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二篇)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二篇)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按照甘天退办《藏族自治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到省(局)”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我局对xx年实施的天保工程逐项进行全面自查,现将天保工程“四到县”自查考核内容说明如下:一、工程组织管理(10分)为了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县成立了天保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以及林业、法改、财政、国土、民政、交通、水利、档案等各部门10余名成员组成,职责分工明确。

我县xx年天保工程实施实行了层层落实管护责任。

严格按照“定任务、定目标、定人员、定职责、定报酬”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管护工作的任务和职责分解落实到各林业工作站;各林业工作站与林业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林业工作站与班组(管护责任人、职工)签订森林管护协议书,切实将管护任务、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人头,使职工明确自己的管护地点、范围、内容、职责和所承担的责任。

目标责任签订率为100%。

工程的信息方面基本进入了网络化管理(包括文书、档案)符合要求,我县“天保”工程信息档案完整、齐全。

得10分。

二、木材禁伐与森林管护(25分)我局严格做到了“山上管死,山下管严”今年有1起一般性林政案件,查处和结案率达100%,没有出现上级批转的重大森林资源案件及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灾害。

管护网络健全森林管护效果良好。

得分24分。

三、公益林建设与国有中幼林抚育(30分)xx年封山育林封育期满面积为2600.8公顷,计划完成率为100%,面积合格率100%,成效率为89%,面积成效率100%。

得分30分。

四、国有职工转岗就业与社会保险(20分)我局下属单位各站、点没有富余职工,职工的到岗率占现有职工数的100%。

职工参保率占应参保人数的100%,养老保险金已全数足额上缴。

得分20分五、资金管理(15分)去年的各项基建配套资金到位率达100%,专项资金的运作没有违规现象,通过了省、州、县以及国家的审查,并顺利通过。

得分15分。

林权调查工作总结200字

林权调查工作总结200字

林权调查工作总结200字
林权调查工作总结。

林权调查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过去的一
段时间里,我们对林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我们对林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林地的面积、林木种类、生长情况等。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了解了林地的资源状况,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其次,我们对林地的权属情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各个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归属。

这有助于解决林地的流转和管理问题,保障了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我们还对林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改进措施。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为保护林地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林权调查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为保护林地资源、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这项工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陕西省山阳县天保工程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陕西省山阳县天保工程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山阳县天保工程现状的调查报告【摘要】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在我国,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该工程旨在通过天然林禁伐和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有计划分流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主要解决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被誉为中国林业“天”字号工程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自试点至今已有14年。

14年来,天然林保护工程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绩,又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问题?天然林保护工程从2000年正式启动,工程实际实施期为11年。

在余下的8年时间里,天然林保护工程应该怎么干?山阳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重点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

山阳县天保工程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对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天保工程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各项政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天保工程建设成效经验问题建议一、工程实施主要情况(一)基本情况山阳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

山阳县属秦岭南坡中、低山区地形结构,山地占县域面积的83%,水面占8%,耕地占9%,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境内群山林立,沟壑纵横,流岭、鹘岭、郧岭三大山脉走向东西、横断南北,构成“三山夹两川”的岭谷地貌,平均海拔1100米。

