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地区剿匪斗争大事记
张云逸百色剿匪记

2019.10你们的政策,更加相信你的人品!”“川井先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看具体何时行动?”川井略作思考后,当即与方茂初商定了起义时间、方法、行军路线、注意事项等细节问题。
返回后,方茂初即向七师参谋长孙仲德汇报,并做好了接应川井起义的一切准备。
1944年9月的一天清晨,川井按预定计划以“扫荡”为名,率领全体小队20余人,携带所有武器弹药从六铺山据点出发。
此时新四军早已在巢湖北岸的东管村码头备好船只,等候川井一行。
6时许,川井小队到达巢湖岸边,方茂初将川井部迎上船后,船工解开缆绳,木船在清凉秋风中迎着朝阳乘风破浪扬帆进发。
8时,木船顺利抵达高林码头。
七师联络部负责同志早已在码头等候川井一行,并在驻地召开简朴而又隆重的欢迎大会,号召川井小队士兵们参加日军反战同盟,与新四军携手共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
此后,这支日军小队全部参加了新四军抗日队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调转枪口打击日本法西斯,书写了一段江淮大地抗战史上亘古未有的传奇。
1949年初,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发起前,巢县解放,方茂初担任巢县第一任县长。
新中国成立后,方茂初历任中共淮南市委秘书长、副市长、市政协常务副主席等职。
1996年4月逝世,享年85岁。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率领广西省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队,在百色宣布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使广西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百色的红色风暴,震动了敌人,严重地威胁着省会南宁。
敌人惶恐不安,千方百计想扼杀红七军于襁褓之中,扑灭革命的火种;隐藏在根据地内的反革命势力,包括周围十多个县的土匪也蠢蠢欲动,时刻准备偷袭百色城。
百色附近有个大土匪头子,叫杨胡子,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两头蛇”,因为他每次打劫行抢,总是把他的队伍分为一头一尾,进攻时前头杀人后头抢物,得手后前头挑担后头掩护。
1930年1月的一天,他通过密探得知红七军主力部队已外出围剿大股土匪,便纠集了附近的各路土匪队伍3000多人,伺机进攻百色城,并抓了不少民伕准备挑战利品。
我的敌后武工队生涯

我的敌后武工队生涯作者:侯凯来源:《百年潮》2019年第02期侯凯,曾用名刘珍棠,1921年1月出生,河北省吴桥县人。
1938年10月参加革命,194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期间,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六团团部文书股长、教导二旅政治部文书股缮写员、武工队敌工小站长、敌工干事等职。
解放战争期间,任山东军区二师政治部秘书,先后参加北镇黑山阻击战、四平保卫战、拉法新站歼灭战等战役。
后任密山县土改工作队队长、密山县城郊区区委书记、密山县委宣传部长、县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局组织部副处长、长春市委国营工业部副部长、白城行署副专员、白城市(县级)委书记、白城地委常委、副书记,吉林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等职。
1983年离休,2008年9月6日在长春逝世。
抗战时期,侯凯在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工作,长期战斗在赣榆、海陵(今江苏东海县北部)等滨海抗日根据地南部地区,曾任海陵县敌工小站长、敌工干事等职。
在从事地下情报工作的过程中,数度遇险,艰辛备尝,为海陵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革命前辈口述史工程”对侯凯进行了电话采访,留下了宝贵的口述史料。
我是1943年初,由杜继贤领导的陇北武工队调到新民区,接替李光明同志工作,任敌工小站长。
新民区这个地方,东边靠海州城,西边到董马庄,南靠陇海铁路,北到赣榆的沙河,方圆有几十里,原来是敌占区。
接受任务后,武工队的小张带着我,走了一天一夜,当晚在陈墩住下。
陈墩这个村子,离敌人的据点不到五里,这个地区是在陇海路北敌据点董马庄、大青山以内,是个两面政权,暗探、特务比较多,属于敌强我弱、敌明我暗的准敌占区。
