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1]

《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1]
《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1]

读完《世界文明史》,我更相信一句话:“历史是人的创造”,这句话包含着两个意思:首先是表层的,就是说历史是人类曾经的活动记载;其次历史是包含着历史学家的主观感情,是他们的精神创造。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理出人类的发展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知未来,可以与现实对话,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问题。

人类的文明是复数而非单数,因为历史上有太多的文明,究竟有多少个,连历史学家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么到底为什么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文明会不一样呢?这本书里这样描述: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理的差异,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埃及由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而不必去支付自然,在他们的处世之道中充满了顺从自然的思想。由于这种顺从自然的思想,埃及人热爱现实生活,也希望这种生活永远延续,而当生命结束时,他们会希望有来生,于是他们创造了金字塔、木乃伊等等。我认为这个原因造成了早期的人类文明之间的差异,但是却不是后来晚些时候的差异来源,因为随着人类的发展,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地理的差异。那么当人类发展那种境地,有时什么继续造成人类文明的差异呢?答案是随着人类发展,人们克服空间的障碍,开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这样在互相学习中就会形成新的文明。这新的文明就相当于是已存在的不同文明的组合,但是不同的新的文明是由不同的旧的文明组合而成的,这就是差异来源。如现代西方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希腊、罗马和希伯来宗教的组合。但世界上没有其他那个宗教也是这三者的组合,这就是差异。最后这种一开始的小的差异不会给予不同的文明以不同的历程、不同的经历,从而把这种一开始小的差异无限扩大,从而真正的形成差异巨大的文明。

读这本书,使我对几个文明非常感兴趣。下面将一一讲到。

首先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明,一开始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并且苏美尔人是世界上最早系统的使用文字的民族,除此之外,苏美尔人也是世界上许多早期生活常用品的最早发明者,比如车轮、历法。说到历法,苏美尔人在那时的历法里就有了瑞年的说法。早期的文明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宗教,苏美尔人也不例外。苏美尔人的宗教史一种多神崇拜,他们认为范式自然界的万物都具有神性,为此他们还搭建了吉古拉特等大型的神庙,城市也是以这些神庙为中心建立。苏美尔人也非常热爱艺术,他们的生活用品,即使是最常用的也会被制作的非常精美。苏美尔人还是学校的最早创造者。可见苏美尔人的文明程度在当时是很高的。但是,为什么他们会穿凿出文明程度这么高的文明呢?这一点,书上没讲到。我想既然是早期的文明,那么按照上面所说的理论,原因肯定就是地理因素了。那么到底和地理有什么关系呢?首先尼罗河环境并不好,因为多灾多难,人们对死亡就是司空见惯,这样他们就不会像埃及人那样重视来生,只会更注重今生,于是造成他们重视眼前的利益和现实的生活。他们的城市外面有先进的蓄水池,可以保他们安然无忧;他们的贸易很发达,因为人们享受生活需要很多的物品交换;他们没什么军事活动,因为他们觉得不需要,只需要享受当前安逸的生活。所以后来苏美尔人的地方很容易的就被闪米特人“占领”了,但是这是由于苏美尔人的这种先进的文明使得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一件事情发生了:落后的民族用武力占领了先进文明,但是在文明本身上,终究是落后的民族被先进的民族占领。后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进程到古巴比伦时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当数《汉莫拉比法典》,这部法典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美尔人的文明的不断延续。我们可以从苏美尔文明里得到什么启发呢?我觉得最主要就是,要居安思危,要重视军事的发展。就如后来的希腊,虽然文明程度很高,但是最后还是被亚历山大占领了。

其次就是希腊文明,很多人肯定对希腊文明很熟悉,因为当今西方的思想流行于世界,而希腊文明是它的一个重要根源。早期,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之后形成了雅典和斯巴达来年各个风格迥异的两排城邦。斯巴达是寡头政治,就是封闭式管理城邦,所以斯巴达的文明程度在公元前6世纪也是停滞不前。那么为什么斯巴达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由于是早期文明,环境因因素起很重要的作用:斯巴达周围群山环绕,环境相对封闭,有点夜郎自大的

现象,也较少受到邻邦城市发展的影响;斯巴达尚武使得他们向外扩张,就不得不一直保持他们在军事上的领先优势,由此统治者把人分为几个级别,武士在这个级别划分中拍到相当高的地位,分别是:公民即武士、边民和奴隶;斯巴达也缺乏一个有政治权利的中产阶级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这样这个斯巴达国家就是一个超级军营,全国实施军事化管理。

