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况

合集下载

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第一章天保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一、主要成效天保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全面评价工程一期建设成效,充分总结实施经验。

二、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原因。

第二章工程区基本情况一、工程实施范围二、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野生动植物等情况。

三、社会经济状况重点论述工程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工程区人口数量、密度、就业状况;城镇和林区人均收入、贫困人口情况;社会保障及救助情况、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工程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综述天保工程区的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状况,以及改善这些状况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一、战略地位结合天保工程区的实际,科学确定该区域的战略地位、长远发展战略。

二、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第四章主要目标与任务一、实施期限二、指导思想三、基本原则四、主要目标五、主要任务第五章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一、进一步调减木材产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根据“十二五”期间所确定的采伐限额,木材产量分3年调减到位,并将各项调减任务落实到局(县)。

二、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一)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地生产力维护等。

(二)加强林政管理(三)加强森林管护落实管护任务,包括国有林、集体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

明确管护责任,确定内容、管护方式、管护要求等。

三,分类经营(一)森林分类区划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14号)的要求,要求各实施单位落实到山头地块,区划界定结果见附表。

(二)国有中幼龄林抚育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合理确定公益林、商品林抚育对象和抚育措施。

通过抚育解决好职工就业,提高职工收入。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坚持生态优先,根据森林主导功能的不同,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并执行相关保护和经营管理规定。

天然林保护工程现状及后期发展思路

天然林保护工程现状及后期发展思路
林业科 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 1 年 第 9期 01
天 然林保 护 工程现 状 及后 期发 展 思路
杨礼 杰
( 州 省 黎 平县 林 业 局 罗 里 乡林 业 工 作 站 , 州黎 平 5 70 ) 贵 贵 5 30
摘 要 阐 述 了天 然 林 保 护 工 程 的 政 策 作 用 , 析 了其 存 在 的 问题 , 出其 后 期 的 发 展 思 路 , 提 出 建 立 天 然 林 保 护 管 理 机 制 的 对 策 , 分 指 并 以期 为天然林保 护 工程的后 期工 作提供 参考 。 ‘ 关键 词 天 然林保 护 ; 工程 ; 用 ; 作 存在 问题 ; 思路 ; 对策 ; 州黎 平 贵 中图分类 号 ¥ 7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 9 0 3 一 l 0 7 5 3 (0 1 0 — 2 6 o
1 天 保 工 程 政 策 的 作 用
继 续实 施好 天保 工程 。 加快 黎平 县林 业 生态建 设 、 是 巩 固 天保 工程 建 设所 取 得 的成 果 的重 要 途径 , 维护 生 态安 是 全 、 设 生态 文 明 的迫切 需 要 。 些有 利方 面 表现 在 : 建 这 一是 继 续实 施好 天 保 工程 , 才能 巩 固 天保 工程 建 设所 取 得 的成
实 施天 然林 资源 保护 工 程 是党 中 央 、 务院 作 出 的一 国 项 重 大 决策 。 该工 程 旨在 通 过天 然林 禁 伐 和大 幅减 少商 品
木材产 量 , 计划 分流安 置林 区职 工等 措施 , 要解 决 我 国 有 主 天然林 的休 养生 息和 恢复发 展 问题 。 平县 位于 长江 上游 , 黎
额 领 取 , 能确 保 林 区 社 会稳 定 。 是继 续 实 施 好 天 保 工 才 四 程 . 业局 及林 业 站林 业执 法 人员 自费 开 支的 职 工 工资 开 林 支才有 保障 。

忠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忠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借助这一历史机遇 ,从 19 年试点 、20 98 00年正式
在 全县 4个 国有林 场 (0 6年合 并 为 2 ) 2个 20 个 、4 乡镇 (0 5年 合并 为 2 20 8个) 实 施 国家天 然 林 资源
保 护 工 程 。到 2 1 0 0年 止 ,基 本完 成 了天 保 工程 一
万元 。
物普 查 ,不 准确 掌握 野 生动 物种 群数 量 ,但是 通 过 典 型 调查 ,野 猪 、野 兔 、野鸡 等 有益 的野 生 动物个 数 明 显 增 加 ,少 数 地 方 多 到 已对 附 近 庄 稼 造 成 灾
害 。云豹 、穿 山 甲、锦鸡 、林 麝 等失 踪多 年 的动物 重 新呈 现在 林 区群众 眼前 。 32 社 会效 益 .
顷森林 每年 可释 放 氧气 2吨 ,吸收 二 氧 化 碳 3吨 ,
321 增加 就业 机会 和 就业 岗位 。据调 查 ,通 过天 .. 保 工程 的实施 ,不 仅妥 善解 决 了 国有林 业 企业单 位 11个 富余 人 员 , 同时 每 年 能 提 供 各 种 就 业 岗 位 7 24 0 6个 ,其 中 :从 事 森 林 管 护 的 专 职 人 员 ( 两 除
元) ,通过加强资源管护 ,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 全县 累计减少砍伐木材量 2 万 m ,国有林场砍树 5
人 变 为 护 林 人 ,4 0O m 国有 、集 体 天 然 林 资 源 80h z 得 到有 效保 护 ;通 过转 岗分 流 安置 国有 林场 富余 人
员 1 1 ,扩展 就 业渠 道 ,缓解 了林 区经济 和 资源 7 人

