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植物学野生果树(1)素材
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和利用

第二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研究
一、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研究原则
✓ 取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取样是指从每一实验小
区抽取若干植株或器官 组成一个样本,样本的 观察值作为整个小区的 估计值。
A 顺序取样法 B 简单随机取样法 C 典型取样法 D 分染色体核型是指一个生物个体或一个种的体细胞组的形态结构
其内容包括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的长度、大小、形状、主溢痕和次溢痕的有无及位 置。
科学地进行分类,可以使果树工作者正确地认识和区别种质资源,反映 资源的历史渊源和系谱关系,反映不同资源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为调查、 保存、研究、评价和利用落叶果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
第一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分类
二、种质资源分类的方法
➢ 植物学方法
依据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将果树植物分类,即按 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亚纲(Subclass)、 科(Family)、属(Genus)、种(Speccies)的梯级结构顺次进行 的分类体系。
果 :果形、果个、 果梗、果面、 果味、 果皮、果肉、萼洼、 梗洼、 果汁、种子、 食用状况
根 :形态、 结构、分布、类型、数量、长度、根皮率、菌根
第二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研究
二、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研究项目 ✓ 农艺性状
果树种质资源的物候期
一是在一年四季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如生长期和休眠期
二是果树的某一性状在年份中表现的具体日期,如萌芽期、花期、果实成 熟期、落叶期
遗传学:利用遗传学知识和现代实验技术,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核 型分析,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同工酶分析和DNA水平水平上的遗传分析。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资源及其保护

8 m, 西宽 8 m, 6k 东 海拔 l 0  ̄3 5 最 高 峰为 哈拉乌 沟马蹄 坡俄 博疙瘩 , k 0 0 5 5 m, 海拔 3 5 . 是 内蒙 古 自治 61 5 m,
区海 拔最 高的 山峰. 贺兰 山发挥着 水源 涵养 、 防风 固沙 、 土保 持 、 水 生物 多样 性保 护 、 生态旅 游 等 十分 重 要 的 功能. 贺兰 山西坡 是 内蒙 古珍 稀濒 危和特 色野 生植 物 的天然集 中分 布 区之 一 , 野生植 物 资源起 着就地 保护 对
第 3 9卷 第 2 期
21 0 0年 3月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汉 文 版 )
J u n l f n e o g l r lUn 、 r i ( t r lS in e E i o ) o r a n r M n o i No ma i e st Na u aVo . 9 No 2 I3 . Ma .2 1 r 00
内 蒙 古 贺 兰 山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野 生 水 果 资 源 及 其 保 护
张保 红 ,赵 登 海 ,王 兆锭 ,哈斯 巴根
( . 蒙 古贺 兰山 国 家级 自然 保 护 区管 理 局 , 蒙 古 巴彦 浩特 7 0 0 ; 1内 内 536
生水果就 是含水 分较 多 的 、 可食用 的野 生植 物之 果实 . 在植 物资源 学上 , 一般把 野 生水果 分类 到“ 果树 植物 资
