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XX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及图纸;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6.《XX高速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指导意见》。

二、设计要求

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拟用于路基防护预制块及路基防护等部位;

2.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坍落度选用为200±20mm,扩展度为400~600mm,流出时间不大于20s;

3. 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为60%,28d电通量不超过1500c;

4.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不超过0.55,每方胶凝材料总量不大于450kg,不小于280kg;

5. 矿物微细粉在胶凝材料总量中的最大比例应符合下列要求:粉煤灰≤25%,磨细矿渣粉≤40%,复合微细粉≤40%;

6. 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重的0.06%,碱含量以其中的可溶性碱计算不宜超过3.0kg/m3;

7. 混凝土用水量不宜超过175 kg/m3,否则应通过调整外加剂掺量、换用质量更好的粗细骨料等措施加以解决。

三、原材料情况

1. 水泥:邯郸市金隅太行山水泥有限公司P.O 4

2.5水泥;

2. 细骨料:采用河北邢台砂场生产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70;

3. 粗骨料:采用武安白沙石场5-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掺配比例:5-10mm 40%,10-20mm60%);

4. 掺合料:采用邯峰电厂I级粉煤灰;

5. 外加剂:采用北京市世纪海马公司生产的HM-SP聚羧酸系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6. 水:采用当地饮用水。

上述原材料均从S3标搅拌站料场取样。

四、设计步骤

1. 确定试配强度(?cu,o)

?cu,o=?cu,k+1.645σ= 20+1.645×4.0=26.6(MPa)

2. 计算水胶比(W/B)

W/B=a a×gf b/f cu,0+a a×a b×g×gf b

=0.53×42.5×1.16/26.6+0.53×0.2×42.5×1.16

=0.82

综合考虑耐久性以及掺加粉煤灰、矿渣粉掺合料,取W/B=0.40。

3. 确定单位用水量(m w)

根据碎石最大粒径及坍落度,查表确定用水量为:

m wo=208kg/m3

假定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为30%,则实际用水量为:

m w=m wo(1-β)=208×(1-30%)=146 kg/m3

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综合考虑耐久性、强度等因素,确定粉煤灰掺量为25%,则胶凝材料的用量分别为

m c=146/0.40×(1-25%)=274kg/m3

m F=146/0.40×25%=91kg/m3

5. 选取砂率

根据骨料品种、粒径及水灰比选取砂率βs=39%

6. 确定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

假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390kg/m3,根据质量法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粉煤灰: :砂:中石:小石:水:外加剂

=274:91:733:688:458:146:3.65

五、试拌调整过程

按计算的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上下增减0.02,得到三组配合比01、02、03,混凝土和易性、含气量均符合要求。三组配合比的试验数据如下:

表1 混凝土配合比(kg/m3)

表2 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

六、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为确保施工质量,确定采用02号配合比,即:水泥:粉煤灰: :砂:中石:小石:水:外加剂

=274:91:733:688:458:146:3.65

(其中粗骨料中5-10mm:10-20mm石子按40%:60%比例掺配。)

垫板-设计说明书.doc

实用标准文案 宁波大红鹰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题目 学生 系别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先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结合零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排样图;根据排样图,计算利用率、冲载力、压力、选用设备及刃口的尺寸。根据资料再用 PRO/E,对模具进行设计,然后将三维图转成二维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标注,并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卡。 关键词:落料 ; 冲孔 Abstract First analysi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part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mold; combination of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ayout graph; layout plan based on calculat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red edge is contained, pressure, choice of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size of .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re-use PRO / E, the design of the mold, and then converted into two-dimensional three-dimensional map of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s marked maps and compile card processing parts. Key words:Blanking ; Punching

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完整版)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计算器 学生姓名:李婉如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424603 指导教师:司红伟 2016年 5 月 25 日

一、课设任务及要求 1)课设任务: ⑴设计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取余运 算(可以进行浮点数和负数的运算)。 ⑵有求倒数、退格和清零功能。 2)创新要求: 能进行正切、余弦,以及求平方根、指数(包括对e)、自然对数运算。 3)设计要求 ①设计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取余运算。且有小数点、正负号、求倒数、退格和清零功能。 ②课程设计可选用Eclipse、JBuilder、NetBeans等作为开发平台以提高开发效率,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尽可能熟练掌握其中一种集成开发环境。 ③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设计任务与要求、需求分析、设计思路、详细设计、运行调试与分析讨论和设计体会与小结六个部分。

