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与产品分类、编码标准管理规程

文件内容:

一、目的: (2)

二、适用范围: (2)

三、职责: (2)

四、内容: (2)

五、相关文件和记录: (6)

六、附录: (6)

七、变更记载: (6)

颁发部门:

质量保证部。

分发部门:

质量保证部、仓库、生产技术部。

文件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一、目的:

建立规范的物料与产品分类、编码管理规程,确保每一种物料或产品均有其唯一的身份,便于安全有效管理、查询、追溯,以消除混淆和差错的基本目标。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物料与产品的分类、编码管理。

三、职责:

1、各仓库管理员应严格执行物料与产品分类、编码管理规程,按规定原则要求对各物料或产品进行分类、编码,安全有效贮存。

2、各仓库管理员应将各物料或产品分类管理,确保其编码的唯一性,并严格执行。

3、各仓库管理员对仓库主任负责。

四、内容:

1、物料与产品的分类:

1.1 物料与产品的定义:

1.1.1物料:指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物料分为生产物料和非生产物料,生产物料指生产用的原材料、辅料和包装材料;非生产物料指用于生产、检验或公用系统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但是不属于原材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的物料,如检验用各类试剂、消毒剂、过滤器材、润滑油、设备配件工具及一次性鞋套、帽子等生产消耗品。

1.1.2 产品: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中间产品如冷沉淀等;。

1.1.3 成品:指公司生产入库的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成品等。

1.2 分类:本公司所有的所有物料与产品包括:

1.2.1 原辅料(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化学试剂(诊断试剂)、培养基、菌毒种、标准品;

1.2.2 产品(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冷沉淀);

1.2.3 低值易耗品(印刷品、日杂品、办公用品)、综合类物品(修理配件、劳保用品、玻璃器皿)等。

2、物料与产品的编码:

2.1 公司所有物料与产品均应对其进行编码,编码应遵循唯一性、通用性、使用性、分类性、完整性、一贯性的原则。

2.2 各仓库管理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对进厂的各类物料、物品进行编码,并作为在本公司内使用的固定代码。

2.3 各类物料、物品的具体代码一经确定,不得改动。

表1:公司所有物料与成品对应的类别代码2.5 各物料与产品的对应具体代码以其进厂顺序序号编定,举例如下:

物料代码:1020007为辛酸钠。

其中:

102表示原辅料类;

0007为辛酸钠在原辅料类中的进厂序号;

表2:原辅料类的具体代码表

表3:化学试剂类的具体代码表

表4:包装材料类(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的具体代码表

表5:非生产物料类(综合类物品)的代码表

表6:非生产物料类(综合类物品)的代码表

五、相关文件及记录:

无。

六、附录:

无。

七、变更记载及原因:

物料编码管理规范

文件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明细 修订原因 页码 版次 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 日期: 审核: 日期: 编制: 日期:

为增强物料资料的正确性,物料的领发、验收、请购、跟催、盘点、储存、记录等一切物料之活动均有物料编码可以查核,物料数据更加正确。物料编码利于物料库存量的控制,同时利于呆料的防 止,并提高物料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可减轻资金的积压,降低成本。因此制订本规范进行管理。 合用于本公司所有的生产工艺材料及辅助材料。 3.1 研发部对所有材料进行统一编号管理。 3.2 采购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各部门对于新产品料号,进行通知研发部进行编号管理。

3.3 相关部门对于文件中的料号进行监督。 编号用数字(0,1,2,…,9 共 10 个)或者大写字母(A,B,…,Z 共 24 个.由于字母 I,O,Z 与数字 1,0,2 外形接近,故舍弃不用)表示,用数字或者字母的特定含义来表示物料的特性.当同一编码位置数字,字母混用时,A 代表 10,B 代表 11,C 代表 12,D 代表 13,E 代表14,…以此类推. 每一个编码用十二个字母或者数字组成,如不足十二位则用 0 号补齐.每一位或者几位分别为代表物料种类,封装形成,材料类别,尺寸,功率,容量,误差,包装形式等.具体在每种编码的组合规则里详细说明.在一些尺寸不明确物料,则采取合用机型加序号(流水号)编码的方式. 电阻------------- R 外纸箱---------- 51 电容------------- C 刀卡类----------- 52 电感------------- L 平卡类----------- 53 变压器----------- T 气泡袋----------- 54 二极管----------- D PE 袋------------- 55 芯片 IC----------- U 静电袋----------- 56 PCB-------------- P 纸盒/彩盒-------- 57 垫片类----------- E3 塑胶盒----------- 58 三极管----------- Q 螺丝------------- E1 MOS 管------------ M 螺母------------- E2 保险丝----------- F 跳线------------- HX 连接器开关类----- CN 铭牌贴纸类------- LA 外壳------------- WK 线材类----------- XC 散热片----------- HS 辅料类----------- A 4.3.1 电阻 R 料号原则如下: X—X—X—XX—XXXX- X – X - X 8.供应商代号 7.功率代号 6.精度代号 5.阻值代码 4.外形尺寸代号 3.安装代号 2.材质类别 1.电阻代号 R 1. 电阻代号: R 2.材质类别代号:如下表 X 3.安装代号: X