全县总面积约3514平方公里,居商洛地区之首。

东与丹凤、商南为邻,西与镇安、柞水交界,南与湖北省郧西县毗邻,北与殷州区接壤,交通十分便利。

全县辖23个镇,324个村(居),13.04万户44.97万人。

县域面积3535平方公里,居商洛第一,陕西第六。

境内森林面积373万亩,森林覆盖率62.9%(陕西全省的森林覆盖率是30.92%,商洛市的森林覆盖率是52.4%)。

用材林以油松为主,经济林以板栗、核桃、茶叶、蜜桔、油桐、柿子、漆为主。

丽江县桃花村天然林保护工程社区发展调研报告

丽江县桃花村天然林保护工程社区发展调研报告

个 自然村 已 经通 电 , l 1个 村通 了乡 村 公路 ,3 个 村
的 l 农 户 用 上 了 电话 ,8个 村 的农 户 在村 公 所 的 4户 统 筹安 拌 下 看上 了 电视 。19 9 8年 全 村贫 困户 2 0户 , 1 特 困户 为 8 0户 ;9个 山区 自然 村 的大 多 数农 民和 河 岸 的 部 分 农 民每年 缺 粮 2 ~3 个 月 , 由村 里 给 予 一 定 的 救 济 ,对 一 些 特 困 山村 的 学 生在 缺 粮 季节 给 他
存 和 发 展 的 依 靠 。本 村 自 17 9 8年 以来 一 直 由行 政 村 统 筹 规 划 ,有 计划 地 采 伐 云 南松 ( 熟林 、 过 熟 成 林 ) 由于 森 林 资 源 是 当地 老 百 姓 赖 以 生 存 的主 要 。 资源 ,所 以他 们 根懂 得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保护 森林 资
桃 花 行 政 村 地 处老 君 山 脚 下 , 离老 君 山 自然 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普资讯
据 村 民估 计 目前 的森 林 覆盖 率还 保存 在 9 % 以上 。 5 天 然 林 禁 伐 后 , 由于 村 里 的 社会 经 济发 展 .产 业 结 构 、经 济 结构 尚没 有 进 行 及 时 调整 ,加 之 相 关 的 配 套 措 施 未 能及 时跟 上 .替 代 产 业 没有 及 时 建立 起 来 .致 使 行 政村 财 政 收 入 大幅 度 下 降 .影 响 了集 体 公 益 事业 和基 础 设 施建 设 。例 如 :村村 通 电工程 、 教 育 事 业 建 设 、公 路 、桥 梁 建 设 、扶 贫 救 济 等 等 都 受 到 了 严重 的影 响 由于 禁 伐 . 也使 当地 的 农 民失 去 了所 有 与采 伐 活 动 有 关 的 收 入 .导致 家 庭 经 济 收 入大 幅 度 减 少 ,使 人 多 地 少 的 矛 盾 更 加 突 出 ,农 户 粮食 不 足 的情 况较 为 严 重 , 从 而 影 响 了农 民 的生 产

林业调查实验报告

林业调查实验报告

一、摘要本次林业调查实验旨在了解我国某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森林植被类型、结构、分布以及森林资源利用情况。

通过对实地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为当地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地点1. 调查对象:某地区森林植被、森林资源、林业生产及林业产业发展状况。

2. 调查地点:某市某县境内,涉及山区、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

三、调查方法与途径1. 文献资料查阅:收集整理有关森林资源、林业生产、林业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学术论文等资料。

2. 实地调查:采用样地调查、路线调查、随机调查等方法,对森林植被、森林资源、林业生产及林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考察。

3. 访谈调查:与林业管理部门、基层林业工作者、企业代表等进行访谈,了解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森林植被类型与结构(1)森林植被类型:本次调查共发现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三大类森林植被。

乔木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灌木主要有针叶灌木、阔叶灌木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

(2)森林植被结构:乔木层高度一般在10-20米,胸径在20-40厘米;灌木层高度一般在2-5米,胸径在5-10厘米;草本植物高度一般在30-60厘米。

2. 森林资源状况(1)森林覆盖率:某地区森林覆盖率约为30%,其中天然林覆盖率约为25%,人工林覆盖率约为5%。

(2)森林蓄积量:某地区森林蓄积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量约为800万立方米,人工林蓄积量约为200万立方米。

3. 林业生产及产业发展状况(1)林业生产:某地区林业生产主要以木材、竹材、果实、药材等为主。

木材产量约为10万立方米,竹材产量约为20万立方米,其他林产品产量约为50万吨。

(2)林业产业发展:某地区林业产业主要包括木材加工、竹制品、林产品深加工、林业旅游等。

其中,木材加工产值约为2亿元,竹制品产值约为1亿元,林产品深加工产值约为1.5亿元,林业旅游产值约为0.5亿元。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A(三篇)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A(三篇)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查报告A一、引言天然林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减缓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和管理天然林资源,各地纷纷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以确保天然林的可持续利用。

