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立面图的绘制

建筑立面图的绘制

建筑立面图是指用正投影法对建筑各个外墙面进行投影所得到的正投影图。主要反映建筑物的立面形式和外观情况,这是因为建筑物给人的外表美感主要来自其立面的造型和装修。建筑立面图主要用来研究建筑立面的造型和装修。反映主要入口或比较显著的反映建筑物外貌特征的一面的立面图叫做正立面图,其他面的立面图相应的称为背立面图和侧立面图。若按房屋的朝向来分,可分为南立面图、东立面图、北立面图、西立面图。若按轴线编号来分,也可以有①-⑥、○A-○D立面图等。建筑立面图使用大量图例来表示很多细部,这些细部的构造和做法,一般都另有详图。若建筑物有一部分立面不平行于投影图,可将这一部分展开到与投影面平行,再画出其立面图,然后在图名后注写“展开”字样。

建筑立面图的图示内容主要包括:

(1)室内外的地面线、房屋的勒脚、台阶、门窗、阳台、雨篷;室外的楼梯、墙、柱;外墙的预留孔洞、檐口、屋顶、雨水管、墙面修饰构件等。

(2)外墙各个主要部分的标高。

(3)建筑物两端或分段的轴线和标高。

(4)标出各个部分的构造、装饰节点详图的索引符号。使用图例和文字说明外墙的装饰材料和做法。

建筑立面图的命名方式

1.以相对主入口的位置特征命名

正立面图,背立面图,侧立面图。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建筑平面图方正、简单,入口位置明确的情况。

2.以相对地理方位的特征命名

东、南、西、北立面图。一般适用于建筑平面图规整、简单,且朝向相对正南正北偏转不大的情况。

3.以轴线编号来命名

命名准确,便于查对,特别适用于平面较复杂的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GB/T 50104,有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宜根据两端定位轴线号编注立面图名称;无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可按平面图各面的朝向确定名称。

绘制建筑立面图的一般步骤

立面图是在平面图的基础上引出定位辅助线确定立面图样的水平位置及大小,然后根据高度方向的设计尺寸确定立面图样的竖直位置及尺寸,从而绘制出一个个图样。

(1)绘图环境设置。

(2)绘制定位辅助线:包括墙和柱定位轴线、楼层水平定位辅助线以及其他立面图样的辅助线。

(3)立面图样绘制:包括墙体外轮廓及内部凹凸轮廓、门窗(幕墙)、入口台阶及坡道、雨篷、窗台、床楣、壁柱、檐口、栏杆、外露楼梯、各种线脚等内容。

(4)配景:包括植物、车辆、人物等。

(5)尺寸、文字标注。

(6)线型、线宽设置。

说明:并不是将所有的辅助线绘制完成后才绘制图样,一般是由总体到局部,由粗到细,一项一项完成。若将所有辅助线一次绘出,会密密麻麻,无法分清。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详解教学内容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 详解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详解一任务效果图 任务的最终效果如图1-1所示。 图1-1 建筑立面图

二绘制流程 1.第一层的绘制 第一层的效果如图1-2所示。 图1-2 一层立面图2.标准层的绘制 标准层的效果如图1-3所示。 图1-3 标准层立面图3.顶层的绘制 顶层的效果如图1-4所示。 图1-4 顶层立面图

三步骤详解 1.设置绘图环境 ⑴绘图单位设置:启动AutoCAD 2013后,执行“格式”|“单位”菜单命令,或在命令行中输入units命令,打开“图形单位”对话框,进行绘图单位设置,这里将精度设置为“0”其余参数为默认值。 ⑵对象捕捉设置:执行“工具”|“草图设置”菜单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对象捕捉”选项卡,将“启用对象捕捉”和“启用对象捕捉追踪”两个复选框选中,并在“对象捕捉模式”选项组中勾选“端点”、“中点”、“圆心”、“交点”、“垂足”、“最近点”几个复选框,如图1-5所示。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5 对象捕捉设置 ⑶保存文件:执行“文件”|“保存”菜单命令,或在“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保存”按钮,或在命令行中输入qsave命令,打开“图形另存为”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建筑立面图.dwg”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2.设置图层及线型 ⑴执行“格式”|“图层”菜单命令,或单击“功能区”的“图层选项选项板”中的“图层特性”按钮,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新建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图层名为“栏杆”,颜色为灰色,线型、和线宽为默认值。 ⑵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其他图层,最终的图层设置如图1-6所示。

