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谷物烘干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XXXXXX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粮食烘干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沈阳工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PLC的粮食烘干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年月日

目录 1 方案设计 0 1.1 设计任务要求 0 1。2 硬件方案设计 0 1。3 软件方案选择 (2) 2 粮食烘干机系统的部分设计 (4) 2.1 粮食烘干机系统的硬件选择 (4) 2.1。1粮食烘干机控制系统的PLC选型 (4) 2。1。2粮食烘干机控制系统的外围设备选型 (6) 2。2 粮食烘干机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7) 2。2.1粮食烘干机控制系统原理图 (7) 2。2.2粮食烘干机控制系统I/O地址分配 (8) 2。2。2粮食烘干机控制系统流程图 (10) 3 粮食烘干机系统的软件设计 (11) 3.1 设粮食烘干机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11) 3。2 设粮食烘干机组态监控设计 (13) 3。3 设粮食烘干机控制系统组态通信 (14) 参考文献 (17) 附录A PLC程序 (18) 附录B 组态画面 (20) 附录C 组态程序 (21)

1 方案设计 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粮食烘干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烘干室温度、湿度的检测和自动控制、报警系统、保护系统、停止烘干系统的工作的全过程。采用组态软件实现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主要探讨以燃油烘干循环式粮食烘干机进行自动控制.本设计共分为三大部分即系统软件设计部分、组态王设计部分、PLC基础知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组态王软件系统画面的设计,并可以用组态王软件监控粮食烘干机的实时工作状况,最后经过仿真调试证明本系统性能良好、运行稳定。第二部分介绍了PLC系统的发展、定义、工作原理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PLC系统的软件设计,用PLC实现了现粮食烘干全过程即进粮、循环烘干、出粮的自动控制.并且在系统正常工作过程中对燃烧室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系统的烘干效率. 1。1 设计任务要求 熟悉粮食烘干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学会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完成粮食烘干炉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软件编程实现系统的运行程序要求,调试直到正确为止。学会使用组态软件实现实时监控。 基本要求要求如下: (1) 粮食烘系统能够自动控制。 (2)粮食烘干室温度能够自动控制。 (3) 粮食烘干报警系统全程监控. (4)粮食烘干报警相应的保护系统运行保护。 1.2 硬件方案设计 粮食烘干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可用传统的电器控制,也可用单片机控制,还可用PLC控制[1]。本设计采用PLC控制来完成粮食烘干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PLC之所以越来越受自动控制界人士的重视,是由于它具有令通用计算机望尘莫及的特点[2]。PLC的基本特点有以下方面。粮食烘干机的自动控制采用以PLC 为核心的控制系硬件设计如图1。1所示.

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 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 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 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 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下面,为大家分享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 有所帮助! 课题名称: PLC先进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1、选题意义和背景。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 丰富等强大技术优势,已经成为目前自动化领域的主流 控制系统。然而,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PLC还大都 只是承担最基本的控制功能,如顺序控制、数据采集和PID反馈控制。各个PLC厂家也在其产品中设计了PID模块。虽然PID算法控制有很高的稳定性,但对于一些复 杂控制系统,PID控制很难满足控制要求,这也使PLC的发展面临着一种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PLC产品与 IEC1131-3标准兼容,PLC控制系统越来越开放,将先进控制算法嵌入PLC常规控制系统成为可能。本课题从工

业控制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PLC的控制功能进行深入 的研究和探讨,以提高和扩展PLC控制器的应用水平和 应用范围。本课题:PLC先进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使一些先进控制算法在PLC及组态系 统上得以实现,并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经过验证后最 终应用到工业过程控制中去。 在PLC组态系统中实现先进控制算法,包括预测控 制算法和模糊逻辑控制算法,形成具有人工智能的控制 模块及网络系统,能大大提高系统的控制水平,改善控 制质量。从经济角度来看,目前PLC生产商的一些产品 具备先进控制模块,如模糊模块。但它们的价格十分昂贵,且封闭性较强,不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工业改造。因此开发较为通用的先进算法实现技术,对于我国中小 型企业的工业改造具有很大的意义,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模糊控制与预测控制是智能控制中技术较为成熟的 分支,因此,研制和开发出适合工业环境的实时先进控 制开发工具,实现模糊控制、预测控制嵌入PLC,与常规 控制集成运行,让先进控制从教授、专家手中走出来, 实现先进控制的工程化、实用化、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对缩短控制系统开发周期,加快先进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谷物烘干机的PLC控制设计

