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9.4.1)--象征主义诗歌与艾略特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下) 《外国文学史》 马工程教学教材

O 到19世纪晚期,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 展,俄国、挪威等国的成就尤其令人 瞩目,涌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 斯泰、契诃夫、易卜生等一大批世界 文豪。
O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文学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O 巴黎公社文学以诗歌创作为主,主要 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 总结公社经验,号召人们继续斗争等。 鲍狄埃是巴黎公社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创作了大量的革命诗歌,带有鲜明 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倾向,其代表作是 1871年创作的《国际歌》。
O 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凸显。一批富有 才华的艺术家,先后形成了唯美主义 和象征主义两个流派,由于苦闷悲观 是这两个流派的共同倾向,它们也被 合称为“颓废派”。
O 唯美主义的首倡者是法 国作家戈蒂耶,他在 1834年写的《<莫班小 姐>序言》中公开提出 了“为艺术而艺术”的 口号,并对艺术的本质 进行了新的阐释。
O 唯意志论也是当时流行的思潮。 O 唯意志论宣扬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是现代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最早的、 也是影响最大的代表性流派。 O 唯意志论前期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为 代表,后期以德国哲学家尼采为代表。
叔本华
尼采
O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继承 了叔本华、尼采的思想, 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于生 命的流动,是“生命的 冲动”驱使生命不断发 展变化,从而创立了生 命哲学,也即直觉主义。
O 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 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 生化,而是人生应当艺术化。
O 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 纪4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文学流派,分 为前后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90象征主义阶段。
外国文学史整理

四、名词解释1、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其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
它被称为前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先声。
2、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这种小说虽有人物、情节,但并不注重对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
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多方面内容,将叙事、抒情、议论、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论辩性和战斗性。
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等。
3、湖畔派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湖畔派”三诗人,即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湖区,由此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4、耶拿派耶拿派是指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和诗人诺瓦利斯、蒂克等人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和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
其中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诺瓦利斯的诗集《夜的颂歌》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宗教神秘色彩。
5、海德尔堡派是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团体。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等人在海德尔堡出版《隐士报》,他们重视发掘德国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歌,给当时的德国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
如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
由此形成海德尔堡派。
格林兄弟是当时涌现出的童话作家,他们整理出版的《格林童话集》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品,这些童话具有奇异的幻想情节,表现了人民的智慧和正义。
6、拜伦式英雄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最早萌芽于《恰尔德·哈洛尔德》。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重点名词解释1.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文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古典主义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由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效法古代希腊罗马而得名。
其特征为:⑴政治上拥护中央主权,主张国家统一,宣扬公民义务,歌颂贤明君主。
⑵思想上崇尚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应受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表现荣誉、责任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
⑶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遵守“三一律”。
4.“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则,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在一天时间内在一个地点发生一件事,是谓“三个整一”。
5.简述古典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
古典主义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出现的文学思潮,它与人文主义文学既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反拨和矫正。
继承方面:在思想上仍然具有肯定人性、反对教会的特质,创作方法上也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戏剧依然以悲剧、喜剧分类。
反拨与矫正方面: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个性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艺术形式方面也较杂乱、无规则。
古典主义则崇尚理性,提倡以责任义务、理性克制感情,规范个性,艺术上则要求严整的规范,比如戏剧方面的“三一律”,这种有些趋向刻板的要求占据文坛二百余年,一直到浪漫主义兴起才告衰落。
外国文学史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现存古希腊悲剧中唯一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是《》。
Ⅰ04综合)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第7-8页)Ⅳ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第8-9页)Ⅲ(英雄传说Ⅱ01【欧美文学史】)*《诗艺》(第14-15页)Ⅱ(Ⅱ03)3、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分析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和其主要思想?(第17-22页)Ⅳ(荷马史诗Ⅱ02【欧美文学史】/04)4、荷马史诗有哪些艺术特征?(第22-23页)Ⅲ5、简述希腊悲剧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第23-24页)Ⅲ6、为什么说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24、26-27、28-29、30页)Ⅳ*伊阿宋(第29页)Ⅱ(Ⅱ03)*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不同的悲剧风格和命运观。
