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网关

TCPIP网关
TCPIP网关

网关

假设你的名字叫小不点(很小),你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你的邻居有很多小伙伴,父母是你的网关。当你想跟院子里的某个小伙伴玩,只要你在院子里大喊一声他的名字,他听到了就会回应你,并且跑出来跟你玩。

但是你家长不允许你走出大门,你想与外界发生的一切联系,都必须由父母(网关)用电话帮助你联系。假如你想找你的同学小明聊天,小明家住在很远的另外一个院子里,他家里也有父母(小明的网关)。但是你不知道小明家的电话号码,不过你的班主任老师有一份你们班全体同学的名单和电话号码对照表,你的老师就是你的DNS服务器。于是你在家里和父母有了下面的对话:

小不点:妈妈(或爸爸),我想找班主任查一下小明的电话号码行吗?

网关例子

家长:好,你等着。(接着你家长给你的班主任挂了一个电话,问清楚了小明的电话)问到了,他家的号码是211.99.99.99

小不点:太好了!妈(或爸),我想找小明,你再帮我联系一下小明吧。

家长:没问题。(接着家长向电话局发出了请求接通小明家电话的请求,最后一关当然是被转接到了小明家家长那里,然后他家长把电话给转到小明).

就这样你和小明取得了联系。

以太网及TCPIP通俗理解

1 以太网------EtherNet: ---------------------------参考图解 以太网最早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于1980年DEC、l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成为一个标准。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访问控制法,它们都符合IEEE802.3。 IEEE 802.3标准 IEEE802.3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历经100M以太网在上世纪末的飞速发展后,目前千兆以太网甚至10G以太网正在国际组织和领导企业的推动下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常见的802.3应用为: 10M: 10base-T (铜线UTP模式) 100M: 100base-TX (铜线UTP模式) 100base-FX(光纤线) 1000M: 1000base-T(铜线UTP模式) 2 UIP协议: uIP由瑞典计算机科学学院(网络嵌入式系统小组)的Adam Dunkels 开发。其源代码由C 语言编写,并完全公开,uIP 的最新版本是1.0 版本,本指南移植和使用的版本正是此版本。uIP协议栈去掉了完整的TCP/IP中不常用的功能,简化了通讯流程,但保留了网络通信 必须使用的协议,设计重点放在了IP/TCP/ICMP/UDP/ARP这些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上,保证了其代码的通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由于uIP协议栈专门为嵌入式系统而设计,因此还具有如下优越功能: 1)代码非常少,其协议栈代码不到6K,很方便阅读和移植。 2)占用的内存数非常少,RAM 占用仅几百字节。 3)其硬件处理层、协议栈层和应用层共用一个全局缓存区,不存在数据的拷贝,且发送和接收都是依靠这个缓存区,极大的节省空间和时间。 4)支持多个主动连接和被动连接并发。 5)其源代码中提供一套实例程序:web 服务器,web 客户端,电子邮件发送程序(SMTP 客户端),Telnet服务器,DNS主机名解析程序等。通用性强,移植起来基本不用修改就可以通过。 6)对数据的处理采用轮循机制,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由于uIP对资源的需求少和移植容易,大部分的8位微控制器都使用过uIP 协议栈,而且很多的著名的嵌入式产品和项目(如卫星,Cisco 路由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都在使用uIP 协议栈。 3 TCP/IP协议: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

