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全英)》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全英)》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全英)》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全英)》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全英)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数:4 学时数:72

开课单位:商学院授课对象:一年级

指定教材:托马斯微积分主编: 托马斯

先修课程:无

授课目标及内容:学生应透彻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微积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从而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高等数学包括函数,极限,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下册包括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级数,微分方程等。

Advanced Mathematics

Module title:Advanced Mathematics Module code:***************

Module type: Mandatory Module property:Basic

Credits:4 Class hours:72

Module offered by:Business School Module for Major & Grade:Freshmen Required textbook:Thomas' Calculus, 11th Edition, George B. Thomas, Addison Wesley;

Prerequisite Module:None

Objectives & Contents:

The students should gai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Calculus of one and multi variables. The main goals of this course are to introduce the ideas and techniques of calculus 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s or uses of these ideas and techniques. Throughout we will emphasiz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which leads to a better view of how these ideas and techniques were developed.

This course provides a standard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and covers topics ranging from functions and limits to derivati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definite and indefinite integrals and the fundamental theorem of calculu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clud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S:页面设置:

纸型:A4纸型;上下边界:25mm;左右边界:27mm;行距:固定值22磅;

中文字体:宋体;英文字体:Arial

字号:五号字体,说明部分加粗;页码:暂不设置页码

请各位老师按模板准确填写。

特色课程简介

明亮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简介 ——浅谈肢体律动在孩子学习成长中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它用儿童最喜欢的方式,比如在说儿歌、拍手、做游戏、唱歌等教学活动中,按韵律、节拍描摹事物形态、动作特点等做动作,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记忆力,使儿童通过感受韵律、节拍引导动作带来学习的兴趣。我校从08春开始尝试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把肢体律动融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快乐大天使林永哲教授的音乐律动培训,结合我园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在语言、健康、艺术、英语等课程的学习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肢体律动。通过律动在各个课程领域的拓展,在日常的每节课的学习中使右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左右脑分工理论”认为:人的左脑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从事形象思维,右脑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95%的人只使用了自己的左脑,科学家们指出,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运用了大脑潜能的3%——4%,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和遗憾的事实。由于右脑具有瞬间接受大量刺激的能力,加以训练,不仅可以开发相当一部分潜能,更可促使大脑神经发达,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发育。肢体律动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即起到了刺激右脑潜能发展的作用。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已成熟,根据奥尔夫音乐课堂理论,我园利用肢体律动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深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增强幼儿自信心的特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孩子终身受益。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浅谈肢体律动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利用肢体律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因为孩子天性好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幼儿去动、去玩、去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014新版)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3073009223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总学分: 2 总学时:32 (讲课28,实验4)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 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 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了解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步骤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构成。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起源

1.3.1 伽马射线成像 1.3.2 X射线成像 1.3.3 紫外波段成像 1.3.4 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1.3.5 微波波段成像 1.3.6 无线电波成像 1.3.7 使用其他成像方式的例子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1.5 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要素;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图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素间的联系的概念;了解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常用数学工具。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及图像中像素的联系。 2.1 视觉感知要素(1学时) 2.1.1 人眼的构造 2.1.2 眼镜中图像的形成 2.1.3 亮度适应和辨别 2.2 光和电磁波谱 2.3 图像感知和获取(1学时) 2.3.1 用单个传感器获取图像 2.3.2 用条带传感器获取图像 2.3.3 用传感器阵列获取图像 2.3.4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1学时) 2.4.1 取样和量化的基本概念 2.4.2 数字图像表示 2.4.3 空间和灰度级分辨率 2.4.4 图像内插 2.5 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1学时) 2.5.1 相邻像素 2.5.2 临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2.5.3 距离度量 2.6 数字图像处理中所用数学工具的介绍 2.6.1 阵列与矩阵操作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高等数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是《单片机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等。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和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 (一)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电子设计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今后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在学习中认识电子技术对现代科学技术重大影响和各种应用,了解并适当涉及正在发展的学科前沿。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常用计数进制和常用BCD码; 掌握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掌握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特点和常用参数; 理解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掌握其功能; 理解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逻辑功能; 理解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掌握其功能; 掌握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能力目标 能正确使用各种类型的集成门电路,并能利用集成门电路制作 成一定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 会使用触发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和常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 器; 能借助于仪器仪表,对小型数字系统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 3.素质目标

