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设施蔬菜产业现状与新品种新技术(寿光,20121211)
山东省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重庆市 自主选育的 “ 石柱朝天红” 是 目前国内有 文 , 献记载的最辣辣椒 品种 。 重庆 市科研工作者将运用 国内统 一 的辣 度测 量方 法 ,制定 国 内首 个辣椒 辣度
5 . 7
菜 业 资讯
Ve t l s 201 2 ge ab e 1.
与应 用方面 创新 突 出,居 国际领 先水 平 。 据 项 目主持人 于 贤 昌教 授介 绍 ,该 项 目建 立 了 日光 温室热环境模 拟预 测模 型和 覆盖 层传热理 论计
V g t b e 0 . e ea ls2 1 2 1
菜 业 资讯
标准 。
用海水 浇 灌蔬菜 ,那 蔬菜 岂不 是都 被 浇死 了? 如今 ,在寿 光 市羊 口镇 清水 泊农 场 三分 场 的大棚 里
近年来, 石柱辣椒通过科技 的 “ 包装” 使产业 , 得到快速发展,成功选育出产量和品质性状好 、抗 逆性较强的 “ 艳椒4 5 、 石柱红尖椒” 2” “ 等数十个优 良辣 椒 品种 。20 年 ,年产 鲜辣 椒 2 . t 09 49万 ,种植
收入 突破 72 .亿元 , 柱 因此 成 为名 副其 实 的 “ 石 中国 辣椒 之 乡” 。
还真产 出了一种用 “ 海水 ”浇灌的蔬菜—— “ 西洋 海笋” 这种菜清爽可 口, , 营养丰富, 有独特的海鲜 风 味 ,烹饪 时都 不 用放 盐 。
据 海水 蔬 菜种植 基地— — 寿 光鼎 力农 业科技 发 展有限公司的大棚管理员张桂亮介绍, 整个海水蔬
仅 具有 红艳 的色泽 ,且辣 感 高、香 气浓 郁 。而 “ 石
柱红尖椒 ” “ 、 艳椒4 5 等辣椒新 品种 , 2” 由于辣度适 中、 口感好 , 则是发酵辣椒加工原料 的最佳选择, 它 们具 有 浓郁 的发 酵香 气 ,吃进 嘴里会 觉得 脆嫩 、爽
寿光夏都蔬菜产业

寿光夏都蔬菜产业寿光夏都蔬菜产业作为中国最大的蔬菜基地,以其丰富多样的种植资源和高品质的农产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寿光夏都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产业特点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以展现其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一、寿光夏都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寿光夏都蔬菜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政府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战略目标。
寿光夏都作为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各类蔬菜,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经过多年的发展,寿光夏都蔬菜产业逐渐壮大,成为全国蔬菜主产区之一。
二、寿光夏都蔬菜产业的特点1. 多品种种植:寿光夏都蔬菜产业以多样化的种植品种而闻名,涵盖了大部分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蔬菜类别,如西红柿、黄瓜、辣椒等。
消费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新鲜的蔬菜。
2. 高品质产品:寿光夏都蔬菜产业注重产品质量,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流程,确保生产出无农残、无公害的蔬菜产品,深受消费者的信赖。
3. 供应稳定:寿光夏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蔬菜生长,使得这里的蔬菜产量十分丰富。
加之农民对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寿光夏都蔬菜产业能够稳定地满足市场需求。
4. 全产业链覆盖:寿光夏都蔬菜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了从种植、物流、加工到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
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买途径,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三、寿光夏都蔬菜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寿光夏都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该产业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大量农民就业问题,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如物流、包装等,进一步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寿光夏都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在蔬菜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投入农资和先进技术,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通过参与蔬菜产业,实现了财富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再次,寿光夏都蔬菜产业也为当地旅游业做出了贡献。
2012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

附件:2012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一、主推技术(52项)(一)小麦技术(6项)1.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2.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3.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4.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5.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6.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二)玉米技术(3项)1.玉米“一增四改”技术2.玉米晚收增产技术3.夏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三)水稻技术(2项)1.水稻盘育机插秧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四)大豆技术(1项)大豆窄行密植技术(五)花生技术(5项)1.丘陵旱地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配套技术3.花生蛴螬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技术4.夏直播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5.花生适期晚播避旱增产栽培技术(六)棉花技术(4项)1.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2.抗虫棉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3.抗虫棉超高产栽培技术4.棉花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七)蔬菜技术(8项)1. 设施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2.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3. 早春马铃薯早熟、丰产、高效覆盖栽培技术4. 葱、姜、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5.设施蔬菜有机基质简约栽培关键技术6.韭菜优质安全栽培关键技术7. 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8.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八)果茶技术(9项)1.