二、设计思路 ⑴本应用程序继承自框架类(JFrame),容器Container c采用BorderLayout 边缘布局,将单行文本框加入到“North”区域,包含各种按钮的面板JPanel p加入到”Center”区域。包含各种按钮的面板JPanel p 采用3行6列的网格布局,然后将数字按钮和运算符按钮以及控制按钮用一个for循环添加到面板中同时注册按钮事件监听器。如: Button b=new Button(); b.addActionListener(事件监听器); ⑵事件监听器中的事件处理方法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vt)完成主要的按钮事件的处理。事件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数字按钮事件(”0”,”1”,”2”…”8”,”9”)、运算符按钮事件(”+”,”-“,”*”,”/”,”%”)、正负号按钮事件(”+/-“)、小数点按钮事件(”.”)、等号按钮事件(”=”)、求倒按钮事件(”求倒”)、退格按钮事件(”退格”)、清除按钮事件(“C”) 、正切(tan)、余弦(cos),以及求平方根(sqrt)、指数(pow)、对e的指数(exp)、对数运算(log)。 ⑶在事件处理,触发按钮事件时,先判断是或是数字是或是“-/+”是或是“.”,是的话就将负号“-”、数字、小数点“.”分别写入文本框并存放在sum中,然后判断是或是“退格”、“求倒”等,是的话进行相应的处理,都不是的话则跳到doOperation()执行运算同时将运算符存放在preOperater中。触发按钮事件时,要进一步分析,是重新开始计算时触发的按钮事件还是计算中间触发的按钮事件。 ⑷计算器完成的是一个数学表达式,如:3+2,所以可以采用一个数组来存储数字或字符,如3,+,2分别存储在数组中,最后运算时,可以一一取出来进行运算。 ⑸利用按钮设计计算器的各个运算符和操作符,通过按钮的事件处理实现按钮计算功能。 ⑹利用文本框显示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计算书(板式塔)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4) 三.设备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5) 四.强度计算 (7) 五.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计算内容进行填料塔(或板式塔)设计。

设计题目: 各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工艺参数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填料塔(板式塔)DNXXX设计。 例:精馏塔(DN1800)设计 2、设计任务书 2.1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2.2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3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3、原始资料 3.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工艺计算数据。 3.2参考资料: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4、文献查阅要求

