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实训1 “课程设计及总结报告”
配电电路实训报告(精选5篇)

配电电路实训报告配电电路实训报告(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配电电路实训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配电电路实训报告1在本次的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本事和方法为目标。
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仅有在融入团体之中才能限度地发挥作用。
现我对本次实习做如下总结:一、入厂以来的工作资料自从20xx年6月份我被录取到xx电信设备制造公司实习工作至今。
工作的主要资料是组装、接线、制线和调试。
组装、接线和布线主要涉及PR20xxCH-6S高阻直流配电屏、PR20xxCH-6M高阻直流配电屏、PRD100AC交流配电箱、PRS3004综合机架、PRTE500机架等;调试主要进行了SMPS1000、SMPS20xx、SMPS3000、SMPS6300、SMPS0500、SMPS0704等系列模块的静态调试和高压测试等等。
调试过程要严格按照电气调试步骤手册进行,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此外,还做了焊接电路板,制作电线,组装模块和安装空插头的工作,主要涉及分压板、整流板、控制板、温度显示电路板和晶升限位等等。
二、我对技术工作的理解很荣幸成为公司的一员。
xx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每一个员工都有自我的工作岗位,公司需要依其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个人的情景来安排工作岗位。
有做技术工作的,有做市场工作的,还有做管理工作的等等众多的工作岗位。
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不允许的。
同时,也发现公司管理和技术上的某些问题。
此外,我认为整流主板的电路接线原理对于掌握维修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可是很多维修工根本都不懂。
最终,在公司技术和管理上提几点提议:(1)目前,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电气控制柜设备比较陈旧。
从公司长远发展和经济利益研究,我认为应当对电气控制部分的产品在控制方案上加以改善,推出自我的新产品。
供配电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原则。 2. 掌握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选型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实际工程中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供配电系统概述 2. 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3. 供配电系统计算 4. 供配电系统设计 三、实验原理 1. 供配电系统概述:供配电系统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等设备,将电能传输到用户用电点的系统。供配电系统主要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
2. 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选型: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配电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电缆、配电箱等。
3. 供配电系统计算:包括电压等级选择、电缆截面选择、变压器容量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等。
4. 供配电系统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供配电系统,包括系统拓扑结构、设备布置、线路走向等。
四、实验步骤 1. 供配电系统概述 (1)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原则。 (2)熟悉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电缆、配电箱等。 2. 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1)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电压等级。 (2)根据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设备。 3. 供配电系统计算 (1)电压等级选择:根据负荷需求、供电距离、供电可靠性等因素确定电压等级。 (2)电缆截面选择:根据负荷需求、供电距离、电缆类型等因素确定电缆截面。 (3)变压器容量选择:根据负荷需求、供电距离、变压器效率等因素确定变压器容量。
(4)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系统参数和短路故障类型,计算短路电流。 4. 供配电系统设计 (1)系统拓扑结构设计:根据负荷需求、供电可靠性等因素,确定系统拓扑结构。 (2)设备布置设计:根据设备参数和实际需求,确定设备布置。 (3)线路走向设计:根据设备布置和实际需求,确定线路走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供配电系统概述 实验结果表明,供配电系统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其主要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电缆、配电箱等。
智能供配电实训报告范文(3篇)

第1篇 一、实训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电力系统对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智能供配电系统应运而生。智能供配电系统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故障诊断、优化调度和自动控制。为了提高学生对智能供配电系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本次智能供配电实训。
二、实训目的 1. 理解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智能供配电系统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认识。 三、实训内容 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智能供配电系统概述 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3. 通信与控制技术 4. 智能供配电系统操作与维护 5. 故障诊断与处理 四、实训过程 (一)智能供配电系统概述 首先,我们对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进行了介绍。智能供配电系统主要由电源、变压器、配电柜、开关设备、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讲解,学生了解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接下来,我们介绍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是智能供配电系统的“五官”,能够实时检测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温度等。我们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方法。
(三)通信与控制技术 通信与控制技术是智能供配电系统的“神经”和“大脑”。我们讲解了通信网络的结构、通信协议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学会了如何使用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
(四)智能供配电系统操作与维护 在操作与维护环节,我们让学生亲自操作智能供配电系统,进行设备启停、参数设置和故障处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掌握了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维护技能。
(五)故障诊断与处理 故障诊断与处理是智能供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通过讲解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点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供配电实验报告体会(3篇)

