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处理学校、家庭、学生的关系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学校、家庭、学生的关系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学校、家庭、学生的关系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学校、家庭、学生的关系问题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家长的素质、教育观、人生观,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要素。实践已经证明,家长学校工作是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办好家长学校对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社会化进程、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道耍的意义。

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关系。

孔子有句名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我按照孔子这句话的格式,给大家提出这样的建言:

“三人同心,宝贵如金;三人同行,学生成龙”。

学生的成长不仅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家长、老师共同的期盼。“望子成龙”这一想法是对的,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长为优秀的人才。但家长朋友们和老师们在“望子成龙”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只有考上了大学,并且作了高官才是“龙”,所以,家长把子女能否考上大学,考上一流的大学作为子女是否成龙的标准,学校也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尺,这就有失偏颇。实际上,龙的职责是不一样的,有的播云、有的吐雾、有的撒雨,但都是龙;同理,社会需求的人才也是不一样的,只要自己的子女在社会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就都是龙。如果一心盼望自己的子女当公务员,做高官,这样的人往往成不了龙,甚至变成一条虫。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的例子:有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看到自己的同学不少都分在了大城市,而自己被分配到县里面工作,与成“龙”的期望相差甚远,就一气之下,跳楼自尽了。家长朋友们,试想这样的结果究竟是龙还是虫?

所以,望子成龙,不一定就非得让子女成为明星、成为经理、成为高官不可,只要自己的子女经过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就应该是一条龙。希望家长朋友在这个问题上,能够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重点谈谈家长、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请家长朋友们看这个示意图:

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学生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因素,这是内因;二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构成了学生成长的外部因素,也可以说老师和家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支撑。

一、家长与学生的关系

目前,国家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构建和谐社会必先构建和谐家庭。家庭、家长担负着教育子女成才的首要职责。在这里,我给家长朋友们提五条建议:

1、要探讨独生子女教育的独特方法

现代社会,家长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一方面,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做家长的不跟孩子一般见识,有的孩子打大人时,大人却不敢打孩子;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送到身边。不喜欢的东西,家长就不让

它出现在孩子面前等等。学生离开家庭后,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让着他们。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受不了,甚至厌学或讨厌社会。

另一方面,现在的家庭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过去有些人老大没教育好,接受了教训,老二就可以教育好,现在没有这种机会了。孩子幼儿阶段没教育好,到小学阶段再来补救的话,效果就差远了。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中国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富裕过,叫做“不差钱”。

我国有句老话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这是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们知道只有奋发图强,才能摆脱困境。而有些家长,给小孩子很多的钱,孩子拿着钱怎么能好好学习呢?这些家长们还说我给孩子这么多钱了,他都不好好学习。这是拿钱买孩子学习,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好孩子。大家应该明白,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能吸引孩子们学习的东西。做父母的应该认识到,'钱'离学习远,离吃喝玩乐近。给孩子很多的钱等于把孩子引向了吃喝玩乐的企图。等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挣钱,只会花钱。因为钱都父母给的,没有了可以向父母再要。这种培养孩子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是错误的,更是十分危险的。

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把孩子的要求分成两类:一是合理的要求,二是不合理的要求。好孩子不能养成任性,任性的孩子都是父母娇惯的。

家长的刀子嘴、豆腐心是最坏的教育方法,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破坏了孩子的自立能力,造成了孩子的任性、依赖和无能。还说明了家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显然是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要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人,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成长。成长主要是孩子的事而不是家长的事。对于孩子,家长是一个指导者、可靠的朋友和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指挥官、不是奴仆、也不是救星。

2、要走出把学生送进学校家长就可以放松管理的误区

孩子没学好是学校的老师没教好,熟不知家长忘记了孩子的教育自己也有责任,老师教的再好,回家看见父母的行动,就把老师教的一股脑的全丢了。老师的行为准则要求做到: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其实这也是对家长的要求,而家长的对孩子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3、家长在为人处事,道德修养方面要做孩子的表率

一方面,作为家长,要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试想,如果夫妻关系紧张,经常打打闹闹,不时诉诸法庭闹离婚的家庭,孩子会有心学习吗?这样的家庭怎能不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所以,夫妻之间有矛盾时,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考虑问题,多为孩子着想,克制自己,说一句不好听的话,真要过不到一起,也要等到孩子能独立生活后再离。在这个问题上,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孩子的父母,必须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学会忍让,呵护孩子的心灵。

再者,家长要孝敬老人,多做善事,尽社会责任。有句古话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教导我们多做善事,会为子孙后代造福。现实生活中,你作为家长的,在家里如果不能善待父母,对老人不孝不养,在社会,不做善事,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变成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如果你孝养老人,不断做善事,孩子的情感就会升华,也会做善事,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家长要在学习上做孩子的表率

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作为家长,一定要有高尚的追求,改掉不良嗜好。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开展一项“学习型家庭”评比活动,要求家里要有100本以上的书籍,有

