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

1、求不定方程11x+17y=118的自然数解。

2、求不定方程组 x+y+z=11 的自然数解。

4x+5y+9z=63

3、小强有23枚1角、5角和1元的硬币,一共正好10元。其中的1角、5角和1元硬币各有

多少枚?

自我检测:

1、求不定方程2x+3y=13的自然数解。

2、求不定方程组 x+y+z=10 的非零自然数解。

3x+5y+6z=50

3、求不定方程5x-3y=16的最小自然数解。

4、不定方程2x+3y+5z=43,有多组解,x+y+z的和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5、同学们去植树,第1小组每人植树11棵,第2小组每人植树9棵,两小组一共植树109棵。第1小组和第2小组各有几名同学?

6、有100米长的绳子,要截成3米长的短绳和8米长的长绳,并且在浪费的情况下总的条数越

多越好。这两种规格的绳子各截多少条?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975993.html,

7、小明买了10枝笔,钢笔每枝8元,圆珠笔每枝5元,铅笔每枝2元,一共用去50元。他三

种笔各买了多少枝?(每种笔至少买1枝)

8、五⑶班有48名学生去划船,大船每条坐7人,小船每条坐4人。应租大、小船各多少条?

9、工作人员将网球装入两种盒子。每个大盒子装12个,每个小盒子装5个。若有网球99个,

所用大、小盒子多于10个,则大盒子有多少个?小盒子有多少个?

10、东方小学师生去植树,老师每人栽25棵,男生每人栽20棵,女生每人栽16棵,师生24人一共栽了426棵树。老师有多少人?

11、学校买来一批粉笔,白粉笔4元一箱,彩色粉笔9元一箱,总共用去58元。学校一共买来多少箱粉笔?

12、中山小学五年级300名师生去春游,学校租用了两种客车,一种每辆坐23人,另一种每辆坐18人,正好坐完。这两种车一共多少辆?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解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2年秋季,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使用修订后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新教材。2014年秋季小学数学的所有年级将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教材,这套教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 (一)修订后的教材,还将具有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 即1.各部分教学内容编排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如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对统计意义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设计内容丰富又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机会。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6.设置“数学广角”,安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7. 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通过本次修订将使教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主要有: 1.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根据实验教材使用中获得的对教材编排的意见和建议,新教材对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顺序、例题设置、呈现方式和习题设计等都进行认真分析,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出现顺序和教学节奏,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例如,对一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内容出现顺序进行了调整,将“位置”调到一年级上册,将“分类”调到一年级下册作为“统计”的教学内容。又如,对一些知识的具体教学也做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解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验算。姓名: χ+3=9 100+χ=250 χ+12=31 χ-63=36 3χ=18 20-χ=9 χ+3.2=4.6 χ-1.8=4 15-χ=2 1.6χ=6.4 χ÷7=0.3 2.1÷χ=3 χ+1.2=4 3χ=8.4 3χ+4=40 2(χ-16)=8 2χ-32=8 5χ+1.5=7.5 6χ-35=13 3χ-12×6=6 (5χ-12) ×8=24 (100-3χ) ÷2=8 χ+32=76 12-χ=4 4χ=6 3÷χ=1.5 χ+0.3=1.8 3+χ5.4 χ-1.5=4 6χ-0.9=4.5 χ-6=7.6 5χ=1.5 0.2χ=6 χ÷1.1=3 χ÷5=15

χ+35=91 3χ=57 χ-3=6 χ÷8=1.3 χ÷4.5=1.2 χ-8=16 5χ=80 43-χ=38 32-χ=12 6.3÷χ=7 30+30+2χ=158 6χ+3=9 4χ-2=10 5χ-39=56 18=5χ=21 8χ-4×14=0 7χ÷3=8.19 4(6χ+3)=60 2χ+23×4=134 3.85+1.5χ=6.1 (3χ-4) ×5=4 2χ+1.5χ=17.5 8χ-3χ=105 3χ+χ+6=26 χ÷1.44=0.4 χ+0.06=4.21 2χ-4=20 3χ+6=18 2χ-7.5=8.5 (3χ-7) ÷5=16