而雅典的发展确实另外一个轨迹。雅典的社会分为三个等级:公民,不是武士、外来人口、奴隶。雅典规定,奴隶主一定要善待奴隶,不能虐待奴隶,也不能随意杀害奴隶。其实我们说西方受希腊文明影响很大,这里所说希腊文明其实就是指雅典城邦的文明。雅典在当时是一个很民主的地方,而雅典是在经历了四个阶段后才慢慢走向民主的。这四个阶段是:德拉古的改革、Solon改革、比希特拉图改革和克里斯蒂尼改革。雅典民主是希腊后来的民主政治的缩影,它在城邦范围内实现了公民的民主,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的重要官吏由公民选举产生,收到公民的监督,并有不太长的任期。大多数的普通官员和陪审员有抽签产生,面向所有公民。各种权利之间有制衡。就是这些原则也行了以后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当然这些不是说希腊的民主制度就是完美的,比如雅典民主制度把妇女完全排除在外,这不得不说是不足之处。

提到希腊,除了政治,不得不提的就是希腊的艺术。希腊的艺术最具有影响力的当数起其神话故事。希腊艺术里大量呈现神的形象,表现神就是为神服务,是对神的敬仰。希腊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样崇拜多神教,甚至还有厕所神。但是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不同的是,希腊神之间是有很密切的联系的,不是互相孤立的。希腊诸神就是通过这种神话来编制的。希腊神话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神被人化,神具有人的一切个性,包括贪欲、性欲等等,神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另外希腊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和气它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对神很虔诚,但是并不狂热,这一点可以由此证明:祭祀在他们的社会里地位不是最高的,祭祀活动在他们的生活里也不占多少分量,但是他们很虔诚。

另外一点就是希腊的思想和艺术。希腊古典时期思想上的主要成就其实就源于那几个名人: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学生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提倡民主,这点可以从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看出。另外希腊的艺术成就也是相当的惊人,他的建筑、雕塑在今天看来都是无价之宝。

这是早期的文明,体现出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几乎是零。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其文明程度之高,令人不可想象。下面我将提到,由于文明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文明。

罗马帝国可以说是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帝国之一了,由亚历山大大帝横扫出的帝国,把地中海变成了国家的内海,融合了世界几乎所有的文明因素,包括东方。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希腊文化的扩展,因为亚历山大从小受到亚里士多德的教诲,对希腊的文化认同感很强,随着他的全世界的征程,希腊文化也就传到了几乎全世界。这其中希腊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在默默的改变,在默默的融合。由此产生出罗马帝国的文化,大融合的文化,这是人类文明个一个新的伟大阶段,标志着人类大规模文化交流融合时期的到来。在文学、艺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法律和科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各民族的融合中基督教也在这一时期诞生,并在罗马帝国里发生着重要的演变。

这是真正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促成了罗马帝国的兴旺。但是由于罗马帝国从全世界各地挂搜来的财富太多了,使得罗马人原本纯朴的生活作风完全改变,最终拜倒在金枪的足下,而日益腐朽,最终被打败。其实历史上总在进行着这样的更替,中国就是最好的例证。开朝总是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东西总是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所需,而旧的东西的危害就在不断的积累,渐渐的这种危害使得社会承受不起,这时这套旧的制度就会被先进的另一套制度所取带,而这期间往往会伴随着流血的斗争。

谁也左右不了历史的前进方向,每个人只能顺应历史潮流,并作出自己的努力。如果你看清了历史的这个潮流,你将会留名;如果你看错了历史潮流,那么你只会被抛弃。就如中

国古代的朝代更替,往往是农民起义军先上,而农民起义军要靠一个领袖来振臂高呼以云集之,但是什么时候高呼,这有很大的学问。有的人时机选择正确,成功了;有的人选择错位,结果肯定只会是被送上断头台,人们也不会记住他们。我们记住的人,他们是成功的。但是不要忘记,在他们之前或之后肯定也有人干过和他们一样的事情,只不过时机选择正确的才活了下来,我们才能知道,才能记住。所以,学习历史的目的就在于明白这些道理,并付诸于实践!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城建大厦项目部的张玉姣,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

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有选择地行",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的关系,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1 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记载了从史前前史到战争前的清朝。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在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探索的历程。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可原始生物出现在地球已有33亿年之久是由黄帝统治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火是由北京猿人发现的。由西侯度村发明的西侯度文化。 紧跟着就是家天下时代的夏朝,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首领大禹死后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有奴隶制的社会。夏朝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了471年,可以说如果没有夏朝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的文明历史。然后夏朝被商朝所灭,商人传说是帝尧之子的后代。 由汤建立的商朝经历了317代31王直至被周所灭,商出现了刑罚、监狱、农业、手工业,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物和早期货币,还发现了甲骨文,商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的位置。我知道后面就是周朝,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大变各时代和战国时期。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他历经了八百多年。而后东周六国涌现了很多人才,给中国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大文学家教育家孔子,老子等都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秦国、汉

朝、东汉、三国时期、晋朝等历朝历代都有在推动着中华民族前进。 我知道了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修建了万里长城、知道了刘邦建立了汉朝,还有杰出人才司马迁写的《史记》,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三国时期,也有许多杰出人才比如诸葛亮、司马懿、曹植、孔融等。还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宋朝诗人王安石、司马光、朱熹,书籍《宋词》。画家李松年。元朝是由蒙古人统治的吴承恩的《西游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清朝英雄郑成功,蒲松年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慈禧太后与洋人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硕大的北京城留给了外国人、洋鬼子还有战争,都是我们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的耻辱。从历史文明萌生的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八国、宋、元、明、清,我们的祖先以亚洲东部这块神奇的土地为舞台,演绎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我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一定好好学习,把五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2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我为了进一步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便翻开了《中国通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五千年历程的风风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荒古时期,下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