条件的家庭要设立一个书房,目的就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试想,当你坐在书房读书时,你的孩子还会不读书吗?如果你整天沉浸在打牌、斗地主、搓麻将的不良嗜好里,整天泡在酒缸里,见酒就醉,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所以有这些毛病和习惯的家长要用于纠正自己的错误。你想望子成龙,就要给孩子成龙的条件,龙生活在水中,你偏要把它放在陆地上,他就不能健康成长。

对在座的学生也提一点要求。学生一定要尊重家长,孝敬父母。一定要对得起父母含辛茹苦的培养,不仅要在学校学习好,还要在家里成为构建和谐家庭的一员,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尽到自己的义务,要尽量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尽可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今天来讲,你的父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是为了什么?孩子们知道吗?

5、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对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望子成龙是家长的合理诉求,但一定要建立在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必须考上大学,并且要考上一流的大学就失之偏颇了。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人的智商高低是有区别的,所以,对人的成长不能提出同一的要求。共产党员是唯物论者,承认这一点是唯物的,不承认这一点,那是自己骗自己,是唯心的。比如,你看到姚明的篮球打得好,收入高,知名度高,就给自己的孩子吃增高剂,打篮球,让自己的孩子像姚明一样,那现实吗?当你又看到刘翔出名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练跨栏,跑得像刘翔那样快,现实吗?我的意思是说不是没这种可能,但你要求孩子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天赋,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不要盲目攀比。

二、正确处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1、家长和老师都有研究独生子女教育的特殊性。

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是出生在五十年代或者六十年代,由于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一般来说,一个家庭都有几个子女,家长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甚至家长认为多生一个孩子,只不过是多添一双筷子的问题,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学生吃罢饭就是背起书包上学,放学后就是帮助家长劳动,就是放羊割草。家长成年不到学校去,老师放学后也要到地里干活去,谁也顾不了谁,因此,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是和谐的,家长偶尔见到老师,也都是非常尊重,大家相互客客气气地。

现在不同了,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甚至过分溺爱孩子,独生子女的孩子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孩子发起脾气来打大人时,做家长的不跟孩子一般见识。这些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是第一、不能吃亏的思想。独生子女长大后到学校后,一个老师教育好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像学生在家一样。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受不了,甚至厌讨厌学校、讨厌老师。更有甚者,老师一旦批评的过了头,学生就接受不了,甚者和老师对打。有的学生在学校和老师或同学有了一些矛盾,就认为是老师故意找自己的毛病或同学欺负了自己,就跟家长打小报告,有的家长由于溺爱孩子,就不问青红皂白找到学校,找到老师或找到同学,侮辱、谩骂老师或同学,通过这种手段,好像为自己的孩子出气了,请问这样的家长,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你把自己的孩子推向了错误的边缘。

面对新的教育情况,学校、家庭都有认真研究对独生子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家长学校工作是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开办家长学校能有效地宣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促进家长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强家校之间相互了解和联系,保证家校之间的沟通,使家长自觉配合学校,实现家校教育合力。办好家长学校对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家庭教育的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社会化进程和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具

有十分道耍的意义。

1、作为老师,要正确对待家长的反馈意见,多和家长沟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有时不免会向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提出一些意见,这是正常的。当老师接收到家长的意见时,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并多检讨自己,不能责怪家长,更不能拿孩子做出气筒。

2、家长要理解老师。现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明确规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这使得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产生了几对矛盾:如学校不得公布学生分数与家长想知道学生考试成绩、学校不得给学生排名次与家长想知道学生学习位次、学校周六周日不得办补习班与家长希望给学生多补补课、学校要按上级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家长希望学校多留些作业、学校不得给学生购买课外读物、教辅资料与家长希望给孩子多订教辅资料、学校不得办复读班与家长希望考不上学的孩子能到学校复读、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家长对学生的溺爱等。一句话,目前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改革还适应不了家长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作为学生家长也要多一些理解,不能凡事都责怪学校、责怪老师。

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解释《易经·蒙卦》中的一句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卦是讲启蒙教育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的主动性在学生、家长那里,是你学生家长领着你的学生求老师对你进行启蒙教育的,所以你要听话、要好好学习。古代,当你的孩子长到求学的年龄时,家长需领着学生到老师那里磕头、行拜师礼、缴学费,然后才形成师生关系,老师给学生准备的“礼物”是一副戒尺。这体现了学生必须先有学习的而主动性,然后才能教这样一种关系。

现在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体罚学生,甚至还承担了学生学习的部分费用,等到学生到了适学年龄,老师们还得挨门串户去动员孩子上学,更有甚者,学校出钱去挖尖子学生,师生关系颠倒过来了,这学还有法教吗?