托拉塞米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2007年4月6日 修改日期:年月日 托拉塞米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托拉塞米片 商品名称:伊迈格 英文名称:Torasemide T ablets 汉语拼音:Tuolasaimi Pian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托拉塞米。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1、因充血性心衰引起的水肿;2、原发性高血压。 【规格】(1) 5mg (2) 20mg 【用法用量】 充血性心衰: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0mg,每日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可将剂量增至每次20mg,每日一次。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的起始剂量为每次5mg,每日一次。若在服药4-6周内降压作用不理想,剂量可增至每次10mg,每日一次。若10mg/天仍未取得足够的降压作用,可考虑合用其他降压药。 【不良反应】 托拉塞米的不良反应一般持续时间短,且与年龄、性别、种族或疗程无关。托拉塞米停药的最常见原因依次为头晕、头痛、恶心、虚弱、呕吐、高血糖、排尿过多、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极度口渴、血容量不足、阳萎、食道出血、消化道不良,因上述不良反应的停药率为0. 1%-0. 5%。 在临床试验中,不能排除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有房颤、胸痛、腹泻、洋地黄中毒、胃肠道出血、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旁路血栓、皮疹、直肠出血、晕厥和室性心动过速【禁忌】 1、已知对托拉塞米或磺酰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2、无尿的患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 1、由于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突然改变可能导致肝昏迷,有肝硬化和腹水的肝病患者慎用本品。此类患者最好在医院开始使用本品(或其他任何利尿剂)。为了防止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最好与醛固酮拮抗剂或排钾量小的药物一起合用本品。 2、耳毒性:快速静脉注射其他髓袢类利尿剂或口服本品后曾观察到耳鸣和听力下降(通常可恢复),不能肯定这些不良反应与本品有关。在动物试验中,托拉塞米在极高的血浆浓度下可观察到耳毒性。静脉注射时,应缓慢注射,时间在2分钟以上,单次用药的剂量不能超过200mg。 3、体液量和电解质耗损使用利尿却的患者可观察到电解质失衡、血容量不足或肾前性氮血症,可能会造成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症状:口干、口渴、虚弱、嗜睡、瞌睡、不安、肌肉痛或痉孪、乏力、低血压少尿、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过度的利尿作用可能引起脱水、体液量减少、形成血栓或栓塞(特别是老年患者)。产生体液和电解质失衡、血容量不足、肾前性氮血症的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观察到血钠升高或降低、血氯升高或降低、血钾升高或降低、酸碱水平异常、血尿素氮增加。若发生以上症状,需停用本品直至症状恢复,在低剂下重新使用本品。 4、对美国进行的对照试验中,高血压患者服用本品(5-10mg/天)6周后,血钾平均大约下降0.1mEq/L。在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间,试验组血钾量低于3.5mEq/L的患者百分率(1.5%)基本与安慰组(3%)相近。服药1年后,患者的平均血钾水平未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充血性心衰患者、肝硬化患者或肾病患者服用本品的剂量高于在美国降压试验中的剂量时,剂量依赖性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 血管病患者,特别是使用洋地黄毒苷的患者,利尿剂诱发的低钾血症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一个风险因索。肝

椭圆盖注射模设计

XXXX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椭圆盖注射模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职称: 20**年12月5日

目录 引言 (1) 设计指导书 (2) 设计说明书 (4) 一、毕业设计课题 (4) 二、塑件及材料分析 (4) 三、模具结构设计 (6) 1、分型面 (6) 2、型腔布局 (7) 3、浇注系统设计 (7) 4、排气系统设计 (8) 5、成型零件设计 (9) 6、脱模机构设计 (16) 7、模温调节与冷却系统设计 (20) 8、其它设计 (23) 9、装配草图 (24) 三、设计小结 (25) 参考资料 (26)

引言 本说明书为我机械系2006届模具设计也制造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意在对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考察、评估。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单独完成设计。也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考察。 本设计说明书是本人完全根据《塑料模具技术手册》的要求形式及相关的工艺编写的。说明书的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要求,设计课题,设计过程,设计体会及参考文献等。 编写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的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型腔及型芯的计算,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调温系统的设计等。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知识根底不牢,缺少经验,在模具结构设计计算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全工程中,得到张蓉老师以及其他机械、模具基础课的老师的细心指导,同时也得到同学的热情帮助和指点,在此谨以致谢。 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以促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减少类似的错误,做出成绩,以报恩师的淳淳教诲和母校的培养。

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C/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老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0年11月22日

C/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评阅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名称: C/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完成期限:自2010 年 11月 15 日至 2010 年 11 月 26 日共2 周 设计内容及要求: 要求用C/C++语言设计一个简易的计算器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减、乘、除、开平方等操作。 设计要求及功能如下: 1.阐述设计思想,画出流程图; 2.实现功能: (1)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法运算; (2)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减法运算; (3)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乘法运算; (4)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除法运算; (5)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开平方根运算。 最终设计成果形式为: 1.编写好的程序; 2.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打印并装订成册。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年月日

摘要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该计算器具有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复杂的数学表达式的功能。该计算器采用VC++作为软件开发环境,采用算数表达式处理算法来实现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操作简单,界面清晰,易于用户使用,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 关键词:计算器;VC++;数学表达式