后来李光明、许耀林、孟冲、李长剑等十多名武工队员,以根据地为依托,不定期地进入该地区开展工作,打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基本变成了我们的游击区。
接头后,李光明同志领着我,走访了当地一些关系户,其中有反正的伪军官,有现职的特务,还有地方进步人士,算是交接。
八面山剿匪记(湘西)

八面山剿匪记(湘西)八面山剿匪记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141师在湖南省里耶县八面山进行的剿匪战斗。
1949年底,原国民党军暂编第1军军长陈子贤与湘西匪首师兴周等共同策划,企图以湘西八面山为中心建立湘鄂川黔反共游击根据地,进行所谓游击战争。
八面山位于湘、鄂、川边的里耶县城以北10多公里处,山势陡峭,只有几条窄路和岩梯可以进出。
陈子贤、师兴周纠集匪众4000余人,在八面山构筑了大量碉堡、闸门等工事。
1950年1月中旬,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141师奉命剿灭陈子贤匪部。
该师两个团分别进至八面山下的内夕棚地区和大、小岩门,形成对八面山南北夹击态势。
在发起进攻前,剿匪部队准备了大批软梯、绳索和长杆挠钩,并反复研究和演习爬岩攻洞的战术。
19日,攻山战斗打响。
剿匪部队一部从山南悬崖陡壁隐蔽地爬上山峰,消灭了把守路口的匪徒。
匪首见势不妙,率部分匪徒弃山逃跑。
攻击部队直捣土匪指挥部所在地燕子洞,控制了八面山。
逃窜的匪徒被预先设伏的解放军堵截,大部被歼。
接着,剿匪部队以小分队分散搜剿,至1月底,基本肃清了该地区的残匪。
此次战斗共歼灭匪首师兴周以下3000余人,陈子贤等部分匪首、匪徒漏网1950年1月,根据省委批示,湖南省军区决定以47军、46军及38军114师及地方部队共20万兵力投入剿匪战斗,随即,在湘西打响了一场全面清剿土匪的战役——春季剿匪。
而春季剿匪第一仗就是八面山战斗。
春季剿匪首先从龙山县八面山的战役拉开序幕,1950年1月,国民党暂编第一军长陈子贤,师长翟波平,师兴国以及杨树臣、彭玉清等匪首在八面山召开反共会议,成立“湘鄂川黔边区民众自卫委员会”,纠集4000余匪众,盘踞龙山里耶,企图建立以八面山为中心的反共游记根据地。
1950年1月8日,解放军141师第422团从龙山出发,直捣里耶匪巢,匪众一线即溃,陈子贤与匪首向西北方向逃窜,师兴国率1000余匪众潜入八面山。
解放军攻山部队,不畏艰难,军民配合,攀悬崖,登绝壁,强攻燕子洞,捣毁师匪司令部,共歼匪800余人,师兴国率残部逃窜。
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

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武装抗日。
东北各阶层人民和国民党在东北的一部分爱国军队相继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名义的抗日义勇军。
抗日义勇军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和国民党政府的破坏与限制,以及自身存在的弱点,到1932年底基本瓦解。
从1932年初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先后组织了十几支抗日游击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从1933年秋起,各地方游击队发展为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同盟军、反日联合军等抗日武装。
1935年6月3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以王明、康生的名义,写了《给东北负责同志的秘密信》,提出扩大游击运动和联合一切反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问题。
1936年2月10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提出《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决议草案》。
2月2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负责人杨靖宇(1905-1940)、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谢文东和汤原游击队、海伦游击队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宣布东北各抗日武装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
