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片石施工方案50557

浆砌片石施工方案50557
浆砌片石施工方案5055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2、规范、规程

1.3、施工合同文件

1.4、图纸及地勘报告

1.4.1《金星西路京山铁路桥雨水泵蓄水池新建工程总平面图》

1.4.2《金星西路京山铁路桥雨水泵蓄水池新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总体概况

2.2设计概况

2.2.1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蓄水池位于京山铁道桥西侧,金星西路南侧,原有蓄水池以东,占地总面积为2666平方米,深6米,蓄水池为梯形布置,北侧宽9米,南侧宽37米,东西两侧宽度分别为102米、100米,上口面积为2285平方米,边坡按照1:1.5向下放坡,东西两侧北端受地形影响,向北侧逐渐变为

1:0.75,池底设计高程为30.0,面积为754平方米,并于东、南、西三侧设置梯道。

2.2.2防护工程设计

蓄水池四周采用大方砖护砌,护砌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小挡墙,埋深1.5米,坡顶设置坡顶砖。详见路基防护设计图。

蓄水池坡顶外侧1.5米处设置3米高钢丝网护栏,护栏立柱间距采用3米宽,护栏基础采用C15混凝土,尺寸为0.5*0.5*1.5米,并在进出口位置附近设置大门。详见护栏设置大样图。

2.2.3排水设计

原有蓄水池东南角新建蓄水口,进水口高程为32.0。通过管径1.2米排水管道排入到新建蓄水池,排水管道长62米,出水口高程31.4,排水纵断1.0%,转角处设置检查井一座。

管材及接口:主管采用钢筋混泥土II级承插管,橡胶圈接口;管道基础:180°C15混凝土基础;雨水检查井采用五防井盖。检查井全部采用雨水检查井,参见雨水检查井通用图06MS201-4P27,具体井号详见雨水管道纵断面。

新建雨水进出口并设置下游护砌,详见出水口设计大样图及出水口下游护砌图。

2.2.4路面结构设计

2.2.4.1雨水管施工完成后,对芦丰路路面进行恢复,恢复长度为20米,结构如下:

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16C(压实度不小于96%)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沥青用量1.0-1.2kg/㎡)

基层:20cm二灰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7MPa,压实度不小于97%)

总厚度:25cm道路不长高。

2.2.4.2新建蓄水池大门处为方便行走,采用大方砖硬化,宽度4米,长度为芦丰路至蓄水池坡顶约11米。

2.2.5梯道设计

本次设计分别于蓄水池东、南、西三侧设置梯道,坡度与边坡一致。梯道全宽1.4米,其中台阶宽度为1.0米,台阶采用C20混凝土,每节台阶高0.2米,宽0.3米,台阶基础采用20cm厚石灰土,详见梯道构造图。

2.2.6其它工程

2.2.6.1进水口施工过程中,对原有蓄水池边坡进行开挖,施工完成后,恢复边坡大方砖护砌及现状钢丝网护栏。

2.2.6.2现状蓄水池周边为混凝土硬化路面,排水管道施工完成后,对破坏路面进行恢复,结构为15cmC30混凝土+ 16cm二灰碎石.

2.2.6.3利用本次蓄水池新建工程,对原有蓄水池池底进行清淤。

2.2.6.4预留水泵一台。以防止蓄水池满后雨水无法排放,增大蓄水能

力。并可在雨季来临之前,抽干池内雨水,准备蓄水工作。

2.2.7施工注意事项

2.2.7.1施工期必须对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等材料进行常规实验,严禁

使用不合格材料。

2.2.6.2沟槽开挖时机械开挖至设计管内底标高以上20cm,剩余部分人

工开挖,严禁超挖,不慎超挖部分回填级配砂石至设计标高。管道敷设完毕后,选用良好土质进行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土厚不超过30cm,碾压的密实度需达到95%。

2.2.6.3施工中对妨碍施工的其他专业管线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取得联系。

2.2.7.4施工时如发现实地与设计不相符时,请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加以解决。

2.2.7.5道路两侧建筑物、线杆和树木较多,施工时应注意保护,避免

扰动。

2.2.7.6其它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执行。

2.3周围概况

新建蓄水池南侧、东侧、北侧为园林公司绿植,目前有银杏树、电线杆尚未移走;西侧为芦丰路。见现场照片:

排水管道连通原有蓄水池和新建蓄水池;北侧为园林公司宿舍楼,南侧为围墙;东南角有市政给排水管井,局部回填土有下陷;见现场照片;

原有蓄水池北侧、东侧为园林公司宿舍楼,南侧为园林公司花房,西侧为

围墙

2.4主要施工内容

设计图纸所示范围内的蓄水池工程片石护砌基础、方砖护砌及其它附属设施工程。

第三章管理目标

3.1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

3.2工期目标

60天

3.3文明安全施工目标

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3.4管理目标

规范管理,争创一流

第四章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熟悉图纸

4.1.1.1熟悉图纸及进行图纸会审;

4.1.1.2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

4.1.1.3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1.2测量放线

现场测量放线完毕,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所有控制桩要落实保护措施,并插红旗以警示人员和车辆。

4.1.3测方格网

对开挖范围的地表自然地面高程进行全面测量,绘制10m*10m方格网,报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签字确认。

4.1.4技术交底

开工前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安全交底记录》。

4.1.5试验准备

4.8.

5.1配备相应的试验器材;

4.8.

5.2对需要检定的各项器材送检;

4.8.

5.3对所有工具全面检查维护,保证正常使用;

4.2机械设备准备

4.2.2.1对工程所需机械设备进行充足准备,根据工程需要随时进入现场;

4.2.2.2配置高效、环保性能好的机械设备,保证工程所需材料能及时加工并运输至施工层,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2.2.3为保证施工机械运行的可靠性,项目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各种机械配件和易损件配备充足,落实定期检查制度,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4.2.2.4我单位有完善的实体材料供应商服务网络,拥有大批重合同、守信用、有实力的物资供应商,能保证工程所需主材及时到场;

4.2.2.5根据工程进展,专业工程师按照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提前做好主要材料需求计划,项目材料部门及时采购;

4.2.2.6项目物资部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呈报材料进场合格证,材料供应商资质证明等。

4.3劳动力准备

劳动力计划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按先片石护砌基础、后方砖护砌,最后坡顶砖的原则施工。

5.1片石护砌基础

5.1.1工艺流程

本工程护坡分为六个施工段,每一施工段按以下流程施工:

测量放线——基础土方挖土——清槽——钎探——验槽——基础砌筑——勾缝——表面清理——基础养护——伸缩缝填嵌——基槽回填土;

5.1.2 基础做法:护砌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小挡墙,埋深为1.5米,上口宽度为0.5米,下口宽度为0.7米;

5.1.3流水段划分

东侧、西侧边坡各分为两个施工段、北侧及南侧各一个施工段,共计6个流水段;

5.1.4施工操作

5.1.4.1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护砌基础的长度和宽度,确保护砌基础的位置准确无误。用水准仪进行护砌基础高程控制;

5.1.4.2基础土方开挖及清槽

采用机械挖土,护砌基础的土方开挖与第二层土方开挖同时进行,人工清槽并修坡;沟槽开挖时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0mm时,剩余部分人工开挖,严禁超挖;人工清理部分余土,及时机械清理,避免基础土方受机械扰动;

5.1.4.3钎探及验槽

钎探点间距1500mm,孔深度2100mm,每隔300mm记录锤击数,数据连续均匀分布,基槽土质稳定;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基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1.4.4基础砌筑及养护

片石砌筑采用挤浆法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分层水平砌缝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相互错开,砌缝饱满。

各砌层先砌外圈定位砌块,并与里层砌块连成一体。定位砌块选用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定位砌块砌完后,先在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饱满。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孔隙。

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大于4cm。砌体表面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小于8cm,每砌筑120cm高度以内找平一次。

填腹部分的砌缝减小,在较宽的砌缝中用小石块塞填。

砌体表面的勾缝符合设计要求,并在砌体砌筑时,留出2cm深的空缝。勾缝采用凹缝或平缝,勾缝所用砂浆强度不得小于砌体所用砂浆强度。当设计不要求勾缝时,随砌随用灰刀刮平砌缝。

砌体砌筑完毕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

5.1.6砌体质量检查

每100m3(小于100m3按100 m3计)砌体,做1组砂浆强度检查试件,并与砌体一起养护。

同批试件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且任意1组试件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值的85%。

砌体各项材料符合要求;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砂浆铺填饱满,勾缝坚实、整齐 ;砌体位置、尺寸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回填土采用素土回填,用独脚夯,毎300mm 一步夯实。

5.1.7砌体施工验收标准 5.1.7.1砌体工程所用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砂浆强度的试件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抽样制作。

检验数量:同类型、同强度等级每100m 3砌体为一批,不足100m 3也按一

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砂浆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5.1.