本报告是针对我单位所属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的自查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二、自查内容本次自查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林保护区域管理、资源调查与监测、禁止采伐与更新、执法监督、社区参与与宣传等五方面。

1. 天然林保护区域管理本次自查深入检查了天然林保护区划定、管理计划及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经过查阅相关文件和实地考察,天然林保护区划定合理,管理计划详细,各项管理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

同时,发现应进一步加强对天然林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水源地等特殊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调查与监测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础工作,本次自查主要关注了物种分布调查、生境评价、环境参数监测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调查报告和监测数据的审核发现,我单位对天然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做到了及时、准确、全面,但在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禁止采伐与更新禁止采伐与更新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核心措施,本次自查主要关注了砍伐查证、砍伐追溯、新种苗引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情况。

经过审核,我单位严格执行砍伐许可制度,确保禁止采伐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强了种苗引进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但仍需加强对非法砍伐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对天然林恢复更新的研究。

4. 执法监督执法监督是保障天然林保护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次自查主要关注了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和监督力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执法档案和执法行为的检查,发现我单位在执法工作上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保障了天然林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5. 社区参与与宣传社区参与与宣传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环节,本次自查主要关注了社区参与机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保山森林资源调查调查报告

保山森林资源调查调查报告

保山森林资源调查调查报告保山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境内森林资源丰富。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保山的森林资源,我对其进行了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和方法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保山的森林资源情况,主要包括森林面积、木材资源、植物和动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

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分析和文献资料研究等。

2.森林面积和状况根据林业局提供的数据,保山市总的森林面积为280,0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0%。

其中,天然林面积为180,000公顷,人工林面积为100,000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35%。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发现保山市的森林状况较好,森林覆盖率比较高。

森林植被茂密,各类树木繁多,森林生态系统相对完整。

3.木材资源保山市森林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木材资源。

据林业局统计,保山市拥有各类木材资源3000万立方米。

主要木材资源品种有松木、柏木、榉木等。

这些木材资源不仅为当地的建筑业提供了原材料,还为家具制造业和木制工艺品产业提供了支持。

4.植物物种多样性保山市的森林资源不仅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还具有多样的植物物种。

根据调查,保山市的森林中有2600多种植物,涵盖了普洱茶、板栗、红豆杉等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有着经济价值,还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5.动物物种多样性保山市的森林资源还孕育着丰富的动物生物多样性。

根据调查,保山市共有500多种野生动物,包括珍稀动物如金钱豹、麝香猫、金丝猴等。

这些动物的存在,既是生态平衡的体现,也为保山市的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6.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了保护和利用保山市的森林资源,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

其次,推动林业工业化发展,鼓励发展林木加工业,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同时,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在保护森林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外,还加强了森林防火工作,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安全性。

7.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农村林业项目建设调查报告3篇

农村林业项目建设调查报告3篇

农村林业项目建设调查报告3篇农村林业项目建设调查报告第1篇自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低产林改造等项目,项目累计投资约1.6亿元,仅年度投资就达2800多万元。

这些项目在农村实施情况如何、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结合农村实际需求有效实施林业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双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到镇福河、等村进行调查走访,并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浅显思考。

一、基本情况调查所调查的福河和村是林业项目建设比较多的村,均位于镇。

福河村辖5个村民小组,344户,1197人。

版图面积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9亩,山林面积33770亩。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83元。

该村主导产业为袋料食用菌,年稳定发展袋料香菇100.6万袋、反季香菇10.1万袋、茶树菇10.3万袋,使食用菌总规模达121万袋。

属于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小康建设先进单位。

该村先后主要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低产林改造、"世行造林"等项目。

现在建项目有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低产林改造等项目,总投资为128.66万元,年投资55.34万元。

