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部环境管理方案.docx

工程项目部环境管理方案.docx
工程项目部环境管理方案.docx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项目部环境目标 (3)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5)

第四章资源、资金 (7)

第五章环保要求及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8)

第一节节能降耗管理要求 (9)

第三节粉尘控制 (13)

第四节噪音、污水、废油等污染物控制 (15)

第五节射线检验环境管理办法 (17)

环境管理方案表 (20)

功能区划分图 (21)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有关的国家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见适用法律、法规及其标准一览表)

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

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FCLP-01-03/01

四、质量、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

五、质量、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文件》

六、《施工组织总设计》(质量计划)

第二章项目部环境目标

一、公司环境方针

遵章守法节能减耗降低污染文明施工持续改进

二、环境目标

1、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3、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消耗;

4、实现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

5、杜绝噪声Ⅱ级以上危害, 噪声作业点合格率达到70%;

6、杜绝粉尘、毒物Ⅱ级以上危害;生产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超过10mg/m3,粉尘、毒物作业点合格率达到90%;

7、生产及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8、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

9、放射性事故为零;

10、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关键岗位培训率100%;

11、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发生应急事故,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12、接到相关方投诉或抱怨意见后,回应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

13、向相关方宣传公司环境方针。

三、环境目标及指标完成计划

序号环境目标计划完成时间1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施工全过程控制2最大限度节约能源施工全过程控制3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消耗施工全过程控制4实现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施工全过程控制5杜绝噪声Ⅱ级以上危害 , 噪声作业点合格率达到 70% 施工全过程控制6杜绝粉尘、毒物Ⅱ级以上危害;生产作业场所粉尘浓

施工全过程控制度不超过 10mg/m3,粉尘、毒物作业点合格率达到 90%

7生产及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施工全过程控制8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施工全过程控制9放射性事故为零施工全过程控制10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关键岗位培训率 100%施工全过程控制11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发生应急事故,将环境污染降低

施工全过程控制到最低程度

12接到相关方投诉或抱怨意见后,回应时间不超过一个

施工全过程控制工作日

13向相关方宣传公司环境方针施工全过程控制说明:本环境管理方案所制定的目标要在xxxxxx 工程中得以实现,施工过程要满足所制定的指标要求。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福平项目一分部项目经理部环境控制小组组织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环境管理员: XXX

组员:各部室及各施工工区负责人

职责及工作内容:

组长:负责确定本工程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

负责组织本工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活动;

负责监督本工程环境体系的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执行;

负责本工程环境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落实与最终验证;

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及体系运行情况;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承担环境体系要求的职责,参加小组会议

环境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日常管理;

负责本单位环境文件、记录的编辑、整理、报送;

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环境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执行与更新;

负责本单位环境不符合项的整改与资料整理、报送;

负责督促本单位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

负责与地方环保部门及其他环境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络;

完成组长、副组长临时交办的工作。

组员: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参加小组会议。

xxx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序号123456789101112

项管生项综管物工质安试施责任部门目理产目合理资程量全验工

经副副总办部供技管管室工

理经经工公应术理理区

理理程室部部部部过程师

4.2环境方针○○○○○○○○○○○○4.3规划

4.3.1环境因素▲○○○○○○●○○○○4.3.2法律和其它要求○○○▲○○○●○○○○4.3.3目标和指标▲○○○○○○●○○○○4.3.4环境管理方案▲○○○○○○●○○○○4.4实施与运行

4.4.1组织结构和职责▲○○○○○○○○○○○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3信息交流▲○○○○○○●○○○○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检查和纠正

4.5.1监测和测量▲○○○○○○●○○○○4.5.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3记录▲○○○●○○○○○○○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5.6管理评审

第四章资源、资金

确保环境体系运行正常,做到节能减耗;环境保护设备由项目部统一进行配备;环境保护措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在各工程项目的施工措施费用中列支,暂定20 万元。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资金来源一览表

序号项目数量资金来源

1吹管用消音器 1 台项目部租用

2锅炉酸洗后废液,中和所需氢氧化钙约 20t项目部购买

3夜间焊接作业遮光板用石棉瓦100 块材料费用由项目部承担4夜间照明统一采用钠灯(节能等)30 台材料费用由项目部承担5木工房简易棚 5 座材料费用由项目部承担6废旧电池回收箱配置 2 个项目部制作

7焊条头回收箱 5 个项目部制作

8施工现场清扫、撒水每天费用项目部承担

9节水措施投入(混凝土养护剂)300kg材料费用由项目部承担

10节水措施投入(塑料布)