谷物烘干机的PLC控制设计 首先,谷物烘干机的PLC控制系统需要实现对谷物烘干过程的自动化 控制。这包括对谷物进料、热风供应、烘干温度和湿度的实时监控和控制。通过传感器对谷物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设定的烘干参数进 行控制,以确保烘干效果。 其次,PLC控制系统还需要实现对热风系统的控制。通过电磁阀或变 频器控制热风供应系统的风机和加热器的启停,以调节热风温度和风速, 保持烘干的稳定。 此外,为了确保谷物烘干过程的安全性,PLC控制系统还需要实现对 谷物进料和排出的控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谷物的进出情况,并确保在 烘干过程中不发生谷物堵塞或溢出的情况,以防止事故发生。 另外,PLC控制系统需要实现对整个烘干过程的数据采集和记录。通 过监控和记录谷物的湿度、温度、风速等参数,以及烘干时间等信息,为 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提供依据。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PLC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故障诊断 和报警功能。通过对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和PLC程序的逻辑判断,可以及时 发现烘干机的故障或异常,并及时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最后,PLC控制系统还需要与人机界面(HMI)进行连接,以实现用 户对系统参数的设定和监控。通过触摸屏或按钮等设备,操作人员可以方 便地设置烘干参数、查看烘干过程和数据,以及进行报警处理等操作。 总结起来,谷物烘干机的PLC控制设计需要实现对烘干过程的自动化 控制和监控,包括谷物进料、热风供应、烘干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谷 物的进出控制和安全监测。此外,还需要实现数据采集和记录、故障诊断

和报警功能,以及与人机界面的连接。通过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谷物烘干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

plc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plc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PLC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 业生产中的温度控制系统。本文旨在探讨PLC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提 出一个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二、背景与意义 温度控制在许多工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化工、制药、冶金 还是食品加工等领域,温度的准确控制都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传 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操作不稳定、精度低、效率低等 问题。而PLC作为一种可编程的控制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能够实 现自动化控制,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三、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个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度的准确控制和监测。具体目标包括: 1. 设计一个可编程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并进行控制。 2. 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工操作。 3. 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 四、研究内容 1. 硬件设计 本研究将使用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与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连接实

现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硬件设计包括PLC的选择和配置,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型和布置。 2.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本研究将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软件设计包括温度监测模块、控制算法、报警系统等的设计与实现。 3. 系统测试与优化 在完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测试包括对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和响应速度进行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成果: 1. 设计并搭建一个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原型。 2. 实现对温度的准确监测和控制,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3. 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控制提供参考。 六、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阶段一:调研与文献综述(1个月) 在这个阶段,将进行相关领域的调研和文献综述,了解目前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阶段二:硬件设计与搭建(2个月) 在这个阶段,将选择合适的PLC设备,并与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连接,搭建温

小型谷物烘干机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传统谷物烘干机概述 (1) 1.2新型小型谷物烘干机研究 (2) 1.3现有技术条件 (2) 1.4产品现状 (2) 第2章设计内容 (3) 2.1设计任务 (3) 2.2设计要求 (3) 2.3设计方案的构想............................................................. 3。第3章设计实现........................................................................ . 3」设备工况及要求............................................................... 3.2设备工作程序................................................................. 3.3控制与连续要求............................................................... 参考文献. (5) 致谢.................................................................................... 附录图纸列表........................................................................... ° 第1章绪论 我国现有9亿农村人口,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不可能都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一方而有限的上地资源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劳动力,另一方而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从事其他行业工作。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就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机会,其中也包括粮食烘干机械化.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国家和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种扶持和鼓励政策, 全国各地陆续岀现了大就的种植专业戸、农村合作社等农村集约种植组织。丄地种植的规模化经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粮食产后干燥则是农户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缺少晒粮场地,对普通种植户来说,没有晒粮场地影响并不大,他们可以在自家的庭院里或者晒棚上晒粮,但对种粮大户来说,没有晒粮场地的影响就大了,他们收获的粮食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大的晒场,根本无法保证新收的粮食得到及时干燥,即使有足够大的晒场,一旦遇上连续阴雨天气,也会给他们的粮食干燥工作带来影响。种粮大户要想确保新收的粮食得到及时的干燥,最好采用粮食烘T•机进行干燥,用这种机器干燥粮食,可有效抵御阴雨灾害天气、保证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的品质和经济价值。

