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油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油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油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发布日期:2008/7/29 9:39:11 来源:[本站] 作者:[王幼樵] 浏览:[ 3333] 评论:[ 0] 字体:大中小

摘要:目前国际市场油价上涨,世界经济已出现滞胀的明显迹象。对于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和对策人们众说纷纭。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困扰世界的难题,通过分析比较,提出油价上涨主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石油的供不应求造成的。以及它所带来的对经济危害性。而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方法,就是让价格反映真实的供需状况,运用市场的机制来最终平抑油价,使世界经济恢复长期而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油价;原因;影响;对策

Abstracts: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oil price has rising, th e world economics presented the obvious sign in stagflation. Have wide divi ded opinions regarding the oil price rise′s primary cause and the counterme asure people. To these questions, has the extremely disadvantageous influen ce to the econom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uzzle world difficult problem, t hrough analysis comparison, proposed that the oil price rise main basic rea son is the petroleum falls short of demand creates, as well as it brings to economical hazardous nature. And to solve this question’s efficacious devi ce, lets the price reflection real supply and demand condition, holds down the oil price finally using the market mechanism, makes the world economics to resume long-term and the stable growth.

Key words: oil price; reason;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原油市场价格一路飚升,截止到2008年7月初石油期货价格已超过每桶140美元。在此期间油价屡创新高,并在未来极有可能再创度刷新纪录。由于石油是一种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所普遍使用的主要能源,因此它的价格波动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除极少数石油净出口国外,其它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经济的两难

境地。在此期间,大家关于哪些因素导致油价上涨的看法是基本一致,但是对于导致油价上涨的主要的根本的因素则存在较大的偏差。与此同时,各国面临来自各不同方面和不同压力,也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试图减轻油价上涨给经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找不到公认的有效办法。面对油价上涨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应是我们唯一遵循的准则。而任何权宜之计则可能在未来给经济造成更大的损害。

一、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分析

自2002年以来,世界原油市场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大牛市,目前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已达400%,至今这一趋势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并极有可能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如此没完没了的长期而大幅的上涨,对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其后果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怨沸腾,并可能诱发政治的动荡。在此期间,人们不断地寻找油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并试图通过努力来抑制其上涨。然而到目前为止,油价的不断上涨至少说明大家对于油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也没有能采取一致的行动,甚至于某些行动在客观上造成了国际油价的进一步的上涨。

油价长期而剧幅的上涨并非是第一次,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也遇到了和今天几乎一样的情况,当时油价的相对涨幅甚至超过了今天。由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使得人们对于今天由哪些原因导致油价上涨的认识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异。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条原因。

1、供不应求说。由于本世纪初以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几个大国的强劲增长,导致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由于前期油价的低迷,使得产油国和厂商对于在未来提高石油产能的投入不足,出现在短期难以大幅提高产量情况。这在客观上造成石油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油价上涨。同时高涨的油价使得产油国和厂商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又在在主观上更加坚定了其通过低产量来维持高价格的信心,使得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的加剧,并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2、美元贬值说。由于本世纪初以来,美元持续的走软贬值,而世界主要石油市场大多是以美元标价的,因此造成油价的上涨。无论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不可否认美

元的走势与油价的走势在确实存在着负相关性,特别是在2001年底以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3、投机炒作说。由于油价的大幅攀升,能源大宗消费者大量购入原油看涨期权合约,试图防范油价上涨的风险。大批“投机性交易者”眼见这一市场有利可图,随之进入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进行投机逐利活动。加上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一些投机资金为规避其它市场的风险而进入石油期货市场,对油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地区争端说。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与海湾地区国家的不和,加之美伊战争和伊朗核问题迟迟不能了断,使得世界上许多主要产油国常常以石油作为武器,在语言和行动上动不动以提高油价相威胁,增加了人们对于未来石油供应可能减少的预期,这一预期刺激人们更多地购入石油,从而进一步推高油价。

以上四条是大家所公认的导致油价上涨的原因,其它还有诸如气候和突发事件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油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常都是暂时的或微不足道的。

既然油价上涨的原因是清楚的,那么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对应的政策,并加以实施,理应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油价依然在涨的事实说明,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并未取得一致,当然在行动上也就不会保持一致。以欧佩克(OPEC)为代表的产油国坚持认为石油供应是能满足需求的,更多地倾向认为是美元贬值和投机炒作推高了油价。因而认为通过增产来平抑油价的做法根本没有意义,自然也就不愿增产。以中国为代表的经济增长强劲的大国认为石油的供求差距并不大,供不应求不是主要原因,更多地倾向认为是政治动荡和投机炒作推高了油价。通过缓解地区冲突的紧张局势并对过度投机采取管制措施便可有效抑制油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则认为油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石油的供不应求所决定的,只有通过增产石油或减少石油需求来稳定油价,其它方法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还有一些不同的利益集团的代言者,也纷纷表达了有所侧重的与上述三种观点基本一致的看法。

油价的波动是经常性的,通常其波动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即使是如此大幅度的波动,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后的近十年间也曾出现。当时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OP

EC的成立,通过限产有效地推动油价上涨。而今天对于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莫衷一是,在历史上和其它市场上是少见的。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一些国家和集团出于自身利益或者是推卸责任等方面的考虑,对于什么是导致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故意顾左右而言它所造成的。如果人们对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缺乏共识,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统一行动,那么油价的上涨将难以抑制,甚至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愈演愈烈,并使人们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无论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应该能毫不费力地找出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或者说是根本原因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由于石油的供不应求造成的。美元的走软确实能够促使油价上涨,然而今天美元的贬值速度显然不能完全解释油价上涨的速度,而且历史上美元走软时并非总是伴随着油价的大幅上涨。投机炒作者在石油市场上的多头行为是因为认准了石油的供不应求的现状以及会持续的未来。而不是象一些人所说的是因为投机炒作提高了油价,这是一种将原因和结果倒置的后此谬误。地区争端以及主要表现在产油国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使人们普遍担心许多产油国面对油价的上涨会无动于衷,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形成在石油需求上升的同时石油的供给不能作出反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政治上变幻莫测更主要的影响是使人们形成对未来石油供给大幅下降的预期。因此说这一因素在根本上依然是供需矛盾的问题。而诸如气候变暖以及突发事件等,无非就是改变需求和供给,通常这类影响较为短暂和轻微,都不足以对油价造成长期和大幅的变化。