其中天保工程项目建设内容是封山育林10570亩(20xx年1890亩、年1680亩、年亩和新增5000亩)、人工造林140亩,总投资58.48万元,年投资48.74万元;退耕还林项目为续建项目,即20xx年和20xx年度实施的坡耕地退耕还林243.6亩,总投资69.18万元,其中年投资5.6万元;低产林改造项目建设主要对低质低效林进行改造,建高效林50亩,每亩投资200元,计1万元。

村位于镇东部,辖5个村民小组,340户1120人。

全村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40亩,山林面积30100亩,封山育林面积6000亩,人工林面积100亩。

板栗面积1400亩,年产板栗30余吨,山羊年均存栏800只,年产鲜菇150吨。

年农民人平收入达到52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保工程实施情况
1、公益林建设
几十年来,在全场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克服自然、人力、物资、资金等多方面困难,风里来雨里去,一直战斗在风沙碱滩上,从建场到2002年底累计生态公益林保存面积达亩。

其中小叶杨亩,白榆亩,旱柳亩,沙柳亩,柠条亩,花棒亩,其它树种亩(详见附表3:陕西省国有林场基本建设调查表)
2002年末下达我场天保工程人工造林1000亩。

分为两块,其中红卫营林区樟子松×侧柏×柠条混交林600亩;张梁营林区侧柏×沙枣×柠条混交林400亩。

今年我们春组织业务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勘察和规划。

在场务会初步意见的基础上,又三次召开职工大会进行表决。

决定实行自由组合,分组承包造林。

于是全场在岗职工分为三组,今年从4月1日开始,领导职工人人参战,起苗、栽植、浇水各把一关,经过十余天的协作奋战,完成了造林任务,营造樟子松100亩,侧柏400亩,沙枣200亩,柠条300亩。

已通过市、县初步验收。

2、森林管护情况(详见附表1:陕西省国有林场职工及森林管护调查表)
从建场以来,我场森林管护分六个营林区,共计管护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亩。

各营林区一直实行划片
管理,承包到人的管理办法。

配备护林员人。

每年与各营林区根据具体情况签定管护责任书。

明确奖惩办法。

随着国家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执法力度的加强,以及林业形势的改变。

林木林地的管护重点发生了变化。

由防止偷盗树木,转变为防止牲畜破坏林木、植被、偷垦林地、侵占林地。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住国家、地方为了开发大西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制定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的大好机遇。

继续加强《森林法》、《森林法管理条例》、《森林法实施细则》、《定边县退耕还林实施办法》、《定边县关于封山(滩)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养羊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明确要求国有林木林地资源不予侵占;二是由两位主管领导带队,在每年春夏播种季节,加强林地巡查,坚决禁止周边群众以前侵占开垦的林地的再开垦,及时动用林业执法机构,制止新偷垦,加大惩处力度,收回林地使用权、经营权。

同时抓住全县封山(滩)禁牧政策机遇,护林员加强夜间巡查,有力制止周边群众偷牧,加上这几年来雨水较好,林地植被恢复的很好,林中草高达一米多;三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去年五月上旬,沙柳尺蛾在我场杜井营林区,危害严重,在林业局的支持下,与森防站积极配合,指定领导负责,即时对杜井营林区进行全面的化学防治,取得很好的效果。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日常巡查,增强防火意识。

采取多种有效措
施,杜绝火种进入林区,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特别是民俗祭祀日,护林员必须坚守在林地,重点加强坟地周围的巡查,禁止上坟烧纸。

防止引起森林火灾。

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因玩忽职守发生火灾,未及时上报,造成损失的,根据情节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场上组织后勤及有关人员,一季度对各工区检查一次,依照业务人员、季度检查情况进行评比。

根据评比结果兑现奖赔。

年终对管护好的工区、个人给予奖励。

责任人未完成下达任务,年终考核按不称职对待,扣除本人年终财政奖励工资。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职工的努力,使我场森林资源得到较有效的保护。