心得体会-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精品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海北中支谈岩莹 在12月初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团委"悦读"活动第三期书单新鲜出炉后,看完书单后被《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本书深深吸引,便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它的厚重与华丽惊到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选用了最具中亚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的纹饰,华美绝伦又极具品味,来展现丝绸之路上中亚、中东各民族独有的宗教和文化特性,如果用一句成语形容它,我想一定是精妙绝伦。 说起丝绸之路,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读书时候。 个头儿不高的历史老师一遍一遍在讲台不厌其烦地讲述丝绸之路,并不忘再三叮嘱同学们一定要牢记,这是考试必考内容。 于是,我和同桌默默在书本上打一个星号,算是做记号。 然后晨读的时候开始阅读背诵。 那时所了解的丝绸之路是狭隘的,大多仅限于课本。 它是这样定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但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你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南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

(完整版)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千年一叹》让我的思绪跟随着它横贯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听着李白的歌,寻着屈原的梦,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顾问名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哀乐。“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它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的时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缘由,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了生命。这个以世界屋脊作门槛,以千年冰雪作门楣的泱泱大国,正以磅礴的气势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它深邃古老却又充满活力,

《菜根谭的智慧》读书笔记

《菜根谭的智慧》读书笔记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止地摆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动,牵动着世纪轮回,孕育出世界的生生不休。满满的历史,曲折委婉。跌跌宕宕的人类历程凝聚成一股泛着沧桑的厚重,沉甸于岁月的长河。在时光潮水的撞击下,迸射了一个个光彩四射又神态迥异的人性世界。深情演绎着古今中外一幅幅波涛壮阔的画面。 一捧上《菜根谭的智慧》,我便爱不释手,书中作者以独特创新的题材与人生紧密相联系,道尽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原汁原味,朴素浓郁。无怪乎自己在每阅读完一篇后总能收获一种十分微妙的情感体验——对人生的追求,对智慧的向往。一个个故事酝酿着一坛坛美酒,美酒中又融入了种种人生的滋味。 情绪人生 人,生存的过程应该是自己与自己不断挑战的过程,是我们从母体分娩出来的那一刻开始,自己就应该不再属于别人而属于自己了,肩负起自己培养自己,解救自己,为自己作丈的责任,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便是人生的智慧。 古人云:“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驱其气,心平则外横不侵。”遇到大事,人往往会有紧张冲动的情绪,俗话说:凡夫临事,即迷,非事物迷人也,

自己作祟。只有战胜心魔不轻易随外界环境影响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曾听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去拜访好友恒寂禅师,正值酷暑,白居易走到禅师处所时已经汗流浃背,一抬头便发现禅师冥然兀坐,端坐于蒲团之上,面容平静毫无不舒之意。白居易非常惊讶,好奇地问禅师:“禅房如此炎热,为何不换个清凉处所?”禅师答道:“天气很热吗?”白居易于是有所悟,当机赋诗一首: 人生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老子有云:自制则强。是的,竞争的社会里更需要我们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懂得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于他人是给予一份公道,对于自己则是一种智慧,它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成功人生 有人曾问我,怎样的人生是成功的?听罢,满心迷惑,无法回答,翻卷沉思,我在书中有了一份答案——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这才是人生的成功。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战败,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不畏失败,不但仍保持称霸天下的志向,更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毅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问鼎天下。 失败乃兵家常事。对人生而言,成功和失败又何尝不是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_读后感.doc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_读后感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一) 《世界文明史》一书将第二次布匿战争写史诗一般。很享受八这一章看完了。 汉尼拔在九岁时候,就被父亲名将哈米卡尔带到巴力神面前,让他发誓,不要忘记向罗马复仇。我难以想象,邪恶巴力神面前还有如此集智慧、坚定、美德于一体完美人。而迦太基则是败坏、贪婪过度,一如他们在迦南。 汉尼拔26岁离开父兄经营新迦太基(西班牙),带着4万名士兵进入意大利。在征战15年中,他战无不胜。或者说,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取得了所有可能胜利。 但是,汉尼拔没有攻克罗马。罗马有几十万可以动员兵力,但他始终只有四万士兵而已。由于迦太基贪婪和惧怕,他几乎没有得到来自母国任何援助。 汉尼拔没有失败,他靠自己意志品质在意大利坚守。但是他祖国和迦太基都遭到了罗马打击。45岁他返回迦太基,失去了很多部队,然后在对抗罗马时战败。 57岁汉尼拔在迦太基想要除掉他时候去了东方安条克,继续与罗马为敌。但是安条克还是失败了。他又逃往克里特,但是仍然是罗马孜孜不倦想要获得人。最终他来到了黑海南岸城市,那是当时希腊化世界尽头了。罗马人仍然不放弃抓到他,最终汉尼拔在67岁时候为了不落入罗马人之手,自杀。 迦太基为什么失败?作者杜兰特看清楚:这是自由人罗马对雇佣军迦太基胜利。罗马人富有爱国心、团结、沉着,而迦太基则堕落败坏,甚至赔款时候还要克扣百姓钱款。战略重要吗?当然。但是战争背后总是民族性格对决。过去如此,现在还是这样。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二)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起源,世界文明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文明理论。 按照时期划分世界文明史可以分为上古前期上古中期上古后期古典时期中古时期 近代前期近代后期当代前后。古典时期随着中东列国争霸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波斯人也在远征希腊中遭到毁灭性打击世界文明中心由中东逐步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进入中古时期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爆炸般崛起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是公元7―8世纪,穆斯林统一国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行动。在这其中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场影响着人类文明战役――西亚弯刀。在这场战役中阿拉伯远征军征服北非迦太基和摩洛哥。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灭亡了西哥特王国占领西班牙。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统治者计划初战告捷,他们欣喜若狂。于是他们目标已经不仅仅只是原来君士坦丁堡。而是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阿拉伯统治者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将欧洲基督教世界“异教徒”彻底纳入自己宗教势力范围。整个西方文明再次面临来自东方亚洲文明威胁。这是欧洲自公元452年匈奴人入侵后再次遭到最严重威胁!()整个西方世界再次面临生死存亡考验!在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统治者看来,这是轻而易决。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进入“异教徒”心脏罗马城去参观。可他们没有想到是,他们入侵迎头碰上了一个在欧洲地区新兴强有力对手。这个对手是阿拉伯人以往所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强大对手就是当时西欧高卢地区正在崛起由日尔曼族法兰克人建立――法兰克王国。法兰克是欧洲日耳曼族一支兰克历史上一代英雄克洛带