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东北抗日联军编成10个军。
第一军,1936年7月编成,军长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参谋长安光勋,下辖3个师,2个教导团,共3000余人,活动于南满地区。
第二军,1936年3月编成。
军长王德泰,政治委员魏拯民,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参谋长刘汉兴,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共2000余人,活动于东满地区。
第三军,1936年8月编成,军长赵尚志,政治部主任张寿?(李兆麟),下辖10个师,共6000人,活动于北满哈尔滨以东地区。
第四军,1936年3月编成,军长李延禄,政治部主任黄玉清,下辖3个师,共2000余人,活动于吉东(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密山、勃利一带。
第五军,1936年2月编成,军长周保中,副军长柴世荣,政治部主任胡仁,参谋长张建东,下辖2个师,共700余人,活动于吉东绥芬河、宁安地区。
电影《英雄虎胆》与广西十万大山剿匪

电影《英雄虎胆》与广西十万大山剿匪1. 引言1.1 介绍电影《英雄虎胆》电影《英雄虎胆》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战争片,该片讲述了广西十万大山剿匪中的真实故事。
电影中,主角是一位勇敢的抗日英雄,他带领着一支小队冒险深入大山,与顽强的匪军展开殊死搏斗。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英雄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考验,但他们始终坚守信念,决心打败匪军,守卫家园。
电影《英雄虎胆》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动人的表现方式,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品质和顽强精神。
观众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和壮烈,也可以领略到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刻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这部电影不仅令人深思,还让人感到对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电影《英雄虎胆》是一部具有强烈正能量的影片,它让观众感受到了那段历史时期的厚重,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和尊重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
它是一部值得观赏和回味的经典之作。
1.2 介绍广西十万大山剿匪广西十万大山剿匪始于1932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持续多年的反抗土匪、维护人民安全的战斗。
广西境内地势复杂,民风古朴,自古以来就是土匪盘踞的重要地区,临近越南,交通闭塞,治安混乱。
土匪猖獗的情况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广西十万大山剿匪是一场群众性的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和地方武装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军民团结、全民抗战的局面。
通过采取多种灵活的战术和策略,例如分割包围、火力压制、阻击等手段,成功剿灭了大量土匪,恢复了当地安宁,震慑了土匪势力,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广西十万大山剿匪的历史意义重大,不仅清除了当地土匪势力,保障了人民的安全和生产生活,更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力量。
这段充满荣光的抗战史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值得铭记的重要篇章。
2. 正文2.1 电影《英雄虎胆》中的剿匪情节电影《英雄虎胆》中的剿匪情节围绕着一支勇敢的抗日义军展开,主要讲述了他们在广西十万大山中与日军残暴剿匪的斗争。
电影《英雄虎胆》与广西十万大山剿匪