我认为,不论是学生求老师,还是老师求学生,这都是表面现象,实质上仍然是学生求老师,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成长成才的过程,教师是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一角色没变。《教育法》中明文规定,老师作为教育者,有批评学生的权利。在这里我向家长朋友表个态,如果哪位老师体罚学生,我作为教育局党委书记,我一定处分他。但反过来说,家长朋友也要通情达理,不要一听学生说老师有批评他了,你就给老师急,你要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学会尊重老师,老师必须有老师的尊严,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戒尺之下出人才”是有道理的。作为学生,一定要尊重你们的老师。

在这里,我向老师们提出两点要求: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老师首先要教好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勤于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要博学多才,力争成为名师。如做不到这一点就教不好学生,老师的知识要做到日日新,年年新,每教好一节课,都要学习补充一些新知识,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角色也在发上着变化,新的课题在不断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学习,以掌握现代知识学习古代知识,成为有渊博学识的学者,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否则以其昏昏怎么使人昭昭?教师一定要干啥研究啥。我在平顶山学院当过客座教授,讲的是《易经解读》,听课的学生给我发信息:“白居易作诗老妪能解是一种境界,易中天品三国掀起了三国热是一种境界,您把易经讲到座无虚席的地步也是一种境界”,所以,教师学要加强自身的学业修养。

老师还要育好人,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模仿能力强,好的老师

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子女一般,关系他们、爱护他们,以自己规范的言行为他们做出榜样。

另外,教育方法多种多样,鼓励是一种方法,但要适可,过多易使学生沾沾自喜;批评是一种方法,但要适度,过多易让学上产生逆反心理;惩罚决不可取。批评学生时要掌握好分寸,运用得好是教育,古人叫做“击蒙”,运用不好就是体罚,古人叫做“寇”。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果一个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发展到学生和自己对着干、甚至对打的地步,就不要当老师了。所以,老师要多总结育人经验,学校也要多开展育人活动。教师要加强修养,师德师表比教学方法更重要,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孩子去教育。

上面我讲了三个关系,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之间能否协调发展,还面临素质教育背景的挑战,接下来我讲一下第四种关系。

四、家长学校与国家教育政策的关系,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处理好学生、家长、老师三者的关系,必须考虑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因此,我把前面画的示意图作如下修正: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实施的,那么如何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学生、家长、老师的关系?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状元是考出来的。农民的儿子可娶到皇帝的女儿,成为龙,应试教育已经几千年;文革期间出现了“无试教育”,其结果就是造成了“读书无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高考制度,农村户籍簿变成城市户籍簿,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变成,所以家长希望子女考学。

2002年国家进行了又一次的高考制度改革,对大学毕业生不再进行分配,大学生需要自主择业。自主择业就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家长、教师要对学生就业负责,全力为素质教育服务。但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的实施的素质教育,所以一时要培养学生考上大学,另外素质教育也要加强实施,这也是势在必然的。我市现在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初中毕业生,只要想上高中、职高就能上,再过几年国家普及大学教育啦,还能包分配吗?不能。这时,学生就业就是看学生的综合素质,面试也是考察素质。现在有些学生考上大学啦,就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不再想干工人的工作啦,只想当干部,当公务员。但现在研究生、博士生都很多,还不好就业,所以,必须提高素质。

学生家长必须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考上大学,但更要注重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

现在开办家长学校,也是进行素质教育,让家长先了解教育、了解社会,了解国家的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家长望子成龙要正确认识,如果孩子考上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就让他上,如果考不上也有很多的出路,也能在工作中锻炼成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吗!

希望家长为学生到大学深造创造环境,为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创造条件。家庭和学校一定要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图 学校 家庭社会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探讨随着现代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针对教育新形势,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经过研究和实践,我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合力,现将有关探讨略述于下。 一、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向社会扩展。因此,必然要充分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促成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可以有意识的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重组,系统的发挥作用。学校承担了过去由家庭完成的大部分教育功能,成为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于一个现代的少年儿童而言,学校不仅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形式,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整个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从中掌握了知识技能,养成道德习惯,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锻炼了体魄。因此,学校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尤为重要。 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一个人生下来受到的最

初影响就是家庭。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人的基本特点。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刘湘云教授经过两年对128名"健优儿童"及128名一般化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研究调查后指出,少年儿童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家庭的结构特点、家庭的稳定性、父母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言行举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参与子女教育的自觉性及其教育方式、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成长的基地。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出生以后,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加入许多群体。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加入群体能够满足人的社会交往需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交往会从学校、家庭扩展到社会,加入社会不同的群体之中,这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如果是健康的,能促进儿童的发展,比如几个喜欢制作小发明的孩子形成的兴趣小组。反之,会有消极影响,例如一些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形成的小集团。同时由于儿童身心都未成熟,一般不易摆脱这种影响,对其成长影响较大。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并且它们的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即可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抵消,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从我校的实际来看,地处农村的学生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家长的文化层次也较低。由于我们认识到学校、家庭、社会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我们有意识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就欲热着家庭教育的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启蒙了。从出生到六岁左右。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家中或幼儿园度过,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做父母就成了孩子良好品质的传播者和诱导者。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这时候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孩子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庭教育。因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读制。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的必要的补充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样一来,父母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家庭教育的新课题,每一位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但由于教育方法的不得当,给孩子过多的压力,造成不良的后果,随着社会竞争力加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往往又适得其反,有的