源” 中Ⅲ ;吴征镒 院士 把植 物资 源分 为 5大类 , 野生 水果 放在“ 把 食用 植 物资 源 ” 的“ 生 素类 ” 下 维 中 ;董世 林教授 把野 生水果 分 到“ 成分 功用植 物资 源 型” 饮 食 用植物 资源类 ” 下“ 中的“ 果植 物资 源相” 3 野 中[ . ] 内蒙古 贺兰 山国家级 自然 保 护 区 ( 以下 简 称 “ 兰 山 保 护 区 ” 位 于 内蒙 古 阿 拉 善左 旗 境 内 , 处 北 纬 贺 ) 地 3 。O5 ” 3 。2 1” 82 0 - 91 3 和东 经 1 5 4 4 一 1 6 0 3 , 面 积 约 8 5 m。 山 体 大 致 呈 南 北 走 向 , 北 长 0 。 15 ” 0 。 5 0 ” 总 8 . k 南
果树分类

1、热带常绿果树带 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 3、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混交带 4、温带落叶果树带 5、旱温落叶果树带 6、干寒落叶果树带 7、耐寒落叶果树带 8、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
3、半灌木:外貌和小灌木相似,但茎仅下部 木质化,能保持越冬,上部为草质茎,冬季枯 死。树莓 4、蔓性植物:具有细长的蔓性茎,依靠其他 植物或支架攀缘生长。 5、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植物,无木质茎, 具有草本植物形态。 1)乔性草本植物:香蕉,番木瓜等 2)矮性草本植物:凤梨、草莓等
三、我国八大果树带
1、乔木类果树:多年生木本植物,高2米以上, 有明显的主干。 1)落叶性乔木果树 2)常绿性乔木果树:柑橘、荔枝、龙眼、橄 榄 2、灌木果树类:多年生木本植物,0.5—3m, 无明显的主干,至地面开始分枝,呈丛生状。 1)落叶性灌木:榛子、醋栗 2)常绿性灌木:长叶金柏、金豆等 3)小灌木:低于0.5m
(三)存在的问题 1)盲目发展,一哄而上。 2)果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3)信息不灵,产销渠道不通畅。
(四)解决的途径 今后水果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稳定,二调整, 三提高”,既在稳定现有果树面积的基础上,调整生 产布局,调整树种和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提高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 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坚持适地、适栽、适量的原则 2)强调使用良种壮苗 3)加大果树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广大果农的技术水平 4)统一思想认识,加快产业化进程
(三)植物学分类
1、蔷薇科:苹果、梨、李、桃、杏、山楂、 樱桃、草莓、枇杷、木瓜、海棠等。 2、芸香科:枳、金柑类、柚、柠檬、枸橼(ju yuan)、甜橙(脐橙)、宽皮柑橘(红桔、温 州蜜柑)。 3、葡萄科:葡萄。 4、桑科:无花果(图23)、树菠萝、果桑 (图24)。
果树分类

果树有哪些分类?
• 按果实构造 • 按果实生态适应性 • 按果树生长西行 • 按植物学 • 按果树叶片生长期
按果实的构造分成:
• (1)仁果类:特 点是果实由花托和 子房共同发育而成, 称假果,其食用部 分主要是肉质的花 托,花芽均为混合 花芽;如苹果、梨、 山楂、枇杷等。
• (2)核果类:其特点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外果皮薄,内果皮木质化为硬核,中果皮肉 质,为食用部分,花芽均为纯花芽。如桃、 李、樱桃、橄榄等。
按果树生长习性分类:
• 1、乔木类果树:多年生木本植物,高2米以上, 有明显的主干。 • 1)落叶性乔木果树 • 2 )常绿性乔木果树:柑橘、荔枝、龙眼、橄 榄 • 2、灌木果树类:多年生木本植物,0.5—3m, 无明显的主干,至地面开始分枝,呈丛生状。 • 1)落叶性灌木:榛子、醋栗 • 2)常绿性灌木:长叶金柏、金豆等 • 3)小灌木:低于0.5m
按果树叶片生长期分
• 落叶果树 • 常绿果树
按植物学分类
• 裸子植物果树(3科) • 被子植物果树(37科) 双子叶植物果树 单子叶植物果树
பைடு நூலகம் 裸子植物果树
• 1.银杏科:银杏 • 2.紫杉科:香榧 • 3.松科:华山松
双子叶植物果树
• • • • • • • • • • 1.猕猴桃科:中华猕猴桃,超级水果 2.漆树科:腰果、芒果(AA,pro过敏) 3.番荔枝科:番荔枝 4.酢浆草科:杨桃 5.木棉科:榴莲 6.橄榄科:橄榄 7.仙人掌科:火龙果 8.番木瓜科:番木瓜 9.榛科:榛子 10.柿科:柿子