3、天保资金的使用(详见附表3:陕西省国有林场基本建设调查表)
从1999年到现在下拨到我场天保工程资金共元。

其中天保工程人工造林亩,投资元;职工社会保险元;办公费元;防火费元;设备购置费元。

其他费用元。

全部实行计划报帐制。

即由我场根据具体情况拿出初步计划,上报到林业局,再经局务会审核后,分别上报到县财政局和市林业局天保办再审核。

批复下达后,我场才可以按批复下达的任务及投资进行施工和办理相关手续、税票到会计结算中心报帐。

各年度天保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⑴1999年度
1999年下达天保工程经费元。

其中人工造林亩,投资元,实支元;职工社会保险元,实支元;办公费元,实支元;防火费元,实支元;设备购置费元,实支元;其他费用元,实支元。

共计支出元。

⑵2000年度
2000年下达天保工程经费元。

其中人工造林亩,投资元,实支元;职工社会保险元,实支元;办公费元,实支元;防火费元,实支元;设备购置费元,实支元;其他费用元,实支元。

共计支出元。

⑶2001年度
2001年下达天保工程经费元。

其中人工造林亩,投资元,实支元;职工社会保险元,实支元;办公费元,实支元;防火费元,实支元;设备购置费元,实支元;其他费用元,实支元。

共计支出元。

⑷2002年度
2002年下达天保工程经费元。

其中人工造林亩,投资元,实支元;职工社会保险元,实支元;办公费元,实支元;防火费元,实支元;设备购置费元,实支元;其
他费用元,实支元。

共计支出元。

从1999年到2002年底,我场共计支出天保工程经费
元。

4、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I、存在的问题
⑴林分过熟
我场现有林地30420亩,大多系六、七十年代营造的。

主要是杨树、柳树等速生树种,现在均已进入过熟期。

再加之当时栽植密度过大,以及近几年的连续干旱,造成林木大量死亡。

今年植被恢复的地较好,但主要是短命植物黄蒿,而且林分密度低,急需更新。

⑵兔害严重
中华野兔的繁殖力极强。

由于过去的滥捕滥杀,致使野兔失去天敌的制约,现大量繁殖成灾。

冬春啃咬树皮、新植幼树的嫩枝和顶梢,常常造成新造林大面积失败。

⑶没有防火隔离带
封山(滩)禁牧政策在我县得到很好的落实,再加之这几年来雨水较充沛,以及护林员的认真巡查下,林下野生植被恢复地很快,林下野草非常茂密,人在林中难以通行。

进入森林防火季节,林下植被都已枯死,几乎全是黄蒿,一遇明火极易燃烧。

若有风,即刻就会形成火灾。

由于大片林地相连,没有防火隔离带,一但着火,就会成片过火,难以组
织扑救,造成巨大损失。

II、今后打算
⑴搞好苗圃生产
为了给天保工程人工造林提供合格的优质苗木,我们决定以现有的苗圃为基础,进一步搞好苗圃建设。

逐步绿化美化苗圃,向公园化苗圃发展。

引进、培育、选育适合我县自然条件的优良树种。

尤其是适合我县立地条件的常绿树种,改变落叶树种一统定边的局面,让定边冬天的山川也绿起来。

以育苗为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绿化种苗、经济苗木、和草皮。

不断增加生产品种,拓宽营销渠道,搞好售后服务。

以优质的种苗占领市场,以良好的售后服务稳固市场。

使苗圃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⑵管好林地资源
抓住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大好机遇,全力以赴搞好“天保工程”的营造和保护任务。

将我场的林地重新绿起来。

抓住封山禁牧这个机遇,在造好林,管好林地资源的同时,利用好林下土地优势,大力发展野生的可利用的野菜、中药材。

加强森林防火。

随各项林业工程的启动,我场林木覆盖度和植被都将得到恢复,森林防火也成我场的重要工作,日益紧迫,来不得半点麻虎,否则就会酿成大错,因此我们决定,一是搞好森林防火宣传,指定领导和业务人员,走村串户,让森林防火家喻户晓。

二是在一些村口路边树立告示牌。


是组成专门的班子认真规划,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同时搞好防火隔离带。

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定边县乱井子机械林场
二00三年七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