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美在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之美在语言-中学语文论文

语文之美在语言

王丽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顾黄初教授说:“教语文当然要教文章,文章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因此,当然也要教文学。只是教文章,主要不是教文章学知识。教文学也主要不是教文学常识。归根结底,还是要分析研究语言运用的范例,借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管是文本研习还是问题探讨,甚至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都必须以阅读为基础,都必须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而语言是文本的细胞,是文本的基本生命。语文教学就是语言的习得与文化的传承。文化是核心,语文教学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只是知识的移位,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文化通过语言展现,通过语言绽放光彩。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关注文本语言,品味语言的美,从而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熟悉文本语言,充分预设把握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备课文目标、思想情感行文思路,更要对所有这一切的呈现形式——语言有充分的预备。“语文教学的范文,大多是人类文化的精神凝聚,其中蕴含着丰厚而博大的文化内涵,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教材中的每篇美文都拥有美的语言,或清新隽永,或朴实典雅,或浓墨重彩……透过语言才能挖掘到作品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教师对语言的充分的预设把握应关注到以下几点:

1.知人论语言例如备《江南的冬景》一课,教师关注了教材本身这一独立的单

篇篇目,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的确,充满诗情画意,这就是郁达夫写景散文的特点,郁达夫的散文风格即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教师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自然对文本的品读就更到位。教学李白诗歌,教师自然对李白形象熟稔于心,不然教学只是根据教参的生搬硬套而已,只会对李白诗歌进行表层的“肢解型”鉴赏。晚唐诗人皮日休曾这样评价李白诗歌:“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确实,李白语言象星落天外,惊天动地。透过李白诗歌出神入化,石破天惊的语言,我们更看到了诗人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张扬在他生命里的自由精神。

2.依文识语言这里所说的是,我们手中的教材,涉及的课文文体多样,必须依循文章的文体把握该文的语言。议论文语言的严密逻辑,说明文语言的明白科学,散文语言的清淡、厚重、瑰丽等多样风格。以曹禺的《雷雨》为例,教师必须把握戏剧语言的特点,才能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去欣赏作品。戏剧是一种十分严格的需要让人物自己现身说法的艺术。在这里,一切都必须逼肖生活,必须让剧中人生活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说他们自己的话,根据他们的阶级、职业、经历、处境、习惯、爱好等说出自己非说不可的话。做到老舍强调的“话到人到”的戏剧语言的原则,“张三的话不能移植到李四的口中来,他们各有个性,他们的话也各具特点”(老舍《出口成章·话剧的语言》)。曹禺十分擅长运用鲜明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向我们展现个性化的人物。要把握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必须从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出发。周朴园骨子里是个封建买办“双料”资本家,他一直认为战无

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就是金钱。“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在他看来,世上的一切都是以金钱为转移的,金钱可以买到一切,金钱可以成为遮丑布,金钱可以换来良心的安宁,金钱可以弥补罪过。简单的一句台词,深深地烙上了人物个性的烙印。

3.有个性地解读语言诚然,我们教学所用的文章语言极其规范,但正因为其规范,才经得起百般推敲与揣摩。一千个教师眼里也有一千种对文本的理解。教师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以自己的精神素养积极对文本语言进行揣摩品味了,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赋文章以活力,文章才能常读常新。抓住语言来探究内容是语文的根本特点,如教学《鸿门宴》,为了分析认识刘邦这一人物形象,我们可以试图从言语形式切入内容。从别的学科眼光去认识刘邦,可以不必计较他如何说,只需直接“提取”内容即可,而语文学科必须顺着“言”、“文”,去认识把握其“道”、“情”。例如对张良,刘邦是先称“君”,后称“公”,这个变化绝非偶然,情势处境的差异,迫使他对张良确立更为亲近的交往距离,以博取张良的忠心与效命,这充分表现出刘邦工于计谋的性格本质。对于他个性的这一特点,政治的认识、历史的认识可以撇开课文言语,甚至可以无视言语,但语文的认识无论如何不能对“怎么说”忽略不计,应该而且必须顺言语之“藤”去摸内容之“瓜”。

二、关注文本语言,反复琢磨品味

要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关键:形象的塑造需要语言,意境的构成依仗语言,作品的深意离不开语言。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发现遣词造句的匠心,要努力在文字背后挖掘出兴味盎然的意趣,进而感受语文的魅力。1.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品味语言的习惯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里有这样一句话:“想这样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大多数学生会质疑:黑白片的味道是如何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这种质疑,第一反应往往就从主观上去臆测,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从而给学生答案,黑白片的味道?黑白片应该是怀旧的,是伤感的、忧郁的,再联系全文情感,得出判断——黑白片的味道应该是凄凉的味道。也许就问题的答案来说,没有什么错误。但一个对文字敏感的语文老师应该发现,答案很明白地呈现在句子里,“凄凄切切”一词,不正告诉我们这就是黑白片的味道吗?所以去把握文句本身,关注它的语言,更能容易的理解文句的意蕴,又何必去舍近求远呢?我们都知道鲁迅善于“画眼睛”,《祝福》中祥林嫂“顺着眼”这一描画非常典型,教师也往往会点到这一笔,问学生,“顺着眼”这一外貌特征刻画了祥林嫂怎样的性格,学生往往会凭主观想象去猜测:“顺着眼”是胆小的表现,“顺着眼”说明她“逆来顺受”,“顺着眼”说明她善良……答案丰富多彩,然而学生恰恰忘记了从课文里找词语,课文有明显在词语存在——“安分”、“老实”。

2.善于触类旁通,挖掘语言丰富的内在美

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合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读者若不能够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所以,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荷塘月色》一课中,关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我们大多数教师会告诉学生这里用了通感的修辞,所谓通感,就是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这样的直接诉之结果,没有对语言本身进行品味,学生只学到了一种语言知识,一种修辞,对语言本身毫无感觉。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