数字图像处理研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研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009108 学分-学时-上机 3-54-12)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图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方向的重要专业课,包含了该专业方向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除了掌握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需要了解该方向的研究前沿,提高阅读专业学术资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讲课+自学+讨论的教学模式。其中,讲课环节以综述为主,重点介绍各知识点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主要算法、评估;自学环节需要学生阅读专业论文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讨论环节由学生进行论文阅读及实验结论的交流,加深理解,并由此了解研究前沿。 讲课课时安排(24课时): 1.数字图像处理概述(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包含的主要内容,应 用,相关的学科方向 2.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3):复习线性系统基本知识,复习一维傅里 叶变换,掌握二维傅氏变换及性质,线性滤波器设计。 3.图像几何变换及插值(3):图像几何变换应用,重点插值方法 4.图像增强综述(6):图像增强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5.图像分割综述(6):图像分割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6.图像压缩综述(3):图像压缩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JPEG标准简介 实验及讨论课时安排(30课时): 1.图像插值(实验3 +讨论3) 2.图像增强(实验3 +讨论3) 3.图像分割(实验3 +讨论3) 4.图像压缩(实验3+讨论3) 5.课程论文(讨论6) 三、上机实验要求 实现选择算法,并给出实验结果及算法性能评估数据。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 1.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学及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 2.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实现文献提供的算法,并能自主给出算 法性能的评价。 3.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数字电路》课程标准

精品课程 课程标准

《数字电路》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数字电路 二、适用对象 三年制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三、课时 72 四、学分 4 五、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后续学校和工作中必须的数字电路知识,培养学生解决数字电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打下专业技能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设计思路 该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设计能力,着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塑造。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后续工作和学习来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重点”进行教学目标确定。其总体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推导新知识,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以巩固和强化为主。

七、课程目标 本课程培养学生对于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的设计;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集成逻辑门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电路。在分析设计过程中,可以对电路仿真,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软件使用能力,电工焊接等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实验、实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突出以下知识和态度的培养: 1.知识目标 (1)掌握数制的相互转换和常用编码; (2)熟悉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和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3)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4)掌握基本RS触发器和常用集成触发器的应用和工作特点; (5)熟悉计数器和寄存器的结构,工作特点和应用; (6)熟悉555集成块的机构特点和工作过程,了解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的特点。 (7)能够根据要求对数字应用电路进行设计和软件仿真。 2.素质目标 (1)严格遵守行业职业道德; (2)具有艰苦奋斗,自主创业、开拓创新精神; (3)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5)树立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和爱护设备设施的责任意识; (6)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情操; (7)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运用各种多媒体进行自学,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独到的见解。

市幼儿园特色办园情况介绍分析

融合金昌文化资源,探究特色兴园之路——金昌市幼儿园地方文化特色办园经验介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也应遵从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只有有利于幼儿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特色教育也是如此。 我园认真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形势,认为目前结合地方资源开展园本教学是本市甚至全省幼教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地方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多得的课程开发与利用价值,又可以与我市发展旅游业的总体方向紧紧结合。因此,近几年,通过园委会及全园教职工反复论证,决定充分提炼和利用地方化特色教育资源,构建适合本地和本园幼儿发展的课程,办出一所凸显地方文化特色教育的优质幼儿园,这将会使金昌市幼儿园处于学前教育行列的领先地位,也是对国家幼教课程和地方幼教课程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特色办园总体目标 (一)借助金昌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大背景,充分提炼和利用金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浓缩成核心教育资源,并

