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脑静脉窦血栓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往解剖学研究发现蛛网膜颗粒最多见于上矢状 窦,而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大都位于横窦。 这是因为上矢状窦前段的蛛网膜颗粒多位于外侧 陷窝而并非上矢状窦腔内,CT和MRI显示此处的 蛛网膜颗粒有较大局限性所致。
.
34
巨大蛛网膜粒压迹
巨大蛛网膜粒压迹呈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埙
.
35
鉴别诊断:MRI静脉窦高信号鉴别诊断
.
24
五、鉴别诊断
静脉窦解剖变异的判断:
在诊断静脉窦血栓时,应排除先天性静脉 窦变异可能。 以下解剖变异可能会被误诊为静脉窦血栓
.
25
五、鉴别诊断
1、窦闭塞(闭锁或发育不良,多见于横窦) 、非对称性引流(枕窦、双窦)
2、正常窦充盈缺损(蛛网膜颗粒、窦内分隔 ),要小心静脉窦先天发育不全所致的“假 阳性”。
.
23
MR静脉造影(MRV)
诊断的直接征象:
脑静脉窦血流高信号缺失,或静脉窦的边缘模 糊。
诊断的间接征象
病变以外有静脉侧枝形成,出现其他途径的引 流静脉异常扩张。
MRV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不受血栓形成时间的
影响,除显示大静脉窦外,对MRI显示欠佳的
直窦、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等结构也能清
晰显示,临床实用价值很大。
面肿胀、静脉怒张、球结膜水肿、突眼等)。 3、继发的脑梗塞、出血所致的限局性症状。
.
16
四、静脉窦血栓的影像
1、MRI可直接显示静脉窦和血栓,且脑静脉窦中血栓有特异 信号表现,并对显示血栓后继发性病变的敏感性较强。但 MRI在显示直窦、大脑大静脉和大脑内静脉血栓形成不敏感 ,对其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
37
谢谢!
.
3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

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
它是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占90%以上。
AVM的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约为2:1。
发病高峰年龄在20~30岁,平均25岁。
本病可发生于颅脑任何部位,病灶左右侧分布相等。
90%以上位于小脑幕上,可见于大脑皮质、纵裂内;小脑幕下的AVM,约占10%,可发生于小脑半球、小脑蚓部、脑桥角和脑干等部位。
一、专科护理(一)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癫痫发作的时间及性质,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二)主要护理问题1.急性意识障碍(acute confusion)与颅内出血有关。
2.有受伤害的危险(risk for injury)与癫痫大发作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发作、术后血肿等。
(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
将患者妥善安置在指定床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
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0°,避免情绪激动、用力咳嗽等诱因,防止再出血。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对症护理(1)急性意识障碍的护理: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在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均应密切观察病情,如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观察有无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及双侧肢体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有受伤害的危险的护理:设专人陪伴,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物,加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一旦发生癫痫,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实施保护性安全措施,将急救车及急救药品放置在固定位置备用。
(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生命体征要连续监测,直至平稳。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发作、术后血肿等是AVM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喷射状呕吐、意识变化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SWI检测脑深部血管异常的价值

成像原理与优势
成像原理
利用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性差异 ,通过特殊的序列设计和后处理 技术,将磁化率差异转化为图像 信号强度差异。
优势
具有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三维 成像等特点,能够清晰地显示脑 深部的小血管和微出血等病变。
及时治疗
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采取 有效治疗措施,降低病死 率和致残率。
改善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患 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误诊误治风险
误诊风险
脑深部血管异常临床表现多样, 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诊。
误治风险
误诊可能导致错误的治疗措施, 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重视鉴别诊断
临床医生应重视脑深部血管异常 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其应用于SWI图像的自 动解读和定量分析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多模态融合与定量分析
