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龙段与体系转换施工工艺工法

合龙段与体系转换施工工艺工法
合龙段与体系转换施工工艺工法

合龙段及体系转换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QL-0507-2011)

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廖文华刘涛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被划分为0#段、悬臂浇筑段、边跨现浇段及边(中)跨合龙段,其中的合龙段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体系转换是连续梁(刚构)施工的重难点之一,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全桥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结构体系转换由施工过程的悬臂静定结构转换成连续的超静定结构,桥梁转换成超静定结构后,除了因合龙的顺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施工内力外,梁体内力将重新分布。

1.2 工艺原理

对于悬臂浇筑的桥梁结构,按照一定的顺序施工合龙和解除支座、0#段临时固结措施,将悬臂施工的静力结构转换成桥状态的连续梁(刚构)。即桥梁由施工过程中的悬臂静定结构转换成连续的超静定结构。

2 工艺特点

2.1 充分考虑了合龙段和体系转换阶段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合龙段劲性骨架和临时预应力索、临时支座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可靠。

2.2 合龙段施工支架可考虑利用挂篮或搭设落地支架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和选择,施工方便。

2.3 模板可利用悬灌段施工的外侧模和底模,仅内模可能受横隔板的影响需另行加工模板,施工费用低。

3 适用范围

本标准工艺适用于所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的施工;其他类型桥梁合龙施工亦可参照本工法。

4 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 102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 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5 施工方法

合龙前应观测连日的昼夜温度变化与合龙高程及合龙口长度变化的关系,选定适当的合龙浇注时间。

连续梁(刚构)合龙段及体系转换施工顺序一般是:先边跨、后中跨,最后进行体系转换;体系转换施工主要包括确定劲性骨架、临时预应力索施工、劲性骨架锁定、劲性骨架约束解除、合龙段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合龙段混凝土养护等内容。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顺序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进行。边跨、中跨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

6.2 操作要点

6.2.1 施工准备、合龙前施工量测

合龙段施工前应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及报批、技术交底和施工测量等)和施工组织准备(施工人员安排、设备及物资准备及进度安排)以及各项施工预案编制等。

在最终的合龙段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前,应安排专人负责进行环境气温监测、合龙口空间变形(纵、横、竖向)监测以及关键控制截面应力监测,以此确定最终的合龙段施工技术方案并准备配重设施。

6.2.2 挂篮就位或支架安装

1 边跨合龙段施工

一般采用支架法机型施工,在特殊条件下也可采用挂篮作为合龙段施工,但是必须考虑平衡问题,在最后一个悬灌段施工时应注意预留孔道,待悬灌完成后即可将挂篮走行就位并锚固在边跨与悬灌段上,以挂篮作为合龙段施工平台;采用落地支架施工合龙段时,先进行支架地基处理、搭设边跨现浇段落地支架施工,在搭设支架上进行边跨合龙施工。

2 中跨合龙段施工

中跨合龙段施工一般采用挂篮作为合龙段施工支架,在最后一个悬灌段施工时应注意预留孔道,待悬灌完成后即可将一个挂篮后退或拆除,另一个挂篮走行就位并锚固好。

6.2.3 模板安装

1 底模安装

采用挂篮作为合龙段施工支架时,底模系统直接利用悬灌段施工的底模系统,随挂篮一起就位;采用落地支架施工合龙段时,底模系统一般采用木模结构(胶合板面板+方术加劲肋+分配梁),人工由下至上安装。

2 侧模安装

侧模系统一般情况下直接利用悬灌段施工的外侧模系统,随挂篮一起就位。

3 内模安装

内模在底、腹板及横隔墙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一般采用组合钢模与木模相配合的结构,在进行安装时应注意加固,尤其对斜腹板的加固,如加固不到位,有可能造成模板上浮。

6.2.4 合龙段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合龙长度设计一般为2m,其结构尺寸复杂、钢筋、预应力管道、预埋件较多,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按照制定好的工序及工艺进行实施。

1 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 波纹管制作和安装。

波纹管制作和安装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特别注意:

布置波纹管时首先用钢筋加工井字架作为波纹管的定位架,纵、横向位置按设计图纸尺寸定位,波纹管中穿内衬管,为保证波纹管的成孔质量,在浇注混凝土时派专人来回拉动内衬管;

在波纹管接头处一定要将波纹管接口剪平后外套接头管,用胶带裹紧,以防止漏浆或在穿束时引起波纹管翻卷导致管道堵塞;

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有孔洞或变形,尤其是接头处是否密封好;

浇注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直接接触波纹管,以防损坏波纹管,造成漏浆堵孔。

6.2.5 合龙段配重、换重施工

合龙段配重和换重施工应在劲性骨架锁定和临时预应力索张拉前进行。配重和换重一般均采用水箱或砖砌水池装水,便于加载和卸载计量;也可以采用混凝土块或钢材,但应注意准确计量。

