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试题(2011全新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试题(2011全新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试题(2011全新

(2011—2012)学年08C班第Ⅰ学期表面活性剂期末考试题A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1. 表面活性剂

2. 临界胶束浓度

3. 浊点

4. 两性表面活性剂

二、选择题. (15×3分)

1.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两性型毒性最小

B.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

C.做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

D.做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

2. 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经验,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限定在0-20之间

B.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

C.聚氧乙烯基团的比值增加,亲水性降低

D.杀精避孕套中起杀精作用的主成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作洗涤剂

3.等量的Span -80(HLB

4.3)与吐温-80(HLB1

5.0)混合后的HLB值是()

A.4.3

B.6.42

C.8.56

D.9.65

E.10.83

4.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A.亲水亲油平衡值

B.CMC值

C. 适宜的粘稠度

D. Krafft点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rafft点越低,该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越好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该在浊点以上使用

C.疏水基为直链的比带支链的难于降解

D.含有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比仅含有脂肪基的表面活性剂易于降解,故洗衣粉中主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束越大,对于增溶到胶束内部的物质增溶量越大

B.乳状液类型通常有O/W,W/O,套圈型三种。

C.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做破乳剂

D. 玻璃器皿中易得到O/W型乳状液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都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Krafft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浊点

D.一般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洗涤、分散、乳化性能好,分子量小的润湿、渗透性能好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体油污的去除主要是靠表面活性剂的增容作用而实现的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宜用于洗涤天然棉纤维

C.烷基苯磺酰二乙醇胺可做稳泡剂

D.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很好的起泡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餐具洗涤剂可以用来洗涤瓜、果、蔬菜、肉

B.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为十八烷基苯磺酸钠及烷基酰醇胺

C.重垢液体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含量一般在80%以上

D.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主成分完全不同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B.分子结构中含有苄基的季胺盐具有较强的杀菌性

C.药物中引入磺酸基后易被人体吸收,并提高水溶性,而药理作用改变不大

D.烷基苯磺酸钠通常为黄色油状液体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含氮的有机胺衍生物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存在Krafft点

C.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可做相转移催化剂

D.两性表面活性剂没有等电点

12.下列关于两性表面活性剂性质不正确的是()

A.具有等电点

B.临界胶束浓度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大

C.两性表面活性剂没有Krafft点,但有浊点。

D.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较阴离子表面活性好

13.下列有关烷基苯磺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

做磺化剂时,常稀释成10%-15%的浓度使用

3

B.烷基芳烃的生产过程是F-C反应

C.烷基芳烃磺化时为了使得到的产物纯净,磺化剂量越大越好

是工艺的结果,跟成本无关

D.洗衣粉中的NaSO

4

14.有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MC很高,故很少用作洗涤剂

B.阳离子SA也存在Krafft点,还与配对阴离子有关

C.烷基季铵盐已作为杀菌剂、纤维柔软剂、矿物浮选剂等广泛应用

D.胺盐型阳离子SA可作矿物浮选机和纤维柔软剂,碱液中易析出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氟表面活性剂具有高熔点,高Krafft点和溶剂中溶解度低的特点

B.两性SA 的性质不随pH值而发生变化

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低温洗涤性较离子表面活性剂差

D.水数是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性的指标

三、填空题(26×1)

者又可分为,,三种。

2. 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冠醚型表面活性剂等。

3.临界胶束浓度的的测定方法有,,

染料法,光散射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和。

4. 在4种增溶方式中增溶量最大的是。

5.乳状液类型的鉴别主要有:稀释法,,,滤纸润湿法四种。

6.烷基芳烃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质子酸催化剂主要有硫酸、磷酸、;路易斯酸有、三氟化硼等。

7. 洁尔灭为型表面活性剂,化学名称是,具有,起泡,腈纶缓染剂等作用。

8. 某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成环氧乙烷的质量分数为24.6%,则其HLB 值为。

9.两性表面活性剂按整体化学结构分为,,。

10.AO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又名俗名K12.

四、简答题(2×4)

1. 简述泡沫的消除机理

2. 写出一个常见洗涤剂的配方,并说明每种成分所起的作用?

五、论述题(1×9)

1. 以椰子油,甲醛,甲酸,氯乙酸,NaOH,为原料合成出BS-12(十二烷基甜菜碱)。

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在加入很少量是既能明显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改变物系的界

面状态,能够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容、分散等一系列作用的物质。

2.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3.浊点: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较好,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SA

溶解度突然减小而析出,这一温度叫--。

4.两性表面活性剂:指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中的

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二、选择题

1-6 D D D C A C 7.B 8.A 9.A 10.A 11.A 12.C 13.B 14.A 15.A

三、填空题

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阴离子两性

2. 碳氟表面活性剂含硅表面活性剂

3 .表面张力法电导法增容作用法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

4. 聚氧乙烯链间的增溶

5.染料法,电导法

6.氢氟酸三氯化铝

7.阳离子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杀菌

8. 4.92

9. 甜菜碱型,咪唑啉型,氨基酸型,氧化胺型

10.α-烯烃磺酸盐,月桂醇硫酸钠

四、简答题

1. 简述泡沫的消除机理

答:(1)使液膜局部表面张力降低

(2)破坏界面膜弹性使膜失去自修复作用

(3)降低液膜粘度

(4)固体颗粒的消泡作用

2.写出一个常见洗涤剂的配方,并说明每种成分所起的作用?