电影《英雄虎胆》与广西十万大山剿匪电影《英雄虎胆》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让人们深刻地了解了广西十万大山剿匪的艰辛与壮丽。
这部电影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人民军队在剿匪斗争中的英勇,同时也展现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紧密合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电影与广西十万大山剿匪的故事吧。
电影《英雄虎胆》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万大山区域。
这片土地上有着着壮族女人最美丽的传说,祝福着这个祖国山河一样波澜壮志。
而在这片土地上,却也饱受战火的摧残。
电影以这个地区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人民军队与民兵武装共同合作,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剿匪斗争。
影片以广西十万大山剿匪为背景,引人深思的故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电影中,观众看到了人民军队与广大群众合作、血战到底的感人场景,感受到了人民军队与广大群众浴血奋战、无私献身的英雄之情。
影片通过展现那个年代广西大山上,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广大群众正面对着反动武装,浴血奋战,铁蹄踏过的河山。
影片中还反映了全力支持人民军队,参与战斗的广大群众正用各种方式支援人民军队与反动武装斗争。
观影过程中,影片中故事情节的错综复杂,人物的性格丰满多样,给人深刻印象。
影片中那种艰难围剿、血战到底的场景,梦醒后依旧萦绕在脑海里,似乎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的坚韧与坚强。
电影《英雄虎胆》用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人民解放军与广西大山广大群众合作,共同进行长年剿匪斗争的感人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深深打动了观众。
而在现实生活中,广西十万大山的剿匪斗争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个年代,人民军队与广大群众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击反动武装的胜利。
广西十万大山的剿匪斗争,是一段艰辛的历史,也是一段让人敬仰的历史。
在当下社会中,这部电影对我们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发。
我们要以广西十万大山的剿匪斗争为榜样,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不忘初心,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荣昌剿匪资料汇编 谢其军

荣昌剿匪资料汇编谢其军青少年朋友读过小说《林海雪原》吗?可知道杨子荣打虎上山,只身进入威虎山匪巢最后消灭匪首座山雕的故事吗?这里所要讲的,就是重庆荣昌县境内的“威虎山”——天全寨。
匪首郭铸就是狠毒狡猾的座山雕。
至于杨子荣嘛,应该把这个荣誉让给在铜鼓山剿匪中牺牲的刘骥连长。
领导这次剿匪战斗的指挥员,就是当初中国人民解放军35师师长兼四川璧山军分区司令员李德生。
天全寨高踞铜鼓山上,易守难攻,山寨沿着蜿蜒起伏的绝壁,用条石砌成厚约丈余的坚实寨墙,长约10余里。
寨内有五座四五丈高的石碉与东安、南治、西吉、北清、仓板五道寨门相呼应。
扼制进寨主道的西吉门上有副对联:“胜境雄疆锁钥地,危岩峻岭金汤门。
”横额:“万夫莫开”。
这在匪首郭铸眼中,就成了荣昌的“威虎山”。
郭铸这个座山雕是国民党“反共保民军”第五军15师43团2营营长。
1949年12月7日,荣昌县和平解放,郭铸虽随大部队缴械投降,但他心有不甘,率数十人,并窜通国民党残余部队,在“川滇黔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为逃窜到滇缅边境的国民党兵团司令李弥)的旗号下,拉起“四川永(川)荣(昌)泸(州)游击纵队”,拖起队伍六七百人,上铜鼓山天全寨占山为王,负隅顽抗。
永川新店子,土匪“四川永(川)荣(昌)泸(州)游击纵队”司令傅秀元所在地,荣昌土匪郭铸被傅秀元任命为“四川永(川)荣(昌)泸(州)游击纵队2支队”队长。
面对顽敌,中国人民解放军35师师长兼璧山军分区司令员李德生,命令103团团长蔡启荣、政委苗兴华组成剿匪指挥部,自1950年2月11日向铜鼓山发起攻击。