苹果密植园改造技术3.果园壁蜂授粉技术4.果园土壤质量提升与高效施肥技术5.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6.甜樱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7.名优桃品质提升技术8.茶树越冬防护技术9.名优茶生产加工技术(九)中草药技术(3项)1.丹参规范化生产技术2.金银花规范化生产技术3.桔梗高效优质制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十)其他技术(8项)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3.水肥一体化技术4.园艺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5.农田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6.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7.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8.小麦玉米秸秆规范化还田技术(十一)应急技术(4项)1.小麦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技术2.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3.二点委夜蛾综合防控技术4.日光温室蔬菜阴雨雪天气条件下持续生产二、主导品种(86个)(一)小麦品种(24个)1.水浇地类型品种:济麦22号、良星99、泰农18、良星66、汶农14、烟农24号、青农2号、山农17、山农21、良星77、郯麦98、齐麦一号、济南17号、洲元9369、临麦4号、聊麦18、临麦2号、烟农19号、山农22号、泰农192.旱地类型品种:烟农21号、青麦6号、烟农836、青麦7号(二)玉米品种(20个)1.夏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金海5号、聊玉22号、登海3622、天泰33号、齐单1号、淄玉14号、天泰55、金海702、鲁单818、德利农988、蠡玉37、连胜188、鲁单9066、2.春玉米品种:丹玉86、农大108、威玉308、青农105(三)水稻品种(7个)临稻11号、阳光200、圣稻15、圣稻16、临稻16、临稻10号、圣稻2572(四)大豆品种(7个)菏豆13号、菏豆15、临豆九号、齐黄32、山宁16号、菏豆18号、潍豆8号(五)花生品种(15个)1.大花生品种:丰花1号、花育19号、潍花8号、潍花10号、山花7号、山花9号、花育22号、花育25号、临花6号、花育33号、青花7号、山花11号2.小花生品种:山花8号、潍花9号、花育32号(六)棉花品种(13个)1.中熟常规品种:鲁棉研28号、银瑞361、晋棉38、鑫秋4号、山农圣棉1号、鲁棉研32号、K638、银兴棉4号、山农棉8号2.中熟杂交品种:瑞杂816、鲁棉研39号、鲁05H93.早熟常规品种:鲁棉研35号。
设施蔬菜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春季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应逐步加大通风 量和延长通风时间,4月下旬可昼夜通风。
作越夏栽培的5月初拆除裙膜,仅保留顶部棚 膜。6月中下旬,再在棚上加盖遮阳网。注意棚四 周离地1米高,不盖遮阳网,有利通风降温。遮阳 网与薄膜双覆盖有良好的降温防暴雨作用,是越 夏栽培和秋季栽培的关键技术。
(3)湿度调节 ➢ 目的: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由竹片、细竹竿插成弧 形构成大棚拱架,拱竿间距 60㎝,棚内每隔2m左右用 木棍或竹子设一排支柱。 造价较低,每667㎡约3000 至4000元,使用时间短(1~2 年),抗风雪能力差,田间 管理不方便。
➢ 钢架大棚:
由热镀锌钢管构成大棚 骨架,钢管直径2.2㎝,钢 管壁厚1.2mm,包括拱杆、 纵拉杆、棚头立柱、斜拉撑、 拱联接管、卡槽及联接卡具 等组成。一般有两种: 长30m,跨度6m。 长40m,跨度8m。
(2)温度调节
➢ 增温措施:提前扣棚烤地,可增加深层土壤热的 贮存;在棚四周开防寒沟,宽30cm,填入锯屑、 柴草,上面盖土稍高于地面,可减少土壤热量水 平传导;设置防寒裙,在大棚四周盖1m高的草苫, 可使最低气温增高1~2℃;采用多层覆盖,如大 棚套小棚,可使棚温提高2~4℃。
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膳食安全和营养需求的关注日益增加,蔬菜作为重要的膳食来源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对于蔬菜的生长并不总是十分有利,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和山区,蔬菜的生产面临很多困难。
设施种植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我国蔬菜生产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一、设施蔬菜科技的现状1. 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包括传统的温室、大棚种植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垂直农业等形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伴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
2. 科研创新我国设施蔬菜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研力量的不断加强。
在设施材料、自动化控制、栽培技术等多个领域,都有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
在保障蔬菜产量和质量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压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3. 地方示范各地政府也纷纷在设施蔬菜生产上进行了示范性的探索和推广。
比如在寒冷地区的大棚种植,通过采用地热供暖和循环水利用等技术手段,成功实现了全年生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蔬菜产品的供应。
1. 市场需求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新鲜、有机、安全的蔬菜需求日益增加。
而设施蔬菜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设施蔬菜产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产业规模据统计,目前我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亩,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蔬菜供应紧张的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3. 产业链完善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拓展,包括设施材料、种植技术、冷链物流、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这些都为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三、设施蔬菜发展的趋势1. 科技装备未来,设施蔬菜产业将更加依赖先进的科技装备,包括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自动化栽培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等。
山东寿光调研报告

山东寿光调研报告山东寿光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山东寿光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县,以蔬菜种植业闻名于世。