(完整版)9.物料编码标准管理规程

【目的】 建立物料编码管理规程,明确物料编码的使用基本原则,确保每一种物料或产品均 有其唯一的编码,保证编码满足物料和产品的系统性、追溯性要求;并明确物料及产品 状态标识的原则及方法。实现 GMP 消除混淆和差错的基本目标。 【范围】 适用于所有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物料编码、进厂批号的管理。 【职责】 1物料组 1.1负责制定本标准管理程序,并按文件执行和监督。 1.2负责制定物料及产品的编码。 2质量保证室 2.1负责监督编码的正确使用。 【内容】 1物料编码 1.1物料编码是物料的身份信息,相当于物料和产品的数字身份。 1.2物料编码是物料流转追溯性,有利于识别,避免混淆和差错。 1.3物料和产品应给予专一性的编码。 2物料编码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唯一性:保证编码的唯一性,是编码的根本原则。 2.2通用性:又称简单性,即代码结构要简单明了,位数少,将物料和产品种类化繁为简, 便于管理。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编码标准管理规程 海济生物 Hyge neBio pharm 品便于管理和查询。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编码标准管理规程 编号:HJ-S MP-01-01W-006 版本号:01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年 月曰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曰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曰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 月曰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 月曰 分发号: 执行日期: 年 月曰 海济生物 Hyge neBio pharm 2.3 易记性: 又称使用性,容易记忆,便于使用,以帮助记忆。 2.4 效率性: 适宜计算机处理,快速录入,适宜辨认。 2.5 分类性: 对于种类繁多的物料和产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使同一类物料和产

物料编码管理制度

物料编码管理制度 物料编码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依据 1.1 目的 为了规范和统一物料编码的管理,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本制度。 1.2 依据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包括公司相关的章程和制度,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的编码管理工作。 三、基本原则 3.1 统一编码 公司所有物料都必须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一致性。 3.2 分类管理

根据物料的属性和用途,将物料分为不同的分类,便于管理和查询。 3.3 定期更新 物料编码应根据需求定期更新,确保编码体系与实际物料的变动保持一致。 3.4 文件化管理 对于物料编码的制定、变更和使用等相关信息,应进行文件化管理,并定期进行备份。 四、编码规则 4.1 编码结构 物料编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一般分为多级,每级之间用“-” 分隔,以便于区分不同级别的物料。 4.2 主要编码 4.2.1 类别编码:用于表示物料所属的类别,一般由字母表示。 4.2.2 分类编码:用于表示物料所属的分类,一般由数字表示。 4.2.3 子分类编码:用于表示物料所属的子分类,一般由数字 表示。

4.2.4 序号编码:用于表示物料在同一子分类中的顺序,一般由数字表示。 五、编码管理过程 5.1 编码制定 5.1.1 新物料的编码由物料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在物料编码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 5.1.2 编码的制定应符合编码规则,并注明物料的基本属性和用途等信息。 5.2 编码变更 5.2.1 物料的编码变更必须经过审批,并在变更后及时更新物料编码管理系统。 5.2.2 编码变更的原因和内容应进行记录,并保存在物料编码管理系统相应的文件中。 5.3 编码使用 5.3.1 公司内部各部门在进行物料管理时,必须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使用物料编码。 5.3.2 物料管理员应定期检查物料编码的正确使用情况,并及

物料、半成品和成品分类编码管理规程

1. 目的:建立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分类编码管理规程。 2. 范围:进厂物料、半成品和成品。 3. 责任:综合部、质量管理部、生产部对本规程负责。 4. 内容: 4.1 由质量管理部QA担任编码工作。每月将新增的物料编码一览表发放到各个部门,供各部 门领用物料时参考。 4.2 编码人员经过编码培训,了解编码原则、含义,掌握编码方法,可对物料、半成品和成品 进行正确编码。 4.3 所有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均应给出一个编码,此编码独一无二、一经确立,绝不重现。 并定期增减。 4.4 编号原则: 4.4.1 不同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其分类码不同。 4.4.2 编码应该是稳定的,对应于物料,每种物料有一个特别的识别码,不能因为物料的有 无而随意更改变换。 4.5 物料编号分为如下十类 4.5.1 原料(抗原、抗体、血清、微孔板)。 4.5.2 化学试剂。 4.5.3 辅料、包材。 4.5.4 标签。 4.5.5 说明书。 4.5.6 组份溶液。 4.5.7 中间物溶液。