小学生家庭劳动联系卡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生家庭劳动联系卡 小学生劳动家庭联系卡(高年级)    班  姓名                      ;         &nbs p;               年级 本学段学生劳动要求 劳动规划 完成情况 家长评语   五 上 (1)家务劳动: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晒被褥和 1 / 19

叠放衣服,能洗外衣、毛衣等衣服,认识并初步掌握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常用餐具做简单的饭菜。(2)公益劳动:会使用简单工具搞好绿化,美好家园、校园环境,帮助社区和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缝纫:学会手针的几种常用针法,使用手针缝补衣服、订钮扣和制作简单的布制品。 (4)制作: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木工、竹工、金工工具,能对损坏的课桌椅进行简单的维修。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学具。 (5)种植和饲养:学习一点植物栽培的常识,栽培一两种花卉,了解一些动物科学饲养的常识。           五 下         六

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工作总结

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工作总结 宁江区实验中学 近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并逐步完善,学校本身及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要求学校应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家长。而现行的学校制度所产生的体制性越位、错位和缺位已经成为中小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依附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主要障碍。突出表现在学校办学中与家庭、社会环境互动不够,由此导致学校管理中缺少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根据现代学校教育的要求,学校要努力将社区和家庭纳入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框架之中,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机制。 一、初步构建了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校与家庭、社区共同建立一个教育伙伴关系,积极介入学生家庭和社区,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扭转不良的家庭和社区文化。 1、筹建学习组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我校积举办校园读书节,成立“教科研中心组”,启动教师发展论坛,组建学生文学社团,通过经常举办报告会、学术交流研讨和教师发展论坛,在学校中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使我校成为学习型学校,并借此发挥辐射作用,让学生家长、社区居民从中感受书香校园的学习氛围,最终带动书香家庭、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同时我们还注重科教结合,专群结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与社区合作研究,利用社区传统资源开展培

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我校作为社区教育的基地之一,积极参与了社区环境污染及保护工作。 2、发挥学校功能,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 家庭教育伴随孩子到成年,潜移默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一定要取得家庭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配合得好,就能使学校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和巩固,如果配合不好,就会大大削弱或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的职能作用。家庭教育由于受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以及所形成的教养、所掌握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家庭的家庭教育并不得法,或者说并不成功。学校教育应对家庭教育进行系统的指导,着重加强对家长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培训,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使家庭教育得以科学而有效的实施,才能对学校教育起到有力的配合作用。为此,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家长重点学习相关实施内容,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以“为家长服务,给家长充电”为宗旨,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保障,营造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对家庭教育实施必要的指导。在家长学校中,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帮助和指导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家庭教育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出发安排内容,除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方法讲授外,还请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经验,提出家教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全方位合力育人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全方位合力育人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西外小学始建于1952年中,现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叙永城西。地处县城商贸繁华、交通汇集之要冲,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有教学班28个,其中小学部22个班和幼儿学前部6个教学班,小学1310人,幼儿学前班部395人,全校学生近1700人,是城区首间集幼儿、学前、小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学校。 近几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不断完善,配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室、自然实验室、体育室以及每班的电子白板等。学校教师年富力强,现有教职工61人,大专以上学历57人占94%,中级职称教师人占54%。在省、市、县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教师20多人次人,有省骨干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县骨干教师8人,县课改中心组成员3人,校级骨干教师12人,县兼职教研员2人,师资群体专业化、骨干化,整体素质高,形成了良好的师资配备。校园环境优美,别看学校场地狭小,可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坚持“质量求生存,科研求发展,形象求效益”的办学方向,坚持“主动发展、厚实内涵、特色彰显、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文明和谐、崇德尚学,追求成功!的校风;博学善教、乐业爱生、协作奉献的教风”已成为西外小学师生的宝贵财富。 学校通过不断的努力先后荣获“是四川省家长示范学校”、“全国留守儿童、流动人口示范家长学校”,县首批“最佳文明单位”、“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县语言规范合格学校”,“泸州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积极探索教育新领域,构建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大平台。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我们在学习中认识提高