读书笔记-历史

经典中的经典---《全球通史》 作者介绍: L.S.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StavrosStavrianos)(1913—2004),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1913年生于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在克拉克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西北大学的荣誉教授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博士曾因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荷亚去世。其作品除《全球通史》外还有:《1815-1914年的巴尔干各国》、《巴尔干联盟:现代巴尔干统一运动史》、《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现代人的史诗》、《人类的全球史》、《希腊:美国的困境和机会》、《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即将来到的黑暗时代的前途》、《全球历史:人类的过去和现在》、《全球分裂:第三世界充分发展》 写作背景: 《全球通史》(AGlobalHistory)是作者近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之一,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 共有7个版本。由于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 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本书一经问世,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该书原文厚达一千余页,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多极世界相待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本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本书吸收了近二十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并以较大篇幅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历史,故全书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

人生的智慧读书报告(北京大学思修作业

《人生的智慧》浅析与随笔 【摘要】 叔本华的哲学直透事情本质,深刻、冷峻、毫不妥协,与常人肤浅、颠倒、虚妄的世界观格格不入。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以为的悲观意味,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本书取自《附录与补遗》,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作者在本文中初用叔本华的理论,对几个错综复杂而又众说纷纭的话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人生的智慧》;叔本华;生存;好;快乐与痛苦 一、理论基础 根据叔本华的理论,意欲是这个世界的本源,它超越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以外,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目的;它盲目、不顾一切地争取客体化。我们这个存在与时间、空间、遵循着因果律的复杂多样的现象社会就是意欲的产物和表现,是意欲在时、空中的客体化。由于意欲在客体化的过程中遵循着个体化原理,以及存在于现象世界中的具体、单个组成部分的意欲各自为战,为生存、发展而努力;在现象界中,这也表现在低一级的形态向高一级的形态的争取、斗争之中,所以,意欲客体化的过程是一场永恒的、无目的的斗争和发展;它与痛苦和灾难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二、对于生存的见解 叔本华认为:我们依赖于这一生存,就是因为这一生存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渴望看到这一生存能够永远地延续。[1]但是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的观点,或者说,我希望提出我的反对意见,我认为,为了死而活着,这才是世界的真理。有限之物才是生命,活着和生命是一样的,因为有死亡,人才能感受到生存。人终有一死。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呢?意义呢?你是明知故问,那些不过是幻想而已。没有死的积累就算不上人生,只是单纯的经验而已。 世上本没有错,说的人多了,也变成了错。 ——我的日记[2] 三、对于“好”的评判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 板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海北中支谈岩莹 在12月初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团委”悦读”活动第三期书单新鲜出炉后,看完书单后被《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本书深深吸引,便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它的厚重与华丽惊到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选用了最具中亚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的纹饰,华美绝伦又极具品味,来展现丝绸之路上中亚、中东各民族独有的宗教和文化特性,如果用一句成语形容它,我想一定是精妙绝伦。 说起丝绸之路,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读书时候。个头儿不高的历史老师一遍一遍在讲台不厌其烦地讲述丝绸之路,并不忘再三叮嘱同学们一定要牢记,这是考试必考内容。于是,我和同桌默默在书本上打一个星号,算是做记号。然后晨读的时候开始阅读背诵。那时所了解的丝绸之路是狭隘的,大多仅限于课本。它是这样定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但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你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南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它不仅塑造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读完这本书,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世界的运作,并从中学习到很多令人深思的道理。它不仅是一部世界文明史,更是一部哲学史。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历史,激发读者重新探索和了解世界的欲望。这部世界史更加具体,所描述的史实更加深刻,历史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村已经形成,全球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各方面的链接会越来越紧密,彼此尊重,合作共赢才是长久相处之道。作者也提出:”未来还要面对很多挑战,如:气候变化、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短缺、权力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等等”.这对中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历史的洪流中,中国只有自身富强了,才能担起引领的重任。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想我们在为我们的国家逐渐强大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应从自身做起,从生活工作的点滴做起,加强自身修养,积极投入到这伟大的事业中去。 天空之境读后感 《天空之境》是我近来阅读的书籍中,感触最为深刻的一本,深深的感谢Wini,希望你能知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其实,现在的我大多数时候,都很浮躁,容易动怒,别人的一点点不顺心意,就会让我暴跳如雷,伤害了别人却也伤害了自己。很容易就和别人产生了矛盾,甚至对峙,总觉得别人不够好不够懂事。隔阂越来越大,越来越冷漠。