16+8χ=40 4χ-3×9=29 2χ+2.8×2=10.4 (2.8+χ) ×2=10.4 12.3χ-7.5χ=57.6 χ+2.4χ=5.1 0.25χ+0.2χ=4.5 2(χ-2.6)=8 5(χ+1.5)=17.5 18+7χ=39 8(χ-6.2)41.6 (χ-3) ÷2=7.5 8(χ-6.2)=41.6 (χ-3)=7.5 1.4χ+9.2χ=53 13.2χ+9χ=33.3 8χ-3χ=105 5.4χ+χ=12.8 χ-0.36χ=16 3(2χ-4)=9 χ+4.8=7.2 χ-6.5=3.2 χ÷8=0.4 6χ+18=48 16+χ=71 3(χ+2.1)=10.5 12χ-9χ=8.7 3.8+χ=6.3 χ-7.9=2.6 13(χ+5)=169 2.5χ=14 χ÷3=1.2 2.5χ=14 3.4χ-48=26.8 2χ-98=3 4.2 42χ+25χ=134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 录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数一数重点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方法。难点按一定顺 序数数 2. 比多少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 体的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 1、上下前后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辨别区分上下前后基本含义感受其相对性 2、左右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1-5的各数含义和写法。1-5的书写 2、比多少理解><=的含义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3、几和第几理解序数的含义,明确数的位置影响数的次序区分基数与序数 4、 2-5的分与合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理解记忆5以内数的组成 5、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6、减法 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7、 0 理解0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和一个数加0的计算。理解两数相减得0的道理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区别,球的特殊性 2、有趣的拼搭通过拼一拼打一打认识几何体特征根据一定要求拼搭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6和7的认识正确数出6和7的物体个数会写6 7 比较6 7大小。6 7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 6、7的加减法掌握得数是6 7的加法及6-几 7-几的减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有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用数学用6 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4、 8、9的认识和组成正确数出8 9的物体个数会写89比较8 9大小。掌握89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5、 8 9的加减法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6、会看图理解图意结合图意解决问题 7、 10 10的组成得数是10的加减法 10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8、 10的认识和组成 10的组成 9、 10的加减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与实际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11、加减混合掌握计算顺序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动作过程 12、复习整理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发现加法表减法表算式的排列规律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 2、 11-20各数的写数 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理解数位概念  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几和相应的减法计算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计算结果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整时的认读方式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时间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9加几 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掌握凑十法 2、8、7、6加几 理解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算理。自主探究8、7、6加几的各种计算方法  3、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4、5、4、3、2加几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交换加数位置大数加小数 5、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的解法 6、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被求减数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7、整理复习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正确迅速的口算分析数量关