前面提到了,铜鼓山天全寨易守难攻。
为出奇制胜,剿匪部队派出侦察员乔装成土匪事先打入天全寨。
这情形与《智取威虎山》中的203首长少剑波派杨子荣乔扮土匪混进威虎山、埋伏在座山雕身边如出一辙,只是这一场攻打铜鼓山的战斗没遇上文学家将它写成小说而已。
由于有了侦察兵潜入天全寨,2月12日清晨,解放军103团在团长蔡启荣率领下合围铜鼓山。
红石岭剿匪记历史事件介绍

红石岭剿匪记历史事件介绍近日,电视剧《红石岭剿匪记》(又名《沸腾的群山》)在湖南电影频道黄金时段热播。
红石岭剿匪记是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大家有时间看看红石岭剿匪记剧情简介和历史事件介绍,大家应该想知道红石岭剿匪记原型是什么。
下面全是由国柱小编整理的红石岭剿匪记剧情简介,还不赶紧过来看看,喜欢的就来挑选一个吧。
红石岭剿匪记剧情简介_红石岭剿匪记历史事件介绍_红石岭剿匪记原型是什么该剧讲述了1948年辽沈战役决胜之后,为保护即将回到人民手中的工厂、矿山,尽快恢复解放区生产建设、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辽西南红石岭矿区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残余部队、敌特分子、土匪恶霸等进行的一场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斗争的故事。
电视剧《红石岭剿匪记》(又名《沸腾的群山》)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重要宣传期推荐剧目之一。
据悉,为进一步做好迎接党的胜利召开、庆祝建军90周年,湖南电影频道精心筹备启动了红色系列编排:晚间黄金时段《超人气影院》相继推出了《黄河英雄》《铁血军魂》《铁血男儿》《战金岭》《火中金》《擒狼》《红石岭剿匪记》等多部革命题材且在全国首播的电视连续剧,这些剧目制作精良、场面震撼、故事鲜活,在观众中引起热议。
湖南电影频道作为以社会效益为首的主流电视平台,坚持影视剧专业化频道特色,以国产优秀电影为主要播出资源,国产影片播出占比60%以上。
为增强媒体阵地意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人,切实把好选剧关、播出关,提早做好重点剧目的项目跟进和洽谈选购,按照宣传期节点做好编播计划,切实发挥主流电视平台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
湖南电影频道用优秀影视剧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再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用主流情怀、平民视角守正创新,在观众心中影响力不断扩大2017年上半年,湖南电影频道在湖南、长沙两市场收视份额同比均大幅上涨:湖南全天份额同比涨幅12.1%,晚间份额同比涨幅31.1%;长沙全天份额同比涨幅20.7%,晚间份额同比涨幅45.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山地区剿匪斗争大事记(1945年8月——1947年)1945年8月9 日凌晨,苏联红军第二路军一部越过中苏边界,向盘踞在密山边境前沿的日本关东军展开全面进攻。
8月10日国民党在晋南中条山对日战斗中被日本侵略军俘虏的营长郭清典,在东安市东仓库劳工房子率64俘虏(劳工)砸开仓库,拿出枪支弹药,成立“光复军”。
8月11日伪警宪特、汉奸、地主豪绅纠合一起,组成“东安地方治安维持会”推举高金声为委员长。
8月12日晨,苏联红军快速支队舍甫琴科大尉率七十五机枪营两个连与马什宁少校的第一六三O反坦克歼击炮兵团的几个连进入密山县城(现知一镇),受到密山县城人民的热烈欢迎。
8月13日苏联红军越过穆棱河进入东安市(现密山镇)。
这时,在苏联边防军工作多年的抗联老战士、中共党员李希才(李东光)随苏军回到国内,担任苏军驻东安市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兼翻译,利用其合法身份寻找失散的中共党员,秘密接待我党前来开辟工作的干部。
9月2日“维护会”改组成“东安省临时政府”,高金声任临时省政府主席,孙福臣任副主席,成立东安市公安局和公安大队,祁少武任局长兼任队长,网罗200余名伪警宪特,每人均配有充足的枪械弹药,成立“中央军东安地区保安总队”,高金声、孙福臣分别兼任正副总队长,郭清典任参谋处长兼任一大队长,这支武装实际控制在郭清典、芦俊堂、杨世范、俞殿昌等人手中。
有六个大队,外加宝清分队,共有2200余人。
9月密山县临时伪政府建立。
县长张德一,副县长李云武,公安局长刘贯时,他们到处筹集粮饷为郭清典土匪武装服务。
12月6日土匪郭清典邀请国民党合江党部派员及回绍先、关明哲(二人均系密山县国民党组织负责人)在东安火车站(现密山站)秘密举行筹建国民党东安地区党部会议。
