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知识与技能: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主动获取知识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问题、推测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难点:

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教师:准备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型和挂图,制作动态的尿的形成过程的课件。

学生:查阅有关肾脏方面的资料,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一、情景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的基本特征,谁能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需要营养、能呼吸、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是如何获得营养,如何呼吸,如何完成营养物质及废物的运输。我们每天都要去厕所,这是生物的哪一个特征呢?

学生回答: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互动一:排泄的途径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这就是排泄。请大家阅读课本,明确什么是排泄?

学生阅读课本,并识记排泄的概念:

现在请大家判断一下:排便的过程属于排泄吗?

学生分析:不是。粪便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的,不是代谢产生的废物。

排尿是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重要途径:除此以外,人体还有那些排泄途径?(提示: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答:

1.通过呼吸系统呼出二氧化碳

2.通过皮肤分泌汗液

教师:人体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有这三种途径,其中排尿是排出尿素、水和无机盐的重要途径。大家知道尿是怎样形成和排出的吗?

互动二: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示意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看着黑板上的挂图,能指出并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完成教师板书填空 泌尿系统?

???? :形成 :输送 :贮存 :排出 3.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的颜色,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肾动脉和肾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性质,推测血液流经肾脏时发生的变化。 学生描述泌尿系统组成;一生板演,完成板书;教师引导学生推测血液流经肾脏时发生的变化。

互动三:肾单位的组成及特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内容,结合图4—44,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肾单位由哪几部分组成?

2.肾小球和肾小管各有什么特点?

3.根据血管颜色推断: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肾静脉中流动的是什么血?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明确: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没有发生物质交换,血液性质不改变,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发生了物质交换,血液性质发生了改变。

互动四:尿的形成

1.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分析课本资料中的数据并完成讨论1、2、3。

学生分析,交流,描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阅读课本,结合图4-45,概括尿的形成过程,总结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差别及原因。理解为什么人一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排出的尿液为1.5升。

学生研读课本内容并进行总结、交流,教师板图,进一步讲解尿的形成过程。

教师明确:

①形成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②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差别。

互动五:尿的排出

实例导引: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大约去几次厕所?这说明哪一个器官在起作用?

学生分析并回答:膀胱。

请同学们推断,尿是怎样排出的呢?排尿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展示;结合课本尿的排出,明确排尿过程和排尿的意义。

三、整合提升

师生共同完成课堂小结,使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强调各种器官的结构特点要和功能相适应。让学生阅读课本“科学·技术·社会”栏目,理解血液透析原理。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做课后练习。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肾脏结构?????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单位肾小管

二、尿的形成和排出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尿的形成过程、肾脏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三、其他排泄途径

1.出汗

2.呼吸

1.(1)×(2)×(3)√

2.(1)运动这一天同完全休息这一天相比,散失的水量要大许多。因此,人们运动时要多喝水。

(2)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汗液蒸发时能吸收人体较多的热量。汗液分泌多,蒸发多,体内散失的热量就多些。由于运动时水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就相应减少了。

(3)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通过呼吸散失的水量相应地就会增加,与此同时,由于运动时人的体温略有升高,此时呼出气体中的水量也会相应地增加。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 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构想: 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l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具准备: 教学时,教师要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同时还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物品或食品。生活中常见的秤。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欢到商场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 1、认识秤。 提问: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展示课件中的秤。 [简析:学生要想获得关于秤方面的知识,必须查阅很多学习资料。这也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很好方法。]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论)

(完整版)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Unit 1 Our school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学校设施的五个单词,并了解 它们的功能。 教学难点:单词library中辅音连缀的发音。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一幅本单元的校园分布图。 3.教师准备本课时的五张单词卡。 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学过的歌谣(第三册第五页的“Work And Play”),让学生跟随声音说唱。 2.播放第三册第一单元课件Let’s learn A ,回顾句型:“What’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自然过度到学习学校各课室的名称。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指着教室问学生:Tur new cla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 What’lassroom? 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教师接着问:How many claaur school? Do you like our

