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 交通安全 伴我成长 成果展示课

淮滨县2019年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交通安全伴我成长

单位:淮滨县第二小学

申报教师:**

手机:1**

《交通安全伴我成长》(成果反馈课)

淮滨县第二小学 **

活动主题的提出:

我国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同时,非致命意外伤害也在折磨着更多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亲友。这些安全事故以血和生命的代价一次次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小学生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然而,当今生活环境的千变万化,社会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家庭的过多保护,使许多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无论是教师、父母或者警察,都不可能给任何孩子一生的安全承诺和保护,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方可保一生平安。因此,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自救自护能力。尽管安全教育学校天天抓,老师日日讲,然而许多学生对安全问题往往还是“听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关键时候忘掉”,此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自救自护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用孩子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自救自护办法,系统全面地进行自我安全教育,并在活动过程中懂得如何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活动的具体目标:

1、围绕安全这一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问卷等方式,在活动中观察身边的安全隐患,制订防治措施,了解安全常识,学会自救自护。

2、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最基本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锻炼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践、创新、合作、反思等综合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安全隐患的采访调查,对一起起血淋林的安全事故的了解与分析,让学生自觉的、逐步深入的反省和思考,从而引起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

活动时间安排: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活动课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主要是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潜在的危险,用时两周。第二阶段:学生组成若干研究小组,指导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采访、问卷等方式,收集有关信

息,制定防治措施,了解安全常识,用时一个月。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安全事故的文字资料、图片、影像资料,以及各种安全隐患和一些安全措施,汇报交流自己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安全在我心中”的倡议,号召同学进行安全文明活动,学会自救自护,并在学校中社会上分发倡议书,用时两周。

活动实施的过程:

这个主题的活动首先被分为“安全”和“自护”两大板块,“安全”这一板块又从“活动范围”和“安全主题”进行了细分,还涉及“安全法规”的问题;“自护”这一板块,又细化成“自然灾害防范”、“生存自救”、“紧急避险”三部分。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校内安全”和“交通安全”作为共同学习内容,学生一起来探究,其他各部分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分组活动,“安全法规”和“自护”部分在各板块都有渗透。整个活动的实施分三个步骤:(一)激发兴趣,开发课题阶段

(二)合作探究,分组活动阶段

(三)评价总结,成果展示阶段

第一阶段:激发兴趣,开发课题

1、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或录象,让他们了解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一些安全事故,为学生创设一个活生生的情境,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知道:生活与安全是息息相关的,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注意安全。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萌发了研究安全问题的想法。

2、组成小组。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范围,学生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地研究安全问题。因此,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自己具体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内容,自发组成若干的研究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盟成立了研究“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合作小组,并定好小组长。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分组活动

1、观看交通事故图片展览,观看交通事故录像。

2、走出校门,走进社会,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查阅资料,来了解更多的交通法规,找到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想些防范措施。

3、调查居住区人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了解,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使大家重视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学生共同制作交通安全综合调查表,通过个别学习、合作交流,采用网上查询、实地考察、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探究。

4.安全警示标志搜集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集、查阅书籍、实地观察,搜集一些安全警示标志,可以用照片、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并写出它们的名称、作用以及的安置的地方。

5、采访交警叔叔:“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伤害”、“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作为交通警察,您对我们小学生应提出怎样的要求”等等。

6、请交警叔叔到学校里来给我们做交通安全的讲座。

7、指导学生学会在出行中安全自护。

8、学生交流体会,向全体同学写倡议书,用手抄报、班板报等形式向同学做好宣传。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成果展示。

1、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小组汇报发现的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

2、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安全警示语向大家展示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同学们分工合作,通过采访调查,发现了许多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方式,提醒自己和全校同学引起注意,从而避免或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呢?各小组讨论后各自提出合理化建议。

4、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5、为学生创设一些安全事故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其他同学在认真观看后进行分析、评判、纠正。

6、就学校安全方面的问题写一份建议书,交给学校领导。

7、围绕安全为主题召开一次中队会。

8、分发“珍爱生命、注意安全”的倡议书。

活动的反思:

这次我们班开展了《安全在我心中》综合实践探究学习活动,活动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自救自护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用孩子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自救自护办法,系统全面地进行自我安全教育,并在活动过程中懂得如何认识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

活动围绕学生在"安全和自护"的主题探究学习中生成的问题,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首先,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问卷、访谈、社会调查、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案例资料,将学生的目光引到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一起起血淋林的安全事故,引发他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于是,交通安全,这个平时学生很少关注的话题成了同学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幸和意外发生?引发这些安全事故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些疑问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对安全问题继续深入探究。怎样解开心中疑问?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分析隐患存在原因,动脑制订防范措施,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学会自救自护。最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归因分析中共同认识到一个重要规律: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人都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有位同学说:"其实,安全隐患也是人为造成的,当然人也可以去改造环境,消灭隐患,即使身陷危险,我们只要掌握自救自护的本领,也可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于是同学们向周围的人发出呼吁:"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消除一切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努力消除一切的不安全隐患吧!"这一发现使学生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比任何说教效果都要好上几十倍。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与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获得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践、合作、探究、反思等综合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对身边安全案例的采访调查,对安全事故的了解与分析,不断反省、思考,从而引起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

活动的评价:

对活动的评价,我采用的是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和学生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既要对自己的工作做个自我评价,也要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不再是老师一锤定音,让学生听听家长的心声。为此,我设计了

一些评价表格,通过填写评价表,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了一次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改进。

学生的收获:

本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懂得了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并引发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的情感。学生在对安全隐患的探究和归因分析的过程中看到了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从而能自觉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另外,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活动策划与设计能力、社会调查能力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还发展了学生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正如学生总结:这次活动使我们增了见识,长了才干。

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安全,一个全世界人类为之关注的话题,时刻提醒着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我们已不再安全,我们要处处提防危险的轻袭。少年儿童在自我保护上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往往会忽视身边的危险而让其伤害到。作为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去提醒他们,保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确切地说,应该是在我们每一天中,都会有千千万万的人遇到意外危险,受伤或者是死亡。而在这些意外事故当中,又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我们为什么要把生命葬送在这些不必要的安全意外事故中呢?希望大家能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因为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应把握住有限的生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贡献,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可以说,这一收获对孩子们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使孩子们平平安安走入人生,更能让他们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形成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勇气,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