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镍矿的特征和勘察讨论
红土镍矿经济品位初步解析

红土镍矿经济品位初步解析近年来,红土镍矿成为了矿业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
然而,仅仅探明了矿产储量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分析其经济品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解析红土镍矿的经济品位。
一、经济品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经济品位指的是矿石中有价值的金属元素所占的比例,通常用金属元素的重量百分比进行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经济品位=金属元素的重量÷矿石总重量×100%其中,金属元素重量需采用实测数据,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准确性。
二、红土镍矿的矿石性质红土镍矿主要含有镍、铁、镁等金属元素,其中以镍、铁最为丰富。
从物理性质上来看,红土镍矿的颜色呈红棕色或棕红色,硬度在5.5-6之间,比重约为3.3g/cm³,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磁性。
三、红土镍矿的经济品位红土镍矿中镍的含量通常在1-3%之间,成矿体积较大,总储量达到了数百万吨。
根据上述经济品位的计算公式,红土镍矿的经济品位约在1.2-3.6%之间。
对于这一经济品位来说,红土镍矿可以说是中低品位的矿产资源。
四、红土镍矿的开采和利用红土镍矿通常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进行开采。
在采矿过程中,需要对矿石进行选矿、选别等加工过程,以提高其纯度和经济品位。
在利用方面,红土镍矿可以用于制造合金、耐腐蚀材料、催化剂等领域,因此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五、红土镍矿的挑战和机遇红土镍矿的开采和利用面临着人力成本高、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同时在全球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其准确的经济品位分析和合理的资源优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红土镍矿的开采和利用将有可能为国内钢铁生产带来更为可持续的原材料供应,这也为红土镍矿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总结:本文对红土镍矿经济品位进行了初步解析,通过矿石性质、经济品位、开采利用等方面的分析,对红土镍矿的资源优化利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信随着技术的更新和资源的开发,红土镍矿也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砾岩型红土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G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g e n e s i s o f g r a v e l l a t e r i t i c n i c k e l d e po s i t i n S u l a we s i ,I n d o n e s i a
该 矿床 成矿 母 岩 并 非是 基 性 、超 基 性 岩 ,而是 砾 石 成 分 以超 基 性 岩 为 主 的 一 套砾 岩 。为 了 区分 传 统 意
义上 由基 性、超基性岩风化淋滤形成的红土型镍矿 ,笔者将其称为砾 岩型红土镍矿 。该矿床 的结构分
带 由上往下可分为 :腐植 土层 、红土层、强风化砾岩层 、半风化砾岩层、砾岩层 ,镍矿体主要分 布于 半风化砾 岩层 中。初 步认为矿床是 由砾岩经过风化一 水解一 淋滤一 沉淀富集等作 用形成 的。 关键词:砾 岩型红土镍矿 ;地质特征 ;矿床 成 因;印度尼 西亚
第3 4卷
第 l 期
世
界
地
质
Vo 1 . 3 4 No . 1 Ma r . 201 5
2 0 1 5年 3月
GL 0BAL GE0L 0GY
文章 编号 :1 0 0 4 —5 5 8 9( 2 0 1 5 )0 1 —0 1 2 0— 0 7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 西岛砾岩型红土镍矿床地质特征 及成 因