TCPIP详解学习笔记,非常全

TCP/IP详解学习笔记(1)-基本概念 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互相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 就是为此而生。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tp、pop3协议等等。电脑有了这些,就好像学会了外语一样,就可以和其他的计算机终端做自由的交流了。TCP/IP协议分层 提到协议分层,我们很容易联想到ISO-OSI的七层协议经典架构,但是TCP/IP协议族的结构则稍有不同。如图所示 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最上面的就是应用层了,这里面有http,ftp,等等我们熟悉的协议。而第二层则是传输层,著名的TCP和UDP协议就在这个层次(不要告诉我你没用过udp玩星际)。第三层是网络层,IP协议就在这里,它负责对数据加上IP地址和其他的数据(后面会讲到)以确定传输的目标。第四层是叫数据链路层,这个层次为待传送的数据加入一个以太网协议头,并进行CRC编码,为最后的数据传输做准备。再往下则是硬件层次了,负责网络的传输,这个层次的定义包括网线的制式,网卡的定义等等(这些我们就不用关心了,我们也不做网卡),所以有些书并不把这个层次放在tcp/ip协议族里面,因为它几乎和tcp/ip 协议的编写者没有任何的关系。发送协议的主机从上自下将数据按照协议封装,而接收数据的主机则按照协议从得到的数据包解开,最后拿到需要的数据。这种结构非常有栈的味道,所以某些文章也把tcp/ip协议族称为tcp/ip协议栈。 一些基本的常识 在学习协议之前,我们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知识。 互联网地址(ip地址) 网络上每一个节点都必须有一个独立的Internet地址(也叫做IP地址)。现在,通常使用的IP地址是一个32bit的数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Pv4 标准,这32bit的数字分成四组,也就是常见的255.255.255.255的样式。IPv4标准上,地址被分为五类,我们常用的是B 类地址。具体的分类请参考其他文档。需要注意的是IP地址是网络号+主机号的组合,这非常重要。 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是一个分布的数据库,它提供将主机名(就是网址啦)转换成IP地址的服务。 RFC RFC是什么?RFC就是tcp/ip协议的标准文档,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RFC那长长的定义列表,现在它一共有4000多个协议的定义,当然,我们所要学习的,也就是那么十几个协议而已。 端口号(port) 注意,这个号码是用在TCP,UDP上的一个逻辑号码,并不是一个硬件端口,我们平时说把某某端口封掉了,也只是在IP层次把带有这个号码的IP包给过滤掉了而已。 应用编程接口 现在常用的编程接口有socket和TLI。而前面的有时候也叫做“Berkeley socket”,可见Berkeley对于网络的发展有多大的贡献。TCP/IP详解学习笔记(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有三个目的: ?为IP模块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 ?为RARP发送RARP请求和接收RARP应答 ip大家都听说过。至于ARP和RARP,ARP叫做地址解析协议,是用IP地址换MAC地址的一种协议,而RARP则叫做逆地址

TCPIP与网络-WIFI基础应用

淮海工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TCP/IP与网络互联》题目:实验四WIFI基础应用 班级:D计算机101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WIFI就是相互连通。在家里,wifi可以实现手机、电脑、播放器和其他设备的共享- 不需要任何线缆。无论在办公室、机场或者咖啡厅,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wifi连接互联网进行工作,即使你离家很远。现在可以想象一下一切都将变得简单和便捷,再也不用为找有线的网络而烦恼。本次试验就是围绕无线网络来展开,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二、实验步骤 实验要求分组操作,本人分在5组A号机,本次试验是和5组B号机共同操作。 如图1-1 所示,打开桌面应用软件,根据步骤所示,建立主机间点到点的链接。 图1-1 实验操作说明 下面开始配置无线网卡,打开管理工具,查看设备管理器,更新/安装无线网卡驱动,如图1-2 所示。 已经安装成功。

根据操作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主机A和主机B各自设置自己的IP地址。 本机是主机A,相应IP地址如图1-3 所示 图1-3 主机IP地址相关设置 继续实验操作,无线网卡已经安装完成,打开无线网卡操作软件,进行无线网端发射器相关设置,进入界面如图1-4所示。 图1-4 无线网卡适配器详细

本机为5组A号,如图1-5所示,详细配置按照说明操作。 图1-5 本组无线网配置 如图1-5所示,本组配置所用频道是5.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基础配置,在可用网络中,配置文件,可以看到新建频道的存在。如图1-6所示。 图1-6 配置完成界面

配置完成后,在可用网路界面可以找到所创无线路由发射器,如图1-7所示。 如图1-7所示,group555,为之前所配置的无线网络。 下面开始配置无线网络的ip地址, 图2-1 无线网络IP地址配置