• (3)浆果类:特 点是果实多浆汁, 种子小而多,散布 在果肉内。如猕猴 桃、葡萄、草莓等。
• (4)坚果类:特 点是果实外面多 具坚硬的外壳, 食用部分多为种 子,含水分少, 统称干果。如核 桃、板栗、银杏、 澳洲坚果、椰子 等。
果树的树体组成

三、果树的分类方式
果树的分类
❖ 按果实构造分: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果类、坚果类 ❖ 果树生态适应性分:寒带果树、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
带果树 ❖ 果树生长习性分:乔木果树、灌木果树、半灌木果树、蔓性
果树、多年生草本果树 ❖ 栽培学分类: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 ❖ 植物学分类:裸子植物果树和被子植物果树
❖ 花 : 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 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
❖ 果实 : 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 ❖ 叶 : 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
圆形
生长习性
❖ 强阳性树种,耐寒。喜湿润,也耐干旱, 能在空气干燥而土壤较为潮湿的环境下生长。 忌积水。深根性,根系强大,吸水、吸肥力 强,也耐瘠薄,适应性强,不喜砂质土。潜 伏芽寿命长,更新和成枝能力很强。而且更 新枝结果快、坐果牢、寿命长。抗污染性强。
单芽
复芽
主主芽芽
每节上仅着生1个芽
副芽
每节上着生2个或2个以上的芽
夏芽
当年形成的芽当年萌发的芽。
冬芽
当年形成的芽经过越冬休眠后第 二年萌发的芽。
冬芽和夏芽合称活动芽。
潜伏芽
芽形成后不萌发的芽。又称隐芽。
果树的树体结构
1.主根 2.侧 根 3.须根 4.主枝 5.侧枝 6.枝组
13
果树枝梢类型
➢ 短枝型果树芽的萌芽力强,成枝力弱短果枝多而粗,树冠矮 小,容易形成花芽,开花结果早.
➢ 紧凑型果树除了具有上述短枝型的特点外,其直立枝上的分 支角度大,但生长势弱,树冠结构紧凑。
17
垂直优势
枝条因着生角度 不同而表现出生 长强弱的差异的 现象。直立的枝 生长势旺,长而 健壮;接近水平 或下垂的枝生长 势弱,短而细。
野生杨桃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

野生杨桃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作者:袁福江来源:《山西果树》 2017年第3期袁福江(天津市蓟县下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天津蓟县 301913)收稿日期:2016�12�26第一作者简介:袁福江(1965-),男,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野生杨桃的栽培及繁育工作。
摘要:介绍了野生杨桃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学性状,以及详细的繁殖技术,包括如何获取种子,怎样育苗及管理,还有扦插技术,为野生杨桃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野生杨桃;生物特性;繁殖技术文章编号:1005�345X(2017)03�0040�03中图分类号:S667.9文献标识码:A野生杨桃是猕猴桃科,也称软枣猕猴桃,属于大型落叶藤本植物。
抗寒能力强;喜光通风。
野生杨桃为浅根性树种,土层厚度30~40 cm,即可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除涝洼地和重黏土不宜栽植外,其他土质皆可建园,最喜欢砂壤土带有腐质性土壤。
栽培在平地、山地、房前屋后皆可;选择山地栽培,最好选择半阴半阳坡,挖成条状的沟槽,保持一定的土层和土壤的湿度,为野生杨桃生长提供人工辅助的条件。
现将野生杨桃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生物学特性1.1植物学性状野生杨桃藤枝无毛,老藤皮外角质层开裂,自然脱落。
而幼嫩枝皮质呈现白色薄被蜡质状,嫩芽上端呈现柔软茸毛。
枝条隔年变成灰褐色,部分表皮呈污灰色皮屑状。
野生杨桃叶长圆形或阔卵形或近圆形,边缘锐锯齿状,顶端极短尖,叶面绿色,无毛,背面绿色,叶柄长3~6 cm,叶面长6~12 cm,叶面宽5~10 cm。