school? What else can youl? Look! This is a map of our school. 2.播放本课的声音Let’s learn A, 教读生词。教师可引入句型“It’loor.,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序数词做铺垫。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本课时五个生词的正确读音。在练习library的发音时,可复习已学过的含辅音连缀的单词,如ice-cream, bd, hungry。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小组比赛。教师出示一张词卡,如garden,组 内学生依次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其它单词,如:flowers,red,colour,trees等,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单词,也为继续学习Let’s do打下基础。 2.看Let’s do的图片(没有文字),让学生仔细看动作,然后跟着声音做动作。播放声音,教师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然后分组进行练习,采用组与组竞赛的方式,可以是做动作猜句子并说出单词,也可以是听声音,做动作。让其他的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包括动作是否准确、到位、优雅等。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 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二(下)年级将“克”和“千克”两个内容集中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课时安排 认识千克:::::::::::::::::1课时 认识克::::::::::::::::::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准备: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 Unit5 Dinner’s ready partA,partB,Partc.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点学习文具和书的种类,其中难点在于A、B部分Let’s talk中对话的口头以及书面表达。学生用书在A、B部分Let's do活动中做了铺垫,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反复利用已学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型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以减轻教与学的难度。 2.另外,本单元A、B部分Let's s p e l l的听力练习在教学中要予以特别关注,这是主要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发音的。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和句子,如: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rice/ 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 OK. Here you are. Pass me the bowl pass me the knife cut the vegetable use the spoon use the fork Now let’s try it 2.能够所学句子询问别人需要什么。 3.能够听懂一些用餐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What would you like?”。能够灵活运用歌词中的问句.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和句子,如: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rice/ 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 OK. Here you are. Pass me the bowl pass me the knife cut the vegetable use the spoon use the fork Now let’s try it 2.能够所学句子询问别人用餐的情况。 3.能够听懂一些用餐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 难点: 1.能够所学句子询问用餐的情况。 2.能够听懂一些用餐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 五、教学措施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Unit One My classroom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 2、听懂指示语,并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3、会唱本单元的歌曲。 教学重点: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教学难点:1. window一词注意w的发音,不要与v的发音混淆,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 2.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复数的读音。 教具准备: 1.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2.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3.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图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册Recycle 1单元中得“Chant and find”部分,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说。 2.教师出示与chant内容相符的图片,问:“What’s in the picture?”让学生进行回答。Picture一词由这里引出。 3.复习pencil, ruler,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 eraser, crayon,pen等单词。 4.引导学生用以上单词做问答练习,如:What’s in the bag? What’s in the pencil-case ? 5.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再追问:How many pencils/pens…?使学生能用复数进行回答。如:What’s in the pencil-case? A ruler, two pencils…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第29页照片中有两袋形状和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第30页的底注介绍了千克可以用“kg”表示,在生活中和教材的练习里经常使用这个符号。“千克又叫公斤”只是一般的介绍,练习中不使用。 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左边的台秤上没有放东西,秤面的针指向“0”;右边的台秤上有1袋红枣,秤面的针指向“1”。两幅图连起来看,这袋红枣重1千克。这是教材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 第二,让学生体会1千克。教学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因此,教材要求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几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是新课程加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 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1袋盐水鸭重1kg、1袋大米5kg、电梯可载重1000kg。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有“你知道吗”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这些素材生活,选自学生的身边,引导学生带着新学习的知识去观察周围,去了解物体。 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案必修1第五单元.pdf

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Period one Warming Up and Reading 1 Ⅰ.Knowledge aims: 1) Key words and phrases:period, advise on, continue, fee, fare, gold, be worried about, out of work, stage, vote, position, accept, violence, as a matter of fact, blow up, put in prison, equal, make sb. adj, imagine, in one way, blankets, degree, allow sb to do sth., guard, stop from,educated,come to power,beg for, terror, fear, cruelty,reward, rights, be proud to do 2) Key sentences It was in 1952 and he had opened a black law firm to advise poor people on their problems. After trying hard,I got a job in a gold mine. He told me how to get the correct papers so I could be in Johnnesburg. Ⅱ. Ability aims:Talk about great people and express your points of view Ⅲ. Emotional aims: 1). Learn about some great people and qualities they have in common. 2). Develop the students` moral ability. 3). Strengthen the idea that friends should help each other. Ⅳ. Important points: 1).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hero 2). Talk about the fine quality of great peopl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speaking ability 3).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Ⅴ. Difficult points: 1). How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and ideas 2). How to grasp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Step 1. Warming up 1.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and have a short discussion Who is the most popular student in our class? Can we say he is a great person? 2.Present six pictures about six famous persons:Albert Einstein, Norman Bethune, Sun Yat-Sen, Madam curie, Neil Alden Armstrong, Michale Jordan

