带、规格不同的夹板、颈托、前臂托、约束带、医用胶布。将这两类物品分类集中摆放,医护人员可根据出血情况的评估结果迅速选择所需的物品,做出恰当的处理。

124护理常用物品的摆放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电筒、剪刀、护理文书等,放在随手可拿和查看、记录的位置。

125终末处置的物品车内备有黄色医疗垃圾袋,院前急救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在急救完后作清理,查对记录,统一集中处理。这样既符合医疗废物处理办法也避免了将医疗垃圾随手扔掉,造成环境污染、传染疾病的可能。

1.3医疗药械的配备院前急救配备的药品、器械因受条件限制不能与医院一样,既要考虑器械的体积、重量,又要考虑携带是否方便同时注意药品种类不能太多,一切以方便院前急救、抢救为原则。由于地域不同、病种差异,药品器械的设备与管理应制订当地院前急救药品、器械配备标准,建立必不可少的检查制度,使急救器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2讨论

2.1院前救护车规范化管理对急救时间的影响救护车物品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出诊速度,缩短了出诊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急救现场,为抢救病人赢取了宝贵时间。我科在对救护车实行规范化管理后,出诊时间从原来接警后10min才能出诊提高到现在接警后1min即可出诊。

2.2院前救护车规范化管理对急救效率的影响救护车药械的规范化管理,改变了以往救护车物品无专人管理现象,使救护车上物品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实现了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提高了急救效率。

2.3院前救护车规范化管理对护理工作者的影响救护车药械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了病人、物品、医护人员之间在最适宜的范围内活动,缩短了操作时间,从根本上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操作者的体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3结论

救护车上医疗药械的规范摆放,各类医疗物品定位、定数明确,

标识清楚,使我科急救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争分夺秒的紧急氛围中进行医疗操作时得心应手,也便于各班交接。从实施这种规范化管理以来,明显缩短了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接警后1min内即可出诊),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得到了医院领导及病人的高度赞赏。【参考文献】

1吕青,刘珊.现代急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4.

2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