答:

在合成洗涤剂配方中,除了作为重要成分的表面活性剂外,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少量其它有机添加剂。这些在洗涤过程中各有其特殊作用,但均有提高洗涤效果的作用,故统称为助洗剂。在合成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约占10%-30%,助洗剂占30%-80%,助洗剂中主要是无机盐,如磷酸钠类、碳酸钠、硫酸钠及硅酸钠等及少量有机助洗剂。

主要有螯合剂,抗再沉积剂,PH调节剂,漂白剂、荧光增白剂、填充剂和增白剂等

五、论述题

1. 以椰子油,甲醛,甲酸,氯乙酸,NaOH,为原料合成出BS-12(十二烷基甜菜碱)。

甲醛-甲酸法

是制备二甲基烷基胺的最古老方法,工艺简单,成本

低廉,因此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用该法生产的产品

质量略差。

以椰子油或大豆油等油脂的脂肪酸为原料,与氨反应

经脱水制成脂肪腈,在经催化加氢还原制得脂肪族伯胺。RC OOH RCO ON H 4360.c -H 2O

NH 3360.c -H 2O

RCONH 2RCN

RCN + 2H 2 RCH 2N H 2150,1.38x107

莫尼镍催化加氢 RNH 2 +2HCHO + 2HCOOH R N CO 2 + 2H 2O CH 3

CH 3甲醇溶液 Heat 以脂肪伯胺为原料,将其溶于甲醇,在35度下加入甲酸,

升温至50度后加入甲醛溶液,最后在80度回流反应数小

时即可得到二甲基烷基胺,产物中叔胺含量85%-95%。

2.氯代烷和氨基酸钠反应合成羧酸甜菜碱

制备过程中,先用等摩尔的氢氧化钠将氯乙酸中和至7,然后氯乙酸钠与十二烷基二甲胺在50~150℃反应5~10小时,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异丙醇,过滤除去反应生成的盐氯化钠,再蒸馏除去异丙醇即可得约30%的产品。

生活如意,事业高升。前程似锦,美梦成真。百事大吉,万事顺利。事业有成,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与君同在。以上文字可删

精细化学品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1.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有哪些? 生产量不大;制造技术高;应用需要专门的知识;产品的市场寿命短、更新快;附加值高。 2. 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 (2)技术密集程度高。 (3)小批量,多品种。 (4)生产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对资金需求量大。 (5)实用性、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利润高,附加值高的特点。 (6)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 3.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4. 精细化工产品的门类:日本:30类;美国:38类;我国:11类 1.农药; 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颜料;5.试剂和高纯品;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黏合剂;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学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 5. 助剂又分为: 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剂、纤维抽丝用油剂、有机抽提剂、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农药用助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械及冶金用助剂、油品添加剂、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吸附剂、电子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及其他助剂等19个门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 6. 物质间的溶解与共混规律有哪些? 一、极性相似相溶 聚合物与溶剂的化学结构和极性相似时,两者是相互溶解的。 二、溶解度参数相等相溶 内聚能,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非(弱)极性高分子材料,它与某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差不超过1.5时便相溶。 三、溶剂化原则 溶剂-溶质间作用力大于溶质间作用力时,溶质将发生溶解,含亲电基团的高分子易和含亲核基的溶剂相互作用而溶解。 四、混合溶剂原则 混合溶剂具有协同作用和综合效果。 7.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加入很少量即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或其反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一类物质。 8.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双亲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亲水基: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质。亲油基: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 9.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哪些?可以起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消泡、保湿、润滑、洗涤、杀菌、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蚀等一系列作用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试题