郭清典、回绍先妄图在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控制东安地区,等待国民党接收。
12月中共合江省委派白如海担任中共东安地委副书记,他到达东安市后,在苏军驻东安市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兼翻译李希才帮助下与土匪郭清典、杨世范谈判接收东安地区问题。
由于郭匪坚持等待国民党派大员前来接收的反动立场,进行阻挠,谈判失败。
1946年3月上旬中共东安地委派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干部梁定商为中共密山县委书记兼虎林独立团政委。
3月23日中共密山县委书记兼虎林独立团政委梁定商和虎林独立团团长常永年、李希才(已回国工作,为便于工作对外仍称苏军卫戍副司令兼翻译)一同到达东安市。
3月24日梁定商、常永年、李希才在东安市北大营苏军驻东安市苏军卫戍司令部同司令德格切夫举行会谈,表明了我党接收东安的意向,取得了苏军的支持,并着手筹建武装。
3月合江省最大的土匪头子谢文东率300余人从勃利流窜到密山县哈达河、半截河等地,开始与郭清典、杨世范、赖明发勾结。
4月6日牡丹江军区三支队司令员肖荣华、政委谭文帮率十七团从宁安到达鸡西。
4月8日牡丹江军区三支队警卫团在王景坤团长率领下进驻密山县平阳镇,全团3个营,1700余人。
4月13日拂晓,王景坤警卫团突袭密山县永安土匪杨世范部,战斗持续一小时,歼灭土匪百余人,俘虏30余人,王景坤警卫团驻守永安车站和永安村。
4月15日我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吴亮平(吴黎平、吴仁衡)从宁安县张闻天处由警卫部队护送到达鸡西,准备在苏军回国后接收东安地区。
同日土匪郭清典率500多匪徒偷袭我王景坤警卫团团部驻地密山县永安火车站,战斗非常激烈,我增援部队投入战斗后才打退土匪,活捉郭匪部下20余人,毙敌30余人,缴获步枪58支,我三营尹连长在本次战斗中牺牲。
4月16日王景坤警卫团在密山县半截河刑家大院与土匪祁少武、赖明发部交战,我军据有利地形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击毙土匪30余。
4月17日王景坤警卫团突袭半截河南祁少武、赖明发匪部成功,消灭土匪200余人。
4月20日王景坤率全团偷袭密山黑台郭清典匪窝扑空。
4月25日王景坤警卫团近2000人进驻东安市。
4月为消灭盘踞在密山的各股土匪,苏联红军驻东安市卫戍司令德格切夫、副司令兼翻译李希才签署命令,命令密山一切武装必须接受苏军检阅,看是否具备接管密山的军事能力。
检阅前郭清典、祁少武等大股土匪逃跑。
检阅时只来各区村小股土匪武装,当场被苏军缴械,土匪头子高白金声、孙福臣当场被苏军扣押。
4月常永年率虎林独立团600余人由虎林出发,在兴凯击败芦俊堂700余名匪徒的阻截之后,进入东安市。
4月东安工作委员会干部配齐,主任梁定商,秘书长孙冀晃,财政部长江汉,工会主席李智斌,虎林独立团长常永年兼任公安局长,在苏联红军支持下组建了东安工作委员会公安大队,李希才担任公安大队长,延安来的军事干部刘荣任指导员,下设两个连,共270余人,全部苏式装备。
东安工作委员会在东安市张贴接收行政事务的布告。
4月27日苏联红军撤回国内。
5月3日土匪郭清典率队在黑台屠杀群众8人,重伤6人。
5月10日土匪头子谢文东在密山平阳镇维持会大院内召开东安地区土匪头子会议,成立东安地区攻城联合指挥部,谢文东担任总指挥,负责攻打鸡西;郭清典担任副总指挥,负责攻打东安市,调中央军东安地区保安总队宝清分队长俞殿昌率部进驻密山兴凯,对东安市形成包围之势。
切断了牡丹江军区三支队王景坤警卫团与鸡西三支队司令部之间的联系,土匪们紧张的集结兵力,大肆鼓动宣传,还都配戴了“精忠报国”臂章。
5月13日土匪郭清典、芦俊堂、祁少武、曹本初、俞殿昌等在密山黑台召集会议,进行攻打东安市的作战布置。
5月15日拂晓,土匪芦俊堂、祁少武、曹本初、俞殿昌等部在郭清典指挥下向东安市发起攻击。
土匪指挥部设在东安市西郊连珠山主峰,土匪攻城部队拥有7门迫击炮,大批掷弹筒,几十辆汽车组成的运输大队,还有骑兵中队、便衣、侦察中队。
担任主攻的土匪头目都是国民党在中条山作战被日军俘虏的军官、士兵,实战能力强,一些头目都毕业于国民党军官学校。
土匪队伍投入作战的达1700余人。
我军警卫团王景坤团长担任作战总指挥,参与指挥的还有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吴美帮、梁定商、王绍鑫、李天光,还有刚刚从苏联归国的李希才及常永年。
王团干部除部分老红军之外,大都是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虎林常永年独立团骨干都是八路军一二O师抗战被俘人员,李希才公安队抗联失散人员及青年学生较多,我军指战员都具有军事指挥经验和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战士素质较好。