(第30-31页)Ⅲ7、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运用神话题材来反映现实、表现作家的思想倾向的?(第25-26页)Ⅲ8、简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
(第27-28页)Ⅲ9、从《美狄亚》可以看出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的发展有什么新贡献?(第29-30页)Ⅲ10、希腊的“新喜剧”与“旧喜剧”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的代表作家是谁?(第31、12页)1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是什么?(第11、12页)Ⅲ12、简述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即《伊尼德》)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
(第34-36页)Ⅲ13、早期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第16页)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第38页)2、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第42页)3、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哪些主要作品?(第43、45页)Ⅲ(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是盎格鲁—撒克逊史诗《》。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一、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它强调个人感情、想象力、超自然的元素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以表达情感、唤起读者共鸣为目标,作品常常描绘个人的内心体验、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并反映社会不公、现实的矛盾。
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家包括英国的拜伦、雪莱和德国的歌德。
二、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与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强调描写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作品追求呈现社会、人性和日常生活的本质。
现实主义文学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来揭示现实的不公与不平等。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三、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象征主义作品常常使用隐喻、象征和象征性的语言,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世界。
这种文学运动对诗歌和美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追求通过视觉和声音的艺术形式来传达灵魂的深层含义。
法国诗人马拉美和比利时诗人梅兹尼克夫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
四、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起在欧洲和美国兴起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进行颠覆和创新,拒绝叙事的线性结构和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强调意识流和碎片化的写作技巧。
现代主义文学致力于探索个体意识、时间流逝和社会变革,对传统价值观进行质疑和冲击。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和美国作家福克纳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五、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后现代主义文学突破了现代主义对形式和结构的限制,注重文本的多样性和多声性,以模仿、拼贴和戏仿等手法来表达复杂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相对性,以及对大希汀崇拜、权力与认同的分析。
外国文学史-总

• 2、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 但丁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 他更是推崇备至。
• 3、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现世生活自有本身的 价值。他在《神曲》中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 帝最伟大的主张”,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
• 4、赞美自由恋爱的爱情。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西方文学史
古代
教会文学
骑士文学
英雄史诗
城市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
安娜•卡列尼娜 荷马史诗 巴黎圣母院 包法利夫人 荷马
列夫•托尔斯泰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 八十天环游地球 凡尔纳 伪君子 莫里哀
雨果 福楼拜
二、文艺复兴文学
• 初期:三大人文主义启蒙者(三杰) • 发展:法国:拉伯雷
英国:乔叟、托马斯·莫尔 斯宾塞 西班牙:维加
• 巅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
彼特拉克 Petrarca 薄伽丘 Boccàccio
• 十日谈 The Decameron
• 主题:幸福在人间
•
拉伯雷《巨人传》:做你想做!
塞万提斯 Cervantes
汤姆•索亚历险记 老人与海 海明威
夏洛蒂•勃朗特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福尔摩斯探案集选
柯南道尔
欧 美 文 学 的 发 展 历 程
• 初始文学-源头 • 中世纪文学(5世纪)
• 文艺复兴文学(14世纪)
• 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
• 启蒙主义文学(18世纪)
• 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期)
• 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后期)
悲惨世界
雨果
外国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概述在漫长的外国文学史长河里,杰出的艺术大师们创造了斑斓多姿,五光十色的人物和作品,使世界文学的宝库放射着异彩。
这些优秀的作品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鼓舞人们前进,充实人们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
长达数千年的外国文学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
一、古代文学古代外国文学是原始公社制和奴隶制两个历史阶段的文学,文学体裁主要是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和戏剧。
最有名的是古希腊地区。
有以神人同形同性为特征的神话传说;有“荷马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它与产生在古希伯来地区的犹太人宗教经典《圣经》一起,成为西方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两大源泉。
进入奴隶社会,戏剧成为主要的文学样式;古希腊有三大悲剧家埃斯库勒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和一大喜剧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他们的戏剧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由形成、兴盛到衰落的历史发展过程,开创了悲剧与政治讽刺喜剧的先河。
二、中古文学中古文学又称中世纪文学,是封建社会的文学。
在西方,由于从公元四世纪到十三世纪约一千年的时代,神学统治一切,仇视和排斥世俗的文学艺术,所以文学并不发达。
东方诸国文学相对更为繁荣。
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流传极广,对世界近代文学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他广泛地反映了中古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鞭挞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贪婪,描写了劳动者的贫困和商人的海外冒险生活。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时代故事、小说的典范,反映了宫廷贵族生活的空虚以及相互之间的争权夺利。