(2011—2012)学年08C班第Ⅰ学期表面活性剂期末考试题A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1. 表面活性剂 2. 临界胶束浓度 3. 浊点 4. 两性表面活性剂 二、选择题. (15×3分) 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两性型毒性最小 值越小,亲水性越强 C.做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 D.做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 2. 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经验,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限定在0-20之间 B.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 C.聚氧乙烯基团的比值增加,亲水性降低 D.杀精避孕套中起杀精作用的主成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作洗涤剂 3.等量的Span -80与吐温-80混合后的HLB值是() A.4.3 4.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A.亲水亲油平衡值值 C. 适宜的粘稠度 D. Krafft点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rafft点越低,该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越好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该在浊点以上使用 C.疏水基为直链的比带支链的难于降解 D.含有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比仅含有脂肪基的表面活性剂易于降解,故洗衣粉中主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束越大,对于增溶到胶束内部的物质增溶量越大 B.乳状液类型通常有O/W,W/O,套圈型三种。 C.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做破乳剂 D. 玻璃器皿中易得到O/W型乳状液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都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Krafft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浊点 D.一般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洗涤、分散、乳化性能好,分子量小的润湿、渗透性能好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体油污的去除主要是靠表面活性剂的增容作用而实现的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宜用于洗涤天然棉纤维 C.烷基苯磺酰二乙醇胺可做稳泡剂 D.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很好的起泡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餐具洗涤剂可以用来洗涤瓜、果、蔬菜、肉 B.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为十八烷基苯磺酸钠及烷基酰醇胺 C.重垢液体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含量一般在80%以上 D.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主成分完全不同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09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4.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一、名词解释(1分×20=20分) 1.阻聚剂: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 23 2.笼闭效应:聚合体系中引发剂浓度很低,引发剂分子处于在单体或溶剂的包围中,就像关在“笼子”里一样,笼子内的引发剂分解成的初级自由基必须扩散并冲出“笼子”后,才能引发单体聚合。 3. 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的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28 4.自动加速效应(autoacceleration effect):p40 又称凝胶化效应。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由于聚合体系黏度增大而使活性链自由基之间碰撞机会减少,难于发生双基终止,导致自由基浓度增加,此时单体仍然能够与活性链发生链增长反应,从而使聚合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 5.半衰期: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27 三、简答题(5分×3=15分) 1.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预聚物分为那几种?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 2.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是否为同一概念? 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根本不同。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是指已经参加反应的单体的数目。 反应程度:是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数,用P表示。反应程度可以对任何一种参加反应的官能团而言是指已经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3.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特征 诱导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零。若严格取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初期:单体开始正常聚合,转化率在5%~10%以下(研究聚合时)或10%~20%(工业上)以下阶段称初期; 此时转化率与时间近似呈线性关系,聚合恒速进行。 中期:转化率达10%~20%以后,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直至转化率达50%~70%,聚合速率才逐渐减慢。 后期: 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后聚合速率逐渐减慢,直至结束,转化率可达90%~100%。 四、问答题(15分×3=45分) 1.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 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2.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熔融缩聚: 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缺点: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 所以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是两个毫无联系的概念。 4.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低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6.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7.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8.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9.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Γ为溶质的吸附量,它随溶质(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溶质达饱和时,Γ达到极大值。。 1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11.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 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 度切线的表面紧缩力; (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D)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表面张力单位为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 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 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D) 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3.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σ表示,它们: (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 (C) 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D) 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4.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A) 相同;(B) 无法确定; (C) 25℃水中高于75℃水中;(D) 75℃水中高于25℃水中。 5.纯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恒温恒压下水与哪类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A) 饱和水蒸气;(B) 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 (C) 空气;(D)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6.水的相图中s、l、g分别表示固、液、气三态,

