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

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

【想一想】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什么影响?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它的胜利开辟了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

的新时代。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但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

舞着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议一议】举出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例子。提出依靠科学技术和专家建设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要充分利用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大生产管理经验等主张,以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等等。

【材料阅读】议一议,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积

极性?

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农民缴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

食等农产品能够到市场交换物品,明显改善了生活水平。

【自我测评】人们认为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请谈谈

你的看法。十月革命使俄国无产阶级战胜了资产阶级,建立了代表广

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府——人民委员会,诞生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

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但是俄国无产阶级的胜利,还鼓舞了国际无

产阶级的斗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他们树立了榜样,比如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半殖民地的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总来

说之,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长远影响,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苏联的崛起

【议一议】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

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合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从长远看,这种模式防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材料阅读】

这段话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之口说出了他对生命的理解。每个人都要把握生命,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不要浪费光阴要朝着既定的目标持续努力,奋斗终生。

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想一想】《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有何影响?

暂时限制并削弱了德国。条约对于战败国过于苛刻,而又没有根本触动德国国内产生军国主义和形形色色好战势力的温床,从某种意义上说导致德国的复仇情绪的滋长。

【议一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蕴藏着那些矛盾?

这个体系是不牢固的,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各种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等等。所以列宁说“这个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阅读】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谈一谈《九国公约》产生了哪些后果?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为列强侵略中国提供了条件。

把相关条约内容的字母代号填写到左边相对应条约下的空格中。

A. 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B. 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

C. 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

D. 法国收回失地

E. 德国解除武

F.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

第四课“大危机”与“新政”

【议一议】“新政”有哪些历史作用?

提示 1、维护和保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存有,对生产关系做了局部的

调整,以适合社会生产的需要,在一定水准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

经济的严重破坏,促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社会稳定。

2、国家对经济增强干预的政策,增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

但成为现代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国家经济

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里程碑。

【材料阅读】议一议,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而资本家为了维护和追求自身的利润不惜故意大量销毁产品。对于人

民的困苦,他们是绝不会发善心的,这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

朽与黑暗。

【自我测评】列举《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主要内容。

提示《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

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了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

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并成立国家“产业复

兴署”。

第六课邪恶的轴心

【议一议】你对纳粹暴行是如何理解的?纳粹暴行是灭绝人寰的反人

类暴行。【每课一得】你知道法西斯的由来吗?

“法西斯”是意大利文fascis的音译,出自拉丁文“束棒”(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是古代罗马官吏出

巡时所执的权利标志棒,象征暴力和强权。现代意义上的“法西斯”

主要是指鼓吹和实行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统治和专制独裁。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首先建立法西斯政党。对内,它完全废

弃资产阶级民主,公开实行极权统治,血腥镇压人民,摧毁进步组织,竭力宣传种族主义;对外,积极推行侵略政策,挑起局部战争,疯狂

侵略弱小国家。继意大利后,德国、日本都先后建立法西斯专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3《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3《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书。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 参考答案: 《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不求甚解》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质,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 从论述角度看,《谈读书》论述较为全面,侧重对读书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讨;《不求甚解》则选取一个角度,侧重对具体读书方法的探讨。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谈及读书方法。 从写作方法看,《谈读书》往往先提出观点,再做阐释说明;《不求甚解》则顺着思考的路径,一步步提出观点,做出阐释,得出结论。 二、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论述的?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参考答案: 1.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作者先分别论述史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之学的价值,然后做出总结归纳。 2.核心观点: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这是用类比的方式进行论述的。 三、《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xx学校2020春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XXXX 2020年来临,本学期既有新任务要完成还有复习更要兼顾,因此事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期,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有效教学新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带九年级2班,学生上学期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有部分学生成绩下滑很明显,学习习惯较差。做事慢慢腾腾,有几个学生应该考优生的学生都没有考到优生,这些也许是老师督导不到位,也有少数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耐心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新内容只剩两章:二次函数和圆。 四、教学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2)上好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个45分钟,提高45分钟的效率,让每一位同学都听的懂,对部分基础较差者要循序渐进,以选用的例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使每个学生能“吃”饱、“吃”好。(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4)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6)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课后反馈。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7)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8)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9)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10)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五、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有序的进行教学工作。用心去做,从细节去做,尽自己追大的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六、强化复习指导。分二阶段复习:(一)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2、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把知识进行归类,将全初中数学知识分为十一讲:第一讲数与式;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第三讲函数;第四讲统计与概率;第五讲基本图形;第六讲图形与变换;第七讲角、相交线和平行线;第八讲三角形;第九讲四边形;第十讲三角函数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课本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课本答案:篇一: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英语作业本答案unit1-unit7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英语课文逐句翻译2014篇二:] 阅读须知[年最新的人教版九年级初中英语已经发布,这是对前面2014个单元7)进行的翻译,课2b的SectionB,以及3a的SectionA主要课文部分(人工校对。仅供参考,若有翻译+文原文手工录入,中文翻译为机器翻译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A_3a 阅读Read the passage about Wei F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关于魏芬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我是如何学会学习英语的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 was like class Every my English class. did not like I year, Last 我不喜欢英语课。每一节课就像是一场噩梦。,去年a bad dream. too spoke teacher The questions ask to afraid was But I quickly. 老师说话太快。但是我害怕because my pronunciation was very bad. 因为我的发音非常糟糕。,问问题所以So I just hid behind my textbook and never said anything. 从不说