采用水箱加水换重具体方法为:在劲性骨架锁定前,在梁端加设水箱与合龙段混凝土换重(每端水箱装水重量与吊点承受的重量一致,水箱重心位置与吊杆合力作用点重合)。在浇注合龙段混凝土时,根据混凝土浇注量,边浇注混凝土边放水,放水速度根据混凝土浇注速度而定,原则是同一时段内浇注的混凝土重量尽可能与放出的水重量相等(灌注混凝土前先要在水箱上做好标志,以便控制放水量,放水量与合龙段混凝土浇注量相差不超过5t)。通过水箱放水使合龙段两端悬臂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受力保持一致,从而使合龙段两边悬臂高差始终保持不变,尽可能避免因施工原因而使结构引起附加应力,实现“无应力”合龙。

边跨合龙采用挂篮合龙时由于中跨挂篮与边跨的重量可能不一致,此时应根据实测标高及边中跨挂篮的重量经过计算在边跨应加配重,配重加设完成后重新测量标高,标高确定后再根合龙段混凝土的重量确定需要加设的换重重量。边跨合龙采用落地支架时,由于合龙段混凝土的重量直接由支架传递给地面,对梁部线形无影响,不必考虑换重。

6.2.6 合龙段劲性骨架安装及临时预应力束施工

合龙临时锁定有两个步骤:首先是焊接锁定劲性骨架,然后张拉临时预应力束。

劲性骨架用来连接两端梁,保证合龙段净空,防止在浇注合龙段混凝土的过程中及合龙段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养护过程中梁两端错动,同时用来抵抗合龙段因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压应力及梁体可能错动而起的竖向剪应力。

由于劲性骨架采用焊缝连接,焊缝抗拉能力低,故采用临时预应力来抵抗合龙

段两端梁体固温度降低收缩而在合龙段混凝土中产生的拉应力。临时预应力束一般采用设计的正式的合龙段预应力束。根据混凝土因温度降低而产生的拉应力确定每根束临时张拉预应力,临时预应力束张拉力未达到设计张拉力,待合龙施工完成、合龙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将其补拉至设计吨位。

劲性骨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合龙前几天连续观测昼夜温度变化、合龙口高程变化、合龙口长度变化,确定温度变化与高程、长度的关系,选定适当的安装时间。

2 安排技术水平高的焊工负责焊接,确保劲性骨架焊缝质最。

3 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尽量缩短劲性骨架的安装时间。

6.2.7 合龙段混凝土施工

1 合龙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合龙段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一般与其他悬灌节段强度一样,但是为了保证合龙段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实际施工中要提高一个等级。

2 合龙段混凝土生产、运输、现场浇注、养护

合龙段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生产、罐车运输,要求与一般悬灌段混凝土生产、运输相同。混凝土浇注时间应在全天最低温度、温差变化小的时段进行,一般选择在晚上的12点~第二天清晨6点。合龙段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加强混凝土养护,减小混凝土收缩;合龙段混凝土养护期间,应禁止施工荷载上桥,避免扰动开裂。

6.2.8 桥梁体系转换施工

桥梁体系转换施工主要包括滑动支座约束解除、限位支座安装、临时支座拆除和后期预应力张拉等内容,其施工顺序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在桥梁合龙段施工过程中,主梁由悬臂状态向固定状态转变,桥梁体系转换施工也同步进行,此时梁段是处于比较复杂的受力状态,其施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的结构安全和质量,因此在施工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保证劲性骨架及临时预应力束的施工质量,因为劲性骨架及临时预应力束锁定的好坏将决定着合龙段的施工好坏。

2 滑动支座和现浇段的约束应及时解除,保证现浇段能随主梁温度变化自由伸缩。

3 限位支座安装和临时支座拆除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确保桥梁整个体系与设计一致。

4 后期预应力束一般比较长,制索、穿索及张拉施工均比较麻烦,应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安排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成桥质量。

7 劳动力组织

人员配备见表1。

表1 劳动力组织

8 主要机具设备

所需机具设备见表2。

表2 主要设备配置表

9.1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合龙段及体系转换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相邻块件的接缝不平整密实,颜色不一致,有明显错台;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

9.2 保证措施

9.2.1 在合龙段施工前,应清除桥上杂物,将机具设备移至墩顶0#块附近。

9.2.2 合龙段劲性骨架锁定时间应与设汁、监理单位共同研究确定,一般选在晚12时后至次日凌晨前的稳定低气温状态下锁定劲性骨架接头。

9.2.3 劲性骨架锁定后,及时放松交界墩支座及现浇段支架的水平向临时约束,张拉合龙临时钢束。

9.2.4 合龙段混凝土浇注安排在晚12时后至次日凌晨前的稳定低气温状态下进行。注意随合龙段混凝土浇注重量的增加,要求按对应重量成比例逐步拆除边跨换重,合龙段混凝土浇注完,换重刚好拆完。

9.2.5 必须加强合龙段混凝土养护工作。

9.2.6 合龙段预应力钢束张拉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的顺序进行。

10 安全措施

10.1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合龙段一般选在气温较低的夜间施工,光线条件较差,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件。

10.2保证措施

10.2.1 合龙段两端加设换重,换重采用水箱,其重心位置分别与挂篮主桁平台前后吊杆合力作用点重合,排水流量须根据混凝土浇注量严格控制,放水量与合龙段混凝土浇注量相差不超过5t。