6.2砂浆砌体砌缝宽度、位置和砌筑方式符合下表:

5.1.

6.3砌体砌筑完毕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 。

5.1.7.4沉降缝位置、数量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5.1.7.5砌体表面应砂浆饱满、砌体整齐。宽度和错缝距离符合规定,无脱落和裂缝。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5.1.8.1施工前,项目部召集项目部及施工队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5.1.8.2所有砂浆必须机械拌和,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镶面石料应选择尺寸稍大并具有较平整表面,且应稍加粗凿。在角隅处应使用较大石料,大致粗凿方正。

5.1.8.3水泥,对免检厂供应的水泥也应抽检,不合格不得使用,砼用砂、碎石应与配合比试验相一致,使用添加剂、砂石材料变更时应通过试验确定。

5.1.8.4严格施工报验程序,施工队自检,经理部复检合格后,才能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5.1.9.1浆砌石不密实

5.1.9.1.1 现象:已砌筑部位有狗洞或缝隙,拆开检查可见砂浆不饱满。

5.1.9.1.2 原因:a、砂浆填筑不饱满;b、灰缝宽度不够;c、没有分层卧砌。

5.1.9.1.3预防措施:(a)采用铺浆法施工,两块石头之间填浆饱满;(b)分层卧砌,内外搭接;(c)每片砌筑作业区安排专职质检员旁站检查,包质量包进度,负责到底。做好现场记录,出现问题,追究质检员的责任

5.1.10成品保护

5.1.10.1保护好已砌筑好的砌体,砌筑上层时,不得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筑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片石。

5.1.10.2应清扫洒水湿润。砌筑完成后及时洒水养护。

5.1.10.3雨期施工时,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使其受到雨水冲刷。

5.2方砖护砌施工

5.2.1护坡砌筑施工流程

边坡土方清理——排砖——砂石基础施工——砌石——勾缝——表面清理——伸缩缝填嵌。

5.2.2主要做法

采用方砖为49.5*49.5*10cm,基础采用100mm砂石,坡顶采用路肩边缘石;

5.2.3流水段划分

东侧、西侧边坡各分为两个施工段、北侧及南侧各一个施工段,

5.2.4主要施工方法:

5.2.4.1基槽清理的范围包括坡面、顶面、梯道;顶部其边界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25cm。避免对已清理的基土造成人为破坏,堤基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堤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基面清理平整后,应及时报验。基面验收后应抓紧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时,应做好基面保护,复工前应再检验,必要时须重新清理。

5.2.4.2操作要求

5.2.4.2.1铺浆(座浆):采用水泥砂浆作为胶结材料,铺浆厚度为设计厚度的 1.5 倍,使方砖安装后有一定的下沉余地,有利于灰缝座实。逐块座浆,逐块安砌,在操作时认真调整,务使座浆密实,以免形成空洞。对于方砖砌体,座浆砌筑,以盖住凹凸不平的层面为度。

5.2.4.2.2方砖摆放:在已座浆的砌筑面上,摆放洗净湿润(或饱和面干)的方砖,并用橡皮锤锤击砖面,使座浆开始溢出为度。方砖之间的砌缝宽度应严格控制,采用水泥砂浆砌筑,一般为2-4cm。

5.2.4.2.3竖缝灌浆:方砖摆放就位后,及时进行竖缝灌浆,并振(插)捣密实。振实后缝面略有下沉,可待上层平缝铺浆时一并填满。

5.2.4.2.4振捣:水泥砂浆砌缝宽度较小,采用人工捣插方法,常用的捣插工具有钢筋捣插捧,或竹片捣插捧,或特制捣插钢板。

5.2.4.2.5二次砌筑时间:每个施工段铺砌完成24~36h 后(视气温、水泥种类,强度等级不同而定),即可进行清理冲洗,准备上一层的铺筑。

5.2.5质量要求

5.2.5.1平整:同一层面应大致砌平,相邻砌石高差应小于7mm。

5.2.5.2稳定: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平稳。

5.2.5.3密实:严禁方砖直接接触,座浆及竖缝砂浆填塞应饱满密实,铺浆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至表面泛浆为止。

5.2.5.4错缝:采用通缝砌筑,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

5.2.