PEP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1Myclassroom全英带教学设计

PEP四年级上册Unit 1 A Let’s learn let’s do Teaching content: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A. Let’s learn, let’s do and let’s sing。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用品,启四五年级《My classroom》和《My schoolday》。利用学过的学习用品导入本课,把原先学过的句型再次呈现给学生,(What’s in the bag?)让学生在听、对话的基础上加深视觉印象。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a. Learn to say new words : classroom ,picture, board ,door,window,floor, light. b. Learn to say the new sentence: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a picture, … c. Learn to sing a new song.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a. New words:classroom ,picture, board ,door.,window, floor.,light. b. Sentences: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a picture, …Teaching aids: A-tape recorder ,CAI. Teaching steps: Step 1.Warm up.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we have two groups, one is boy group, another is girl group. If you answer my question best,I will give you a small foot. 【设计意图】:采用竞争式,使学生主动快速地进入情景教学活动中。 T: Listen to me carefully, I say one , you stand up. I say two, you sit down. Ok? T: Are you ready? Class begins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教案内容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了解起点 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多重?分别用什么做单位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揭示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观念 (一)感知1克的质量 1、猜一猜 通过一袋牛奶糖18克,内装6颗,得知1颗奶糖是3克。每位学生拿出1颗掂一掂,感受3克牛奶糖有多重。在另一只手上放一枚2分硬币,与一颗牛奶糖的轻重比较,猜一猜这枚2分硬币可能有几克。(师:是不是一克呢?用秤来称验证) 认识各种秤,指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秤。 2、称一称。 (1)简单介绍电子秤,并引导克用字母g表示。 (2)用电子秤称一枚2分硬币,得知电子秤屏幕上显示还是“0”设疑激发学生思考,能用什么方法得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称两枚硬币,称出“2克”由此得出2分硬币重1克。 3、掂一掂 闭眼感受一枚2分硬币(1克)的轻重,交流感受。 4、找一找 把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找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学生在物品盘中找一找并汇报。(如:一个钮扣、6个黄豆、2个花生米、两个回形针等)让学生介绍找到1克物品的方法,老师适时进行小结。为什么1克的黄豆个数多?而1克的花生米个数少呢?

5、小结 (二)感知比1克重的物品质量 1、盘子里除了有1克的物品,还有哪些物品呢?让学生估三种物品的质量,根据自己估计的质量,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列,再用电子秤分别称,验证估的结果,若有误修正排列情况,直到正确。(一个果冻、一个面包、一包茶叶) 2、掂一掂 从三种物品中,找到最重的物品(100克)组内轮流掂一掂,感受100克有多重。 (三)发现1千克和1000克的关系 1、算一算 一个物品100克。再逐个递增,计算出10个100克的总质量是1000克。(一起数到1000克) 2、称一称 指名学生拎一拎,再放在台秤上称,问:怎么台秤上显示的是数字“1”呢?启发学生发现台秤上的1指的是1千克。(简单介绍台秤)顺势介绍千克可用字母kg表示。 3、设疑激思 同样的10个物品数出来是1000克,而放在台秤上显示的是1千克,想一想: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它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4、读一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关系。 (四)感知1千克物品的质量 1、小组活动 找大约1千克的物品:把找到的物品放到台秤上称;再轮流拎一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 2、代表汇报 介绍并展示本组找到的1千克物品是什么,说说自己拎1千克的感受。(例:2袋盐、5个苹果、一袋洗衣粉、一桶面条等) 3、拓展思维 1千克面条和装1千克的食品相比,哪个重些? 通过议一议,称一称得出结论:它们质量一样。由此说明:比较物体的轻重时,不能

