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 作业与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七章 作业与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七章 作业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LR分析法

第1题已知文法

A→aAd|aAb|ε

判断该文法是否是SLR(1)文法,若是构造相应分析表,并对输入串ab#给出分析过程。

文法:A→aAd|aAb|ε

拓广文法为G′,增加产生式S′→A

若产生式排序为:

0S' →A

1 A →aAd

2 A →aAb

3 A →ε

由产生式知:

First (S' ) = {ε,a}

First (A ) = {ε,a}

Follow(S' ) = {#}

Follow(A ) = {d,b,#}

G′的LR(0)项目集族及识别活前缀的DFA如下图所示:

在I0中:

A →.aAd和A →.aAb为移进项目,A →.为归约项目,存在移进-归约冲突,因此所给文法不是LR(0)

文法。

在I0、I2中:

Follow(A) ∩{a}= {d,b,#} ∩{a}=

所以在I0、I2中的移进-归约冲突可以由Follow集解决,所以G是SLR(1)文法。

构造的SLR(1)分析表如下:

题目1的SLR(1)分析表

ab#的分析过程

题目1对输入串

第2题若有定义二进制数的文法如下:

S→L.L|L

L→LB|B

B→0|1

(1) 试为该文法构造LR分析表,并说明属哪类LR分析表。

(2) 给出输入串101.110的分析过程。

解:文法:

S→L.L|L

L→LB|B

B→0|1

拓广文法为G′,增加产生式S′→S

若产生式排序为:

0 S' →S

1 S →L.L

2 S →L

3 L →LB

4 L →B

5 B →0

6 B →1

由产生式知:

First (S' ) = {0,1}

First (S ) = {0,1}

First (L ) = {0,1}

First (B ) = {0,1}

Follow(S' ) = {#}

Follow(S ) = {#}

Follow(L ) = {.,0,1,#}

Follow(B ) = {.,0,1,#}

G′的LR(0)项目集族及识别活前缀的DFA如下图所示:

在I2中:

B →.0和B →.1为移进项目,S →L.为归约项目,存在移进-归约冲突,因此所给文法不是LR(0)文法。在I2、I8中:

Follow(s) ∩{0,1}= { #} ∩{0,1}=

所以在I2、I8中的移进-归约冲突可以由Follow集解决,所以G是SLR(1)文法。

构造的SLR(1)分析表如下:

题目2的SLR(1)分析表

题目2对输入串101.110#的分析过程

分析成功,说明输入串101.110是题目2文法的句子。

3.考虑文法:S→AS|b A→SA|a

(1) 列出该文法所有的LR(0)项目。

(2)按(1)列出的项目构造识别这个文法活前缀的NFA,把这个NFA确定化为DFA,说明这个DFA的所有状态全体构成这个文法的LR(0)规范族。

(3)此文法是SLR(1)的吗?,若是,构造他的SLR分析表

(4)这个文法是LALR或LR(1)的吗?

(1)构造增广文法,S’→S

文法的LR(0)项目有:

1. S’→.S

2. S’→S.

3. S→.AS

4. S→A.S

5. S→AS.

6. S→.b

7. S→b.

8. A→.SA

9. A→S.A 10. A→SA. 11. A→.a 12. A→a.

(2)所产生的NFA略。

由规则构造所需的DFA:

则LR(0)项目集规范族为:

C={I0,I1,I2,I3,I4,I5,I6,I7}

(3)可以看到I1,I6,I7存在着移进-归约的冲突。

冲突是不能用SLR(1)的方法来解决。比如I6:

对于状态S→AS. 和S→.b

Follow(S)={#,a,b}与{b}相交不为空。

所以以上文法不是SLR(1)文法。

(4)为验证该文法是否为LALR或LR(1)的,构造LR(1)项目集。

对于I5,产生了移进-归约矛盾,所以这个文法不是LR(1)文法。于是也不是LALR文法。

文法:

S→UTa|Tb

T→S|Sc|d

U→US|e

拓广文法为G',增加产生式S'→S

若产生式排序为:

0 S' →S

1 S →UTa

2 S →Tb

3 T →S

4 T →Sc

5 T →d

6 U →US

7 U →e

由产生式知:

First (S' ) = {d,e}

First (S ) = {d,e}

First (U ) = {e}

First (T ) = {d,e}

Follow(S' ) = {#}

Follow(S ) = {a,b,c,d,e,#}

Follow(U ) = {d,e}

Follow(T ) = {a,b}

G′的LR(0)项目集族及识别活前缀的DFA如下图所示:

在I1中:

S' →S.为接受项目,T →S. 为归约项目,T →S.c为移进项目,存在接受-归约和移进-归约冲突,因此所给文

法不是LR(0)文法。

在I1中:

Follow(S') ∩ Follow(T)= { #} ∩{a ,b}=

Follow(T) ∩{ c}= { a ,b} ∩{c}=

在I8中:

Follow(U) ∩ Follow(T) ∩{ c}={d,e}∩{ a ,b} ∩{c}=

所以在I1中的接受-归约和移进-归约冲突与I8中的移进-归约和归约-归约冲突可以由Follow集解决,所以G 是SLR(1)文法。

构造的SLR(1)分析表如下:

题目3的SLR(1)分析表

第8题

文法:S A#A→BaBb|DbDa B→εD→ε

证明该文法是LR(1)但不是SLR(1)。

解:若产生式排序为:

0 S'→A# 1 A →BaBb 2 A →DbDa 3 B →ε 4 D →ε

由产生式知:

First (S' ) = {a,b}

First (A ) = {a,b}

First (B ) = {ε}

First (D ) = {ε}

Follow(S' ) = {#}

Follow(A ) = {#}

Follow(B ) = {a,b}

Follow(D ) = {a,b}

G′的LR(1)项目集族及识别活前缀的DFA如下图所示:

在I0中:

B →.,a和T →.,b为归约项目,但它们的搜索符不同,若当前输入符为a时用产生式B →ε归约,为b时用产生式D →ε归约,所以该文法是LR(1)文法。

若不看搜索符,在I0中项目B →.和T →.为归约-归约冲突,而

Follow(B ) ∩Follow(D ) = {a,b} ∩{a,b}≠,冲突不能用Follow集解决,所以该文法不是SLR(1)文法。

构造的LR(1)分析表如下:

题目4的LR(1)分析表

10.判断下列各题所示文法是否为LR类文法,若是请说明是LR(0)、SLR(1)、LALR(1)或LR(1)的哪一种,并构造相应分析表

(1)S→AB A→aBa|εB→bAb|ε

(3)S→aAd|eBd|aBr|eAr A→a B→a

(5) A→aB|εB→Ab|a

(6) S→(SR|a R→.SR|)

(1)解:对于该文法构造LR(0)项目规范族:

I0: S’→.S I1: S’→S. I3: A→a.Ba I5: B→b.Ab I6: A→aB.a S→.AB I2: S→A.B B→.bAb A→.aBa I7: A→aBa.

A→.aBa B→.bAb B→. A→. I8: B→bA.b

A->. B→. I4: S→AB. I9: B→bAb.

可见存在着移进-归约冲突,这个文法不是LR(0)文法。考虑用SLR(1)来解决问题:构造

(3)解:先构造该文法的LR(0)项目集规范族:

I0: S’→.S I1: S’→S. I3: S→e.Bd I5: S→aB.r I9: S→aAd.

S→.Ad I2: S→a.Ad B→.a I6: A→a. I10:S→aBr.

S→.eBd S→a.Br S→e.Ar B→a. I11:S→eBd.

S→.aBr A→.a A→.a I7: S→eB.d I12:S→eAr.

S→.eAr B→.a I4: S→aA.d I8: S→eA.r

该文法存在着归约-归约冲突,所以不是LR(0)文法。

对于状态I6: A→a.

B→a.