《表面活性剂》名词解释优质资料

表面活性剂化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 表面:物质和它产生的蒸汽或者真空接触的面。(液体或固体和气体的接触面) 2. 界面:任意两种物质接触的两相面。(液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或液体的接触面) 3.表面张力:指垂直通过液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N/m)。 4. 表面自由能:单位表面上的分子比体相内部同分子量所具有的自由能过剩值,称为表面自由能(J/m2)。 5. 表面活性:在液体中加入某种物质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叫表面活性。 6. 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某液体中加入少量某物质时就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急剧降低,并且产生一系列应用功能的物质。 7. 吸附:表面上活性剂这种从水内部迁至表面,在表面富集的过程叫吸附。 8. 低表面能固体:表面活性剂的表面能<100mJ/m2的物质 9. 高表面能固体:表面活性剂的表面能>100mJ/m2的物质。 10. 胶束: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互相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 基向外,减小了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11. 反胶束: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极性头向内,非极性头尾朝外的含有水分子内核的聚集体,称为反胶团。 12.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地降低,但是当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化不大,此时表面活性剂从分子或离子分散状态缔合成稳定的胶束,从而引起溶液的高频电导、渗透压、电导率等各种性能发生明显的突变,这个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13.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是表面活性剂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强弱的数值。 14. Krafft点:它是指1%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加热时由浑浊忽然变澄清时相变的温度。 15. 浊点:是指一定浓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活性剂溶液在加热过程中突然析出使溶液变浑浊的温度点。 16. 增溶作用: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中难溶乃至不溶的物质溶解度显著增加的作用。 17. 增溶量:向100ml已标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由滴定管滴加被增溶物,当达到饱和时被增溶物析出,溶液变浑浊,此时已滴入溶液中的被增溶物的物质的量(mol)即为增溶量。 18. 胶团催化:反应速度对环境极为敏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团使介质的性能发生变化,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速度的明显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胶团催化。 19. 多重乳状液:在乳状液分散相液滴中若有另一种分散相液体分布其中,这样形成的体系称为多重乳状液。 20. 乳化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使互不混溶和两种液体形成有一定稳定性的液液分散体系的作用。 21. 相转变温度(PIT):是指在某一种特定的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质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22. 润湿作用:指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双亲结构,可在界面处发生定向吸附,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改变体系润湿性质的作用。 23. 沾湿:指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 24. 浸湿:指固体浸入液体的过程。 25. 铺展:液体取代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将固-气界面用固-液界面代替的同时,液体表面能够扩展的现象即为铺展。 26. 自憎液体:不能在自己的吸附膜自发展开的液体称为自憎液体。 27. 临界表面张力:以接触角θ的余弦 cosθ对液体的表面张力γL作图,可得一直线,将此直线延长到cosθ=1处,其对应的液体表面张力值即为此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 28. 起泡性:是指表面活性剂在外界作用下产生泡沫的难易程度。 29. 稳泡性:是指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产生泡沫之后,泡沫的持久性或泡沫“寿命”的长短。 30. 分散:将固体以微小粒子形式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体系的过程 31. 分散作用:一般是指把一种物质分散剂于另一种物质中以形成分散剂体系的作用。 32. 聚集:悬浮液中微细粒子相互粘附团聚。 33. 聚集作用:分散剂粒子以任意方式或受任何因素的作用而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结构或无特定结构的集团的作用。 34. 絮凝:乳化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 35. 絮凝作用:在体系中加入一定的电解质可能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液体表面的扩散双电子层的厚度,降低表面电贺荷的电量,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从而使微粒的物理稳定性下降,出现絮凝状态,形成疏松的纤维状结构,但振摇又重新分散均匀的作用叫絮凝作用。 36. 絮凝剂:用于使固体微粒从分散体系中聚集或絮凝的分散剂。 37.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阴离子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 38.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其分子溶于水发生电离后,与亲油基相连的亲水基是带阳电荷的面活性剂。 39. 两性表面活性剂:指在分子中,同时具有阴离子、阳离子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 4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出任何形式的离子,亲水基主要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一般为醚基或羟基)构成亲水性,靠与水形成氢键实现溶解的表面活性剂。 41. 碳氟表面活性剂:指碳氢链疏水基上的氢完全被氟原子所取代了的表面活性剂。 42. 硅表面活性剂:含有硅原子的表面活性剂。 43. 氟硅氧表面活性剂:是指普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中的部分氢原子被氟取代后得到的品种。 44.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指相对分子量在数千以上并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

绪论 一、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 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____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 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纳米材料 B、配位聚合 C、基团转移聚合 D、导 电聚合物 2、高分子的概念是20世纪二十年代由_______首先提出的。 A、 Carothers B、Staudinger C、Flory 4、尼龙-610的单体为______。 A、癸二酸; B、己二胺 C、己二酸 D、癸二胺 5、有机玻璃、尼龙-6 、电木、Teflon分别是______。 A、酚醛树脂; B、聚四氟乙烯 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D、聚己内酰胺 二、填空题 1、大多数加聚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聚合机理。 2、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可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按其受热行为的不同可分为塑料和塑料。 三、写出下列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结构式 PE、PS、PVC、尼龙—66,涤纶 GAGGAGAGGAFFFFAFAF

四、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聚合度、质均聚合度好分子量分布指数 组分1:质量分数=0.6,分子量=1x104 组分2:质量分数=0.4,分子量=1x105 第二章逐步聚合 一、选择题 1、当m为_________时,进行缩聚反应易于环 化。 A、5; B、6; C、3和4; D、2 2、在低转化率时就能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是___。 A、熔融缩聚; B、固相缩聚; C、界面缩聚; D、溶液缩聚 GAGGAGAGGAFFFFAFAF

3、缩聚反应中,所有单体都是活性中心,其动力学特点是__。 A、单体慢慢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B、单体逐步消失,产物分子量很快增大; C、单体很快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4、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 到的作用为 _____。 A、提高聚合速率; B、控制分子量; C、链转移剂; 5、合成线型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 _______。 A、过氧化氢; B、草酸; C、正丁基锂; D、氢氧化钙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 一、选择题 1、苯乙烯在除溶剂种类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下列四种溶剂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则在__ ______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最小。 A、乙苯; B、苯; C、异丙苯; D、甲苯 2、生产聚氯乙烯时,决定产物分子量的因素是 __________。 GAGGAGAGGAFFFFAFAF