目前石油市场的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本世纪初以来,全球经济较长期的高增长,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强劲增长,这一选择虽然无可厚非,但确实导致了石油这一在生产和生活中所普遍使用的主要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而OPEC及其它产油国在客观上由于前期油价低迷时对提高产能的投入不足,可能一时难以提高产量。更可能是主观上出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考虑,不仅不愿在行动上提高产量,而且在口头上也不愿承认供不应求的现实,甚至不愿做出平抑油价的姿态。反过来,油价的持续上涨更加坚定了其不增产的信念,以及带来的短期的高额利益回报。加之美元走软和投机炒作的影响,油价涨到如此地步,并在以后极有可能继续维持的局面就不足为怪了。

二、油价上涨的影响

石油广泛且大量的使用注定其价格的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及其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更使部分群体和厂商面临灭顶之灾。石油在整个经济链中一般处于最上端,油价的变动会导致成本相应的变动,随后便逐步蔓延到几乎所有的领域,即使产油国和厂商最终也可能不能幸免于难,所不同的只是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而已。

1、供给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供给冲击是指成本或生产率状况发生突变,从而使总供给发生急剧变动。成本的上升或生产率的下降被称为不利供给冲击或称为逆向供给冲击。显然油价上涨正属于此。

假设在油价上涨前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分别为AD和AS,其交点E说明相应的均衡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分别为Y0(潜在产量水平)和P0。

图一油价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油价上涨使得总供给曲线AS向上移动到AS1,新的均衡点为E1,相较于前期的E 点,价格由P0上升到P1,产量由Y0下降到Y1。由于经济既经历了停滞(产量下降)又经历了通货膨胀(物价上升),所以这个局面有时被称为滞胀。目前许多国家滞胀的迹象已趋于明显。更低的产量加上更高价格,必将迫使人们为更少的商品付出更多的钱,这种情形无疑更象是对人们钱包的一场洗劫。滞胀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发生,其对于经济的打击是双重的,而至今人们对于如何治理它事实上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2、油价上涨产生的连锁反应

油价的上涨不仅会导致其替代品(煤、天然气)的价格上涨,而且会使得许多看似与其无关的商品价格也发生大幅的上涨。当然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普遍的上涨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为什么有些商品也会出现大幅的上涨呢?下面以粮价的波动来分析这一变化。

上世纪70年代,油价的上涨就伴随着粮价的上涨,今天,又出现同样的情况。然而这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粮食市场是一种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性的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农民(总体)在零利润上经营。农民种植何种植物是根据其上一期的价格,以及相应的已经变化了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抉择。油价的上涨以及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肯定迫使部分生产率低的农民退出粮食的生产,油价的上涨幅度越大,退出粮食生产的农民越多。由于粮食是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的商品,当其供给减少时,粮价便会大幅上涨。虽然后来粮价的上涨证明了当初决定不种粮的农民抉择的错误,但是又有谁能够在当时变化莫测的情况下对未来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期。因此,油价对人们的影响除了油价本身的高低,更在于油价的波动及其变化莫测。因为油价的起伏不定,使得人们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事实上人们出于规避风险的心理,在对未来不确定时,通常的选择就是放弃。除了上述原因,当然还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如此之大,是因为减灾成本加上油价上涨的成本增加,以及退耕补贴制度使之也选择放弃。因此也与油价上涨有关。另外其它可替代粮食的农作物被用作生产能源,也加大了对粮食的需求,推高了粮价。这些原因只能被看着是粮价上涨的次要原因。

在面对油价上涨时,生产者通常有三种方法来应对。

第一,通过降低其它成本来抵消油价的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第二,通过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来将成本的增加转移给消费者。

第三,就只能降低利润空间来维持生产的延续。

第一种方法是最佳的,它既提高了效率,又不会使经济产生波动,并可能熨平油价冲击给经济带来的波动。然而经济有其规律,美好的想象并不总能成为现实。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其完善性使大量生产者处于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对于这些生产者而言,第一种方法是短期内难以实现的。而对于后两种方法,前者是直接涨价,后者是迫使低效率厂商的退出,造成商品的供给下降,而商品供给的下降又必然推动商品价格的提高。加上石油使用的普遍性所导致的上述结果的普遍性,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油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的微观机理。

3、油价上涨的其它影响

油价上涨会导致总需求的下降,进而危及经济增长。因为油价的上涨使人们的收入向少数人发生转移,由于消费倾向的不同,使得总需求趋于下降。油价上涨严重地挫伤了消费者信心和企业信心,导致大多数人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使得消费得投资下降,也使总需求趋于下降。总需求的这一变化无疑对经济是雪上加霜。

油价上涨还对金融市场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由于人们对实际和预期的经济活动、公司盈利、通货膨胀和经济政策产生了悲观的想法,这将对全球股市和债券的价格以及货币之间的汇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这些市场的动荡不安。即使一些表面与油价无关的金融动荡,也有油价从中作祟的影子。

对于石油的净出口国而言,可能的世界经济衰退,最终会减少石油的需求,迫使油价回落。通货膨胀的输入以及需求增加对其的推高,减少了他们实际获得的收入。而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可能使其金融资产大幅缩水。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想独善其身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并且油价的居高不下,促使人们致力于寻找替代能源和节能产品。因为石油的长期弹性远高于短期弹性,虽然短期内石油净出口国获益颇多,但是从长远来看远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妙。

三、如何应对油价上涨

今天,凯恩斯经济学仍然被视为正宗主流经济学。其政策建议大多集中于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寻找平衡,例如,在失业率高的情况下,以宽松的经济政策刺激总需求的增加,使经济恢复增长,付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代价,以取得失业率的下降。其理论基

础是建立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交替的菲利普斯曲线上的。显而易见,对于油价上涨所造成的失业与通货膨胀齐头并进的滞胀局面,凯恩斯经济学则进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任的里根政府采用了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一方面通过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计划释放民间的活力,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失业;另一方面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后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里根经济学。最终美国经济摆脱了滞胀,恢复了经济增长,为美国历史上最老的总统里根赢得连任。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使人们怀疑里根经济学的真实效果。就是在里根上任后不久的1982年,油价开始出现剧烈的下跌,并在80年代末跌到接近70年代初油价上涨前的水平。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经济的恢复是因为里根经济学的成功还是油价下跌本身所造成的呢?相信许多有识之士更倾向于后者。

