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论儒家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文化为何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

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

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

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

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文化就是我国文化的主流。

那么,又是什么促使儒家成为我国文化的主流呢,而

且还雄踞于上,统治中国思想前前后后两千多年之久呢?

它内在的生命力,吸引力,合理性,又是什么呢?

这还得从它的诞生说起。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

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

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包括孔子孟子的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扩大自身的影响,以自己的思想,为君主提供一个如何强国的思想理论支持,故而他们之间的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儒学的诞生就可看出,它具有亲近平民,有教无类的思想,私学的开创,让原本只是属于贵族的获取知识的特权,向全社

会有志的平民精英转移,这样,保证了个人发展的空间,创造

了一个相对于贵族阶层特权统治更公平的政治环境,只要你肯

专心向学,只要你学识渊博,出身寒门也可平步青云,这样,

不仅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更可以激发全社会的社会责任感,让

天下不再是少数人的天下,国家不再是几个人的国家,而是全

社会共同维护的秩序与发展的保障,这样儒家自然赢得底层以

及小贵族们的支持。

其次,儒家也取得了上层统治者的支持。儒学的主要思想

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独占大一统思想地位后而行成的。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这些礼法,约束了每个人的行为,规范每个人的心理。首

先在“小家”要做到子孝,父慈;在社会要做到“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在朝堂要做到臣忠。这样从小家到

全社会都有具体的行为规范,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

人们安顺守礼,当然不会犯上作乱,在封建时代,那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仍大有市场的时代,儒家更能限制人的野心与欲望,将之束缚在纲常礼教之下,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对此习以为然,君主的权威,国家的稳定,政权的延续得到尽可能的保障,儒家自然被统治者倍加推崇。

再者,我们来从儒学开创性的学说说起。儒家的学说特性,可以明显看出,是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具体来看,孔子曾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我从周“表明他对周代即中国上古时期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古代文化的欣赏,而又有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表明孔子述而不作,尊崇古代文化的态度,故言儒家有延续性,代表的是中国正统的思想,在人们心中也会留下儒家与上古一脉相成的观感;其次,儒家包容兼蓄的风格,博采百家,讲究入世,因时而变的态度,又为它将来的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之后我们可以在儒家中见到不少道家,佛教的踪影,尔后,更是有二程,朱

熹等等儒学大家引经据典,阐释经典,注解经典,赋予经

典新的内涵,使其更适应当时的时代需求,更好的为统治

阶级服务,这一切,充分说明儒家的开创性,开明性,即

使是不同见解的人,也能从儒家各个经典中找到自己赞同

的观点,自然也就为社会所接受。

最后,我们回到儒家自身和中国人自身来看。上至盘

古女娲,再到三皇五帝,大禹屈原,这些人无不是忧国忧民,仁慈博爱,关爱底层民众之人物。这也就是中国这片

土地孕育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属性——仁。南宫适曾对孔子说:“羿善射,奡荡舟,均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可见只有仁慈之人,才能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欣赏与崇敬。而这境界,也是两千年来众多仁人志士苦苦追求的。再比较当

时社会主要的学说,道,儒,法,道讲究无为与出世,法家讲

究酷刑,这显然与中国文化蕴含的仁不合,只有儒,才能让一

大批知识分子在辅佐君王时,能发自内心的感到自己在行仁政,正仁心,尊仁理,不仅使其在官位,俸禄,外人的吹捧等等这

些外在之物上满足自己的虚荣之心,更可在自己的内心,为自

己的仁而骄傲,获得内在的自我的精神满足。这一切,又是其

他的学派给不了的。

儒学成为我国的主流思想,有偶然,例如董仲舒力荐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更多的是必然,这是历史,是社会,

是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对他的拥护与肯定。我们可以看看儒家

伟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中原王朝的数次倾覆,外族的数次侵入,都没能使儒家占据主导的汉文化消亡,反而是将异族改变,将之容纳同化到儒家文化圈中来,以至于我们现在有一个词语——“汉化”,在此,不得不赞叹儒家的兼容性和无与伦比的

吸引力,更不得不服它理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与正统。

但儒家经历西方文化之冲击,几经波折。国人对其态度也因

时而异,但是不管对其是褒是贬,它那内在的影响力深入到我

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祭祖,例如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而

现在的我们,更能理性的看待儒家,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包含中国的老子,印度的释迦摩尼等等)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

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

供了精神力量。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

发生的事情。”例如,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回顾,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