6.1施工前,项目部召集项目部及施工队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5.2.

6.2所有砂浆必须采用预拌砂浆;方砖应选择尺寸一致,表面平整;

5.2.

6.3水泥,对免检厂供应的水泥也应抽检,不合格不得使用;

5.2.

6.4严格施工报验程序,施工队自检,经理部复检合格后,才能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5.1.9.1砌体强度低

质量缺陷:砖砌体的水平裂缝、竖向裂缝和斜向

产生原因:砖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砂浆强度不合要求(水泥质量不合格、砂的含泥量大、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砂浆搅拌不均匀;

防治措施:进场水泥、砖等要有合格证明,并取样复检查符合要求;

砂子应满足材质要求,如使用含量超过规定的砂,必须增加机拌时间,以除去砂子表面的泥土;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种类、强度等级及所用的材质情况进行试配,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等级;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5min;白灰应使用经过熟化的白石灰膏

5.3梯道施工

5.3.1施工工序

边坡土方清理——灰土回填——夯实——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

5.3.2施工部位

南侧、东侧、西侧护坡各有一个梯道;

5.3.3主要做法

采用C20混凝土支模浇筑,基础采用200mm厚石灰土夯实;梯道两侧为高出护坡200mm护坡线;

两侧护坡线采用模板支模,加固牢固,用现浇混凝土浇筑并振捣;

5.3.4砼养护

砌体和混凝土外露面,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7d,采取覆盖麻袋洒水养护。

5.3.5成品保护

5.3.5.1采用浇水养护方式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并保证混凝土工具有足够湿润状态;冬期施工平面及立面结构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直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5.3.5.2浇注后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能上人和安装钢管支架及模板。如果混凝土未达到临界强度,但又必须上人操作时,必须在混凝土表面铺跳板或胶合板增大受力面积,防止混凝土被踩坏。

5.3.5.3竖向构件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积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拆模时间控制一般夏季为8小时,冬季为小时,具体时间还需要根据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的情况调整。

5.3.5.4已浇筑混凝土的楼梯踏步,在踏步上铺满1.8cm厚的胶合板,以防破坏其棱角。

5.3.5.5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与拌制用水相同。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将实行三级质量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组织机构来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工程技术部部长、试验质检部部长、试验室主任、测量队长、质检员组成,负责本合同段质量管理。

6.2质量保证体系

6.2.1竣工验收质量评定为合格(质量综合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3分);国家验收质量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

6.2.2质量保证体系和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是第一质量责任人,对项目的质量负全责。项目经理部设工程部、质检部、测量队、试验室,在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对项目的技术质量负责;设材料部,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领导下,对材料的采购质量、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负全责。

6.2.3质量控制体系的运作质量保证体系是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通过严格组织和科学管理制度,把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具体职责、相应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使质量管理制度化。

6.3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质量管理的原理和程序,结合本标段的工程特点,质量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原材料质量控制,工序控制,试验测量控制,质量记录以及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上,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6.3.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桩基施工开工前,组织以总工程师为领导的技术骨干熟悉结构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本单位人员技术、机械、材料、资金经验等资源,确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进度,使所有资原的配制达到最优化,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即在总工程师的主待下,层层交底,使全体技术工人同操作人员均做到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技术标准明确,质量要求明确,操作规程明确。

6.3.2 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是工程的主体,检查原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其各项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所以为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6.3.3工序控制工程质量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是形成质量的基础,所以工序控制对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至关重要,可以及时发现缺陷并迅速予以排除,只有关健部位,关健工序的质量保证了,才能确保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对每道工序均要精心组织施工,具体措施为:制定稳妥的施工技术方案,层层交底至工区的操作工人,在工区设专职质检员,专职质检员对施工过程实行有效的检查,班组之间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决不允许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

6.3.4试验、测量控制试验、测量贯穿于施工全过程。试验、测量数据是对工程质量科学的、定量化的具体反应,故此,本单位配备了足够的试验、测量设备并对试验、测量程序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以保证试验、测量程序的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