结合本园实际,作为核心特色化办园理念融入到环境创设、教学课程及各类幼儿活动中。 (二)通过特色建设,形成一整套体系化的校园文化,让幼儿自觉、自愿、快乐地从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幼儿对金昌的认识,激发幼儿对家乡的关注与热爱,让金昌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充分利用本地多种教育资源,构建和制定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适合本园发展的园本课程和教材,从课程、活动等各方面教育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确立“科研兴园、特色兴园”办园方针,科研为先,贯穿始终,不断进行探讨、论证、完善,积极寻找突破口,深入探寻特色办园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通过特色办园,从新的高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辐射力,扩展辐射范围,让周边市、县、区幼教同行来园有可看、可学、可借鉴的文化内涵,将金昌市幼儿园打造成一颗学前教育行业的明珠。 二、我园具体做法(分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可行性研究分析 我园的特色教育是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一步一步走 过来的,地方文化特色的确立既不是为了应付一时的检查,也不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兴趣,而是从幼儿的实际为出发点,

幼儿园数学思维课程简介与分析

数学思维课程解疑 一、数学思维课程讲的是什么?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数学思维课程,有很多家长会问数学思维是讲什么的?跟数学有什么区别?是讲1、2、3、4这些问题么?其实在数学思维课程中包括对于数字计算的学习,但并不是主要的。数学思维课程主要是在孩子思维养成的关键时期(2~6岁)让孩子接触数字,接触各种数学模型,从而帮助孩子的建立逻辑思维概念和学习理性思维方法,这不仅会使今后学习数学更加轻松,更重要的是,理性高效的思维方式还会让孩子受益一生。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数学思维课程就是指导幼儿通过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 您作为家长都知道,孩子对于形象的生动的色彩艳丽的事物极为有兴趣,但是数学是抽象的甚至可以说是苍白的。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就是面对这种苍白的抽象的数学课,很多孩子不能适应。因为我们在学前教育中开设数学思维课程,帮助孩子逐步适应这种充满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课程。在数学思维课程中,我们会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课本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起对于各种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建立对各种数学模型的概念。例如2岁阶段对于物体形状、颜色、种类等进行分类的训练;4岁阶段同时按照两种标准对事物进行复杂分类的练习等等,都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在引导孩子找出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数学思维课程是如何讲的? 数学思维课程,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于课本上类似游戏活动的习题进行思考,之后再进行纠正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数学语言,逐渐引导学生明白理解数学语言的意义以及数学语言与普通说话用词之间的不同。同时还要注意重复述说题目要求的次数,不断的从正面、侧面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从而更进一步帮助孩子适应入学后的课堂教学。 三、家长在家中应该如何指导孩子进行复习? 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进行作业和复习的时候,第一要注意自己的语速,不要太快;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让孩子听清;第二要注意使用数学语言,例如请使用“平均”“等分”这样的数学语言,而不要说“一样多”这类的白话;第三请家长们注意题目重复的次数也不要超过三次。次数越少越好。 四、是否需要课本之外的其他练习? 多做一些练习总归是好的,基础教育绝大部分是针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与测试。因而如果孩子已经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基础运算的联系。题目不用多,每天10-20道,但是需要家长稍作控制时间,20题不要超过4分钟,最好能在3分钟之内做完。如果错题率较高(超过10%),则在下次练习时提醒孩子慢慢做不要着急。先控制质量再提高速度。如果出现错题请让孩子自己检查找到错误。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课程编号:1223523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模式识别 总学分:2.5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5)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数字图像处理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通讯、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基本的处理技术,了解与各个处理技术相关的应用领域。 2.教学要求 根据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采用讲授实验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概念明确、线索清晰,注意适当介绍本学科前沿及当前应用领域中有关的热门问题。 实验是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完成规定的实验并认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内容 1 概论(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内容,图像处理的发展历史、现状。 掌握:图像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主要内容;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相关应用 (2)教学内容 ①数字图像处理及其特点。(重点) ②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③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2数字图像处理基础(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图像数字化设备,色度学基础 掌握:图像数字化技术(采样、量化);数字图像的类型和文件格式;数字图像的颜色模型(RGB模型和HIS模型) (2)教学内容 ①图像数字化技术。 ②数字图像类型和文件格式。 ③色度学基础与颜色模型。(重点、难点) 3Matlab图像编程基础(3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数字图像程序设计的各种方法。 掌握:Matlab中各种图像处理的函数。 (2)教学内容 ①Matlab 概述。 ②Matlab图像的代数运算函数。 ③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函数。(重点) ④Matlab图像程序设计。(难点、重点)