TCPIP网络协议族简单的入门自学手册内有详细实验结果

By韩大卫@吉林师范大学主要学习TCP/IP协议族中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的协议。 总体思想: 网络间的数据传输是在链路层间实现的,用户层的数据如果想进入链路层,要经过逐层封装,最后封装成以太网帧格式进行发送,这样将不同的数据都包装成以太网帧,实现了在不同网络的数据互联和通信。 例如:一个用户层数据data 经过传输层TCP协议data 经过网络层IP协议TCP协议data 链路层以太网祯首部IP协议TCP协议data CRC 以太网帧格式:目的MAC地址(6字节源MAC地址(6字节帧类型(2字节 data(4 1500CRC(4 字节 常见帧类型:0800: IP协议 0806: ARP 协议 IP报文格式: 4bit协议格式4bit首部长度8bit TOS16bitlP报文总长度 16bitlP报文标志16bit分片信息 8bitTTL8bit上层协议16bit检验和 32bit源IP地址 32bit目的IP地址

data 上层协议:06: TCP协议 01: ICMP 协议 17:UDP协议 TCP段格式: 16bit源端口号16bit目的端口号 32bit序列号 32bit确认序号 4bitTCP首部长度6bit保留6bit标志位。ACK。。SYN FIN16bit窗口大小16bit检验和16bit紧急指针 可选项 data UDP段格式: 16bit源端口号16bit目的端口号 16bitUDP长度16bit检验和 data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UDP是面向不连接的协议。 TCP:提供可靠的,有连接的传输 UDP: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

tcpip详解卷阅读笔记(4)TCP

https://www.360docs.net/doc/e4918747.html,/net/201201/116442.html 最后终于来到了大块头TCP协议,为了给应用层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tcp协议设计了各种机制以实现丢包、重发、乱序、链路传输错误等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1. TCP协议概述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TCP协议的首部,它将给收发两端提供怎样的信息: 与UDP一样,TCP报头的前8个字节也是源和目的端的端口号。<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即一个socket pair)确定一条tcp连接。 序列号用来标识从TCP发端向TCP收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它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反过来,确认序列号是表示TCP发端期望从TCP收端收到的下一个字节(好像说得不是很清楚,后面再说)。 首部长度给出首部中32bit字的数目,跟IP首部一样,TCP最多有60字节的首部。 接下来是6个标志比特,它们中的多个可以被同时设置为1: URG:紧急指针有效,与后面的紧急指针结合起来 ACK:确认序号有效 PSH:接收方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层 RST:重建连接 SYN:同步序号用来发起一个连接 FIN:发端完成发送任务,将要关闭连接

检验和的计算方法和UDP中的检验和一样,也要加上伪首部,也要填充奇数字节,与UDP不同的是,TCP强制要求计算检验和,而UDP的检验和是可选的。 窗口大小表明接收端当前的接收能力,以字节为单位,16位窗口限制了最大值为65535字节,在选项字段中,有一个窗口刻度选项,允许这个值按比例放大。 紧急指针是一个正的偏移量,和序号中的值相加表示紧急指针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 选项字段可以包括最长报文大小(MSS),这是最常见的可选字段。每个连接方通常都在通信的第一个报文段中指明这个选项,表明本端所能接收的最大长度的报文段;还有上面我们提到的窗口扩大选项以及时间戳选项,我们将在后面看到时间戳选项的作用。 这里摘录一段话来描述TCP协议:“TCP可以表述为一个没有选择确认或否认的滑动窗口协议。我们说TCP缺少选择确认是因为TCP首部中的确认序列号表示发方已经成功收到字节,但还不包含确认序号所指的字节。当前还无法对数据流中选定的部分进行确认。例如,如果1~1024字节已经成功收到,下一个报文段中包含序号从2049~3072的字节,收端并不能确认这个新的报文段。它所能做的就是发回一个确认序号为1025的ACK。它也无法对一个报文进行否认。例如,如果收到包含1025~2048字节的报文段,但它的检验和错,TCP收端所能做的就是发回一个确认序号为1025的ACK。”这段话也好很地解释了前面提到的确认序列号的问题。 2. 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了。用时间序列图来表示最清楚不过了:

TCPIP协议在Internet网中的作用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差错,TCP 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差错地传送数据。在任何一个物理网络中,各站点都有一个机器可识别的地址,该地址叫做物理地址.物理地址有两个 特点: (1)物理地址的长度,格式等是物理网络技术的一部分,物理网络不同,物理地址也不同. (2)同一类型不同网络上的站点可能拥有相同的物理地址. 以上两点决定了,不能用物理网络进行网间网通讯. 在网络术语中,协议中,协议是为了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而预先规定的标准。TCP/IP 并不是一个而是许多协议,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听到它代表一个协议集的原因,而TCP和IP 只是其中两个基本协议而已。 你装在计算机-的TCP/IP软件提供了一个包括TCP、IP以及TCP/IP协议集中其它协议的工具平台。特别是它包括一些高层次的应用程序和FTP(文件传输协议),它允许用户在命令行上进行网络文件传输。 TCP/IP是美国政府资助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研究成果,用来使全球的研究网络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网络,也就是国际互联网。原始的Internet通过将已有的网络如ARPAnet转换到TCP/IP上来而形成,而这个Internet最终成为如今的国际互联网的骨干网。 如今TCP/IP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允许独立的网格加入到Internet或组织在一起形成私有的内部网(Intranet)。构成内部网的每个网络通过一种-做路由器或IP路由器的设备在物理上联接在一起。路由器是一台用来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传输数据包的计算机。在一个使用TCP/IP的内部网中,信息通过使用一种独立的叫做IP包(IPpacket)或IP数据报(IP datagrams)的数据单元进--传输。TCP/IP软件使得每台联到网络上的计算机同其它计算机“看”起来一模一样,事实上它隐藏了路由器和基本的网络体系结构并使其各方面看起来都像一个大网。如同联入以太网时需要确认一个48位的以太网地址一样,联入一个内部网也需要确认一个32位的IP地址。我们将它用带点的十进制数表示,如128.10.2.3。给定一个远程计算机的IP 地址,在某个内部网或Internet上的本地计算机就可以像处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那样向远程计算机发送数据。 TCP/IP提供了一个方案用来解决属于同一个内部网而分属不同物理网的两台计算机之间怎样交换数据的问题。这个方案包括许多部分,而TCP/IP协议集的每个成员则用来解决问题的某一部分。如TCP/IP协议集中最基本的协议-IP协议用来在内部网中交换数据并且执行一

tcpip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TCP/IP基础知识 TCP/IP分层及各层主要协议 数据链路层:SLIP、PPP 网络层:IP、ARP、RARP、ICMP 传输层:TCP、UDP 应用层:FTP、TELNET、SMTP、HTTP、TFTP ===================== 这部分与宇航出版社的《Microsoft Windows NT4.0 环境下的TCP/IP网络互联》中的第一、二章(除ARP外)对应 首先我们这门课是TCP/IP在Windows NT中的应用,并不完全讲TCP/IP协议,所以有一些TCP/IP理论方面的知识并没有涉及到。在讲TCP/IP在Windows NT中的应用时,我们先回顾一下,在网络基础中讲到的网络的OSI模型,假如有同学从TCP/IP学起,此处作一个铺垫。 第一课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face) OSI模型最初是用来作为开发网络通信协议族的一个工业参考标准。通过严格遵守OSI模型,不同的网络技术之间可以轻易地实现互操作。

OSI模型包含许多被分割成层的组件。在网络数据通信的过程中, 当接收数据的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下面层传过来的数据,对数据进

OSI模型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虚电路。兼容OSI模型的网络栈的每一部分都不知道其上面层和下面层的行为和细节;它只是向上和向下传输数据。就模型的层次而言,每一层都有一虚电路直接连接目的主机上的对应层。就每一层而言,它的数据在目的层被解包的方式和被打包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层不知道传输数据的实际细节;它

虚电路结构增强了OSI模型每一层的模块性;实现每一层的软件可以被栈的开发人员和工作站的管理人员移走、替代和更新而是影响它上面和下面的层。这允许灵活地改变网络类型和更新层来处理错误和增加新特性。每一层都利用其上层和下层的服务来维持它和远地主机上对应层的虚电路。 第二课TCP/IP协议一.Internet的现状 1.TCP/IP的发展过程及组织 ISO C(Internet Society) 应用软 件IAB