C HEN G L i — q u n ,L I U J i a n — b o ,R EN Xu e . y i ,W U Gu o . x u e , . Q i n h u a n g d a o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a n d H y d r o g e o l o g y B r i g a d e , H e b e i G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s p e c t i n g B u r e a u , Q i n h u a n g d a o 0 6 6 0 0 1 , H e b e i ,C h i n a ;
缅甸达贡山红土镍矿勘查与开发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缅甸达贡山红土镍矿勘查与开发一、达贡山镍矿勘查与开发2004年7月12日,在中缅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国有色集团与缅甸矿业部第三矿业公司,签署了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勘探与可行性研究协议。
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中国有色集团委托云南有色地质勘查局308队,承担达贡山红土镍矿的勘探。
云南有色地质勘查局308队提交了《缅甸达贡山红土型镍矿地质勘探报告》。
经评审确认镍金属量70万吨左右,边界品位1.4%,矿床平均品位2.06%,单样最高达5.7%。
矿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印尼威拉砾岩型红土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

收稿日期:20190301;改回日期:20191027 基金项目:印尼 PTHEBEIJIDONGINDONESIA公司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威西省北部哥那威县威拉地区红土型镍矿地质普查项目
第 4期 闫奕璞 祁书亮等:印尼威拉砾岩型红土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
945
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风化过程;④研究对象的 成矿母岩均为超基性侵入岩[13]。而对砾岩型红土 镍矿的研究 则 较 少[4], 也 只 是 对 结 构 分 带、 含 矿 性及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对该型矿床规模及勘查 工作思路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及。笔者从成矿母岩的 成因、形成时间及对矿床规模、矿体厚度、品位和 品级等的制约上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勘查思路,为 “走出去” 进行红土型镍矿勘查提供借鉴。
Keywords:Weila; conglomeratetype; laterite nickeldeposit; peridotite conglomerate; depositscale; grade;exploration
0 引言
以往红土型镍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①矿床的
分布区域、大地构造背景;② 矿床 (风化壳) 结 构分带及 含 矿 性、 矿 体 特 征 和 矿 石 类 型; ③ Ni元 素从超基性岩内析出、淋滤到次生富集所经历的复
河北省地矿局 第五地质大队,河北 唐山 063004
摘要:威拉砾岩型红土镍矿形成过程相对较特殊,系辉石橄榄岩经剥蚀、搬运、沉积形成砾岩及巨砾 岩之后经风化淋滤富集而成矿。成岩成矿过程短:成岩于早更新世,成矿期为早更新世以来。橄榄岩 质砾岩分布面积 <55km2,决定了成矿后矿床 (体) 规模仅为中型,边界品位矿体平均厚度为 362 m,工业品位矿体平均厚度为 292m,工业品位矿石量仅占 523%。其矿床规模、品位和品级等与直 接由超基性岩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的红土型镍矿差别较大。现阶段开采利用将处于亏损状态。 “走出 去” 进行红土型镍矿找矿勘查时,应首先确定其成矿母岩岩性,对砾岩型红土镍矿勘查不宜超越预查 阶段。 关键词:威拉;砾岩型;红土镍矿;橄榄岩质砾岩;矿床规模;品位;勘查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589201904006
印尼PomalaaIUP159红土型镍矿风化壳特征及找矿方向

2016 NO.01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苏拉威西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面积17.46万km 2,呈K字型展布,是印尼红土镍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该岛的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找矿远景区有北科纳威县的Langgikima、Lasolo,莫罗瓦利县的Kolonodale、Tontowea以及科拉卡县的Pomalaa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金属镍资源需求与日俱增,国内众多地勘单位和企业陆续进入印尼苏拉威西岛开展红土型镍矿的勘查与开发工作,例如:云南有色地质局308队[1]、河北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华东有色地质局805队[2]等。