社区与家庭、学校的关系

第八课文明社区家家奉献 第二框社区与家庭、学校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家庭生活离不开社区,社区能为家庭排忧解难,社区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成长的园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的自主探究式的调查、访问,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交流和演示,了解社区组织为家庭生活提供的各种服务,体验社区生活对自身成长的促进与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深入调查了解社区组织与家庭、学校的关系中,领悟到在社区生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增强社区意识,从而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在多姿多彩的社区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家庭生活离不开社区。 2、难点:社区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场所。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课前准备: 1.分小组调查、参观走访自己所在社区为家庭提供的一些服务情况。如对老年人、残疾人、特殊困难家庭的一些有效措施和典型事例,并整理交流。 2.学生收集社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照片。 3.采访自己所在社区的“名人”,用多种形式把采访结果与大家分享。 四、教学过程: 【板书:第八课第二框社区与家庭、学校的关系】 师:由请我们今天的主播。掌声欢迎。 生:【PPT】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播**。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则来自江桥镇杨柳社区的小故事。每当走进杨柳社区“阿拉一家人”睦邻点,总会让人倍感温馨与快乐。编织毛衣、做粽子,游戏、旅游等活动是这个睦邻点的固定节目。【PPT】通过睦邻点,闲暇的居民不再寂寞、志同道合的邻居有了伴、同龄的孩子有了兄弟姐妹,邻里之间同欢乐共和谐,成为一个大家庭。一年来,睦邻点的居民除了经常聚在一起聊家常外,每天还参与棋艺、读书看报等活动,社区还组织他们参加了不少有意义的活动。 【PPT】比如春节刚过,睦邻点在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老老少少63人积极参与“弄堂游戏大比拼”。造房子、抽陀螺等弄堂游戏让大家找到了久违的童年乐趣,增进了邻里间的情感。 【PPT】每年的元宵佳节,杨柳社区与江桥消防中队一起开展元宵活动。而“阿拉一家人”睦邻点的退休阿姨们则成了社区代表,每年都带着新鲜的肉馅和面粉,来到消防中队,与他们一起包汤圆,让战士们感受节日的温暖。经过一年多的努

最新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加强学校与家庭在养成教育上的联系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的成败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家校联手,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目标一致、方法互动、内容互补,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呢?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 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区别。学校教育有固定的场所、专业的老师、规范的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和严格的考核要求,它是属于一种教学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基于血缘关系亲情的维系,利用家庭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依靠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父母细雨润无声般的渗透子女的心田,而实施一种爱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基本上属于一种养成教育。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否,更多的是与家庭的自然、人文条件,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教养理念、责任、态度和方法等内容有关。所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和水平,在某种角度上说,其实是要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育子素养和能力。从而才能保证子女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有生机活力的人。 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孩子入学之前,一般家长都能自觉地承担子女的教育任务。但是,当孩子入学以后,有的家长就认为,只要有学校教育孩子就可以了,于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学校,放弃了自己的责任。这是及其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应当担负教育的责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学校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教育的良性支持和配合的话,就会徒劳无功。 首先,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旦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学校都要以它特有的模式,按既定目标,去进行有计划的、统一的再造性“加工”。这时家庭教育给予孩子在品质、习惯、

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一、家庭的概述 (一)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基础和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社会学对家庭的定义考虑的是家庭发挥功能的方式。家庭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始终在不断地演化着、发展着。[1] (二)家庭的特点 在教育社会学中,普遍的观点是将家庭视为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家庭具有初级群体的所有特点。第一,家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充分接近,他们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第二,家庭成员人数较少,且相对稳定,他们之间互动的频率很高;第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控制和影响主要通过非正式的形式;第四,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第五,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家庭这种初级群体,又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又使得家庭的影响在其效果上显得异常有力。 (三)家庭的功能 1.家庭的社会功能包括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2.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的教育功能,体现着家庭群体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施与的影响是广泛的和多方面的。例如,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在形成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教育影响不仅带有广泛性,而且具有特殊性,家庭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组织、教育机构而言有着它特别优越的有利条件。 第一,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所谓先主性,指的是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它使得受教育者继后接受其它影响时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即奠定了他接受教育的基础。 第二,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一般来说,双亲和子女的关系更具有情感色彩,更富有人情味。在家庭中,家长对子女传输教育要求、教育信息时,多以家庭情感作为其载体,这样有易于控制子女的行为。另外,未成年子女的物质、文化的各种需求,都要通过家庭而获得满足。这种经济纽带关系,也使得家长对子女行为的控制上有较大的优越性和权威性。 第三,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儿童生子家庭,长在家庭,家庭的各个侧面都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也都包含着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正规的、有着严密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它与家庭生活各方面交叉渗透,随着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受教育者发展的现状不断地变换着形式和内容。家庭中教育和生活的这种统一性,决定了家庭中教育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家长的教育能力以及意识到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态度,家庭的其他因素,如家庭自然结构、物质条件、家庭氛围等,也同样有力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相应的个性、态度和品行。 第四,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对子女的观察、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故双亲对子女的情况最为熟悉,最为了解。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架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增进学校与家长之间信任与了解,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从而有效的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2012年11月5日下午我校召开了1—5年级的学生家长会。本次家长会,共分为两个版块进行。首先由袁晓红校长利用双控系统集中向全体家长就如何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次,家长们分班与各班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沟通,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向家长介绍了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对期中测试情况及近两个月来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向家长进行了反馈,并对后半学期家校配合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本次家长会,使各位家长及时了解了自己孩子开学以来在校各方面的表现,确定了子女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增强了家长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这必将对学生的提高、学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活动也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反应热烈,使大家受益非浅,并表示将在后半学期结合学校和老师的要求,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孩子。 本次家长会的的成绩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首次利用双控系统集中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规模大,氛围好。在这里要感谢胡涛老师为保证双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逐级逐班检查、排除各班的线路和电视机故障,楼上楼下忙碌、辛勤劳动两天的结果;同时感谢后勤组的朱永友、江兴稳、保安马师付及时搬运电视到各班教室。 二、学校对本次家长会的召开格外重视,提前对班主任做了要求,班主任提前准备了发言稿,布置好教室,各班主任、科任老师也很重视,配合很好,好几个班的黑板上设计好了“欢迎家长”的欢迎词,营造了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教室的卫生整洁干净,各班接待热情周到,家长满意。 三、本次家长会到会人达到95%。从这一点上看出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说明在转载自经济生活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415772066.html,,请保留此标记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都在努力。 四、家长会的气氛热烈、内容充实。本次家长会,收效很大,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让家长们学习到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以使自己在管理孩子时,能够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法处理不同的事件。教师也更详细地了解了学生在家的情况,这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五、学校安全工作井然有序。值周领导、保安、政教处及老师积极配合,在校门口、操场维护秩序,保证了家长会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校园平安,结合家长的建议特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在安全方面严防紧盯,责任到人,做到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教育工作要形式多样化,特长教育工作应该内容丰富;三是后勤工作要细致到位,做到师生满意;四是平时要主动多与家长联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来校来电均可,及时沟通,方便教育,一切为了孩子,坦诚交流,尊敬老师,为孩子做好榜样;或及时、灵活、小范围地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满足不同层次家长的需要。 本次家长会增进了学校、家庭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信任,取得了预期的目的,相信家长会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加顺利,家校沟通会更加和-谐。

