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治理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治理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摘要:环境工程是当下进行城市建设工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则是环境工程赖以实现的基础。

为求更加高效地进行环境工程,准确且实时的信息监测与传递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准确且实时地获取监测信息并相应地进行传递,环境工程的工作人员才可以依据具体的环境状况具体地采取最为符合实际的保护措施。

只有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我们才可以取得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成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危害;治理对策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另一方面,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到位,不充分,目前来看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各地方政府也出台多项行动计划,合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就做好对污染物的清理工作,并具体分析大气污染中的多种污染物,了解其构成部分以后展开深入处理,提升环保意识,降低大气污染,保证社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1大气污染综述身处现代社会,交通、工业与取暖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大气污染现象。

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大幅提高之后,污染物会更多地随着空气的流通扩散到更远的地方,进而影响到空气质量。

不仅大部分污染物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恶劣影响,在扩散的过程中甚至还会彼此反应产生新的更加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长期生存在大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人的呼吸系统会遭受不可逆转的损伤。

同时大气污染还会渗透到生态系统的边边角角,累积到食物链中,最终会以更加恶劣的形式反馈到人类的生存状况中。

不仅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还会危害到人类本身。

2大气污染的危害性2.1危害生物危害生物是指大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以及动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以人体为例,大气污染物中的部分小颗粒可以随着呼吸进入人体,进而引发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窒息,更可能诱发癌症以及其他类型疾病。

大气污染的类型、浓度、持续时间不同,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xx年xx月xx日•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及案例目•生态环境保护展望与建议录01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问题由于工业和交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加上气象条件不利,导致PM2.5和臭氧浓度超标。

PM2.5和臭氧污染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空气污染问题水质恶化由于生活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水质严重恶化。

水生态系统受损水生生物减少,水生态系统失衡,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污染问题重金属污染由于工矿业的发展,导致土壤中重金属严重超标。

有机物污染农业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中有机物污染严重。

土壤污染问题森林面积减少人类活动导致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湿地萎缩城市化和工农业发展导致湿地萎缩,生态功能减弱。

生态破坏问题02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1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23保护各种动植物种群,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系统的崩溃。

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区,确保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应,防止水污染。

保障水源安全保持土壤的肥力,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维护土壤健康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降低空气污染,保护公众健康。

减少空气污染加强水源地保护,控制水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

保障饮水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防止农产品污染,保障公众健康。

保障农产品安全保障人类健康的需要0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01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环保产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02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0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环保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危害及防治措施---小论文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危害及防治措施---小论文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及其防治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燃料的消耗量逐年增长,大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碳氢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迅速增长,这些都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原料。

光化学烟雾一旦形成,影响范围广,其危害性已对城市环境、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平衡造成巨大危胁。

因此贯彻节能减排政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势在必行。

本文讲述了光化学烟雾的产生,并简单阐述了其造成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光化学烟雾;危害;防治措施一、光化学烟雾的产生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经过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就形成了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体的焚烧,以及农田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的的转化。

其中,以汽车尾气为主要来源。

二、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具有强氧化性,刺激人们眼睛和呼吸道黏膜,伤害植物叶子,加速橡胶老化,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对人类、动植物和材料有害的主要是臭氧、PAN和丙烯醛、甲醛等二次污染物。

臭氧、PAN等还能造成橡胶制品的老化、脆裂,使染料褪色,并损害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和塑料制品等。

有害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人和动物受到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0.1ppm浓度时就具有特殊的臭味。

并可达到呼吸系统的深层,刺激下气道黏膜,引起化学变化,其作用相当于放射线,使染色体异常,使红血球老化。

PAN、甲醛、丙烯醛等产物对人和动物的眼睛、咽喉、鼻子等有刺激作用,其刺激域约为0.1ppm。

此外光化学烟雾能促使哮喘病患者哮喘发作,能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化、呼吸障碍、损害肺部功能等症状,长期吸入氧化剂能降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人的衰老。

PAN 还是造成皮肤癌的可能试剂。

在1943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首宗事件曾引起400多人死亡。

光化学烟雾明显的危害是对人眼睛的刺激作用。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由于光化学烟雾的作用,曾使该州3/4的人发生红眼病。