TCPIP网络技术

现代远程教育 《TCP/IP网络技术》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张宏坡

第一章TCP/IP的概述 一、章节学习目标 1、了解TCP/IP的历史。 2、理解通信协议的定义。 3、熟练掌握安装、配置Microsoft的TCP/IP。 二、章节重点、要点 1、TCP/IP全称是“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 2、ARPA最初设计TCP/IP用来提供最大范围的网络互连。 3、通信协议是网络系统中沟通的规则、定义,遵循它网络才能顺利地运作。 4、安装、配置Microsoft的TCP/IP。 5、熟练使用IPCONFIG工具来验证工作站所配置的IP参数。 6、使用PING工具来验证参数。 7、安装Network Monitor。 三、章节练习 1、因特网基于什么样的网络结构? 2、用什么工具观察本机的IP信息设置? 3、简述使用PING工具的顺序及每一步的用途。 第二章TCP/IP协议组 一、章节学习目标 1、了解OSI所定义的七层网络协议。 2、了解TCP/IP通信协议层的规定。 3、了解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含义及解析过程。 4、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系统上查看与修改ARP缓存。 二、章节重点、要点 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TCP/IP通信协议层。 3、地址解析协议(ARP)。 三、章节练习 1、问答: 1.1、简述TCP/IP的四层模型。 1.2、当IP包经过路由器转发时发生什么变化? 1.3、TCP与UDP有什么不同? 1.4、简述ARP协议如何解析本地及IP地址。 2、选择。 2.1、把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的协议是() A、IP B、ARP C、ICMP D、RARP 第三章TCP/IP应用程序 一、章节学习目标 掌握TCP/IP应用程序:浏览器、远程登录、文件传输与访问、电子邮件和网络管理。

tcp,ip详解卷1,协议,下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tcp,ip详解卷1,协议,下载 篇一:tcp_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详解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 (userdatagramprotocol)协议、icmp (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

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

武汉理工大学TCPIP及网络编程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 TCP/IP基础:分层模型、IP地址特点、应用层主要协议; 网络编程基础:预留常用端口号、TCP与UDP的主要特点及各自编程主要步骤、应用层的唯一标识、IO模型、MFC对Windows Sockets封装类、WinInet API的封装类功能;ARP:主要步骤、主要概念、主要函数及功能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编程:客户端/服务器端编程主要步骤、主要概念 FTP:主要交互命令、请求流程 HTTP:客户端请求主要命令、http请求流程 电子邮件:客户端主要命令、标准信头、发生接收主要步骤 编程分析:tcp编程客户机/服务器基本编程、udp基本编程。 TCP和UDP特点及各自编程步骤 TCP特点: (1)TCP 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2)每一条TCP 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endpoint),每一条TCP 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一对 一)。 (3)TCP 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4)TCP 提供全双工通信。 (5)面向字节流。 (6)TCP不保证最小传输速率,TCP不允许发送进程以设想的速率发送数据 (7)TCP不提供任何延时保障 UDP 特点: (1)UDP 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UDP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同时也不使用拥塞控制。 (3)UDP 是面向报文的。UDP 没有拥塞控制,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4)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5)UDP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 个字节。 (6)UDP也不提供延时保障 编程步骤: TCP编程

UDP编程 2.客户/服务器端编程主要步骤: 3.电子邮件 STMP指令 QUIT:终止会话 HELP:请求SMTP命令的帮助 NOOP:空操作 VRFY:验证地址(不要求一定启用) EXPN:扩展一个别名 HELO:客户机问候服务器 MAIL:指定邮件的发送者 RCPT:指定邮件的接收者 DA TA:发送邮件的数据状态 REST:复位会话状态 SEND:指定要发送到用户终端的邮件的发送者SOML:Send或Mail

基于tcp的modbus详解

开放型MODBUS-TCP规范(中文版)开放型Modbus/TCP规范 修订版1.0,1999年3月29日

目录 目录 (2) 1.该规范的发展概况 (3) 2.概述 (3) 2.1面向连接.3 2.2数据编码4 2.3参考编号的解释 (4) 2.4隐含长度基本原则 (5) 3.一致性等级概述 (5) 3.1类型0 (5) 3.2类型1 (5) 3.3类型2 (6) 3.4机器/厂家/网络的特殊功能 (7) 4.协议结构 (7) 5.一致性等级的协议参考值 (8) 5.1类型0指令详述 (9) 5.1.1读乘法寄存器(FC3) (9) 5.1.2写乘法寄存器(FC16) (9) 5.2类型1指令详述 (10) 5.2.1读线圈(FC1) (10) 5.2.2读离散输入(FC2) (10) 5.2.3读输入寄存器(FC4) (11) 5.2.4写线圈(FC5) (11) 5.2.5写单一寄存器(FC6) (12) 5.2.6读异常状态字(FC7) (12) 5.3类型2指令详述 (13) 5.3.1强制多点线圈(FC15) (13) 5.3.2读一般参考值(FC20) (14) 5.3.3写一般参考值(FC21) (15) 5.3.4掩模写寄存器(FC22) (16) 5.3.5读/写寄存器(FC23) (16) 5.3.6读FIFO队列(FC24) (17) 6.异常代码 (17) 附录 (19) A.客户机和服务器应用指导 (19) A.1客户机设计 (19) A.2服务器设计 (20) A.2.1多线程服务器20 A.2.2单线程服务器 (21) A.3必需的及期望的性能.22 B.非指令数据的编码 (23) B.1指令字中的比特数 (23)