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响应国家矿产资源勘查“走出去”战略号召,积极开拓东南亚国家优势矿种勘查市场,目前红土型镍矿及铅锌多金属矿项目遍及苏拉威西、加里曼丹及西爪哇等地。
该文以东南苏拉威西省科拉卡县Pomalaa IUP159矿床为例,分析该类矿床的风化壳垂向分带特征,以期指导该地区今后的找矿勘查工作。
1 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威西省科拉卡县(Kolaka)的波马拉镇(Pomalaa)辖区(如图1),大地构造位置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汇聚作用形成的蛇绿岩带上[3],自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非常活跃,为红土型镍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①通讯作者:车林睿(1989,1—),男,汉,河南南召人,硕士,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和成矿机理研究,E-mail:***************。
DOI:10.16661/ki.1672-3791.2016.01.135印尼PomalaaIUP159红土型镍矿风化壳特征及找矿方向①刘利茂 车林睿*(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摘 要: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产出一系列规模大、品位富、易开采的红土型镍矿床。
中国特色红土镍矿冶炼工艺建设现代化镍铁厂

中国特色红土镍矿冶炼工艺建设现代化镍铁厂中国特色红土镍矿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矿产资源,与其他地区的镍矿相比,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和矿物组合,使得其镍含量高,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铁、镁、钠等杂质元素含量。
因此,在红土镍矿的矿石冶炼过程中,传统的矿石冶炼工艺难以满足这类矿石的冶炼需要,因此需要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红土镍矿矿石特点的现代化镍铁厂,以实现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的提升。
一、中国特色红土镍矿的特点及应用中国特色红土镍矿是一种矿物组合复杂、性质多变的矿物,它的镍含量高,但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铁、镁、钠等杂质元素。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特色红土镍矿的含镍矿石的种类主要有红泥矿、橄榄石等几种,其中与较高含镍矿石类型大约占全部矿石的20%。
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的条件下,镍的综合利用价值逐渐得到了充分的认识。
在如航空、电子、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中,更是对镍的浓厚需求永远无止境。
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人口最多、生产力最庞大的大国而言,其独有的红土镍矿不仅仅是一种矿产资源,更是民族工业的重要发展机遇。
二、中国特色红土镍矿的传统冶炼工艺目前,中国特色红土镍矿的矿石冶炼主要采用的是冶炼精矿的热还原冶炼工艺,即将铁、镁含量较高的矿石进行转化和富化处理,然后与其他矿石共同冶炼。
但这种传统冶炼方法的缺陷是较为明显的,因为红土镍矿的反浸出性差,铁和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较高,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其冶炼流程无法充分利用矿石中所含的镍和钴等有价元素,而得不到更多的综合利用。
三、新型镍铁厂建设及ChinaTOPO的建议意见而在持续的研究与开发中,一些新型的中国特色红土镍矿冶炼工艺不断被探索。
铁、镁含量较高的红土镍矿的热还原有可能是以其含铁为原料生产钢铁的效果更好。