10.2.2 设计和制作模板,保证模板和几何尺寸精度。

10.2.3 施工支架平台上设安全防护栏和安全网,严防坠物;高空作业时不得向地面抛掷物品;脚手架、安全网的搭设要符合安全要求,并要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10.2.4 严格施工机械设备作业管理:严禁非机械设备作业人员擅自操作机械;起重机械作业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塔吊作业必须有专人指挥,塔吊司机必须遵守塔吊的有关操作规程。

11 环保措施

11.1 主梁悬灌施工、拌和站混凝土搅拌作业时,周围采取防护措施,以尽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1.2 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尽量降低设备噪声排放防止噪声超标。

11.3 主要运输便道和车辆进出口采取定时洒水的措施,以减少扬车工尘。

11.4 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采用袋装集中清理、统一堆放、分类处理,禁止从高处向下自由抛撒。

11.5 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严禁破坏设计红线以外的原有地貌和植被。

12.应用实例

12.1 工程简介

嘉陵江1号大桥主桥上部构造由三跨一联双幅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组成,桥孔布置为98m+150m+85m,全长333m,桥面横坡2%。

1、截面形式:本桥箱梁为分离式的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梁底宽6.0m,两侧翼缘宽3.125m,箱梁顶面全宽12.25m。

2、截面尺寸:箱梁在各墩支点处的截面高度为8.8m,在跨中及桥端支点处的高度为3.2m,箱梁顶板厚30cm,腹板厚50~80cm,底板厚32~120cm。

3、横隔板的设置:箱梁在主墩和交接墩处设横隔板,横隔板厚50cm,主桥上部结构两幅分8个单“T”悬臂浇筑,采用4套挂篮,主梁由墩顶现浇0#块和其余20个悬臂浇筑节段组成,其中0#块长12m,1#节段长2.5m,2#~8#节段长3.0m,9#~15#节段长3.5m,16#~20#节段长4.0m。0#块采用墩旁支架现浇,其它节段采用挂篮对称悬浇,悬浇节段最大重量159.3t。

总体施工顺序为:0#施工→拼装挂篮→采用挂篮对称浇筑1#~20#节段→中

跨合拢→边跨合拢。

12.2 施工情况

合拢段施工:挂篮滑移1天模板安装钢筋绑扎3天,顶推劲性骨架焊接1天,配重压载1天,浇筑4小时,等强4天张拉压浆3~4天。

12.3 工程结果评价

连续梁(刚构)合龙段及体系转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经济性。保证了主梁的设计线形。有效的加快了梁部施工速度,为大跨度悬臂施工总结出了丰富的施工控制经验。

12.4 建设效果及施工图片

图2 钢筋绑扎图3 合龙段施工

图4 体系转换完成

拼宽路基标准化施工工艺工法

拼宽路基标准化施工工艺工法 1、施工前准备 1.1技术准备 1.1.1在旧路路基加宽前,对旧路路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路基病害成因并对路基病害进行处理。 1.1.2熟悉和掌握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沿线地质、地形地貌资料,编制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向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较低。 1.1.3试验准备 (1)路基施工前、必须对路基填料土样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2个点;土质变化大时必须按实际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2)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颗粒分析、比重、有机质含量等。 (3)路基填料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必须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1.4测量放样 (1)按照规范要求对沿线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和加密。如果是两侧拼接加宽,由于旧路基两侧导线点无法通视,需在旧路基两侧各布设一条符合导线,并且两条附合导线应闭合。 (2)路基开工前每隔100m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旧路基边缘点,在旧路基边坡上设置桩号牌,在加宽路基边缘放出路基边线,边线为设计坡脚线外0.5米处。

(3)每隔20m对旧路基和加宽路基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发现和设计图纸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1.5试验路段的施工 (1)试验段填筑的目的:找出填料在最佳含水量下达到各压实区规定的压实度和压实沉降差时,施工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施工工艺等。 (2)试验段结束后对平整度、横坡、高程、压实质量等各项指标检查验收,满足规范要求及时将施工情况及检测结果编制试验段施工总结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将其作为该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 1.2机具准备(一个作业面) 1.2.1挖运设备:挖掘机、自卸汽车 1.2.2摊铺平整设备:推土机、平地机 1.2.3压实设备: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高速液压强夯机、重型压路机 1.2.4其他设备:洒水车 2、路基拼接施工 2.1工艺流程图 2.2新路基部分的清表(无需软基处理路段) 2.2.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深度和路基边线进行原地面清表,清除腐殖图层。清表段划分要适当,不应过长。 2.2.2清表土不可随意丢弃,应予以集中堆放,留作将来绿化种植土使用。 2.3旧路排水沟的处治 旧路排水沟圬工体清除后,应在两侧沟堤对称开挖台阶,台阶尺寸根据排水沟实际断面尺寸确定,开挖后工作面宽度以满足压路机工作宽度为准。回填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填土或翻晒后填土,需要换填处理的,按变更程序进行