花序腋生或腋外生,有1~7个花序,花柄长8~14 mm,萼片4~6枚;花绿白色或黄绿色,芳香,萼片卵圆形至长圆形,花瓣楔状倒卵形或瓢状倒阔卵形;花丝丝状,花药黑色或暗紫色,长圆形箭头状;果圆球形至柱状长圆形,长3~4 cm,成熟时绿色或绿黄色;种子纵径约1.5 mm左右。
1.2经济性状野生杨桃果实色泽鲜艳,清香爽口,柔软多汁,维生素C含量高达4 300 mg/kg,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癌、高血压、心绞痛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果树栽培学总论之欧阳道创编

绪论一果树和果树栽培1果树果树从字面上理解,果是指植物所产生的果实或种子,树是木本植物,可见,所谓果树应当是生产人类食用果实或种子的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等,但是,目前认为果树指能够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多年生木本或草本植物。
果树具有以下特点;(1)多年生:和1—2年生作物区别开,即包括木本植物,也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等,草本植物如草莓、香蕉、菠萝等。
英国、美国、德国等将多年生草本也归为果树,法国归为蔬菜。
(2)产生能食用的果实、种子:苹果、梨等吃的是果实;核桃、板栗吃的是种子。
(3)生产衍生物:包括砧木,如嫁接苹果用的海棠;梨的杜梨、桃一山桃、毛桃等。
银杏的叶片可以入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果树的含义随时代和地区的变化而发展,如一些野生的可归为果树,如刺梨,桑葚,美国把啤酒花也列入果树,日本把草莓列入蔬菜,西瓜、甜瓜归果树、蔬菜。
2果树栽培:包括果树种类、品种和从育苗、建园直至采收各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果树栽培是一门技术科学。
果树栽培的任务是生产优质、高产、低耗的多种果品,充分满足人民对于鲜果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罐头、果酒、饮料)、医药工业(果丹皮、银杏叶)、化工工业(核桃、石榴的果皮提取单宁,柑桔皮提取香精油等)及外销等提供原料。
果树栽培学的特点:(1)种类多:与粮食作物相比,果树种类较多,通常为乔木或小乔木,但也有灌木、藤本或草本。
书中列47个料,280种,其中有许多品种,如苹果有上千个品种,因此种类多,粮食作物十几种或几十种。
由于种类多,他们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栽培技术差异也较大。
(2)周期长:一般果树要栽后2—4年进入结果期,桃三杏四梨五年,要求建园时园地选择要适宜,种类、品种搭配得当,市场判断正确,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来源。
(3)集约经营:即高投入、高产出。
我国古语:一亩园十亩田,美国,大田作物与苹果的产值比为1:7.3,意大利为1:2.5,1990年我国小麦:水稻:苹果=1.4:1:27.4。
园艺栽培学各论(果树)

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果树)绪论1.果树:是指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多年生木本或草本植物。
2.果树栽培学:是果树学的一个分支,通常包括种类、品种和从育苗、建园直至采收各个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果树生产包括果树栽培、育种、果品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完成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
3.果树栽培学的显著特点:种类多、生产周期长、集约经营、鲜食是产品的主要利用形式。
4.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类:大宗果树: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芒果次栽果树:椰子、鸡蛋果、杨桃、番荔枝、毛叶枣、余甘子、番石榴、莲雾、黄皮、火龙果等。
零星栽培果树:神秘果、文丁果、面包果、第伦桃、次黄果。
5.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生产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答:气候高温高湿导致病虫害严重,无公害果品生产困难;台风、冬季寒潮、冬春干旱等自然灾害对热区果树生产的影响仍无法避免;生产成本较高;热带水果采后处理落后。