4.5.8 分装溶液及酶联板制备。 4.5.9 贴签溶液及酶联板。 4.5.10 成品。 4.6 编号的编制规定及取意。 4.6.1 每种物料均有各自的编号。 4.6.2 编号采用两位阿拉伯数字的方式来表示。 4.6.2.1 10表示原料,后四位为序号。如100005表示为MC抗HBe。 4.6.2.2 、11表示化学试剂。后四位为序号。如110001表示为吐温-20。 4.6.2.3 、12表示包材。后四位为序号。如120010表示为HBsAg纸盒。 4.6.2.4 、13表示标签。后四位为序号。如130001表示为显色剂A标签。 4.6.2.5 15表示内控标准品。后四位为序号。如150001表示HBsAg内控标准。 4.6.2.6 、16表示说明书。后四位为序号。如160001表示抗HBsAg说明书。 4.6.2.7 、20表示组份溶液。后四位为序号。如200001表示显色剂A配制。 4.6.2.8 、21表示中间物溶液。后四位为序号。如210004表示血清封闭液。 4.6.2.9 、30表示分装溶液及酶联板制备。后四位为序号。如300001表示显色剂A分装。 4.6.2.10 、50贴签溶液及酶联板。后四位为序号。如500001表示显色剂A贴签。 4.6.2.11 、60表示成品。后四位为序号。如600001表示HBsAg成品。 4.7物料的批号编制。 4.7.1原有物料批号的按原物料批号编制。没有批号的物料根据“编号(6位)+进货日期+流水号(3位)” 编制批号,如2005年10月9日进厂的物料批号应为“编号(6位)+20051009+流水号(3位)”。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物料管理通常是组织和管理一个企业的物料流程,确保所需物料供应 和流动的顺畅。在物料管理中,准确分类和编码物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 以提高物料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一、物料分类 1.根据物料属性分类: -原材料: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始物质,如木材、金属等。 -成品: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产品,可以直接交付给客户。 -半成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才能变为最 终产品。 -消耗品:用于支持生产过程的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等。 -辅助物料:用于辅助生产过程的工具、设备等。 -工具:专为生产或维修而设计的设备或工具。 2.根据需求特性分类: -主供物料:在该物料上公司具有控制权且需要进行优化管理。 -刚需物料:公司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但不容易替代。 -柔需物料:公司控制权相对较低,可以通过使用垫底物料或寻找替 代品来解决供应问题。 -非关键物料:公司的控制权很低,供应方面出现问题时可以替代。3.根据物料用途分类:

-生产物料:用于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 -保修物料:用于维修和保养公司产品和设备。 -间接物料:用于维持企业内部运营,如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等。 -包装物料:用于包装和运输产品的材料。 二、物料编码规则 物料编码是为了区分和标识不同物料,并方便在系统中进行管理。以 下是常见的物料编码规则: 1.通用编码: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表示,例如A001、B002等。这 种编码适用于多种物料的情况,不容易混淆。 2.分类编码:按照物料的分类进行编码,例如按照物料的属性、用途、规格等进行编码。这种编码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扩展和调整,易于管理 和查找。 3.层次编码:采用数字和点的组合表示,例如1.1、1.2.2等。这种 编码可以表示物料之间的层次关系,方便进行结构化管理和查找。 4.单位编码:采用相同单位的物料进行编码,例如计算机配件可以用CP001、CP002等表示。这种编码方便了物料的管理和统计。 5.地理编码:根据物料的产地或分布地区进行编码,例如国内物料编 码以CN开头,国际物料编码以INT开头。这种编码方便了跨地区物料的 管理和追踪。

物料编码管理办法

物料编码管理办法 一、前言 物料编码是企业中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对于物料的分类、追溯、查询、统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规范企业物料编码管理,提高工 作效率和准确性,制定本《物料编码管理办法》。 二、原则 1. 统一性原则 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企业应统一物料编码管理制度,确保不同部 门之间物料编码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层次性原则 物料编码应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分类,确保物料编码的层次性,方便查询和管理。 3.简洁性原则 物料编码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长过复杂的编码,以便于识别和 记忆。 三、编码规则 1. 产品组别编码 产品组别编码是物料编码的最高级别,用于区分不同产品组别。通 常采用一位数字表示,如1表示电子产品,2表示机械产品等。