目录 1课题描述 (1) 2问题分析和任务制定 (2) 3详细设计 (3) 3.1头文件设计 (3) 3.2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函数设计 (3) 4 程序调试与测试 (8) 4.1主界面测试 (8) 4.2基本功能的测试 (8) 5结果分析 (12)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放大镜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Ⅰ) P M M AT R A C T (Ⅱ)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注塑模具发展的概况 (3) 1.2注塑模具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3) 1.3塑料模具的特点 (3) 1.4注塑模具设计的要求及程序 (4)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4) 第二章制件结构的设计工艺性 (5) 2.1制件结构设计 (5) 2.2结构工艺性分析 (7) 2.3外壳材料的选择 (7) 2.4小结 (8) 第三章注射机的型号选择 (8) 3.1注塑机成型参数计算 (8) 3.2小结 (9) 第四章模具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10) 4.1总体结构 (10) 4.2行腔数目及排布 (10)

4.3 分型面的选择和排气系统的确定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4.3.1 分型面的设计 (11) 4.3.2排气系统的设计 (13) 4.3.3浇注系统的设计 (14) 4.4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7) 4.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7) 4.4.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8) 4.4.3模具型腔侧壁厚度和底版厚度计算 (20) 4.5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20) 4.6脱模机构的设计 (21) 4.7冷却系统的设计 (25) 4.7.1温度调节系统设计原则 (25) 4.7.2冷却水道回路的布置 (25) 4.8 成型设备的校核............................................26 4.9小结.. (26)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广。其中包括种类丰富的塑料产品,例如:一些电器材料、厨房用具、生活用品。不但种类多而且小形状多样。注塑模具设计可以根据人们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的尺寸设计,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因此注塑模具设计成了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缺少的行业。目前世界上塑料的体积产量已经赶上和超过了钢铁,成为当前人类使用的第一大类材料。我国的塑料工业正在飞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是塑料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料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塑料成型模具是成型塑料制品的工具。从2003年我国模具进口的海关统计资料可知,塑料模具占据了模具进口总量的57%,而

级进模说明书

U形弯曲件模具设计 1零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图为图15所示活接叉弯曲件,材料08F钢,料厚2mm。其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图15 弯曲工件图 1.1材料分析 08F优质碳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塑形。

1.2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左右对称,对弯曲成形较为有利。可查得此材料所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0.5t=1,而零件弯曲半径mm = r,故不会弯裂。另外, 2> 5.1 mm 零件上的孔位于弯曲变形区之外,所以弯曲时孔不会变形,可以先冲孔后弯曲。计算零件相对弯曲半径1<5,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而弯曲中心角发生了变化,采用校正弯曲来控制角度回弹。 1.3.精度分析 零件上只有个别尺寸有公差要求,其余未注公差尺寸也均按IT13选取,所以普通弯曲和冲裁即可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 4.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性良好,可以冲裁和弯曲。 2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为搭扣,该零件的生产包括冲孔,弯曲和落料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再弯曲。采用三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再弯曲。采用复合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然后弯曲。采用弯曲级进模。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较低。 方案二需两副模具,且用复合模生产的冲压件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生产效率较高。。 方案三,结合了强两种方案的有点,又节省了工序和成本,所以方案三比较适合。

3零件工艺计算 3.1.弯曲工艺计算 3.1.1毛坯尺寸计算 对于t r 5.0>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由于变薄不严重,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可查得中性层位移系数x=0.42,所以坯料展开长度为70 由于零件宽度尺寸为18mm ,故毛坯尺寸应为70mm×41mm 。弯曲件平面展开图. 3.1.2弯曲力计算 弯曲力是设计弯曲模和选择压力机的重要依据。 因为是U 型弯曲所以 1.自由弯曲力 F 自=0.7*1.3*41*4*(280~390)/4=10446N~14551N 2.顶件和压料力 FQ=0.5F 自=10446*0.5~14551*0.5=5223~7276N 3.压力机吨位的确定 F 压机>F 自+FQ=15669~21827N 所以选择JG23-40开始双柱可倾式压力机。 3.2.冲孔落料连续模工艺计算 3.2.1刃口尺寸计算 由图3-2可知,该零件属于一般冲孔、落料件。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冲裁模的凸、凹模采用分开加工方法制造。尺寸10mm 由落料获得,φ3.5mm 和φ5.2mm 由冲孔同时获得。查得凸、凹模最小间隙mm 246.0min =Z ,最大间隙 mm Z 360.0max =,所以mm 114.048.066.0min max =-=-Z Z 。

