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夹具(铣端面)说明书+图纸

铣床夹具(铣端面)说明书+图纸
铣床夹具(铣端面)说明书+图纸

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姓名:

学号:0819010

班级:08机械五班

指导老师:徐名聪

2012-3-2

前言

《机械制造设计课程设》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续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他们时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3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

成本和操作安全。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机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 专用夹具设计

1.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它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的依据之一,它决定了夹具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如大批量生产时,一般选择机动、多工件,自动化程度高的方案,结构也随之复杂,成本也提高较多。

1.1.

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零件图给出了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等精度的总体要求,工序图则给出了夹具所在工序的零件的工序基准、工序尺寸、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以及本工序的定位、夹紧原理方案,这是夹具设计的直接依据。

本夹具设计中,加工工序为:

1. 车φ180孔

2. 铣两侧端面

3. 铣两侧槽(该设计为第三工序)

往后工序略。

已知待加工工件如下图1-1所示,中央通孔孔的直径为φ180,毛胚厚100mm,外圆φ250。两侧端面已经过铣加工。

图1-1

1.1.3. 加工方法

了解工艺规程中本工序的加工内容,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工步安排、工时定额,同时加工零件数。这些是在考虑夹具总体方案、操作、估算夹紧力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根据零件图可知,本道工序的内容是铣两侧槽。

1.2.总体方案的确定

1.2.1. 定位方案

用心轴及一个大端面约束五个自由度,然后再用支承钉约束最后一个自由度,能够完成工具的完美约束

图1-2心轴

1.2.2选择加紧机构

(1)夹紧力的方向:

夹紧力的方向要有利于工件的定位,并注意工件的刚性方向,不能使工件有脱离定位表面的趋势,防止工件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

(2)夹紧力的作用点: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选择在定位元件支承点的作用范围内,以及工作刚度高的位置。确保工件定位准确、不变形。

(3)选择夹紧机构:

在确定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的同时,要确定相应的夹紧机构。确定夹紧机构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安全性夹紧机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夹紧力,以防止以外伤及夹具操作人员。

②手动夹具夹紧机构的操作力不应过大,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③夹紧机构的行程不宜过长,以提高夹具的工作效率。

④手动夹紧机构应操作灵活、方便。

选用M20的镙和挡板来配合心轴夹紧工件。

确定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夹紧元件或夹紧机构,估算夹紧力大小,要选择和设计动力源。夹紧方案也需反复分析比较,确定后,正式设计时也可能在具体结构上作一些修改。

1.2.3. 夹具体

用来安装和固定定位元件,夹紧机构和对刀块的实体。具体大小根据整个机构的大小而调整,要保证机构的稳定,水平,所以形位公差会有较严格的要求。

图1-5

1.3. 绘制夹具装配图

1.3.1. 制图比例1:1.5

把工件视为透明体,用双点划线画出轮廓,画出定位面、夹紧面和加工表面,无关表面可以省略。

1.3.

2.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

画出定位元件和导向元件,按夹紧状态画出夹紧元件或机构,必要时可用双点划线画出松开位置时的夹紧元件的轮廓,画出夹具体,其他元件或机构,以及上述各元件与夹具体的联结,使夹具形成一体,标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和技术条件。对零件编号,填写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其中还要在定位,导向完

成后进行定位精度验算,在夹紧机构完成后进行夹紧力的验算,以及重要的受力元件或机构的强度、刚度验算。

装配图:

图1-6

1)总装配图应按国家标准尽可能1:2地绘制,这样图样有良好的直观性。主视图应按操作实际位置布置,三视图要能完整清楚表示出夹具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考虑到我的加工件比较简单。工件尺寸较大,需放大显示清楚。我采用1:2。只画了主视图和俯视图。

(2)视工件为透明体,用双点画线画出主要部分(如轮廓,定位面‘夹紧面和加工表面)。画出定位元件、夹紧机构、导向装置的位置

(3)按照夹紧状态画出夹紧元件和夹紧机构。

(4)画出夹具体及其他联接用的元件(联接体、螺钉等),将夹具各组成元件联成一体。

(5)标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公差等

①夹具的外形尺寸,所设计夹具的最大长、宽、高尺寸。

②夹具与机床的联系尺寸,即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国定尺寸。如车床夹具的莫氏硬度、铣床夹具的对定装置等。

③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如用对刀块对刀时塞尺的尺寸、对刀块表面到定位表面的尺寸即公差。

④夹具中所有有配合关系的元件间应标注尺寸和配合种类。

⑤各定位元件之间,定位元件与导向元件之间,各导向元件之间应标注装配后的位置尺寸和形位公差。

(6)标注技术条件。

①定位元件的定位面间相互位置精度。

②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与夹具安装基面的位置精度。

③定位表面与导向元件间的位置精度。

(7)对零件编号,填写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

每一个零件都必须有自己的编号,此编号是唯一的。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生产部件按零件编号生产、查找工作。

完整填写标题栏,如装配图号、名称、单位、设计者、比例等。

完整填写明细表,一般来说,加工工件填写在明细表的下方,标准件、装配件填写在明细表的上方。注意,不能遗漏加工工件和标准件、配套件。

1.4. 绘制夹具零件图

对装配图中的非标准零件均应绘制零件图,视图尽可能与装配图位置一致,尺寸、形状、位置、配合、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等要标注完整。

要注意,装配图与零件图最后要组成一张A0号图的大小

零件图一:夹具体

图1-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