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

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 发表时间:2018-05-22T15:52:27.09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作者:吴恩波[导读] 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机制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初级中学 256206 【摘要】: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关心和支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净化学校、家庭与社会环境,建立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因此,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机制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关键词】:要涵、基本途径、联系 一、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的要涵 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故名思义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的依托和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基础。社区是学生活动的天地,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必要补充。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教育网络的基本途径 2.1发挥学校功能,指导家庭教育 应该说,在构建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中,由于教育部门的职能以及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目标、任务,学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学校应该主动指导家庭开展教育工作,并积极与家庭沟通,促进学生成长。具体方法有: 1、组织家访或开家长会。每一个学年的开始或结束,学校布置家访任务,由班主任落实本班任课教师家访的人数,让每一个教师都走进学生家庭。家 2、家校联系的形式很多,除了传统的家访、家长会外,还有给家长的一封信、通知、喜报、亲情卡等书面联系,或电话和微信联系,或借助于先进的传播手段而进行的利用互联网进行邮件联系以及开放式的留言板交流等方式。 3、家校联系中,还应注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来,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向家长委员会成员通报学校办学情况,听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2开发社区资源,拓展学校教育 社区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之一,但由于过于熟悉的缘故,社区的资源往往被学校、家长所忽视。从育人的目的出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区的广阔空间,挖掘学生校本活动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活动中学习、感悟、升华。社区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社区的成员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尤其是老干部、老劳模、老专家、老教师、老军人等,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和热情,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支持。 三、落实沟通渠道,密切三方联系 建立教育一体化网络,除了开展必要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不断完善、改进三者之间的沟通情况,做到三方的密切联系。 3.1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有:(1)在校门口的显著位置开辟校务公开栏,及时通报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情况,宣扬好人好事,鼓励表彰先进,公开收费情况,增加校园的透明度。(2)设立校长信箱,公布校长电话,随时接受家长、社区监督员的评价,倾听社会各届对学校的反馈。(3)定期进行家长问卷,内容包括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对各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教师师德、家访情况等,学校集中统计家长的意见,再向全体教师反馈。(4)少先队大队部建立学生通讯网络,各个班级确定10个小通讯员,各小通讯员再分别负责联络若干同学,保证即使在寒暑假、节假日的时间里,也能把学校的重要事情通知到每家每户。 3.2学校、社区之间的沟通渠道 学校与社区的沟通渠道有:(1)定期召开社区座谈会,互评双方的工作,每学期结束,都要对进行“社区评议学校”和“学校评议社区”的正常程序,以育人为目标,坦诚相待,真诚地指出双方工作中需要改进之处。(2)聘请社区监督员,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监督员应该是敢于直言和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社区人员,努力避免只会歌功颂德或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存在。 总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是学校德育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学校、家庭、社区,是每一个孩子成长都离不开的教育场所,这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对引导孩子成长分别发挥着不同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在充分发挥各自长处的同时,充分重视家庭、学校、社区的合力作用,构建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参考文献 [1] .《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初探》金鸡亭中学张亚玲 [2] .《加强学生德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黄石市磁湖小学高炜 [3]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初探》上海市开元学校蒋怀峰吴金明 [4] .《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联系、互动和促进》课题实验结题报告黄先华张涛 [5] .《德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古春笋