TCPIP基础

TCP/IP基础 TCP/IP协议体系结构简介 1、TCP/IP协议栈 四层模型 TCP/IP这个协议遵守一个四层的模型概念: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 模型的基层是网络接口层。负责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帧是独立的网络信息传输单元。网络接口层将帧放在网上,或从网上把帧取下来。 互联层 互联协议将数据包封装成internet数据报,并运行必要的路由算法。 这里有四个互联协议: 网际协议IP:负责在主机和网络之间寻址和路由数据包。 地址解析协议ARP:获得同一物理网络中的硬件主机地址。 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发送消息,并报告有关数据包的传送错误。 互联组管理协议IGMP:被IP主机拿来向本地多路广播路由器报告主机组成员。 传输层 传输协议在计算机之间提供通信会话。传输协议的选择根据数据传输方式而定。 两个传输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适合于一次传输大批数据的情况。并适用于要求得到响应的应用程序。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包进行可靠的保证。适合于一次传输小量数据,可靠性则由应用层来负责。 应用层 应用程序通过这一层访问网络。 网络接口技术 IP使用网络设备接口规范NDIS向网络接口层提交帧。IP支持广域网和本地网接口技术。 串行线路协定 TCP/IPG一般通过internet串行线路协议SLIP或点对点协议PPP在串行在线进行数据传送。(是不是我们平时把它称之为异步通信,对于要拿L INUX提供建立远程连接的朋友应该多研究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2、ARP 要在网络上通信,主机就必须知道对方主机的硬件地址(我们不是老遇到网卡的物理地址

TCPIP基础知识分析

OSI模型包含许多被分割成层的组件。在网络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每一层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当传输数据的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上面层格式化后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然后把它传给下面的层。当接收数据的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下面层传过来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解包,然后把它传给上一层。

虚电路结构增强了OSI模型每一层的模块性;实现每一层的软件可以被栈的开发人员和工作站的管理人员移走、替代和更新而是影响它上面和下面的层。这允许灵活地改变网络类型和更新层来处理错误和增加新特性。每一层都利用其上层和下层的服务来维持它和远地主机上对应层的虚电路。

第二课 TCP/IP协议 一.Internet的现状 1. TCP/IP的发展过程及组织 ISOC(Internet Society) 应用软件 IAB IETF IANA IRTF 2.说明TCP/IP的重要性 连接不同系统的技术 开放系统,可通过Request for comments开发自己的TCP/IP解法 与Internet连接:节省资金 提供强有力的WAN连接:可路由,为广域网设计的 二.TCP/IP协议族 1.TCP/IP协议族 英文全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中文全称: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TCP/IP实际上是一族协议,不是单一的协议,详见【附图一】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如果一台IP机器不带磁盘,启动时无法知道其IP地址。但它知道它的MAC地址。RARP协议是丢失灵魂者的精神病分析家。它发出一个分组,其中包括其MAC地址,要求回答这一MAC地址的IP地址。一个称为RARP服务器的特定机器作出响应并回答。至此,这一身份危机就获得解决。像一位优秀的分析家一样RARP使用已知信息,即机器的MAC地址,求得其IP地址完成机器ID的确定。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指定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 A、指定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B、指定计算机的主机名 C、指定代理服务器 D、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 正确答案 A 答案分析 [分析]使用静态IP地址时,请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一种能够实现不同网络间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不仅指TCP和IP,还指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组成的协议簇。由于TCP和IP是TCP/IP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协议,因此被称为TCP/IP 协议。