拉管施工工艺方法

拉管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GS-0104-2011 市政环保公司谢学武 1 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城市道路管道施工,由于交通条件限制,现场无放坡开挖条件,不放坡全断面加强支护开挖的方式,对支护要求高,施工安全保障较低,造价很高,并且对交通影响很大,无法保证交通疏导要求。特别是埋深超过5.0m的管道开挖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施工。若对开挖深度较大或因交通疏导原因不具备开挖施工条件的路段采取非开挖拉管的施工方法,可有效解决市政道路管道施工难题。与传统的"挖槽埋管法"相比,它具有环境影响小、对交通影响小、对地层结构破坏小、施工安全可靠、周期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1.2 工艺原理 主要是采用地下定位系统,通过导向,分级扩孔的方法,确保钻机按预定的轨迹完成导向孔,从而达到准确铺管的目的。导向孔的施工主要依据设计轨迹,采用导向钻头内的探头盒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传到地表。地面接收器收到信号,使用它可以随时测出钻头地下位置、深度、顶角、钻具面向角等基本参数。导向仪是导向钻进的眼睛,它能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精确地掌握钻进情况,随时调整钻进参数,确保钻机按预定的轨迹完成导向孔,从而达到准确铺管的目的。工艺原理见图1、图2:

图1 施工工艺原理示意图 图2 监控装置示意图 2 工艺工法特点 非开挖拉管施工的优点,回避了开挖施工中存在的对交通、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

影响大,路面、房屋等需要大面积拆除并恢复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并且施工周期短,可有效避免埋深4m以上沟槽开挖施工时的塌方等问题,从而避免了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等问题,缺点方面,对拉管管材的质量要求高,要求环刚度在12.5KN/M2以上的管材,从而使大于DN8OO以上的大管径管道管材目前还无法保证此环刚度而不具备拉管施工条件。另外,拉管施工将产生大量泥浆的需要处理,文明施工及环保方面要求很高,并且其施工费用相对开挖施工费用相对较高。 3 适用范围 天然气、给排水管等输送介质为液体或气体、管径φ80-φ1219的钢管和PE管等。 4 主要引用标准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顶管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24)、《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4103)、《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SY/T4071)、《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二部分:B级钢管》(GB/T9711.2)、《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规范》(中国非开挖协会)。 5 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轴线位置及管道埋深,在施工范围内通过现场调查、查阅资料、探测等手段调查清楚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后进行钻孔曲线设计,通过导向、分级扩孔后将焊接连通的管道一次性拖拉至孔内,然后进行后续的检查井等施工。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

地铁车站单侧墙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地铁车站单侧墙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 1.前言 在深基坑侧墙施工时,侧墙多采用定型竹胶板、木模板+钢管支撑组合体系,使用过程中存在耗费工时长,材料利用率低,表观质量差、渗漏水现象较严重等缺点。 在施工武汉市轨道二号线一期工程第十八标18A 分标段工程【洪山广场站】时,根据施工工艺、基坑深度、支护要求和土质情况,选择了移动模板台车,代替传统的组合式模板,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2.工法特点 2.1成本低廉; 2.2 安全可靠; 2.3 操作方便; 2.4工作效率高; 2.5节能环保;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车站等单侧墙体系工程。 4.工艺原理 4.1工艺原理 1、加固原理:借助预埋的地脚螺栓+台车自重+台车斜向可调节钢锭进行加固; 2、行走原理:在台车底部设置万向轮行走装置,利用人工推动行走; 3、工作原理:模板制安、脚手架搭设一次成型,侧墙墙体分段整体浇筑,侧墙刹尖部分预留契口,后期通过注浆的方式,保证该部位砼密实度。 4.2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 /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 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工法 丄、八、亠 1冃I」言 1.0特大桥南引桥设计为5mx 40m的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等高度单箱单室斜腹板 结构,箱梁高2.4m,顶宽16m,底宽7m,梁长有32m 40m 48m三种,48m箱梁自重1590t。采用了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施工安全可靠。采用ZQM1590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施工工法施工的32m、40m、48m跨度的梁片,具有箱梁整体性好,线形平顺美观的优点,受到业内人士的一 致认可和好评,并在进一步完善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0.1 本工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投入少,缩短工期。 2.0.2 本工法工作场地紧凑,桥位就地制梁,无需制梁、存梁场地和运梁、架梁设备。 2.0.3 本工法荷载通过其自身的系统直接作用在桥墩或承台上,对原地面承载力等要求不高; 模架在高处前移方便迅速,不妨碍桥下交通,对地形要求不高。 3适用范围 适用于48m跨度以下,多孔相连且梁重在1590T以下的公路简支箱梁、连续箱梁的施工。使 用本工法前需对墩台的结构受力进行计算,以保证该型造桥机架设后墩台的安全性。造桥机主要 性能参数表见表3。