6.3.5 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工程施工过程的原始反映,具有可追溯性,所以我公司历来重视各级技术人员对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检测记录、施工日志等各类质量记录的形成、整理工作。在公司颁布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中,对此项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详尽的要求。在搞好本单位质量记录的同时,积极配合监理搞好各类资料的报验工作。

6.3.6各主要工序和分项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3.6.1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措施

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及时补测加固,重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监理工程师。

施工基线、水准线、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前,应校核所有的控制点。

6.4质量监督制度

制度落实是质量创优达标的主要途径,在质量管理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贯彻执行以下制度:

6.4.1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测量放样遵循“两人两次、两种方法”的“三两制”测量原则,确保无误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测量队应定期对所有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确保工程需要。

6.4.2原材料质量检查制度对于用于路基填筑的取土场要进行土工试验,土工的液限、塑限、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CBR值等各项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才用于填筑。

6.4.3工序质量控制制度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进行作业,运用我公司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经验,提高工序质量。加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尤其是被列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工序要从材料采购、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检查、重点难点技术攻关、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所有工具及设备的能力检定、工序验收等各个环节予以全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实行工程“三工三检制”,任何单项工程都要进行工前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和工后总结评比,并做到自检、巡检、交接检。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未经复测不施工,不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实行工程质量日报制,建立质量台帐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实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原因、责任人、防止措施未搞清楚和落实时,此次事故决不放过。”

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7.1安全方针及目标

安全方针:政策落实、措施到位,预防为主、排除隐患。

安全目标: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人员伤亡事故。

7.2安全管理的原则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项目部坚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管理原则,做到“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7.2.1提高法律意识,强化法制手段,坚决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

7.2.2认真坚持安全生产“同时”原则,建立健全监督运行机制,“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工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强监督检查、整改治理工作,使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得到执行。

7.2.3广泛进行安全教育,不段改善劳动条件。在安全教育中,要强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使人们明确自身肩负的安全责任,提高人们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加强对劳动生产者工作技能和工伤事故、职业病发生的原因和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教育。

7.2.4开展先进方法的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要打破传统的防护方法和经验提供更优质的防护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7.3安全管理的方法

7.3.1方针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确定安全生产活动的方向和数值指标。

管生产与管安全“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安全对生产发挥促进、保证作用,两者密切联系,互为基础。

7.3.2预防为主。首先加强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识别,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地、坚决彻底的予以消除。

7.3.3坚持动态管理。在生产活动中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7.3.4控制为重。将生产因素状态控制,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6)反馈信

息。将整改好的措施、经验,及时加以反馈、总结,提高安全生产的效能。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激励制,增强人们履行安全职责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可以使安全管理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7.4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项目部建立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只有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做到“层层有分工、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7.4.1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7.4.1.1工区长的安全职责(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合理安排本工作人员,对本工作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有权拒绝违章和冒险作业的指令。(2)经常组织本工班人员学习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作业过程进行安全性分析,提高作业人员自保互保能力,督促操作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3)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以及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安排施工作业,决不违章指挥和冒险蛮干。(4)认真组织本班人员,接受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带头接受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改正。(5)认真做好新工人和复工、转岗人员的岗位安全教育,执行班前安全喊话和班后安全讲评制度,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活动。(6)发现工伤事故和未遂事故,保护好现场并立即上报现场领导,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7.4.1.2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1)认真学习、严格遵守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接受现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指挥和指令。(2)积极参加安全活动,认真了解掌握和执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自觉遵章守纪。(3)班前班后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工具、设备,保证其安全可靠。(4)正确使用并保管好个人防护用品。(5)有权了解现场安全状况和危险部位情况,有权拒绝违章和冒险作业指令。(6)发生工伤事故和未遂事故,要保护好现场,立即报告现场领导,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7.4.1.3安全部门或专职安全人员的安全职责

7.4.1.3.1协助领导组织推动协调本单位、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宣传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并接受主要负责人委托,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7.4.1.3.2定期起草和协助指定安全工作的方针目标和工作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和协调计划的实施。

7.4.1.3.3协助领导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经常进行自检或抽检,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发现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危险时有权停止作业,指挥职工撤离危险现场,并报告现场负责人。