我国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封秋霞

我国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封秋霞

我国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封秋霞发布时间:2021-09-02T02:46:31.951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7期作者:封秋霞[导读] 随着我党十八大的召开,我国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江苏易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随着我党十八大的召开,我国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本文重点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实行的主要手段,分析当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求,最后提出能够真正解决我国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PM2.5;臭氧;污染;协同控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把空气质量的改善作为重大民生工程。

201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行动计划和强化方案。

1 主要防治措施国家特别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重视对于过剩产能的疏解、对于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对于散乱污企业的综合整治,着力于优化和提升我国产业发展质量。

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中,实施能源革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的消耗,变更使用煤炭的方式等,从分散利用向集中使用转变,实行对民用散煤资源的清洁化替换,淘汰中小型燃煤锅炉。

在交通结构调整方面,各级各地也下了很大功夫,着力解决京津冀地区80%以上以公路运输为主的方式,推行以铁路为主的长距离运输。

在推进工业大气污染源的提标和改造措施方面,主要是完善大气污染源的排放标准,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和重点领域,实行重点产业特殊排放的限制,对于电力行业、钢铁制造行业实施了超低排放的改造,对于工业炉窑也开展了综合性的环境治理,对部分重点污染源加装了排放监测装置。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从车、油、路、管等方面全方位发力,新车的相关标准、油品质量标准得到不断提升;建立低排放区,淘汰黄标车、老旧机动车,实施柴油车专项治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等。

这些措施的深入实施,实现了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主要问题是大气中的污染物总体排放量的明显大幅降低和减少,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和改善,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的秋冬季重污染天数明显降低和减少,重污染的严重程度明显下降。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本文将综述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的相关研究文献。

首先,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关注重点。

据统计数据,大气污染是导致世界范围内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如细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硫等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直接影响,导致慢性病和早逝的风险增加。

一些研究还发现,大气污染物暴露会对儿童的发育和智力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控制大气污染对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大气污染物的释放不仅对大气本身造成污染,还可以通过降水沉降到土壤和水体中,对生态系统造成间接影响。

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沉降对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有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

因此,减少大气污染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在相关研究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和防治对策的研究。

例如,一些研究关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了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直接损害。

另一些研究则关注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大气污染物的沉降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法。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价,通过模型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评估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应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

相关研究对于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大气污染的监测手段仍需改进、防治政策的执行力度需要加强等。

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大气污染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提要: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文就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措施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要想在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就要在每个公民的心中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的意义不在于保护环境,而在于通过保护环境减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其更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最终还是保护人类自己。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其具体表现一下几个方面:1.伤害人体的健康。

一是人体表面接触后受到伤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气后患了种种严重的疾病。

2.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一是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减缓生物的正常发育三是降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

3.对儿童的危害。

如对肺功能产生危害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尘,其次是二氧化硫,且细小颗粒的尘对人体危害最大。

从全国的情况看,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近几年约下降了一半,但是,对人体真正产生危害的细颗粒尘却呈上升趋势。

4.腐蚀物体。

大气污染物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都有腐蚀作用。

如金属建筑物出现的锈斑、古代文物的严重风化等。

5.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发展至今已超越国界,其危害遍及全球。

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是指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主要包括在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增加能源的使用效率;改进燃烧方式和改变燃料构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调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制订合理的大气环境规划等。

1.控制污染源(1)加强大气检测,大众媒体监督在控制污染源方面,首先应加强检测预报工作,进行公众舆论监督。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分析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分析

2021年15期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方法创新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分析张金亮(普识(厦门)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现代化社会变革下我国经济爆发式增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跨越式提升,使得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更加关注。

大气污染是威胁可持续发展及国民生活质量的普遍问题,而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有机化学物质的统称,其常见于大气污染,对人体存在严重危害。

随着国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增加,各地区雾霾污染、臭氧及酸雨等三种复合型污染逐渐增加,因此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大气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是首要重点工程[1-2]。

1VOCs 概述1.1VOCs 定义根据WHO 定义分析,VOCs 指常温下沸点50℃-260℃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化学结构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八大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VOCs 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氮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环保观念不断提高,且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其中,我国对挥发性有机物定义主要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70Pa 、常压沸点小于260℃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下,蒸汽压≧10Pa 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3-4]。