进一步完善多模态融合技术和定量分析软件,提高SWI技 术在脑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扫描时间和覆盖范围优化
通过优化扫描序列和参数设置,进一步缩短扫描时间并扩 大覆盖范围,提高SWI技术的临床实用性。
SWI检测脑深部血管异常 的价值
目录
• SWI技术原理及特点 • 脑深部血管异常类型及危害 • SWI在脑深部血管异常诊断中应用 • SWI在脑深部血管异常治疗中价值 • SWI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SWI技术原理及特点
SWI技术概述
SWI(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即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化率差异进行成像的磁共 振新技术。
常规MRI联合DWI在早产新生儿脑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常规MRI联合DWI在早产新生儿脑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早产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常规MRI联合DWI序列成像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2021年2月~2023年6月期间本院接生早产新生儿中疑似合并脑损伤新生儿共75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患儿均接受临床常规MRI、DWI序列成像联合诊断。
分析常规MRI,MRI+DWI诊断对脑损伤诊断检出率,早产新生儿脑损伤影像学特征。
结果:MRI+DWI诊断中对早产新生儿硬膜下血肿(91.67%)、缺血性脑损伤(97.44%)检出率高于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损伤及静脉扩张检出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早产新生儿脑损伤行MRI+DWI序列诊断可有效鉴别、筛查患儿脑损伤类型,为后续临床干预的实施提供指导依据,诊断价值确切。
关键词:MRI;DWI;早产新生儿;脑损伤前言早产新生儿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的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
目前,常规MRI和DW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和诊断。
常规MRI联合DWI在早产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的支持和指导。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早产新生儿临床常见脑损伤类型,可引发新生儿死亡、神经功能障碍等不良预后,故积极加强对相关患儿脑损伤的临床早期筛查诊断,对保障其临床健康安全具有积极意义[1-2]。
因此,为比较分析早产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常规MRI联合DWI序列成像的诊断价值,特开展临床研究,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2021年2月~2023年6月期间本院接生早产新生儿中疑似合并脑损伤新生儿共75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
75例早产新生儿中男39例、女36例,孕周29~37周,平均(33.02±1.85)周,出生体质量(2050.58±121.47)g,自然分娩/剖宫产,42/33例。
大脑动静脉畸形影像表现

CT脑组织窗
CT骨窗
T1WI
T1WI
T2WI
T2WI
T1WI矢状位
FLAIR
FLAIR
T1增强(轴位)
T1增强(矢状位)
T1增强(冠状位)
DWI
ADC
SWI
MRA
MRA
鉴别诊断——脑挫裂伤 CT:平扫上急性期显示脑内低密度病灶,伴有点片状高 密度出血及明显占位征象,后期显示脑内局灶软化灶 伴有脑萎缩征枕 叶 动 静 脉 畸 形
男,34岁,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
A图:CT平扫见右顶部有一边缘不清的片状及纡曲条状高密度影 B图:CT增强见区域内斑点状及条状强化,边缘不清,无占位性 C图:MRA造影:脑右侧动脉的顶后支及脑后动脉的顶枕支增粗, 并于两支血管吻合处见一畸形血管团
病变中畸形的血管粗细不等呈团块状,其中有的血管 极度扩张、扭曲,管壁极薄(有些血管壁仅有一层内 皮细胞),容易破裂出血
血管区夹杂着与其相邻的脑组织,常有神经元变性和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而继发脑萎缩
有些部位还可以有脑水肿、梗死、钙化
病理
临床表现
出血:病人常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脑内血肿 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占52%-70% 缺血:见于巨型病变,多因长期大盗血而引起全脑 性萎缩导致智力障碍,有时表现为进行性轻度偏瘫 等脑功能障碍 癫痫:是浅表的AVM仅次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其发生率为28%-64%,与AVM的部位和大小有关 头痛:约60%的病人平时有血管性头痛,可能由于 血管扩张所引起
临床资料 男,29岁,病历号137344
主诉:晕厥、头外伤后头晕2小时,伴短暂意识不清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小时突发昏厥,头部外伤,伤 后意识不清,持续时间不详,醒后有头晕,呈持续性 ,不伴恶心呕吐,对受伤经历不能回忆,头部出血来 我院急诊清创缝合。患者伤后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抽 搐,无口角偏斜,无视物不清,无大小便失禁
脑动静脉畸形(1)

A:终末动脉供血; B:穿支动脉供血:“梳状表现”; C:正常脑供血动脉。
脑动脉与畸形血管团的关系
A:终末动脉供血; B:穿支动脉供血; C:正常脑供血动脉。
供血动脉的分布规律
➢浅部病变和深部病变的皮质+皮质下型,主 要由皮质动脉供血,而非穿支动脉供血。
➢皮质下+室管膜下型则正好相反。 ➢脑池AVM,尤其是Galen畸形一般由皮质
增加年龄,幕下深部定位,深静脉引流及相关动脉瘤。未经 治疗的AVM每年出血风险为2-4%。
发病与风险因素(Natural History)
.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加,初始出血 表现,脑深部定位和专属的深静脉 引流。
.再次出血占案件总数的34%。 .每次出血时,50%有发生神经系统疾
病的严重危险 ·每次出血死亡率5-10%
间质细胞增殖所致; g .动脉瘤---约占1/5-1/4,(1)与AVM血流有关的动脉瘤,可发
生在脑底动脉环近侧或畸形血管团附近;(2)与AVM血流无 关的动脉瘤;(3)假性动脉瘤:见于出血的AVM中.