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阿拉伯文化,还是希腊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光彩夺目的明珠,这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也是共同的骄傲,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的信息工具,文字是它的载体。总是好奇古代的文字到底是怎样的,有蕴涵着怎样的秘密;总是想看看甲骨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什么样子,通过查看资料和图片终于可以近距离了解他们,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小时候好奇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只可以这样表达想法,为什么有那么多好看的不同字体,像隶书、楷书、行书。大了又看到不同国家的字体,看着就猜想是不是用它的人也在小的时候和我一样对自己国家的文字充满好奇。一个个充满离奇色彩的故事,伴我们度过美好童年;一个个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前行;一件件在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成果被记录下来,助我们闯过一个个难关,过上更好的生活,心得体会《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有着文字的陪伴,生活就充满了色彩。人总是想住在按自己的想法设计的地方,不时会想像自己会住在不同风格的地方。住的只有一个,但是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可是可供参观的建筑物有好多,都有代表性的建筑,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但是还有一些建筑,像埃及的金字塔、雅典的卫城、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让人感受到庄严的氛围。这些建筑的存在就是不同时代的审美观的体现,可以助我们更好了解那个国家。西方文化绘画中有着各种不同的派别,也都有各自最杰出的画家。通过鲁本斯可以体验到对生命的活力的礼赞;通过华托可以感受一下浪漫,悠闲的快乐。东方同样也有着杰出画家,像吴道子,张大千等。从各种画中,细心观看,细细体会,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还可以同时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徘徊在各种色彩中,让生活不再单调,不再那么呆板,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不是买几本关于绘画方面的书看看,有条件就看看画展,也是乐事一桩。文字,建筑,绘画都只是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小小部分,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了解的地方。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当一个人面对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学习这本书就是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同时,为自己国家拥有灿烂文化而自豪的同时,也了解他国的文化,更好的了解他国的一切。历史的天空何其辽阔,我们要尽力去飞翔,留下自己的寻找痕迹。

科普读物植物记读书笔记

科普读物植物记读书笔记 植物记是法布尔写的。那么,来看看精心为你整理科普读物植物记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法布尔植物记》通过法布尔向孩子们讲述故事的形式来讲解植物。不仅从科学角度对植物世界进行观察和研究,还通过他卓越的观察力反映了各种植物不同的生存状态。法布尔在用亲切慈祥的口吻向我们讲述植物故事的同时,还告诉人们许多人生的智慧,留下了字字珠玑的文字,仿佛将植物作为文学或哲学对象来描绘。法布尔的《植物记》比任何一本植物读本都来得特别。 科普读物植物记读书笔记篇二这学期我阅读了一本名叫《植物记》的科普读物,从中了解到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关于植物的小秘密。作者法布尔是一名法国植物学家、昆虫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在动植物界有着很深的造诣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代表作有:《植物记》、《昆虫记》。这本书,我花了一个多星期才读完,知识面非常广,非常丰富。我要考考读者几个关于植物问题:1. 植物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是种子。沉睡中的胚芽就在种子里面,他的周围被丰富的营养所环绕。2. 猪笼草的罐子中积满了液体,是雨水?还是露水?答:都不是。这种液体可是具有强酸性的消化液。3. 动物到了晚上需要睡眠,植物也需要吗?答:虽然从外表上看,无论是忙碌的白天,还是无所事事的夜晚,植物都是一个