什么话。,我就躲在课本后面然后Then one day I watched an English movie called Toy Story. 有一天我看了一个名为《玩具总动员》英语电影。我爱上了这I fell in love with this exciting and funny movie! ! So then I began to watch other English 个令人兴奋的,有趣的电影 not could I Although 然后我开始看其他的英语电影。well. as movies and language body their said, characters the everything understand 虽the expressions on their faces helped me to get the meaning. 但他们的肢体语言以及脸上的表,然我无法理解电影角色所说的每一句话情帮我了解了台词的含义。the just for listening by meaning the get could I realized also I 我也意识到我可以只听关键词,就可以了解台词的含义。key words. My pronunciation also improved by listening to the interesting 通过听英语电影的有趣的谈话,我conversations in English movies. 的发音水平也提高了。I discovered that listening to something you are interested in 我发现,听一些你感兴趣的内容is the secret to language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像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就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 x≠,函数值0 y≠,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像: (1)图像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像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 越小,图像的弯曲度越大。 (2)图像的位置与性质: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与(,)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就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 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就是|k|(三角形PAO与三

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答案人教版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 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 多少倍? 2. 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它有时又对人们有害,如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请你分别列举一个扩散现象有用和有害的实例。 3. 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两杯中的糖块都还没有全部溶解),品尝杯中的水,哪一杯更甜?为什么? 4.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 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 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

力向上拉玻璃板(图13.1-8)。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5. 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 微观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图13.1-8 测力计的 示数有变化吗? 图13.1-8 测力计的示数有变化吗? 第一节课后习题答案 1?10-2m81. 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m,该正方形每条边排列的分子数目为n==1010-10m-10 个,故该正方形中约有的分子数为108×108=1016个,全球人口数目约为60亿, 1016

6即6×10,故这些分子的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1.67×10倍。 96?1092. 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为了预防感冒,在教室里熏醋,不久醋味就扩散到教 室的每个地方。扩散现象有害的例子:一个人吸烟,由于烟的扩散,会让房 间里所有人都被动吸烟。 3. 在热水杯中的水更甜。我们感觉到甜味是由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扩散。由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热水杯中的糖分子扩散更快,糖水更甜。 4.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在距离很小时才比较显著。用干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就使一些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很小,产生分子引力,使玻璃和水吸在一起,所以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增大。 5. 很小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1) 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1) 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6)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6) 第二十七章相似 (6) 27.1图形的相似 (6) 27.2相似三角形 (7) 27.3位似 (7)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8) 28.1锐角三角函数 (8) 28.2解直角三角形 (10)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12) 29.1 投影 (12) 29.2 三视图 (12)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 y=(y3(x-x1)(x-x2))/((x3-x1)(x3-x2)+(y2(x-x1)(x-x3))/((x2-x1)(x2-x3)+(y1(x -x2)(x-x3))/((x1-x2)(x1-x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1/(x1*x2) (y1为截距) 求根公式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求根公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二次函数 x1,x2=[-b±(√(b^2-4ac))]/2a (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如右图) 求根的方法还有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2x的平方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

九年级下册英语书答案

一、 Simon和Amy正在做猜图游戏。你能帮助Amy选择正确的图片吗?(听一遍)(5%) (1)(2)(3)(4)(5) 二、听句子选应答:(听两遍)(5%) ()6. A. He is forty. B. He likes singing. C. He is a singer. ()7. A. I like playing badminton. B. I would like some orange. C .I'd like to go out for a picnic. ()8. A. Half an hour. B. By bike. C. 1.2 kilometres . ()9. A. Yes, you can’t. B. I’m sorry. I don’t have one.C. No, thank you. ()10. A. She plays basketball. B. She does morning exercises. C. He likes swimming. 三、根据所听对话回答问题:(听两遍)(5%) ()11. A. Nanjing. B. England. C. America. ()12. A. In a book shop. B. In a clothes shop. C. In the classroom. ()13. A. On Saturday morning. B. On Sunday morning. C .On Sunday afternoon.()14. A. Because Tom doesn’t really like the film. B. Because Max doesn’t let Tom go. C.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ticket. ()15. A. To travel by plane. B. To travel by truck. C. To travel by train. 四. 听一段介绍,从各题的选项中选出所提问题的答语。(听两遍)(5%) ()16. Where do the Greens live? A. They live in a big city. B. They live in a small town. C. They live in a small village. ()17. Where is his home? A. Near a building. B. Far from the hospital. C. Near the hospital. ()18. How does he go to the hospital? A. By bicycle. B. On foot. C. By bus. ()19. How old is Mr Green's daughter? A. She is 30. B. She is 12. C. She is 20. ()20. How far is his home from the hospital? A. 100 metres from his home. B. 300 metres from his home. C. 200 metres from his home.