Follow(A)={dr} Follow(B)={dr}

两个集合相交不为空,所以该文法也不是SLR(1)文法。

构造该文法的LR(1)文法可得该文法是LR(1)的。

I0: S’→S,# I2: S→a.Ad,# I4: S→aA.d,# I10: S→aAd.,#

S→.aAd,# S→a.Br,# I5: S→aB.r,# I11: S→aBr.,#

S→.eBd,# A→.a,d I6: A→a.,d I12: S→eBd.,#

S→.aBr,# B→.a,r B→b.,r I13: S→eAr.,#

S→.eAr,# I3: S→e.Bd,# I7: S→eB.d,#

I1: S’→S.,# S→e.Ar, # I8: S→eA.r,#

B→.a,d I9: B→a.,d

A→.a,r A→a.,r

构造LR(1)分析表(略)。

(5)解:构造LR(0)的分析表:

I0: S→.A I3: S->aB. I6: B->AB.

A→.aB I4: B->A.b

A→ . I5: B->a.

I1: S->A. A->a.B

I2: S->a.B B->.Ab

B->.Ab B->.a

B->.a A->.aB

A->.aB A->.

A->.

可以看到存在着移进-归约的冲突,不是LR(0)文法。

在I0中Follow(A)与{b}相交不为空。所以也不为SLR(1)文法。

构造该文法的LR(1)项目集规范族:

I0: S->.A,# I4: B->A.b,# I9: B->a.,b

A->.aB,# I5: B->a.,# A->a.B,b

A->.,# A->a.B,b B->.Ab,b

I1: S->A.,# B->.Ab,b B->.a,b

I2: A->a.B,# B->.a,b A->.aB,b

B->.Ab,#, B->.aB,b A->.,b

B->.a,# A->.aB,b I10:B->AB.,b

A->.aB,b I6: B->Ab.,#

A->.,b I7: A->aB.,b

I3: A->aB.,# I8: B->A.b,b

其中存在冲突,所以文法也不是LR(1)文法。

(6)解:将文法拓广后得:

(0) S’→ S

(1) S→(SR

(2) S→ a

(3) R→.SR

(4) R→)

构造LR(0)的项目集规范族:

一个文法是LR(0)文法一定也是SLR(1)文法,也是LR(1)文法。但反之则不一定成立。

I0~~I9无冲突项目,所以此文法是LR(0)文法。

构造其LR(1)的DFA(构造过程中,在建立好初态集后,立即产生所有新状态的核集合,然后再逐步扩充):

LALR(1)项目集规范族:

同心集合并后无冲突,其项目集的个数与LR(0)相同,此文法是LALR(1)文法。

11. 设文法G[S]为:S→AS|ε A→aA|b

(1) 证明G[S]是LR(1)文法

(2) 构造出它的LR(1)分析表

(3) 给出输入符号串abab#的分析过程

一个文法不是SLR(1)时,不能证明它是LR(1)的

解:将文法改写为拓广文法:

(0) S’→S (1) S→AS (2) S→ε (3) A→aA (4) A→b

构造其LR(1)项目集规范族:

对abab#的分析过程:

第15题:已知文法为: S→a| |(T) T→T,S|S

(1) 构造它的LR(0)、LALR(1),LR(1)分析表

(2)给出对输入符号长(a#和(a,a#的分析过程

(3)说明(1)中三种分析表发现错误的时刻和输入串的出错位置有何区别。

解:构造该文法的LR(0)项目集规范集:

I0: S’→.S I2: S’→a. I5: S→(T.) I9: T→T,S.

S→.a I3: S→∧. T→T.,S

S→.∧I4: S→(.T) I6: T→S.

S→.(T) T→.T,S I7: S→(T).

I1: S’→S. T→.S I8: T→T,.S

S→.a S→.a

S→.∧S→.∧

S→.(T) S→(T)

构造

构造LR(1)规范集族:

I0: S’→.S,# I2: S’→a.,# I5: S→(T.),# I9: T→T,S.,) S→.a,# I3: S→∧.,# T→T.,S,) I10:S->a.,)

S→.∧,# I4: S→(.T),# I6: T→S.,) I11:S->∧.,)

S→.(T),# T→.T,S,)I7: S→(T).,# I12:S->(.T),) I1: S’→S.,# T→.S,)I8: T→T,.S,) T->.T,S,)

S→.a,)S→.a,) T->.S,)

S→.∧,)S→.∧,) S->.a,)

S→.(T),)S→(T),) S->.∧, I13:S->(T.),) I14:S->(T).,) S->.(T),) T->T.,S,)