2 2





J U N FC NG I O SRYS INC O R ALO HO QNGF RE T CE EAN E H L G D T C NO O Y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1、背景天然林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开发,天然林资源面临严重的破坏和枯竭的危险。

为了保护天然林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保护工程方案势在必行。

2、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行动,保护国家重要的天然林资源,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具体目标如下:- 保护天然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提高天然林管理和监测能力,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参与和共建共治。

3、实施步骤3.1 制定天然林资源保护规划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制定天然林资源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的范围、目标和政策措施。

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3.2 加强监测与评估能力建立和完善天然林资源的监测与评估体系,采集和分析天然林资源的数据,及时了解资源的状况和动态变化。

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保护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 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执法和监管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走私等行为。

建立健全的执法机构和监管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天然林资源的合法权益。

3.4 促进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技术研发,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效果。

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示范工程,将最佳实践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

3.5 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提高公众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4、项目管理与评估4.1 项目组织与管理成立天然林资源保护项目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项目组织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4.2 项目评估与反馈建立项目评估体系,定期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考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到省(以下简称“四到省”)情况,确保天保工程取得实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和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林计发[202x]661号)精神,并结合新的形势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到省”考核对象为实施天保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xx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

第三条“四到省”考核工作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劳动保障部门组织进行。

第二章考核依据和程序第四条考核依据(一)国家林业局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结果。

(二)国家林业局天保工程核查结果。

(三)国家审计、稽查结果。

(四)其他有关调查、统计资料。

第五条考核程序(一)“四到省”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对各省上一年度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二)各省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考核内容和指标,将自我考核结果于每年6月底以前报国家林业局。

(三)国家林业局按照考核依据,参考各省自我考核情况,组织评定考核结果。

(四)国家林业局将年度考核结果通报各省林业主管部门,抄送有关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

第三章考核内容第六条“四到省”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目、加分项目和扣分项目。

(一)基本项目内容包括,工程组织与管理、木材停伐减产与森林管护、公益林与基础设施建设、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与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等方面。

(二)加分项目内容包括,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天保工程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省级各部门联合制定的天保工程管理措施和规定、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超过应配套资金比例、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在改革方面有推广和指导意义的典型单位等方面。

(三)扣分项目内容包括,对群众举报信件调查处理和反馈结果不及时、虚报和重复上报公益林建设面积、发生特大重大工程建设质量事故、出现严重违规违纪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超计划采伐木材、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下降等方面。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天然林是自然界优秀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中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氧气生产、二氧化碳吸收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

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捕捞,天然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在逐步减少。

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环保事业中的重要任务。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设计目标在于通过合理的林业资源管理和监管,推进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

本实施方案将从雕琢目标、策略对策、组织管理、工具技术结合等多方面推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切实掌控天然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涵义。

二、实施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坚定不移地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环境,提高天然林资源的存量和质量,以改善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和增强天然林的保护意识。

具体实施目标如下:1、保持天然林资源平衡,控制砍伐和销售2、规范开发利用,监督施工、采伐等经营活动3、开展森林病虫害联防联控,预防恢复森林生态环境4、加强经济、法律和政策法规的管理和实施5、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工具技术,提升保护效果三、策略对策1、强化政策保护和司法保护通过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法律、经济和政策保护,切实促进资源保护。

同时,依法加大对非法采伐销售的打击和追究力度,加大司法惩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2、实施科学规划,加强资源调查和监测建立天然林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生态系统评估监测,在区域范围内划定天然林保护区,在环评评估中增加森林生态系统调查和监测。