基于PLC的粮食烘干机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应用技术学院 题目:基于PLC的粮食烘干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成绩: 年月日

摘要 目前,粮食烘干技术在粮食的储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工晾晒存在各种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的限制,且存在效率低下,烘干效果不达标等问题。因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控制技术,以欧姆龙CPM2A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对粮食烘干机的自动控制,即进粮、循环烘干、自动调温、合格粮食出粮的自动控制。实现粮食的全过程自动烘干。 本文主要有硬件设计部分,软件设计部分,主程序模块,燃烧炉模块等几部分组成。软件设计在CX-P编程软件上以梯形图编写,主要通过步进控制指令来完成对粮食烘干机各个子过程的控制。并通过组态王软件模拟了粮食烘干机的自动控制过程。 关键词:PLC;粮食烘干机;自动控制

Abstract At present,grain drying technolog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food storage process. Presence of a variety of human factors and weather factors limit due to the artificial drying, and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inefficiency, the drying effect of non-compliance.Therefor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LC-based control technology, Omron CPM2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core grain dryer automatic control, that is, into the grain circulation drying thermostat qualified food Payroll automaticallycontrol. The whole process of achieving food drying. In this paper, a few parts of the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the main program module, and the burner module.The software is designed to ladder programming software CX-P prepared, mainly through the stepper control instructions to complete control of the various sub-processes of the grain dryer. Kingview software simulation, automatic control of grain drying process. Key words: PLC;grain dryer;automatically control

基于plc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具有可编程性、高稳定性、高精度等优点,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因此,PLC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选题意义 本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研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业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并且可以根据预设条件进行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研究内容 1. PLC程序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PLC程序,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配置、信号采集与处理等。 2. 硬件搭建: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并完成硬件搭建和接线工作。

3. 系统测试与调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进行性能评估和 优化。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进行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系统性能,并提出优化建议。 五、预期结果 经过本毕业设计的研究,预计可以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业 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并且可 以根据预设条件进行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本毕业 设计还将为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进度安排

1. 第一周:完成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 2. 第二周-第三周:进行文献调研并撰写文献综述; 3. 第四周-第六周:进行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 4. 第七周-第八周:进行系统测试与调试; 5. 第九周-第十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 6.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完成论文初稿并进行修改; 7.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完成论文终稿并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赵乐天,王明华. 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6): 191-193. 2. 王小林,张三.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发展[J]. 现代电子技术, 2018(6): 65-67. 3. 李四,刘五.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 控制工程, 2020(5):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重 要的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自动 化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旨在探讨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并提出一 种新的设计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PLC的基本原理 PLC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 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的控制。PLC的核心是其程序,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逻辑。PLC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易于维 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三、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1. 系统需求分析 在进行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通过与生产过 程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求,明确所需的控制 功能和性能指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 2. 硬件选型与布局 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模块的确定,进行PLC硬件的选型和布局。选择适合的 PLC型号和数量,并合理安排其在生产现场的布局,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选择适合的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外部设备,以满足控制系统的需求。