构造LR(1)分析表:

和I12、I5和I13、I7和

分析对输入符号为(a#和(a,a#的LR(0),LR(1),LALR(1)分析过程:

(a#的LR(0)分析过程:

(a,a#的LR(0) 分析过程:

(3)LR(1)分析表发现问题最早,LALR次之,LR(0)最慢,发现位置相同。

操作系统作业(1-4)答案

操作系统作业 (第一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 A 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B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D 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2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 A 灵活性 B 可靠性 C 兼容性 D 利用率 3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发生。 A 在同一时刻 B 一定不在同一时刻 C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4 以下不属于衡量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是【】。 A 作业的大小 B 资源利用率 C 吞吐量 D 周转时间 5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函数 D 原语 6 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为50时,为了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1s,选取的时间片最大值为【】。 A 10ms B 20ms C 50ms D 100ms 7 假设就绪队列中有10个就绪进程,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进行进程调度,如果时间片为180ms,切换开销为20ms。如果将就绪进程增加到30个,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为【】。 A 10% B 20% C 30% D 90% 8 中断系统一般由相应的【】组成。 A 硬件 B 软件 C 硬件和软件 D 固件 9 以下工作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 A 创建进程的PC B B 为进程分配内存 C 为进程分配CPU D 将PCB插入就绪队列 10 系统中有5个用户进程且CPU工作于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或阻塞状态的进程数最多分别为【】。 A 5,4 B 4,0 C 0,5 D 4,5 11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A 1 B n-1 C n D n+1

作业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税收筹划基础 参考答案: 1.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2. (1)(答题要点) 第一,不违法性 第二,事先性 第三,风险性 (2)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规定的违法行为未经处罚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犯有以上罪行的,判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欠缴税款数额较大,是指欠缴税款5万元以上。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操作系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操作系统是一种() A.系统软件 B.系统硬件 C.应用软件 D.支援软件 2.MS—DOS的存贮管理采用了() A.段式存贮管理 B.段页式存贮管理 C.单用户连续存贮管理 D.固定式分区存贮管理 3.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将引起的中断是属于()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中断 C.外部中断 D.访管中断 4.MS—DOS中用于软盘整盘复制的命令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0023559.html,P B.DISKCOPY C.SYS D.BACKUP 5.位示图方法可用于() A.盘空间的管理 B.盘的驱动调度 C.文件目录的查找 D.页式虚拟存贮管理中的页面调度 6.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A.时间片轮转法 B.LRU算法 C.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D.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7.在以下存贮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A.单用户连续分配 B.固定式分区分配 C.可变式分区分配 D.页式存贮管理 8.已知,作业的周转时间=作业完成时间-作业的到达时间。现有三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 T1+T2+T3 9.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一定存在互斥关系 B.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C.一定彼此独立无关 D.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 10.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D.时间片用完

11.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A.顺序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目录文件 12.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A.2 B.1 C.3 D.0.5 13.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14.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A.应该相同 B.应该不同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受系统约束 15.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能影响中断响应次序的技术是()和()。 A.时间片 B.中断 C.中断优先级 D.中断屏蔽 E.特权指令 2.文件的二级目录结构由()和()组成。 A.根目录 B.子目录 C.主文件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 E.当前目录 3.驱动调度算法中()和()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移动臂的运动方向。 A.电梯调度 B.先来先服务 C.扫描 D.单向扫描 E.最短寻找时间优先 4.有关设备管理概念的下列叙述中,()和()是不正确的。 A.通道是处理输入、输出的软件 B.所有外围设备的启动工作都由系统统一来做 C.来自通道的I/O中断事件由设备管理负责处理 D.编制好的通道程序是存放在主存贮器中的 E.由用户给出的设备编号是设备的绝对号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2

