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方案设计

浅谈建筑方案设计
浅谈建筑方案设计

浅谈建筑方案设计

发表时间:2018-11-20T16:39:04.0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黄亮东

[导读] 污染破坏环境,劣质建筑和非法建筑是常见的。本文作者结合实际设计经验,对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要领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

广东呈斯意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市场竞争给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然而,也有一些人热衷于追求速效速效,把盈利的人作为企业的直接目的,导致恶性竞争和盲目生产。中国的许多地方建筑单位,从设计到施工,都让质量落后于速度。污染破坏环境,劣质建筑和非法建筑是常见的。本文作者结合实际设计经验,对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要领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探讨

1 掌握快速建筑方案设计方法的要点

1.1 遵循正确的设计程序

从设计之初到设计目标的实现,在设计路径上有很多选择,但必须有一个捷径。首先,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然后到整体功能布局的分析,结合造型设计理念,全面考虑各种设计的内部关系矛盾构建方案的原型,一旦确认了总体框架及其发展趋势,即方案改进设计。

1.2 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

方案的初始化,设计师必须掌握图形思维方法,大量的设计条件分析,方案的功能、形式、技术等诸多问题都更加周到全面,加强思维的速度,提升手的互动性。下面的道路将会更加平滑、稳定、稳定,设计结果将会是成功的,从而大大缩短了设计过程。

1.3 使用同步思考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对设计矛盾的理解不应该孤立地看待局部问题,而应该用整体和全局的视角辩证地处理设计矛盾。我们应该采用同步思维模式,即在方案的初始阶段,对环境设计和个体设计的问题进行同步思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同步考虑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的问题。在方案深化阶段,要同步考虑建筑设计和技术设计等问题。其中一些设计内容相互制约,我们不能单独解决它孤立,但必须权衡、比较、反复思考。总体布局、平面,立面,剖面,形状,结构,与此同时,同步发展,相关问题将原来的单向思维方式直接进入到双向互动的思维技巧,可以使设计者在设计的不同阶段设计,有效提高思想的速度。

2 快速设计建筑计划的方法

设计,要有专业的学习和各种初步的设计训练能力,如思维能力、能力、空间想象力、方案等,在此基础上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第二,整个设计过程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设计规律,不能被打乱,在设计方案或设计上都会被破坏,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2.1 首先,我们应该仔细阅读设计信,仔细分析设计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正确把握设计的概念和意图

2.1.1 文字部分:通读任务书,明确标题,设计对象;明确建设条件(地点、周边环境、规划要求)注意指北针、风向频率玫瑰图。建立起设计对象的初步模型(集中、分散、塔楼、口、工、品字形等,搜索生活中设计的模型)。

2.1.2 区域表:粗略地看一下两层的总面积,每个功能块和大小,每个街区使用的主要房间,以及备注栏中房间的高度和长度的特殊要求。一般来说,公共的外部部分,大量的用户,吵闹的房间,底层的小开放式房间,内部的,安静的房间,二楼的大开放式房间。

2.1.3 地形图:看清指北针,风玫瑰(提醒有朝向通风要求房间的布置),周边道路(注意出入口的规范要求,分析主次入口),周边建筑、景观条件(注意日照、消防、噪声、景观房间的布置,分析主次入口),场地退线(分析主次入口、分析集中分散式可能、区划建筑与室外场地),场地障碍(是否有暗河、古树、景观、视线要求)。

2.1.4 功能关系图:结合场地,设想场地及建筑出入口。集合面积表的区块,归纳功能关系图的几个集中区域。然后顺关系线理解房间相互关系,是串联,紧邻,还是放射等等,找出各种流线,及特殊流线。分析建筑性质,结合密度初步确定是集中或分散式。总结分析使用者,找出各种流线,确立主要使用房间及主要使用人和物。

仔细阅读分析理解完设计任务书后,即开始进行方案草图设计。

2.2 方案草图设计

2.2.1 场地设计。

任何一项建筑方案设计都是将建筑放在特定的场地之中的,因此设计程序上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解决建筑作为整体与场地的和谐关系。此时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如下所示。

①主次出入口选择。人从城市街道不可能一步跨进建筑,应首先进入场地,因此,首先要思考人从用地周边哪条道路、从道路哪个范围进入场地。这就必须根据设计条件分析,一般主入口为外部人为主,次入口内部车为主。路幅宽、退线多的为主要道路,主要出入口朝向主要人流方向(或主要道路),次要出入口为适当距离处(或次要道路),开口距离还要满足规范要求。

②建筑与场地关系的把握。建筑不可能全部占满场地,总会留出一些诸如广场、道路、庭院等之类的室外空间,那么设计者就要紧接着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建筑放在哪个位置;二是建筑的形状是什么?这要初步思考功能要求、造型设想等条件加以合理选择,比如集中式、分散式、一字形、L形等。

2.2.2 功能分区。

依据面积表及功能关系图,对照场地出入口分析,合适比例,合适形状归位各区块位置。将所有房间合并同类项,分成使用、管理、后勤三个大功能区,合理地在场地的范围内确定三大功能区的位置,这也暗示了使用区(或管理区)与主出入口、后勤区与次出入口各自应产生的紧密关系。这一阶段的思考问题的特点,仍然是站在功能关系的总体上,抓住大的关系来解决三大功能区彼此的配置关系,以及建筑作为整体与外部衔接的方式。

2.3 房间布局。

每一个功能区内还有若干房间,它们如何各自就位?设计者仍然需要逐步分层次向下分析功能关系,直至每一个房间在各自的功能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