2. 类别编码 类别编码是基于产品组别编码的二级分类,用于区分不同的产品类别。通常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如10表示手机,20表示电脑等。 3. 子类别编码 子类别编码是基于类别编码的三级分类,用于进一步细分不同的产 品子类别。通常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如1001表示智能手机,1002表示 功能手机等。 4. 物料编码 物料编码是基于子类别编码的最底层分类,用于唯一标识不同的物料。通常采用六位数字表示,如100101表示某款智能手机的具体型号。 四、编码管理流程 1. 创建编码规则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结合物料分类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物 料编码规则,并明确编码规则的层次结构和编码范围。 2. 分配编码权限 企业应根据部门职责,设定不同部门或人员的编码权限,确保编码 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同时,应建立相关的编码管理制度,明确编码管 理的责任和流程。 3. 编码录入

物料编码分配与管理规范

编制 审核 会签部门 日期 日期 会签 会签人 日期 批准 日期 物料编码分配与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 0.1

文件编号 版本 日期 2022.6.15 版本 0.1 修改 韩冬冬 审核 批准 物料编码分配与管理规范 内容 创建 0.1

1. 目的 对公司的基础经营数据进行全面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以更好地实施公司信息管理及提升公司综合管理 水平。 将公司某些信息资源进行编码,建立统一的编码管理体系,规范编码的编制、修改、审定、发布、维护和归 档,保 证编码的系统性、惟一性、正确性、可扩展性,对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文件即是对编码系统所涉及到的编码及编码规则进行说明。 2. 范围 合用于本公司系统内所有物料的管理。 3. 职责 (1)各部门均可提出物料编码申请流程,物料编码申请流程需由所在部门经理和技术部经理批准; (2)各部门需要修改《物料编码分类汇总表 REV 0.1.xlsx 》信息时,提出工作联络单,由技术部门 负责实施 并修改; (3)所有物料编码申请必须由本人填写物料编码申请流程,由技术部给出新编码,并导入《物料编码分 类汇 总表 REV 0.1.xlsx 》,同时通过流程告知申请人; (4)在申请编码之前必须与系统物料进行核对,防止浮现重复编码或者错误分类现象; (5)填写物料编码申请表时,申请人须认真填写部门、姓名、申请时间、申请理由、所属类别、物料名 称、 型号规格、品牌 / 生产厂家、相关文件(图纸、规格书、检测报告)等资料; (6)若申请物料有替代料,则要把替代关系和替代物料代码描述清晰; 物料编码分配与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 0.1

物料编码编写规则管理规范

为配合企业资源规划(后续 ERP)系统操作,结合公司现在使用的物料情况,统一制定物 料分类、编码规则及维护文件,用于规范物料的领发、验收,采购、跟催、盘点、生产、 储存、核算、统计报表等一切物料活动。避免浮现一物多名、一物多码或者物名错乱之 现象。 本公司成品、在制品(半成品) 、原材料、辅助物资、客供物料、外协产品之编码均 悉依本管理规范执行。 研发中心负责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总经理负责本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物料编码的惟一性,一个物料编码只能对应一个物料,同样一个物料也只能对应一个 物料编码。 物料编码按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物料的材质与用途进行分类编码,同类 物品每次编写格式应一致相同,比如小类材料长、宽、高度、直径或者厚度,别乱序。 在制(半成品)原则上每经过一道加工工序都要有一个物料编码,但不需要入库或者 有必要时入库。 物料编码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写,不可使用其它符号(包括中英文)编码,以方便后续实行电脑条码作业。 物料编码按物品环保性质区分,办公耗材、非 ROHS 产品涉及的物品编码开头为“0”,ROHS 产品涉及的物品编码开头为“9”;物料编码按类别分六大类为一级编码。 原材料、辅助物资与客供物料的编码按类别由一级编码(大类)2 位、二级编码(中类) 2 位、三级编码(供应商或者客户代码) 3 位及四级编码(小类) 2 位及物料识别码 7 位组成,物料编码长度共 16 位数字。 、物料编码之代码由于物料过多无法全部编写在册,产品新增或者不断升级导致物料编 码也在不断增加,只需在其归属一级编码(大类) 2 位、二级编码(中类) 2 位、三级编码(供应商或者客户代码) 3 位、四级编码(小类) 2 位及物料识别码 7 位组成;列表中增加 即可,编码以其归属栏位末位递增进行增加。 一级编码大类规定代码明细表 一级编码原材料辅助物资客供物料外协产品半成品成品未定义 非 ROHS 01 02 03 04 05 06 00 ROHS91 /93 94 95 96 90 原材料、辅助物资与客供物料的二级、三级、四级编码明细表