各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大纲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生活中的数 2. 观察与测量 3. 加与减(一) 4. 有趣的图形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五单元《认数(一)》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 法》 第九单元《统计》 第十单元《认数(二)》 第十一单元《认识钟 表》 第十二单元《加法》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减法》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第三单元《认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 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 减法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0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5. 整理与复习(一) 6. 加与减(二) 7. 购物 8. 加与减(三) 9. 统计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数一数与乘法 2. 乘法口诀(一) 3. 观察物体 4. 节日广场 5. 分一分与除法 6. 整理与复习(一) 7. 方向与位置 8. 时、分、秒 9. 月球旅行 10. 乘法口诀(二) 11. 整理与复习(二) 12. 除法 13. 统计与猜测 14. 趣味运动会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 (一)》第五单元《认 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 (二)》第七单元《统 计》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除乘 法》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除法》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 (一)》 第六单元《厘米和米》 第七单元《位置和方 向》 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 口诀求商(二)》 第九单元《时、分、秒》 第十单元《观察物体》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一)7 认识时间 8 找规律 9 统计 10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二)我长高了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 看一看摆一摆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教材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上册 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一年级下册 ①位置②20以内的退位减法③图形的拼组④100以内数的认识⑤认识人民币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⑦认识时间⑧找规律⑨统计⑩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⑥表内乘法(二)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①解决问题②表内除法(一)③图形与变换④表内除法(二)⑤万以内数的认识⑥克与千克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⑧统计⑨找规律⑩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①测量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四边形④有余数的除法⑤时、分、秒⑥多位数乘一位数⑦分数的初步认识⑧可能性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①位置与方向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③统计④年、月、日⑤两位数乘两位数⑥面积⑦小数的初步认识⑧解决问题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①大数的认识②角的度量③三位数乘两位数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 ①四则运算②位置与方向③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三角形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①小数乘法②小数除法③观察物体④简易方程⑤多边形的面积⑥统计与可能性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①图形的变换②因数与倍数③长方体和正方体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⑤分数的加法和减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①位置②分数乘法③分数除法④圆⑤百分数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①负数②圆柱与圆锥③比例④统计⑤数学广角⑥数与代数⑦空间与图形⑧统计与概率⑨综合应用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第十册数学教材解读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各位老师一起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教材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工具,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工具,吃透教材,研究好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会使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章可循,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基于这一点,我们组通过研读课标,泛读相关资源,通读全册教材,细读每个领域,精读每个单元做出了认真仔细的分析.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小学高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这个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组将从教学内容、教材分析、目标要求、思想方法、教材中不好把握和处理的问题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的内容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是本册的重点。 依据《课程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本册教材仍然设置了以下几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个单元。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4、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以及数学广角“两部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精编WORD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第五单元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和7的认识 2、6、7的分与合 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解决问题 5、8、9的知识 6、8、9的分与合 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8、解决问题 9、10的认识 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11、填()

12、连加连减 13、加减混合14、整理和复习(一) 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 2、写数 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解决问题 3、8、7、6加几 4、解决问题 5、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 1、20以内的数 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第一单元位置: 1、位置(1) 2、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十几减9 2、十几减8 3、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2、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1) 2、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找规律: 1、找规律(1) 2、找规律(2)

小学人教版本数学电子课本下载.docx

小学人教版数学电子 课本下载 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1数一数 2比一比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 5分类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711?20各数的认识 8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 10总复习后记小 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1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图形的拼组

4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5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认识时间小小商店 8认识钟表 9统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1长度单位 2 IOO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一) 5观察物体 6表内乘法(二) 7统计 8数学广角 9总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1解决问题 2表内除法(一) 3图形与变换

4表内除法(二) 5万以内数的认识 6克与千克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统计 9找规律 10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1测量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四边形 4有余数的除法 5时、分、秒 6多位数乘一位数 7分数的初步认识 8可能性 9数学广角掷一掷 10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制作年历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解决问题设计校园 9数学广角 10总复习后记小 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1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2角的度量 3三位数乘两位数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统计你寄过贺卡吗? 7数学广角 8总复习附页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1四则运算

2位置与方向 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营养午餐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统计 8数学广角小管家 9总复习后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十册的主要内容有:简单的统计(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等五个单元。 下面就本册各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作以简介。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简单的统计(一) 统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及早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加强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本套教材采取适当分散编排的方法,在第八册中出现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本单元进一步教学收集数据和分类整理数据,编制和分析各种统计表,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方法。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在第八册学生已学过如何收集固定不变的数据,并能根据给出的数据半独立地完成统计表,并初步学会从条形统计图获得数据,回答简单的统计问题。这里则主要教学如何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以及怎样对收集到的数据做分类整理,制成频数统计表。 2.求平均数 比较复杂的平均数的已知条件比较复杂。已知的不是每个数据的数量,而是每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每组数据的个数(这类平均数叫加权平均数,在这里不需要向学生介绍这一名词)。这一内容可以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例1、例2及练习三的第1~5题,第二课时完成其余的练习,并对各种类型的求平均数问题作总结对比。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例1在复习求简单平均数的基础上,改变复习题的条件和问题变成例题,教学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方法。例2进一步改变条件成为求加权平均数的问题。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本单元是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也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教材的注意加强了实际操作和联系实际,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学生在一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到了五年级,教材是通过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再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部分内容可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要注意通过观察、抚摸、制作和测量实物和学具,认识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引出长、宽、高的概念。对于长、宽、高,教材中已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把哪一条边叫长(或宽、高),这是错误的说法。另外,虽然教材中没有指定哪一条边的长度叫它的长、宽、高,但通常都把底面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称为长方体的长与宽,而把长方体的厚度叫做高。第二课时教学正方体的认识,要注意通过对实物和学具的观察、制作和测量,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比较,认识他们的联系和各自的特征,并通过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还可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要注意通过操作(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加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概念的认识,再结合具体例题教学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没有给出计算表面积的公式,而是教给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计算方法,这样更切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需要算出6个面的总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应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理解和应用它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体积单位时,要注意借助实物模型建立体积单位的观念。此外还要注意突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区别,多让学生举例说明,加以区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实验学校小学部于化威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 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本册的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习题大全