胶体及表面活性剂问答题题库1

1.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点及亲水亲油基的组成? 答:表面活性剂由两部分构成:a.疏水基团,由疏水亲油的非极性碳氢链、硅烷基、硅氧烷 基、或碳氟链构成; b.亲水基团,由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团构成。 2. 表面活性剂按离子类型分类,常见类型有哪些? 答:表面活性剂按离子分类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苄基三甲基氯化铵)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甜菜碱)。 3. 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结构? 答: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浓度较低时零散地分布在液体表面,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分子疏松 的定向排列在表面,当浓度接近cmc时,表面活性剂分子紧密地定向排列在液体表面形成 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界面膜,并在内部开始形成胶束。 4. 影响表面活性剂吸附界面的物理化学因素? 答:(1)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亲水基小者,分子横截面积小,饱和吸附量大。 (2)疏水基:疏水基小者,分子横截面积小,饱和吸附量大。 (3)同系物:一般规律是随碳链增长,饱和吸附量有所增加,但疏水链过长往往得到相反 的效果。 (4)温度: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但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时吸附剂量 往往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5)无机电解质:对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无机电解质对吸附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5.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吸附的功能? 答: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吸附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增加气液 界面的过程容易进行;二是形成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紧密定向排列的表面吸附层。 6. 影响表面活性剂在稀溶液吸附的因素? 答:A.吸附质影响(吸附质分子结构与性质将影响它们分子间及其与溶剂、吸附剂间的相互 作用,从而影响吸附性质) (1)吸附质为同系物若为极性分子,随有机物碳原子数增加吸附量增加;非极性的物质 在水中易吸附非极性的或极性小的。 (2)异构体的影响直链易被吸附,异构体易于溶解。 (3)取代基的影响如果取代基为极性基,碳在水中的吸附力减少;如果是非极性基,则吸 附增加。 B.溶剂的影响(1)溶剂与吸附质相互作用强,随着作用力的增加,吸附量减少。 (2)溶剂与吸附剂相互作用越强,吸附量越低。 (3)吸附质与吸附剂相互作用增加,吸附量也增加。 C.吸附剂的影响(1)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吸附质,极性吸附剂易吸附极性吸附质。 (2)吸附剂的表面结构如果为多孔结构则易于吸附 (3)是否有丰富的吸附基团 (4)吸附后是否易于再生 D.温度影响温度升高不易于吸附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分子化学期末参考试题 1.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 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4.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5.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特征 诱导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零。 若严格取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初期:单体开始正常聚合,转化率在5%~10%以下(研究聚合时)或10%~20%(工业上)以下阶段称初期;此时转化率与时间 近似呈线性关系,聚合恒速进行。 中期:转化率达10%~20%以后,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直至转化率达50%~70%,聚合速率才逐渐减慢。 后期: 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后聚合速率逐渐减慢,直至结束,转化率可达90%~100%。 6.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7.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熔融缩聚: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缺点: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试题b卷(讲课讲稿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试题B卷(2011

(2011—2012)学年 08C 第Ⅰ学期表面活性剂期末考试题(B )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 (6×2分) 二、选择题. (3×13分) 1.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对胶束的形成没有影响 B.HLB 值越小,亲水性越强 C.做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 D.做O/W 型乳化剂使用,HLB 值应大于8 2. 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据经验,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范围限定在0-40之间 B.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 C.聚氧乙烯基团的比值增加,亲水性降低 D.杀精避孕套中起杀精作用的主成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40%的Span -80(HLB 4.3)与60%吐温-80(HLB1 5.0)混合后的HLB 值是 ( )

A.4.3 B.6.42 C.8.56 D.9.65 E.10.72 4.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A.亲水亲油平衡值 B.CMC值 C.Krafft点 D.生理作用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Krafft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浊点 D.一般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洗涤、润湿、渗透性能好,分子量小的分散、乳化性能好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rafft点越低,该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越好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该在浊点以上使用 C.疏水基为直链的比带支链的难于降解 D.含有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比仅含有脂肪基的表面活性剂易于降解,故洗衣粉中主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束越大,对于增溶到胶束内部的物质增溶量越大