物资管理制度的物料分类与编码规范

物资管理制度的物料分类与编码规范在现代企业中,物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采购、库存、物流以及生产计划等方面的工作。而为了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物料分类与编码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物料分类是将企业所使用的物料按照其功能、特性等进行划分和归类的过程。通过物料分类,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了解企业所使用的物料类型,从而更好地进行库存管理、生产计划和采购等工作。物料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对物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通过分类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物料的追踪和控制。 物料分类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标准进行,比较常用的分类标准有功能性分类、材料性质分类和重要性分类等。功能性分类是将物料按照其所具备的功能划分,例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材料性质分类是将物料按照其所具备的材料特性划分,例如金属、塑料、橡胶等;重要性分类是根据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例如关键物料、非关键物料等。 除了物料分类外,物料编码也是物资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料编码是将物料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码,以方便在系统中进行标识和查询。物料编码一般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编码规则的定义。 在物料编码规则的制定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物料分类编码,根据前面所述的物料分类标准,可以将物料分类编码作为物料编码的一部分,以方便对物料的快速定位和管理;其次是物料特性

编码,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特性进行编码,例如材料、颜色、形状等;再次是物料供应商编码,可以根据不同供应商进行编码,以方便对供 应商的管理和追踪;最后是物料批次编码,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批次 进行编码,以方便对物料的追溯和质量控制。 通过物料分类与编码规范的制定,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是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通过对物料进行分类和编码,可以提高 物料的查找速度和准确性,减少了物料查找的时间和成本;其次是提 高物资管理的准确性,通过规范的物料分类和编码,可以减少物资管 理中的错误和差错,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再次是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通过物料分类和编码的统一,可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同性,降 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最后是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物料分 类与编码规范的制定,可以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提 高客户满意度。 总之,物资管理制度的物料分类与编码规范对于现代企业的物资管 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规范的物料分类和编码,可以提高企业的物资 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物资管理成本和风险,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性 和客户满意度。因此,企业在制定物资管理制度时,应重视物料分类 与编码规范的制定,不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 发展。

物料编码管理规范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规范内部物料分类和编码规则,特编制本试行办法。 公司全体部门。 3.1 产品:是生产企业向用户或者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3.2 自研零部件:自研零件或者向供应商定制的专用零件,用于被总装车间直接领用的物料。在某些特定机电产品领域,也可包含软件程序; 3.3 电器半成品:电器车间用于组装整机使用的物料,该物料可以作为半成品储存在库房; 3.4 装配半成品:装配车间用于组装整机使用的物料,该物料可以作为半成品储存在库房; 3.5 维修部件:售后部门使用的,与批量生产过程中不可通用的物料; 3.6 工序虚拟件:主要用于区别实际入库的物料,BOM 层级中存在,不实际下达创造或者装配计划,不会浮现在BOM 最底层,用于特殊用途的虚项物料; 3.7 配套材料:为客户提供的商品配套,与机型相关的,但又不在产品BOM 中的,需要独立核算的物料。例如包装材料、机型特有安装配件、赠送物料; 3.8 毛坯:采购部门购买的经过一次加工后的非原材料物料,或者创造车间加工的过不能被装配车间直接使用的物料,需要经过制件车间进行一道或者多道工序处理后才干形成非标零部件的物料; 3.9 原材料:用于加工其它零件的原始材料;生产车间专用的外购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不直接构成产品或者半成品,属于生产用消耗性物料; 3.10 外购件:采购其他企业的没有标准代号的非本公司设计的物料; 3.11 标准件:采购其它企业的有标准代号的物料; 3.12 工装:指创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 3.13 模具:用于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者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3.14 低值辅材:价值低、使用年限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消耗品等。 4.1.1 工艺部负责物料分类的审核。 4.1.2 标准化部负责分类标准的维护。 4.2.1 信息传递方式控制:本数据分两部份,用于产品的物料由工艺部或者研发部发起物料申请;日常办公物料由各部门发起,标准化部门审核; 4.2.2 由标准化部门对非产品物料定期审核合理性;由工艺部对产品物料定期审核合理性。