此外,钾启动进料也可以改善红土镍矿物的冶炼性能;同时,使用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镍的提取率和对铁、镁等杂质元素的有效去除通过上述这些新型技术的使用,可以充分利用红土镍矿的资源价值,实现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
数据统计揭示的印尼某红土型镍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数据统计揭示的印尼某红土型镍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印尼马鲁古群岛某红土型镍矿勘探程度较高,数据量巨大,特别适合大样本的数据统计分析,作者以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论述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现实的地质意义。
标签:红土镍矿;地球化学特征;数据统计;相关性;含量变化;深度变化红土镍矿由于火法冶炼关键技术的突破、勘探及开采成本的低廉而快速在东南亚等相关国家得到了开发及利用,虽然产自东南亚国家的很大一部分红土镍矿矿石出口至我国境内,但由于我国仅在云南省极个别地区存在红土型镍矿,我国尚未设立该矿种的相关技术规范,对该矿种的研究认识尚不充分,文章以作者在印尼工作过的某个矿区相关统计数据入手,以硅酸镍品位及取样深度为统计口径论述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地质特征并推演相关成矿地质过程,以期指导红土型镍矿的地质勘探过程。
1 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印尼马鲁古群岛OB岛上,矿区整体位于PTUM组的超基性岩之上,为风化壳型次生矿床;两组北东-南西向断裂横贯本区,PTUM组其主要岩性为:蛇纹岩、辉岩和斜辉橄榄岩。
蛇纹岩:绿灰色,由蛇纹石、橄榄石、辉石、铬铁矿、磁铁矿和氧化铁组成。
辉岩:浅绿灰色,由辉石、橄榄石、磁铁矿、铬铁矿组成。
斜辉橄榄岩:黄绿色,由辉石、橄榄石和矿石组成。
局部发现闪长岩和辉长岩墙,含黄铁矿。
通常认为是属于前第三纪。
矿体主要沿矿区山坡的缓坡地带分布,一般呈不规则的面状较多,少数为点状分布,形状以随机的积木形式较多,长宽不一,厚度及品位变化相对稳定,矿体厚度与品位大致为正相关关系。
矿体一般以浅灰绿色为主,部分杂色,全风化及半风化,土状、松散砂土状,脉石矿物为蒙脱石、蛇纹石、伊利石、滑石、石英及粘土类矿物为主。
矿石矿物以硅酸镍(俗称镍华)为主要矿物,镍华与蛇纹石、滑石经常呈镶嵌结构,超基性岩体的镍物质经风化淋漓后一般沿蛇纹石的裂纹、裂隙与其它暗绿色的矿物呈浸染状、胶着状分布,一般具有亮丽的颜色(绿色),手感滑腻。
菲律宾红土型镍矿成矿地质背景及评价方法探讨

、
成 矿 地 质背 景
菲 律 宾 所 处 大 地 构 造 位 置 位于 太 平 洋 板 块 与 印度 板 块 结 合 部 的 岛弧 带 ,属 菲 律 宾 一 新儿内亚火L L l 岛 弧一 海沟系 ( 张文佑 ,
1 9 8 4),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 .发育一系列N—N W—
N N W 向 的 弧 形 断裂 构 造 带 。 其 中 ,吕 宋岛 中央 一马 斯 巴特 一莱
i
M s. 一
虽然菲律宾 以及中国的专家都对红 土型镍矿进行过 考察和
勘 查 ,但 是 勘 查 重 点 主要 定性 在 矿 区 矿 床地 质 、矿体 特 征 等方 面 的研 究 ,对 菲 律 宾 红 土 型 镍 矿 整 体 成 矿 环 境 的研 究 程度 仍然 偏 低 。 本 文 在 前 人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对 菲 律 宾 红 土 型镍 矿成
学 术 研 讨
9 9
型镍矿成矿地质背景及评价方法探讨
◇ 河 南省煤 田地 质局 二 队 刘 静 何 江根
通过 对 菲律宾 红土 型镍 矿 成矿地 质背 景的分析 ,编 制 了 菲律 宾 国家红 土型镍 矿风 化壳理 想剖面 ,认为 菲律 宾红 土型 镍 矿 多产于蛇 绿岩带 上 ,主要 与地 理位置 、地形 、 气候 、构 造 复杂 程度 、超 基性 岩和岩 石破碎 程度等 有关 。采用土壤 地
图2菲 律宾 吕宋构 造演 化模 式 和蛇 绿 岩的 出露
(据 Za n o r i a A S . . e t a 1 .1 9 8 4)
1 ( …
I 爿 _ _ _ l 2 { } 1 3 年 . 第 9 期
笔者不再详细叙述 简单 归纳为 :区内橄 榄岩 、纯橄岩等超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土型镍矿的基本特征
红土型镍矿为地壳表层风化壳型矿床,为含镍基性-超基性岩体经风化-淋滤
-沉积的残余产物。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一、矿床分布相对集中
红土型镍矿大多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亚热带-热带多雨地区,典型海洋气候的