引流静脉的结构成分
按引流静脉支数分类:
➢ 单支静脉引流:主要引流方式; ➢ 多支静脉引流: 从畸形团出来时1支,分成2-3支,入相同或不同的静脉窦; 从畸形团出来时数支,分别入不同的静脉窦。
b. 皮质下+室管膜下
⑸脑池(蛛网膜下隙)
磁共振检查常见问题汇总

磁共振检查常见问题汇总随着磁共振检查技术的发展和各地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患者朋友选择磁共振这种影像检查手段来协助诊断疾病。
但大家对磁共振检查的特点并不是非常了解,今天小编就跟大说一说磁共振检查中的常见问题。
Q:什么是核磁共振?A: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
磁共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X线和CT,它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在外加的强磁场内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经过空间编码技术,用接收线圈检测并接受以电磁形式放出的核磁共振信号,将接收到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经过重建,然后转换形成人可以识别的图像,以作诊断。
核磁共振所获得的图像清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好,并可以以多方位全面成像,特别对神经系统及软组织层次显示极佳,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和病变发现率。
Q:核磁共振检查有什么优点?A:1、磁共振检查安全、无辐射;2、可以进行多方位成像;3、磁共振图像具有优异的组织对比、较高的清晰度;4、除了可以进行形态学上的分析,还可以对血流信息(流速、流量)、生化改变及代谢功能方面进行评价;5、可不用注射对比剂进行脑血管成像。
Q:核核共振检查需要注意什么?A:(一)绝对禁忌症1、身体内装有心脏起博器及神经刺激器者严禁扫描,并避免进入5高斯线以内(即扫描机房内);2、体内存有动脉瘤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应禁止扫描;3、高烧患者;4、幽闭恐惧症者(害怕自己单独呆在一个窄小的空间)。
(二)相对禁忌症1、如体内的金属异物(假牙、避孕环、金属植入物、术后金属夹等)位于扫描范围内时,应慎重扫描,以防止金属物运动或产热造成病人损伤,金属物亦可产生伪影而防碍诊断。
如扫描其它部位,亦应注意有无不适感;2、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伤、幽闭症患者、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要在医生或家属监护下进行;3、孕妇和婴儿应征得医生同意再行扫描。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部病变的应用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部病变的应用SWI是采用梯度回波序列采集数据,经过特殊的数据处理和图像重建,形成对物质磁化率敏感的MR成像技术。
实际上是一种三维采集技术,它通过长的TE,高分辨率,完全流动补偿,薄层重建的梯度回波伴滤过的相位信息以增加磁矩图的对比和增加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使对磁敏感效应的敏感性最大化。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用最小密度投影来帮助显示扭曲的结构和显示静脉血管系统的连续性,它还帮助区别主要静脉相邻的出血。
SWI具有以下诸多特点:高分辨率的三维梯度回波成像,在3个方向上的完全流动补偿,薄层厚避免信号丢失,相位图通过滤波减少不必要的场效应,产生相位蒙片,利用相位蒙片对磁矩图进行增强处理,相对邻近层面进行最小强度投影,这种独特的数据采集和图像处理过程提高了磁矩图像的对比,对静脉血、出血和铁沉积高度敏感。
所以在显示血管畸形、外伤、肿瘤、血管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以及与铁沉积有关的疾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血管畸形多为低流速的血管结构,而MRI和MRA对高流速的血管结构敏感,对低流速血管显示能力有限。
畸型血管由于是慢速,多向的血流,增强扫描经常是非特异的强化,由于部分容积效应,小的血管畸型常被漏掉。
而SWI成像可显示低流速的静脉血流,所以SWI对检测静脉畸型高度敏感。
SWI合并的相位信息提供改进的敏感性能发现传统TWI成像无法显示的血管结构。
SWI技术重要的应用是:(1)早期检测和评价小血管畸形,这对其他检查方法来说是比较困难。
SWI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对静脉血流及出血物质高度敏感等优势,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与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而脑海绵状血管瘤在DSA、常规MRI及MRA上往往被漏诊或误诊,可能与窦样扩张、口径过细、血流速度较慢,且伴有血栓和钙化以及出血压迫供血血管、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