1、面对滞胀,决策者应该怎么办

滞胀局面的出现,对于决策者而言没有一种容易的选择。是一定程度的失业和相当高的通货膨胀的组合,还是相当高的失业和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的组合,没有一个组合是人们所希望的。

假设油价上涨所造成的逆向供给冲击不影响潜在的产量水平,在图一中以Y0表示。如果决策者在油价上涨之时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刺激总需求的增加,使AD曲线移动到AD1,而政策的适应性又恰如其分,也就是说总需求的增加正好足以防止总供给的下降对产量的影响。经济会直接从E点移动到E2点。产量不变,失业水平仍然为其自然率,而物价水平从P0上升为P2,但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降低。政策的最终结果必然如此,事实上正是劳动成本的下降抵消了油价的上涨。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更为关心通货膨胀的变化,而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来减少需求,降低通货膨胀,其结果是产量下降的更多,失业更大程度的增加。因为没有人希望用进一步的衰退,这一巨大的成本来维持低通胀,所以后者的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更不可取。

还有一种可能是什么也不做。而依靠市场的自动调整机制来实现均衡。在这种情况下,产量在一段时间内下降到Y1。但是,在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市场的机制会使人们进行调整,最终衰退会自行消失。例如,失业的增加,会促使工资连带价格水平一同下降,它们又增加了供给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从E1点沿AD曲线回归到E点(如

图中箭头所示)。在E点,经济恢复原先的产量水平,失业水平仍然为自然率,物价水平也与冲击前一样。但是,其间由于失业的增加曾迫使名义工资的降低,最终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逆向供给冲击依然降低了实际工资。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一调整过程是缓慢的,因为工资和价格的粘性决定了其调整的缓慢,而总体经济的调整也是缓慢的。

从分析中,我们发现政策的结果与市场的结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政策除了使经济经历了更高的通货膨胀,并末给经济带来的更多。在这个意义上讲,政策输给了市场。而市场的调整缓慢可能成为政策出台的导火线。因为政府所面临的压力使其无法在经济出现问题时而无动于衷,即使在市场仍然有效情况下。因此,选择政策还是市场,更多依据的是非经济的因素。即使政策的选择更有损于总体经济。

2、面对油价上涨,我们能做什么

油价的高位运行至少在一定的时期内改变了现有的价格体系,是在市场条件下的必然反映,也是人们必须接受的现实。人们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行为,保证了经济的高效率,它是使经济回归均衡的最佳途径。既然油价上涨主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供不应求造成的,那么使供求关系回复均衡理应是寻找对策的出发点。

从供给方来讲,我们不能指望OPEC做得更多,因为这一组织成立的宗旨就是通过减少供给来提高价格,从而获取垄断利润。虽然其它产油国未必按OPEC意图行事,但油价上涨所形成的巨大利益诱惑,以及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使其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供给的增加相对于需求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从需求来讲,我们能做什么呢?石油市场的价格上涨本来是引导需求减少的信号,然而由此催生的通货膨胀,使许多国家相信放开的油价会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因此许多国家对油价采取补贴的办法进行管制。管制的结果使得需求量失去市场价格的正确引导,石油的需求量不能与石油的市场价格相匹配,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油价也因此继续高涨。这从2008年6月20日中国宣布成品油涨价后,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应声而跌就可见一斑。因为中国不仅是石油消耗大国,而且是消耗增长最快的国家,油价的提高必然会降低石油需求,进而降低油价。维持低油价的补贴,是对油价高昂时大量使用石油的奖励,它使大量的成本隐性化,并超出市场条件下的显性成本,它还使人们发生选择

的错误,然而最终人们还是不得不为其买单。这种补贴还将财政支出过多地倾向于富人,这也有悖于公平。如果油价长期的上涨,还会使财政不堪重负。经济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在通常情况下,对市场的不信任,特别是对市场价格的干预,常常是适得其反的。它在表面上和短期内制造出平静的经济假象,而在本质上和长期内却使经济深陷泥潭。其作用更多地是在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而对于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权衡,是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市场在有效地运行,就没有理由对其干预,特别是针对市场的价格。当许多人在为价格干预大唱赞歌的同时经济正为此为未来埋下了祸根。让市场发挥作用,并让市场决定的价格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是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唯一途径,是市场经济高效率的真缔。上涨的油价必然降低对石油的需求,并鼓励人们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这将在未来摆脱对石油这一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性。有时解决经济难题的方法并不复杂,也许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本的途径。问题已经出现,敢于面对是勇者的选择,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是智者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 999

揭秘中国高油价的真实原因

揭秘中国高油价的真实原因 揭秘中国高油价的真实原因本周,国内又将迎来油价下调的时间节点。九连跌几乎毫无悬念,这将是发改委出台《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以来所创下的又一项新纪录。相信这个纪录还会继续被刷新,直到油价跌无可跌为止。 今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累计跌幅已超过30%。美国原油产量增加,中国经济放缓,供求关系的改变,这些其实都只是表面现象,冲着普京去才是问题的核心。能源收入是俄罗斯的主要外汇收入。美国和欧盟合起伙来打压俄国,釜底抽薪,以达到彻底瘫痪俄罗斯经济的目的。这一招够狠够损,让普京恨得咬牙切齿可又指责不了谁。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如果是供求关系导致这轮油价的大幅度下跌,那么随着欧佩克等石油组织限产措施的实行,国际油价很快会止跌回稳,但如果就是为了整垮俄罗斯的经济,那么这轮油价的下跌远没有停止的迹象。不过,经济战里没有真正的赢家,美国这么干大有杀敌一千自损五百的意思。据预测,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可望赶上沙特和俄罗斯,成为石油出口大国,但美国拥有的多数是页岩油,开采成本相对较高。任由油价这么狂跌,美国很多油田早晚都得停产歇业。这将会伤害到正在复苏的美国经济,美国成为石油大国的时