应用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1、下列指令中哪些只能在核心态运行? (1)读时钟日期;(2)访管指令;(3)设时钟日期;(4)加载PSW;(5)置特殊 寄存器;(6) 改变存储器映象图;(7) 启动I/O指令。 答:(3),(4),(5),(6),(7)。 2、假设有一种低级调度算法是让“最近使用处理器较少的进程”运行,试解释这种算法对“I/O繁重”型作业有利,但并不是永远不受理“处理器繁重”型作业。 答:因为I/O繁忙型作业忙于I/O,所以它CPU用得少,按调度策略能优先执行。同样原因一个进程等待CPU足够久时,由于它是“最近使用处理器较少的进程”,就能被优先调度,故不会饥饿。 6、若有一组作业J1,…,Jn,其执行时间依次为S1,…,Sn。如果这些作业同时到达系统,并在一台单CPU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执行。试找出一种作业调度算法,使得平均作业周转时间最短。 答:首先,对n个作业按执行时间从小到大重新进行排序,则对n个作业:J1’,…,J n’,它们的运行时间满足:S1’≤S2’≤…≤S(n-1)’≤S n’。那么有: T=[S1’+( S1’+S2’)+ (S1’ + S2’+ S3’)+…+(S1’ + S2’+ S3’+…+ S n’)]/n =[n×S1’+( n-1)×S2’+ (n-3)×S3’]+…+ S n’]]/n =(S1’ + S2’+ S3’+…+ S n’)-[0×S1’+1×S2 ’+2×S3’+…+(n-1) S n’]/n 由于任何调度方式下,S1’ + S2’+ S3’+…+ S n’为一个确定的数,而当S1’≤S2’≤…≤S(n-1)’≤S n’时才有:0×S1’+1×S2 ’+2×S3’+…+(n-1) S n’的值最大,也就是说,此时T值最小。所以,按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调度时,使得平均作业周转时间最短。 10、有5个待运行的作业,预计其运行时间分别是:9、6、3、5和x,采用哪种运行次序可以使得平均响应时间最短? 答:按照最短作业优先的算法可以使平均响应时间最短。X取值不定,按照以下情况讨论: 1)x≤3 次序为:x,3,5,6,9 2)3

作业2题目及答案

第三章 1.试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参考要点: 资本总公式即为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要求不等价交换至之间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必须按等价的原则进行。流通只会引起商品价值形态变化,并不改变商品的价值量。在任何商品经济社会里,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然而在资本流通公式中,资本不仅保存了自身价值,而且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显然是同价值规律相违背的。 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即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形成。首先商品生产者在流通之外不可能与其它商品生产者接触,也就不可能增殖,所以价值增殖必须在流通中形成;其次,在流通中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所以价值增殖必须在生产中产生。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由于流通领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那么价值变化只能发生在总公式的第一阶段所购买到的商品——劳动力上。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能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2.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及其关系。 参考要点: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 第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是使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已使劳动者实际上隶属于资本。第四、资本主义早期经常使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到一定时期,多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事实上两种方法是经常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多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试述生产劳动的内涵。 参考要点: 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这里所指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1)从一般劳动过程来理解,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直接、间接创造物质产品有关。马克思认为,从劳动过程本身来看,只有以产品为结果的劳动才是生产的。因此这里所指的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 这种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其外延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扩大。 (2)从商品生产过程考察,又可这样规定,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这是适用于商品经济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 (3)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为资本家生产或者带来剩余价值,对于资本家来说,只有生产或者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这反映劳动从属于资本,是直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 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 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 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 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 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 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 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10)如果系统的资源有向图 _ D __ ,则系统处于死锁状态。 A. 出现了环路 B. 每个进程节点至少有一条请求边 C. 没有环路 D. 每种资源只有一个,并出现环路 (11)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则这两个进程 B 。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及其知识点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及其知识点 第一章 思考题: 10、试叙述系统调用与过程调用的主要区别? 答: (一)、调用形式不同 (二)、被调用代码的位置不同 (三)、提供方式不同 (四)、调用的实现不同 提示:每个都需要进一步解释,否则不是完全答案 13、为什么对作业进程批处理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答:批处理时提交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由系统操作员把作业按照调度策略,整理为一批,按照作业说明书来运行程序,没有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可以使CPU和外设并行工作,当一个运行完毕时系统自动装载下一个作业,减少操作员人工干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18、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叙述实时操作系统的分类。 答: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指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接收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时间内来控制监控的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 有三种典型的实时系统: 1、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控制) 2、信息查询系统(情报检索) 3、事务处理系统(银行业务) 19、分时系统中,什么是响应时间?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响应时间是用户提交的请求后得到系统响应的时间(系统运行或者运行完毕)。它与计算机CPU的处理速度、用户的多少、时间片的长短有关系。 应用题: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用户进程占用200KB。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0的时间为80%,若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CPU的利用率=1-P n,其中P为程序等待I/O操作的时间占其运行时间的比例1MB内存时,系统中存放4道程序,CPU的利用率=1-(0.8)4=59% 2MB内存时,系统中存放9道程序,CPU的利用率=1-(0.8)9=87% 所以系统CPU的利用率提高了28% 2、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程序B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入80ms,再计算100ms,结束。