面对国内外市场对果品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应大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果品业: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使果树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逐步实现果树生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技术密集型的果树企业,提高果农文化和科技素质。
加强对现有低产园的改造,提高单产和品质。
应用现有果树生态区划的研究成果,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适当集中,发展名优品种,建立优质果树商品基地。
6.果树分类(植物学系统):裸子植物果树(银杏科、松科、紫杉科)、被子植物果树(双子叶植物果实(番荔枝科、樟科)、单子叶植物果树(棕榈科、蕉科、凤梨科))7.果树分类(按叶生长期):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8.按果树栽培学分类①落叶果树:1.仁果类果树2.核果类果树(食用中果皮)3坚果类果树(食用种子)4.浆果类果树(食用中、内果皮)5.柿栆类果树(中果皮)②常绿果树:1.柑果类果树(食用内表皮发育的汁嚢)2浆果类果树(番石榴、莲雾)3.荔枝类果树(食用假种皮)4.核果类果树(橄榄、杨梅)5.坚果类果树(榴莲、山竹子、椰子)6.荚果类果树(酸豆)7.聚复果类果树(番荔枝、面包果)8.草本类果树(香蕉、番木瓜、菠萝)9.藤本(蔓生)类果树(百香果)9.果树的分布:夏湿冬干常绿果树带(赤道南北纬30°之间,菠萝香蕉荔枝)、夏温冬干常绿果树带(地中海沿岸)、落叶果树带(北纬30°—50°,南纬30—40°)、干旱落叶果树带(亚州中部和西部,甘肃新疆、内蒙古)、耐寒露叶果树带(沈阳以北)10.种: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野地瓜还可作水果栽培,适合套栽在果园里,使传统的单季果园成
为双季果园。亦可作观果、观叶吊挂盆景,柔韧翠绿的茎蔓潇洒飘 逸,具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综上所述,野地瓜是集食用、 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
NO.2 羊奶果(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
• 俗名: 牛虱子果、羊山咪树、长匍茎胡颓子 • 羊奶果为胡颓子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灌木,产亚洲热带,越南、马来亚、印
•
黑柿
• 经济价值 • 木材灰黑色,质硬而重,结构细致,颇耐腐,可作建筑、机械器具和家具
• •
等用材。 营养价值 黑柿子是比较少见的柿子品种,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普通 水果还多,维生素C含量是普通柿子的两倍。
NO.8 余甘果
• •
俗名:牛甘果, 油甘果 余甘果,高可达10余米,枝灰褐色。单叶互生,10~23对,排成两列,着生于侧生 小枝上,极似羽状复叶,叶线状长椭圆,长2cm,先端圆钝,叶柄短几乎无柄,全缘, 叶面浓绿色。单性花同株,花黄色,生于小枝中、下部叶腋,雄花多数,具细长的梗, 花被6;雌花少,不具梗,花被6,子房上位,3室。果实扁球形,呈不明显的6棱, 黄绿色,直径2~2.5cm,果皮肉质,有酸味,表面光滑有光泽,内果皮硬骨质,种 子6枚,褐色。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依类型和地区不同,花期有春开一次,春秋两次花 和四季开花几种情况,花期约1~1.5个月,座果率高。一般早熟品种7月成熟,中熟 品种8~9月成熟,晚熟品种在10月成熟,二次开花的则翌年2月陆续成熟,但集中成 熟期在冬季。大小年不明显。 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