3、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林业经济发展,完善不同资源区域间的误区水平,支持学院和企业科研创新,以提高林业的生产力,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政府、媒体、自治区和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普及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常识,提高大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四、组织管理1、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由各级政府组织,制定资源保护工作计划,对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2、建立法律保护机制完善天然林保护法规制度,明确责任范围和承担主体,对违反法规者进行惩处。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前言从1997年初开始,原林业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组织研究编制了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于1998年启动了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1998年特大水灾之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发[1998]15号)关于“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天然林采伐,森工企业转向营林管护”的精神,国家林业局在原《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调整和补充,加大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范围和保护力度,将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部分地方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纳入了工程实施范围,工程实施范围由原来的12个省(区、市)国有重点森工企业扩大到18个省(区、市)的国有和地方森工企业,编制了《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于1998年12月7日上报国务院。

1999年2月27日温家宝副总理主持会议,对《方案》进行了审查,并作了重要指示,根据会议纪要精神以及各部门提出的意见,我局进行了大量的协调、调研工作,并对《方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于1999年8月19日正式上报国务院请求审批。

1999年8月25日国务院第46次总理办公会议对《方案》进行了审议,根据会议纪要精神,我局就工程实施范围、建设内容、主要任务、投入政策等问题进行了重大调整。

一是把解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建设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

提出了将天然林停伐、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以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草)统筹推进的总体思路,编制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

按照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的部署,坡耕地退耕还林(草)需要先行试点,为此,我局组织编制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已由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正式行文下发有关省(区、市)实施;同时,考虑到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已开展两年,不能中途停止,我局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范围及建设内容进行了调整,专题编制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就工程投入和相关政策与国家计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协调,取得了一致意见,已上报国务院审定。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A(三篇)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A(三篇)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A一、引言天然林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减缓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和管理天然林资源,各地纷纷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以确保天然林的可持续利用。

本报告是针对我单位所属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的自查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二、自查内容本次自查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林保护区域管理、资源调查与监测、禁止采伐与更新、执法监督、社区参与与宣传等五方面。

1. 天然林保护区域管理本次自查深入检查了天然林保护区划定、管理计划及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经过查阅相关文件和实地考察,天然林保护区划定合理,管理计划详细,各项管理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

同时,发现应进一步加强对天然林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水源地等特殊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调查与监测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础工作,本次自查主要关注了物种分布调查、生境评价、环境参数监测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调查报告和监测数据的审核发现,我单位对天然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做到了及时、准确、全面,但在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禁止采伐与更新禁止采伐与更新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核心措施,本次自查主要关注了砍伐查证、砍伐追溯、新种苗引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情况。

经过审核,我单位严格执行砍伐许可制度,确保禁止采伐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强了种苗引进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但仍需加强对非法砍伐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对天然林恢复更新的研究。

4. 执法监督执法监督是保障天然林保护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次自查主要关注了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和监督力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执法档案和执法行为的检查,发现我单位在执法工作上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保障了天然林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5. 社区参与与宣传社区参与与宣传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环节,本次自查主要关注了社区参与机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况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工程规划期到2010年,主要内容是:
(一)实施范围。

长江上游地区以三峡库区为界,包括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西藏6省(区、市),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小浪底库区为界,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7省(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业包括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新疆5省(区)。

总计17个省(区、市),734个县、167个森工局(场)。

(二)主要任务。

一是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停伐木材产量1239.0万立方米。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由1853.6万立方米减到1102.1万立方米。

二是管护好工程区内14.3亿亩的森林资源。

三是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工程区营造新的公益林1.91亿亩。

四是分流安置由于木材停伐减产形成的富余职工74万人。

(三)主要政策措施。

一是森林资源管护,按每人管护5700亩,每年补助1万元。

二是生态公益林建设,飞播造林每亩补助50元;封山育林每亩每年14元,连续补助5年;人工造林长江流域每亩补助200元、黄河流域每亩补助300元。

三是森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按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标准予以补助,因各省情况不同补助比例有所差异。

四是森工企业社会性支出,教育经费每人每年补助1.2万元;公检法司经费每人每年补助1.5万元;医疗卫生经费,长江黄河流域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每人每年补助2500元。

五是森工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补助,按各省(区、市)规定的标准执行。

六是森工企业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原则上按不超过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3倍,发放一次性补助,并通过法律解除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不再享受失业保险。

七是因木材产量调减造成的地方财政减收,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予以适当补助。

1998-1999年试点,国家已投入101.7亿元。

2000-2010年工程期内,国家将计划投入96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80%,地方配套20%。

2002年又新增富余职工一次性安置经费6.1亿元。

总投入达1069.8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