阵发性降雨和地壳缓慢上升,为该类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印度尼
西亚、菲律宾、古巴、巴西、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此外,在亚热带-热
带的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如:缅甸北部的达贡山、姆韦当,我国云南省的元江
等地。
二、矿床规模较大
红土型镍矿一般以多个矿体集中连片分布,面积从几平方千米到几百平方千米,
单个矿体规模常可达到大型或超大型,连片矿区蕴藏的镍金属量为几十万吨到几百
万吨,甚至可达上千万吨以上。
三、矿床类型及矿体形态简单
红土型镍矿属超基性岩风化淋积残余矿床,矿体产于超基性岩上部的红土风化
壳中;矿体形态简单,呈似层状面形分布,范围大体与红土风化壳一致,明显受地
形表面起伏形态的控制。
四、矿石类型相对简单
红土型镍矿的矿石自然类型以裼铁矿型和腐岩型为主,工业类型为硅酸镍氧化
矿石。镍主要呈类质同象或吸附状态分布在矿物中,分布较均匀。
五、伴生、共生组份较多
红土型镍矿伴生、共生组份较多,常见的有铁、镁、铬、锰、钴、钒等元素,
矿石综合利用价值较高,是冶炼优质钢材的“天然合金矿石”。
六、找矿标志明显
大面积广泛分布超基性岩的红土风化壳,是红土型镍矿最直接、最重要的找矿
标志;高差变化不大或是地形缓坡地带更有利于红土型镍矿的形成和保存。
红土型镍矿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找矿方法和勘查手段的简单,通常采用探槽、
浅井和浅部钻孔即可,易于快速勘查评价,找矿成本低;矿体适合采用重型挖掘和
运输设备进行大规模露天开采,开采成本较低;但由于镍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特殊,
难于通过选矿来提高矿石镍品位,多为直接冶炼,选冶成本相对较高。
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
一、结构分带
典型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可分为三个明显的风化带,从上至下为:残余红土带
-腐岩带-基岩。红土残余带以主铁低镁低镍为特征,主要由裼铁矿组成;腐岩带
按风化程度不同由上至下可分为三层:红黄色土状腐岩、黄色黄绿色土块状腐岩、
浅黄色至浅灰色块状腐岩,腐岩层是红土型镍矿的主要含矿层;基岩是未经风化作
用的超基性岩原岩,也是形成红土风化壳带的母岩。
二、风化壳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残余红土带:多呈裼红色、裼黄色,土状、碎块状、蜂窝状。主要矿物:裼铁
矿、针铁矿、赤铁矿及少量次生石英和高岭土。
腐岩带:多呈红黄色、黄色至浅黄绿色,呈土状、碎块状、块状,上部风化较
强多为土状,向下逐渐减弱呈土状与碎块状混杂,局部残余块状。主要矿物:蛇纹
石、橄榄石和少量裼铁矿、针铁矿,没节理、裂隙分布有次生石英、铁锰质薄膜。
基岩:暗绿色、棕灰色、灰黑色橄榄岩,致密块状。主要矿物:橄榄石、蛇纹
石、蒙脱石及少量顽火辉石残余物。
镍矿体地质特征
镍矿体主要产于超基性岩岩体顶部的红土风化壳中的腐岩带,分布范围与红土
风化壳大体一致,矿体呈面形展布,多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其形态严格受地
形表面形态及红土风化壳发育程度控制。地形缓坡地段,矿体厚度较大且连续性稳
定;山脊和陡坡,以及深切割的冲沟地段,矿体较薄,局部甚至出露基岩,导致矿
体连续性较差。
编辑本段
红土型镍矿评价及资源量估算
由于红土型镍矿属于风化淋积残余矿床,矿与非矿之间为过渡关系,并无明显
截然边界;加之后期矿山生产选冶技术对矿石质量要求严格,同时也为了提高矿体
的综合利用价值,需要插值及估算的元素较多(一般应该进行Ni、TFe、MgO、Si、
Cr、Co的插值),在资源量估算时,其Ni边界品位不宜采用人为确定的方法,也不
适宜采用传统资源量估算的方法(地质块段法、断面法等)。通常可采用地质统计学
的方法对红土型镍矿体(床)进行整体评价和资源量估算。根据样品化学分析结果,
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Ni矿化边界品位、变异系数和各种区域化变量的时空分布特
征,以此边界品位建立矿体模型,采用距离反比加权法或是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克
里格法)进行品位插值,进行整体评价,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矿产品价格变化的
需求,同时也便于矿山开采配矿。
矿石类型及可利用性
红土型镍矿石的成因类型为硅酸镍氧化矿石,自然类型以裼铁矿型和腐岩型为
主。裼铁矿型矿石以低镍高铁低镁为特征,腐岩型矿石以高镍低铁高镁富硅为特征。
按当前的选冶技术和产品价格,根据矿石中Ni的含量,镍矿石可以分为贫镍矿
石(Ni=1.00%~1.40%)和富镍矿石(Ni>1.40%)两类。
根据我国现行勘查规范,矿石的工业类型可分为铁质矿石(MgO≤10%)、铁镁质