4工艺原理 4.0.1 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通过自立行走、模板开合,

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原位现场浇筑的施工设备。 4.0.2 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自下而上可分为墩旁托架、支承台车、主梁、底模及横联、侧模 及支撑、中扁担梁、防台风装置及液压系统等组成,具体见图 4.0.2-1,图4.0.2-2。 4 3 图4.0.2-1 移动模架造桥机侧面结构图 图4.0.2-2 移动模架造桥机正面结构图 1——主梁;2——横联系统; 3――前导梁;4――后导梁;5――墩旁托架6――支承台车;7――底模;8――侧模平台;9――侧模支撑;10――中扁担梁 11――防风装置;12――托架支撑;13 ――配重;14 ――液压系统 4.0.3 造桥机工作时,整个模架在靠墩旁托架支撑的支承台车作用下,可通过竖移、横移、纵 移分别实现脱模、模架横向分离或合拢、过孔。底模在横移油缸作用下,实现开合并可通过底模螺杆调整高程。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工法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LJLM-0115-2011) 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徐立彬 1.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我国搅拌桩研究始于1977年10月,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和交通部水利规划设计院开始进行搅拌桩施工机械和室内外试验研究工作。1980年11月由冶金部基建局主持,通过了“饱和软粘土深层搅拌加固”技术鉴定,认为该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搅拌桩在我国应用头十年,主要用于加固软土,构成复合地基以支撑建筑物或结构物。经过各级科研、设计、施工、生产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已研发了多种适合国情,具有不同特色并互相配套的多种专用搅拌机械,并形成了庞大的专业施工队伍,每年各种搅拌桩达数千万延米,施工地点遍步沿海和内陆软土地基。 1.2工艺原理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土。2.工艺工法特点 2.1施工中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对周围地基土无扰动、无挤压。 2.2施工机具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尤其在施工场地较小的地方,采用更为合理。 3.适用范围 适宜于加固各种成因的软粘土,加固深度一般在20m以内。 4.主要引用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_F10;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GB50007;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图2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6.2操作要点 6.2.1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定出桩位,同时采用或全站仪或吊线锤双向控制导向架垂直度。按

城市道路拉管施工工艺工法(道路管道施工-附示意图)

拉管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GS-0104-2011 市政环保公司谢学武 1 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城市道路管道施工,由于交通条件限制,现场无放坡开挖条件,不放坡全断面加强支护开挖的方式,对支护要求高,施工安全保障较低,造价很高,并且对交通影响很大,无法保证交通疏导要求。特别是埋深超过5.0m的管道开挖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施工。若对开挖深度较大或因交通疏导原因不具备开挖施工条件的路段采取非开挖拉管的施工方法,可有效解决市政道路管道施工难题。与传统的挖槽埋管法相比,它具有环境影响小、对交通影响小、对地层结构破坏小、施工安全可靠、周期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1.2 工艺原理 主要是采用地下定位系统,通过导向,分级扩孔的方法,确保钻机按预定的轨迹完成导向孔,从而达到准确铺管的目的。导向孔的施工主要依据设计轨迹,采用导向钻头内的探头盒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传到地表。地面接收器收到信号,使用它可以随时测出钻头地下位置、深度、顶角、钻具面向角等基本参数。导向仪是导向钻进的眼睛,它能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精确地掌握钻进情况,随时调整钻进参数,确保钻机按预定的轨迹完成导向孔,从而达到准确铺管的目的。工艺原理见图1、图2: 图1 施工工艺原理示意图

监控装置示意图图2 2 工艺工法特点非开挖拉管施工的优点,回避了开挖施工中存在的对交通、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影响大,路面、房屋等需要大面积拆除并恢复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并且施工周期短,以上沟槽开挖施工时的塌方等问题,从而避免了作业人员的施工可有效避免埋深4m以上的12.5KN/M2安全等问题,缺点方面,对拉管管材的质量要求高,要求环刚度在以上的大管径管道管材目前还无法保证此环刚度而不具备拉管材,从而使大于DN8OO管施工条件。另外,拉管施工将产生大量泥浆的需要处理,文明施工及环保方面要求很高,并且其施工费用相对开挖施工费用相对较高。适用范围3 管等。1219的钢管和PE天然气、给排水管等输送介质为液体或气体、管径φ80-φ主要引用标准4 (人民交通《顶管施工技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25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出版社)《钢质管道焊接及验)、、《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164(GB50424)《管道下向焊接(GB50369)、(SY/T4103)、《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收》级钢管》B(SY/T4071)、《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

移动模架工法

一、前言 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由于具有整体刚度大、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高架桥和大型桥梁的引桥建设中。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却基本局限于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相比之下,移动模架法施工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第一是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同时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二是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范围广;第三是移动模架对于高墩桥梁,尤其是城市高架桥,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同时可不影响桥下的通车要求。 针对润扬长江大桥北引桥的现场环境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结构特点,路桥集团公路二局研制开发了YZ40/1500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该造桥机适用于混凝土箱梁的逐孔现浇施工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拼装施工。 二、工法特点 1、本工法使用的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简单,部件尽量选用常用周转材料,加工量相对较小,节省成本。 2、一孔梁段施工完成后移动模架整体行走至下一孔,无需多次拼装模板及预压,施工周期短且所需人员少。 3、调整主梁之间的距离和模板顶托高度即可适应不同几何尺寸梁段的浇注,设备通用性好。 4、结构受力明确,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极为吻合,结构安全可靠,而且有利于箱梁的施工控制,保证良好的线形。 5、本工法跨中无任何支撑,因此跨间地基不需处理,同时在施工时不影响通车通航,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45米左右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逐孔现浇,也可用于混凝土箱梁节段拼装法施工。特别是墩身超过一定高度搭设支架有困难时,施工现场地基软弱或桥下有通车通航要求时,以本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工法主要以陆上施工为主,水中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变动。