物料与产品分类、编码标准管理规程

文件内容: 一、目的: (2) 二、适用范围: (2) 三、职责: (2) 四、内容: (2) 五、相关文件和记录: (6) 六、附录: (6) 七、变更记载: (6) 颁发部门: 质量保证部。 分发部门: 质量保证部、仓库、生产技术部。 文件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一、目的: 建立规范的物料与产品分类、编码管理规程,确保每一种物料或产品均有其唯一的身份,便于安全有效管理、查询、追溯,以消除混淆和差错的基本目标。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物料与产品的分类、编码管理。 三、职责: 1、各仓库管理员应严格执行物料与产品分类、编码管理规程,按规定原则要求对各物料或产品进行分类、编码,安全有效贮存。 2、各仓库管理员应将各物料或产品分类管理,确保其编码的唯一性,并严格执行。 3、各仓库管理员对仓库主任负责。 四、内容: 1、物料与产品的分类: 1.1 物料与产品的定义: 1.1.1物料:指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物料分为生产物料和非生产物料,生产物料指生产用的原材料、辅料和包装材料;非生产物料指用于生产、检验或公用系统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但是不属于原材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的物料,如检验用各类试剂、消毒剂、过滤器材、润滑油、设备配件工具及一次性鞋套、帽子等生产消耗品。 1.1.2 产品: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中间产品如冷沉淀等;。 1.1.3 成品:指公司生产入库的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成品等。 1.2 分类:本公司所有的所有物料与产品包括: 1.2.1 原辅料(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化学试剂(诊断试剂)、培养基、菌毒种、标准品; 1.2.2 产品(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冷沉淀); 1.2.3 低值易耗品(印刷品、日杂品、办公用品)、综合类物品(修理配件、劳保用品、玻璃器皿)等。 2、物料与产品的编码: 2.1 公司所有物料与产品均应对其进行编码,编码应遵循唯一性、通用性、使用性、分类性、完整性、一贯性的原则。 2.2 各仓库管理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对进厂的各类物料、物品进行编码,并作为在本公司内使用的固定代码。 2.3 各类物料、物品的具体代码一经确定,不得改动。

仓库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管理办法

仓库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管理办法 物料编码是仓储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物料编码必须是惟一的,也就是,一种物料不能有多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不能有多种物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1)阿拉伯数字法 数字法是以阿拉伯数字作为物料编码的工具,采用一个或多个数字代表一个物料。数字法容易理解,但需要准备物料分类与数字的对照表,并记忆对照表。 A、连续数字编码法 连续数字编码是将所有物料从1开始按顺序编排流水号。但是连续数字编码,只能显示编码时间的先后,与所代表的分类属性没有关联。

B、分级式数字编码法 分级式数字编码法是将物料主要属性分为大类并编定号码,再依据大类将次要属性细分为较次级的类别并编定其号码,如此按层级继续下去。 C、区段数字编码法 区段数字编码法介于连续数字编码法和分级式数字编码法之间,数字位数相对分级式数字编码法更少。 比如物料分类64小类,分为5大类,详细如下: 上述案例,分级式数字编码则必须使用3位数(1位数表示大类,2位数表示小类),改为区段数字编码法则需要2位数即可,详细如下:

D、国际十进制分类法 国际十进制分类法,由美国人杜威在1876年首创,1895年国际图书馆学会以杜威的十进制分类法为基础,发展出国际十进制分类法,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国际标准。 国际十进制分类法是将所有物料分为十个大类,分别为0-9代表;然后每个大类再划分为十个次级类,再以0-9代表。如此下去按金字塔形态展开。 国际十进制分类法如编码编制三位数之后仍需继续延长时,应使用“.”符号划分。国际十进制分类法可以无限展开,任何新物料产生均可以插入原有物料编码体系。 (2)英文字母法 英文字母作为编码工具,英文字母中的I、O、Z容易与阿拉伯数字1、0、2混淆,一般废弃不用。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是企业进行物料管理和库存管理的重要工具。通 过规范的分类和编码规则,可以实现物料信息的标准化、统一化,提高物 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常见的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包括以下几种: 一、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根据物料的价值和重要性来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一般 而言,企业将物料分为A类、B类和C类三个等级,分别表示重要性递减。A类物料是价值最高、重要性最大的物料,通常占用较大的资金和存储空间;B类物料是重要性次之的物料;C类物料是重要性最小的物料,通常 占用较小的资金和存储空间。通过对不同类别物料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可以实现物料的合理管理和优化。 二、通用分类法: 通用分类法是将物料按照其属性和用途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常见的 通用分类法包括按照物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材质、用途、制造商等进 行分类。通过对不同属性和用途的物料进行分类,可以方便对物料进行统 一管理和分类查询。 三、国际物品编号分类法(UNSPSC): 四、自定义分类法: 自定义分类法是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物料分类的一种 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供应链流程和管理需求来设计和制 定物料分类规则。比如,可以按照产品种类、销售渠道、市场地区、库存 流通环节等进行分类。