下部的节上具1-3枚粗刺,刺长1-1.5厘米,节间常有稀疏针状小刺,稀无刺;芽长卵圆形至卵状 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具数枚干膜质鳞片。叶圆形或近肾形,稍厚,近革质, 长2-4 (6) 厘米,宽几与长相似,不育枝上的叶较大,基部截形至浅心脏形,两面被短柔毛,掌状 3-5裂,裂片先端微钝,边缘具粗大圆钝锯齿;叶柄长2-4毫米,具柔毛,近基部常有羽毛状毛。 花两性,2-3朵组成短总状花序或单生于叶腋;花序轴长短不一,短者长仅1-2毫米,长者长达810毫米,具柔毛或疏生短腺毛;花梗长5-7毫米,具柔毛或混生短腺毛;苞片卵圆形或圆形,长 约1.5-2毫米,被柔毛,具3脉;花萼绿白色并染有红色,稀浅红色,外面被柔毛;萼筒短钟形, 长3-5毫米,宽稍大于长;萼片长圆形或舌形,稀倒卵状长圆形,长5-7毫米,宽2-3毫米,先端圆 钝,花期反折;花瓣近扇形或宽倒卵圆形,长1.5-2.5毫米,先端平截或圆形,浅绿白色,稀红色, 外面具柔毛;花托内部于花瓣和雄蕊着生处周围具长柔毛;雄蕊直立,长3-5毫米,花丝白色, 花药卵圆形;子房梨形,具柔毛,常混生腺毛,稀无毛;花柱棒状,比雄蕊稍长或两者几等长, 2裂,具长柔毛。果实球形,小或中等大,直径达14毫米,黄绿色或红色,被柔毛或混生腺毛, 稀无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1.2我国野生果树的分布
•
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三大类型。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我国野生果 树有从北到南分布密度逐渐加大的趋势,尤其以华南和 西南山区的野生果树资源最为丰富。
三、野生果树的利用
• 1、有重要的科研、学术和经济价值; • 2、观赏作用; • 3、直接使用或作为天然的食品加工原料等。
•
NO.6刺梨(Rosa roxbunghii)
• 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
•
• • •
• •
•
• • •
果 开展灌木,高1米-2.5米;叶有刺枝,奇数羽状复叶,花淡红或粉红色,果面布满毛刺,因而俗称 刺菠萝。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圆柱形,斜向上升,有基部稍扁而成对皮刺。 小叶9片-15片,连叶柄长5厘米-11厘米,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长1厘米-2厘米, 宽6毫米-12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两面无毛,下面叶脉突起, 网脉明显,叶轴和叶柄有散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呈钻形,边缘有腺毛。 花朵形态 花单生或2朵-3朵,生于短枝顶端,花直径5厘米-6厘米;花梗短;小苞片2枚-3枚,卵形,边缘有 腺毛;萼片通常宽卵形,先端渐尖,有羽状裂片,内面密被绒毛,外面密被针刺;花瓣重瓣至半 重瓣,淡红色或粉红色,微香,倒卵形,外轮花瓣大,内轮较小;雄蕊多数着生在杯状萼筒边缘; 心皮多数,着生在花托底部;花柱离生,被毛,不外伸,短于雄蕊。 果实形态 果扁球形,直径3厘米-4厘米,绿红色,外面密生针刺;萼片宿存,直立。花期5月-7月,果期8 月-10月[1] 。 果实呈扁球形或圆锥形,稀纺锤形,直径2厘米-4厘米。表面黄褐色,密被针刺,有的并具褐色 斑点;先端常有黄褐色宿存的花萼5瓣,亦被披针刺。纵剖面观:果肉黄白色;种子多数,着生 于萼筒基部凸起的花托上,卵圆形,浅黄色,直径约1.5毫米-3毫米,骨质。气微香,味酸、涩、 微甜。 云贵湘川等特有,其中以贵州龙 地生长的野生刺梨品质最优。
•
• • • • • •
产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无花果树
• 食疗价值:无花果除鲜食、药用外,还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酱、果汁、
果茶、果酒、饮料、罐头等。无花果干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味道浓厚、甘 甜,在市场上极为畅销。无花果汁、饮料具有独特的清香味,生津止渴, 老幼皆宜。 园林价值:叶片宽大,果实奇特,夏秋果实累累,是优良的庭院绿化和经 济树种。无花果又是一种防污抗污的环境保护树种,能抵御二氧化碳、二 氧化硫、硝酸雾、苯、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污染。它叶片大,具有良好的吸 尘效果。因此无花果是城市、机关、学校、医院及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四、特色种类
• NO.1野地瓜
• 俗名:地瓜泡、地果等 • 榕属,桑科,为匍匐木质藤本。叶长2~6厘米,宽2~4厘
米,翠绿色,经冬不落。花单性,簇生或单生于叶腋或 分枝处。野地瓜果实球形,直径1.5~2.5厘米,幼果青绿 色,成熟淡红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
