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六百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在故宫六百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在故宫六百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在故宫六百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在故宫六百年》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故宫主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全网,收获了观众的如潮好评,时隔五年后,为纪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宫六百年》隆重登场,这一次的故事“主角”也同样特别,为了给观众呈现出新鲜的视角,《我在故宫六百年》把拍摄重点放在了故宫里耸立着的无数古建筑以及那些修缮古建筑的人。在近日,影视产业观察也对《我在故宫六百年》的两位导演梁君健、张越佳进行了专访,为大家挖掘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聚焦古建修缮保护,跨越时空还原故宫六百年历史

“故宫和其他的博物馆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有那么完好的成系统的古建筑。”正如导演梁君健所谈到的,如果说《我在故宫修文物》关注的是钟表、瓷器、书画等可移动文物,那么《我在故宫六百年》关注的对象则是故宫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

或许很多观众会好奇,600年是一个跨度极长的时间概念,而“我”如何能在故宫600年?对此导演梁君健解释到:“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片名,‘我’其实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600年的古建筑,二是一代代保养、修缮、研究古建的人,三是古建所承载的

600年的历史和文化。”从600年前紫禁城建成一直到今天,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其实一直没有停下,这期间故宫经历了一系列的大修小修,而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便旨在用纪实影像的方式展现600年来古建修缮的历史变迁。

从1420到2020年,在这一600年历史的特殊节点上,2020年春天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他们要为

紫禁城建成600年策划筹备一个名为“丹宸永固”的展览。在这一契机下,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以“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古建岁修保养为线索,通过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修缮技艺部、工程处、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故宫人的视角,踏上故宫再发现之旅。

谈及拍摄的理念,导演张越佳表示:“1420年到2020年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首先拍摄的对象故宫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与此同时我们用现在2020年的视角来看待故宫600年的一个过往,这就是时间的概念。”的确,《我在故宫六百年》正是以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故宫里的古建筑,还原故宫600年的历史。

此外,纪录片的拍摄也不单纯局限在故宫内部,在每一集中摄制组都会走出紫禁城,比如在第一集中摄制团队就来到了凤阳中都故宫的遗址进行考察拍摄,第二集修缮古建筑用到的松木来自河北廊坊的一家木材加工厂,摄制组也全程跟随工作人员记录

下这根松木“进京”的过程,《我在故宫六百年》摄制组致力于用这样一种更广阔的空间叙事去展现故宫里的古建筑以及背后的

人文历史。

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发掘古建背后的无名匠人

正如《我在故宫六百年》纪录片旁白解说词中提到的:“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这部纪录片除了展现故宫中无数的古建筑外,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古建筑记录宫墙之内悉心呵护故宫的匠人,讲述故宫六百年的历史沿革和建国七十年来老中青古建保护者们薪火相传的故事。

导演梁君健谈到:“纪录片中展现的这些人都是讲述和构成故宫故事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这样一个古老的宫殿,只有和人发生了关系,它才是鲜活的,才是能够进入到当代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为此,《我在故宫六百年》镜头一直都在通过“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古建岁修保养等线索,捕捉、展现参与其中的人。比如纪录片中细致展现了故宫人寻访海月贝壳,按照传统工艺绘制保存彩画小样,在上千个古建筑原件上标注号码等……这些举动无一不体现了故宫匠人的技艺和智慧,也正是因为这些人,这座古老宫殿修缮的技艺和智慧才得以不断丰富、代代相传。

《我在故宫六百年》中还有一条令人动容的故事线,便是在仅有一张老照片作为线索的基础上寻访1956年参与故宫西北角

楼修缮工程的第一批修缮人员,让他们直接讲述当年参与古建筑修缮的经历,这些人员大多年事已高,但在回忆当年经历的时候却显得情绪高昂。在采访到故宫博物院原古建部副主任李润德的时候,老爷子谈到:“那时候赶上冬天施工,为了保护交楼,拆下来后临时围个大席棚,外头的人从故宫经过都以为故宫‘出事’了,角楼拆了修不上了”,谈起当年被外界误解的日子,李润德老爷子还记忆犹新,“其实我们自己心里都明白,西北角楼修完后打下的基础,以后再修几个角楼都不成问题喽!”

类似这样直接展现古建修缮人员、听他们回忆故宫修缮往事的镜头在《我在故宫六百年》里比比皆是,在导演张越佳看来,从参与修缮的工匠、设计师、专家,到运送木材的司机,这些都是与故宫有着重要联系的人:“通过记录他们生活工作的细节,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他们对建筑的态度,也让观众与这些参与古建修缮的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这些曾经参与故宫修缮的老人们出现在镜头前,讲述着他们与古建筑之间的故事,仿佛在故宫600年的历史长河中再次激起回响,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古建筑中所蕴含的人文历史,也为这部纪录片增添了几分人情味。

顶级团队匠心打造,以精品纪录片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优质的纪录片离不开优秀的摄制团队,而《我在故宫六百年》之所以开播后便在全网掀起话题,并在豆瓣上获得9.2分的高分,便在于背后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拍摄团队,纪录片由中央广播电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