作业习题及答案

作业习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是画√,非画×) 1. 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称为车削。(√) 2. 变换主轴箱外手柄的位置可使主轴得到各种不同的转速。(√) 3. 卡盘的作用是用来装夹工件,带动工件一起旋转。(√) 4. 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可通过调换进给箱内的齿轮实现。(×) 5. 光杠是用来带动溜板箱,使车刀按要求方向作纵向或横向运动的。(√) 6. 光杠用来车削螺纹的。(×) 7. 变换进给箱手柄的位置,在光杠和丝杠的传动下,能使车刀按要求方向作进给运动。(√) 8. 小滑板可左右移动角度,车削带锥度的工件。(√) 9. 床鞍与车床导轨精密配合,纵向进给时可保证径向精度。(×) 10. 机床的类别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居型号的首位,其中字母“C”是表示车床类。(√) 11. 对车床来说,如第一位数字是“6”,代表的是落地及卧式车床组。(√) 12. C6140B表示第二次改进的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达400mm的卧式车床。()√ 13. CM6140 车床比C620车床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要大。× 14. CQM6132车床型号中的32表示主轴中心高为320mm。(×) 15. 在机床型号中,通用特性代号应排在机床类代号的后面。(√) 16. 车床工作中主轴要变速时,变换进给箱手柄位置要在低速时进行。(√) 17. 为了延长车床的使用寿命,必须对车床上所用摩擦部位定期进行润滑。(√) 18. 车床漏在外面的滑动表面,擦干净后用油壶浇油润滑。(√) 19. 主轴箱和溜板箱等内的润滑油一般半年更换一次。(×) 20. 主轴箱换油时,现将箱体内部用煤油清洗干净,然后再加油。(√) 21. 车床主轴箱内注入的新油油面不得高于油标中心线。(×) 22. 车床尾座中、小滑板摇动手柄转动轴承部位,每班次至少加油一次。(√) 23. 油脂杯润滑每周加油一次,每班次旋转油杯盖一圈。(√) 24. 对车床进行保养的主要内容是:清洁和必要的调整。(×) 25. 车床运转500h,需要进行一级保养。(√) 26. 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人员进行配合。(√) 27. 开机前,在手柄位置正确的情况下,需低速运转约2min后,才能进行车削。(√) 28. 装夹较重较大工件时,必须在机床导轨面上垫上木块,防止工件突然坠下砸伤导轨。(√) 29. 在车削时,车刀出现溅火星属正常现象,可以继续切削。(×) 30. 车工在操作中严禁戴手套。(√)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填空题 1. 在Windows XP中,进行系统软、硬件设置的文件夹称为______。 2. 在Windows XP系统中文标点方式下,键入符号“”对应的中文标点是______。 3. 在Windows XP默认环境中,要改变“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应首先双击“控制面板”窗口中的______图标。 4. 用Windows XP的“记事本”所创建文件的缺省扩展名是______。 5. 在Windows XP中,要添加Windows组件,必须打开______窗口。 6. 当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欲改变其属性设置,可以单击鼠标______键,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 7. 在Windows XP中,当用鼠标左键在不同驱动器之间拖动对象时,系统默认情况下,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8. 在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窗Vl中,将文件以列表方式显示,可按~、类型、大小、日期及自动排列五种规则排序。 9. 在WindoWS XP中,若要更改任务栏的属性,可以右键单击______空白处,再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来实现更改。 10. 在Windows XP环境中,选定多个不相邻文件的操作方法是:单击第一个文件,然后按住______键的同时,单击其它待选定的文件。 11. 在Windows xP中,利用“控制面板”窗口中的______向导工具,可以安装任何类型的新硬件。 12. 在Windows XP中,若要删除选定的文件,可直接按______键。 13. 按操作系统分类,UNIX操作系统是______。 14. 在Windows xP默认环境中,用于中英文输入方式切换的组合键是______。 15. 在Windows XP中,若系统长时间不响应用户的要求,为了结束该任务,使用______组合键。 二、单项选择题 1. Windows XP的“开始”菜单包括了Windows XP系统的()。 A. 主要功能 B. 全部功能 C. 部分功能 D. 初始化功能 2. 下列不可能出现在Windows XP中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左侧窗格中的选项是()。 A. 我的电脑 B. 桌面 C. use(登录的账户名)的文档 D. 资源管理器 3. 在Windows XP中,能更改文件名的操作是()。 A. 右键单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B. 左键单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C. 右键双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D. 左键双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人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4. 在Windows XP中,全角方式下输入的数字应占的字节数是()。 A. 1 B. 2 C. 3 D. 4 5. Windows XP中将信息传送到剪贴板不正确的方法是()。 A. 用“复制”命令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B. 用“剪切”命令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C. 用Ctrl+V组合键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D. Alt+PrintScreen把当前窗口送到剪贴板 6. 在windows XP中,欲选定当前文件夹中的全部文件和文件夹对象,可使用的组合键是()。 A. Ctrl+V B. Ctrl+A C. Ctrl+X D. Ctrl+D 7. 下列文件名,()是非法的Windows XP文件名。 A. ThiS is my file B. 关于改进服务的报告