对幼儿园开展特色课程的几点建议

特色办学方向:对幼儿园开展特色课程的几点建议案例: 开学前的一天上午,我在幼儿园值班时接待了一位意向报名的家长,她是一名高学历的全职妈妈,这位妈妈自己也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因此对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懂得也都比较多。 我陪她参观了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她很满意,但对我们幼儿园的收费有疑问,她对我说:“你们这里的收费在我们柳市镇算是偏高的,如果我选择让我的孩子到你们这儿入学,我的孩子能得到哪些跟其他幼儿园不一样的教育和收获?”于是,我向她解释了我园的特色游泳课程。 对于我的解释和介绍,这位妈妈颇为怀疑的说:“这些都是你们幼儿园的广告,别的幼儿园也都有什么英语特色啊、书法特色啊之类的噱头,但最后还不都是一样,毕业出来的孩子也没听说有什么明明的特别之处的,这些东西也都学得平平的”。其实,对于这样的疑问我听了不在少数,除了这位家长能直观的表达她的怀疑之外,还有很多家长也对现下普遍的特色课程填塞了质疑甚至抱怨。 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现今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向。但什么才是真正的“特色课程”?特色课程有什么标准呢?我觉得这是在开展特色课程前首要应考虑的问题之一。幼儿园以特色教学创优势,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活力,这是好事,也应大力提倡。但在此之前,希望我们能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和方向。但是,纵观大多数幼儿园所宣传并开展的特色课程,我个人所见所知的只是类似于每周上两三节英语课,或开展颇具有争议的珠心算等“超前”能力课程等这样的状态。这跟我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所理解和感受的“特色课程”相差甚远,于是,我疑惑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特色课程”? 措施: 其实,所谓的特色课程是幼儿园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以及本园教师和幼儿的特点所建立的带有光鲜特色的课程。幼儿园特色课程的项目选择应

红黄蓝课程介绍

红黄蓝婴幼儿立体教育方案以0-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六大阶段为纵线、以个性、情感与社会性、身体动作、沟通语言和书写、认识与理解世界、数学、艺术与创造性六大领域为横线,提供专业、完整、高品质的早期教育。红黄蓝亲子课的最大特点是宝宝和妈妈爸爸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快乐。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父母和宝宝一同平等地参与到游戏中去,这样宝宝才能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父母也会到亲子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亲子课程I(6—12个月12课时) 发展特点 一岁之前是婴儿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也是精细动作和大运动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对婴儿进行各种感官上的信息刺激,对大脑的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课程目标 红黄蓝亲子课程I通过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和互动游戏等,激发宝宝的参与热情;让宝宝体验与人相处的愉快情绪,并学会用语言、表情、语音回应他人,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初步发展;让宝宝理解简单词义,乐于模仿成人的发音,能自创表达性语言,能说出5-6个名词;让宝宝练习练习自如爬行、独自稳定站立及扔、套、敲、拍等精细动作;让宝宝能够分辨指认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让宝宝能够主动摇头配合乐曲旋律。 亲子课程II(1岁—2岁48课时) 发展特点 1—2岁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表现在他们能够独立行走,能用语言进行交流,能与成人进行更深入的交际等等许多方面。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也就说他们必须在直接与该事物接触的过程中或是在活动中才能进行思维活动,离开具体事物,他们便不能认知和思考。 课程目标 红黄蓝亲子课程II创设了有趣的亲子游戏、丰富形象的操作教具等,发展宝宝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培养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宝宝视、听、触、味等感觉能力,促进其感觉器官的发展;发展宝宝的节奏感,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发展;促进宝宝大运动能力的发展,以培养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音乐感统课程(音乐I)(1岁—2岁48课时) 发展特点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x x 学号:xxxxxxx 班级: xxxxxxxxxxxxxxx 设计题目:红细胞数目检测 教师:xxxxxx老师 提交日期: xx月xx日