我方投入部队达2000人。
大批匪徒从东安市西南、正西、西北在炮火掩护下蜂拥而入,土匪拼命向市区逼进,在我军猛烈炮火打击下仍频频向我军阵地发起冲锋,几次短兵相接,互相厮杀,正面进攻的匪徒伤亡很大。
我军集中炮火袭击连珠山主峰,打散了土匪指挥部。
土匪便衣队是一伙敢死队,凶悍顽强,又都熟悉市区北大营地形,他们摸到我作战指挥部附近和我警卫部队发生近战、巷战,整个作战持续到下午四点钟,土匪开始败退,李希才率部乘火车头追打到连珠山火车站,大部土匪乘汽车逃回黑台老巢。
东安保卫战击毙土匪50多人,俘获土匪80余人,我军30多名战士伤亡。
5月中旬东安市保卫战后,我驻东安市部队主动出击了盘踞在兴凯的俞殿昌匪部,偷部逃回宝清;主动出击盘踞在黑台的郭清典匪部消灭土匪百余人,使郭匪在黑台不敢轻易出动。
出击黑台时,我王景坤警卫团一营长赵桂连、大胡子连长(朝鲜族)光荣牺牲。
5月24日晚王景坤团长,吴美帮政委率警卫团奉命调回鸡西,东安市由梁定商、常永年、李希才留守。
警卫团途经密山二人班时,遭到土匪王希武(王败火)袭击。
5月25日晨郭清典、芦俊堂、杨世范、祁少武等土匪率部乘车攻占东安市,国民党密山县党部书记回绍先参与这次行动并起重要作用。
由于敌从我寡,中共密山县委书记、东安工作委员会主任梁定商根据中共东安地委书记吴亮平“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的指示,从东安市撤到密山县城(现知一镇)。
郭清典、杨世范土匪紧追不放,梁定商指挥虎林常永年团、李希才公安大队与数倍与我的土匪交战,多次打退土匪的冲锋,最后,因敌强我弱,被迫放弃密山县城。
梁定商、李希才率公安大队转移至鸡西,一部经当壁镇进入苏联境内,常永年率虎林独立团撤回虎林。
此时,东安市、密山县城完全被土匪控制。
5月26日几次作战,王景坤警卫团朝鲜族战士,作战勇敢顽强,朝鲜族军民主动为我军提供情报、粮饷,给土匪造成很大伤亡,他们怀恨在心,郭清典率匪徒占东安市,杨世范率匪徒占密山县城,土匪对我朝鲜族同胞进行了血腥屠杀,60多位同胞惨遭杀害,后来能查到姓名者达36人。
在东安火车站东南掘了我军赵桂连营长、朝鲜族大胡子连长的墓并碎尸,以发泄对我军的仇恨。
同时,在东安市枪杀我公安战士5人。
国民党密山县党部书记回绍先为匪首郭清典、杨世范、芦俊堂、俞殿昌、陈士芳、祁少武起草了《给曾经参加八路军工作的同胞们和朝鲜人民书》,在东安市和密山县城张贴,他们蛊惑人心,要市民们“为国效劳”,对我军进行大肆攻击和漫骂,为其残暴屠杀我无辜同胞进行诡辩,其反动气焰甚为嚣张。
他们还任命土匪刘志国为东安市卫戍司令,土匪改编为三个师,郭清典任一师长,杨世范任二师长,芦俊堂任三师长。
6月13日牡丹江军区三支队警卫团和鸡宁县大队收复密山县平阳镇,俘匪团长毕星魁,参谋长关荣久以下百余人,缴获步枪百余支。
6月16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布命令,划分了各主力部队和各军区的剿匪区域和后方根据地工作区域。
山东二师和三五九旅置东安地区各县、市,把东安地区划分为第一个后方根据地,任三五九旅旅长刘转连兼任合江省军区副司令,三五九旅政委晏福生兼任合江省军区副政委,由刘转连旅长统一指挥牡丹江军区三支队、虎林独立团、东安市公安大队、鸡宁县大队等武装肃清东安地区之匪。
6月17日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命令,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七一九团、骑兵团15000余人在刘转连旅长、晏福生政委的率领下乘火车从阿城出发进入合江省剿匪。
6月20日中午,我东北民主联军第三五九旅主力部队乘火车抵达密山县永安火车站,刘转连旅长,晏福生政委与中共东安地委书记吴亮平、牡丹江军区三支队司令员肖荣华、政委谭文帮共同研究作战部署。
晚,三五九旅司令部在密山县永安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谭文帮政委详细介绍了东安地区匪情,会上宣布了刘转连旅长的作战命令,三五九旅主力部队担任主攻,七一九团、骑兵团沿铁路线攻打黑台、连珠山、东安市之土匪;七一七团迂回密山县裴德切断土匪逃往宝清必要之路;三支队警卫团、十七团、虎林独立团,由谭文帮指挥负责肃清穆棱河南线之匪。
6月21日凌晨,我军主力部队及地方部队近2万人分别从密山永安、半截河出发,南至中苏边境沿线,北至完达山纵深的广阔地带向合江省当地人数最多、匪势最大的郭清典匪部发起总攻。
同日我穆棱河南线部队在二人班、三梭通和土匪交战,穆棱河北岸我三五九旅七一七、七一九、骑兵团在黑台、东八方高水村(现连珠山乡东方红村)连珠山主锋与土匪交战,在我猛烈炮火攻击下消灭了抵抗之匪,我军奋勇追击,郭清典等土匪乘汽车、骑马、徒步向宝清方向逃窜,大部土匪逃跑中溃散上山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