1.2VOCs 分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种类庞杂无法统一,常见分类方式都是基于污染源性质进行确定,具体如下:(1)有机溶液。

由有机物组成介质的溶剂,生活中的有机溶液为化妆品、洗发露、洗涤剂,此外还涵盖了生活常用油气、涂料以及黏合剂等工具性用品。

(2)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中常使用到的一些具有挥发气味材料,涵盖了涂料、塑料、泡沫隔热材料、人造板材等。

(3)室内装饰材料。

建筑物室内涂料以及室内装饰中具有挥发气味材料,涵盖了壁纸以及具有挥发性气味的壁画等。

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一、引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

高温极端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成都平原作为中国内陆城市之一,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陷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困境。

在高温条件下,成都平原的臭氧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本文选择了一次典型的臭氧污染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高温极端天气对成都平原臭氧污染的影响及臭氧污染的形成过程。

二、成都平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四周被山脉环绕,地势相对低洼,且城市规模庞大。

其地势和地理位置使得湿润的气流容易停滞在这一区域,空气扩散能力受限,易形成温室效应。

成都平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湿度相对较大。

三、高温极端天气对臭氧污染的影响机制1. 温度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高温天气下,温度升高会加速光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助于臭氧的生成。

高温环境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光照下发生复杂的氧化和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臭氧。

2. 太阳辐射强度增加高温天气下,太阳辐射强度会增加,这会促进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光解反应,从而生成臭氧。

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也会加剧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进一步加剧臭氧的生成。

3. 温度对大气稳定度的影响高温天气下,大气的层状结构比较稳定,空气的竖向对流较弱。

这种不利于空气的混合,使得臭氧在较低高度积累,从而导致地面臭氧浓度升高。

四、臭氧污染过程分析以2019年7月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事件为例,对臭氧污染过程进行分析。