一、设计内容: 主题:《红细胞数目检测》 详细说明:读入红细胞图片,通过中值滤波,开运算,闭运算,以及贴标签等方法获得细胞个数。 二、现实意义: 细胞数目检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医学上的作用,可通过细胞数目的检测来查看并估计病人或动物的血液中细胞数,如估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细胞的数目,同时也可检测癌细胞的数目来查看医疗效果,根据这一系列的指标来对病人或动物进行治疗,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的。 三、涉及知识内容: 1、中值滤波 2、开运算 3、闭运算 4、二值化 5、贴标签 四、实例分析及截图效果: (1)代码显示: 1、程序中定义图像变量说明 (1)Image--------------------------------------------------------------原图变量;

(2)Image_BW-------------------------------------------------------值化图象; (3)Image_BW_medfilt-------------------------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 (4)Optimized_Image_BW---通过“初次二值化图像”与“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进行“或”运算优化图像效果; (5)Reverse_Image_BW--------------------------优化后二值化图象取反;(6)Filled_Image_BW----------------------已填充背景色的二进制图像;(7)Open_Image_BW--------------------------------------开运算后的图像; 2、实现代码: Image = imread('红细胞5.jpg'); figure,imshow(Image); title('【原图】'); Theshold = graythresh(Image); Image_BW = im2bw(Image,Theshold); figure,imshow(Image_BW); title('【初次二值化图像】'); Image_BW_medfilt= medfilt2(Image_BW,[13 13]); figure,imshow(Image_BW_medfilt); title('【中值滤波后的二值化图像】'); Optimized_Image_BW = Image_BW_medfilt|Image_BW; figure,imshow(Optimized_Image_BW); title('【进行“或”运算优化图像效果】'); Reverse_Image_BW = ~Optimized_Image_BW;

幼儿园健康特色课程的开展方案

幼儿园健康体能特色课程的开展方案 ***实验小学幼儿园 一、健康体能课程开展的指导思想: 幼儿的健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出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他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 的基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必要注意幼年的儿童。”身体健康是幼儿 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为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幼儿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 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幼儿健康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园“玩中学”的办园理念,把“玩出健康”放在幼儿首要的发展目标。其目的是锻炼幼儿身体,达到增强体质, 培养幼儿的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多项技能,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时 刻做个有心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根据幼儿的生长发展规律和体育活动规律,创设良好的 环境,以游戏化的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健康体能游戏,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地 发展。 二、健康体能课程的总目标: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全面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 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将为幼儿的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我们将幼儿健康体能教育的目标归纳为三条: 1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引导幼儿利用各种器械进行运动,同时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勇敢、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 3、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以及运动能力。 三、健康体能课程开展的具体举措 由于我园环境条件的限制,因此开展大范围的体育锻炼,或者每天增加更多的户外活动时间都无法得到满足,于是,考虑到在有限的条件中,挖掘出更多的幼儿参与健康体能运动的机会,让孩子能享受更多的运动的快乐,习的更多的运动技能,我们把主题中的体育游戏,民间游戏,各年级组的特长技能锻炼等形式的相结合,力争为孩子提供更多健康运动的机会。