间也会受到影响。 加拿大的油田工人 美国的小兄弟加拿大也产石油。阿尔伯塔是加拿大的产油大省,探明的储量仅次于沙特。但那里是油砂,也算重油。省政府财政预算是按每桶原油85美元做的。如今原油价格已跌到七十八,省政府收不抵支,财政赤字将进一步增加。油价要继续跌下去,二百多万省民就得准备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了。如今,产油国里只有沙特最沉得住气,任凭油价跳水就是不为所动。人家说了,价可跌市场不能让。 油价下跌,对于开车族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对像中国这样的原油进口大国而言也同样是件大好事。这时些,大家都很关心油价,但关心得最多的还是中国油价的跌幅为何没人家美国大。 国内油价截图 上周四,身在美国的名博“心路独舞”在微信朋友圈里惊呼她所在城市的油价已跌到不足人民币4元/升。国内的油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虽有差别,但93标号(北京92标号)汽油的价格大体上处在6.2到7.0这个区间里。换句话说,国内的油价每升至少要比美国贵2块多,按百分比计算就更惊

物流行业因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是

物流行业因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深圳鹏发 2012-04-25 09:57:34 物流行业因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自从油价上调以及部分农产品价格猛涨之后,物流行业因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物流是陶卫行业的命脉,由原料的输入到产品的输出都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那么建陶卫浴业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物流成本都有哪些变化呢?现在就一起来调查分析。 国家统计局于4月9日发布3月CPI数据,在经历了油价上调以及部分农产品价格猛涨之后,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反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近日,中通、申通等物流快递公司也因为油价上涨而hold不住了,涨价浪潮直卷而来,物流行业因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物流是陶卫行业的命脉,由原料的输入到产品的输出都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然而,高企的油价,司机、搬运工人工资的上涨,以及政府对于超限超载的从重处罚,这一系列的压力无疑加重了建陶卫浴企业的整体物流成本,利润空间相应缩小,物流环节成为了陶瓷卫浴行业发展的硬伤。 国家统计局4月9日公布,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6%,较2月份反弹0.4个百分点。如果说这一堆的数字已经不能触动你的话,那么每天的柴米油盐价格总能牵扯到你敏感的神经。“涨”已经成为了近两年的年度热词,“涨”已经成为了老百姓每天生活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成本上涨、用工短缺、市场低迷、节能减排、出口遇冷、反倾销、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陶瓷卫浴行业在2012年的发展显得步履维艰。特别是在成本方面,无论是上游的原材料价格,工人的工资,还是物流运输的费用,全部都是“涨声”一片。而其中物流运输的成本与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密切相关,物流成本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在陶瓷行业,与生产制造息息相关的陶机设备、陶土原料、色料釉料、包装物料等物品都离不开物流运输,从生产车间到产品入库,从企业仓库到经销商仓库,从商家仓库到业主施工现场,陶瓷卫浴成品也都离不开物流运输,物流环节成为了各陶卫企业一道绕不开的坎。然而,从2011年开始,陶瓷卫浴行业的物流成本在不断攀升的油价,相关部门对超限超载的从严查处,以及司机和搬运工人工资上涨的共同作用下,芝麻开花节节高。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副会长马仁洪表示,一方面油价、人力成本在上涨,另一方面高速路桥费、停车费、时不时的罚款等各种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压力不断增大。但在欠佳的市场环境下,不少企业在这些高攀的成本压力下都不敢贸然提高产品价格,只能靠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经营模式来减轻物流成本上涨所带来的产品成本上涨压力。 3月20日,发改委宣布,中国成品油价继2月上调后再次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中国成品油价连续两个月上涨,创历史新高,进入了“8元时代”。 “可以说脏话吗?不能的话,那我没什么好说的。”面对高企的油价,可能最近在网络上爆红的“油价哥”在采访时的对话,正好表达出普通市民对于油价上涨的不满情绪。

油价的上涨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油价的上涨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物流快递全线跌入微利时代 油价上涨,不少消费者很关心快递费是否“跟风上涨”。昨日,记者咨询了顺丰速运、圆通等快递公司,多家快递公司均表示油价上调肯定会推高成本,但目前还未收到提价通知。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记者表示,油价上涨会直接推高快递物流企业的成本,滞后性效应并不明显,但陷入价格战的快递企业正面临“谁先涨价谁先死”的局面,大多数快递企业仍会选择按兵不动。 昨日,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知晓油价上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去突击加油,而在调价后一辆快递车一个月要多支付200元左右。 有业内人士透露称,面对高企的人力和油价等成本,今年部分快递企业的利润率已经降到3%以下的历史低点,企业完全是依靠规模和订单数量在支撑生存。而此次油价上调必然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快递企业也将面临生死大考。有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快递行业的利润率平均仅为5%到8%,在2005年这一数字最高可达到30%以上。相比之下,国外快递企业正常的利润率则是超过10%。 事实上,每次油价上调,快递物流行业都会跟着“痛苦挣扎”一番。近日,星晨急便倒闭,海航集团并购天天快递等也都预示着国内快递行业正在加速洗牌。 油价提高运输成本,物流运价普涨5% 成品油价格破8的影响正在被释放出来,自蚂蚁集团日前宣布蚂蚁搬家全国提价10%后,昨日省内多家物流公司表示有涨价计划。 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此番物流公司涨价幅度在5%—10%之间,除了油价上涨,人力租金成本增加也是涨价的重要因素。蔬菜水果受此影响亦将涨价。 此外,油价上涨对于省际物流公司是一个利好消息,多年来出省货运利润低甚至亏本,需要进省物流的高利润补贴,油价上涨有望提升出省货运的价格,进而提升总体利润。 “我们正在测算成本,与客户协商,一个星期左右就会提价。”四川远成物流相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采访中,大西南物流、老兵搬家、金桥物流、喜鹊物流等公司无一例外表示涨价。 金桥物流总经理刘显付说,油价只是涨价因素之一,还有人力成本、租金也在上涨,加之年初正是调价窗口,不出意外各大物流公司近期都将上调价格。

油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油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调查报告 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针对对城镇、农村居民及相关行业的影响如何?带着这一问题我区对部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进行了走访调查。从而得出有效面对油价上升的对策。 2012年油价预览表 关键词油价上涨居民影响 1)调查内容:关于油价上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调查对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及其相关行业人员 3)调查方式:访问调查