九年级下册课本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10分) (1)祸兮福所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德经五十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3)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5)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9)故曰:__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10)这正如地上的路;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2.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经典作品的特点是“耐读”,只要读一遍,才可能有新的发现;只有细细品味,就有新的感受。B.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C.不少学生会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元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令人不胜乐观。 D.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切实解决县城环境秩序“回潮”问题,阜宁各界深入发动,全员参与,全面打响了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按体制可分为风、雅、颂,其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蒹葭》和《关雎》均出自《诗经》,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都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D.“说”与“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散文的一种,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其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记”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如《醉翁亭记》就是为了说明自己为什么以“醉翁”来给亭子命名的道理。 4.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2分) 材料:楼内失火逃生疏散时不坐电梯。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信号呼救待援。 防火灾,说安全(三句半) 锣鼓一敲上台前,我们四人来表演。说说防火安全事,宣传!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12《词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2 《词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陲时军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并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着。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及守边将士思念家乡而又慨叹功业未立的复杂情感。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 参考答案: “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苏轼本人实则缺乏兵韬战略,词中抒发的情怀,不过是他的一种理想,所以是“狂”。 三、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赋壮词”,就是写雄壮风格的词,故作豪言壮语。这首词处处扣着“壮词”来写,开篇即言“醉里挑灯看剑”,可谓壮怀激烈。接着主要写战场上的情景:号角连营,分炙、奏乐、点兵,马快、弦鸣。这些情景再现,既是词人曾经驰骋沙场的回忆,也是他渴望回到战场的心声,可谓豪情万丈。词的结尾,放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是快人快语。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感叹“老之将至”,也暗指壮志难酬,这给“壮词”更增加了慷慨悲凉的色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 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像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 y≠,所以它的图像 x≠,函数值0 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像: (1)图像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像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像的弯曲度越大。 (2)图像的位置和性质: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九年级下册,是本套教材中的最后一册。这册书包括4章,约需48课时,供九年级下学期使用。具体内容如下: 第26章二次函数(约12课时)第27章相似(约13课时)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约12课时)第29章投影与视图(约11课时) 一、内容分析 第26章二次函数 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第26.1节“二次函数”首先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从中引发和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然后由函数开始,逐步深入地、由特殊到一般地、数形结合地讨论图象和基本性质,最后安排了运用二次函数基本性质探究最大(小)值的问题。这些内容都是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它们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第26.2节“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从一个斜抛物体(例如高尔夫球)的飞行高度问题入手,以给出二次函数的函数值反过来求自变量的值的形式,用函数观点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种不同情况,最后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并介

绍了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第26.3节“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安排了三个探究性问题,以商品价格、磁盘存储量和拱桥桥洞的有关问题为背景,运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即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研究问题的解法。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从而提高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这些都是代数函数,即解析式中只涉及代数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函数。至此,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已告一段落。本册书后面的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讨论的则属于超越函数。 第27章相似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和位似变换等。此前学习的全等是图形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本章学习的相似是比全等更具一般性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全等可以被认为是特殊的相似(相似比为1),对于全等的认识是学习相似的重要基础。 本套教材从第八章“全等三角形”开始,在学习要求上已进入推理证明阶段。本章的学习应在前面已有基础上继续进行必要的推理证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 正弦和余弦(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

目录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 26.1 反比例函数 (2) 26.1.1 反比例函数 (2)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2) 第二十七章相似 (2) 27.1 图形的相似 (2) 27.2 相似三角形 (2) 27.3 位似 (3)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4) 28.1 锐角三角函数 (4)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4)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4)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5) 29.1 投影 (5) 29.2 三视图 (5)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x k y (k 为常数,k ≠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概述 如果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相似。(相似的符号:∽) 判定 如果两个多边形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叫相似比。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全等。 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7.2 相似三角形 判定 1.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3.三边对应成比例 4.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 27.3 位似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性质 位似图形的对应点和位似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它们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位似多边形的对应边平行或共线。 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位似图形的中心可以在任意的一点,不过位似图形也会随着位似中心的位变而位变。 根据一个位似中心可以作两个关于已知图形一定位似比的位似图形,这两个图形分布在位似中心的两侧,并且关于位似中心对称。 注意: 1、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2、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 3、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 4、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