操作系统作业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2013年春)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校: 日期:

作业一:作业管理 1、有三道程序A、B、C在一个系统中运行,该系统有输入、输出设备各1台。三道程序 A、B、C构成如下: A:输入32秒,计算8秒,输出5秒 B:输入21秒,计算14秒,输出35秒 C:输入12秒,计算32秒,输出15秒 问:(1)三道程序顺序执行的总时间是多少? (2)充分发挥各设备的效能,并行执行上述三道程序,最短需多少时间(不计系统开销)?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2、假设一个单CPU系统,以单道方式处理一个作业流,作业流中有2道作业,共占用CPU 计算时间、输入卡片数和打印输出行数如下: 其中,卡片输入机速度为1000张/分钟,打印机输出速度为1000行/分钟,试计算:(1)不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两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从第1道作业输入开始到最后一个作业输出完毕)。 (2)如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2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不计读/写盘时间),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作业二:进程管理 1、 请写出两程序S1和S2可并发执行的Bernstein 条件。 2、 有以下5条语句,请画出这5条语句的前趋图。 S1:y=x+1 R(x) W(y) S2:c=f-w R(f,w) W(c) S3:d=r-y R(r,y) W(d) S4:x=a+b R(a,b) W(x) S5:r=c+y R(c,y) W(r) 3、 设在教材第62页3.6.4节中所描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缓冲部分为m 个长度相等 的有界缓冲区组成,且每次传输数据长度等于有界缓冲区长度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对缓冲区同时操作。重新描述发送过程deposit(data)和接收过程remove(data)。 P P P i P .. .. 1 2 i k 4、 设有k 个进程共享一临界区,对于下述情况,请说明信号量的初值、含义,并用P ,V 操作写出有关互斥算法。 (1)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2) 一次允许m (m

作业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什么叫电气主接线?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2、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形式?绘图并说明各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答:单母线接线及单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接线及双母线分段接线; 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台半断路器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单元接线; 桥形接线; 角形接线。 3、在主接线方案比较中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其优越性? 答:经济比较;可靠性、灵活性,包括大型电厂、变电站对主接线可靠性若干指标的定量计算,最后确定最终方案。 4、某水电站装机为4×25MW,机端电压为10.5kV,现拟采用高压为110kV,出 线3回,中压为35kV,出线6回与系统相连,试拟出一技术经济较为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10.5kv 单母线分段 110kv 三回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35kv 六回单母线分段