一.油价的走势及油价上涨原因分析 1全球原油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投机活动旺盛、美元持续贬值及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是推动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因素。 2由于需求旺盛,加上产油国剩余生产能力有限,全球原油供求差距明年可能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平衡比较脆弱,因此油价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剧烈波动。 二.油价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 .1出租车司机表示: 调查中,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就减轻油价上涨带来的损失,出租车司机担忧气价跟着涨:油价上涨对于用气出租车的影响在逐渐减小,但是市区仍有近20%的出租车仍在吃油,因此油价上涨令出租车司机们也很头疼。油价上涨让“靠车吃饭”的出租车司机们大为“恼火”,反映强烈。现在的出租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2对购买私家车居民的行为影响 通过调查统计得出目前市场上有很大数量的消费者持币待购,受油价上涨影响,消费者可能选择转购小排量车或推迟购车计划,甚至放弃购车计划。 3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油价上涨使居民出行的成本影响较大。油价上涨以来,由于油价上升导致票价涨幅较大导致居民出行人数下降。据了解,出公差的乘客对于票价的上涨也只能“无可奈何”,私人乘座班车的乘客对票价上涨比较敏感,所以对某些行程由于票价原因是否成行在心理也要多“掂量掂量”,况且私人乘座班车的比重较大,出差的绝大部分单位有公车。 三.对有农用机器农村居民一族的影响 1.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油价的上涨对我市农业耕作机械、抽水设备、农用拖拉机等农机用油设备的影响较大,增加了农业的生 产成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不会给春耕生产带来太大影响,因为不少地区已用电作业。即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下面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 (1)稀缺性。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一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战略属性。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商品,其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国际关系和国家实力等方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各国纷纷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争夺石油资源、争取石油价格控制权、建立大规模的石油战略储备。 2 长期影响因素 (1)供应因素。在石油供应中,OPEC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由此可见,OPEC的石油供应对调控国际油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最主要原因是石油供应不足。OPEC国家凭借其独有的垄断地位,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较大产量对应较小边际收益,较小产量对应较大边际收益,这一特点促使OPEC单个国家的实际产量经常小于组织统一制定的配额。2007年11月,OPEC组织对生产协议作出进一步调整,协议只规定总体生产目标,而对生产配额不作明确规定,这一改变加剧了OPEC国家的继续减产行为,也给国际原油供给造成巨大冲击,2007年石油需求强劲增长,OPEC减产推动石油价格迅速上涨;2008年9月以来OPEC三次减产则是在石油需求和价格双双回落时作出的,它对石油价格的回升起到了直接作用。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后石油时代,后石油时代下,易开采、低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难开采、高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多。全球石油资源的压力一直在持续,原油储采比的指标持续下降,下降的储采比意味着原油开采量的增加速度大于探明储量增长速度,此时原油价格会上升,生产者降低产量的同时会增加勘探力度,随着储采比逐渐上升,原油价格得以回落;反之亦然。因此,储采比决定原油价格的长期走势。 (2)需求因素。2004年以来,OECD、亚太、欧盟、北美等地区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率,石油需求增长强劲。欧盟国家石油需求基本呈现递增趋势,2006年后虽略有下降,但绝对需求量仍然很大。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强劲的需求增长带动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最近石油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最近石油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国内成品油价本周有望迎来年内首次下调。受美国不景气经济数据影响,5月份国际油价暴跌,上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跌破100美元/桶关口。照现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22日+4%”法则,调价窗口已打开,22日均价较上次调价的4%变动幅度也即将达到。有机构称,国内油价最快将在本周下调成品油价,下调幅度约300元/吨,合每升超0.2元。 进入2011年,国际油价在利多利空因素交替作用下震荡走高。受全球货币流动性、埃及骚乱、美国原油库存高涨、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升级、突尼斯和埃及政府倒台、利比亚内战到北约与美国的轰炸、日本大地震与海啸等众多因素影响,市场一度失去方向,持仓量减少,而油价的波动率大幅提高。1季度WTI和布伦特平均油价分别为94.07美元/桶和105.20美元/桶,同比分别上涨19.6%和36.2%,环比分别上涨10.4%和20.5%。进入4月份,地缘政治风险推动原油价格持续走高,WTI油价4月8日上涨至112.79美元/桶,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涨了32%,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至126.36美元/桶。国际油价如何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震荡走高,以及其未来走势如何,都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1 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扬的原因分析 2011年3月,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指伦敦市场布伦特油首月期货结算价,下同)为114.67美元/桶,同比上涨34.74美元/桶(43.5%),环比上涨10.64美元/桶(10.2%)。1季度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105.20美元/桶,同比和环比分别上涨27.96美元/桶和17.88美元/桶。 4月初,利比亚内战僵持使该国石油供应继续中断,而中东多个国家局势动荡,是推涨油价的关键因素;欧洲央行提高利率,欧元对美元汇率上升到14个月来高点,美元疲弱也支撑油价上涨,WTI和布伦特油价分别于4月7日和4月4日突破110美元/桶和120美元/桶的关口。2010年10月以来国际油价的走势见图1。 中东北非政局动乱自2011年1月份以来持续升级,促使北海布伦特油价超过110美元/桶。进入4月份,随着利比亚局势的恶化,利比亚石油产量已从动乱前的160万桶/日减少到了25-30万桶/日,出口几乎完全停顿。日本大地震后核电受到重创,发电用油增加,再次促使期货市场推高国际油价至120美元/桶,创下2008年9月和8月以来的收盘新高。从表1可以看出,利比亚原油年产量一般为7700-8500