1. 温度异常升高2019年7月中旬,成都平原遭遇了一次高温极端天气,日平均气温超过35摄氏度。

该天气持续了几天,使得成都平原的大气温度明显偏高。

2. 持续高强度太阳辐射在高温天气的配合下,太阳辐射强度也大幅增加。

持续的高强度太阳辐射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对流层臭氧污染及危害
1840年,科学家Schonbein在电解稀硫酸时首次发现 臭氧的存在,用希腊文命名为OZEIN[6]。臭氧具有特殊 腥臭味,浓度较低时为无色气体,当臭氧的体积分数超 过15%时为浅蓝色气体,其氧化性介于原子氧和分子氧之 间 ,是已知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在酸性介质中的标准电
极电位为2.07V。臭氧很不稳定 ,常温常压下易分解成氧 气和氧原子 ,在加热或有紫外线照射时,会加速分解。
1943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首次城市光化学污染事 件:空气能见度降低,人们的眼睛和喉黏膜等受污染空 气剌激后,不同程度地出现流泪、红眼病,喉部、胸部 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有800多位65岁以上老人在此 次污染事件中丧生。国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NAAQS)提出,人在一个 小时内可接受臭氧的极限浓度是 260μg/m3。 在320μg/m3 臭氧环境中活动1h就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及肺功能 下降。臭氧还能参与生物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 及其他蛋白质反应,使长时间直接接触高浓度臭氧的 人出现疲乏、咳嗽、胸闷胸痛、皮肤起皱、恶心头痛、脉 搏 加 速、记 忆 力衰 退、视 力下 降 等 症 状;臭氧也会 使 植 物叶 子变黄甚至枯萎,对 植物 造 成 损害,甚至 造 成 农 林
摘 要:臭氧在平流层可以吸收短波紫外辐射,减少对人类和动植物的伤害。而对流层臭氧是一种强 氧化性的污染物。针对目前公众普遍关心的臭氧污染问题,介绍了对流层臭氧的特性及危害,概述了臭氧 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并对臭氧监测技术、臭氧预报方法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臭氧;危害;来源;监测;预报;防治 中图分类号:X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8)06-0035-0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 国大气污染呈现以PM2.5、臭氧为特征的快速蔓延性、污 染综合性和影响区域性等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已引起 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天晴日晒的夏季,臭氧污染问题 愈发突出,常替代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对环境和公众 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臭氧污染及防治已成为大气污染攻 坚战的任务之一。
Beautiful China, I am an Actor of Atmospheric Special Topic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之大气专题
臭氧污染及防治对策
徐怡珊1,文小明1,苗国斌2,王晓玲3,王鸯鸯3*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 100012;2.山西省长治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山西 长治 046000; 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 100037)
全球臭氧约有90%集中在平流层,另外10%在对流 层。臭氧是平流层中天然大气最关键的组分,臭氧浓度 的峰值出现在距地面10~25km处。平流层中的臭氧可 吸收短波紫外辐射,减少对人类和动植物的伤害,是地 球生命物质的保护伞。对流层臭氧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大 气氧化性,而且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能参与多种大气 污染物的化学转化过程,并对人类、生态系统、城市建 设等造成伤害。该文讨论的内容主要就是针对对流层的 臭氧。
2 对流层臭氧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臭氧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自然源的臭氧主 要指平流层的下传。1962年,Junge研究认为,在波长 小于240nm 紫外线的辐射条件下,平流层中的臭氧会分 解,产生的氧原子与氧分子结合产生臭氧,平流层臭氧 向下传输到对流层,成为对流层中臭氧的源[8]。
人为源的臭氧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NOx、VOCs等污 染物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在晴天、紫外线辐射强的条件 下,NO2等发生光解生成三重太氧原子,三重太氧原子与 氧反应生成臭氧。臭氧是强氧化剂,在洁净大气中,NO 遇臭氧就转化为NO2,而臭氧几小时内分解为氧气,不会 造成臭氧累积。当空气中存在大量VOCs等污染物时,因 臭氧氧化性更强,会优先与NO反应,阻碍臭氧的分解, 使臭氧在空气中大量积累,造成臭氧污染[9]。
臭氧在平流层是“地球卫士”,而在近地面的高浓 度臭氧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污染物。相对于PM2.5,臭氧的 成因更复杂、涉及来源更广、治理难度更大。因此,深 入研究影响臭氧形成的因素及有效控制臭氧水平,成为 当前臭氧污染治理的紧迫任务。目前有关臭氧的污染特 征及其来源解析的研究较多[1-5],但针对公众关心的有 关臭氧污染的较全面综述的文章还很少。本文简单概述 了臭氧的危害、来源及影响因素、臭氧监测技术、臭氧 污染的预报预警及防治措施等,以期为臭氧污染防治等 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NOx、VOCs、CO等臭氧前体物都是一次污染物, 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石油化工和火力发电 等工业污染源排放及饮食、印刷、房地产等行业的污染 源排放等。秸秆等生物质的大量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 VOCs和NOx等臭氧前体物。王皓珊等[10]认为,VOCs/NOx 的值较高时臭氧生成受NOx控制,VOCs/NOx的值较低时 臭氧生成受VOCs控制;邹巧莉等[11]研究2016年8~9月 长三角南部区域嘉善的臭氧生成潜势和来源发现,夏季 典型时段臭氧生成对VOCs较敏感,属于VOCs控制区, 观测期间测得对VOCs浓度贡献较大的物种来源于溶剂 涂料和工业排放;张培锋等[12]研究了包括郑州、洛阳等 市9个中心城市在内的中原城市群臭氧浓度分布特征, 认为交通运输、 石油化工、燃煤发电、印刷喷涂等行业 排放的VOCs、NO x、CO等前体物,会造成臭氧的生成和 积累。此外,日照时间、相对湿度以及相邻城市间污染 物的空间输送都与臭氧浓度有密切关系。在夏秋季光照 强烈的午后,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时,较易发生臭 氧浓度超标,雷电等自然现象也会产生臭氧。此外,植 物源VOCs也是城市大气环境中臭氧来源的TAL PROTECTION INDUSTRY 2018.6
35
Beautiful China, I am an Actor of Atmospheric Special Topic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之大气专题
植物的减 产、经济 效 益下降 等。臭氧能 够 较 快 地与室内 的建 筑 材料(如 乳 胶 涂 料 等 表面 涂层)、居家 用品( 如 软木器具、地毯等)、丝、棉花、醋酸纤维素、 尼 龙和聚酯的制成品中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化合物 (包括橡胶、 苯乙烯、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发生 反应,从而造成染料褪色、照片图像层脱色、轮胎老化 等[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