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证券基础知识:证券市场产生与发展

XXXX证券基础知识:证券市场产生与发展
XXXX证券基础知识:证券市场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中国证券市场历史发展史和对外开放的进程;

熟悉证券市场产生的背景、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熟悉新《证券法》《公司法》实施后中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变化; 熟悉为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了解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和中国解放前的证券市场; 了解我国证券业在加入WTO 后对外开放的容

一、证券市场的产生原因(多选)

1、证券市场的形成得益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证券市场的形成得益于股份制的发展

3、证券市场的形成得益于信用制度的发展

二、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五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1、世界第一:1602 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

2、英国第一: 1773 年在乔纳森咖啡馆成立了英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3、美国第一: 1790 年成立了美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费城(1790年)

美国的证券市场是从买卖政府债券开始的

例题:(单选)美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是( A )(见教材P19)

A.费城证券交易所

B.芝加哥证券交易所

C.华尔街交易所

D.纽约证券交易所

例题:判断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是在荷兰的的阿姆斯特丹成立(对)

(二)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初

(三)停滞阶段: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四)恢复阶段:二战后——20 世纪60 年代

(五)加速发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证券市场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

证券化率(证券市值/GDP)是反映证券市值容量的重要指标

例题:(单选)证券市场的停滞阶段是(B)(见教材20页)

A,20世纪初 B,1929年—1933 年

C 20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三、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一)证券市场一体化:四个层面(发行人,投资者,市场组织结构,证券市场运行)

(二)投资者法人化;21世纪以来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快速成长

(三)金融创新深化: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

(四)金融机构混业化:1999 年11 月4 日,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 年经济危机时代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相互渗透业务的障碍,标志着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的终结。

(五)交易所重组和公司化:2000 年3 月18 日,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布鲁塞尔交易所、巴黎交易所签署协议,合并为泛欧交易所;

2006 年6 月,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与泛欧交易所(Euronenxt)达成总价约100 亿美元合并协议,组建全球第一家横跨大西洋的纽交所—泛欧证交所公司。

(六)证券市场网络化: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率先使用GIOBEX电子交易系统

(七)金融风险复杂化:金融创新和证券全球化导致金融风险变得非常复杂,一国金融危机经常导致全球的经济危机,07年的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八)金融监管合作化:鉴于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趋势,各国更注重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运用国际资源提升防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防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在2007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下,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开始采取各种措施防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全球证券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1,金融机构去杠杆化、2,金融监管改革、3,国际金融合作的进一步加强(P27)

例题(多选)2000年3月18日(ABC)签署协议,合并为泛欧交易所

A,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B,布鲁塞尔交易所 C,巴黎交易所 D,伦敦交易所

四、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简述

(一)、旧中国的证券市场:证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

最早的证券交易市场:由外商经纪人组织的“股份公所”和“众业公所”,交易对象为外国企业股票和债券。

最早的股份制企业:1872 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

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例题:单项选择题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 D )。

A 证券交易所

B 众业公所

C 华商证券交易所

D 北平证券交易所

(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掌握)

1.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 年)。

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l990年l2月l9日和1991年7月3日,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先后正式营业。

1990年10月,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实质性开端

1992年10月,有色金属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实现了由远期合向期货交易的过渡。

1993年,同志在南巡讲话之后,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8 年)。

1992 年10 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及中国证监会宣布成立,标志着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监督管理的专门机构产生。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

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推出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境企业逐渐开始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期货市场也得到初步发展。

3.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和发展(1999~现在)

《证券法》于1998年12月颁布并于1999年7月实施,是中国第一部规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走向全面开放,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大。

但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以往积累的一些遗留问题、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也逐步开始显现。从2001年开始,市场步入持续四年的调整阶段:股票指数大幅下挫;新股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难度加大、周期变长;证券公司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到2005年全行业连续四年总体亏损。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国资本市场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试点开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早期制度设计有很多局限,改革措施不配套。一些在市场发展初期并不突出的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逐步演变成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包括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公司实力较弱、运作不规;机构投资者规模小、类型少;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合大型资金投资的优质蓝筹股、固定收益类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制度单一,缺乏有利于机构投资者避险的交易制度;等等。

为了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国务院于2004年一月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九条为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奠定基础。

2006年在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机构队伍迅速壮大,法律体系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2007年末,沪深市场总值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

2007年中后期,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证券市场也受到波及并出现深度调整,上证指数从6127点调整到1664点,一年间跌幅达到70%多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挑战,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审视度势,以制度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武器,于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启动,截至2009年年底,共有36家创业板公司上市交易,09年末,证监会又适时启动了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为代表的重大创新,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五、《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未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1.31)将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国九条”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

(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四)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

(五)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公司规运作

(六)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发展,提高执业水平

(七)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

(八)加强协调配合,防和化解市场风险

(九)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

六、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掌握)

(一)在国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

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国际化是以B 股、H 股、N 股等股权融资作为突破口的。我国自1992 年起开始在、证券交易所发行境上市外资股(B 股),自1993 年开始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N 股等)。

在利用股票市场筹资的同时,我国业越来越重视国际债券市场筹借中长期建设资金,1982 年1 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债券市场发行100 亿日元的私募债券,这是我国国机构首次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

(二)开放国资本市场

根据我国政府对WTO 的承诺,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容主要包括:

1.外国证券机构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直接从事B 股交易。

2.外国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可以成为所有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

3.允许外国机构设立合营公司,从事我国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资比例不超过33%;

加入后3 年,外资比例不超过49%。

4.加入后3 年,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1/3。合营公司可以(不

通过中方中介)从事A 股的承销,从事B 股和H 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以及发起设立基金。

5.允许合资券商开展咨询服务及其他辅助性金融服务。

(三)有条件地开放境企业和个人投资境外资本市场

企业:合格境机构投资者(QDII)的开放

个人:2007 年8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滨海新区进行境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标志着资本项下外汇管制开始松动,个人投资者将有望在未来从事海外直接投资。

(四)对我国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开放(新加)

2004年1月1日起,澳门已获得当地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在地申请证券从业资格,只需通过地法律法规培训和考试,无需通过专业知识考试

2006年1月1日起,允许地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在设立分支机构

2008年1月1 日起,允许地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在设立分支机构,经营相关业务。

截至2008年底,12家地证券公司,4家地基金公司获准在设立分支机构

小考点(1)

1、1918年成立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北平证券交易所;

2、1872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3、l990年l2月l9日和1991年7月3日,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先后正式营业。

4,1990年10月,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实质性开端

5,1992年10月,有色金属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实现了由远期合向期货交易的过渡。

6、1998年12月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国证券法》,并于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规发展的新时期。

小考点(2)

1、1982年1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债券市场发行了l00亿日元的私募债券,这是我国国机构首次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

2、1984年11月,中国银行在东京公开发行200亿日元债券,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债券市场。

3、1993年9月,财政部首次在日本发行了300亿日元债券,标志着我国主权外债发行的正式起步。

考点(3)------5年过渡期(5点)

1、外国证券机构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直接从事B股交易。

2、外国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可以成为所有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

3、允许外国机构设立合营公司,从事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资比例不超过33%;加入后3年,外资比例不超过49%。

4、加入后3年,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1/3。合营公司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从事A股的承销,从事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以及发起设立基金。

5、允许合资券商开展咨询服务及其他辅助性金融服务,包括信用查询与分析,投资与有价证券研究与咨询,公开收购及公司重组等;对所有新批准的证券业务给予国民待遇,允许在国设立分支机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