表面活性剂化学知识点

表面活性剂化学 第一讲 表面活性剂概述 1、降低表面张力为正吸附,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其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此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增加表面张力为负吸附,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小于其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此溶质为表面惰性物质。 2、表面张力γ :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用 γ表示,单位是N·m -1。 影响纯物质的γ的因素 (1) 物质本身的性质(极性液体比非极性液体大,固体比液体大) (2) 与另一相物质有关。纯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与饱和了其本身蒸汽的空气之间的界面张力。 (3)与温度有关:一般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4)受压力影响较小. 3、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 “双亲结构” 亲油基:一般是由长链烃基构成,以碳氢基团为主 亲水基:一般为带电的离子基团和不带电的极性基团 疏水基的疏水性大小:脂肪烷基>脂肪烯基>脂肪烃-芳基>芳基>带有弱亲水基的烃基。 相同的脂肪烃疏水性强弱顺序:烷烃>环烷烃>烯烃>芳香烃。 从HLB 值考虑,亲水基亲水性的大小排序: -SO4Na 、-SO3Na 、-OPO3Na 、-COONa 、—OH 、—O - 4、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 1)高级脂肪酸盐: ①通式:(RCOO)n-Mn+脂肪酸盐 ②分类:一价金属皂(钾、钠皂);二价或多价皂(铅、钙、铝皂);有机胺皂(三乙醇胺皂) ③性质: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易被酸及多价盐破坏,电解质使之盐析。 ④应用: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只供外用。 2)硫酸化物: ①通式:R-OSO3-M+ ②分类:硫酸化油(硫酸化蓖麻油称土耳其红油);高级脂肪醇硫酸脂(十二烷基硫酸钠) 。 ③性质:可与水混溶,为无刺激的去污剂和润湿剂;乳化性很强,稳定、耐酸、钙,易与一些高分子阳离子药物发生沉淀。 ④应用:代替肥皂洗涤皮肤;有一定刺激性,主要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剂。有时也用于片剂等固体制剂的润湿剂或增溶剂。 3)磺酸化物: ①通式:R·SO3-M+ ②分类:脂肪族磺酸化物,如二辛玻珀酸脂磺酸钠;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常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化物;胆酸盐,如牛磺胆酸钠。 ③性质:水溶性, 耐酸、钙、镁盐性比硫酸化物差, 不易水解。 ④应用: 用作胃肠脂肪的乳化剂和单脂肪酸甘油酸的增溶剂;较好的洗涤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起作用的是阳离子,亦称阳性皂。 1)结构:含有一个五价氮原子。 2)特点:水溶性大,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杀菌作用 3)应用:杀菌;防腐;皮肤、粘膜手术器械的消毒。 4)常用药物:①苯扎氯铵(洁尔灭);②苯扎溴铵 (新洁尔灭)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子结构上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的表面活性剂,随介质的pH 可成阳或阴离子型。 极性头 8-18C 长链烷基等非极性基团

表面活性剂化学练习题

表面活性剂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表面活性剂 2. 临界胶束浓度 3. Krafft点 4. 浊点 5. 两性表面活性剂 6. 增溶力 7. 分散剂 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选择题.1.D 2.D 3.E 4.D 5.C 6.A 7.C 8.B 9.A 10.A 11.A 12.A 13.ABCD 14.C 15.ABC 16.B 17.A 18.A 1.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两性型毒性最小 B.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 C.做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 D.做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 2. 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根据经验,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限定在0-20之间 B.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 C.聚氧乙烯基团的比值增加,亲水性降低 D.杀精避孕套中起杀精作用的主成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作洗涤剂 3.40%的Span -80(HLB 4.3)与60%吐温-80(HLB1 5.0)混合后的HLB值是( E ) A.4.3 B.6.42 C.8.56 D.9.65 E.10.72 4.等量的Span -80(HLB4.3)与吐温-80(HLB1 5.0)混合后的HLB值是( D ) A.4.3 B.6.42 C.8.56 D.9.65 E.10.83 5.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C ) A.亲水亲油平衡值 B.CMC值 C. 适宜的粘稠度 D. Krafft点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krafft点越低,该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越好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该在浊点以上使用 C.疏水基为直链的比带支链的难于降解 D.含有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比仅含有脂肪基的表面活性剂易于降解,故洗衣粉中主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高分子化学期末重点试题及答案

1、使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最快的聚合方式是(C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答案( C ) 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的( D )是过氧类引发剂引发剂效率降低 的主要原因 A.屏蔽效应 B.自加速效应 C.共轭效应 D.诱导效应 3、MMA(Q=0.74)与( C )最容易发生共聚 A. St(1.00 ) B. VC(0.044 ) C. AN ( 0.6 ) D. B( 2.39) 4、异戊二烯配位聚合理论上可制得( 6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1、丁二烯配位聚合可制得(B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5、是阻聚剂并可用于测定引发反应速率的是( B ) A.对苯二酚 B.DPPH C.AIBN D.双酚A 3、丁二烯(e=-1.05)与(D )最容易发生交替共聚 A.苯乙烯(-0.8) B.氯乙烯(0.20) C.丙烯腈(0.6) D.马来酸酐(2.25) 4、不需要引发剂的聚合方法是(D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5、常用于保护单体的试剂是( D ) A. BPO B.FeCl3 C.AIBN D. 对苯二酚 1、某一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属于(连锁)聚合 反应。 2、BPO在高分子合成中是(引发剂)剂,对苯二酚加在单体中用作(阻聚剂)。 3、氧在低温时是(阻聚剂 )、在高温时是(引发剂)。 4、常用的逐步聚合反应方法有(熔融)缩聚、( 溶液) 缩聚、(界面 ) 缩聚。 5、链转移剂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 ) 7、梯形结构聚合物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 8、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结构分别是(-[CH2CH2]n- )、(-[CH2CH(C6H5)]n- )、(-[CH2CHCl]n- )和(-[CH2CHCH3]n- )。 9、腈纶的化学名称是(聚丙烯腈)。 10、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