海绵状血管瘤在SWI上的表现为:①完全均匀低信号原因可能是扩大的窦样血管内没有明显血栓所致,此乃海绵状血管瘤较早期改变;②爆米花样或桑椹样混杂信号即低信号内见斑点、条状、桑椹或爆米花样等高混杂信号,病理基础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血栓形成以及纤维化等;③围绕混杂信号的较宽的低信号环,即铁环征,其病理基础是含铁血黄素沉着(高顺磁性物质),在SWI上可以清晰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 8
岭南 现代 I I 缶 床外科 2 0 1 3 年 1 2 月第 l 3 卷第 6 期L i n g n a n M o d e m C l i n i c s i n S u r g e r y , D e c . 2 0 1 3 , V o 1 . 1 3 N o . 6
s i g n a l i n T I , T WI , r 2 I 1. A I R. S i x c a s e s o f 1 6 c a s e s w e r e c o mp l i c a t e d wi t I l s p o n g y a n g i o ma .Me d u l l a r y
【 关键词】 颅脑; 发育性静脉异常( D V A ) ; 磁共振成像 ; 血管畸形
中 图分 类号 : R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9 7 6 X( 2 0 1 3 ) 0 6 — 0 5 2 8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9 7 6 X. 2 0 1 3 . 0 6 . 0 1 7
MR I 在 脑 发 育 性 静 脉 异 常 中的诊 断 价值
徐 玉琴 陈 跃 平 张 来顺 蒋 永建
【 摘要 】 目的
唐 淑 慧 汤 华娟
探 讨磁共 振成像各 种方法 对脑 发育性静 脉异 常的诊 断价值 。方 法 回顾性
分 析本 院 1 6例 1 7处 脑发 育性静 脉异 常 ( D V A) 经M R I 诊 断为脑静 脉 畸形病 例 。 所 有患 者均 进行
过磁共振 常规 T l WI 、 r I I 2 WI 、 1 l 2 F L A I R 、 D WI 和T l W I 增 强扫 描 ,其 中部 分病 例做 过 S WI 、 M R V扫描 。
结果 D V A位 于幕上 区有 1 2个 , 幕 下 区 5个 ; 引 流静 脉在 T WI 、 I I 2 WI 、 I L A I R均 表 现流 空低信 号, 髓 静脉 大部 分为 细条 状或 丝瓜 囊状 长 T 。 、 长T 2 信号 、 1 ’ L A I R低 信 号 ; D WI 、 S WI引流 静脉及 髓静脉 区域均 为斑 点状或 细条状 低信 号 ; T I WI 增 强 扫描 :所 有病 例均 见髓静 脉呈 轮辐 状或树 枝 状汇 入引流静 脉 ; MR V直 观而形 象地显 示引 流静脉 及其 引流 方 向 , 类 似 于脑血 管造影 表现 , 但对 髓静 脉 的显示 不 及增强 扫描 。1 6例 患者 中 6例合 并海 绵状 血 管瘤 。结论 MR I常规 扫 描结 合 T 1 WI 增强扫 描及 MR V可 明确 诊断脑 D V A及 其并发 症 , 可替代 脑血 管造影检 查 。
H o s p i t a l f o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Z h a n g z h o u ,喇 3 6 3 0 0 0,C h i n a
MRI s c a n,a n d p a r t o f he t m u n d e we r n t S WI a n d MRV s c a n. Re s u l t s Amo n g 1 7 DV A ,1 2 w e r e
l o c a t e d i n s u p r a t e n t o r i a l r e g i o n a n d 5 i n i n f r a t e n t o r i a l r e g i o n. Dr a i n i n g v e i n s a l l s h o we d f l o w v o i d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l a u e o f M R I a p p r o a c h e s i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Va l ue o f M RI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e r e b r l a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v e n o u s a n o ma l y Xu Yu q i n, C h e n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A l l c a s e s u n d e r w e n t T l WI , r 2 ,T 2 nAI R,D WI p l a i n a n d T 1 WI e n h a n c e d
Y u e p i n g ,Z h a n g L a i s h u n ,J i a n gu i ,T a n g H u a j u a n .Z h a n g  ̄ h o u A fi l i a t e d T C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