样的,但事实上植物也是需要休息,需要睡觉的。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睡觉。像橡树、老虎刺、月桂树等叶片强壮的植物是不需要睡眠的。4.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上会有那么多气孔呢?因为气孔要做的事特别多,特别重要。气孔是吸入与呼出空气的进出口。但气孔也不仅仅是用来呼吸的,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体外。这本书,使我沉浸在充满神奇的植物界中;这本书,使我成为了一个大脑里充满知识的“小植物学家”!我衷心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科普读物植物记读书笔记篇三每个人都会好奇吧。为什么世界上的人并不都是健康的,对于这点,建议用法布尔观察大自然的结论来解释。就像丁香的胚芽因为生长能力的不同,吸收的养分不同一样,根据个体的不同,人的健康也不相同。按照法布尔的说法,我们可以把人类看做丁香树,而我们就是丁香树上的胚芽。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丁香树上面的胚芽,只要默默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特别美丽。 植物记读书笔记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四库全书读后感(一) 浩瀚如海的中华典籍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博大宏丰的宝藏之一。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世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文献典籍,其中“千年巨制,文化渊薮”的就是《四库全书》。 在这本《四库全书》中既有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变迁,又有帝王将相的经世谋略;既有先贤圣人的处世之学,又有勇将谋臣的文韬武略;既有发人深省的传奇故事,又有耐人寻味的警世妙言。 《四库全书》里的每个句子都能给人以启迪,譬如: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以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其意就是说:诚,是自然完成的;道,是自己形成的道路。诚,贯穿于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了万物。所以,君子把诚看作是高贵的品德。诚,不是完成自身就完了,而是使万物都得到完善。完成自己的修养就是仁,使万物得到完成就是智,仁和智是天赋的美德,综合了成己,成物的内外规律,因此经常实行无不合适。 其实,这本《四库全书》的目的就在于让读者了解和欣赏到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粹,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在。往往一个简短的句子,都能让我们顿悟!合上书本,再在心中回想一番,古人的话语不

无道理啊!句句都是精髓。 总之,这本《四库全书》能让我们饱餐一顿,这的确是一道精妙的文学大餐! 四库全书读后感(二) 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这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面对林林总总的语文知识,学生往往感到困惑与无奈。 《四库全书》以小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综合能力及知识为基础,构建了字词库、语库、文库、资料库四大知识板块,共涉及50余个专题的内容,涵盖了小学语文知识的全部。对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归纳、概括。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适当地做了一些向较深层次语文知识范畴的拓展,把中外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小学生必知的作家作品、经典编章也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以期达到开阔语文视野、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也为小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据需深造,打下坚实的语文工具课基础。这样既注重了知识的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强化,又着眼于提高小学生的“大语文”素颜。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才能把语文知识真正学到了手。 翻开这本书,你会感到语文知识使那样的集中,你会感到语文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而是越学习越快速,越积累越丰富。久而久之,你的语文基础知识会更加牢固扎实,阅读欣赏能力会更大的提高,可以更从容地应对语文复习和应考。 为了方便小学生学习、使用。《四库全书》一方面注重以浅显易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当我在秋林书城发现由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时,真是爱不释手,掏出120元钱买了此书上下册,世界文明史读后感。读后感想颇深,特写感受如下: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1 第一轴心期的中国在公元前800200年间,世界上出现了三个文明中心。《世界文明史》152页记载: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在整个欧亚大陆希腊、中国、波斯和印度,思想异常活跃,群雄角逐,异说纷呈,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他们为人类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卡尔·雅斯贝斯称之为‘第一轴心期’。当时的中国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百家争鸣运动。