1、即是2和5的倍数,有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多少? 2、妈妈去花店买花,玫瑰花每枝3元,郁金香每枝5元马蹄莲每枝10元,妈妈付出50元,找回13元,找回的钱对吗? 3、现在有22人,3个人分成一组,至少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分完?有56个桃子。3个3个的装能正好装完吗?2个2个的装能正好装完吗?5 个5个的装能正好装完吗? 4、一个纸巾盒的长是24cm,宽是12cm,高是9cm,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和它形状相同的面是哪个?纸巾盒的右面是什么形状?和它形状相同 的面是哪个?纸巾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状?和它形状相同的面是哪个?分别说说每个面的面积。 ) 5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四周不装),俱乐部的长90米,宽55米,高20米,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 6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m,宽40cm,高80cm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装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7、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体积是多少?8、做一个微波炉包装箱,长0.7m,宽0.5m,高0.4m,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9、亮亮家要给一个长0.75m,宽0.5m,高1.6m的简易衣柜换布罩,至少需要用多少布?10、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dm,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 11、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形(无盖),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需要多少平方米玻璃?13、光华街口装了新铁皮邮箱,长50cm,宽40cm,高78cm,做这个邮箱至少要多少铁皮? 14、中队委员把一个棱长46cm的纸箱各面贴上红纸作“爱心箱”,至少需要多少红纸?15、一个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围着四周贴商标纸(上下不贴),商标纸多大? 16、加工一批洗衣机机套(没底),长59、5m,宽42.5m,高80m,做1000个需要多少布? 17、一个游泳池长50m,是宽的2倍,深2.5m,要在四周和底面贴瓷砖,需要多少瓷砖?18、37页第9题。 19、* 20、一块正方体石料,棱长6dm,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学校粉刷教室,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米,扣除门窗的面积是11.4米2,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教室需要花费多少元 20、求体积和表面积:(1)长7cm,宽4cm,高3cm。(2)长8cm,宽3cm,高4cm.。 (3)棱长5dm。(4)底面积0.06平方米,长5m的长方体木料。 21、建筑工地要挖一个长50m,宽30m,深50cm的长方体土坑,挖出多少方的土?22、一块棱长30cm的冰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3、妈妈送给奶奶的生日蛋糕长2dm,宽2dm,高0.6dm,奶奶把它平均分成4块长方体形状的小蛋糕,想一想她是怎样分,每个人分到多大的 一块蛋糕?24、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的横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是3米。这些木料一共是多少方? ) 25、一个牛奶包装箱的长是50cm,宽是30cm,高是40cm,体积是多少? 26、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28cm,宽20cm,体积为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cm,宽16cm,高18cm的玻璃器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材,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意图、编排特点以及对教材的建议与处理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根据《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 数与代数 1、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会用小括号) (教材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四则计算含义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认识和会用小括号。 2、除法意义,2~9的除法口诀,并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设计意图) 3、万以内数的读、写及加减法(一) (教材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单位“百”、“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初步发展抽象思维。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4、找规律 (教材设计意图)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在找规律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5、认识克和千克,1千克=1000克 (教材设计意图)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空间与图形