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Unit Five Let’s eat! 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是义务教育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题为Let’s eat!(让我们吃吧!)。主情景图通过孩子们野餐的情景来引出本单元的重点话题:表达想吃的食物及其应答。 A部分共三页,分三课时。第一课时为情景对话和练习部分。Let’s talk 部分中Mike和妈妈在吃早餐。Mike向妈妈表示自己想喝果汁。妈妈把果汁给他并向他提供了面包,Mike则向妈妈表示了感谢。玩一玩部分中,学生进行了累加食物的游戏。第二课时为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呈现,这次是Sarah 在向她妈妈说自己饿了,通过他们的对话引出动物类三会词汇:juice, egg, milk, bread以及重点句式:I’m hungry! Have some ... Let’s do是个与食物相关的指令性活动。学生通过听指令做动作或发出指令来操练本课的重点单词。第三课时为语音学习,通过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听一听、圈一圈,听一听、写一写三个活动,学习字母OPQRST六个字母的字形、书写及其在单词里的发音。 B部分共四页,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仍然呈现情景对话和练习。在Let’s talk中,Wu Yifan,John和Chen Jie在进行野炊。Wu Yifan在向John表达自己想要喝的东西。引出重点句式:Can I have some... Please? Here you are.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Let’s play是个游戏活动。学生两人一组,运用食物类卡片来进行对话练习。第二课时以孩子们在Zoom和Zip的餐厅点餐的场景呈现三会词汇:cake, water, fish, rice 以及重点句式:Can I have some ... please? Here you are. 并通过一个TPR动作反应活动Let’s do,来练习这些重点词汇。之后的阅读练习、听音判断、连线以及歌曲都用来巩固练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与C部分合为一个课时。 C部分的故事中,Zoom在餐厅里点餐。结果他还没有吃到,他点的鱼就被一只猫偷偷吃掉了。故事内容简单而有趣,学生通过这样的小故事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复习已知的知识,并扩展自己的表达,为他们之后深入的文本阅读奠定了基础。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My classroom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本单元要求会听,说,认读的单词: window board light picture door floor classroom computer wall teacher’s desk fan 2、本单元要求会听,说认读的句型: What’s in the classroom? Let’s go and see. 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window. Let’s clean the classroom. Let me clean the teacher’s desk. 3、能够掌握a-e的发音规则,即a-e在单词中发长音/ei/。能够读 出符合a-e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根据发音拼写出符合a-e发音规则 的单词。 二、教学要求 1、能听懂、会说,会用每一课会话。 2、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词,词组和字母。 3、会唱本单元的歌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于较长的单词如classroom, classmate, computer的掌握。 2、描述教室中所有物件,并能据此编出对话。 四、教学时间 本单元共6课时,每周3课时,2周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情景中运用Where is…? It’s in/on/under/near…询问和回答物品的位置。 2.听懂、会说表建议的句子"Let's go and have a look." 3.能听懂、会说并能恰当使用表示方位的词near。 教学重点:Where is…? It’s in/on/under/near…;学习用near 表示方位。 教学难点:容易混淆where和what。 教具准备: 1.学生自带一件物品,最好是有关已学过的英文单词。 2. Amy, Mike 和Zhang Peng的面具。 3.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幅图片。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5.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已学句型:This is… I have… 教师手拿一个毛绒玩具,说:I have a dog , this is my new dog. 2.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模仿句子 3.当学生能够说出句子时,教师可提问:Where is it?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回答:It's on/in/under/the …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一、教学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教科书第29~38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 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的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 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千克和克。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 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接着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 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称一称》。 四、教学重点:千克和克质量单位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六、教学时间:4课时 七、教学策略:以操作为主,让学生通过动物操作建立概念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29~32页,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 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 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三年级下册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ere's ...? It's in/on/under....Let's play a game. Excus e me, can I use...? No problem. Here you are.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bus,bike, jeep, taxi, door, desk, chair, la mp, walkman,以及介词in, on, under, 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3、能听、说、读、写字母Uu,Vv,Ww,Xx,Yy,Zz,并能听懂、会说以这些字母开头的单词。 4、能听懂所接触到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5、能够说唱本单元的歌谣。 教学重、难点: 1、听懂、会说Where's ...? It's in/on/under....Let's play a game. Excuse me, can I use...? No problem. Here you are.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bus,bike, jeep, taxi, door, desk, chair, lam p, walkman,以及介词in, on, under, 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3、听、说、读、写字母Uu,Vv,Ww,Xx,Yy,Zz,并能听懂、会说以这些字母开头的单词。 4、能听懂所接触到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时间:共六课时 第一课时:A Let's talk Let's practise 第二课时:A Let's learn Let's play 第三课时:A Let's say Let's do 第四课时:B Let's talk Let's practise 第五课时:B Let's learn Let's play Let's check 第六课时:B Let's say Let's sing C Story time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My classroom 主备人:侯玉萍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A. Let’s learn Let’s do, 二、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教室中的一些事物词汇: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light, blackboard,并能正确运用词汇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2)听懂指示语,并能按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如Open the door等。 三、教学重点:能听说认读教室中的事物词汇: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light ,board,并能正确运用词汇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 One blackboard, one TV, many desks and chairs 四、教学难点: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单,复数的变化。 五、教学用具:教室图片、教学课件、单词卡片、录音磁带。 六,教学课时数: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Greeting。 T: 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boys and girls. Welcome back to school. How are you? Ss: I’m fine. Thank you. 2.Warm-up。 Gamel:快速反应。教师快速抽出单词卡片(Book 1 的文具单词ruler,bag,pencil,pencil-case,eraser等)学生快速抢答,哪组抢答得最快且正确,哪组得分。 3.Presentation 教学单词 classroom . (1)黑板上出现5张打乱的教室拼图图片,先让学生猜,最后请两位同学上台快速把图片拼好,最终形成一张大的教室图片,直接引出classroom, 教读classroom。 (2)教学door , board , light , window(,desk , chair 已学过)。 a,教师指着大教室图画问:What’s in the classroom?学生听懂后,教师指着教室里的门,黑板…让学生说出door, blackboard ,light, window, picture 并教读这些新单词(说到lights, desks, chairs ,windows 时,提醒学生注意复数形式的使用)。 b.用chant形式配合动作学习Let’s do的内容,如: Door, door, open the door. Light, light, turn on the light. (3) 教学单词picture T:(指着教室里的一幅图)This is a picture. It’s a nice picture.板书:picture,利用大小声操练单词picture: 教师高举单词卡片,学生就大声读单词:教师将卡片放到胸前,学生用中等音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克和克》教案(经典教案)