3. 程序设计与调试 在硬件选型和布局完成后,进行PLC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根据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编写相应的程序逻辑,并进行逐步调试和优化。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系统测试与验收 完成程序设计和调试后,进行系统测试与验收。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需求。同时,与生产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控制系统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 四、新的设计方法 基于以上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即基于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设计。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往往是针对特定的生产过程进行设计,导致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较差。而基于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设计方法,可以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这样一来,当生产过程发生变化或需要扩展时,只需对相应的模块进行修改或添加,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构。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和升级成本。五、结论 本文讨论了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通过系统需求分析、硬件选型与布局、程序设计与调试以及系统测试与验收等步骤,可以设计出满足生产需求的控制系统。同时,基于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引言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线和设备控制中。本篇文章将围绕PLC毕业设计展开讨论,探究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和设计过程。 二、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推进,PLC在生产线和设备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LC具备可编程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优势,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控制需求。然而,PLC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如何优化程序设计等。因此,本次毕业设计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标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PLC控制系统,以提高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分析现有PLC控制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设计一个新的PLC控制系统,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优化PLC程序设计,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4. 进行实验验证,评估新系统的性能。 四、研究方法 本次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当前PLC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系统分析:对现有PLC控制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系统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一个新的PLC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的 设计; 4. 程序优化:对PLC程序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5.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新系统的性能,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五、预期成果 本次毕业设计的预期成果包括: 1. 设计出一个高效、稳定的PLC控制系统,满足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需求; 2. 优化后的PLC程序,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3. 实验数据和分析报告,评估新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 六、研究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一个高效的PLC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优化程序设计:通过程序优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减少生产 中的延误; 3.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的PLC控制系统能够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提高用 户满意度; 4. 推动工业自动化发展:通过研究和设计,推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七、研究计划 本次毕业设计的研究计划如下: 1. 第一阶段(两周):文献综述和系统分析;

家用烘干机开题报告

家用烘干机开题报告 家用烘干机开题报告 一、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效率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下,家用烘干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家电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 注和青睐。本文将围绕家用烘干机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进 行研究,旨在探索家用烘干机的未来发展潜力。 二、家用烘干机的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烘干机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据统计,近年来,全球家用烘干机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 发达国家,家用烘干机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 2.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家用烘干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创新。目前,家用烘干机的技术创新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控制: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烘干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烘干效果和节能效果。 (2)节能环保:采用高效的热能回收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 (3)多功能性:家用烘干机不仅可以烘干衣物,还可以烘干鞋子、玩具等物品,提供更多的使用场景和便利性。 三、市场需求分析

1. 生活便利性需求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成为稀缺资源。家用烘干机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快速干燥衣物的需求,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2. 环境保护需求 传统晾晒衣物的方式需要大量的阳光和空气,而家用烘干机则可以在室内完成衣物的干燥,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符合现代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3. 健康需求 家用烘干机通过高温杀菌和除湿功能,可以有效去除衣物上的细菌和霉菌,减少过敏反应和皮肤病的发生,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四、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1.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用烘干机将越来越智能化。未来,家用烘干机将能够通过与智能手机等设备的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调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使用体验。 2. 节能环保发展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环保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家用烘干机将更加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烘干效果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3. 多功能性发展 未来的家用烘干机将不仅仅局限于烘干衣物,还可以具备更多的功能。例如,可以烘干鞋子、玩具等物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五、结论

基于PLC的谷物烘干机控制系统设计--程序代码-附 录

附录1谷物烘干机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2谷物烘干机PLC控制程序语句表: Network 1 // 启保停电路 LD I0.0 O M0.0 AN I0.1 = M0.0 Network 2 // 预设温度、含水率值 LD M0.0 A SM0.1 MOVW +14144, VW10 MOVW +5156, VW20 Network 3 // 读入温度,湿度检测信号 LD M0.0 A SM0.0 MOVW AIW0, VW30 MOVW AIW2, VW40 Network 4 // 高温熄火,低温加热控制 LD M0.0 A SM0.0 AW> VW30, VW10 = M2.0 NOT = M2.1 Network 5 // 高温熄火复位 LD M2.0 R Q0.4, 1 Network 6 // 谷物进入干燥机系统 LD I0.2

O M0.1 AN M2.1 AN M1.1 = M0.1 TON T33, +50 Network 7 // 提升机、上绞龙启动 LD T33 = Q0.0 Network 8 // 检测提升机启动否 LD I0.5 = M0.2 Network 9 // 延时5秒(风机启动前)LD M0.2 O M0.3 AN M1.2 = M0.3 TON T34, +50 Network 10 // 风机启动(顺序,手动)LD T34 LD M0.0 A I0.3 OLD = Q0.1 Network 11 // 检测风机启动否 LD I0.5 = M0.4 Network 12 // 延时5秒 LD M0.4 O M0.5 AN M1.3 = M0.5 TON T35, +50 Network 13 // 低温加热置位 LD T35 A M2.1 S Q0.4, 1