装修工程施工工艺工法标准

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装修工程施工工艺工法标准 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6月

目录 第一节地面装修类 (10) 一、地面铺石材.......................... . (10) (一) 施工准备 (10) (二) 操作工艺 (10) (三) 质量标准 (11) (四) 石材六面防护剂涂刷时需注意的事项 (12) 二、复合木地板地面 (12) (一) 施工准备 (12) (二) 作业条件 (12) (三) 操作工艺 (13) (四) 施工注意事项 (14) (五) 质量标准 (14) 三、地面铺瓷砖 (14) (一) 施工准备 (14) (二) 工艺流程 .......................... (15) (三) 操作工艺 (15) (四) 质量标准 (17) (五) 成品保护 (17) (六)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7) 四、地面铺地毯 (18) (一) 施工准备 (18)

(三) 施工注意事项 .................. . (19) (四) 质量标准 (20) 五、木踢脚板安装 (20) (一) 施工流程: (20) (二)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20) (三) 质量要求 (21) 六、地面铺地毯(块毯) (21) (一) 施工准备 (21) (二) 施工工序 (21) (三) 质量标准 (22) (四) 注意事项 (22) 七、塑胶地板(PVC 地板)的施工 (22) (一) 自流平水泥地面施工 (22) (二) 塑胶地板(PVC 地板)的施工 (23) 第二节墙面工程............ . (27) 一、石材湿贴与灌浆施工 (27) (一) 作业条件 (27) (二) 施工工艺 (27) (三) 质量标准 (30) 二、墙面干挂石材 (31) (一) 作业条件 (31)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模板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 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1 前言 1.1 概况 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4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本工法主要内容为后者。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1.2 工艺原理 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上,经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经过可收折横联行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移装置,完成横移及纵移。 2 工艺工法特点 2.1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2.2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3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

公路项目施工工艺工法

.专业. .专注. 公路项目施工工艺工法 -----------------------作者:-----------------------日期: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工法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所以在施工时应做延迟时间对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土的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两种。 1.路拌法施工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与石灰稳定土的施工相似,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 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无论底基层还是土基,都必须按规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 如底基层或土基已遭破坏,则必须作如下处理: ①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③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④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应注意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应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以便排出路基积水。 (2)测量 首先是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

7、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工法

交叉中隔壁法(CRD)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SD-0107-2011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刘成峰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交叉中隔壁法又称CRD法,是Cross Diaphragm的简称,将大断面隧道分成4个或者6个相对独立的小洞室分部施工。施工遵循“小分块、短台阶、短循环、快封闭、勤量测、强支护”的施工原则,自上而下,分块成环,随挖随撑,及时做好初期支护。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有利于围岩稳定,保证施工安全,目前主要运用于Ⅳ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Ⅴ级围岩段的隧道施工。 1.2 工艺原理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就是在隧道等地下工程掘进施工中,通过设置中隔壁和临时仰拱(两者交叉)将开挖断面分成4个部分,然后再根据围岩情况细分部进行开挖,此法是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导管、锚喷网、格栅洞壁支护系统和中隔壁、临时仰拱联结,使断面支护及早闭合,控制围岩的变形,并使之趋于稳定。同时,建立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修改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2 工艺工法特点 2.1各部开挖及支护自上而下,步步成环,及时封闭,各分部封闭成环时间短,中隔壁能有效的阻止支护结构和收敛变形和下沉,在控制地面沉降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优于其他工法。 2.2充分利用了中隔壁和临时仰拱的支撑作用,并辅以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挂网和格栅喷砼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对围岩扰动小,故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2.3其支护系统能很好的适应围岩的变化,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2.4能有效应用监控量测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工法

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工法

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FJGFEJ14-2011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地下管线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加之现代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开挖路面进行地下管线施工导至的社会问题、交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限制开挖施工的法规将陆续出台。非开挖技术地下管线施工具有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交通,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在地下管线施工中获得广泛应用。作为非开挖技术之一的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近几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在城市地下管网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福建省泉州晋江市乌边港截污管道工程等地下管网施工中,采用该工法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特点 2.0.1 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组织实施;通过对现场勘察,设计好穿越线路,连接钻头和管道,钻机就位,即可开始施工。 2.0.2 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交通,对地层地面破坏小,能满足城市地下管网施工高环保的要求。 2.0.3 成本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可减少开挖行政审批,便于施工组织,综合成本低。 2.0.4 安全性好,由于采用拉管施工,施工人员操作均在地面上进行,避免了深基坑作业等不良施工条件的影响,提高安全系数。 2.0.5 管道连接质量好,因管道连接均在地面上进行,单段管道连接合格后一次拉管铺成,提高了管道连接质量。 2.0.6 施工周期短,与传统“挖槽埋管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无须运输和堆放土,只须运输少量泥浆。