《千克和克》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图片(或实物)出示几种有质量标注的商品,请同学们读一读净含量标注是多少?

2、其实我们平时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所以克与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千克。 出示两种食品的图片。师:同学们知道这两袋食品,哪袋重吗? 生:我可以掂一掂。 生:我还可以用秤称一称。 师: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那你们知道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什么作单位吗?是千克,它又可以写成kg。(板书“千克”)。千克又叫公斤。 出示一张秤的图片,让同学们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和5千克。 (二)认识克。 师:学习了千克后,老师这有一袋食品,同学们谁能帮老师称一称啊? 师:咦,这袋食品的重量不足1千克,我们要怎么记呢? 生:我们可以用比“千克”还要小的单位来记录它的重量。 师: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重量的单位除了千克,

还有一个,那就是“克”,它还可以写作g。(板书“克”)所以这袋食品的净含量就是135g。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小型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看看大约重多少克。 (三)学会千克和克的换算。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很好,蘑菇老师知道大家学得很好,所以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一袋盐重500g,那么两袋盐重多少克?大家讨论讨论,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一袋盐重500g,那么两袋盐就是1000克。 生:1000克的数字太长了,有没有办法把它简便的记一下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问的很好。其实1000克=1千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最后一个内容。(板书“1千克=1000克”)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千克和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练习,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P30) 找同学回答图上的每台秤所显示的数字各是多少。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P30) 学生思考,在书本上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 设计主题:设计者:人教版八年级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A 1a-1c) 罗荣萍 工作单位:德化中心学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Unit5单元的第一课时,从学生现实生活切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电视节目的喜好,并通过练习来了解各种电视节目的名称,主要以听说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有关电视节目类型及表达喜好程度的单词或短语 2.学习有关表达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偏好的句型,初步感知不定式做宾语的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谈论流行文化,了解各类电视和电视节目的名称和自己的喜欢。注意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大力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生动,融知识于竞赛游戏、调查采访以及小组活动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参与率高,以确保教学效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习掌握各类电视和电视节目的名称。 2. 掌握动词不定式结构做动词的宾语;了解后面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 3.使学生掌握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I don’t mind them.”学会描述自己的喜好以及制定合理的计划。 教学难点 1.掌握动词不定式结构做动词的宾语;了解后面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 2.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并且学会谈论计划。

