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

特别说明

本书严格按照该复试笔试科目最新考试题型、试题数量和考试难度出题,结合历年复试经验整理编写了复试五套终极预测模拟题并给出了答案解析。该套模拟题涵盖了这一考研复试笔试科目常考试题及笔试重点试题,针对性强,是考研报考本校复试笔试复习的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一) (4)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二) (10)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三) (14)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四) (18)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五) (21)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一)

说明:本书由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综合题

1.卫星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取卫星信道的单程传播时延为0.25s,每一个数据帧长都是2000bit。忽略误码率、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信道利用率:(1)停止-等待协议。

(2)连续ARQ协议,且发送窗口等于7。

(3)连续ARQ协议,且发送窗口等于127。

(4)连续ARQ协议,且发送窗口等于255。

【答案】卫星信道端到端的传播时延是250ms,当以1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发送数据时,2000bit长的帧的发送时延是2ms。用t=0表示开始传输时间,那么在t=2ms时,第一帧发送完毕;t=252ms时,第一帧完全到达接收方;t=502ms时带有确认的帧完全到达发送方,因此,周期是502ms(确认帧的发送时间忽略不计)。如果在502ms内可以发送k个帧(每个帧的发送用2ms 时间),则信道利用率是2k/502。

(1)停止—等待协议时,此时k=l,信道的利用率为2/502=1/251。

(2)时,信道的利用率为。

(3)时,信道的利用率为。

(4)时,可以看出,也就是说,第一帧的确认到达发送方时,发送方还在发送数据,即发送方没有“休息”的时刻,故信道利用率为100%。

2.如下图所示为一个TCP主机中的拥塞窗口的变化过程,这里最大数据段长度为1024字节,请回答如下问题:

(1)该TCP协议的初始阈值是多少?为什么?

(2)本次传输是否有发生超时?如果有,是在哪一次传输超时?

(3)在14次传输的时候阈值为多少?

(4)在本题中,采用了什么拥塞控制算法?

【答案】(1)该TCP协议的初始阈值为16KB。最大数据段长度为1KB,可以看出在拥塞窗口到达16KB之后就呈线性增长了,说明初始阈值是16KB。

(2)该TCP传输在第13次传输时发生了超时,可以看到拥塞窗口在13次传输后变为1KB。

(3)在14次传输的时候拥塞窗口变为12KB,可以看到在之后的传输中,拥塞窗口到达12KB 之后呈线性增长。

(4)采用了慢启动的算法,因为可以看到在发送失败后拥塞窗口马上变为了1KB,而且阈值也变为了之前的一半。

拥塞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3.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答案】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下。

①根据网络的交换功能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②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树型网、总线网、环型网、网状网等;

③根据网络的通信性能可以分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网络;

④根据网络的适用范围与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⑤根据网络的使用范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4.现在要在光纤上发送一个计算机屏幕图像序列。屏幕大小为像素.每个像素24位,每秒60幅屏幕图像。问需要多大的带宽?假定每赫兹调制一个比特,那么对于中心波长为

的波段,这个带宽所对应的波长范围有多大?

【答案】数据速率是,即442Mb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