应用文-我国油价上涨原因及其影响

我国油价上涨原因及其影响 '\r\n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政委在发布《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后,11月10日零时,国家发改委再次上调了国内油价,汽、柴油价格分别上调480元/吨,即0#柴油上涨0.41元/升,90#汽油上涨0.36元/升。由此,已被市场多次预期的今年第八次油价调整拉开大幕。此次油价上调幅度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二高。调价后,国内成品油价将创下史上昀高记录。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一、影响油价上涨的因素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国内 形势好转,这无疑是油价上涨的昀大动力,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时保持原价的压力,终于在经济回暖的的状况下,让相关企业和消费者都能自行消化一部分压力,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消费需求,不会对国民经济各方面造成影响。同时国家发改委认为,适当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利于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同时有利于合理引导 消费,促进节能减排。在这样的形势下,油价有了上涨的可能性。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原油库存的逐步减少,引发了贸易商囤油的增加,在消费需求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供需比例失衡,供应紧张下,造成油价紧张。在这里,美元贬值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促成因素,一方面主要的原因是对美元贬值的担忧,由于担心美元贬值,希望把手里的美元尽快抛出去转向购买硬通货,从投资者的角度说,不希望手里的钱减少,促成了他们进行石油的投机,石油投机也是目前油价拉升的主要动力,另外的因素,我们现在整个全球的经济有一些利好的消息出现,也包括中国出现利好的消息,比如中国的股票市场在一路攀升,由于中石油在领涨,油价上涨之后又进一步促成了中石油领涨A股,所以产生了一些互动的关系,也增强了一些投资人的信心,也是使他们更多进行石油的投机,这些因素造成目前囤积石油的增长,昀终我国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需要支出更多去购买国际原油,也造成了了成本增加,价格有上涨的压力。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根据自今年1月实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 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9月3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持续攀升。根据发改委的数据,10月21日WTI 原油期货收盘价格为每桶81.37美元,达到近一年来的昀高水平。截止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已大幅超过4%,按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需较大幅度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这是从我们国家的机制上看,油价上涨随着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已成必然。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二、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据发改委公告显示,初步计算,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直接影响当月消费价格指数上升0.12个百分点,在当前物价指数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不会对物价水平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油价上涨将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将使运输企业成本增加。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的消息透露,这次提价后,国内航线旅客运输将恢复收取燃油附加。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上市公司来说,此次油价上涨无疑将是“及时雨”,因为中石化近期曾表示,10月或将面临炼油亏损,因在国际原油价格逼近每桶80美元时,仍未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因而,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无疑将大大提升两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三、如何减少油价上涨带来的不良影响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2006年3月实施石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时,国家建

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相关行业的影响

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相关行业的影响 摘要:近两年多来,受石油供求、地缘政治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大幅攀升。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无论是以住宅、汽车、家电等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还是工业化进程,对能源的需求已进入持续上升阶段,石油对外依赖将不断提高。国际油价上涨不仅抑制宏观经济增长、增加石油进口开支、加剧潜在通胀压力,而且还将恶化外部经济环境。 同时,高油价对农业、交通运输、冶金、石化等相关行业以及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冲击。总体来看,能源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作用日益凸现,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再一次给我国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石油供给安全以及石油发展战略敲响了警钟。 一、油价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以住宅、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对资源消耗增大,石油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高达1.227亿吨,增长34.8%,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40%。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因而资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贸易方式单一,定价机制僵硬,市场反应滞后。因此,高油价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 1、高油价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势头,增加经济走向的变数。 2004年,不断飙升的国际油价将增加我国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多部门模型测算,2004年国际原油年均价上涨10美元,涨幅约34%,导致我国GDP增速放缓约0.4个百分点。高油价对我国经济增速的影响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国际油价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异常大幅波动必然增加宏观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加大我国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2、高油价加剧潜在通胀压力,加大调控政策操作的难度。 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根据模型测算,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将推动我国CPI上涨0.8个百分点。这一结论与国际能源署、OECD经济部和IMF经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成果基本一致。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价格传导具有明显的衰减效应,对CPI的实际影响程度可能小于0.8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形势仍处在非常敏感的关键时期。虽然2004年推动消费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食品价格在2005年涨幅有所放缓,但是水、电、气、旅游门票等公共产品以及服务价格的上涨不容小视,铁矿石等资源产品价格大幅飙升。在这种背景下,高油价将形成较为强烈的通胀预期,并产生一定的潜在通胀压力,明显加大了政策调控的难度。 3、增加外汇开支,加大外汇平衡压力。 据统计,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276.3美元,比2003年增长27.1%,每吨上涨了58.9美元;

油价上涨利弊

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会明白,提高成品油价格对于物价意味着什么,油价上涨必然带来几乎所有行业成本的增加,进而刺激物价上涨,通胀加剧。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将累及下游产业的发展。油价上涨会给各种交通运输行业以及给社会带来物价上升、运输停摆、绿色通道受阻等系列连锁反应。这也是国家一直不肯开放成品油价格的重要原因,而在今年通胀压力明显增大的情况下,居然提高成品油价格? 油价的地位。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按世界经济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下降0.2%,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据摩根士丹利估算,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10美元/桶,中国GDP将会降低0.5%,CPI指数将会上升0.3%-0.4%。另外,成品油价格上涨受影响最大的四个行业为: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质、金属制品和建筑。油价的变动十分敏感而明显,首先对相关行业的直接影响速度非常之快,交通更是立竿见影的事。其次,影响范围非常之广,引起连锁反应,直接的如出货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受影响、中小物流企业的经营面临困境等,间接的甚至影响到农副产品等价格的变动,导致其他行业的成本增加、费用支出增加和人民生活消费负担的加重,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上涨的油价则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传导效应飞快地显现出来,波及市场形成连锁反应。 2、化工行业成本增加化工行业成本增加,化工产品等价格跟随上涨,化工产品价格转移不好企业就会亏损,直接利空。 3、交通运输行业航空业压力较大 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油价上涨直接利空。一是直接加大成本,二是导致经济活动减弱从而使得运输量下降。 (1)、公交业:对于公交运输行业而言,油价是市场的,可是票价却是计划的,由政府来确定。所以现在耗油成本连续上涨,可票价还得维持原样,利润空间压缩得厉害。况且即便是能把票价涨上去,消费者会不会买账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对公交行业来说,如果不是有什么大型的活动、会展,业务量也不会有大的增加,靠业务量的增长来维持净利润也行不通。 (2)、航空业:燃油费用是航空业中仅次于人员费用的第二大费用支出,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估计,航空公司的燃料支出占其运营成本的10%至20%,当油价走高时,这一比例将高达30%或40%。由油价上涨引起的机票价格上调,部分地减少了行业的需求,将会抑制航空需求,而且,由于航空业的激烈竞争和较低客座率的事实,航空公司燃油成本将很难转嫁给乘客,对航空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航空板块将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3)、铁路:铁路的运输营运成本可分为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和其他共6项支出。我国铁路在燃料支出中,主要包括柴油、汽油、煤油、原煤、焦炭支出。可以预见,原油价格的提高必将给铁路部门所得利润带来一定挤压。 (4)、道路运输:燃料油的一路看涨,使运输企业成本增加,盈利水平大幅下降。货运企业、客运企业(江西长运)等直接利空。 5、汽车行业抑制有效需求 对汽车行业,油价上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间接。当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最终会上涨到一个相当高度,这将显著提高拥有汽车的成本,所以当油价上涨时,或被预期上涨时,油价成了消费者购买汽车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竞争极为激烈的汽车市场上,高油价将成为汽车需求的重大阻碍因素。所以,油价上升,如果导致成品油涨价,对骏威汽车、华晨汽车、庆铃汽车和吉利汽车等公司股票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长安汽车可能是发展的机遇,当前国家发出各种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政策,长安汽车排名微车行业第一。长安汽车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小排量汽车生产企业,计划在未来数年投入30亿元研发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车,并将推出一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