最新PEP六年级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Unit 5 What does he do?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A. Let’s try Le’s talk)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能够听、说、读、写主要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he do? He/She is a/an…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熟练运用。 2. 能够掌握二会单词country,head teacher,理解三会句子:Do you want to be a head teacher, too? 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3. 能够独立完成Let’s try部分的练习。 (二)能力目标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句型进行问答。 (三)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积极与他人合作,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掌握四会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he do? He/She is a/an... 突破方法:反复朗读,情景对话,突破重点。 (二)难点 能够听、说、认读拓展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 am going to be a/an... 突破方法:小组对话、学生搭档对话、游戏等方式,突破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点拨法,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情景动画或音频MP3另外有单词卡片,照片,相关道具和服饰等。 五、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 教师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有关职业的单词,引入本课职业的主题。教师把粉

笔、白大褂、棒球等一些与职业相关的道具放在桌上,让学生轮流猜或者讨论与之相关的职业名称。教师给出答案,让学生跟读。 2. 教师通过“自己说命令,学生做动作”的形式复习旧单词。如: Act like a teacher.(学生扮演老师) Act like a doctor.(学生扮演医生) Act like a nurse.(学生扮演护士) Act like a farmer.(学生扮演农民) Act like a driver.(学生扮演司机) … Step 2: Presentation Let’s try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上Let’s try部分的内容,播放录音,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选择正确案。 ①Sarah’s mother can/can’t come today. ②Her father is a doctor/teacher/taxi driver. 教师核对答案。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从录音中找出回答问题的关键信息点,尽量让学生听出录音原文或复述对话。 Let’s talk 1. 教师拿出比尔?盖茨的照片说:Who is he? 引导其中的一位学生试着回答:He is Bill Gates.然后教师继续说:I’m a teacher. What does he do? 学生说出商人时,教师板书并教读单词businessman,可用拆分法教读并理解:business-man。教师继续问那位学生:What does he do? 引导学生回答:He is a businessman. 教师板书并教读句型:What does he do? He is a businessman. 可采取替换重点单词或接龙法进行操练,如: T: What does he do? S1: He is a businessman. What does he do? S2: He is a teacher. What does he do? S3: He is a doctor. What does he do? S4: He is a taxi driver. What does he do? S5: He is a farmer. What does he do?

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1 my classroom教案 人教版PEP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1 my classroom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书写英文字母Aa, Bb, Cc, Dd, Ee的大小写,学习单词beef, doctor, bed。 教学难点:大写C和D, 小写b和d易混淆;大写B和E的笔顺 教具准备: 有大小写Aa, Bb, Cc, Dd., Ee的字母卡 有本课单词的单词卡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chant”,师生共同随着录音带边打节奏边说歌谣。(使用第二册教材Unit 6,Let’s chant/B)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ow you can say your A B C’s. It’s as easy as 1 2 3 ! 2.让学生背诵字母表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分别出示苹果和蚂蚁的卡片,让学生回答:What’s this? 随着学生回答出:It’s a hand. It’s an apple. It’s an ant时,用鼠标操作显示英文单词。再让学生看着这些单词找出所含的相同字母Aa。教师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apple和ant前an的使用。 2)先让学生认读和区分大小写字母Aa。并让学生说出大小写Aa的笔顺。(第二册教材已学过,与之相配套的活动手册上印有字母的书写笔顺)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及时给与表扬,并让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学生如回答错误,再找其他学生帮助说出正确答案,然后进行书空练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的四线三格中教写大小写字母Aa。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字头,然后给时间让学生多写几个以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师在这一时间内要在学生中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