中世纪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是但丁,他被恩格斯称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其代表作《神曲》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欧洲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度时期的社会生活。
三、近代文学近代文学主要是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学,其繁荣发展主要表现在欧洲各国。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综合版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一、一些名词解释1、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2、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
3、自然主义: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4、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
5、象征主义:英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
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
6、批判现实主义: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是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它的社会政治主张主要是改良主义,它的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反映论。
7、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提出的,是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不同于其他心理描写大师的突出特点。
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
8、复调小说: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
9、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成为显赫的“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10、多余人:19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传播情况:
• 维尔哈伦和梅特林克把它引进比利时 • 王尔德把它引进英国 • 格奥尔格把它引进德国 • 里尔克把它引进奥地利 • 哈姆逊把它引进挪威 • 勃兰兑斯把它引进丹麦 • 亚狄把它引进匈牙利 • 巴尔蒙特把它引进俄罗斯 • 达里奥把它引进西班牙
• 勇敢而有毒性的探索者,
在欲海中沉自身之船,迷 恋“感观的热狂”,死于 鸦片和放荡。
• 兰波尊称他为“最初的洞
察者,诗人中的王者,真 正的神(上帝)”。
• 《恶之花》( 1857 ) • “ 忧郁之美” • “ 通感理论”
波德莱尔的情妇“黑维纳斯”让娜 · 迪 瓦尔
法 国 象 征 三 杰 :魏尔兰、兰波、马拉美
2 、前期象征主义诗歌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 的关系相对明晰。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象征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 杂的特征,其内涵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 ,复杂难辨。 3 、前期象征主义诗人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诗 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诗人更在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 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4 、前期象征主义诗人追求迷离朦胧的、梦幻般的诗歌意境,把直觉 、幻觉、暗示、音乐、梦境等冶为一炉。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则把诗歌 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 宗教神话与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
(二)象征主义诗歌在美学观念 上的巨大变革和艺术上的创新
爱伦 · 坡( 1809 - 1849 )
• “ 纯诗论”:主张诗 歌与真理、道德无关 ,只与趣味、美的韵 律和形式有关;趣味 来自形式、声音、颜 色、气味和感情,这 些东西才是“愉快的 源泉”
• 《创作哲学》( 184 6 )《诗歌原理》 ( 1850 )
• 《乌鸦》
波德莱尔( 1821 - 1867 )
1 、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 与理的统一。
2 、通过象征、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 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 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
前、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不同点 :
1 、前期象征主义诗歌建立在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破灭的基础上 ,表现为一种悲观苦闷心理和消极颓废情绪;反传统乐观主义,否定 地狱般的现实;试图借助艺术的方舟摆脱困境,创造一个与地狱般的 现实迥异的“人工的天堂”,表现出一种撒旦式的叛逆堕落同天使般 的神圣追求相交织的悲剧精神。后期象征主义诗歌更加转向内心世界 ,热衷于探索支配表面生活的宇宙精神、命运和理念,怀疑传统的世 界观、价值观,否定现实的物质存在,企图找到真正的宇宙之谜。
一、象征主义诗歌
(一)象征主义的诗歌的产生和发展
• 在 19 世纪法国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 文学流派
• 前期象征主义诗歌( 19 世纪 50 年代到 19 世纪 末)
• 后期象征主义诗歌( 20 世纪初到 30 、 40 年 代)
• 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 1857 )出版,是象 征主义诗歌闯入诗坛的第一步。
• 象征主义文学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 • 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
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象征主义戏剧
• 象征主义理念在 19 世纪 90 年代进入欧洲戏剧领域。 • 比利时的莫里斯 · 梅特林克( 1862 - 1949 )被认为是第
一位象征主义剧作家。《闯入者》( 1890 )标志着象征 主义戏剧的诞生。 梅特林克一生的颠峰是 1908 年创作的 名剧《青鸟》。这部剧作使得梅特林克跻身有史以来最优 秀的法语剧作家之列。 • 德国剧作家盖尔哈特 · 霍普特曼( 1862 - 1946 )的创作 经历了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变。《沉 钟》 ( 1896 ) • 爱尔兰诗人叶芝( 1865 - 1939 )在“爱尔兰文艺复兴 运动”中写出的 26 部戏剧。代表作《阴影下的水》 ( 1906 ) 。
电影《全蚀狂爱》剧照
兰波的扮演者 莱奥纳多 · 迪卡普里奥
早逝的兰波
后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瓦雷里、
里尔克、梅特林克、勃洛克、叶芝
、庞德、艾略特
里
尔 克
庞德
叶芝
勃洛克
梅特林克 艾 略 特Biblioteka 瓦雷里:《海滨墓园》第一节
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 公正的“中午”在那里用火焰织成 大海,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第九章 20 世纪现代主义 文学
第四节 象征主义诗歌与艾略特
象征( symbol )
• 在古希腊是指“拼凑”、“类比” • 引申为一种标志、秘语或仪式 • 用甲事物代表、暗示着乙事物,用具体的可感知
的物象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类情感或 观念。 • 具有暗示性、多义性、不确定性等特征 。 • “ 公共象征”( public symbol )、“私设象 征” (private symbol), 也称为“惯用性象 征”( conventinal symbol )和“创造性象 征” (created symbol) 。“弗洛伊德式象 征”( Freudian symbol )——性象征
庞德的《地铁车站》:
•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杜运燮 译)
前、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共同点 :
象征主义( Symbolism)
• 在法国文学史上,指象征主义流派,象征主义文 学思潮
• 哲学基础: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的思想 • “ 象征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 1886 年。让 · 莫
瑞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 ,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
• 象征主义先驱:法国诗人夏尔 · 波德莱尔和美国 诗人爱伦 · 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