天正建筑绘制立面图

第13章 天正建筑绘制立面图 【学习提示】设计好一套工程的各层平面图后,需要绘制立面图表达建筑物的立面设计细节,立剖面的图形表达和平面图有很大的区别,立剖面表现的是建筑三维模型的一个投影视图,受三维模型细节和视线方向建筑物遮挡的影响,天正立面图形是通过平面图构件中的三维信息进行消隐获得的纯粹二维图形,除了符号与尺寸标注对象以及门窗阳台图块是天正自定义对象外,其他图形构成元素都是AutoCAD 的基本对象。 【本章重点】天正建筑绘制立面图的思路和方法。 【作图步骤】 建筑立面图的绘制一般步骤如下: (1)创建楼层表 (2)生成立面图 (3)修改深化立面图 (4)立面标注 (5)立面填充 13.1 创建楼层表 由于楼层表在上一章已经学习并创建好了,所以这里就直接打开楼层表面板,检查相应楼层的“层高”或者“文件”等是否有误。 由于在生成立面过程中,需要制定出现在立面图中的轴线,所以先打开任意一个平面图,这里打开“首层平面图”。 13.2 生成立面图 建立了楼层表后,如果在“楼层”面板中单击按钮,或者执行【SWZH 】命令,就可以根据弹出的“楼层组合”对话框进行相应设置后,生成三维模型。 本例不需要创建三维模型,只需要生成相应的立面和剖面即 可。 单击“楼层”面板中单击按钮,或者执行【JZLM 】命 令,根据命令提示行的要求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TBudElev 请输入立面方向或 [正立面(F)/背立面(B)/左立面(L)/右立面(R)]<退出>: B (输入B ) 请选择要出现在立面图上的轴线:找到1 个 (点击轴线11) 请选择要出现在立面图上的轴线:找到 1 个,总计2个 (点击轴线1) 提示: 一般是选择同立面方向上的开间或进深轴线,选轴号无效。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详解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详解一任务效果图 任务的最终效果如图1-1所示。 图1-1 建筑立面图

二绘制流程 1.第一层的绘制 第一层的效果如图1-2所示。 图1-2 一层立面图2.标准层的绘制 标准层的效果如图1-3所示。 图1-3 标准层立面图3.顶层的绘制 顶层的效果如图1-4所示。 图1-4 顶层立面图

三步骤详解 1.设置绘图环境 ⑴绘图单位设置:启动AutoCAD 2013后,执行“格式”|“单位”菜单命令,或在命令行中输入units命令,打开“图形单位”对话框,进行绘图单位设置,这里将精度设置为“0”其余参数为默认值。 ⑵对象捕捉设置:执行“工具”|“草图设置”菜单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对象捕捉”选项卡,将“启用对象捕捉”和“启用对象捕捉追踪”两个复选框选中,并在“对象捕捉模式”选项组中勾选“端点”、“中点”、“圆心”、“交点”、“垂足”、“最近点”几个复选框,如图1-5所示。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5 对象捕捉设置 ⑶保存文件:执行“文件”|“保存”菜单命令,或在“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保存”按钮,或在命令行中输入qsave命令,打开“图形另存为”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建筑立面图.dwg”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2.设置图层及线型 ⑴执行“格式”|“图层”菜单命令,或单击“功能区”的“图层选项选项板”中的“图层特性”按钮,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新建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图层名为“栏杆”,颜色为灰色,线型、和线宽为默认值。 ⑵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其他图层,最终的图层设置如图1-6所示。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详解样本

建筑立面图绘制环节详解一任务效果图 任务最后效果如图1-1所示。 图1-1 建筑立面图

二绘制流程 1.第一层绘制 第一层效果如图1-2所示。 图1-2 一层立面图2.原则层绘制 原则层效果如图1-3所示。 图1-3 原则层立面图3.顶层绘制 顶层效果如图1-4所示。 图1-4 顶层立面图