精细化学品习题(考试)

精细化学品习题 习题一(表面活性剂部分)一、选择题 1.下列属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B A. AEO B. 咪唑啉 C. 雷咪帮A D. K12 2.下列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 A.OP-10 B.AES C. K12 D. CAB 3.下列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B A.6501 B. AES C. K12 D. CAB 4.下列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 A.1831 B. AES C. BS-12 D. CAB 5.可作洗洁精防腐剂的是: B A. 油酸 B. 苯甲酸 C. 草酸 D.抗坏血酸 6.化学原料CMC 是: C A. 纤维素 B. 甲基纤维素 C. 羧甲基纤维素 D. 羟乙基纤维素7.司盘(Span)属于何种类型表面活性剂? B A. 阴离子 B. 阳离子 B.非离子 D.两性 8.皂化反应实质上是油脂的何种反应? C A. 酯化反应 B. 中和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9.润湿角为多少时为完全润湿? B A. 90o B. 0o B. 180o D. 360o 10.下列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食品乳化剂的是; C A. AES B. 甜菜碱 C. 硬脂酸单甘油酯 D. OP乳化剂11.表面活性剂不具备下列那种性质 D A. 增溶 B. 乳化 B. 分散 D. 增白 12.含有萤光增白剂的洗衣粉一般不能再加 A A. 过氧酸盐 B. 酶 C. 磷酸盐 D. 硫酸盐 13.吐温(Tween)属于何种类型表面活性剂? C A. 阴离子 B. 阳离子 C.非离子 D.两性 14.下列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食品乳化剂的是; C

A. AES B. 甜菜碱 C. 烷基糖苷 D. OP乳化剂 15、配制液体洗涤剂具有增稠作用的材料是:C A. 酒精 B. 甘油 C. 6501 D. 卡松 16.可以与各类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是:A A. 非离子型 B. 阳离子型 C. 阴离子型 17.洗洁精的有效物的含量必须: C A. ≥5 B. ≥10 C. ≥15 D. ≥20 18.6501也称作: C A. 甜菜碱 B.羧甲基纤维素 C. 尼纳尔 D.磺酸 二、填空题 1.表面活性剂 AES、AES-NH4的化学名称分别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胺它们各属于非离子、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2.表面活性剂6501的化学名称是:脂肪酸烷醇酰胺它属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3.表面活性剂CAB的化学名称是:丙基甜菜碱它属于两性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4.表面活性剂吐温(Tween)化学名称是:缩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它属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5.表面活性剂司盘(Span)化学名称是: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它属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6.表面活性剂K12、K12-NH4化学名称分别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胺,它们各属于阴离子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7.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极性和非极性的特点,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 8.洗洁精应符合下列条件无毒、去污强、不损伤被洗物品。 9.表面活性剂1831的化学名称是: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它属于阳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10.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11.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有增溶、湿润、乳化、 增泡和消泡、洗涤。 12.当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不变时,憎水基部分越长,即分子量越大,则水溶性就越差。 13.三聚磷酸钠的英文缩写是: STTP 。 14.现代洗衣粉生产最常用的配制工艺是:喷雾干燥法。 15.使用表面活性剂量最大的两个工业部门是:洗涤剂和纺织。 16.洗洁精生产时pH过高用磺酸调节,过低用 NaOH 调节。 17.防晒剂根据其对紫外线的作用可分为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反射剂两类。

大学化学思考题

《大学化学》思考题 2005年12月 1. 根据J 与K θ的变化关系,讨论为什么增加产物的浓度,平衡向着逆方向移动?为什么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正方向方移动? 2. 钟乳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 3,根据平衡CaCO 3+CO 2+H 2O Ca(HCO 3)2讨论钟乳石的形成机理。 3. 从可行性、加快速率、提高效率和效益的角度,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解决合成氨的生产条件的优化问题,包括生产中的压力,温度,催化剂和分离手段。 N 2(g)+3H 2(g ) 2NH 3(g) 4. 若C+O 2=1/2CO ,C+O 2=CO 2,CO+1/2O 2=CO 2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K 1θ,K 2θ,K 3θ , 从盖斯定律及K θ与△G θ的关系出发,讨论各平衡常数的关系。 5. 请根据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定义推导出任意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与各反应物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关系。 6. 对任意反应是否温度升高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请讨论。 7. Kelvar 是一种强度很高的聚合物,可它制造的绳子用于海水和钻井平台,其强度相当于钢丝绳强度的20倍,也可用于制造防弹背心,合成它的单体为: NH 2H 2N C C O OH OH O (1) 请写出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注明其链节和单体单元,并写出其缩聚反应式。 (2) 注明两条分子链之间的氢键。 (3) 如果它的平均分子量为105,则它的分子链平均聚合度为多少? (4) 与钢丝绳相比,在海水中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8. 汽车用铅蓄电池电力不够,不能使汽车正常发动,这时,电池内的溶液中H +浓度比正常工作时高还是低?说明其化学原理。 9. 苯环的分子式为C 6H 6,分子呈正六边形结构,请从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各碳原子的化学键。 10. 空气中少量的硫化物会与银器反应生成Ag 2S 而使其失去光泽,有效的处理办法是将银器与一小片锌用导线连接浸到含有少量盐的溶液中去,请分析为什么这种方法能够使银器恢复光泽?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 11. 举例说明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种?有什么用途? 12. 普鲁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其分子式如下,200mL 水中只能溶解1g 普鲁卡因,但是在乙醚、苯和盐酸中,普鲁卡因却很容易溶解,为什么? H 2N COOCH 2CH 2N(CH 2CH 3)2 13. 聚乙烯醇CH 2CH 2(OH)n 常用于胶粘剂、纺织浸润剂、乳化剂等,如果1.35g 聚乙烯醇样品溶解于100mL 水中,22.0℃时渗透压为5.02mmHg ,则聚乙烯醇的分子量是多少? 14. citral 是柠檬草油的主要成分,在合成维生素A 和香水时用作调味剂。它是geranial 和neral 的混合物,其分子结构如下:

(完整版)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2004_答案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005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20) 1. 连锁聚合反应中, 聚合与解聚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称之为聚合极限温度,它 是 单体浓度 的函数,计算公式为 ] ln[0 M R S H Tc +??= 。 2. 等摩尔投料时,外加酸催化聚酯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是 2][COOH K dt =, 它适用的转化率范围是 0~98.8% 。 3.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有热分解型、氧化还原型和低温游离基型。热分解型引发剂典型的是 有机过氧类 、 无机过氧类 和 偶氮双腈类 ,典型的实例分别是 过氧化苯甲酰 、 过二硫酸钾 和 偶氮二异丁腈 ,氧化还原型和低温游离基型的实例为 H 2O 2+Fe 2+ 和 AgC 2H 5 。 4. 不可逆缩聚的特征是 在整个缩聚反应过程中聚合物不被缩聚反应的低分子产物所降解 、 也不发生其它的交换降解反应 。 5. 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说明共聚物的组成与 单体的竟聚率和单体的浓度 有关,而与 引发和终止速率 无关,它适用于 所有连锁型 共聚反应。 6. 熔融缩聚指的是 反应温度高于单体和缩聚物的熔点,反应体系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缩聚反应 ,界面缩聚指的是 两种单体分别溶解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聚合反应只在两相溶液的界面上进行的缩聚反应 。 7. 引发剂分解一半所需的时间 称为引发剂分解的半衰期。如果已知k d ,半衰期可以由公式 d k t 693 .02/1= 进行计算,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引发剂的半衰期就可以比较 引发剂活性的大小 。 8. 乳液聚合时,乳化剂浓度增加,聚合速率 增大 ,分子量 增大 ;引发剂浓度增加使聚合速率 增大 ,分子量 变小 。 9.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方式主要有 负离子加成引发 、 电子转移引发 和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试题B卷(2011

(2011—2012)学年 08C 第Ⅰ学期表面活性剂期末考试题(B )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 (6×2分) 二、选择题. (3×13分) 1.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对胶束的形成没有影响 B.HLB 值越小,亲水性越强 C.做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 D.做O/W 型乳化剂使用,HLB 值应大于8 2. 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据经验,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范围限定在0-40之间 B.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 C.聚氧乙烯基团的比值增加,亲水性降低 D.杀精避孕套中起杀精作用的主成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40%的Span -80(HLB4.3)与60%吐温-80(HLB15.0)混合后的HLB 值是 ( ) A.4.3 B.6.42 C.8.56 D.9.65 E.10.72 4.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 ) A.亲水亲油平衡值 B.CMC 值 C.Krafft 点 D.生理作用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Krafft 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浊点

D.一般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洗涤、润湿、渗透性能好,分子量小的分散、乳化性能好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rafft点越低,该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越好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该在浊点以上使用 C.疏水基为直链的比带支链的难于降解 D.含有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比仅含有脂肪基的表面活性剂易于降解,故洗衣粉中主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束越大,对于增溶到胶束内部的物质增溶量越大 B.乳状液类型通常有O/W,W/O,套圈型三种。 C.玻璃器皿中易得到W/O型乳状液 D.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做破乳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油污的去除主要是靠表面活性剂的增容作用而实现的 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宜用于洗涤天然棉纤维 C.烷基苯磺酰二乙醇胺可做稳泡剂 D.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不是很好的起泡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餐具洗涤剂不可以用来洗涤瓜、果、蔬菜、肉 B.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烷基酰醇胺 C.重垢液体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含量一般在80%以上 D.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主成分完全不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B.分子结构中含有苄基的季胺盐具有较强的杀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