plc开题报告

plc开题报告 PLC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可编程控制器从其产生到现在,实现了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其功能从弱到强,实现了逻辑控制到数字控制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从小到大,实现了单体设备简单控制到胜任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各种任务的跨越。PLC作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设备,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利用计算机监控PLC的工作情况及状态或进行调度,便于系统的管理。利用计算机监控PLC 的工作情况及状态或进行调度,主要是便于系统的管理,节约成本。采用MCGS组态软件实现PC机和PLC之间的通讯,完成PLC实验系统的监督与控制,应用组态软件在计算机屏幕上全真模拟PLC的控制对象,它能以动画形式演示PLC控制对象的工作过程,设计界面友好的的人机交互窗口,能够实现系统工艺的显示、报表、系统控制及参数设置、形成实时及历史曲线和数据,设计过程灵活多变,可以制作出各种界面用以方便监控,工程人员不用去现场能够及时的从电脑屏幕上了解到系统目前状况,及时了解和处理故障,节约人力,节约时间,总结说来其具有成本低、免维护、形象直观等优点,所以基于MCGS的PLC监控实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过去主要依靠工业控制计算机或者PLC,然而工控机系统的软件功能都靠软件人员编程实现,工作量大,软件通用性差,且易产生错误;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现场因其编程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受到内部硬件电路的限制,在运算速度、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和PC机相比,要逊色很多,因此在工业现场对复杂模型进行控制时,可以借助上位机PC来建立生产模型,通过构建监督式控制系统,完成监控,仅用PLC人们不能及时直观地观察到系统运行状况。随着工业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和PLC联合协作是必然的趋势,计算机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功能,配备着多种高级语言,若选择适当的操作系统,则可提供优良的软件平台,开发各种应用系统,特别是动态画面显示等。随着工业PC的推出,PC在工业现场运行的可靠性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组态软件应运而生,组态软件实现PC机和PLC之间的通信,PLC完成现场的监控,上位机进行直观显示。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煤矿化工监控系统的应用,在船舶机舱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用等。 三、对本课题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说明

PLC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PLC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具有可编程、可扩展、可靠性高等特点。PLC实验系统是一种用于PLC教学和实验的设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PLC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PLC实验系统,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求。 二、选题意义 PLC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PLC课程的教学工作。具体意义如下: 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PLC实验系统可以模拟实际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PLC的原理和应用,掌握PLC的编程和调试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PLC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学改革。PLC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完成PLC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需要考虑实验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易用性等因素。 2. 确定PLC实验系统的实验项目。根据PLC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实践需求,确定PLC实验系统的实验项目,包括常用的逻辑控制、数据处理、通信控制等方面。 3. 进行PLC实验系统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检验PLC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效果,评估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四、研究方法 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PLC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现状,掌握PLC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2. 硬件设计。根据PLC实验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硬件电路图和PCB板,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设备,完成硬件部分的设计和制作。 3. 软件编程。根据PLC实验系统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软件和编程语言,编写PLC程序,实现PLC实验系统的各项功能。 4.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检验PLC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效果,评估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预期成果 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 1. PLC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实现PLC实验系统的逻辑控制、数据处理、通信控制等功能。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开题报告(共10篇)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开题报告(共10 篇) :分拣开题物料报告系统物料分拣装置的plc控制物品分拣搬送装置plc三种液体混合装置 篇一:PLC物料分拣开题报告 衢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基于PLC的物料分拣机械手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 —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篇三:物料自动分拣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物料自动分拣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摘要:“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是针对五年制高职的一种探讨,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已经使用的项目,让学生让学生自己体验产品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最终完成1件达到项目功能要求的机电一体作品及1份作品制作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本文详细介

绍了如何做好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的开题报告。 关键词:“项目化团队式”五年制高职开题报告物料自动分拣系统 “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质是师生共同围绕某一项目,所有任务分解到团队的每一成员,依靠项目组的团队力量,通过设计、元器件选购、工艺分析、零件制作、作品安装调试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主要流程,让学生自己体验产品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最终完成1件达到项目功能要求的机电一体作品及1份作品制作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五年制高职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是自己能够更加的贴近企业,适应企业,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毕业设计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通过他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也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切的开题依据。由于学生起点低、基础差,针对这一特殊的情况,我们要求选题的范围是已经在生产中使用,比较先进的产品或者是产品中的一部分。物料自动分拣系统设计的完成,减少人员的使用,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因此物料自动分拣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使用,基本做到无人化。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PLC烘干机课程设计