2

材料费用由项目部承担10000m

11沉淀池施工及回填 2 个责任工地承担12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定期外运定期费用项目部承担13污染物检测测量设备公司统一配置14其它文明施工设施投入责任工地承担

第五章环保要求及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为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针对不同施工过程我们均制定了减少污染措施,并在

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监视与测量,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符合国家及当地的环

保要求。

1、认真贯彻、宣传并执行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在产品及服务的全过程中严格管理、持续改进。

2、各部门全员参与,归口管理,并强化员工培训。

3、单独编制 xx 项目经理部潜在重大环境影响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形成含有

本地消防队、医院、技术监督局、环保局、公司有关部门、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获取相

关资讯。

4、化学物品的运输、贮存、发放等管理方面编制措施,并严格遵照执行。

5、在保温、油漆等施工中加以细化粉尘管理措施。

6、编制《锅炉清洗方案》,明确灰环境管理措施,并对排放物管理上与业主明确责任。如酸洗结束后,将酸用碱溶液中和,直至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到指定排放地点排放。钝化液

用漂白粉处理后,到指定地点排放。

7、认真执行公司及项目经理部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定期检查、总结、评比;加

强对各种工业废弃物的管理。

8、〈调试方案〉由调试单位编制,在系统调试(如单机试转、锅炉酸洗、系统吹扫等)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手段来控制污水、废气、噪音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节能降耗管理要求

职责

1、工程管理部作为环境管理主管部门负责规划与检查。

2、管理部、物资供应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材料控制管理工作。

3、综合办公室制订本机构的年度纸张节约计划;非机密性办公用纸必须两面均使用过后方可

按废纸处理;推行无纸化办公、文件无纸化管理和网络化传输。

4、综合办公室设专人负责办公用车调度,实行派车审批制度,加强对办公用车使用的控制。

材料节约要求

1、严格执行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办法、经营计划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及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制

度、机械设备管理办法等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2、施工单位按图纸、定额准确计算施工用料量,工程部门审核备料。

3、供应部门以经过管理部审定的施工预算中单独列示的材料量做为控制依据,限额发料。

3、严格执行节余(赢余)奖励、超支(亏损)处罚的经营管理机制。

4、在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最优的下料方法,减少边角料的产生。

5、提高边角料再利用率。

节电措施及要求

1、本现场施工电源业主统一布置,施工变压器 6 台其中 320KVA的一台, 560 KVA 的 2 台,1000 KVA的 3 台,变压器出口设置配电室,各施工用电点设置一级配电盘(共22 台);二级配电箱(盘)由项目部统一考虑。

1)现场夜间照明统一规划,使用大型板块灯(钠灯),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对于局部要加

强照明才能满足施工的情况,接碘钨灯;

2)设备尽量选用节能型,如电焊机不使用直流电焊机等。

2、严格执行节电规定:

1)杜绝使用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如电炉子等采暖、做饭;

2)办公室照明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

3)现场照明由电源维护人员负责做到天亮灯熄;无特殊情况,夜间不施工部位不开灯。

4)加强现场巡视,杜绝浪费用电,焊机不用随时切断电源。

节水措施及要求

1、本现场施工用水管线统一布置;

2、用水后随时关闭水门,杜绝长流水;

3、提高施工质量,加强现场巡视,确保临时水管线无跑、冒、滴、漏;

4、本现场基础施工地下水位较高,基础施工时要做明排措施,因此基础养生用水采用基坑内的外排水;

5、小截面框架施工拆模后直接刷养护剂,杜绝用水管冲洒养护;

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拆模后用塑料布覆盖并加盖草袋保温养护;

7、泵罐车、地泵等洗车污水排放到沉淀池,水磨石施工污水排放到沉淀池,在后续有用水作业,并有条件在利用的情况下周转使用;

8、提高施工质量,确保管道严密性实验、锅炉水压、管道冲洗等过程中无跑、冒、滴、漏;

9、管道严密性实验、锅炉水压、管道冲洗等项目产生废水排放到老厂煤场冲洗水或冲灰水管网内,尽量不排放到厂区污水管线内。

第二节工业(固体)废弃物控制

职责 :

1、工程技术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现场施工垃圾管理的总体规划及监督检查;

2、安全保卫部负责危险、有毒垃圾的确认,形成记录;

3、物资供应部制定可再利用废旧料的回收与管理措施,负责可再利用废旧料的回收与管理,并形成处置记录;

4、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由工程技术部(整备班)统一清运,并形成处置记录;

5、办公区、生活区的垃圾统一由后勤人员负责处理并形成处置记录;

6、各施工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垃圾的收集、存放的管理工作,负责将垃圾分类存放到临时