三环节详解 1.设立绘图环境 ⑴绘图单位设立:启动AutoCAD 后,执行“格式”|“单位”菜单命令,或在命令行中输入units命令,打开“图形单位”对话框,进行绘图单位设立,这里将精度设立为“0”别的参数为默认值。 ⑵对象捕获设立:执行“工具”|“草图设立”菜单命令,打开“草图设立”对话框,选取“对象捕获”选项卡,将“启用对象捕获”和“启用对象捕获追踪”两个复选框选中,

并在“对象捕获模式”选项组中勾选“端点”、“中点”、“圆心”、“交点”、“垂足”、“近来点”几种复选框,如图1-5所示。完毕后单击“拟定”按钮。 图1-5 对象捕获设立 ⑶保存文献:执行“文献”|“保存”菜单命令,或在“自定义迅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保存”按钮,或在命令行中输入qsave命令,打开“图形另存为”对话框,输入文献名“建筑立面图.dwg”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献。 2.设立图层及线型 ⑴执行“格式”|“图层”菜单命令,或单击“功能区”“图层选项选项板”中“图层特性”按钮,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新建图层”按钮,新建一种图层,图层名为“栏杆”,颜色为灰色,线型、和线宽为默认值。 ⑵用同样办法建立其她图层,最后图层设立如图1-6所示。 阐明:图层设立也可以分开进行,先建一种所需图层,并将其置为当前图层,然后关闭“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在该层上进行图形对象绘制与编辑操作,当再需要建立新图层时再建立新图层并进行有关属性设立。 图1-6 图层设立 3.绘制图形 ⑴第一层绘制 ①一层普通阳台绘制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详解

任务效果图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详解 任务的最终效果如图1-1所示。 m 18 00 I ni lII1 Hi L iiiiiiiiii n iii i i m [HIIIIIIIIU 0.00 Itiiiiiii i iiHiii 图1-1 建筑立面图 IHIflllllllll HIM [I 冲 f 111111111111111111111 II II III II |[|||||||||| mttttti tt ■ __ 一… ■1— IIHIIIIIIIIIIIflllll ll]|||||||||||||||ll iTjntnttttrrt a .................. ............ IIIHIIII ma 脚 |[||||||||[|||

绘制流程 1 ?第一层的绘制 第一层的效果如图1-2所示。 2.标准层的绘制 标准层的效果如图1-3所示。 3 ?顶层的绘制 顶层的效果如图1-4所示。 图1-4 顶层立面图

步骤详解 1 .设置绘图环境 ⑴ 绘图单位设置:启动 AutoCAD2013后,执行“格式”丨“单位”菜单命令,或在命 令行中输入units 命令,打开“图形单位”对话框,进行绘图单位设置,这里将精度设置为 “0”其余参数为默认值。 ⑵对象捕捉设置:执行“工具”丨“草图设置”菜单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 选择“对象捕捉”选项卡,将“启用对象捕捉”和“启用对象捕捉追踪”两个复选框选中, 并在“对象捕捉模式”选项组中勾选“端点”、 “中点”、“圆心”、“交点”、“垂足”、 “最近点”几个复选框,如图 1-5所示。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5 对象捕捉设置 ⑶保存文件:执行“文件”丨“保存”菜单命令,或在“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 击“保存”按钮,或在命令行中输入 qsave 命令,打开“图形另存为”对话框,输入文件名 “建筑立面图.dwg ”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2.设置图层及线型 ⑴执行“格式”丨“图层”菜单命令,或单击“功能区”的“图层选项选项板” 中的“图 层特性”按钮也,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新建图层”按钮 £ 新建一个图层,图层名为“栏杆”,颜色为灰色,线型、和线宽为默认值。 ⑵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其他图层,最终的图层设置如图 1-6 所示。