矿石(10%20%)三类。
根据当前选冶工艺和技术,有时还需分别估算出不同硅镁比期间值的资源量和
分布特点,以利于分别开采和配矿。
目前,红土型镍矿的选冶工艺和技术已趋于成熟,可以生产出氧化镍、硫镍、
镍铁等中间产品。其中硫镍,氧化镍可供镍精炼厂使用,以解决硫化镍原料不足的
问题;铁镍则主要用于制造不锈钢等。
对镍矿体中下部的高镍高硅镁的铁镁质矿石和镁质矿石,通常采用火法熔炼工
艺,直接生产出镍铁产品;而镍矿体中上部的低镍高铁低镁的铁镁质矿石和铁质矿
石,多用湿法提取工艺。近年来,我国对中上部的低镍高铁低镁的裼铁矿含镍和铁
质矿石,在火法冶炼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高铁低硅部分可直接入炉冶炼,而高
镍低铁镁部分则采用矿热炉冶炼,使得红土型镍矿在矿石质量和可利用性上,均得
到了很大的改善。
探槽
在地质勘查或勘探工作中,为了揭露被覆盖的岩层或矿体,在地表挖掘的
沟槽。坑探工程之一。探槽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
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断面形状一般呈倒梯形,槽底宽0.6米,通常要求槽底应
深入基岩约0.3米,探槽最大深度一般不超过3米。槽口宽度B取决于槽底宽度b、
槽深h和槽壁倾角θ。其计算公式为:B=b+2hctgθ。在浮土层中,探槽大多采用手
工挖掘。在山坡和较硬的岩层中,采用松动爆破或抛掷爆破方法掘进,再用手工清
理。探槽施工简便,成本低,应用较广。
施工要求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槽底宽不小
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
录一壁一底。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编录时先对探槽进行
系统分层,并详细记录岩层分层位置、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现场同步绘制
1/100的素描图。
在探槽进行编录后根据工作要求及编录结果需设计化学样、岩石样采样,
一般样品采集于槽低,特殊情况下也可于槽壁采取。样品(尤其是化学样)采取时
必须在用做好采样标记,以备检查。
化学样采样要求:一般为刻槽采取,刻槽规格(刻槽深度、宽度)主要由矿
种决定(在各矿种勘查国家标准中均有明确要求);样长一般为0.5~2m(小于或等于
工作设计中确定的“矿体最低可采厚度”)。
岩石样采样要求:一般为连续捡块采取,样长一般为3-5m(由工作设计确
定)。
浅井
浅井氏
学科:坑探工程
词目:浅井
英文:shallowshaft
释文:坑探工程之一。从地表向下铅垂方向掘进的一种深度和断面都较小的地
质勘探坑道。其断面形状一般为正方形和矩形,断面面积为1.2~2.2平方米,深度
一般不超过20米。断面形状为圆形的浅井,又称小圆井。在地质勘探中广泛用于了
解基岩的地质矿产情况和采集样品,提供编制地质图件所需资料等。[1]
钻孔
一般是指钻孔是指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这里讲述了勘探工作
里的钻孔工作,以及钻孔需要的辅助工具以及部分应急措施方法。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成的直径较小深度较大的柱状
圆孔,又称钻井。钻探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地下水的钻孔直径较大些。钻孔直径和深
度大小,取决于地质矿产钻孔埋藏深度和钻孔的用途。
钻孔各部位的名称如图所示。钻孔起始部位称孔口,侧部称孔壁,底部称
孔底。钻孔的直径D简称孔径,孔口直径称开孔口径,孔底直径称终孔直径。从孔口
至孔底的距离H称钻孔深度,简称孔深。钻孔的某一段称孔段。
钻孔的功用:
①获取第一手地下地质实物资料,即从钻孔取出岩心、矿心、岩屑或液、
气态地质钻孔样品,必要时从孔壁补取侧壁岩样矿样;
②作为地球物理测井的通道,获取岩矿层各种地球物理信息;
③作为人工通道观测地下水层水文地质动态;
④有的钻孔可探采结合,开采地下水、地热、油气等。
钻探工程已广泛用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按用途,钻孔可分为如下几类:
①地质普查或勘探钻孔,用于了解地质构造、找矿或探明矿产储量;
②水文地质钻孔,勘察地下水文地质情况;
③水井,为工业、农业、国防及生活而开发利用或补给地下水资源并有充
实水文地质资料作用;
④工程地质钻孔,勘察或为建筑厂基、坝址、水库、桥梁及道路等探明工
程地质钻孔基础状况;
⑤石油钻井,勘查和开发石油、天然气;
⑥地热钻孔,勘探和开发地下热水与蒸气资源;
⑦工程基础施工钻孔,为加固处理建筑工程基础而应用的基础桩或管桩所
施工的钻孔;
⑧开发钻孔,开采地下卤水、溶解岩盐、硫磺、燃烧气化地下煤炭等;
⑨采矿或隧道等工程的辅助钻孔,采矿或隧道施工时为通风、排水、探水、
探气、冻结、运输以及建筑和通讯安装管线、爆破、取样、灌浆等所施工的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