存放点。

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

1、危险及有毒垃圾:废药品、药物、化学试剂、废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废保温材料、墨盒、电池、焊条头、含油废物、废橡胶等;

2、一般可回收利用废旧料:废钢、废铁、废工具、废纸、纸箱、废塑料桶等;

3、一般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焊渣、药棉、针头等。

废弃物处置方式:

1、放置(适用于电池、焊条头等危险有毒有害废弃物)

2、出售(废铁、废纸、纸箱、电缆皮)

3、回收再利用(各种边角余料、包装物)

4、现场就地填埋、焚烧(本现场不采用)

5、运输到垃圾场(由业主统一处理)

设施规划:

根据需要设置分类回收场地及设施,包括各区域垃圾通道的布置、垃圾箱的数量及位置、垃圾临时存放场所等具体见图。

1、办公区每个卫生间设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废弃物垃圾桶各一个,废电池回收箱、废纸

2、生活区宿舍楼后设置垃圾临时存放点一处;

3、设备库区设置包装物回收场地,垃圾存放点两处;

4、施工现场设废弃物临时存放场地,场地内设分类垃圾箱分类回收危险废物、有机垃圾

等;废铁临时存放场单独划出、焊条头回收箱单独设置;

5、垃圾露天堆放场设置在置场北侧,垃圾由业主统一处理。

管理要求:

1、垃圾在存放过程中必须有明显标识,标识采用颜色代表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具体如下:红色代表为危险及有毒垃圾;黄色代表一般可回收利用废旧料;蓝色代表一般不可回收利用

垃圾;

2、临时存放场所内的垃圾不能混放,进行分类管理;危险、有毒的垃圾禁止混入其它垃

圾中;

3、对施工现场收集的垃圾,由工程技术部(整备班)组织定期运送到垃圾堆放场,严禁

私自焚烧和丢弃、填埋垃圾;

4、废弃物处置记录要记清处置时间、处置方式、处置人员等;

5、在垃圾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不散落、不泄漏、不混淆。一旦在运输中发生泄漏和

散落现象,必须及时处理;危险及有毒的垃圾应由保卫人员联系运输方式和运送场所,在运

输中发生泄漏和散落现象,及时上报;

6、工程技术部负责垃圾临时存放场设施的规划,确保存放场所有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并负责垃圾临时存放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节粉尘控制

职责

1、工程技术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在《施工组织专业设计》《环境管理方案》中明确现

场施工粉尘管理的总体规划并负责运行过程的监督检查;

2、工程技术部监督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可会同安全检查、文明施工检查一同进行,对

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依据《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要求进行处理;

3、各施工单位在编制具体项目作业指导书中明确有针对性的粉尘防治措施及劳动保护措

施,并对产生粉尘、毒物的作业项目及作业点进行控制;

4、安全保卫部负责职责范围内安全措施的审核。

管理要求

1、建筑用砂(中砂、细砂)、碎卵石、挖填土在运输中,表面应呈湿润状态,表面干燥

的,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后进行运输,应覆盖牢靠,保证在运输中不致脱落或部分开口;

2、建筑用石灰、水泥用塑料薄膜覆盖运输,堆放地点搭设专用棚库,封闭存放,防止泄

露,并做好防雨、防水措施;

3、露天堆放的砂、石、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要按规划集中堆放,表面覆盖塑料薄膜;

4、运输车辆不超载,混凝土罐车每次出场前应清洗下料斗,自卸车、垃圾运输车出场前

一律用苫布覆盖;

5、施工场区,视具体情况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洒水以保证不产生扬尘,正常气温时,每天

全面洒水不少于一次(雨雪天气除外);

6、各施工单位严格按工程技术部划分的文明施工责任区进行管理,做到“工完、料尽、

场地清”;

7、现场主要运输道路采用硬化路面,每天定期清扫并洒水,防止扬尘;

8、钢煤斗、烟风六道、水箱等容器类内部作业时(如:焊口打磨、内壁除锈、防腐等),要做好人员防护措施,保证通风,必要时戴防尘面罩进行操作,设置通风机;

9、锅炉本体、管道等保温砌筑时,施工人员戴防尘面罩做好防护措施。该作业影响区域

内,交叉作业的相关工序操作人员亦应做好防尘措施;

10、木工操作时要设置半封闭工棚进行隔离,工棚用瓦楞板做临时搭设,保证木屑粉尘

不对外界扩散;

11、遇到大风扬砂及砂尘暴天气时,禁止露天作业。

12、对于粉尘危害较大的(防腐、油漆、喷砂、保温等作业)要依据国家劳动卫生有关要求严格执行;