英语拓展性课程

缤Fun英语拓展型课程科目实施方案 一、科目开发说明: 语言教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通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如果英语学习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那么学生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五年级学生已经对英语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教师安排的任务能理解到位并付诸实践,对课程的开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科目目标 1、通过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通过课程中的活动,为英语爱好者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创新等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三、科目内容 (二)内容框架 第1-2周:学生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并且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自我介绍: 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 What’s your favorite teacher,fruit…/… 第3-5周:学生学习英语流行歌曲,在歌曲中享受英语,例如:《I do》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具体包括: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学时分配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各节相应习题要点,有关实验和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本章节的教学要求。具体格式如下: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研究对象、目的、发展简史与研究现状;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相关的学科和领域,掌握图像处理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图像处理与计算机图像学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及应用 1.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概况 2.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应用 第二节数字图像处理 1.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特点 2.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相关学科和领域 1.图形处理的几个术语 2.计算机图形学 3.图像处理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区别和联系 本章习题要点:熟悉图像处理的相关概念及方向。 第二章图像的基本知识(6学时) (一)教学要求 了解图像的基本格式,理解计算机图像数据处理的方式;掌握数字图像获取及数字化的方法;掌握彩色空间的两种模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图像的获取及数字化的方法及彩色空间的两种模型 教学难点::图像数字化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像获取、图像数字化、数字图像的描述 1.图像获取 2.图像函数 3.图像数字化 4.数字图像的描述 第二节计算机图像数据处理 1.数字图像的矩阵表示 2.二维数组和数字图像的关系

主持人思维与能力训练教学大纲

<<主持人思维>>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136学时 学分:4 开课对象:播音主持本科学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这是一门艺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的思维体系,让学生多角度的去看待问题. (二)课程目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时代的需要,更好地开发自我价值,所以开设了这门主持人思维训练课,并专门用于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采.编.播一体化,还要对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进行更好的开发运用。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知识是思维的基础.语言的库存,没有知识就没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会有很好的语言表达。所以在思维训练中,我们结合知识的补充和积累,训练的载体包括绘画.历史.地理.现实问题等等,从而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 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内容讲课时数实训时数合计 第一章思维的概念 4 48 第二章形象思维与语言表达18 6 24 第三章想象与语言表达 12 4 16 第四章创造想象与语言表达 12 4 16 第五章逻辑思维 8 4 12 第六章逆向思维与语言表达 8 4 12 第七章发散性思维与语言表达 8 4 16 第八章心理动作性与语言动作 4 4 8 第九章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 3 1 4 第十章理性深化与语言表达 3 1 4

第十一章社会问题论述 12 4 16 (五)教学方式:课上的理论讲授和课下的实际训练相结合,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实践、锻炼播报主持能力。 二、正文 第一章:思维的概念 教学要求:学生初识思维课,让其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今后的学习有所兴趣。这一章必须掌握思维的概念及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区分思维与语言的特点及明确活跃思维的意义。 重点: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思维的认识,掌握思维的概念并举例,明确思维同语言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让学生明白思维概念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通过对事物的多种感觉和知觉的了解. 教学要点(知识点): 1 .讲解“主持人”的含义; 2.讲解思维的概念.掌握概括性. 规律性. 间接性的了解; 3 讲授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思维的特点.语言的特点并举例; 4. 讲授欧洲艺术起源.图腾崇拜.并做示范,让学生有机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 讲解古埃及; 6. 讲解古希腊; 学时:8 第二章:形象思维与语言表达 教学要求:该单元主要锻炼同学们的分析判断思考的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形象思维的语言能力。同时巩固上节课学习成果,检查学生课下的复习情况,让学生清楚作业的达标要求,要严格对待每一篇作业。 重点: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事物,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经过对形象的思考判断,得出结论。 难点:首先在选材上一定要别致,尽量不要选一般化,众人皆知的,无新意的内容,要求每个人的作业的主题都不能相同,都要有自己独特的 教学要点: 1.如何运用形象思维; 2.避词和小物件练习; 3.音乐形象的感受;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45236001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1(42/9),周学时:3,学分:3,开课学期:第6学期。 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2.适用专业: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 3.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数字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和掌握数字图像的概念、类型,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编码、图像的复原和重建。并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数字信号处理和应用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学》(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 (1)姚敏等,《数字图像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何东健,《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 (3)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美)Rafael C. Gonzalez著,阮秋琦译,《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课外作业,答疑辅导。并辅以适当的实验加深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解。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为考查课 课程的实验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50%,期末理论考查占50%; 考查方式为笔试。 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一:图像处理中的正交变换 实验二:图像增强 实验三:图像复原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简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07234002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ique 学分:1 总学时:1周 讲课学时: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0 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 开课单位:工业中心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为: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及其EDA软件;一位大小比较器、全加器的设计;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的应用;集成计数器的设计及EDA 实现;集成移位寄存器译码显示综合设计;脉冲产生、计数、显示综合电路。通过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地使用数字电路中的各种测量仪器仪表和实验设备,掌握数字电路中常用集成芯片的测试方法及实验数据数据分析方法,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 在基本技能具备的前提下,完成数字电路的设计性实验。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及设计性实验要求,根据实验室现有元器件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选用仪器设备,提出实验预案,独立操作完成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法、选择仪器设备等方面的能力。 三、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和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应不少于10学时,基本要求: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做好预习。 2、掌握常用实验仪器设备、仪表的操作方法。 3、掌握实验原理、步骤和方法。