Windows下的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Windows环境下的计算器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0901 学生姓名:李彧文 指导教师姓名:张世庆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1年6月

摘要

课程设计任务书 Windows环境下的计算器 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个windows附件中所示的计算器 二、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C++调试技能; (2)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 2、基本要求: (1)求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及C++的编程思想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2)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对windows环境下的编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增加计算器的函数功能。 4、写出设计说明书 按照设计过程写出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 1、问题描述(功能要求): 要求所编写的计算器能够完成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类似于Windows下附件中的计算器。 2、问题的解决方案(参考):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将问题解决分为以下步骤: (1)完成界面的设计,要求界面要美观实用; (2)添加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消息映射函数); (3)利用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思路完成按键的判断和数据的移位以及计算功能; (4)程序功能调试; (5)完成系统总结报告以及系统使用说明书。

四、程序设计和调试: 五、答辩与评分标准: 1、完成基本功能:40分; 2、设计报告及使用说明书:30分; 3、设置错误或者按照要求改变结果:15分; 4、回答问题:15分。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精选文档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035 036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托拉塞米注射剂静脉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4例

托拉塞米注射剂静脉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4 例 1 病例报告 男,72 岁,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入急诊治疗,入院后给予 吸氧、扩血管及托拉塞米静脉注射利尿(静推60 mg, 0.9%生理 盐水稀释后5?10 min推完)治疗,静推后10 min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心电监护显示BP80/50 mmHg HR98 次/min,律齐,窦性心律,R26次/min ,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罗音,立即停用扩血管药物, 给予静脉注射多巴胺3 mg,后给予多巴胺200 ug/min,持续静脉泵入。对症治疗后, 数分钟患者症状缓解, 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2 病情缓解 女, 72 岁,因慢性肝硬化伴腹水入院治疗,入院后给予托拉塞米临时静脉注射(静脉推注60 mg, 5%葡萄糖稀释后5?10 min 推完)治疗,静推后约15 min 患者突发心悸,恶心并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心电监护显示BP70/50 mmHg, HR120 次/min,室性行动过速,R24次/min,立即急查电解质,并同步直流电复律,终止室速。电解质回报3.0 mmol/L ,给予口服补钾,对症治疗后,BP转为120/70 mmHg, HR90次/min,转为窦性。 男, 42 岁,因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IV 级入急诊治疗,入院查体 BP92/58 mmHg HR76次/min,律齐,心律为窦性,双下肢高度浮肿,入

院后给予倍他乐克、螺内酯、福辛普利口服,硝酸甘油静脉泵入,并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及托拉塞米注射液(60 mg)隔日一次交替静脉注射,入院第五日缓慢静推托拉塞米过程中患者自感心前区不适,双眼向上凝视,心电监护显示室颤,BP70/50 mmH,g 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持续按压,并予以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数分钟患者病情缓解,心律恢复窦性。 男,66?q,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双下肢浮肿入院治疗,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入院后给予并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80 mg) 静脉注射,注射后数分钟突发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测不到,立即给予心肺复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患者病情无缓解,宣布临床死亡。 2 讨论 托拉塞米是新一代高效髓袢利尿剂,托拉塞米适应症广,利尿作用迅速强大且持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托拉塞米虽有利尿、排Na+和排C1 -作用,但又不显著改变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和酸碱平衡[1] 。其作用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及远曲小管,具有扩血管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活性,生物半衰期较呋塞米长,生物利用度(80%- 90%高于呋塞米(40%- 50%,连续用药无蓄积,通过增加尿量,减少机体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亦可降低心脏后负荷,对血清Mg2+尿酸、糖和脂质类无明显影响。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水肿,急、慢性心力衰竭,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肝硬化腹水,急性毒物或药物中毒,急、慢性肾衰,本品可增加尿

