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设计标准

美术学科课堂设计标准

以全面落实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实践“以人为本”育人理念,引领学生在美术课程课堂中全面成长。美术学科课堂设计标准的六大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2.有效教学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引领学生探究、体验、展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与艺术美。

6.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一、课前研究标准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图像识读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表现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创意实践是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

1.课题和课时

(1)课题选择:教师首先调研各年级学生对课题设置的需求确定大致课题范围,然后参照不同版本美术教材及国家课程标准,整合出学生需掌握的美术学科基础内容,确定本学期的美术课题。课题内容建议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课标要求、学生感兴趣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内容。

(2)课时确定:在课题确定后,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预设学生课堂进度等确定课时数。美术欣赏、美术鉴赏模块的课题建议利用1课时完成,动手实践模块每个主题单元建议在3课时内完成,大型主题课程模块建议在5个课时内完成。课时确定后原则上不宜改动,教师应关注课堂学生情况做好相关记录,为下学期课程整合提供参照。

2.学习目标

教学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学习目标的确定决定着整个教学行为的顺利开展,因此恰当地设定学习目标是有效完成完成教学活动的关键。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的设定避免“大而空”,有些目标不是仅仅通过一节课就可以达成的,比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等等。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