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菌落形态

酵母菌菌落形态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常见于自然界中各种环境中,如土壤、水体、空气等。它们主要以繁殖传播为主要方式,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快速适应和生存。

酵母菌的菌落形态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特征进行划分。一般来说,酵母菌菌落形态可以分为平滑型、颗粒型、脆性型和粉末型四种类型。

平滑型酵母菌菌落形态是指菌落表面光滑平整,质地柔软,边缘清晰,常呈圆形或椭圆形。此类酵母菌常见于果汁、葡萄酒、牛奶等液态食品中。

颗粒型酵母菌菌落形态是指菌落表面较粗糙,有颗粒状的质地,边缘模糊不清,常呈不规则形状。此类酵母菌主要存在于发酵食品、发面、乳酸饮品等中。

脆性型酵母菌菌落形态是指菌落表面较硬脆,质地坚硬,边缘锐利,常呈不规则形状。此类酵母菌主要存在于膳食酵母、啤酒、酵母面包等产品中。

粉末型酵母菌菌落形态是指菌落表面呈粉末状,无质地,常呈灰白色。此类酵母菌主要存在于酵母粉和酵母提取物中。

除了以上四种类型外,酵母菌的菌落形态还受到菌株种类、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酵母菌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酵母菌菌落形态进行鉴定和分析。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日期: 同组成员:

一、摘要 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观察,了解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的形态结构知识。实验结果为: 1、酵母菌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性。菌落形态与细菌相似,但较大较厚,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 2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 2、学习酵母菌、霉菌观察方法。 3、了解酵母菌、霉菌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实验原理 酵母菌:酵母菌多呈圆形、卵圆形,有的呈分支的菌丝状。无性繁殖以出芽生殖为主,少数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不同遗传性的细胞接合产生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子囊孢子可用孔雀绿进行染色观察。观察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可采用染色的方法。美蓝是无毒性的染料,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而死亡细胞无此还原力,故被染成蓝色。 霉菌:霉菌可产生复合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高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 1、菌种:产黄青霉、黑曲霉、黑根霉、总状毛霉、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斜面菌种。 2、培养基:PDA培养基、0.05%美蓝染液、5%孔雀绿染液、半固体PDA培养基、乳酸苯酚固定液等。 3、仪器及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镊子、滴管、吸水纸等。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酵母菌形态观察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

菌落特征比较 菌落特征比较: 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 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 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 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 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 细菌: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 放线菌: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这点可以与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菌落形态图片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琼脂上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圆形 , 表面光滑、凸起、湿润 , 直径 2 ~ 3mm 。灰黑色至黑色 , 有光泽 , 常有浅色 ( 非白色 ) 的边缘 , 周围绕以不透明圈 ( 沉淀 ), 其外常有一清晰带 ( 卵磷脂环 ) 。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粘稠感。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 , 除没有不透明圈与清晰带外 , 其她外观基本相同。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分离的菌落 , 其黑色常较典型菌落浅些 , 且外观可能较粗糙 , 质地较干燥。 金黄色葡萄球 菌在海博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灰黑色菌落,其外围有一不透明圈。本培养基用于直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在 18-24 小时没有出现典型菌落,需再培养 18-24 小时。有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显灰黑色 ,但其外围有一不透明圈。 金黄色葡萄球 在甘露醇高盐 琼脂培养基上 典型特征 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显黄色 , 其外围有一黄色的晕环。

微生物菌落特征形态总结大全(带图片)

菌落特征比较总结 菌落特征比较: 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 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 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 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 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 细菌: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 放线菌: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菌落形态图片

大肠杆菌0157 菌在海博0157 典型O157:H7菌显紫色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显暗蓝色菌显色培养基上 典型特征 大肠杆菌在伊 红美蓝琼脂 黑色中心,有或无金属光泽. (EMB)上典型 特征 大肠杆菌在月 桂基硫酸盐胰 蛋白胨肉汤 有小倒管内收集有气泡。(LST)上典型特 征

典型沙门氏菌显亮红色,大肠杆菌显蓝色绿色,枸橼酸杆菌显紫色,其它细菌显黄色或 无色。 ,至 沙门氏菌在37 C 培养24-48小时后,棕褐色或灰色至黑色,有时有金属光泽,周围 培养基呈棕色TH 沙门氏菌在胆 硫乳琼脂(DHL 琼脂)上典型 特征 沙门氏菌在37 菌株无色半透明 C 培养22-24 。 小时后,无色半透明有黑色中心或几乎全为黑色。有些 沙门氏菌在海 博沙门氏菌显 色培养基上典 型特征 沙门氏菌在亚 硫酸铋琼脂 (BS 琼脂)上 典

沙门氏菌在35 C 培养24-48小时后,无色半透明有黑色中心或几乎全为黑色。志贺 氏菌为无色透明菌落。大肠杆菌为黄色菌落,其外围有黄色环。 在37 C 培养18-24小时后,沙门氏菌、亚利桑那菌和变形杆菌为蓝绿色至蓝色、有 或无黑色中心的菌落;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为粉红色菌落,有沉淀环; ,无色半透明有 黑色中心或几乎全为黑色。志贺氏菌和普罗菲登斯菌为绿色、湿润而隆起菌落。 沙门氏菌在SS 琼脂上典型特 征 沙门氏菌在37 明菌落。 C 培养18-24小时后,无色透明菌落有黑色中心;志贺氏菌呈无色透 沙门氏菌在 XLD 琼脂上典 型特征 沙门氏菌在HE 琼脂上典型特 征

微生物菌落特征形态总结大全(带图片)

菌落特征比拟总结菌落特征比拟: 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 放线菌:枯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 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外表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 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 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 细菌: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外表光滑或不光滑 放线菌:菌落反面有同心圆形纹路。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琼脂上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圆形, 外表光滑、凸起、湿润, 直径2 ~3mm 。灰黑色至黑色, 有光泽, 常有浅色( 非白色) 的边缘, 周围绕以不透明圈( 沉淀), 其外常有一清晰带( 卵磷脂环) 。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粘稠感。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 除没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 其他外观根本相同。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别离的菌落, 其黑色常较典型菌落浅些, 且外观可能较粗糙, 质地较枯燥。 微生物菌落形态图片

金黄色葡萄球 菌在海博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灰黑色菌落,其外围有一不透明圈。本培养基用于直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在18-24 小时没有出现典型菌落,需再培养18-24 小时。有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显灰黑色,但其外围有一不透明圈。 金黄色葡萄球 在甘露醇高盐 琼脂培养基上 典型特征 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显黄色,其外围有一黄色的晕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