•
产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大部分地区
其他
•
• •
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 广东、海南、香港、台湾、福建(南部)
龙珠果
• 龙珠果具有食用价值,并且还有药用价值,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肺止咳。
主肺热咳嗽;小便混浊;痈疮肿毒;外伤性眼角膜炎;淋巴结炎。
NO.5 灯笼果 (Ribes reclinatum)
• 落叶灌木,高1-1.5米;老枝灰黑色,小枝灰色至灰褐色,幼时具柔毛,皮条状或片状剥落,在叶
•
NO.7 黑柿(学名Diospyros nitida Merr)
•
乔木,高达20米,胸高直径达40厘米,树干通直;树皮灰黑色;小枝灰色或黑棕色, 有不规则的浅裂,有纵裂的小皮孔;冬芽细小,针形,密被紧贴的黄色短柔毛。叶薄 革质或纸质,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1.5-3.3厘米,先端渐尖,尖头 钝,基部渐狭,下延,在叶柄上端1/3形成狭翅,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干后往往呈 黑色,下面绿色,嫩时薄被柔毛,中脉上面凹下,下面突起,侧脉和小脉很纤细,两 面都微凸起,约略可见,侧脉在近叶缘处相连结,小脉结成小网状;叶柄细瘦,长约 5毫米,有短柔毛,上面有小槽。雄花簇生,或集成紧密短小的聚伞花序,有短柔毛, 花各部分4数;花梗纤细而短,长约1.5毫米。雌花:单生;花萼裂片近卵形,宽约 2.2毫米;花冠壶形,长约3毫米,裂片近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急尖;子房无毛; 花梗长2-3毫米。果球形,直径1-1.2厘米,鲜时绿色,干时黑色,4室,每室有种子1 颗;种子三棱形,长约6毫米,褐色,背较厚;宿存萼直径约1.4厘米,无毛,裂片开 展,椭圆状卵形,长宽各约5毫米,先端圆形;果柄细,长约3毫米。花期7-12月, 果期9-12月。 产于广东、海南西南部
• • • 产于广西西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羊奶果
• 羊奶果学名密花胡颓子,以根、果、叶入药。主治吐血,咯血,咽喉肿痛,
感冒,小儿惊风,疮癣等症。止咳平喘,收敛止泻。还可治哮喘,虚咳, 慢性支气管炎,肠炎,腹泻,跌打肿痛,风湿疼痛,黄疸(dan三声)。
NO.3 无花果树(学名:Ficus carica Linn.)
度及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均有分布,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4月,果 实营养丰富,可食率为73.3—91%,每100克鲜果含粗蛋白质2.45%,粗脂 肪2.8%,总糖5.1%,水90.6%,总酸1.45%等。果实多汁无毒,可鲜食也 可加工成果汁、汽水、罐头、蜜饯等食品。由于其果实成熟较早,可作水 果淡季市场和食品工业原料的新品种。
•
NO.4 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inn. )
• 俗名:龙吞珠、龙须果、风雨花、神仙果、番瓜子、山木、大种毛葫芦 • 草质藤本,长数米,有臭味;茎具条纹并被平展柔毛。叶膜质,宽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5-13
厘米,宽4-12厘米,先端3浅裂,基部心形,边缘呈不规则波状,通常具头状缘毛,上面被丝状 伏毛,并混生少许腺毛,下面被毛并其上部有较多小腺体,叶脉羽状,侧脉4-5对,网脉横出; 叶柄长2-6厘米,密被平展柔毛和腺毛,不具腺体;托叶半抱茎,深裂,裂片顶端具腺毛。 聚伞花序退化仅存1花,与卷须对生。花白色或淡紫色,具白斑,直径约2-3厘米;苞片3枚,一 至三回羽状分裂,裂片丝状,顶端具腺毛;萼片5枚,长1.5厘米,外面近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 花瓣5枚,与萼片等长;外副花冠裂片3-5轮,丝状,外2轮裂片长4-5毫米,内3轮裂片长约2.5毫 米;内副花冠非褶状,膜质,高1-1.5毫米;具花盘,杯状,高约1-2毫米;雌雄蕊柄长5-7毫米; 雄蕊5枚,花丝基部合生,扁平;花药长圆形,长约4毫米;子房椭圆球形,长约6毫米,具短柄, 被稀疏腺毛或无毛;花柱3(-4)枚,长5-6毫米,柱头头状。 浆果卵圆球形,直径2-3厘米,无毛;种子多数,椭圆形,长约3毫米,草黄色。花期7-8月,果 期翌年4-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