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基础知识》课程实施方案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实施方案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实施方案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旅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制订时间:2013年6月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通过对旅游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知晓中国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园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课程教学中重视资料收集和分析能力培养,重视学生到景区中领会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本课程为本专业其它学科的学习作准备。

2.课程能力目标

2.1 课程核心能力目标

●收集和分析旅游业发展相关信息的能力。

●知晓中国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特产等

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将知识运用到景(区)点介绍中的能力。

●具有对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国戏曲初步的欣赏能力。

●会收集与介绍家乡旅游项目、风俗习惯、饮食特色、风物特产的

能力。

2.2 课程通用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知晓中国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特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达到上海市导游证《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的基本要求。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书法和戏曲等的欣赏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4. 课程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本课程应在充分考虑服务与管理行业职业岗位活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课程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培养,通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或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景、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达成课程最终之培养目标。

(2)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总课时:108学时)

第 4 页共13 页

第 5 页共13 页

第 6 页共13 页

第7 页共13 页

第8 页共13 页

第9 页共13 页

第10 页共13 页

第11 页共13 页

第12 页共13 页

5. 教材及学习资料的选用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有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如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的选择或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又考虑涵盖导游证考试的基本要求,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可读性、趣味性、运用性。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旅游基础课程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景区场馆等设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

6. 教学评价

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应有相应的评价目的、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业绩的评判应该灵活采用各种评价方法,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法。

通过活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网络学习、收集信息、社会调查、旅游实践活动等等。通过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有直观认识,考察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地图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学生自我评价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进步、成果以及不足等加以记录,以加深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认识学习目标以及控制学习进程。

测验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定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是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评价形式。测验法可以评价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学期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总之,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教学效果做出科学的解释,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能把这些方法割裂开来,应将几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