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为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特制订《丹阳小学教师与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一、与家庭联系制定 1.家庭访问 家庭访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条件,和家长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措施与方式,协同对学生的管理。家庭访问是学校进行组织与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使之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一种主要的、经常采用的方式。家访分定期与不定期两种形式,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家访主要由班主任去做,家访要有计划性、针对性,要面向全体学生。 2.家长会议 家长会议分年级性、班级性的家长会议,每学期至少一次,安排在正常上班期间举行。家长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报告班级计划、工作情况及学生在校表现,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会议的形式可以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学生学习成果汇报等形式进行。 3.书信往来和电话联系 书信往来或电话联系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在校情况,架起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及时地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二、与社会联系制度

1.通过学校定期活动,取得与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此项活动要配合其他各项活动的安排(例如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运动会、等),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 2.学校定期请当地派出所、司法部门的同志到校作报告,进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 3.建立起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经常联系,定期让学生到公共文化机构活动,学校及时收取有关反馈信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4.学校与社会专门成立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学校可以借助于这些部门专职教师的力量,推动学校群众性的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5.学校与有关村镇、企业等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每学期活动不少于一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劳动技能。 6.处理好学校与附近居民、单位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通过签订协议书、保证书等形式,约束周围居民的经营活动,使之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同时每学期到附近居民、单位了解学生的校外活动情况、收集信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7.建立与兄弟学校定期联系制度。与兄弟学校建立联系,从中学习学校管理的经验、长处,交流经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工作措施

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工作措施 宁江区实验中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探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一)定期召开社会各界座谈会、问卷调查、深入企业、社区、家庭等形式,广泛征求企业、社区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向企业、社区及社会各界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等情况。(二)学校要走进社区及企业,主动与社会和企业保持联系,向社区、公共单位无偿提供人力资源、场地和支持,积极参加社区等举行的各种活动,广泛听取群众对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相互沟通,化解矛盾,取得社会的理解和配合,赢得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广大教师,并根据群众要求调整工作方法。主动向社会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树立良好的形象。沟通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正向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

谐的发展。为推进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三)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近几年我校一直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较系统地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家庭环境。沟通家庭与学校、班级的联系,使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四)开展家长会等活动,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学校的大型活动如:文艺汇演、颁奖仪式等邀请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邀请社区的老干部、儿童教育专家、生理卫生、心理教育方面的行家或知名人士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并与请消防安全部门领导到校检查指导消防安全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组织实施 (一)这项工作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切入点,以确立与社区的共建关系为重点。认真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与社区共建等形式,建立长期的、良好的、稳定的合作及互帮互助关系,通过共建实现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合作,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努力建立一种长效的工作机制。 (三)我校几年来,一直都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把此项工作做的更好。

浅谈家庭教育对家庭和学校之间关系作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身根本不构成矛盾 但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学校和家长由于错误的定位则会产生矛盾这种错误就在于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应该是一种以帮助学生产生认知认识进而转化为行动而后又从新的行为中产生新的认识的一个过程而在现实中家长和老师往往认识不到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的这根本特性,在教育中往往存在以我为主的让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行为忽略了学生认知的能动性从而有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学校提倡的正是家长反对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认识到学生学习特别是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主动性在思想教育自动起一种帮助辅助作用由学生自己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抉择若是这样在过程中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某些问题上的不一致自动会由学生自我做成修正和选择如果有疑问也容易和各方沟通共同找到合适的答案 学校教育的形式是大多数人必须经历的,家庭教育主要在于情感培养、父母榜样作用的发挥,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补充。 处理好矛盾的方法是:家庭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与教师加强联系,家校一致培养好学生。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性与矛盾性(2010-08-08 07:21:49)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校务资料夹 作者:冯少刚 2007-11-16 21:59:00 发表于:博客中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教育一直在教育中占据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岳母刺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是从近代开始的,迄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只有一百

年左右的历程。随着学校教育的迅猛发展,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校教育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淡化了家庭教育。时代的发展让人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谁主谁次的比较还有争论,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辅助,也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延伸。不过,大家逐步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相当重要,要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各自的特征。而这些特征表现了这两种教育既是互补的又是矛盾的。我们先来比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特征。 一、启蒙性和后续性 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从孩子出生之时起,他就要接受教育,此时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完成的。据研究显示,孩子零到四岁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人一生所必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如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嗅觉能力、触觉能力、味觉能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大都在这个阶段是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可能就会产生一些障碍,会对终身造成影响。据国外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能力在四岁以前将会形成50%。而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规范以及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会在这一时期形成相当重要的部分。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学校教育具有后续性,因为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已经在能力、习惯和品质等方面有了相当的水平,学校只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并非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学前的差异将会一直影响孩子的长期发展。 二、一贯性和阶段性