TCP/IP传输协议,即传输控制/网络协议,又称网络通信协议。它是网络应用中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规定了Internet各部分之间通信的标准和方法。另外,TCP/IP传输协议是为了保证网络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完整的传输。严格来说,TCP/IP是一个四层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2] TCP/IP是Internet上最基本的协议。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Telnet、FTP、SMTP等,用于根据不同的传输层从传输层接收数据或向传输层传输数据。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是UDP和TCP,它们是用户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内部数据,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数据共享。IP和IGMP主要负责网络中数据包的传输,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是ICMP。网络接入层又称网络接口层或数据链路层,主要包括ARP和RARP协议。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链路管理错误检测,有效处理与不同信息相关的详细信息通信媒介。

TCPIP网络常用服务

TCP/IP网络中的常用服务 内容摘要 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有关IP地址分配、名称解析的一些问题,由于关系到TCP/IP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否正常的通信,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个管理员重视的。在TCP/IP网络中,提供了DHCP、DNS、NetBIOS Name Server等标准网络服务用来完成这些任务。学习完这一章,你将对这三个服务有如下了解: DHCP、DNS、WINS的基本功能 DHCP、DNS、WINS的基本配置 考点提示 在70-210的考试中,只会涉及到有关这三个服务的基本内容,所以大家在准备时,只要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方式即可。 DHCP、DNS、WINS的功能 DHCP客户端的设置 WINS客户端的设置 DNS客户端的设置 5.1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5.1.1 DHCP的基本概念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一种用于简化主机IP配置管理的TCP/IP 标准。DHCP 标准为DHCP 服务器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动态管理TCP/IP参数的分配。我们先来看一下“手工配置”和“自动配置”的特点: 手工配置TCP/IP 在你的网络中用人工的方式配置TCP/IP 时,你必须在每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输入一个IP地址。这就意味着用户可能输入错误的或者非法的IP地址,而没有使用来自网络管理员的合法的IP地址。用了错误的IP地址可能导致网络问题,而对于这类问题,追踪根源非常困难。 自动配置TCP/IP 利用DHCP自动配置TCP/IP,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从管理员那里获得IP地址。而是由DHCP服务器为DHCP客户机自动提供所有必要的配置。DHCP还可以自动更新客户机配置信息,以反映网络结构的变化。 由此可见,使用DHCP服务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如下好处: ? 安全可靠的配置

tcp协议之基础知识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 TCP/IP 协议集确立了Internet 的技术基础。TCP/IP 的发展始于美国DOD (国防部)方案。IAB (Internet 架构委员会)的下属工作组IETF (Internet 工程任务组)研发了其中多数协议。IAB 最初由美国政府发起,如今转变为公开而自治的机构。IAB 协同研究和开发TCP/IP 协议集的底层结构,并引导着Internet 的发展。TCP/IP 协议集记录在请求注解(RFC)文件中,RFC 文件均由IETF 委员会起草、讨论、传阅及核准。所有这些文件都是公开且免费的,且能在IETF 网站上列出的参考文献中找到。 TCP/IP 协议覆盖了OSI 网络结构七层模型中的六层,并支持从交换(第二层)诸如多协议标记交换,到应用程序诸如邮件服务方面的功能。TCP/IP 的核心功能是寻址和路由选择(网络层的IP/IPV6 )以及传输控制(传输层的TCP、UDP)。 IP (网际协议) 在网络通信中,网络组件的寻址对信息的路由选择和传输来说是相当关键的。相同网络中的两台机器间的消息传输有各自的技术协定。LAN 是通过提供6字节的唯一标识符(“MAC”地址)在机器间发送消息的。SNA 网络中的每台机器都有一个逻辑单元及与其相应的网络地址。DECNET、AppleTalk 和Novell IPX 均有一个用来分配编号到各个本地网和工作站的配置。 除了本地或特定提供商的网络地址,IP 为世界范围内的各个网络设备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编号,即IP 地址。IPV4 的IP 地址为4字节,按照惯例,将每个字节转化成十进制(0-255)并以点分隔各字节。IPV6 的IP 地址已经增加到16字节。关于IP 和IPV6 协议的详细说明,在相关文件中再另作介绍。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通过序列化应答和必要时重发数据包,TC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流和虚拟连接服务。TCP 主要提供数据流转送,可靠传输,有效流控制,全双工操作和多路传输技术。可查阅TCP 部分获取更多详细资料。 在下面的TCP/IP 协议表格中,我们根据协议功能和其在OSI 七层网络通信参考模型的映射关系将其全部列出。然而,TCP/IP 并不完全遵循OSI 模型,例如:大多数TCP/IP 应用程序是直接在传输层协议TCP 和UDP 上运行,而不涉及其中的表示层和会话层。 ************************************ *********************88 **************************8 TCP/IP协议详解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8-29 23:29 提问者:4252002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