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法,物料编码规则的设计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唯一性原则:每个物料编码只能对应唯一的物料。通过编码的唯一性,可以实现对物料的精确识别和查询。 2.层次性原则:物料编码规则应具有层次性,即从总体到细分,便于 对物料进行分类和汇总。 3.可读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便于人员快速识别和 理解物料属性。 4.可扩展性原则:物料编码规则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随着企业业 务的发展和变化,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物料分类。 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是企业物料管理和库存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合 理设计的分类和编码规则,可以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物料 信息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文件

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文件 1.引言 本文件旨在制定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以实现对企业物料的管理、控制和统计,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本规则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涉及到物料的采购、领用、入库和出库等环节。 2.物料分类 2.1一级分类 物料按照其所属的大类进行分类,大类的划分按照企业的业务特点和需求确定,例如原材料、成品、辅材、备件等。 2.2二级分类 在一级分类下,根据物料的属性和用途进行二级分类,例如原材料可以按照金属、塑料、橡胶等进行划分,成品可以按照产品类型或产品系列进行划分。 2.3三级分类 在二级分类下,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级分类,例如金属可以按照铝、铁、钢等进行划分,产品类型可以按照颜色、尺寸等进行划分。 3.物料编码规则 3.1编码长度与结构

物料编码由一定长度的字符组成,根据物料分类的层级,编码的长度也不同。通常,一级分类对应1位编码,二级分类对应2位编码,三级分类对应3位编码。 3.2编码规则 (a)一级分类编码:用数字表示,例如原材料为1,成品为2,辅材为3,备件为4 (b)二级分类编码:用两位数字表示,例如原材料金属为10,原材料塑料为11,成品A为20,成品B为21 (c)三级分类编码:用三位数字表示,例如金属铝为100,金属铁为101,成品A红色为200,成品A蓝色为201 (d)特殊编码:一些特殊的物料或场景可以使用特殊编码进行标识,例如不规则物料可以使用900作为前缀。 4.编码示例 下面是一个物料编码的示例: (a)原材料金属铁的编码为100; (b)原材料塑料的编码为110; (c)成品A红色的编码为200; (d)备件的编码为400; 5.使用要求 5.1物料编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则进行,遵循分类和编码规则,不得随意更改或混淆物料编码。

物料和产品的编号规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物料和产品的编号规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物料和产品编号规程,确保物料和产品的有序管理。 范围:所有物料和产品的编号。 责任: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仓库管理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程序: 4.1所有进公司的物料和生产的产品都应编制代表其特性的代号和批号,即编号。 4.1.1代号由类别字母和类别号码组成。 4.1.1.1类别字母:按性质可分为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几 类,分别用每一类的英文字母缩写作为标志: 原料:Raw Materials 标志字母:RM— 辅料:Excipients 标志字母:EX— 中间体:Semi-products 标志字母:SP— 成品:Finished Products 标志字母:FP— 包装材料:Packaging Materials 标志字母:PM— 4.1.1.2类别号码:每一类别的品种按品名分别从01~99编号。 4.1.1.3附表:原辅包、中间体、产品的代号汇总表。 4.1.2批号:原辅包材料按进厂的年、月及月流水号进行编制,中间体和产品 按照生产的年、月及月流水号进行编制。 批号:×× ×× ×× 年月月流水号

4.1.3编号举例:EX—02—010101中EX—辅料类,02—淀粉,010101为批号,即2001年01月第一批进厂的辅料类的淀粉。 4.2物料和产品的编号管理 4.2.1 物料的编号由质量保证部门负责制订总原则及日常检查,由仓库管理员依据本规程对进入仓库的物料进行编号。 4.2.2 物料的编号一经确定,在各生产环节中不得擅自更改。 4.2.3 中间体的编号和产品的批号由生产负责人按照本规程,根据生产任务进行编制。 4.2.4如果生产品种发生改变,物料和产品的代号汇总表由质量保证部门根据生产需要修订,及时增补新物料或新产品的代号。 附表 原辅包、中间体、产品的代号汇总表