注射模设计说明

一塑件原材料选用与性能分析 1分析制件材料的使用性能 ABS属热塑性非结晶型塑料,不透明。ABS由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这三种组分各自的特性,使AB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制件有较好的光泽,密度为1.02~1.05g/cm3。ABS有极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2 分析塑料成型工艺性能 ABS属于无定形塑料,流动性中等;升温时黏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故制件的脱模斜度宜稍大;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预热干燥80~100℃,时间2~3h;ABS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 该产品为某电工产品外壳,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耐热和耐磨损等性能,中等精度,外表面无瑕疵、美观、性能可靠,同时还必须满足绝缘性。采用ABS材料,产品的使用性能基本能满足要求,但在成型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成型工艺。 二塑件结构与质量分析 1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从零件图上分析,该零件总体形状为长方形,该零件重要尺寸如:等的尺寸精度为MT2~MT3级(查GB/T 14486-2008中常用材料模塑件尺寸公差登等级选用表),未标注公差的尺寸为自由尺寸,可按MT5级塑料件精度查取公差值(可

查GB/T 14486-2008中模塑件尺寸公差表)。 2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是某电工产品外壳,要求外表美观、光洁无毛刺、无缩痕,表面粗糙度可取Ra0.8,而塑件部没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模具制造和成型工艺容易保证。 3 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此塑件外形为方形壳类零件,腔体为25mm深,壁厚均匀2mm,外形尺寸适中,塑件成型性能良好,脱模斜度选为1°; 4 侧孔和侧凹 该塑件在宽度/长度方向有三个通孔,因此模具设计时必须设置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5 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直接可查询到塑件的体积为:V=31.180cm3 故塑件的质量W=V·ρ=32.115g(ABS塑料密度按1.03g/cm3) 三注塑成型机的选择 初选注射机规格通常依据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锁模力及塑件外观尺寸等因素确定。 1 依据最大注射量初选设备 ①单个塑件体积 V=31.180cm3 ②由于塑件尺寸不大,结合模具设计要求,采用一模两腔,加上浇注系统凝料体积(初步估算约为34cm3) ③塑件成型每次需要注射量: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说明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作者:

-----------------------日期: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知识) 01 1 概述 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模具,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这种模具除进行冲孔落料工作外,还可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和成形性质,完成压筋、冲窝、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甚至还可以在模具中完成装配工序。冲压时,将带料或条料由模具入口端送进后,在严格控制步距精度的条件下,按照成形工艺安排的顺序,通过各工位的连续冲压,在最后工位经冲裁或切断后,便可冲制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冲压件。为保证多工位级进模的正常工作,模具必须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配备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装置。所以多工位级进模与普通冲模相比要复杂,具有如下特点:(1)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完成包括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等多道冲压工序;减少了使用多副模具的周转和重复定位过程,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2)由于在级进模中工序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工位上,故不存在复合模的“最小壁厚”问 题,设计时还可根据模具强度和模具的装配需要留出空工位,从而保证模具的强度和装配空 间。 (3)多工位级进模通常具有高精度的内、外导向(除模架导向精度要求高外,还必须对细小凸模实施内导向保护)和准确的定距系统,以保证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模具寿命。 (4)多工位级进模常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冲压件,模具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多达50多个,冲压速度达1000次/分以上。 (5)多工位级进模结构复杂,镶块较多,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给模具的制造、调试及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要求模具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模具零件磨损或损坏后要求更换迅速,方便,可靠。所以模具工作零件选材必须好(常采用高强度的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或硬质合金等材料),必须应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成型磨削、坐标镗、坐标磨等先进加工方法制造模具。 (6)多工位级进模主要用于冲制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2mm)、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用这种模具冲制的零件,精度可达IT10级。 由上可知,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比较复杂,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对冲压设备、原材料也有相应的要求,模具的成本高。因此,在模具设计前必须对工件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合理确定该工件的冲压成形工艺方案,正确设计模具结构和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显然,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行冲压成形

计算器详细设计说明书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践 课题名称:安卓手机计算器 作者:廖杰学号:20112715分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指导老师:占华为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2013年 10 月 28日

目录 1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项目背景 (3) 1.3 参考资料 (3) 2软件结构概述 (3) 3模块设计 (4) 3.1 模块1(简单计算功能) (4) 3.1.1功能 (4) 3.1.2性能 (4) 3.1.3输入项 (4) 3.1.4输出项 (5) 3.1.5流程图 (5) 3.1.6接口 (5) 3.1.7测试要点 (6) 3.2 模块2(简单操作) (6) 3.2.1功能 (6) 3.2.2输入项 (6) 3.2.3输出项 (6) 3.2.4接口 (6)