tcpip详解卷一笔记

1.链路层:以太网,SLIP:串行线路IP,PPP:点对点协议 2.最大传输单元MTU, 路径MTU 3.路径MTU:两台通信主机路径中的最小M T U。它被称作路径M T U。 4.IP路由选择:主机从不把数据报从一个接口转发到另一个接口,而路由器则要转发数据 报。内含路由器功能的主机应该从不转发数据报,除非它被设置成那样。 5.子网寻址, 子网掩码 6.ARP, RARP,ARP高速缓存 ARP:从逻辑I n t e r n e t地址到对应的物理硬件地址需要进行翻译。这就是A R P的功能。 RARP:R A R P协议是许多无盘系统在引导时用来获取I P地址的。R A R P分组格式基本上与A R P分组一致。一个R A R P请求在网络上进行广播,它在分组中标明发送端的硬件地址,以请求相应I P地址的响应。应答通常是单播传送的。 7.ARP代理:如果A R P请求是从一个网络的主机发往另一个网络上的主机,那么连接这 两个网络的路由器就可以回答该请求,这个过程称作委托A R P或A R P代理(Proxy ARP)。 8.ICMP, Ping 9.IP选路:路由表 1) 搜索匹配的主机地址; 2) 搜索匹配的网络地址; 3) 搜索默认表项(默认表项一般在路由表中被指定为一个网络表项,其网络号为 0)。 对于一个给定的路由器,可以打印出五种不同的标志(f l a g): U 该路由可以使用。 G 该路由是到一个网关(路由器)。如果没有设置该标志,说明目的地是直接相连

的。 H 该路由是到一个主机,也就是说,目的地址是一个完整的主机地址。如果没有 设置该标志,说明该路由是到一个网络,而目的地址是一个网络地址:一个网络号, 或者网 络号与子网号的组合。 D 该路由是由重定向报文创建的(9 . 5节)。 M 该路由已被重定向报文修改(9 . 5节)。 当分组被发往一个间接路由时,I P地址指明的是最终的目的地,但是链路层地址指明的是网关(即下一站路由器) 10.RIP:选路信息协议 动态选路协议,用于路由器之间。 11.OSPF:开放路径最短优先 逐步取代RIP 12.IGP:内部网关协议 RIP,OSPF都属于IGP的一种 13.EGP:外部网关协议 EGP(不同于上面这个定义,是具体协议的一种),BGP都属于EGP的一种 14.CIDR:无类型域间选路 一个防止Internet路由表膨胀的方法。 C I D R的基本观点是采用一种分配多个I P地址的方式,使其能够将路由表中的许多表项 总和( 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 )成更少的数目 15.广播和多播:仅用于UDP 16.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 用于支持主机和路由器进行多播的协议。它让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系统知道主机当前所在的多播组。 17.DNS、TFTP、BOOTP、FTP、SMTP、SNMP、NFS 18.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MSS(最大报文段长度), 半关闭,半打开, 状态变迁, 平静时间, 同时打开, 同时关闭, 经受时延的确认 a)Nagle算法, 窗口大小, 超时与重传, RTT, 慢启动(增加拥塞窗口), 拥塞避免算法 b)指数退避, 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算法, 保活定时, 长肥管道, PAWS c)SYN逻辑上占用一个字节序号空间

TCP_IP协议论文_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应用

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应用 摘要: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它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是互联网中的基本通信语言或协议。它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即概述了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应用。 关键词:TCP/IP;计算机;因特网;应用; The applications of TCP/IP protocol in network Abstract:TCP protocol 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he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ed name is a transmission control agreement with the agreement, and interconnected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protocols the agreement is the most basic agreement, internet international the internet. In short, with IP network layer of the agreement and the transport layer of the TCP protocol. TCP/IP is for the computers are connected via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a transmission control agreement internet protocols. It defines the electronic devices ( such as computer )how the Internet,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them. Internet standards are the basic communications language or protocols. It is in a computer network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TCP protocol in a network IP applications. Key words:TCP/IP;computer;Internet;application; 1 TCP/IP协议的概况 1.1 TCP/IP协议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