7.4.1.3.4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或修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对这些规程、制度的贯彻招待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7.4.1.3.5参加项目临时建筑、临时设施设备工程的开工审查和竣工验收以及试运转工作,保证生活设施安全可靠和满足从业人员健康需求。

7.4.1.3.6参加对新从业人没进场、复工换岗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核技术培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会同有关部门搞好特种子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并对本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4.1.3.7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规定及时发给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防寒防冻等用品。并对防护用品等的质量和从业人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7.4.1.3.8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搞好劳逸结合,搞好女从业人员的特殊职业健康工作。

7.4.1.3.9参与文明施工现场建设工作。

7.4.1.3.10参与伤亡事故懂得调查处理,进行伤亡事故报告、登记、统计、分析、预防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预防事故措施。

7.4.1.4技术部门的安全职责(1)编制安全技术交底书,并向作业人员进行现场交底,签认。(2)参与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项目的审查和验收工作。(3)在新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采用新工艺使用新技术,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定。在试制、投入施工生产前,负责提供安全操作工法和安全技术规程,并进行安全技术指导,妥善做好各项安全措施。(4)参与因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分析,从技术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7.4.1.5设备部门的安全职责

7.4.1.5.1负责机械、电气、仪表、起重、锅炉、焊接、压力容器等设备的安全管理、保证设备手续齐全有效、运转正常,安全附件齐全、灵敏、有效。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检查和验收,使全部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7.4.1.5.2严把各种进场设备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拒绝不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定的机械设备进场,投入使用。

7.4.1.5.3凡新投入的设备包括自制设备,必须有保障作人员安全,健康的设施,并负责组织投产使用前的鉴定验收。

7.4.1.5.4协助劳动人力资源部门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7.4.1.5.5负责制定和修订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4.1.5.6参加由于设备问题造成的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7.4.1.6材料部门的安全职责

7.4.1.6.1负责安全生产措施所需物资和防护器材的采购供应,并确保采购的物料符合安全要求。

7.4.1.6.2负责对采购、保管、发放、运输等人员的安全教育,切实搞好物资储存和运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7.4.1.6.3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制定细化有效管理办法,并督促检查全部有关人员遵照执行。

7.5安全保证措施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严格遵守《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的各项要求,加强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有针对性的学习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排除方法,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责任意识。针对项目实施的特点,特制定安全保证体系。

7.5.1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项目部进行安全教育,训练做到及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

7.5.2 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将定期与不定期的对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查找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深入到各班组及各项工序中,作到彻底、不漏一处。对安全检查后的整改做到“三定”和“不推不拖”,即定人(具体整改责任人)、定措施(解决改正的具体措施)、定时间(限定消除危险因素的整改时间);不推责任、不拖延整改时间,以尽量快的速度,把危险因素消除。

7.5.3 针对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制定作业规范指导书,减少由于员工的失误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7.5.4 及时正确处理安全事故。发生事故后,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故;实事求是的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不隐瞒、不虚报、不避重就轻;及时抢救

负伤人员、保护好现场;分析事故,弄清发生过程,找出原因;召开事故分析会,制定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彻底的整改。未造成损失的事故同样认真对待、调查、分析、处理妥当。

7.5.5 配齐安全标志、标牌、标语。

7.6具体安全保证措施

7.6.1安全用电

7.6.1.1项目经理部应设一名电管人员(可由电气技术人员担任),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电工,低压电工不得从事高压作业,学习电工不得独立操作,严禁非电工作业。

7.6.1.2项目经理部每旬组织一次安全用电检查,对存在重大隐患应进行复查。电工应经常巡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6.1.3现场所有的电气设备、电料、工具不合格的,不适用于临时用电工程的,电工有权拒绝使用,安全用电防护措施未落实时,各类用电人员有权拒绝用电施工。

7.6.1.4各类用电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使用电气设备前,应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合格的劳务防护用品,电气设备停止工作时必须拉闸断电,锁好配电器。

7.6.1.5对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不按规范、标准、规程施工者应加强教育,情节严重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7.6.1.6电缆不得沿地面明敷,埋地敷设时:过路及穿过建筑物时必须穿保护管,保护管内直径不小于电缆处外径的1.5倍,过路保护管两端与电缆间应作绝缘固定,在转弯处和直线段每20m处设电缆走向指示桩。