第1篇一、前言供配电实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性能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体会与总结。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熟悉各种供配电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
3. 学会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实验内容1. 供配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变压器、配电线路、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等。
接着,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各部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 供配电设备性能实验实验中,我们测试了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的性能。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测量,掌握了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特点。
3. 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包括设备的检查、试验、检修和更换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运行维护的基本技能。
4. 供配电系统故障排除实验在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供配电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如短路、接地、过载等,并学习了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
四、实验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在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严谨细致供配电系统运行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必须严谨细致,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供配电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供配电实验,我对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性能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总结:1.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供应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供配电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力行业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智能供配电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智能供配电系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 了解智能供配电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智能供配电系统概述实训首先介绍了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
智能供配电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通信网络和监控中心等部分组成。
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优化调度。
2. 智能供配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包括:(1)传感器安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
(2)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配置: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配置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3)通信网络搭建:搭建稳定的通信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4)监控中心配置:配置监控中心软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
3. 智能供配电系统应用实训中,我们了解了智能供配电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包括:(1)电力系统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2)远程控制: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3)优化调度: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实现电力设备的优化调度,降低能源消耗。
4. 团队合作与实际操作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应用。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有了全面了解。
工作报告 供配电技术实习报告

供配电技术实习报告供配电技术实习小结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一、实训目的1、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板的设计。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板的制作。
二、实训器材三相异步电动机两台、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导线若干。
三、实训原理在电路中有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用两个交流接触器km1、km2来控制其转动。
当按下sb1按钮,km1的线圈得电,其常开触头闭合,第一台电动机开始转动;当按下sb2按钮,km2的线圈加电,其常开触头闭合,第二台电动机也开始转动即顺序控制。
当按下sb3时两台电动机同时停止转动。
四、实训步骤1、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板。
2、制作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板。
五、原理图、接线图、布置图见附图。
六、实训小结通过本次实训理解了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了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板的设计,掌握了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板的制作与接线。
第二篇供配电技术实习报告《xx大学学生求职信》大学学生求职信推荐内容:##市场营销大学毕业生求职信范文##,##艺术学院学生求职信范文##,##师范大学毕业生求职信范文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_______大学_____系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
_______大学是我国____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并且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著称;_____大学____系则是全国____学科基地之一。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非浅。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____、____等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某机械厂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姓名: ***** 学号: ***** 班级: ***** 专业: ************** 指导教师: ***** 起止日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评分表设计题目:某机械厂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班级: ****** 学号: *********姓名:******** 项目评分比例得分平时表现 30% 答辩 20% 设计报告 50% 总成绩指导老师:年月日《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技术方向)一、目的和要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体任务的供配电一次系统。
通过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熟悉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任务,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用途,掌握中小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步骤和要求。
了解变电所电气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规程、规范以及电气主接线的绘制方法,学会查阅供配电设计手册、设备手册的方法,树立工程观念,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完成供配电系统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设计任务附后)。
三、基本要求:(1)掌握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2)根据所给定设计任务,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完成变配电系统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任务,写出设计说明书。
(3)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绘出供配电系统一次系统设计图样。
(4)提交的设计报告内容充实、方案合理、图纸齐全。
撰写格式符合相关要求。
四、进度安排序号时间(天)课程设计内容 1 第1天熟悉课题、收集资料、讨论 2 第2天主接线设计,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3 第3~4天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4 第5~6天提交报告五、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用纸一律采用A4纸。
上下边距为2.2cm,左边距3.0cm(留装订线),右边距为2.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程设计及总结报告
一、课程设计技术报告(设计说明)
⑴设计范围及任务
⑵整体供电构架方案概述(厂枢纽变电站)
⑶核心供电构架方案简述(制硝变电所)
⑷核心供电设计方案细述(制硝变电所)
①成套电气设备选型及规格;
②关键电气设备、器件选型及规格;
③变压器室布局;
④低配室布局;
⑤其他技术讨论。
二、课程设计工作报告(工作总结)
⑴课程设计的进度,全过程表现自我评价;
⑵课程设计的收获、体会和差距;
⑶引用的参考资料及使用。
⑷建议、意见及待说明的其他问题。
注意:“技术报告”的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报告”的实事求是。
原则上手写A4纸3张,不少于1000字。