3.2.5尚未解决的问题 (6) 4需求跟踪 (7) 5用户界面设计 (8) 5.1 用户界面图 (8) 5.2 用户界面与模块关系 (8)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方便有计算需求的用户使用。 1.2项目背景 这个项目是计算器系统。 本项目方便所有有计算要求的用户使用,能够处理加,减,乘,除,开方,并且能求百分数,求倒数,求相反数。还具有一定的容错功能,例如:除数不能为0,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数,不可以连续输入小数点以及多个运算符输入只保留第一个运算符。交互功能比较好,界面友好,简洁易懂。 1.3参考资料 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王行言清华大学出版社 2软件结构概述 功能模块图:

3 模块设计 3.1 模块1(简单计算功能) 3.1.1 功能 进行简单数字运算。能够处理加,减,乘,除,开方,并且能求百分数,求倒数,求相反数。还具有一定的容错功能,例如:除数不能为0,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数,不可以连续输入小数点以及多个运算符输入只保留第一个运算符。 3.1.2 性能 输入以及输出的数字为double 型,能保存32为数据。 3.1.3 输入项 计算器界面 1简单计算 2 简单操作 11加 12减13乘14除 15求倒 16开方 17百分数 18相反数 21编辑 23查看 24帮助 22清零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2) 关键字 (2)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2) 1.1符号说明 (2) 1.2.设计参数及要求 (3) 3 3 第二章材料选择 (4) 2.1概论 (4) 2.2塔体材料选择 (4) 2.3 裙座材料的选择 (4) 第三章塔体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5) 3.1 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5) 3.2 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5) 3.3 风载荷和风弯矩 (6) 3.4 地震弯矩计算 (7) 3.5 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7) 3.6 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8) 3.7 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9) 3.7.1 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9) 9 3.8塔设备结构上的设计 (10) 10 10 板式塔的总体结构 (11) 小结 (11) 附录 (11) 附录一有关部件的质量 (11)

附录二矩形力矩计算表 (12) 附录三螺纹小径与公称直径对照表 (12)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关键字 塔体、封头、裙座、。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1.1符号说明 Pc ----- 计算压力,MPa; Di ----- 圆筒或球壳内径,mm; [Pw]-----圆筒或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δ ----- 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厚度,mm; δn ----- 圆筒或球壳的名义厚度,mm; δe ----- 圆筒或球壳的有效厚度,mm;

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书解读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行程开关架零件模具加工艺 设计者:龙建 学号:201110115119 指导教师:樊学良 成都学院 2013年12月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模具零件的机加工艺 内容:1.批产量按6000件 2.绘制指定零件图 3.绘制指定零件毛坯图 4.设计机加工艺流程 5.编制各工序工艺卡 6.设计指定工序模具装配图 7.设计本模具两个复杂零件工程图 8.编制本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2011级车辆1班 学生:龙建 学号:201110115121 指导教师:樊学良 成都学院 2013年12月

目录 第一,零件设计任务 (1) 第二,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2) 2.1工件材料 (2) 2.2工件结构形状 (3) 2.3工件尺寸精度 (3) 第三,冲裁工艺方案 (3) 第四,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5) 4.1模具的类型的选择 (5) 4.2卸料装置 (5) 4.3定位装置 (5) 4.3.1.送料形式 (5) 4.3.2.定位零件: (5) 4.4.模架类型及精度 (5) 4.4.1.模架 (5) 4.4.2.精度 (6) 第五,冲压工艺计算: (6) 5.1.排样 (6) 5.1.1.排样方案分析 (6) 方案一:有废料排样沿冲件外形冲裁,在冲件周边都留有搭边。冲件尺寸完全由 冲模来保证,因此冲件精度高,模具寿命高,但材料利用率低。 (6) 5.1.2.计算毛胚的长度 (7) 根据零件形状,查<<冲压模具设计手册>>毛胚的长度: (7) 计算条料宽度 (7) 5.1.3.确定布距: (7) 5.1.4.计算材料利用率 (8) 5.2.冲压力计算 (8) 5.2.1.冲裁力计算 (8) 5.2.2.推件力计算 (9) 5.3.压力中心的计算 (9) 5.4.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10) 5.4.1.落料尺寸大小为 (10) 5.4.2.冲孔尺寸大小为 (10) 6.2.1.冲孔圆形凸模: (11) 6.2.3.落料凸模 (13) 6.4.固定板的设计 (14) 6.4.1.凸模固定板: (14) 6.4.2. 凹模固定板: (14) 6.5.模架以及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15) 7.1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 (15) 7.2 冲压设备的选定 (16) 参考文献 (19)