7.6.1.7电缆不宜沿钢管、脚手架等金属构筑物敷设,必要时需用绝缘子作隔离固定或穿管敷设,严禁用金属裸线绑扎加固电缆。

7.6.1.8生活区、办公室等内配线必须用绝缘子固定,过墙要穿保护管。

7.6.1.9停用的配电线路、设备应切断电源,工程竣工后的配电线路设备应及时拆除。

7.6.1.10在高压输电线路下方从事任何作业均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在架空线附近吊装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至工作完毕。

7.6.1.11施工现场的变压器应安装在高于地面0.5m的基础上或杆上,室外变压器四周应装设不低于1.7m的固定围栏,围栏应严密,围栏内应保持整洁,无杂物、杂草等,变压器外廓与围栏的净距不得小于1m,有操作面时不宜小于2m,围栏设向外开的门配上锁,并在围栏周围的明显位置悬挂警示牌。

7.6.1.12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器,在多尘和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型电器。

7.6.1.13施工现场的茶炉、食堂等使用的鼓风机,应设控制箱用漏电开关控制。

7.6.1.14自备发电机电源与外电源相互联锁,严禁并列运行。

7.6.1.15搬运、停用、检修打夯机时,应切断电源,雨雪天应停止使用,并作防雨水措施。打夯机开关必须使用定向开关且固定牢固,操作灵活,进出线口应有绝缘圈。

7.6.1.16潜水泵使用前应作检查、测试,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电缆线应接线正确、无破损、无接头,泵运行时,在半径为30m的水域内不得有人、畜进入。挪动水泵时应断电,并不得拉拽电缆,挪动水泵的绳应用绝缘绳或采取绝缘保护措施。

7.6.1.17劳务队宿舍内不宜安装插座,确需安装时必须由电工按标准统一安装。

7.6.2机械安全

7.6.2.1中、小型机械要做到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好。安全防护得力,确保机况良好。

7.6.2.2机动翻斗车要做到合理使用、正确操作、安全行驶、定期保养,确保机况良好,不带故障出车。

7.6.2.3机动翻斗车应设置防雨、防砸车棚。车棚明显处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负责人牌。往槽、坑、沟卸料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并设置档墩。7)所有设备的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和开式齿轮传动等都必须有防护罩,并固定牢固。

7.6.2.4不准带电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不允许触摸设备的转动部位。女工操作必须带好工作帽。

7.6.2.5用电做动力的中、小型机具设备,要求将保护零线引出,并紧固在设备的明显部位,保护零线不允许有接头,也不允许用单股线做保护零线。

7.6.2.6蛙式打夯机必须使用定向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7.6.2.7机械、设备的操作工操作设备时,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

7.6.2.8机械、设备和机械、设备的钢丝绳,应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经检查对已达到报废的钢丝绳时应及时报废更换,安装新钢丝绳应符合要求。

7.7卫生医疗安全防治措施

7.7.1不定时的对施工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使施工人员掌握基本卫生医疗知识,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7.7.2与当的地的医疗机构取得联系,了解当地易发的各种疫情,便于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职工定期进行的身体检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及漫延。

7.7.3加强后勤工作管理,保证职工的饮食健康。

7.7.4冬季和夏季注意防寒与降暑,保证职工的良好工作情况。

7.7.5工地配备基本的医疗药品,便于突发事件的临时处理。

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

8.1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8.1.1选择优秀的项目经理、施工员组成施工管理班子,对施工管理优秀的员工优先任用;

8.1.2监督劳务队的管理机构组成和管理行为,存在问题勾通解决。

8.1.3选用组织纪律性和技术业务素质良好、职业素质良好的工人班组;

8.1.4通过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对工人班组考核评定,对存在问题的班组研究整顿;

8.1.5公司各科室负责各项资源的供应和协调,协助项目部解决所需的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工具、劳动力;

8.1.6施工管理体系要分工明确,程序清楚,运转有效。施工管理人员职责要分明,谁主管谁负责;

8.1.7每周召开一次工程例会,就施工中的进度、技术、质量、安全、材料等问题勾通协调,每次会议编制会议纪要,用于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以确保进度;

8.1.8加强与城管、建委相关主管部门、周围村民的勾通,培育良好的外部关系,为工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