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名人辈出。促进了哲学、文学、政治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2 唐宋时期中华文明举世无双《世界文明史》300页说:中国唐宋时期的文明,可以说代表了这一发展阶段最高峰,是世界上其他文明不可比拟的。&&大量的朝鲜人、日本人、印度人、西域人来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3 明清时期的新变化明代直至清代前期,中国无疑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世界文明史》425页记载:在中国和西方贸易中,中国是出超国,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十七、八世纪,中国从国外输入6万吨白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当时的中国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强大的中国开始狂妄自大,不思进取。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央集权的专制进一步加强。罢免了官僚机构之首的宰相。由皇帝直接经管六部。皇帝是最高决策者,也是最高执行者,读后感《世界文明史读后感》。明朝末期,由于专制导致的腐败已经相当严重。第二,新思想观念遭到扼杀。《世界文明史》428页记载:明代后期,一些不满当权派的知识分子借书院讲学之名进行政治活动。其中以东林书院为首,也称东林党。引起当权派的恐惧,最终将他们杀戮禁锢,直至禁毁书院。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迫害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著名思想家李贽著作多次遭到统治者禁毁,70多岁仍被捕入狱,愤然自杀。第三,西方文化的入侵。1511年,葡萄牙人在饶过好望角13年后,攻占马六甲海峡。1514年进入中国东南沿海。16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惨败。从此,中华文明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二中国近代落后之迷。1 李约瑟问题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穷其毕生精力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中国古代技术辉煌曾经胜过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此后,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提出了环境决定论、语言文字决定论、制度决定论、入侵决定论等。2中国摆脱落后的努力,开启现代化的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人如梦方醒,开始承认落后。开始了寻找落后的原因和摆脱落后的努力。第一,器物现代化。1842年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说,认为中国的制度是好的,只是武器不如人。从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理论就具体实施。洋务运动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军事方面的差距,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但由于制度落后,导致甲午战争惨败,洋务运动破产。第二,制度现代化。维新运动认为必须学习西方的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共和。但由于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社会,西方制度在中国遇到水土不服,出现了国会纵火案、曹锟贿选、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等事件。第三,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五四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矛头直指中国传统封建文化。陈独秀提出用西方的民主、科学改造中国青年,使之成为新青年。鲁迅直截了当批判封建礼教,并提出拿来主义。胡适更被看作是全盘西化的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中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遭到文化保守主义的不满。中国近代落后与失败是传统农业文明与新兴工业文明碰撞的必然结果。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读《世界文明史》产生的几点思考和涟漪 五一期间选读了威尔·杜兰的著作《世界文明史》的部分章节,我不禁由衷地钦佩杜兰博士的对工作细致的精神与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觉得该书文字通顺流畅、言简意赅;内容明晓流畅、栩栩如生,资料翔实、细致;评价客观;读起来觉得通俗易懂,毫无疲倦之感,真不愧为史学界的一大力作。 我拜读了这部著作“东方的遗产”、“凯撒与基督”、“卢梭与大革命”这些篇章的部分内容,这弥补了我在历史上的许多不足,实在使我感触良多,几乎读过每一章都有许多感想,激发起思维上的涟漪,无奈时间有限,加上自身认识和手头其他相关资料有限,我也不敢在老师面前造次,于是十分功利地选了关于对“中国与远东”中部分章节的读后感作为此次作业。 哲学家的时代 (一)关于诸子百家的缘起 威尔·杜兰评价东周时期的社会动乱时说到“在四分五裂,异常混乱的情形下,中国的精神生活表现出了蓬勃的活力,困扰了历史家的通则。因为在这失秩的时代里,树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及艺术等的基础;建立了新生活,即经济组织和规定而获致新的安定;以及产生了新文化,这种文化尚未将传统的暴虐与帝国政府溶解于一炉,但却为中国精神史中最富创造性的时期的社会架构。”([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P453,东方出版社,1998年)在

