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说课稿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说课稿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说课稿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案思路

首先是教材分析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题此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为过渡到本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如何有效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是初中生面临的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框就是试图从观念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本框遵循从“观念”到“行为”的编写思路,分为“师生交往新观念”和“共筑师生情感桥梁”两个子目,既是第四课的教案重点,也是全书的教案重点。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有尊重教师,乐于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即具有向师性。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飞速发展,一部分学生不愿主动与教师沟通,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不公平”对待或误解,以及受到自身的封闭、羞怯、逆反等不良心理的影响,不能正确处理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矛盾,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体验,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点,我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三个维度出发,将本课的教案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知识与能力: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沟通的基本准则;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阅读感悟,角色设计,观点讨论,情景参与等方法,在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师生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学会师生双向沟通。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案目标,在根据学科特点,我将本课的教案重点制定为:学会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我将本课的教案难点制定为:学会理解和有效的沟通

依据新课程标准,基于本框题的特点,结合学生现状,围绕如何使课堂成为友好师生交往的范例,设计本课的教案方法有

(1)情景教案法。(2)集体讨论法。(3)活动探究法。

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的教法,同时还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我将本课的学法制定为:

(1)合作学习法。即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这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2)自主探究法。即学生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3)总结反思法。即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无论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还是学法指导,其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案过程: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案过程:

(一)、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分钟)

(二)自学教材,小组探究

首先学生依据导学稿的学习目标自学教材5分钟,并思考以下问题以及课本中的案例。(多媒体出示,不读)

1、探究长期以来师生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2、合作交流你所向往的师生关系。

3、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4、探究课本案例中的问题(1、2、3)

5、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自学之后,小组按照顺序讨论各自的问题3分钟。

(三)小组探究,展示成果

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后,进入小组探究展示成果环节。(15分钟)

第一组回答第一问,探究长期以来师生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第二组回答第二问,合作交流你所向往的师生关系。

小组回答完毕后,其他小组补充,之后多媒体展示长期以来师生关系的现状及特点以及新型师生关系学生角色

设计意图:通过对传统师生观中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的归纳,反思其不足及相应的师生交往行为的表现和缺陷。同时,通过对新型师生观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的归纳概括,讨论师生交往的新行为,生成师生交往新观念。把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共同期望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师生共同的任务,为接下来的沟通和理解奠定基础。由此,导入本课第一部分师生交往新观念

板书:一、师生交往新观念

师:同学们都希望和老师能有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而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离我们并不遥远。

(多媒体展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例)

第三组回答第三题: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学生总结,多媒体展示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愿望,那么如何建立呢?

板书:二、搭建师生交往的情感桥梁

接下来由教师引导进一步深入,针对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问题,讨论探究课本案例,对事件进行大胆猜测,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探究师生相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关系融洽。

多媒体展示探究材料:(课本中的案例)

老师正在投入地讲一道重要的数学题,突然发现下面有好及几个学生交头接耳地说个不停,其中还有他一向其中的班长小强。一怒之下,老师要求小强坐到教室最后面的一个空位置上 ~~~~。

1、老师只惩罚了小强,老师是怎么想的?

2、这场冲突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最圆满的结局是什么?

3、猜想被老师器重的小强为什么会参与其中?

第四组学生对第一问提出各种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大胆地对老师的想法进行各种猜测,明了小强要想知道老师的真正想法,应该和老师去沟通,亲自问老师。使学生明白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化解与

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从主动沟通开始。

板书:主动沟通是师生交往、增进师生感情的前提。

第五组同学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各种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大胆地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各种猜测及最圆满的结局是小强能理解老师,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立场上看问题,为老师的的处境设想,从而避免并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

板书: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第六组的同学对第三个问题进行各种猜测。猜测甚多,其中之一小强可能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不自觉地加入。小强错了,那面对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办?

生:虚心接受。

师:怎样才算虚心接受呢?下面请同学示范一下被批评后的态度、反应。

板书: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猜测二:小强是在维持纪律,被老师冤枉了。

老师提问:就是说老师错了,那小强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原谅老师的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种猜测及学生示范事后的态度、反应。无论老师对学生的是哪种态度,作为学生都应该理解。学会理解,就能让我们的误会少一点,师生关系和美点。

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就有做错事的时候。老师也不例外,难免出错。对于自己老师犯的错,我们要学会宽容。当然对老师的错误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该学会分方式、场合、分寸地指出老师的错

师:(举例)一次我在为三年级上课时说“巴黎公社”时,发声转音读成“把梨”。有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并笑声不断。另一次讲课板书时,我写“工场手工业”,学生一本正经地说,老师应该是工厂。我并未写错。针对上述情况,学生的哪种方式可取?

生:第二种

师:师者如父母,对于老师的错误我们要真心地原谅,而不能伤害老师。不仅如此,在和老师的交往中,我们要尊重老师,以文明的方式和老师相处。例如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不要在老师面前太放肆等等。

板书:尊重老师,以文明的方式和老师相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在师生交往中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要尊重老师,以文明的方式和老师相处并学会宽容老师,师生之间一定能建立起一种友好、平等的

关系。

第七组同学概括: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印象。

由于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掌握沟通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所以在这里我又设计了活动·实践篇。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师生交往策略,评出最佳交往策略(5分钟)达到学以致用,情感升华。

四、情感升华——我能做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师:刚才通过我们各个小组的合作探究,我们得出了很多与老师交往的方法。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③原谅老师的错误④尊重老师,以文明的方式和老师相处。从而为我们构建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搭起了平台。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的学习,对自己今后能与老师和睦相处更有信心。

六、巩固练习

1、学生背记10分钟

2、学生完成导学稿练习部分5分钟

目的: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当堂识记基础知识,并能运用以完成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主体,整个教案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意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运用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着眼于学生发展,使其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发展。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