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合集下载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及农村金融机构-IzzieBees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及农村金融机构-IzzieBees

恢复期 改革初期
1978-1983 年 1984-1997 年
改革探索期
1988-至今
1999年江苏省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3年6月,开启了8 个省市农信社改革试点;2006年末,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 点工作正式启动。
1.1.2农村金融体系
4)农业银行改革பைடு நூலகம்程
恢复期(1979-1984年) 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 村信贷,领导农信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
3)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以金 融资源为先导,改变生产部门之问的融资构成,以市场机制引导经济资 源有序流动,实现经济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农村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1.2农村金融体系
4)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经营资金短缺。中小企 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与其得到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极不成比例。合理 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推动农村企业产权改革,强化资金使用约束,提 高企业内部积累与资金使用,提升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实现企 业制度创新与融资制度创新的功能耦合;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信贷 融资与股权融资的协同效应,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治理绩 效,从而促进农村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5)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合理、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 是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农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1.1.2农村金融体系
历史演变 1)演变动因 只有金融活动参与主体的行为及相互关系达到协调和统一,才能 建立稳定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但是在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中,当各要 素之问的不稳定状态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轻则影响金融功能的有效发 挥,重则引发金融危机,经过金融危机的治理,重新建立各类金融参 与主体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金融体系重新达到稳定和高效状态。 “稳定(高效)——不稳定(低效)——稳定(高效)”。 2)三种类型 (1)计划主导型金融体系。政府将金融体系作为其实施经济计划 的一种手段,利用行政手段直接规定资金的流向和价格,参与并决定 金融资源的配置。严格管制,行为不能自主。国有银行垄断金融,不 具有市场的竞争关系,活动领域及金融活动受限,不具有现代金融体 系的完整功能。

农村金融体系名词解释

农村金融体系名词解释

农村金融体系名词解释
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由多种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及其服务形成。

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杠杆。

为此,分析其中的各个概念,了解其含义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是金融机构,指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和支付服务的机构。

这些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贷款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它们的作用是通过筹措资金,向农民提供低利率的贷款,用于农业投资和改善农村生活。

其次是金融产品,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农民提供的贷款、储蓄和投资产品。

常见的金融产品包括现金贷款、农户联合信贷、贴现、商业理财等。

这些产品的作用是增加农业投资,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水平。

最后是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

常见的金融服务包括金融咨询、投资咨询、投资管理、营销咨询等。

金融服务的作用是提高金融知识水平,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

以上所述是关于农村金融体系名词解释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农村金融体系由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等构成,各部分相互协调,支撑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金融机构发放低利率的贷款,金融产品增加农业投资,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知识水平,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极为必要的,人们应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的发展持
续稳定。

我国农村金融研究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研究体系

五、需求型抑制影响和制约了农村金 融体系的发展
抑制了农村的资金需求和供给 开发性贷款缺少承贷主体 减少了农村地区的投资性需求 削弱了农户的消费性资金需求 压抑了农户的投资性需求 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挤出效 应
六、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原则
农民参与的原则 统筹兼顾的原则 良性循环的原则 需求导向的原则
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又 由于金融抑制导致严重的资金供应不足,农村金融 市场供求关系处在一种严重失衡状态。农村经济发 展的自发状态和正规金融不相匹配的矛盾充分体现 出来,要解决这个矛盾必然要求相应发展非正规金 融,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应运而生, 而在这种民间金融得不到国家政策承认和规范时, 就演变为一种地下行为,即地下金融。
我国农村金融研究体系
一、农村金融体系范畴的确立
农村金融体系范畴是指,在县及县以下由若 干银行业金融机构或活动组成的为农村经济 发展融通资金的金融组织体系。本文对农村 金融体系的分析基本上是以县及县以下的银 行信贷分析为主,有时也会对其他金融服务 品种和其他类型的金融交易有所提及。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非正规金 融发展的背景分析
七、建立政府指导下的混合型的农村 金融体系
通过组织多样性在农村金融领域引入机构竞争,扩大金融服 务供给 商业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竞争性农村金 融市场的主体 合理定位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职能 因地制宜改造现有农村信用社,并重新培育真正的合作金融 组织 允许非正规金融存在,发展地方民营中小银行 重视功能互补,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绩效 推进邮政储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
1、农村合作基金会。 2、小额信贷。 3、合会 4、钱庄 5、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 6、互助会、储金会 7、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狭义的民间借贷活动 8、以融资为目的向社会借贷的集资行为