建筑立面图的绘制

建筑立面图是指用正投影法对建筑各个外墙面进行投影所得到的正投影图。主要反映建筑物的立面形式和外观情况,这是因为建筑物给人的外表美感主要来自其立面的造型和装修。建筑立面图主要用来研究建筑立面的造型和装修。反映主要入口或比较显著的反映建筑物外貌特征的一面的立面图叫做正立面图,其他面的立面图相应的称为背立面图和侧立面图。若按房屋的朝向来分,可分为南立面图、东立面图、北立面图、西立面图。若按轴线编号来分,也可以有①-⑥、○A-○D立面图等。建筑立面图使用大量图例来表示很多细部,这些细部的构造和做法,一般都另有详图。若建筑物有一部分立面不平行于投影图,可将这一部分展开到与投影面平行,再画出其立面图,然后在图名后注写“展开”字样。 建筑立面图的图示内容主要包括: (1)室内外的地面线、房屋的勒脚、台阶、门窗、阳台、雨篷;室外的楼梯、墙、柱;外墙的预留孔洞、檐口、屋顶、雨水管、墙面修饰构件等。 (2)外墙各个主要部分的标高。 (3)建筑物两端或分段的轴线和标高。 (4)标出各个部分的构造、装饰节点详图的索引符号。使用图例和文字说明外墙的装饰材料和做法。 建筑立面图的命名方式 1.以相对主入口的位置特征命名 正立面图,背立面图,侧立面图。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建筑平面图方正、简单,入口位置明确的情况。 2.以相对地理方位的特征命名 东、南、西、北立面图。一般适用于建筑平面图规整、简单,且朝向相对正南正北偏转不大的情况。 3.以轴线编号来命名 命名准确,便于查对,特别适用于平面较复杂的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GB/T 50104,有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宜根据两端定位轴线号编注立面图名称;无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可按平面图各面的朝向确定名称。 绘制建筑立面图的一般步骤 立面图是在平面图的基础上引出定位辅助线确定立面图样的水平位置及大小,然后根据高度方向的设计尺寸确定立面图样的竖直位置及尺寸,从而绘制出一个个图样。 (1)绘图环境设置。 (2)绘制定位辅助线:包括墙和柱定位轴线、楼层水平定位辅助线以及其他立面图样的辅助线。 (3)立面图样绘制:包括墙体外轮廓及内部凹凸轮廓、门窗(幕墙)、入口台阶及坡道、雨篷、窗台、床楣、壁柱、檐口、栏杆、外露楼梯、各种线脚等内容。 (4)配景:包括植物、车辆、人物等。 (5)尺寸、文字标注。 (6)线型、线宽设置。 说明:并不是将所有的辅助线绘制完成后才绘制图样,一般是由总体到局部,由粗到细,一项一项完成。若将所有辅助线一次绘出,会密密麻麻,无法分清。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一、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如图1-6-10所示,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1)绘制墙身定位轴线及柱网。如图1-6-10的图(a)。 (2)绘制墙身轮廓线、柱子、门窗洞口等各种建筑构配件。如图1-6-10的图(b)。 注意:轴圈半径:1000MM;墙体用多线绘制,线宽90

(3)绘制楼梯、台阶、散水等细部。如图1-6-10的图(c)。 (4)检查全图无误后,擦去多余线条,按建筑平面图的要求加深加粗,并进行门窗编号,画出剖面图剖切位置线等。如图1-6-10的图(d)。 (5)尺寸标注。一般应标注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为总尺寸,第二道为轴线尺寸,第三道为细部尺寸。 注意:按标准,第一道尺寸线与最外台阶线10-15MM(扩大100倍),其他尺寸结距离700MM;指北针:半径1200,底部300线宽 (6)图名、比例及其他文字内容。汉字写长仿宋字:图名字高一般为7~10号字,图内说明字一般为5号字。尺寸数字字高通常用3.5号。字形要工整、清晰不潦草。

二、建筑立面图的绘图方法和步骤 如图1-6-13所示,建筑立面图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如下: (1)室外地坪线、定位轴线、各层楼面线、外墙边线和屋檐线。如图1-6-13(a)。 (2)画各种建筑构配件的可见轮廓,如门窗洞、楼梯间,墙身及其暴露在外墙外的柱子。如图1-6-13(b)。。 (3)画门窗、雨水管、外墙分割线等建筑物细部。如图1-6-13(c)。

(4)画尺寸界线、标高数字、索引符号和相关注释文字。 (5)尺寸标注。 (6)检查无误后,按建筑立面图所要求的图线加深、加粗,并标注标高、首尾轴线号、墙面装修说明文字、图名和比例,说明文字用5号字。如图1-6-13(d) 注意:标高符号为等腰三角形,顶点到对边300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