学校与社会家庭沟通机制

学校与社会、家庭沟通机制 一、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有和社会教育的管理系统 (1) 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联系领导小组,家校、学校与社会联系领导组由校长、德育分管领导、班主任代表共同组成。其职责是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协调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指导,主动沟通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信息渠道,交流教育信息。 (2) 家庭教育方面,建立家长委员会,由热心教育工作并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其职责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共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传达学校教育信息,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口 (3) 社会教育方面,建立社区教育组织,由社区或地方行政部门分管宣传教育的领导为首,街道、社会教育团体及社区内学校领导等有关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配合学校教育抓好学生的社会教育、宣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组织有意义的社会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的管理系统中,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协调其他两方面的工作。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途径1 (1) 互相访问 学校同家长就教育孩子问题互相访问、交谈是教育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途径。家庭和学校间的互相访问既可交流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学生,也可在此基础上研究教育措施、统一教育口径,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具体做法有: ①校级进行的研究性家庭访问。这种访问,面不一定宽,可 以有重点进行一些个案家访。目的在于针对当前学生情况,同家长研究现代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意见,为学校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②常规性访问。这是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常规性工作。教师、班主任代表学校就教育孩子问题对家长进行访问。目的在于实现家庭

让社区教育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一重要纽带

让社区教育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一重要纽 带 让社区教育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纽带 谈及社区教育,很多人将其混同于传统的一般学校教育,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所谓社区教育是指社区群体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适应性教育和再社会化教育。这种教育是个大的范畴,体现在:一是对个体来说是终身教育;二是对整个社会来说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我们过去对学校教育比较重视,对社区教育、家庭教育重视不够。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认为,除了学校之外,还应动员家庭、社区这样一些教育要素参与对社区内的每一位社会成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关怀和培养。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而青少年是在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由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不同的环境、内容和方式,因此如果使这三者进行有效的衔接,就可以使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更加健康成长。几年来,我们青村镇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有效衔接方面作了一些有效的实践。 一、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大环境,提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效果。 目前我国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是比较传统的,主要是对青少年爱心、文明礼貌、劳动、优良品格等方面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比较正规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 而社区教育面就比较广泛,既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未包含的内容,如社会公德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本是从正面教育,引导青少年的成长,但社区教育如果在社会公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跟不上,那么青少年对接受到的家庭和学校的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调查问卷

家庭与学校沟通的调查问卷 如何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者的劲使到同一处,使教育的合力达到最大、出现最佳的效果,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切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以下关于家庭与学校沟通的调查问卷,请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它将有利于我们工作的改进与协调,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促进孩子的个人发展。 1、您认为加强家校联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作用是() A作用很大B、作用一般C 、作用不大D、没有作用 2 、您觉得加强家校联系,以下哪种方式你合适你:() A、家访 B、电话访C 、信访D、家长会E 、家长到校面谈 F、其它 3、您是否主动到校找老师面谈,了解或反映子女的情况:() A、经常 B、偶尔 C、几乎没有 4、 您是否主动打电话给老师了解或反映子女的情况:() A 、经常B、偶尔C、几乎没有 5、您对子女在校的作息时间是否了解:() A 、很清楚B、不太了解C、不了解 6、您对子女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否了解:() A、很清楚 B、不太了解 C、不了解 7、当与子女的意见发生冲突时,您将如何处理() A、他(或她)考虑事情不周到,我要替他(或她)拿主意 B、听取子女的看法后,一同协调冲突 C、为了不让子女生气,尽量满足他(或她) D、其它 8您认为孩子除学习外,是否要参加一些其他活动() a 、其他活动不应参加 B、课余可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场所 C、其它 9、对于孩子的将来,您的期望是() A、 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其将来能出人头地,有一番自己的事业。 B期望不大,只希望其将来能自食其力,不再需要父母的供养 C、没什么期望,只希望其将来不要学坏,做违法乱纪的事。 10、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11、孩子的哪些行为你无法理解?比如:孩子喜欢玩网络游戏。 12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高中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即将步入成人的最后的教育阶段,面对当前高中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被打破,相应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在有意无意地发生着变化。现阶段,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这是摆在每一位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传统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事实上从学校问世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我们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意见强调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家庭中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众多家庭尤为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这时候,家长已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家长重视教育投入,重视孩子的发展,以期进入主流社会,这似乎成为家庭教育追求的目标。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是很尖锐很突出的:部分家长认为高中学生除了物质上由家庭负责外,教育的问题应该全是学校的责任;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教育子女方式简单传统;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的状况,使家庭教育面临着道德问题的两难选择等等。 “教先从家始。”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到了家庭可能就“一笔勾销”。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工作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个种现象,我们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高一(15)班有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成天在家麻将,不仅不给孩子适当的教育与辅导,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那些打麻将人的出言不逊也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孩子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极度的反感,甚至有厌学的心理。当班主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并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了些建议。家长认识到了这不单单是玩的问题,这种行为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她逐渐改掉了视赌如命的恶习,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孩子成绩渐渐有了提高。在母爱的温暖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