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及原因 张泽之 10119042 理学院 10信息与计算科学(2)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 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 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 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

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 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 2004年初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 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NYMEX轻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 2.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 1). 供求无法平衡,供给量始终小于需求

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调研报告

航天镇关于近期油价上涨对社会影响的 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关于整理报送油运价联动补贴发放、油价提升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创新运营模式抵御市场风险、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不稳定隐患和突发事件专项信息的要求,我镇高度重视,扎实安排,专门组织人力,深入客运业主和村组农户,通过召开座谈会、群众会等办法,对油价上涨给我镇运输及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研、客观分析和科学谋划。 一、带来的影响 1、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我镇尤其是天仓片区,距离县城达百公里之远,农资商品六成以上来自酒泉、金塔县城等地,运到我镇一般需要2-3个小时的车程。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农用生产资料运输费用的增加,运输成本的增加必然影响农资价格。据了解,目前从酒泉、金塔县城等地运至我镇的农资商品,因油价上涨,价格均有所波动,这对即将开始的“三春”工作,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增加。油价上涨,客运业主也感受到了成本增加的压力。由于物价和运输部门对运营票价定了最高限价,虽然油价上涨导致营运成本再次增加,但他们并不会马上跟进调整票价。因此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只能由其通过其他方式来消化。这样一来,超载、超重、和交警捉迷藏等违规运营的现象就呈现上升的苗头。同时,部分群众由于油价上涨的因素,在出行尤其是接送学生过程中,

有可能以无牌无照的摩托车、四轮车等自家交通工具代步,无形中又为交通安全事故的频发埋下了隐患。 3、部分群众储油现象增多。我镇天仓片区共有5个行政村,1056户,3941人,机动车保有量2639辆。2004年撤乡并镇后,原加油站被撤销,导致天仓片区农户机动车燃油添加很不方便,农户储备机动车燃油的现象非常普遍。经多方协调,2011年,已恢复了航天镇天仓加油站。但部分群众安全、消防意识淡薄,加之截止今年2月,燃油反复的涨涨跌跌,给群众造成燃油价格迟早要上涨的心理,不少群众仍有在家中储存燃油的习惯。农村居民点相对集中,农户储备的燃油大多存放在后院车库,而旧黑河大桥由于县交通部门的限高限宽措施,致使一些特种车辆无法通过,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车辆通行十分不便,加之距离较远,无法及时有效抢救,必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 4、油站燃油供给紧张。由于油价上涨,会给群众带来“油恐慌”的心理,即越涨越购,越涨越存。部分加油站燃油供给吃紧,采取限量供应,这样虽然不像沿海地区那样闹油荒,但却使得众多的车辆停靠在加油站附近排队加油,势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对策及措施 一是对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调查走访。针对以上情况,航天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镇党委、镇政府牵头,组成调查组,深入各村组及运营行业中,采取实地查看、询问交流等方式,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二是在全镇农户中间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针对天仓片区农户储备机动车燃油的现状,镇政府在群众中开展专题

关于油价上涨的一些看法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原油80美元之下时利润率5% 2009年04月22日11:19凤凰网财经【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0 条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凤凰网财经讯据外电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3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准,加上运费、加工成本和利润等确定成品油销售价格。当原油价格在每桶80美元之下时,成本利润率为5%;而当油价超过130美元时,中国成品油价格将与国际油价脱钩。 中国于2008年12月公布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但是从未正式公布新定价机制的详情。 不愿透露姓名消息人士周三表示,中国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为当国际市场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辛塔(Cinta)3种原油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在这3种原油平均价格基础上,还要同时考虑国内外运费、炼油厂加工成本和利润、销售环节的流通费用来确定。 其中,最为市场所关注的利润的确定为:当原油价格为每桶80美元之下时,成本利润率定为5%;原油价格超过每桶80美元之后,每上涨5美元,成本利润率减少1个百分点。当原油价格达到105美元时,成本利润率为0。

消息人士还透露,机制规定,当原油价格超过每桶130美元时,中国成品油价格将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脱钩。 https://www.360docs.net/doc/e37983953.html, 2011年04月14日 09:03 生意社-能源分社 生意社04月14日讯 分析人士表示,因位于多年高点的船用燃料油价格抵消了油轮供应充裕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预期本周亚洲主要航线的原油油轮的运费上涨。 中东至日本的全球基准超级油轮出口路线的运费周一从W49.79或3659美元/天的两个月低点反弹至W54.53或7235美元/天的水平,因燃料价格飙升。 在原油价格上扬至127美元/桶上方之后,周一船用燃料油价格攀升至两年半的高点。根据油轮类型来看,船用燃料油价格运营成本的比例可能在10-70%之间。 经纪公司Fearnleys表示,由于海上燃料成本触及有史以来的高点,所以,超级油轮租船者不得不应对来自超级油轮船主这方面的强大压力,因油轮船主不愿意降低运费。

石油价格波动状况及原因分析(国际经济学)

石油价格波动状况及原因分析 2010095106 盖超群 一、石油价格波动状况 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石油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深入探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 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 (1)稀缺性。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石油开采资源的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战略属性。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商品,其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国际关系和国家实力等方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在各国纷纷将石油提升到战略高度后,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争夺石油资源、争取石油价格控制权、建立大规模的石油战略储备,而这进一步反过来证实石油所蕴涵的巨大的战略属性。 2 长期影响因素 (1)供应因素。在石油供应中,OPEC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由此可见,OPEC的石油供应对调控国际油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以后,国际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 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 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 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 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 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