·认识锐角、钝角、图形平移和旋转 (教材设计意图)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并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统计与概率 ·统计 (教材设计意图)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意义;会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和简单复式统计表。同时,在进一步体会统计过程中,感受统计思想,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培养初步统计观念。 三、教材编写特点 1、教材“算”“用”结合,加强应用 教材首先把“解决问题”作为一单元来安排。这单元教学内容是在上一学期学习了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基础上,解决加减、乘加(或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其二,结合表内除法内容,在学习表内除法后又安排了一节“解决问题”。一方面让学生领会“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学会分析方法和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另一方面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理解,学会从问题出发,逐步分析所需条件的一般推理方法,提高自己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则就是结合其他教学内容也十分注意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例题和练习(如P.89第7题,P113例第3题等)。 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以解决问题引出计算,在重视解决问题过程的同时,理解算理和突出了算法多样化。 2、改进了认数优化了知识结构 教材根据我国计数方法即四位一级的特点,把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二步进行编排,先千以内数的认识,再万以内数的认识,这样既放缓了学习大数的坡度,又有利突破读写的难点。教材还采用同时呈现的方式,密切了读与写的联系,起到互相促进作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书上的练习题

1、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杉,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蓝鲸的体重是150吨,体长是25.9米。这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2、学校图书室的长是8.1米,宽5.2米,用边长0.6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 3、爸爸妈妈带着小玲和小玲的两个同学去逛公园,成人每张3.5元,儿童每张1.5元,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4、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5、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梅花鹿比长颈鹿高多少米? 6、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每小时行15千米,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7、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30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8、一次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约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光速是30万千米/秒,算一算这时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9、五一班35名师生照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共要付多少钱? 合影价格表:定价27.5元(含5张照片)加印一张2.5元 10、某市自来水公司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交水费多少元? (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7吨,应交水费多少钱?

11、某地打固定电话3分钟内收费0.2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计算)妈妈一次通话时间是8分29秒,她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12、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kg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13、小云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68.4平方米,它的宽是7.2米,长是多少米?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 积 校园绿地面积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班级联欢 会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 略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小学五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五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讲:重叠之美 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中的重叠之美,数学中的重叠之妙 教学目标: 1、欣赏文学中的重叠美,探索数学中重叠的奥秘。 2、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文学中的重叠之美 在重叠的地方往往就有美。为什么在新房门窗上贴着的红色“喜”字,不写“喜”而一定写成“囍”?中国民间风俗很讲究成双成对,文学里也有“双声”“叠韵”等说法。 介绍:什么是“双声”?什么是“叠韵”? 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就有这样两幅对联。 其中之一是: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另一处则见于孤山中山公园的一座方亭,横匾题“西湖天下景”五个大字,亭柱上悬挂一副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据说此联同近代名人康有为有密切关系。 西湖的山山水水,处处明媚秀丽。这两幅对联写出了人们对杭州与西湖山水的共同感受,因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在你以往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是否也曾感受到重叠之美? 学生举例。

二、数学中的重叠之妙 不过,联语的叠字毕竟有限,我们能否把重叠之美推向无限?这就必须借助数学的力量了。 出发点是极其简单的:3×4=12 接下去,可以写出第二式:33×34=1122 “重叠”之妙开始露头了,好比从“喜”字写成了“囍”字。 明眼人当然会想到可能有第三式、第四式, 指名学生试说。(333×334=111222,3333×3334=11112222) 计算验证。 经过计算,它们居然也是对的。 于是,大胆的人又会猜测下面的无穷无尽的等式也是成立的: 33......3×33......34=11......122 (2) 这个等式中的第一个乘数由n个3组成,第二个乘数由(n-1)个3与1个4组成,积由n个1和n个2组成。 事情真是如此!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第二讲数对 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 10 总复习后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1 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 认识时间小小商店 8 认识钟表 9 统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 3 图形与变换 4 表内除法(二)

5 万以内数的认识 6 克与千克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8 统计 9 找规律 10 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1 测量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四边形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掷一掷 10 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设计校园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1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2 角的度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附页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