目录第1章烘干机的概括 第2章控制方案论证 2.1 单片机控制 2.2 继电器控制 2.3 编程序控制器控制 2.4 结论 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双面站拖动电机控制线路设计 3.2.1 配置拖动电机和电器元件 3.2.2 绘制拖动电机的控制线路原理图 3.2 双面站液压拖动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1 配置 PLC I/O 元件,选择 PLC型号 3.2.2 分派 PLC I/O 元件,绘制 PLC I/O 接线图第4章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4.1 设计主程序 4.2 设计公用子程序 4.3 设计手动工作方式子程序 4.4 设计单周 / 连续工作方式子程序 第5章 PLC程序的调试 5.1 调试主程序 5.2 调试公用子程序

第 1 章烘干机的概括 烘干机是干燥物件的专用设施。在干燥物件时,为保证物质量量,减小烘干 机零件消耗,除要求温度能自动控制外,还需要中断通风。烘房内装有电接点温度计 TJ,用来检测烘房温度。当加热器通电时,烘房加热升温;通风机通电时,烘房通风。当烘房的温度升至需要温度时,电接点温度计的接点闭合;当烘房的温度低于需要温度时,电接点温度计的接点断开。当按下启动按钮后,要求烘干机按图 1 所示的过程周而复始的工作,直至按下停止按钮时为止。 某一烘房,在干燥物件时,除要求温度能自动控制外,还需要中断通风,其 主电路如图 1 所示。 电源开关电热器通风电动机 Q S Q F 3 80/2 20VAC L1 L2 L3 N K M1K M2 R FR M 3~ 图 1 烘干机主电路图 烘房内装有电接点温度计TJ,用来检测烘房温度。当加热器通电时,烘房 加热升温;通风机通电时,烘房通风。当烘房的温度升至需要温度时,电接点温 度计的接点闭合;当烘房的温度低于需要温度时,电接点温度计的接点断开。当按下启动按钮后,要求烘干机按图 2 所示的过程周而复始地工作,直至按下停止按钮时为止。

基于plc烘干机课程设计

前言 20 世纪 70 年代,诞生了两种改变整个世界及商业管理模式的计算机。一类计算机,是由 Richard Morley 在 1972 年发明的,如今称之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它最初并没有像个人计算机那样得到名称上的广泛认同,但是却给制造业带来了同样意义重大的冲击。 PLC 通常被称为工厂级别的个人计算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构成灵活,扩展容易,以开关量控制为其特长;也能进行连续过程的 PID 回路控制;并能与上位机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如 DDC 和DCS 等,实现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 二、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 三、能适应各种恶劣的运行环境,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强,远高于其他各种机型。 本烘干机设计报告基于西门子 STEP 7-MicroWIN V4.0 的 PLC 开发平台,介绍了烘干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程序实现的编程方法与梯形图程序及指令表程序,其目的是通过原理与设计实践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 PLC 的课题设计。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烘干机概述 (1) 1.1 控制对象的用途 (1) 1.2 基本结构 (1) 1.3 控制方法 (1) 第 2 章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 (2) 2.1 电气元件的选择 (2) 2.1.1 按钮 (2) 2.1.2 旋转开关 (3) 2.2 PLC 之 I/O 接线 (3) 2.4 烘干机工作的功能顺序 (4) 第 3 章确定控制方案 (7) 3.1 PLC 控制与传统继电器控制方案 (7) 3.2 PLC 控制与单片机控制方案 (8) 3.3 PLC 控制方案 (8) 3.4 方案确定 (9) 第 4 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1 1 4.1 主程序的设计 .............................................................................. 1 1 4.2 公用子程序的设计 ....................................................................... 1 1 4.3 手动子程序的设计 (12) 4.4 自动子程序的设计 (12) 第 5 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调试 (16) 心得体会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程序指令表) (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