《农村金融学》.ppt

《农村金融学》.ppt

第一章 农村金融概论
农村金融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农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农村金融活动的特点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一 农村金融的的研究对象
阅读教材Page1-2 概念: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它是以资金
为实体、信用为手段、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农村资金运动、 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三者的统一。
农村金融作用的实体是资金。 农村金融采用的手段是信用。 农村金融表现的形势是货币
二、农村金融的类型和特点
共3类——Page3-4 根据职能、法律地位、生成机制分类
– 农村行政性金融与农村业务性金融
农村业务性金融又分为盈利性金融与非盈利性金融 盈利性金融也称为商业性金融,产业性金融,包括正规的商业性金融、保
农村、农民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 13. 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理论与来自扶贫合作社的经营数
据,孙若梅,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 14. 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
出版社,2001
检索中文数据库相关资料 (阅读量直接相关文 献25篇以上)
张杰、蔡则祥、江春、史清华、王国生、王维强、 温铁军、雅荣、易先容、殷德生、张学春、周殿 昆,冉光和等
8. 农村金融学 ,王曙光,乔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参考书目(续)
9. 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1 月版
10. 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6月 11. 白钦先,各国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9月 12. D.盖尔.约翰逊著,林毅夫等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
紧密结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农村生产关 系的变革进行农村金融学的研究
紧密结合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国家制定的 农村经济政策与法规来进行农村金融学的研究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第一节中国的金融体系一、中国金融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影响因素(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1.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的金融体系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于1948年12月7日首次发行人民币。

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改组官僚资本银行、取缔外国在华金融机构、改造民族资本金融机构以及在农村发展信用合作组织等途径实现。

1952年12月,全国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立,后并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

1953~1979年,我国实行中国人民银行统揽一切金融活动的“大一统”的金融体系。

“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覆盖全国;“一”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是该时期唯一的银行,它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重职能于一身,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和信贷中心于一体;“统”是指全国实行“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1979~1983年:多元混合型金融体系1979年,恢复设立中国农业银行。

随后,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

中国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分离出来。

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先后成立。

但中国人民银行仍然身兼二职,既承担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信贷储蓄业务,没有真正成为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使当时的金融体系出现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3.1984~1993年: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逐步形成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其原有商业银行业务由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办理。

1985年全面推行“拨改贷”政策,银行信贷代替财政拨款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此后又相继成立了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十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至此,我国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整体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因此,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指由农村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和其他金融服务机构等组成的一套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服务网络。

这个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旨在为农民提供多样化、全面化的金融服务,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流动。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存在问题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布局不均衡、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实际需求、金融服务技术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势在必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金融机构的布局规划,提高金融机构的普惠性和覆盖面;其次,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的差异化需求;再次,提升金融服务的技术水平,推广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最后,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机制,确保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五、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量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已经进驻农村,并提供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第二,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第三,加强农民金融教育与培训;第四,加大对农村金融科技的支持;第五,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倾斜力度。

七、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效果与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农民的金融获得感和融资便利度,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乡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农村居民的脱贫致富、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服务的定义、乡村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展开回答,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定义农村金融服务即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形式。

它包括了农村居民的储蓄、贷款、支付结算、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及金融咨询等服务。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服务起到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产业发展、农村金融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乡村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需要与时俱进,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因此需要进行乡村金融创新。

乡村金融创新可以包括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机构创新等几个方面。

创新可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适应性和效率,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包括金融机构和农村居民。

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它们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

而农村居民包括农民、农村企业家等,他们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方。

四、乡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乡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来自农民和农村企业家。

农民需要金融服务来满足农业生产、农村住房建设、农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农村企业家需要金融服务来支持农村产业的发展和扩大。

五、乡村金融服务的创新路径乡村金融服务的创新路径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机构的改革等方面来实现。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可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体验。

六、乡村金融服务的风险防范乡村金融服务必须注意风险防范,防止金融风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防范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七、政策支持与农村金融服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
一、背景介绍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建设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提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1.乡村银行的发展
–乡村银行的设立和扩张,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乡村银行应该注重本地特色,服务农村客户。

2.金融科技的应用
–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农村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和便捷。

3.金融扶贫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金融扶贫政策,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效果。

三、农村金融服务
1.农业保险
–农村金融服务可以提供农业保险产品,降低农民风险。

2.小额信贷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注重小额信贷的发展,支持农民创业。

3.金融教育
–通过开展金融教育活动,提高农民金融知识水平,增强风险意识。

四、总结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提升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至关
重要。

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农村金融事业的蓬勃发展。

以上是关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些讨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启
发和帮助。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目标。

欢迎关注本账号,获取更多有关农村金融与农业发展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