幼儿园特色课程介绍01演示教学

幼儿园特色课程介绍 01

幼儿园特色课程介绍01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现今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向。幼儿园以特色教学创优势,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特长,我园在五大领域教学的基础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在开展特色教学活动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体现为办学特色之一:注重礼仪教育,办学特色之二:注重情商教育,办学特色之三: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 本着“园有特色、教有价值、管有新意、班有亮点”的原则,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开办了声乐表演、舞蹈、播音主持特长班,增设了英语、国学启蒙、篮球训练、创意美术等特色课程。我们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特长和能力,注重孩子的参与和体验,使全园师生在幼儿园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共同提升和发展。 一、亲子园 孩子都需要关爱,但我们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是不够的,科学的、有经验的、系统的爱护方法,才能塑造健康而清丽的自然心灵。 亲子园中园是专为0——3岁宝宝提供亲子游戏和健康娱乐的场所。良好的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儿童会把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上午现实生活中去。托班、小班在园幼儿每周六免费

开课。亲子园中园是宝宝的乐园,是家长的课堂,是梦想腾飞的地方。 二、节奏乐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舞蹈、诗歌的“呼吸”和生命线,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节奏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幼儿从中易获得音乐享受,开展集体的打击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活动中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及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达到训练和开发右半脑的功能的目的,培养了自我控制、自我表现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使幼儿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三、幼儿舞蹈教育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学习音乐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简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课程编码:04119630 学时:64/12 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理论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开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仪表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能够运用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解决较复杂的数字电路系统相关的工程问题,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使用逻辑代数解决逻辑问题; 2、正确使用数字集成电路; 3、分析和设计数字逻辑电路; 4、正确使用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辅助电路。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 3.1 理论教学 1、数字逻辑基础(支撑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三项基本定理、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了解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的不同之处。掌握逻辑函数的四种表示方法(真值表法、逻辑式法、卡诺图法及逻辑图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理解最小项的概念及其在逻辑函数表示中的应用。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图形化简法。掌握约束项的概念及其在逻辑函数化简中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1)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2)逻辑代数 (3)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4)逻辑函数的化简 2、逻辑门电路(支撑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门电路的定义及分类方法。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及分立元件组成的与、或、非门的工作原理。理解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静态特性,了解动态特性。了解其它类型TTL门的工作原理及TTL集成门的系列分类。 本章主要内容: (1)半导体二极管门电路 (2)半导体三极管门电路 (3)TTL集成门电路 3、组合逻辑电路(支撑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理解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即编码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在组合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1)概述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3)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4)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4、触发器(支撑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触发器的定义。掌握基本SR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的触发器的动作特点。掌握触发器的各种逻辑功能(DFF,JKFF,SRFF,TFF,T’FF)。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与触发方式的区别。掌握画触发器工作波形的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1)概述 (2)基本SR触发器(SR锁存器)和同步触发器(电平触发) (3)主从触发器(脉冲触发)和边沿触发器(边沿触发) (4)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描述方法 5、时序逻辑电路(支撑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异步时序电路的概念。理解时序电路各方程组(输出方程组、驱动方程组、状态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在分析和设计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用时序电路(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1)时序电路的基本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