13、对产生粉尘量较大的作业(如喷砂除锈)要搭设防尘棚对施工区进行隔离,作业区周围要定期洒水,保证环境湿度,防止粉尘扩散。

第四节噪音、污水、废油等污染物控制

噪音管理措施及要求

1为了减少噪音采用逆变焊机并利用集装箱集中布置,不使用噪声大的电机驱动直流焊机;

2使用新型低噪音的电动工具如型材切割机、冲击电锤、空气压缩机等;

3、对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且暂时无法解决的工程项目要适当调整施工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保证不致扰民,确因需要无法调整的要事先与周边相关方联系,以达成共识、取得谅解;

4、在火电厂蒸汽管道吹扫阶段建议建设单位加设消声设备,并通知周围相关方取得谅解;

5、管口打磨、焊口打磨、大锤敲击等能够产生超标噪声的施工作业要做到分散施工;

6、所有机动车辆(包括机械)噪音指标检测合格,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7、尽可能的提高安装质量,以避免在转机调试及试运期间转机产生的超标噪音;

8、对处于敏感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施工前完成降噪安全围帘的包裹;

9、现场木工棚在使用之前完成封闭,封闭率达到100%;

10、现场所使用机械应保证机械状态良好,隔音罩等防护设施完好。

污水管理措施要求

1、厕所应设置化粪池,现场设置沉淀池;

2、办公区、生活区要搞好环境卫生,污水直接排入门前污水沟;

3、砂浆、混凝土搅拌作业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沉淀池;

4、泵罐车、地泵清洗产生污水量较多,要求回搅拌站清洗,不得在现场清洗,污水排放到沉淀池;

5、水磨石施工污水排放到沉淀池(现场做沉淀池);

6、机组在水压、化学清洗、调试、投用过程产生的冲洗、排污水、化学清洗后废液,排放至电厂污水处理系统,由电厂统一进行处理;

7、在调试过程中我公司系配合调试所组织进行,在配合过程中,系统要确保安装质量,安装后系统须经水压试验,保证酸洗过程没有跑、冒、滴、漏现象,酸洗废液排放到电厂中和池,经中和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行审批手续,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控制废液排放的酸碱度及 CL-、F- 的排放浓度,并适时检测。

废油的管理措施及要求

现场施工阶段用油包括施工车辆用汽、柴油,电气用绝缘油、机械用润滑油及试运时点火用油,为防止油料泄露、跑油等导致水土污染或火灾发生,施工期间须严格按如下要求执行:

1.油料须设置固定场所分类集中保存、标识清楚,远离动火施工区,防止日光爆晒,油区周围设置围栏,悬挂“严禁烟火”警示标志,油区设置避雷装置;

2.油区须设专人保管,建立油料发放台帐,作好发放记录;

3.油区内禁止跑、冒、滴、漏现象,残油设专用油筒盛装,定期处理;

4.油区内设置符合要求的防火设施,周围道路须畅通,确保消防及时无阻;

5.油区闲人免进,进入油区的人员禁止携带火种,禁止穿带有铁钉的鞋子;

6.现场用油尽量实行无库存管理,用油现场禁止使用电火焊,严禁吸烟,杜绝火源,清除易燃易爆物品,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沙子及其他消防器材;

7.运行系统上油前,班组技术员必须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明确相应应急准备措施,对上油时的施工现场应具备的条件、用油量、卸油、空桶退回、循环过滤、倒油清洗、系统操作等做明确说明,对安全措施进行明确,施工人员经交底后方可施工;

8.系统上油时,厂房内消防水系统必须处于备用状态,滤油机附近必须配备专用的金属废油回收桶,废油布和废滤纸储存箱,保证施工现场整洁,废油、破布、废滤纸等杂物定期处理。光污染物管理

1、统一施工现场照明灯具的规格,尽量选择节能灯具,使用之前配备定向式可拆除灯罩;

2、夜间施工照明灯罩的使用率达到100%,以保证现场夜间照明灯光不射入周围居民家中;

3、夜间电焊施工设遮光棚。

气体污染物管理

1、本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应符合国家有关尾气排放标准;

2、焊接、焚烧、爆破等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

3、尽量采用机械切割,减少火焊切割作业。

第五节射线检验环境管理办法

1.目的

对环境指标有影响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工作中的 x射线机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安全无害的使用,避免放射性同位素及工作中的 x射线机所产生的电离辐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放射性同位素及 x射线机的控制管理。