5、某220kV系统的变电所,拟装设两台容量为50MV A的主变压器,220kV有 两回出线,同时有穿越功率通过,中压为110kV,出线为4回,低压为10kV,有12回出线,试拟定一技术较为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220kv 2回双母线带旁母;110kv 4回单母线分段带旁母;10kv 12回双母线不分段;

作业:P62页2-1,2-6 2-1 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哪些设备属于二次设备?其功能是什么? 注:基本是没有写错的啊就是有些同学的答案不全需要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功能和设备类型名称写全 2-6 简述交流5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及其特点 作业:1-3、2-3 、4-2、4-3 、4-10 4-2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主要区别何在?在运行中,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答:断路器带有专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主要作用是在检修时可形成明显开断点。 操作中需要注意不可带负荷拉刀闸, 送电时先合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母线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3 主母线和旁路母线各起什么作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和以母联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主母线主要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旁路母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可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出线断路器以使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检修。 可靠性安全性投资操作是否方便 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先合上旁路断路器检查旁路母线是否完好若完好断开旁路断路器合上该出线的旁路隔离开关合上旁路断路器之后退出出线断路器(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10 参考答案见下图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CH4 应用题参考答案 1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程序运行的页面走向是: 1、2 、3 、4 、2 、1 、5 、6 、2 、1 、2 、3 、7 、 6 、3 、2 、1 、2 、 3、6 。 分别用 FIFO 、OPT 和 LRU 算法,对分配给程序 3 个页框、 4 个页框、 5 个页框和 6 个页框的情况下,分别求出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页框数FIFO LRU OPT 3161511 414108 51287 6977 只要把表中缺页中断次数除以20,便得到缺页中断率。 2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共有 5 页,执行时其访问页面次序 为: ( 1 ) 1、4、3、1、2、5、1、4、2、1、4、5 ( 2 ) 3、2、1、4、4、5、5、3、4、3、2、1、5 若分配给该作业三个页框,分别采用 FIFO和 LRU 面替换算法,求出各自的缺页 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1 )采用 FIFO 为 9 次,9 / 12 = 75 %。采用 LRU 为 8 次,8 / 12 = 67 %。( 2)采用FIFO和LRU均为9次,9 / 13 = 69%。 3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 FIFO 、OPT 和 LRU 页面替换算法,如果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 l ) 2、3、2、l、5、2、4、5、3、2、5、2。 ( 2 ) 4、3、2、l、4、3、5、4、3、2、l、5。 ( 3 ) 1、2、3、4、1、2、5、l、2、3、4、5。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 3 和 4 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发生的缺页中断 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 l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使用 FIFO 为 9次, 9 / 12 = 75%。使用 LRU 为 7次, 7 / 12 = 58%。使用 OPT 为 6 次, 6 / 12 = = 50%。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块,使用 FIFO 为 6次, 6 / 12 = 50%。使用 LRU 为 6次, 6 / 12 = 50%。使用 OPT 为 5 次, 5 /12 = 42 %。 ( 2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使用 FIFO 为 9次, 9 / 12 = 75%。使用 LRU 为 10 次, 10 / 12 = 83%。使用 OPT 为 7次, 7/12 = 58%。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 4块,使用 FIFO 为 10次, 10 / 12 = 83 %。使用LRU 为 8 次, 8/12 =66%。使用 OPT为 6 次, 6/12 =50%. 其中,出现了 Belady 现象,增加分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使缺页中断率上升。 4、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下,按地址排列的内存空闲区为: 10K 、4K 、20K 、18K 、7K 、 9K 、12K 和 15K 。对于下列的连续存储区的请求: ( l ) 12K 、10K 、 9K , ( 2 ) 12K 、10K 、15K 、18K 试问: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和下次适应算法,哪个空闲区被使用? 答: ( 1)空闲分区如图所示。 答 分区号分区长 110K 24K 320K 418K 57K 69K 712K 815K 1)首次适应算法 12KB 选中分区 3 ,这时分区 3 还剩 8KB 。10KB 选中分区 1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 1 。9KB 选中分区 4 ,这时分区 4 还剩 9K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