3 适用范围 3.0.1 本工法适用于市政给水排水施工。 3.0.2 本工法是一种非开挖铺管技术,适用于穿越河流、湖泊、建筑等障碍的管道铺设以及不适合开挖的城市市政地下管网施工。 3.0.3 适用于不含大卵石的各种地层,包括含水地层,不适用于砾石层,一般用于软土层。 3.0.4 适用管材为钢管和PE管,管径为200—1200mm,管线长最大可达1500m。 3.0.5 因受到探测器的探测深度限制,导向钻进深度最大15m。 4 工艺原理 定向钻进拉管技术是利用定向钻机、导向钻头和导向仪等施工设备,按照设计的钻孔轨迹(一般近似弧形),采用定向钻进技术先施工一个近似水平的先导孔,待先导孔钻头在被穿越障碍物(河流、公路)的另一侧露出后,卸下导向钻头换上大直径的扩孔钻头和直径小于扩孔钻头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QL-0503-2011) 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赵红来刘涛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6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与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原理基本相同,本工法主要内容为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结构系统主要有:钢箱主梁、桁式鼻梁、横梁、模板系统、平台支架系统、支承移动模架主梁的支承系统、移动模架前移及横梁模板开合调整的液压控制系统。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1.2 工艺原理 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或支承于桥梁承台上,通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或承台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通过可收折横联形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及竖向移动装置,完成横移、纵移及高度调整。 2 工艺工法特点 2.1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2.2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3 模架前移及横梁、模板收折均可采用同步液压系统,操作简便、连续,工效高。 2.4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的施工需要。 2.5 标准化作业、施工周期快、质量好。 3 适用范围 3.1 高墩现浇箱梁施工。 3.2 复杂地形现浇梁施工。

中隔壁法现场施工工艺工法

中隔壁法(C D法)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SD-0106-2011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刘军 1 前言 工艺工法概况 隧道施工的中隔壁法,也叫CD法施工,CD是“Center Diaphragm”的简称,自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施工设备不断的改进,隧道在设计方面也敢于向大断面与不良地质层挑战,由此在施工中人们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对于不良地质隧道采取分隔施工的办法,就是将大、中跨的洞室开挖转换成中、小跨的洞室进行分部开挖与支护,然后逐步拆去临时支护,达到隧道全断面开挖目的。 工艺原理 中隔壁法(CD法)施工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中将隧道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二部或三部分层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和中隔墙临时支护,再分台阶开挖隧道另一侧,并进行相应的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 2 工艺工法特点 中隔壁法将大断面隧道施工分隔为小断面洞室施工,缩短了对开挖围岩的早期施工时间,从而扼止开挖围岩应力变化,有利于隧道安全施工。 将隧道分隔为多洞室施工,增加了施工作业面,合理地组织施工,有利于加快大断面不良地质隧道施工进度。 3 适用范围 本工艺工法适用于Ⅴ级围岩浅埋强风化层、土层、断层破碎带或熔岩发育区及Ⅳ围岩偏压、浅 埋软弱地层段施工。 4主要引用标准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5施工方法 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早预报、管超前、弱爆破、短开挖、少扰动、严治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和弱爆破开挖,超前支护一般在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1 前言 概况 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4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本工法主要内容为后者。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 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

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工艺原理 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上,通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通过可收折横联行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移装置,完成横移及纵移。 2 工艺工法特点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 标准化作业、施工周期快、质量好。 3 适用范围 高墩现浇箱梁施工。 复杂地形现浇梁施工。 水上多跨现浇梁施工。 4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 5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移动模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利用桥墩为支点临时支承梁体自重,在移动模架上完成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索筋等,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1.前言: 移动模架法制梁最早于1955年在德国使用,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开始采用移动模架制梁。移动模架是一种自带模板可在桥位间自行移位,逐孔完成箱梁现浇施工的大型制梁设备,制梁不受桥下地质条件的限制,适应深谷、软基、水中等各种工况的要求,避免大吨位提、运、架设备和预制场的一次性投入;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建设中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本工法是在参照有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在沈丹铁路客运专线TJ-3标简支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经总结和完善而形成。通过应用本工法,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受环境影响较小,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 2.2能保证安全质量,施工速度快。 2.3施工方法简单,易于施工人员掌握。 2.4功能完备,机械化程度高。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客运专线32m及24m现浇梁施工。 4.工艺原理: 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在支承油缸及托辊轮箱的作用下,可实现升降及纵移动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开启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横移开启及闭合的动作;模架通过挑梁、吊臂及吊杆悬挂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调撑杆调节模板的预拱度,按设计要求调整梁底的线型高程。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移动模架系统在现场拼装成型,进行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及预压。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专用运输车运输到施工桥位、吊车吊装到

桥上作业面后进行绑扎;预应力孔道塑料波纹管成孔;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内模,最后进行顶板、翼缘板钢筋绑扎;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梁体混凝土振捣,桥面采用悬空式整平机整平;梁体养护采用自然养生;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两端整拉工艺,真空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落架、脱模,纵向前移至下一浇筑孔位。 图5.1-1 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工艺框图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工法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 工法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工法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因此在施工时应做延 迟时间对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土的

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 法两种。 1.路拌法施工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与石灰稳定土的施工相似,其工艺流程如图 所示。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1)准备工作 ( 1) 准备下承层 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 要准备底基层; 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 要准备土基。无论底基层还是土基, 都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 必须采取措施, 使其达到标准后, 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 如底基层或土基已遭破坏, 则必须作如下处理: ①对土基必须用12~15t 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 压