计算器——概要设计说明书

计算器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程序设计中,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模拟计算器的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对命令语句的灵活应用。在程序设计中,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一是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二是更先进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而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关键是如何将问题域中的实体(即日常所见的概念)抽取出来,作为JAVA程序中的类,而属性与行为作为类的两类要素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应考虑类必须满足的约束。 1.2项目背景 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十分便捷有效的工具,能实现加、减、乘、除、开方、求倒数等简单运算的工具。要实现计算功能,可以用JAVA 的知识编写程序来解决此问题。该计算器大大的降低了数字计算的难度及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该计算器使用非常简单和方便,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有巨大帮助作用,也对在职人员的工作有点帮助作用。 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7,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JAVA,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结构化与面向对象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3定义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系统。 1.4参考资料 [1]钱银中,眭碧霞.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2]道客巴巴:https://www.360docs.net/doc/e314116148.html,/p-642874533756.html 2、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XP Professional、Windows 2000 Server或者window 7.0操作系统. 3、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流程 系统设计主要有五部分组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写代码和系统测试。如下图所示: ⑴需求分析 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实现简单计算器的功能。实现功能:加,减,乘,除,可加其它运算功能;还要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计算,显示及清除等功能。 ⑵概要设计 计算器包含的功能有:加、减、乘、除、清除。计算器的屏显为JFrame控件,左侧的数字、操作符按键、右侧的功能为BUTTON控件。输入的原始数据、运算中间数据和结果在顶部的TEXTBOX 控件显示。每种计算功能均为独立设计算法。 ⑶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部分则是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对计算器的功能实现作出更为详细

帕米磷酸二钠说明书

帕米磷酸二钠说明书 篇一:高危药物使用护理指引 高危药物使用护理指引 高危药物:包括危害药物,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及刺激性、高渗性、低渗性药物、阳离子药物肌肉松弛剂等。 1、特殊药物领用、调配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药应由经培训的高年资护士负责,实行双人复检。 2、高危药物要单独存放,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高危险药品安全标识:黑底白字。标识清楚明显、醒目。 3、高危药物使用前要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输注前护理人员在注射单及输液单上的药品名称前,用红笔标注高危药物符号。 4、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用于临床治疗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医嘱要求使用,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并要查看掌握患者血清电解质的情况。 5、输液前向患者讲述药品的作用与毒性反应,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输液速度的重要性,患者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对不合作病人可签字。 6、外周静脉留置针每次给药前均应抽回血,通过观察血液回流确认静脉通路通畅;中心静脉每次输液前要检查外露刻度,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是否在血管内,并进行记录。 7、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滴速,

静滴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按规范要求予以处理。 9、用药中加强巡视观察,正确使用“防药物外渗”警示标识,在输液瓶签上盖有“高危药物”的字样来标识;微量泵输注时,要对注射器及延长管进行使用药物品称的标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否渗漏,有无用药不良反应,确保病人安全用药。 10、尽量单独通路输入,不与输液合用同一通道。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11、根据医生指示调节输入速度,不得自行调节或停用。如遇病情变化,需立即调速时,请于调速后立即知会医生。 12、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选择较粗、弹性好血管或中心静脉(避免用钢针),以中心静脉输液为主,用微量电子注射泵匀速注入,尽量避免从外周血管输入,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作局部封闭注射,防止组织坏死。 13、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科室及工作人员,按医院相关的规定,填写不良反应表报临床药学室。 14、高危药物使用科室,定期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讨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停止、淘汰、更换高危药物的建议。不用的高危药物如肌松药要退回药房。备注: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