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创客的完美结合

数学与创客的完美结合
数学与创客的完美结合

数学与创客的完美结合

创客,这个在社会各界新兴起的名词和现象,很长一段时间让我都很“敬慕”,感觉能谈创客、能从事创客研究和教学好了不起,因为创客对我就是个全新的未知事物,它是那么地神奇,那么地富有科技含量!

但在读过博友“与点”前天的博文《创客故事汇》后,我瞬间感觉所谓的“创客”并不是那么地高不可及,甚至我可以把我和我的学生也划为“创客”一族了。

四月底,第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开幕并成功举行。因了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再加上高中数学知识的强逻辑度、高抽象度,我们暂时没有可以像理化生、政史地学科组那样组织的知识竞赛活动,我们只象征性地给学生布置了手工任务,主题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主要侧重高中所学数学),动手做出教具或数学模型”。

因为我在课堂上带着同学们用手机装上APP“超级计算器”,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部分,使用这个软件做过函数图象,班里就有个让我很是惊喜的孩子,他很聪明,但是有些随性,自我,想学才学。当时我数学课上让他们用手机,他就很兴奋,我让学生们用手机做函数图像,在我要求小组展示的环节,跟他一组的同学就异常激动地推荐他,在我拿到他用手机做出的图像的那一刻,我也非常地震惊,他的手机屏幕上不是简单的两条指数函数图像,而是一颗爱心!

我就急切地问他,“你自己画的?”其他同学说“是的老师”。但我还是不敢相信,因为旁边的函数解析式中,并非我教过他们的知识,还有正切函数,而且每一条图象都是较复杂的复合函数图像才能表达出来的,而且需要限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才能很好地契合联结点,说实话,我是做不到的!

在科技文化艺术节来临学校要求每个班出数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学生们也推荐他还把那个爱心图象做出来展出去。我当然也是这么想的,这个作品是必须的,一定会是靓点!

我把他叫来,跟他说明了要求。让他重新做一遍,截屏,我再打印出来图片。

但是因为他手机没带,我的也不能装,我就教他用我电脑上的几何画板软件,让他再做一次。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手机软件“超级计算器”做出的效果和电脑软件“几何画板”做出来的不一样,有差别,同样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区间,呈现出的效果图差很多,用他原来计算出的分段区间不能很好地连接两段曲线而组成一个爱心形状了!

在我和他一起研究问题所在时,我的另一个得意门生,也是一个数学爱好者,更是一个爱挑战困难的学生,就来问在干嘛,我索性交给他,让他两个一起计算。我在旁边批作业,必要的时候回答一下他们的问题。两个孩子也真是听话,也很用心,不一会儿就找出问题所在解决了。

作完图像后他俩准备回教室,我把我的疑虑说了出来,“咱们这是艺术节展览,如果只做这一个图像,是不是显得太少了?”然后俩孩子就开始想,还可以做什么?我把高一学过的知识给他们提示了一遍,然后在说到圆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就说“哦,老师,我们还可以做,只是我得试试看能不能成功。”于是,他们两个就研究起了第二幅图。过了一会儿叫我看,一个小女孩儿的简笔画头像,“你们两个真是棒!”我开心地表扬他们。

“再做个吧,做什么呢?苹果吧!”

“苹果怎么做呢老师?太难了吧?”

“小女孩儿头像都做出来了,苹果肯定画得出来!”我正用手里的毛笔,给他们画了个苹果,说来也巧,我的简笔画水平真的一般,但是那个我用毛笔画的苹果却真的很好很像,学生惊叹“哇,老师,你画的真好!”然后两个孩子就有了眉目,先把苹果的轮廓线划分了区域,确定了哪一部分用什么函数做,就开工了。

再后来,我到了去接女儿放学的时间。在回来的路上,我又想到一个能做的图像——蝴蝶。谁知,当我进办公室还未开口,后来来的那个数学迷就跟我先说,“老师,咱还可以做一个”

“什么?”

“蝴蝶!”

默契如此,当老师的除了开心还有什么?我当即画给他们看。这个是我练过的简笔画,自认为画的还不错。

然后,孩子们又重复起了计算——作图——调整——再计算——再调整的过程。我真是太喜欢他们这样为数学痴迷的状态了!后来他们自己又想出了做太阳系的想法,我鼓励他们想到什么就尝试去做,需要什么帮助可以随时找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