GMP物料分类编码管理规程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1页/共2页SMP-MM-01009-1 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Subject 题目:物料分类编码管理规程Issued by 颁发部门:质量部 Written by 起草人:Date 日期: Dept. Head Approval 部门主管审核:Date 日期: QA Director Approval QA 主管审核: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Dispense 分发:总经理、质量部、生产部、商务部、行政人事部 1.目的 建立制订物料编码规程,便于在库物料管理,避免差错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库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成品的统一编码。 3.责任者 仓库管理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商务部负责人负责监督本职责的实施。 4.内容 4.1.凡符合要求的原辅料、包装材料进库、成品入库应由仓库管理员统一编码。 4.2.编码应能表示出物料的品名、规格,每种物料只能有一个特定的编码,不能因为物料的有无而随意 更改变换编码。 4.3.本公司物料编码按下列方式进行 4.3.1.物料编码由物料代码+该类物料的排序号+流水号组成。 4.3.3 物料的排序号:×××××5位数字;前3位为该类物料的产品名称;后2位该类物料的规格。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2页/共2页SMP-MM-01009-1 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Subject 题目:物料分类编码管理规程Issued by 颁发部门:质量部 4.3.4.物料的流水号:-×××××××7位数字;前4位表示物料进库年、后3位月和当年累计进库 批次数。 4.3. 5.举例 4.3. 5.1.2007年4月入库的大能牌肝复欣胶囊成品;规格为12粒×3板×80盒/箱;是当年第1批 次入库。物料编码为:C00101-0704001。 4.3. 5.2.2007年3月进库的泽泻提取物,是当年第2批次入库。物料编码为:Y00301-0703002。 4.3. 5.3.2007年3月进库的0号空心胶囊(宝蓝色B头和白色A头),是当年第1批次入库。物料编 码为:F00201-0703001。 4.3. 5.4.2007年3月进库的大能牌肝复欣胶囊纸箱,是当年第1批次入库。物料编码为:B00101- 0703001。 4.4.附录:本公司物料分类编码表 4.4.1.成品编码表 4.4.2.原辅料编码表 4.4.3.包装材料编码表 5.以下空白

(物料管理)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物料管理)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 则

密级:★高★

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公司所有物料(除固定资产外)实行三级分类管理,划分为大类别、小类别和品种类型,物料编码总长为 15 位,物料大类、小类、物料品种和物料规格型号之间用英文句号隔开。基本编码结构如下: X.XX.XX.XXXXXXXXXX 物料规格(10 位) 物料品种类型(2 位阿拉伯数字) 物料小分类(2 位大写英文字母) 物料大分类(1 位大写英文字母) 一、物料大分类及其代码: 1、电子材料:用“T”表示 电子材料是指以其电性能为主要应用的材料,根据公司目前应用情况看,包括:集成 电路类、印刷电路板类、电容器类、电阻器类、电感器类、晶体管类、接插件类、稳压器类、变 压器类、充电器类、开关类、电池类、电声器类、电位器类、磁珠类、数据线类和电线电缆类等。 2、光学材料:用“G”表示 光学材料是指传输光线的介质材料,包括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和光学塑料等光学介质 材料,但不包括光电性能一体化应用的光电材料,例如发光二极管、氖灯、日光灯、显像管、液晶屏等光电类材料,该类材料归于电子材料类, 3、塑胶材料:用“S”表示 塑胶材料是指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应用的材料,包括 ABS、PVC、PA、PS、PE 等塑胶料,但不包括光学与塑胶一体化应用的材料,以及用于产品包装的塑胶材料,例如有机玻璃、玻璃钢、吸塑盒等,该类材料归于光学材料类或包装材料类。公司目前应用的塑胶材料主要包括数码相机、车载摄像头、网络摄像头等产品的塑胶结构件,例如机壳,以及用于其他用途的PVC 线管、塑胶工具、塑胶模具等。 4、金属材料:用“J”表示 金属材料是指以钢、铁、铝等为主要应用的材料,公司目前主要包括数码相机、摄像 头等产品使用的金属结构件,以及用于其他用途的角铁、金属线管、金属紧固件、金属工具、 金属模具等。 5、包装材料:用“B”表示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产品包装的材料,主要包括包装箱、吸塑盒、胶袋、包装带、封箱 胶纸、不干胶标签、防潮剂、合格证等。 6、辅助材料:用“F”表示 辅助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非主要材料,或辅助产品生产的应用材料,公司目前主 要包括:UV 胶、热固胶、酒精、锡膏、锡浆、清洗剂、无尘布、泡棉垫、双面胶、保护膜、钢网纸、胶水、锡条等。 7、自制半成品:用“Z”表示 自制半成品是指需要转入下一步骤继续生产且需要办理入库的工序产品,目前主要包括 COB。 8、产成品:用“C”表示 产成品是指用于市场销售的完工产品,包括手机模组类、车载摄像头类、数码相机类 和玩具摄像头类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