3.职责

⒊1 总工程师是放射性同位素及 x射线机管理的主管领导。

⒊2 试验焊培中心是放射性同位素及 x射线机的归口管理部门。

3.3试验焊培中心主任负责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日常管理的领导工作。

3.4专职工程师负责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与交底工作。

3.5安全员负责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的日常管理。

3.6检验人员应按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使用和保管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3.7项目经理部及保卫部门参与协助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的安全环境管理。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从事放射性工作单位应满足下列要求:

4.1.1具有所从事放射工作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装备;

4.1.2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适应的专业及防护知识;

4.1.3有专职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者人员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4.1.4具备严格的有关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的文件。

4.2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的管理

4.2.1存放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的地点,应进行标识,标识应醒目,牢固,便于识别。

4.2.2专职工程师在检验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前,必须对其检验人员进行安全

技术交底,双方签字后方可施工。

4.2.3检验工作必须由三人以上来分别完成,尽量减少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的时间。并执行以下规定:

4.2.3.1射线探伤工作人员接受照射的最大允许剂量当量不得超过GB8703-88《辐射防

护规定》的规定;

4.2.3.2射线探伤时,检验人员必须佩戴报警器,穿防护服,必要时应穿、戴各种防护

用具、用品;

4.2.3.3现场检验时,必须测量好安全监测范围,设置警示绳或警告牌等防止非工作人

员误入现场,必要时重要位置可设专人监护;

4.2.3.4现场检验时,应合理运用时间、距离、屏蔽的安全防护原理,避免受到不必要

的剂量辐射;

4.2.3.5夜间工作,必须由二人以上结伴工作;

4.2.3.6在人身安全防护的同时,要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

4.2.4 X射线机使用的要求:

4.2.4.1探伤机必须由Ⅰ级或Ⅰ级以上的人员操作;

4.2.4.2发生器中的气压低于0.35mpa时禁止使用;

4.2.4.3控制器上的接地端子应接地,以保证安全;

4.2.4.4探伤中插入或拨出电缆时,需先切断电源;

4.2.4.5在X射线发生期间,不得切断电源,不得调时间旋钮重新设置时间;

4.2.4.6探伤时,发生器的放置应稳固、牢靠,以防止坠落或受到冲击力;

4.2.4.7夏季X射线机不应在烈日下使用,在不得已时,应增加仪器休息时间;

4.2.4.8要注意插座中不要受潮及混入垃圾、泥沙等等;

4.2.4.9控制器不得在受潮状态下使用;

4.2.4.10 X射线的停止,不仅要根据蜂呜的停止,还要依照警告灯、X- AY 、 KV、MA

的熄灭进行确认。

4.2.5γ射源使用的要求:

4.2.

5.1γ射线处于工作状态时,工作人员严禁离开,并注意检验时的状态;

4.2.

5.2γ射线应由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注意报警器的报警声音,如发生卡源,应

采取防护措施后方可处理;

4.2.

5.3高空作业时应采取防止射源坠落的可靠措施(如系好安全绳);

4.2.

5.4射源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300mm;

4.2.

5.5操作人员摇动手柄时应注意不得用力过猛,并计数摇转的圈数以便核实射源是

否到源头的位置。当源接近源头时,应放慢摇动速度;

4.2.

5.6曝光时间到达后,采取上述同样的方法操作,并用报警器检查源是否回位到贮

4.2.

5.7每次源进入贮存器内后必须关闭安全锁;

4.2.

5.8现场检验位置移动时,搬运人员应距贮存器不少于0.5 米,搬运的高度不得超

过膝部。

4.2.6放射源在现场进行检测时,根据防护条件、环境情况测量安全防护距离,作为安全警

示区的界限。

4.2.7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工作时,工作现场入口处设放射性标志,用警戒绳拉出

安全防护区域,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4.2.8γ射线事故的处理

4.2.8.1γ射线源坠落后应立即撤离现场全部人员,设专人守卫并报告领导及有关部

门,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有组织的用仪器寻找;

4.2.8.2γ射线源丢失或被盗时应保护好现场,立即报告公安保卫部门、卫生部门查处。

4.2.9放射性同位素及x射线机使用完毕后,应立即运回贮存地点存放,并填写使用记录。

5本现场几点要求

完成指标:严格按国家法规执行,杜绝放射源泄漏,认真检查放射源库及仪器设备。

5.1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射线检验环境管理办法》。

5.2射源贮存室不布设在现场。

5.3加强对射线探伤仪器的安全管理,加强探伤过程仪器的安全防护,防止烈日爆晒,防止

坠落或受到冲击。

5.4检验人员安全防护规范齐全,检验现场设置警示绳或警告牌,必要时,主要通行道路、

重要位置设专人监护。

5.5加强作业环境的隔离、屏蔽及非工作人员的疏散,合理安排探伤时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