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 2004年初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NYMEX轻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 2.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 近年国际油价节节攀高,对国际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油价的高涨使得国际市场对此日益关注,关于油价高涨的原因,众多机构和学者都有过分析。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2008年6月30日开始正式议程,但首日讨论却再度陷入无休止的争论,高油价谜局依然难解。作为产业界的重量级人物,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海沃德和美欧等石油消费国的立场相一致,他在当天的首场全会发言中率先将矛头指向了供求层面,认为油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在于供给没有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而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则将矛头对准了投机行为。他认为,由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美元贬值,大笔资金流向了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活跃的投机行为才是推高油价的幕后“黑手”。世界知名能源公司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7月8日表示,导致当前国际油价加速上涨的原因复杂,但供需紧张仍然是油价高涨的首要因素。而金融大亨索罗斯6月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回答关于能源价格投机的质询时就指出,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吹大了油价“泡沫”。他认为,目前商品期货指数市场的狂热投资行为,与导致1987年股市崩盘的狂热投资组合保险行为惊人的相似。 经分析总结,我个人认为对于高油价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

油价上涨对相关行业影响调查及后期走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37983953.html, 油价上涨对相关行业影响调查及后期走势分析 作者:虞华陈光亚王珊珊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07期 高歌猛进的国际油价,日趋强烈的上涨预期,早已打开的调价窗口让2012年的3月变得异常敏感。三地原油均价变化率远远超越4%这一红线,且时间也远远超过22个工作日,油价上涨的两个条件都已满足,仿佛“调价与否,只欠通知”,因此“国内成品油价格在3月中下旬会上调”的消息满天飞。果真“两会”一结束,发改委一纸通知让国内成品油价格一跃跨进了“8时代”。这“跨时代”的调价不仅让油价上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也冲击着人们对油价的一个心理界限。因此有人笑言,“现如今的油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国家发改委通知称,从3月20日零时起,上调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汽柴油涨幅均为600元/吨;约合汽油上调0.44元/升、柴油上调0.51元/升。据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3月20日的价格调查监测资料显示:盐城地区93号汽油从7.45元/升调整至7.92元/升,每升上涨0.47元;97号汽油从7.87元/升调整至8.37元/升,每升上涨0.5元;0号柴油从7.29元/升调整至7.8元/升,每升上涨0.51元。距上次调价时间2月8日仅一个多月,虽然大家对如今的调价早就习以为常,可这次调价却让消费者有几分不习惯。97号汽油已率先“破8”,因为每升8元的油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心理界限。一旦突破这个界限,将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影响,一部分人可能因为出行成本升高而选择乘坐公交等方式。 一、对相关行业影响较大 出租车司机:“司空见惯又有些出乎意料”。每调一次价,心就咚咚咚跟着跳,这是“靠车吃饭”的出租车司机们真实的心理写照。虽然对油价上涨早已习以为常,但这次油价上调的幅度还是让不少出租车司机们冒了一身汗,因为油价破“8”对他们来说就是利润空间又再一次的缩小,的确有些“吃力”。如现在93号汽油每升上涨0.47元,一天大约要跑35升油,这得多花去16.45元,一个月就要多支出493.5元。出租车司机王先生说:“虽然早在三月初就到处听到涨价的声音,我们自己心里也有数,可这次涨到8元多还是让我们的神经比较紧张。现在只有多载些客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支出,也希望政府能加大对电瓶三轮车的管制,让我们能有更多的客源。” 有车一族:“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忧心忡忡”。有车一族对此次调价持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仍不以为然,自得其乐;另一种则负担较重,压力倍增。对于持前一种态度的有车者,张先生的爱车是一辆排量1.6L的标致307,目前百公里的油耗为8升左右。如果按月均跑1500公里计算,此次93号汽油上涨0.47元/升后,他每个月需要多花56.4元的油钱。他个人表示,“这点花销还是能承受的,但不管油价将来走高至如何,该用车的时候还得用,只是在驾驶方式上多学点“省油攻略”就行了”。持后一种态度的有车者则表示:“现在油价突破8元大关,将来离10元还远吗?油价上涨带来的不仅仅是油费的增加,油价一涨很多东西都会相应的因成

浅谈对当前油价上涨的认识

浅谈对当前油价上涨的认识 周娜琦10123835 上课地点:3教101 上课时间:周四第1,2节 “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原料对国家命运、军事发展和全球贸易战略,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力;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原料曾许下提高整个国家福利水平的伟大承诺,然后这种承诺又变成对未来时隐时现的诅咒……很多人将它等同于战争、贪婪以及国际精英们共同演绎的权力游戏。”这是莱昂纳尔多在《石油石油》中对石油资源的一段描述,由此石油资源的重要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国内最近一次的油价上涨引起了热议,首先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发生。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将汽、柴油每吨分别提高600元,折合零售价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供0.44元和0.51元。至此京沪等地的93号汽油告别7元/升时代,首次攀上8元/升平台。油价破八引起热议,而一则报道则激起网友的共鸣。3月23日嘉兴电视台在《今朝多看点》节目中采访一些市民对油价上涨的看法,一位男子面对镜头说:“我能说脏话吗?”记者问:“你比较愤怒是吧?”男子说:“不能吗?那我就没话好说了。”这段视频的疯传与人们的广泛热议充分反映了人们对油价上涨的不满,在此我谈一些自己对于油价上涨问题的粗浅看法。 从客观的形势分析,石油涨价是必然趋势,这不只是国内,国际油价总体呈上涨趋势。结合资料与自己的观点,我想油价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从国际形势来看,第一,石油总量有限,但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加,而产量有限,从而导致供不应求;第二,世界主要石油市场大多以美元标价,而美元持续的走软贬值也是造成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第三,由于油价的大幅攀升,能源大宗大量购原油,由此的投机炒作也导致了油价的再幅上扬;第四,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与海湾地区不和,美伊战争、伊朗核问题迟迟不能了断,中东地区和平问题不定,国际争端、地区争端使得世界上许多产油国常常以石油为武器,在语言和行动上常以提高油价相威胁。从国内情况来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供不应求。从供给方面看,中国目前真的缺油,东北老石油基地已经快被抽空,不得不把管道接到俄罗斯,东海海底资源丰富,但美日韩三国虎视眈眈,南海问题更为复杂,资源看法难以付诸。我国目前石油进口量已远远高于产出量,依赖进口的现状不由得将石油的定价权叫了出去,受国际影响大。从需求方面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导致了工业用油需求的急剧扩张,另一方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规模扩大亦成为需求扩大的重要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