威尔·杜兰博士看来春秋战国时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动乱,然而恰恰正是这个动乱的社会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发展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似乎有违历史通则。这不禁让我对其产生了些许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诸子百家的兴起无疑是社会文化多元性的表象。然而缘何东周时期的社会动荡会成就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呢?最早对“诸子百家”的缘起作出解释的是西汉史学家和文化大家刘向,后来经其子刘歆的继承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说: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前,吏与师不分。换句话说,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便负责把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传下去。这些官吏和贵族诸侯一样是世袭的。按照这个理论,当后来周朝皇室失去权力时,官吏们也失去了原来的优裕地位,而散落民间,他们便以私人身份招收学生,传授他们知识。这时,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成为“师”。就在教师与官吏分化的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28,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刘歆甚至将各家具体出自于何种官吏都作了细致的划分,诸如:道家出自于史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等等。刘歆关于各家来源的解释和分类虽然有许多任意牵强之处,但是他在归类的过程中充分观察了政治和社会环境,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却是十分先进的,故我们不妨把刘歆的理论加以修正:周朝时周王室——诸侯——庶民构成了其社会权力结构层次,而只有特权阶级即周王室和诸侯才

希腊神话读后感(三千字)

《希腊神话》讲述了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等内容,希腊神话主要是歌颂英雄的事迹,同时也深深地揭露和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让我走进了神话的世界,让我同天神们一起主宰着地球和宇宙,认识了古希腊奥林匹斯的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神及光明神阿波罗,狩猎女神与月神阿尔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弗罗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德墨忒尔,灶神赫斯提亚。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普斯神统体系。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的一种回顾。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神者永生,无死亡期;而人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这本书对人对神都作了真实的展现,不粉饰光明,也不掩盖黑暗。对人对神,它都同等对待。这些天神们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他们彼此和平相处,用一种特殊的力量支持起一个家。 这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主神的世界,下篇:英雄史诗。天庭的三代神王的父食子、子杀父,父子相残的剧情我已经习以为常了,听腻了各种夺位而不顾亲情道义的故事,体会到了权力至上面前的勾心斗角。相较而言,我更喜欢神的寓言,潘多拉的好奇心、法厄尔的无知而无畏、伊卡洛斯的得意忘形、尼俄柏的自取灭亡、西绪弗斯的祸从口出,让高贵的女神也无法免俗、虚荣心膨胀的“金苹果”,这些意味深长的寓言蕴藏了那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 大概浏览了一番,我的感触就是家族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的错综复杂,众生之母盖亚竟然与她的儿子天神乌拉洛斯的结合,宙斯娶了自己的姐姐赫拉,这种事情在现在这个社会是要遭到鄙视的,但是在3000年前的社会,伦理道德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宙斯的无数私生让我不禁想起动物世界,弑父夺权的现象又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古代,为了夺权不惜牺牲亲情,友情。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的美丽就在于神依然有命运,依然会为情所困,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不完美,有很多性格上的弱点,如宙斯的好色,赫拉的嫉妒等等。虽然这些故事很不耻,但这些古老的故事却真实的反映了人类最原始的本性,即人性的贪婪。只是在日后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伦理道德不断地束缚着人类道德各种的原始欲望,人类不断地压抑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才形成了今天的社会秩序。这种人性的自我释放带来的是不断的杀戮和死亡,所以人类渐渐学会了克制自己原始的贪婪欲,用伦理道德来束缚自己的行为,不断地约束自己,有了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从而发展为现在的文明社会。 其次,《希腊神话》给我的感觉是沉重的,里边人物繁多,关系复杂。让我有些不忍卒读,它对人性的批判却是不得不说的。希腊神话称得上是一部人性批判的宝典。亲情可以是很虚假的东西。今天还是你的兄弟,明天就可能成为你的敌人。爱情的不可靠容易使人想起易变质食品,难以长久保存。私欲蒙蔽了心灵,杀戮和复仇充斥着世间,杀戮造成复仇,复仇又重复杀戮。 伊阿宋和希腊著名的英雄们去科尔喀斯取金羊毛。在那里他邂逅了埃厄忒斯国王的女儿美狄亚。为了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并逃脱她父亲的追捕,美狄亚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父亲,并且还设计杀害了自己的亲弟弟!然而美狄亚自己却并未得到幸福。虽然她和伊阿宋最终结为夫妻,但是当她年老色衰时,伊阿宋就娶了临近一个国王的女儿。如果仅仅这样,还不足以揭露人性丑恶的深层本质,不足以体现其批判的深广。爱情的背叛使美狄亚因爱成恨,丧失理智。她恶毒地把那个国家的国王和公主毒死了。为着令伊阿宋痛苦一辈子,她竟然把自己的三个儿女也毒死了!最后,她逃离了。但是我相信,无论她逃到哪里,都无法逃脱良心

人生的智慧读书报告

《人生的智慧》读书报告 阅读日期:2015年11月9日 阅读人:高梓翔 一、前言 叔本华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1850 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 某些无知者或者不负责任的人随意给叔本华哲学贴上荒谬、误人的标签,诸如消极厌世、悲观绝望等等,而常人出于懒惰,未加考虑和研究就把叔本华的哲学认定是这个样子。毕竟,叔本华的哲学“唯真理是务”(叔本华语)。他直透事物本质的深刻、冷峻和毫不妥协,与常人肤浅、颠倒、虚妄的世界观格格不入。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二、摘要 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虽然叔本华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乎穷尽矣。 三、体会 叔本华在书中说道:“我们信任和透露秘密给别人,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懒惰、自私和虚荣。” 的确如此。懒惰,是由于我们宁愿相信别人,而不是自己去作考察、发现的工夫和保持警觉;自私,是因为谈论自己的需要引导我们把一些秘密泄露给别人;虚荣,是因为我们谈论的事情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虽然如此,我们却仍然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给予他们的信任。 人都是社会的动物,没有人能够真正地忍受孤独,每一个人都有向他人倾诉自己的欲望,想让他人理解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然而在追寻自己的价值实现的道路上,我们不总是一帆风顺,由于外界的压力,也是由于内在的软弱,我们需要释放内在的压抑,让他人来为我们承受部分压力。如果一个人事事藏在自己心里,那么沉重的压力将使他左支右绌、疲于奔命;如果一个人在跋涉过程中可以与他人分享一些秘密,那么我们似乎将会感受到别人潜在的支持,从而增强了我们前进的信念。 如果对于我们付出的信任和秘密,别人却不付之信任,我们不应感到愤怒,因为这种不信任包含了对诚实的敬意,亦即是说,包含了这—真心的看法:诚实是十分稀有的,正因为这样,我们不得不疑诚实是否存在了。叔本华在书中说道:“常人在这一方面跟小孩相似:如果我们娇惯他们,他们就会变得淘气、顽皮。所以,我们不能太过迁就和顺从任何人。” 是啊,叔本华的话语虽然浅显,但是道理却十分实用,可以应用到生活、工作、乃至社会当中。人都是欲望与克制的结合体。如果外界放松对欲望的管束控制或是增添了诱惑的程度,那么人的欲望便会压过克制,做出非分之事。“假如我们拒绝借钱给一个朋友,那我们不会失去这个朋友;但如果借钱给他,那我们反倒很容易失去了他。”同样,如果我们对朋友保持一定的傲气和疏忽、大咧的程度,那我们不会轻易失去他们;但如果我们表现出太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