3~4 遍) 。在碾压过程中, 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 应适当洒水; 如土过湿, 发生”弹簧”现象, 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对于底基层, 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 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 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 使其达到标准。 ③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 应仔细填补及压实, 达到平整。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 应刮除; 松散处, 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④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 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应注意在槽式断面的路段, 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 5~10m) 应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以便排出路基积水。 ( 2) 测量 首先是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 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 3) 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 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 应考虑如下因素: 水泥的终凝时间; 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 操作的熟练程度; 尽量减少接缝; 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SMW工法施工工艺

850SMW工法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1.1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应根据施工场地大小、周围环境等因素,施工时不得出现冷缝,搭接施工的相邻桩的施工间歇时间应不超过10~16小时,合理设计施工流程,确保安全、优质完成本工程。

附图:SMW工法施工流程图 为保证Ф850三轴水泥搅拌桩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防渗要求,主要依靠重复套钻来保证,下图阴影部分为重复套钻。 附图:Ф850水泥搅拌围护桩施工顺序图 1.2施工技术参数 1.2.1SMW工法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采用三轴搅拌设备,桩型采用Φ850@600水泥土搅拌桩。 1.2.2水泥土搅拌桩采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灰比1.5,水泥掺入比20%,外加剂木质素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2%。 1.2.3为保证水泥土搅拌均匀,必须控制好钻具下沉及提升速度,钻机钻进搅拌速度一般在1m/min,提升搅拌速度一般在1.0~1.5m/min。施工时应保证水泥土能够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提升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孔壁塌方等现象。桩施工时,不得冲水下沉。相邻两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个小时。 1.2.4H型钢必须在搅拌桩施工完毕后3小时内插入,要求桩位偏差不大于±20mm,标

高误差不大于±100mm ,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1.2.5 型钢须保持平直,若有焊接接头,接头处须确保焊接可靠。 1.2.6 H 型钢在地下结构完成后予以回收,故在成桩及浇筑围檩混凝土时施工单位应考虑相应回收措施。 1.3 测量放线 1.3.1施工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和业主提供的坐标基准点,精确计算出围护中心线角点坐标(或转角点坐标),利用测量仪器精确放样出围护中心线,并进行坐标数据复核,同时做好护桩。 1.3.2 根据已知坐标进行垂直防渗墙轴线的交线定位,并提请总包、监理进行放线复核。 1.4 开沟槽 1.4.1 根据放样出的水泥土搅拌桩围护中心线,用挖掘机沿围护中心线平行方向开掘工作沟槽,沟槽宽度根据围护结构宽度确定,槽宽约1.2m ,深度约0.6m~1.0m 。 1.4.2 场地遇有地下障碍物时,利用镐头机将地下障碍物破除干净,如破除后产生过 1.5定位型钢放置

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工法

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FJGFEJ14-2011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地下管线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加之现代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开挖路面进行地下管线施工导至的社会问题、交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限制开挖施工的法规将陆续出台。非开挖技术地下管线施工具有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交通,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在地下管线施工中获得广泛应用。作为非开挖技术之一的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近几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在城市地下管网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福建省泉州晋江市乌边港截污管道工程等地下管网施工中,采用该工法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特点 2.0.1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组织实施;通过对现场勘察,设计好穿越线路,连接钻头和管道,钻机就位,即可开始施工。 2.0.2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交通,对地层地面破坏小,能满足城市地下管网施工高环保的要求。 2.0.3成本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可减少开挖行政审批,便于施工组织,综合成本低。 2.0.4安全性好,由于采用拉管施工,施工人员操作均在地面上进行,避免了深基坑作业等不良施工条件的影响,提高安全系数。 2.0.5管道连接质量好,因管道连接均在地面上进行,单段管道连接合格后一次拉管铺成,提高了管道连接质量。 2.0.6施工周期短,与传统“挖槽埋管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无须运输和堆放土,只须运输少量泥浆。 3 适用范围 3.0.1本工法适用于市政给水排水施工。 3.0.2本工法是一种非开挖铺管技术,适用于穿越河流、湖泊、建筑等障碍的管道铺设以及不适合开挖的城市市政地下管网施工。 3.0.3适用于不含大卵石的各种地层,包括含水地层,不适用于砾石层,一般用于软土层。 3.0.4适用管材为钢管和PE管,管径为200—1200mm,管线长最大可达1500m。 3.0.5因受到探测器的探测深度限制,导向钻进深度最大15m。 4 工艺原理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枫亭特大桥移动模架 制梁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福厦铁路Ⅱ标段二工区 中铁九局集团福厦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工区 2008年05月25日 一、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是工程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

重要标志。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我们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建立高效精干的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并从技术上入手,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确保实现安全目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工程施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各项规定,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二、安全保证措施 (1)移动模架操作安全保证措施 A、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B、吊装前应检查机械、索夹吊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应进行试吊。 C、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信号。 D、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生根处应做到高挂低用及安全可靠。 E、高空作业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在高空不得开玩笑。 F、高空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 G、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应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事故。 H、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