对于了解寿光蔬菜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将对寿光县进行深入调研,以期为其蔬菜产业升级和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目的1.了解寿光县蔬菜产业链发展的现状与问题;2.分析寿光县蔬菜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3.提出针对寿光县蔬菜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走访寿光县蔬菜种植基地、蔬菜加工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产品特点;2.访谈调查:与寿光县蔬菜从业者、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行业难题和政策扶持;3.文献资料:收集与寿光蔬菜产业链发展相关的政策、数据等资料,加深对其现状的了解。
四、调研结果1.寿光县蔬菜产量优势明显:寿光县自然条件适宜蔬菜种植,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建有不少温室菜大棚,农民从事蔬菜种植经验丰富,使得蔬菜产量在全国具备竞争力。
2.蔬菜种植种类单一:寿光县蔬菜种植主要以大白菜、黄瓜等品种为主,种植的品种单一,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容易导致价格波动。
3.蔬菜加工产业落后:寿光县蔬菜加工企业数量有限,加工工艺不够先进,产品形态单一,大多仍以蔬菜原料销售为主,缺乏深度加工和品牌建设。
五、对策建议1.促进多样化蔬菜品种种植:鼓励寿光农民种植多样化的蔬菜品种,提高市场供给的多样性,降低市场风险。
2.加强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增加对蔬菜加工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蔬菜加工向更高端、深度加工方向发展。
3.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在寿光县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吸引蔬菜加工企业入驻,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提升行业竞争力。
4.加强蔬菜产业链合作:推动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六、调研总结通过对山东寿光县蔬菜产业链的调研,发现其种植优势明显,但在品种单一和加工落后等方面存在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样化蔬菜品种种植、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及产业链合作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寿光县蔬菜产业升级和发展。
寿光现代蔬菜产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寿光现代蔬菜产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寿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蔬菜产量大县之一,也是中国蔬菜加工和出口基地之一。
现代蔬菜产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成为寿光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一、创新管理
寿光市作为中国蔬菜生产的重要产区,传统的蔬菜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为此,寿光市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建立了蔬菜生产信息平台,包括气象数据、土壤分析数据、种植技术、疫情预警等管理内容,通过数据分析与模型预测,精准地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二、优化农业供应链
寿光市建设的现代蔬菜产业供应链,从种植到销售都经过优化,采取了智能化采收、分类等技术,通过冷链物流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精准配送,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蔬菜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供应体系。
三、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在建设现代蔬菜产业供应链的过程中,寿光市大力推进科研创新,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合作、开发新产品等,快速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也建立了一批研究机构,为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推广生产最新技术,为蔬菜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蔬菜产业供应链的建设中,寿光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行绿色种植模式,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业,优化生产过程中的水和土资源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为目标,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现代蔬菜产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寿光市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创新管理、优化供应链、科研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了有力支撑。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蔬菜产业不仅是现代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更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菜蓝子”工程。
如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本土蔬菜供应能力,彻底解决我县“买菜难”问题,不仅是关系农民致富增收的难点,更是关系到全县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建设幸福府谷”的民生问题。
一、发展现状我县设施蔬菜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截止现在,全县共有大棚蔬菜种植户191户,建设面积1600亩,种植面积1080亩。
大棚312个,温室1150个,连栋温室1处。
全县年产设施蔬菜9500吨。
产值3200万元。
从发展现状看,我县设施蔬菜仍处于初级阶段。
表现在:一是总量小,发展缓慢。
全县设施蔬菜从起步到现在发展已有十几年,但种植面积仅有1600多亩,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13%。
设施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6%。
远未形成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二是规模偏小,布局分散。
全县191户设施蔬菜种植户,除了高庄则兴茂农业发展公司、麻镇振华、孤山永忠、墙头青草地公司4户及孤山岳家寨重点规模种植户外,其余种植户规模均在5亩以下。
在布局上呈现单家独户松散状态,没有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特色。
三是技术含量低,种植效益差。
我县设施蔬菜种植户的先进技术应运普遍跟不上技术发展趋势。
渗灌、滴灌、遮阳网、杀虫灯、工厂化育苗,气调贮藏等技术应运程度低。
效益比较性差。
全县蔬菜种植效益亩均在1.5-2万元之间。
(而发达地区亩均效益在3万元以上)导致种植户积极性减退,撂荒现象严重。
全县撂荒大棚达111个,面积520亩。
占设施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2.5%。
四是供需矛盾突出,自给率低。
据测算,全县设施蔬菜需求量约4.7万吨,而全县设施蔬菜年产量为9500吨,仅占需求量的20%。
其中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份(冬三月)需求量为2250吨,产量为1500吨,占需求量的66%。
主要品种除西红柿、黄瓜、豆角、青椒、尖椒少数品种外,其他品种均由外地市场调入。
主要是、和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