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答案人教版 篇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课后习题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 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 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 2. 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它有时又对人们有害,如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请你分别列举一个扩散现象有用和有害的实例。 3. 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两杯中的糖块都还没有全部溶解),品尝杯中的水,哪一杯更甜?为什么? 4.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 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 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 力向上拉玻璃板(图13.1-8)。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5. 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 微观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图13.1-8 测力计的

示数有变化吗? 图13.1-8 测力计的示数有变化吗? 第一节课后习题答案 1?10-2m81. 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m,该正方形每条边排列的分子数目为n==1010-10m-10 个,故该正方形中约有的分子数为108×108=1016个,全球人口数目约为60亿, 1016 6即6×10,故这些分子的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1.67×10倍。96?1092. 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为了预防感冒,在教室里熏醋,不久醋味就扩散到教 室的每个地方。扩散现象有害的例子:一个人吸烟,由于烟的扩散,会让房 间里所有人都被动吸烟。 3. 在热水杯中的水更甜。我们感觉到甜味是由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扩散。由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热水杯中的糖分子扩散更快,糖水更甜。 4.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在距离很小时才比较显著。用干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就使一些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很小,产生分子引力,使玻璃和水吸在一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1)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1)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6)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6) 第二十七章相似 (6) 27.1 图形的相似 (6) 27.2 相似三角形 (7) 27.3 位似 (8)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9) 28.1 锐角三角函数 (9) 28.2 解直角三角形 (10)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12) 29.1 投影 (12) 29.2 三视图 (12)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 ∧2)/4a) ; 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 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 y=(y3(x-x1)(x-x2))/((x3-x1)(x3-x2)+(y2(x-x1)(x-x3))/((x2-x1)(x2-x3)+(y1(x-x2)(x-x3))/((x1-x2)(x1-x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 a=y1/(x1*x2) (y1为截距) 求根公式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求根公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二次函数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本章知识重点]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6.1 二次函数 [本课知识重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1)正方形边长为a (cm ),它的面积s (cm 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 厘米,则面积增加y 平方厘米,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 取哪些值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 02≠-m m . 解 若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 02 ≠-m m . 解得 0≠m ,且1≠m . 因此,当0≠m ,且1≠m 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c bx ax y ++=2 的函数只有在0≠a 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 取哪些值? 例2.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答案沪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答案沪教版 P8 1.判别无聊里反映还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A:剧烈反应,产生了很多气泡,触摸杯底有温热的感觉。气体无味。 B:开始有气泡冒出,第二天鸡蛋变大。一周后,鸡蛋外层部分变得半透明,很有弹性。 P13 1.(1)×(2)×(3)√(4)√ 2.固体食盐怎样溶于水中的?一定量的水为什么只能溶解一定的食盐?为什么搅拌可以减速溶解?溶解过程有放热吗? P19 1.D 2.D 3.A 4.(1)热光(2)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燃烧时向环境中释放能量。 5.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氢原子氧分子 6.变浑浊水蒸气小明同学小亮同学和小光同学小明同学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二氧化碳存在,在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导致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是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烟;获不能仅凭一个实验事实就得出结论,要有充分证据以支持自己的猜想。对白烟成分的猜想要考虑其来源,是来自蜡烛本身,还是来自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等;或者要依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特殊属性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的存在;或者要对探究过程做出综合分析和反思,以找出问题所在。 P28 1.A 1.(1)√ 固态水中的水分子并不是不运动,而是在固定位置上运动,所以其

位置相对固定。 (2)√ 白酒主要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其中的酒精分子与酒精分子、水分子与水分子,以及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但在通常情况下酒精分子的运动速度比水分子要快,因此白酒敞口放置,会有较多的酒精分子从白酒中逸散出来,从而使白酒中的酒精的含量减小,导致酒的味道变淡。 2.C 3.沉降过滤吸附 4. B A P34 1.D 2.B P35 1.D 2.D 3. 1:2 打开活塞,用燃着饿木条点燃气体,气体可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P40 2. ①10 ②阳离子③9 P42 1. C 2. 56 3. 2.657×10-26Kg P43 1.D 2. 3.C P49 1. S Si Mg Ca K 1.D 2.C 3.A 4.B 5.(1)元:基本。素:带有根本性的物质或事物的基本成分。生活中的“元素”或“要素”是指事物必须具有的实质或本质的组成部分;而化学元素是指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可见不论是中国元素、音乐元素、时装元素、车元素,还是化学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