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中考知识点梳理实用

富贵不能淫中考知识点梳理实用
富贵不能淫中考知识点梳理实用

《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文学常识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二、注释:1、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2、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4、居天下之广居:居(1):居住。居(2):住所。5、得志:得,实现。6、与民由之:由:实行。之:代志向。7、独行其道:道:原则,行为准则。8、富贵: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淫:使??扰乱。指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9、贫贱不能移: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操守。形容意志坚定。移:使??改变。10、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威武:威胁暴力。屈:使……屈服。

三、结构、内容、写法:

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问题探究: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文中哪句话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4.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像公孙衍与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5.孟子是怎样谈论”大丈夫之道”的?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并能将此大道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真正的大丈夫.

6.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

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7.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之道”则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闻一多、刘胡兰、颜真卿

五、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怎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亲自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应该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他扰乱心意,贫穷卑贱不能使他改移节操,威胁暴力不能使他屈服意志,这才叫大丈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